前馈控制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17

【编者按】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稳定,然而不时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譬如群体性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就这一社会现象,对社会预警和社会安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设计和实现了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系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前馈控制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前馈控制社会管理论文 篇1:

挑战与变革: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

〔摘要〕 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网格化管理作为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在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精细化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但还远未达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作治理效果,为此,亟需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具体来说,应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应对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以无缝隙管理应对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关键词〕 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治理,治理主体多元化,“有距离治理”,无缝隙管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网格化管理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作为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世界级案例”(比尔·盖茨),网格化管理成为城市政府青睐的社会管理模式并得以广泛推广。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技术手段、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的全方面创新,有利于管理问题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有效反馈,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精确化、高效化、全时段和全方位,改变了传统社会管理中“小问题”积小成大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极大提升了管理的范围和深度。但在面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与挑战时,网格化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亟待实现变革,即由单一主体的网格化管理向多元主体的网格化治理转变。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1 〕 (P23)我们认为,伴随着城市管理的复杂化以及任务量的加大,行政科层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压力,不得不主动努力推动自身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来积极应对和推进。

一、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

城市社会管理一直存在两个维度,即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维度与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治维度。城市基层社会秩序取决于这两个维度的良性互动情况。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形成了“单位办社会”、高度政社合一的社会管理体制,作为政府延伸体的“全能”的单位包揽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事务,造成了个人对单位、组织的依附,作为社会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被单位挤压而“虚拟化”与“边缘化”,逐渐演变成“拾单位之遗、补单位之缺”的具有“行政-社会”双重属性的行政区划结构,其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功能日渐萎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出现分离,国家统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回归社会,社会自治组织也逐渐恢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本质。但一方面,由于行政化的出身,从一开始社会自治组织便丧失了自治的理念及机能;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政府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管制型的政府行政建构、准动员型的行政执行模式和以完成任务指标为手段的行政激励体制”, 〔2 〕造成城市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介入过多、过深,导致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面临“行政整合过度”与“社会自治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网格化管理在面对社会自治诉求高涨和政府社会管理诉求居高不下的情境中,加深了这一困境,甚至存在“削弱社区自治能力的可能性” 〔3 〕:网格化管理仅仅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技术革新,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管理权力运行的格局和机制,即网格化管理并未完全脱离政府“自上而下管理”的实质逻辑,反而进一步促使政府职能在基层社会的多角度展开,社会自治组织逐渐被淹没在政府交办的各种事务中,成为行政权力的延伸,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自治的名义下再度“被行政化”,基层社会自治空间进一步萎缩,网格化管理陷入“控制有余、自治不足”的窘境,社会管理的单主体使网格化管理在一些规范性、浅层次性的问题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深层次问题方面却无法形成长效机制。由此可见,网格化管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体制角度来说,都是对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有效应对,却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自治诉求,无法真正化解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之间的矛盾。

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4 〕。基于治理权力向度的多元性,治理的有效运作,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的合作关系,即社会自治达到什么程度才是适当的,政府社会管理止于何处才算恰当。有效的社会自治将为政府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没有政府的社会管理,社会自治将走向异端;离开了社会自治,政府社会管理也必然力不从心。网格化治理利用网格化技术,通过网格化空间实现政府管理空间和社会自治空间的整合,政府以及社会自治组织之间在自主负责、合作分担治理责任的基础上共同从事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形成灵活的、多元的公共利益实现途径,通过政府与社会自治型组织之间的合作,可以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从而一方面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社会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同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排除了政府中心主义倾向,使更贴近公民意愿和利益诉求的社会自治组织成为与政府平等的合作主体,有利于公民权的实现与保护。在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两者的关系上,网格化治理以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为基础、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① 为保障,政府与社会遵循各自领域的运行逻辑,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善治。

二、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应对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基本处于静态化管理状态。所谓静态化管理是指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对变化多端与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实施“人为静止”的管理策略,其基本特征在于封闭性、静态化、保守性、单一化、控制性、专治性、差异性待遇与区别性对待、直接性,以及物质占有与人身束缚性依赖。〔5 〕静态管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基于单位制的“单元分割”式治理模式的典型特征,其所面对的社会结构是封闭的,所有社会问题都消解于单位社会体系之中,政府并不直接面对社会,社会的复杂性被单位的同质性所掩盖。〔6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其基本特征在于社会结构动态化、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关系错综化、社会问题复杂化。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加之单位制的消解,政府直接面对社会“非结构性的复杂性”,复杂多层和多向流动的社会开始暴露在国家的面前,再以传统的静态方式对千变万化的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显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格化管理可以对管辖范围内的人、事、物进行动态化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实现管理的动态化。但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我国网格化管理仍处于静态化向动态化管理转型过程中,总体上静态有余、动态不足。第一,信息的动态把握不足、无法实现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运用不断获得的最新的有关社会运行的可靠信息加以预测,并将期望的社会管理目标同预测的结果加以对照,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发现问题,事先制定纠偏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使问题堆成山而积重难返,以确保管理目标与预测结果相一致。〔7 〕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信息整合,但是对信息的管理处于静态化、被动化状态,只有采集,没有分析;只是单一发布信息,没有对信息进行整体性分析以抽取信息中的共性,并进而对信息进行细致的分类,以便于信息比对,从而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能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因此,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前馈控制的无效性。第二,信息资源互联与共享不足。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在于将局部性信息在合理分类、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纵向与横向上的信息互联与共享。而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由于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各自为政,存在非常严重的条线分割,各网格系统都在本级系统内封闭运行,信息资源首先属于各网格单元,对于其他网格信息资源的使用需要通过信息交换来进行,数据信息无法统一共享,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数据信息互相矛盾,无法实现各网格对整个网格系统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导致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环节上无法有效衔接,严重阻碍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快速、有效的反应和处置。第三,网格化管理主要处于静态的网格划分层次,动态的业务协同尚未有效开展。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是在资源整合、条块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协同作业,但由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分别按照条和块建立起来的众多网格没能够有序的整合在一起,无法实现业务协同,使网格化停留在表层,导致网格功能的虚化现象。

以间接性管理方式与手段为主,以人为中心和社会人管理的原则,既是动态管理模式的基本层面,又充分反映动态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5 〕网格化治理以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为基础、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为保障,充分实现了管理手段的间接化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的职责是为社会自治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不是直接去治理社会;在治理资源上,由资源掌控向资源动员转变。要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应该是多做服务性工作,在治安防范、文化建设、计生服务、养老助残、慈善帮困、就业援助等城市基层民生事务上以社会和个人为主体,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应对动态化管理需求。

三、以无缝隙管理应对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与挑战

2012年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时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使基层政府实现了横向协调,促进了行政资源的整合,这无疑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但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仍存在管控思维而缺乏服务意识,不是着眼于改善民生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而是着眼于严防死守;不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而是停留在消极防范和事后控制的“灭火式”管理上,导致在网格化管理中“重管理轻服务”倾向严重。同时,从网格化管理的运作来看,网格化管理以行政权力为运作基础与核心,其单纯依靠行政力推动的操作结构使其在面对高度复杂性社会问题的时候,尤其在面对多样化、差别化和高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时,往往会捉襟见肘,其持久性令人怀疑。〔3 〕而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政府服务功能的要求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多样化、差别化和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发展型公共服务需求逐渐提高,而保障型公共服务逐渐递减②;基本需求标准逐步提高,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安全需求越来越迫切;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但目前我国政府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却与多样化的公共需求极不匹配,导致政府服务功能不足,对社会治理产生了广泛的不良影响。

基于此,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无缝隙管理以应对公共需求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于何谓无缝隙管理,拉塞尔·M·林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对于那些和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和事物来说,无缝隙组织提供了一种流畅的、真正的不费气力的经验。无缝隙组织的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或者是诸多遁词。顾客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无缝隙组织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 〔8 〕 (P4)无缝隙管理一方面是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无缝覆盖,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功能的无缝覆盖。网格化治理从治理主体上实现了多元化,构建了以政府、社会和市场为主的多元公共服务提供格局,实现了政府服务管理与社会需求的无缝隙对接。政府以服务为先为理念,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闭环、完整、连贯的整合式流程取代以往割裂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化流程,〔9 〕有效推动了跨部门公共服务提供,在政府内部形成了相互补位的网络体系,并摒弃“管”字当头的“硬性”思维,“软化”社会管理,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前置社会服务触角,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与水平,同时以有距离治理的方式让权于社会,为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各类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日益广泛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来,不仅显著提高了自治能力,更有效填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网格化治理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大方向,其实质就在于从以政府为单一管理主体、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以党委领导、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与自下而上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管理与服务相融合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发挥网格化治理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优势的同时,不断强化网格化的服务功能和动态管理特征,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水平。

注 释:

①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来看,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政府与社会的空间结构状况决定了政府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有距离治理的提出是针对传统的政府直接控制而言,即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减少直接控制,更加强调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建构起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②根据张立荣教授的观点,保障型公共服务维护的是公众的生存权,发展型公共服务则为公众生存权的获得提供基本的可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徐湘林.“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J〕.战略与管理,2003(4).

〔3〕田毅鹏.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J〕.学海,2012(3).

〔4〕郁建兴.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社会政策与体制机制〔J〕.学术月刊,2011(3).

〔5〕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J〕.管理世界,2001(10).

〔6〕彭 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J〕.社会科学,2006(9).

〔7〕阎耀军.城市网格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

〔8〕〔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 王大海,吴群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杨宏山,皮定均. 构建无缝隙社会管理系统——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实证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1(5).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井西晓

前馈控制社会管理论文 篇2:

预测预警预控与创新社会管理

【编者按】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稳定,然而不时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譬如群体性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就这一社会现象,对社会预警和社会安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设计和实现了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系统。本刊记者由此采访了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阎耀军教授,并组织了五篇相关论文对这一课题进行阐释。专家学者们在论文中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社会安全预警方法和建议,给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值得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并借鉴。

记者:阎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中共中央早在2003年就做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的决策,此后多年来有关社会预警和社会安全的研究一直就是非常“热”的话题,而在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自然更加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您作为我国社会预警领域的知名专家,能跟我们谈一谈其中的缘由和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内容吗?

阎耀军教授:事实上,从历史的宏观来看,人类对这类研究从来都没有“冷”过。从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的预卜未来的龟卜,3500年前卦算吉凶的蓍筮,直到当代方兴未艾的未来学,以及最前沿的被称之为国家安全新核武器的“政策模拟器”的研发,总之人类的认识史表明:对未来的预测、预警和预控,是人类自古至今都在不懈追求的梦想,只不过在当代社会越来越甚罢了。

记者:为什么当代社会对其的关注越来越甚?

阎耀军教授:当代社会伴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浪潮,各种风险蔓延速度和空间扩展日益强化,尤以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和“非典”事件为标志,使世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社会的来临”(贝克1986)。而我国情况更加特殊,不仅正处于环境发展最好的“战略机遇期”,而且还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期,从国际经验的社会发展序列谱上恰好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社会稳定是维系国家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我国未来发展进程中,科学地、定量地、实时地监测和诊断社会稳定风险在各个领域的状态变化,对潜在的社会风险进行预测预警预控,乃是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为此,党中央早在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作出了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的决策,并在后来的四、五、六中全会中反复强调。

记者:听说您早在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之前就出版了《社会预测导论》和《超越危机——社会稳定的量度与预警预控》两部学术专著及相当多的有关论文了。而在中共中央做出有关决策后您又先声夺人,很快连续出版了《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和《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两部颇受学术界好评的书,相关论文的发文量也一度居于全国之首。尤其您构建的“社会稳定模型”和运用此模型衍生的指标体系,对我国长达17年社会稳定波动情况的测量和模拟预警,被一些学者称之为“此前绝无仅有的大胆尝试”(刘平2005)和“一次大胆尝试和很有意义的探索”(陆学艺2006)。您能告诉我们,这十多年来是什么力量驱使您坚持这一研究并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吗?

阎耀军教授:说到成果,在这一领域值得敬佩的学者有许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朱庆芳研究员,她在国内最早提出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南京社会科学院的宋林飞研究员最早进行了社会预警的实证研究;南京大学的童星教授一直在积极推进社会风险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的王铮研究员正在这一领域的前沿攻取政策模拟的难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李培林研究员,坚持十多年主编的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总之这是一个异彩纷呈的群体,我在其中只能算沧海一粟。要说这一研究领域的驱动力,每个人可能各有不同,但如果从科学发展史的宏观来看,促使人类在预测、预警、预控这条道路上如此执著和持久地追寻的基本驱动力主要有两条:其一是科学自身内在的逻辑延展力量;其二是社会需求的外在推动力量。科学发展史表明,后者的推动力往往更大。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风险社会”,而在一个风险频发的社会中,光靠所谓的“应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未来有一定程度的预测、预警和预控,否则人类不仅会在这个风险世界中越来越疲于奔命,而且会付出越来越巨大的成本。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那么这种需求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发展。所以作为一个学者,如果将自己的科学兴趣即研究方向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获得一种双轮平衡的驱动,那么他的研究应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记者:关于预测研究,尤其是社会预测更是“预测之难”,您为何选择这个研究项目,您和您的团队的研究理念和研究特色是什么?

阎耀军教授:“预测之难”是事实。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把社会学研究分为描述、解释、预测三个层次,事实证明也是大家公认后者最难。譬如孔子50岁读易,读到“纬编三绝”;马克思预测社会未来,花了40年时间。所以能搞和愿搞者甚少。但是反过来看,供给越少则需求越大。在社会加速发展的当代条件下,社会系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了人类对自身的安全和未来秩序的期盼,特别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既提高了社会预测的难度,又增加了社会预测的迫切性。当然,选择预测学研究是需要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对于加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预测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和复杂性,不仅要有保持探讨大问题和挑战难问题的勇气,还要有系统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理论准备以及有效的经验研究的支持。”(刘平2006)经过多年的思考,我发现:社会预测是社会科学认识过程的完成阶段;社会预测是检验社会科学成功程度的标准;社会预测是认识世界向改变世界转化的中介;社会预测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科学的地位和前途……总之社会预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把研究方向锁定在这一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上来。

我们这个团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理念和特色,以及由此形成的优势,包括:第一是理论前沿和实际应用先发优势。我们早在1997年就开始研究社会预测和预警问题,并于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的同年就发表了全国第一部社会预警专著《超越危机——社会稳定的量度与社会预警》;我们还研发出全国首批以《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管理系统》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并应用于实际部门,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和部门到本所接受软件使用培训。第二是对复杂非物化现象计量研究的优势。对社会稳定或风险这类复杂非物化现象的计量,是长期困扰科学界的一个难题。自上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并逐渐风行于世的“社会指标运动”提供了一种以社会指标为工具的计量方法后,许多人在重视定量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定性(理论)研究,其后果是导致了众多缺乏理论支持的指标体系,从而导致计量效度和信度的低下。对此,我们提出“理论模型是统帅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灵魂”的观点(《社会科学报》2006),并成功构建了“社会稳定理论模型”、“民族关系和谐模型”和“信访问题预警模型”,并据此构建计量指标体系,辅以多种现代计量方法,从而推进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和统一。第三是以前馈控制为研究取向的特色优势。在理论上,肇始于维纳的控制论以反馈控制为其理论核心;在实践中,以“应急办”为代表的各类公共危机管理机构重心亦在反馈控制;而各类研究机构,绝大多数都以危机的事后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甚至危机的善后管理为中心。而我们的重点则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警管理”,强调“前馈控制”。我们认为:在当代高速运行的社会中,任何反馈控制都不能避免“时间滞差效应”,而时滞效应往往又会导致“潘多拉魔盒效应”,使得危机后果不可挽回。因此前馈控制应当是现代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我们的策略就是集中力量攻其重点和难点。第四是文理工结合、四位一体集成创新优势。我们认为:理论、方法、技术包括计算机软件开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做到极致,都不能单独解决应用问题。只有上述四个方面整合集成为一部“整车”,才能使科研产品由“好看”向“好用”转变。天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如何发展软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对此,我们探索出一条多学科大尺度交叉、“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四位一体综合创新的道路,并初步显现出其他研究机构难以比拟的文理工结合优势。我们的研究人员不仅有管理学和社会学博士,还有数学博士、系统工程学博士、心理学博士、信息与计算机博士、情报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地理信息技术博士等。我们开发的各种监测预警软件,就是多学科集成的产品。

记者:您带领团队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和富有成效的推进。我们很想知道您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阎耀军教授:还是预测、预警、预控。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在一本书里说过:大问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而是一个复合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会有这种经验,即在研究问题的时候,随着研究的步步深入,会发现“如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问题里面还会嵌套着新的问题,问题越大复合性越强。所以大问题往往是由一连串的中小问题构成的问题系列,是由一连串显在问题和潜在问题构成的问题系列。譬如我们的预测、预警和预控在什么情况下是可能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预测、预警和预控的科学基础是什么?技术条件是什么?现代新兴学科除老三论外,还有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超循环理论以及复杂科学等等。这些学科对预测、预警和预控有什么启示?现代社会中的预测、预警和预控与传统社会中的预测、预警和预控有哪些重大变化和区别?现代预测、预警、预控技术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计量,它和自然科学领域对物化现象的计量不同,属于对非物化现象的计量,那么如何对复杂的非物化现象进行计量?这至今仍是困扰社会科学家的难题。还有在预测、预警和预控中如何解决所谓的“蝴蝶效应”和“俄狄浦斯悖论”?从纵向来看,人类的预测、预警、预控活动有数千年历史,如何总结这漫长的思想史?从横向来看,人类社会预测、预警、预控活动分布在众多领域,如何总结各个领域预测活动的特殊规律并使之上升为一般规律?……总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一个复杂的树型结构或链型结构,让你皓首穷经也难以尽解。

我认为,个人的力量的局限性不仅体现在时间上,更体现在空间上。你不可能掌握进行预测、预警、预控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就拿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风险的时空定位预测-预警-预控系统”来说,不仅需要许多传统人文科学,还需要许多新兴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仿真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动态分析、神经网络分析等等。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要组建一个多兵种合成的团队和可持续的梯队,逐步引进一些具有较新知识结构并有志于此的博士们来共同持续地推进这项研究工作。

记者:您认为您和您的团队,或者说全国凡是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群体,当前最重要的或者说最为关键、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阎耀军教授:我过去出版过有关预测和预警方面的书,最近正在撰写一本关于预控方面的书,预计年内出版,从而完成我自己预测、预警、预控研究的三部曲。但是正如有些学者说得好,这些成果“只是为大问题和难问题的探讨,规划了一块星空,梳理了一片芳草。仍有许多剩余问题需要解决”。(刘平2006)预测、预警的目的是预控。为了解决预控的问题,现在一些国家研制了被称为国家安全新核武器的“政策模拟器”(Policy Simulator,PS)。目前这种政策模拟器已经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在社会领域基本上还未涉及。这种政策模拟器由于具有通过仿真推演预先揭示风险和矫正对策的功能,所以从社会预测、预警、预控的意义上讲,也可以称之为“风险模拟器”。我们现在设想了一个目标,就是研发“社会风险模拟器”。

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必将是一个复杂而充满困难的过程,很可能是一场永无穷期的战斗。但是作为一个目标,正如人们自古以来对预测、预警、预控的不懈努力一样,是值得人们去永远追求的。

作者:阎耀军

前馈控制社会管理论文 篇3:

基于控制理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

[摘要]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文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基本构成、运行模式、应用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反馈机制运用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当中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控制理论社会实践系统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周蕾(1977-),女,河南淅川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林松涛(1977-),男,福建长乐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2009年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3094)

一、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者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管理体制作保障。

笔者所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着“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注重实效,节约方便”的原则,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方针,在继承以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管理上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系统管理监控体系,将控制理论的思路引入到社会实践的管理当中,其中反馈机制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绩,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基本构成

1.控制理论的含义。20世纪40年代,维纳的《控制论》一书发表以后,控制理论逐步得到了应用。控制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引入了社会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控制系统早期基本上属于开环系统,即系统存在着始端对末端的影响和作用,不存在末端对始端的影响和作用。随着科技进步,人们为了改善系统功能,设计并制造了一定的反馈环节,形成了末端对始端的影响和作用。维纳曾经提到反馈在社会中应用的重要性,他在《控制论》一书中写道:“社会系统是一个像个体那样的组织,它是由一个通讯系统联结在一起的,它也有它的动力学,其中具有反馈性质的循环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大学属于社会系统范畴,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控制过程,反馈的重要性同样适用于此。

2.反馈机制的含义。反馈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息转变为新的输入信息并影响再输出,从而对系统运行起到控制作用的过程。从管理学角度讲,反馈信息是一项政策或计划实施以后项目干系人对此的反应,事实上,管理是一个借助于反馈信息控制客观过程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就一般而言,管理中采取的控制可以在行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进行,称为三种控制模型。第一种称为前馈控制或预先控制;第二种称为过程控制或同期控制;第三种称为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第三种反馈控制是一种在计划执行一段时间或结束后进行的事后控制,主要为下一步计划的实施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是实施控制的必需信息,它却常常是管理控制工作的主要形式,如下图所示。

一个基本的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包括计划、实施和反馈系统三部分,图中深色方框所包围的部分为反馈系统,它是由结果、比较、标准、偏差、分析、改进措施组成,反馈控制为开环系统。在上图中计划实施的结果为反馈系统的输入信息,将输入信息经过比较分析后得到的改进措施为输出信息,也就是反馈信息。当计划开始一段时间后,计划实施得到的结果将作为输入信息输入反馈系统。输入信息首先和标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两者的偏差。对偏差进行分析之后,提出针对计划的改进措施,即反馈信息,将反馈信息重新输入到计划中,用以实现对前一步计划的经验总结,以及实现对下一步计划的指导。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运行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的,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都有一个指导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指导教师是指导者同时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社会实践系统可以被分成实践启动、实践策划、实践执行、实践完成四个阶段。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每个阶段的反馈信息,随时掌握实践团队的相关情况,把握社会实践的方向。

1.实践启动阶段的反馈。实践启动阶段反馈信息包括实践内容、组建实践团队、确定实践团队负责人。反馈信息的关键是实践队员人员情况。通过反馈信息,了解实践内容是否具有可行性,队员是否对实践内容有认同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团队负责人是否能够取得队员的信任与支持并且有能力领导团队开展和实践有关的活动。

2.实践策划阶段的反馈。实践策划是在实践团队成立之后开始的。实践策划阶段反馈信息包括实践计划、实践范围和主题、进行实践风险分析、实践预算表、实践质量保证计划等。反馈信息的重点放在实践计划的制订。从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到实践计划的细节是否考虑周全,实践需要调查的范围和主题是否经过队员认真的调研和讨论,队员对于实践计划和调研内容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否有队员还对此有异议。

3.实践执行阶段的反馈。当启动和策划的前期条件具备时,实践即开始执行。在实践执行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实践进行跟踪与控制。在此阶段,反馈信息的来源是实践团队对每天实践内容做出的交流、总结与讨论。实践团队将反馈信息和实践质量保证计划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4.实践完成阶段的反馈。实践完成阶段的反馈信息包括实践移交、实践总结验收、考核评审等情况。实践完成回到学校后,实践团队要进行社会实践成果汇报、成果展览,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申报实践先进个人、优秀论文、优秀团队、优秀汇报团队等各项评比表彰。通过分析成果汇报和成果展览的影响度、学生的评价、评优的结果、评估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促进实践质量不断提高。此时,反馈信息的重点是实践的效果。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应用成效

1.社会实践管理模式得到规范。通过规范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无论是校一级还是院一级的社会实践管理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形制。学校出台社会实践管理条例,制定了标准社会实践申报表格、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社会实践评优细则和申报表格,指导教师通过这些条例和标准可以规范对实践团队的指导,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

2.社会实践反馈流程得以建立。通过建立规范的反馈流程,可以将社会实践的每一步进展及时反馈回学校、指导教师和实践团队。通过对这些反馈信息的掌握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出其不足,帮助其改进,把握其方向。这些反馈信息不仅可以起到对社会实践的监控作用,还可以给下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改进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使实践后评价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3.社会实践结果考核更加客观。社会实践结果考核就是根据社会实践的成果来评定大学生的实践效果,通常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等作为衡量社会实践好坏与否的指标。这种考核方式简单,但是考核面比较单一,容易导致考核失真,即知与行的脱节。如果有了完备的反馈信息记录,就能全程对社会实践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社会实践的启动策划、执行过程中的态度、言行以及实践结果等。将这两项结合,则尽可能做到对社会实践考核的客观、公平、公正。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管理反馈机制的应用启示

1.学生活动的管理需要制度的保证。学生活动尽管规模看上去小,但是事关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课业,更加关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帮助学生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国情。学生活动管理制度化有利于保证学生活动管理的科学性,将管理实现由概念、粗放管理转到便于操作、精细、规范化管理。

2.学生活动的管理需要现代管理理念的介入。现代管理理念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管理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学生活动在以往的管理当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轻视了管理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现代管理理念的介入,有利于将学生活动的管理纳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它为学生活动提供了管理上的持续性,能够规范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管理方式的理念。

3.反馈机制是社会实践管理的有益尝试。反馈机制的建立是实现社会实践从策划、执行、评价、反馈到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将社会实践项目持续优化,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深化社会实践的成果。根据管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建立有效的实践后评价反馈机制可以改变实践团队参与者对实践结果的预期,提升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负责人、队员的责任心,提升参与的热情,从而在社会实践执行前对社会实践的目标可控。反馈必须是及时的、易于接受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和便于操作的。比如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网络,如开通QQ群、微博等,将反馈信息在参与人群中及时传递,方便大家了解进展、交流讨论、拓展思路。

[注释]

①(美)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

[参考文献]

[1]金玉成.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N].经理日报,2002-09-10.

[2]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3]李勰.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3).

[4]王武宁,梅爱冰,白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5]黄炳超.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

作者:周蕾 林松涛

上一篇: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全民环保意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