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关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尽管旅游行业由于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企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关于企业环境管理的研究涉及到旅游企业的却很少,本文通过分析多家国内旅游集团披露的环境信息,了解旅游企业环境政策、实践及策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 篇1:

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的IRDS分析

摘要:依据制度—监管—干扰—状态(IRDS)模型框架,分析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中资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植被遭到不同程度损毁、动物受到惊扰和伤害等生态安全问题现状。探讨景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关键致因: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衡。提出基于IRDS模型的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多元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等措施的景区生态安全水平提升路径。

关键词: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IRDS模型;资源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生态优先导向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 forest scenic spot; ecological security; IRDS mode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priority guiding

森林旅游的发展,使得景区林木资源的开发价值由原来的林产品生产等转向景观游憩,这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优美的环境是高质量旅游体验的前提,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景区在实际使用中遭到诸多主体的影响与干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无论在容量严重超载的热点景区,还是门可罗雀的效益不佳景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这逐步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制约小康社会实现的一大障碍。在经济新常态下,弄清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问题及其主要致因,以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森林旅游与景区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当前森林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的迫切性工作。

1景区生态安全IRDS模型的提出

笔者通过系列研究[1,2],发现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Security state,S)主要受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I)、监管与建设行为(Regulatory and construction Acts,R)和干扰行为(Disturbing activation,D)3类因素影响,在分析上述因素间关系基础上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IRDS关系概念模型,其简要关系如图1所示。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是在景区相关制度环境和监管与建设行为的双重规范与约束作用下,各类干扰主体的干扰行为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安全研究中“因素度量与研究尺度” [3]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实现研究结果由“小研究尺度推演至大尺度” [4]。但该模型仅仅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模型,还未在该模型框架下来分析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实际。本文拟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探讨景区生态安全受制度环境和监管责任等方面的影响关系,并提出基于制度和责任的我国景区生态安全的提升路径。这有助于在面对景区生态安全问题时避免“相互推诿”,也有助于参与各方“在环境管理与政策制定中发挥沟通与对话的重要作用” [5]。

2景区的生态安全S的状态分析

2.1景区资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1.1水体污染是许多森林旅游景区最为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在我国森林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景区服务设备污染。比如,湖泊里的摩托艇、游艇、游船等水上运输工具,动力多为柴油,除排放尾气污染水体外,船体也经常出现漏油现象。2)景区服务设施落后造成的污染。景区内的餐饮服务等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废水,缺乏排污管道或过滤设施时,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与湖泊。3)原住民日常生活污染。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景区,常有原住民生活在其中,生活污水也多因基础设施落后而直接排入附近水域中。4)游客不良行为造成的污染。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乱丢塑料袋、水瓶等生活垃圾,不仅产生视觉污染,也容易引起某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2.1.2部分地表及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我国绝大多数景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现象。景区的开山铺路、建索道等项目建设,使得部分地表植被受到损毁,土壤长时间的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游客的踩踏,使得地面含水量降低,土壤产生板结。裸露的地表在雨水冲刷下,土壤有机物质下降,其微量元素含量等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2.1.3景区空气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景区空气质量在不同主体干扰下,主要呈现出以下情况。1)餐饮加工类空气污染。景区的餐厅、烧烤等餐饮服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2)燃油类空气污染。虽然某些旅游景区内部分游览车已经采用电力驱动,但仍有许多景区内外的交通工具,仍然以柴、汽油等油类作为主要动力燃料,造成空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3)特殊活动类空气污染。在一些景区都有寺庙香火等或大型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同样对景区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1.4景区的噪声污染主要与旅游活动有关

我国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标准中[6]明确规定,所有等级的国家旅游景区的噪声质量要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所规定的一类标准,即不超过55分贝。然而,许多森林旅游景区的索道、过山车、机动船舶等旅游服务设备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此标准。在游客集聚的场所,人员众多,容易产生较高的噪音。噪音不仅影响游客的心情和游览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对植被、鸟类、鱼类、动物等生物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2.2景区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2.2.1游客对植被干扰显著

游客接触较多的树木植被的生长状态明显异于远离道路的树木植被,路边植被常出现向非道路方向内侧退缩现象。游客对树木抚摸、靠压、上树照相、刻画、玩耍等的频繁接触,造成一些树木树枝形态变形、外观美感下降、脱皮、生长缓慢、枝叶折断,甚至造成根系裸露,吸收水分与养分困难,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树木的枯萎和死亡。

2.2.2景区开发等各类资源使用主体对植被破坏严重

森林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受到景区经营者在内的各类使用主体的干扰与破坏。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开山建路、建设设施等,占用部分森林平缓地带,使得植被面积明显缩小。而景区内外其它使用主体也对森林资源产生着不同程度威胁。比如,包括云台山在内的一些森林旅游景区中的原住民或企业不断地在其中建造别墅、厂房等。在江苏阜宁县的阜宁森林公园里,某组织建设豪华别墅群和休闲会所;在盰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地带新建了大量房产项目。这些行为不仅大量侵占森林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对整体景观的破坏。这些基础建设类行为对森林旅游景区的微环境生态安全来说是毁灭性的。

2.3景区动物受到了一定的惊扰或伤害

景区的旅游旺季也往往是动植物繁殖生长季节,大量游客活动给各种动物的繁殖、觅食、迁移和其它生活习性造成不良影响。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遇到小动物会有意对之追逐、拍照、惊吓或逗弄,使小动物长期处于惊扰状态。而游客随意将诸如面包、点心、水果、饮料甚至是香烟等投掷给动物,这不仅可能改变动物的饮食结构和规律,也易引起动物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3景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致因——IRD因素分析

3.1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我国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第一家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但其正式的法规文件《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却是在29年后才颁布。其它相关环境相关法规对景区环境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样相对薄弱。如像《风景区管理条列》、《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较少涉及日常监管、环境监测等详细内容,而更多的是涉及对资源破坏行为的约束。作为日常经营,仅仅保证不破坏资源是不够的,景区在日常经营中难免存在“合理性破坏”,其对环境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如果不予关注,很容易出现环境成本外部性问题。在缺乏相关法规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景区监督管理则变成了日常的“捡拾垃圾”、“巡山护路”等活动,这无法应对旅游经济活动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复杂性的局面。

景区环境法规制度的执行效果受其它相关制度的影响较大。景区环境法规制度是围绕景区内的监督与管控范围,涉及的内容也多为对资源的显性破坏,但它过多地考虑了责任与惩罚,却少有涉及对相关主体权益保护的内容。如:景区内外的农民因森林旅游的开展可能要放弃原来的土地耕作、林木砍伐、水产养殖等生产方式,以及“乱扔垃圾”、“烧柴做饭”等生活习惯等等。由于农民从森林旅游发展中的应有利益,在许多地方制度保障(生态移民补偿、生活补贴等)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自然而然,景区环境法规实际影响力就难免受到制约。前不久发生的峨眉山景区村民堵路事件,就是因景区原住民对相关保障性制度不满所致。

3.2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

虽然许多景区都进行了ISO之类的环境管理认证,但实际应用中,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环境制度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景区生态资源的监测、评价与保护方面作用不突出。比如,在武陵源、武当山等景区,就曾出现过充分利用社会认证对景区制度建设、知名度提升等价值同时,却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监管与保护责任要求的现象。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4月对54家1A~5A级风景区进行警告、严重警告甚至取消称号的处理,均反映了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没能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

3.3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

作为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监管者政府和景区部门,所发挥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事实上许多景区本身就如一个小政府,如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有自己下辖的园林局、公安局等等,具有完全的行政执法权,政府环境监管执法与景区环境监督管理是合二为一的,这虽便于对景区内外各干扰主体的控制,但在经营中往往涉及到经济发展与政绩考核等多目标协调问题,在处理内部事务时常出现一手遮天的现象。而对于中小景区来说,森林资源的管控,既受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在面对外部主体干扰时,又常需要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的协作。而政府部门间却常因对自身利益考虑过多,在执法协作上相互掣肘,更有甚者,越过政府审批或公然违反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实际上在某些森林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政府与景区扮演着合谋的角色,“建设性破坏”、“开发过度”现象也就悄无声息地掩盖在了“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改善游客体验”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因此,无论行政管辖权在谁的手里,若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之间存在过多的利益纠葛,又缺乏相应的权力监管制衡机制,景区的生态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3.4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

在经济利益目标导向下,景区在环境保护中较为关注诸如垃圾堆积等直观的显性生态安全问题,而常常忽视诸如生物繁殖力下降等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深远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虽然新的风景区管理法规中不再提及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但对许多景区生存而言,生存发展确需要资金支持,在经营艰难竭蹶时,单靠政府补贴很难保证景区生态环境的安全,那么旅游活动不仅不能促进景区环境的良性发展,反而会严重危害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状态。但笔者看到更多的是,“更好保护环境”和“满足游客切实需要”成为许多景区不顾景区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肆意开发的完美托辞,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只要从外表“看起来挺好”就够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多数景区的经营收入是透明的,而景区环境投入、环保举措却是遮遮掩掩的。对于景区生态资源来说,资源保护利益最大化和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若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间关系,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则势所难免。所以虽不能因噎废食,但若一味地追逐经济效益而忘了森林资源保护的初心,那么留给后代的将是美好环境的传说。

3.5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

在一个生态区域内,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范围很广,景区外部环境状态往往影响景区内部资源环境,致使景区所面临的生态安全往往远大于其管辖权下的行政边界。在缺乏政府部门有效协作或政绩考核指标的驱使下,一些景区成了逐利者的掌上明珠,周围或“烟雾缭绕”或“高楼林立”,景区内的植被因空气沉降、水体因河流水系而遭到外部主体不断干扰等现象时有发生。

3.6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衡

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涉及了政府、景区、游客、农民、周边企业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和景区是监管主体。监管主体自身与资源的利益纠葛使其未能发挥有效监管作用,而景区常扮演着监管者与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在约束其它主体时却无视自身行为,造成“只许自己破坏,不许他人砍柴”的现象。森林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强调自身利益,忽视各干扰主体在森林资源使用中合理的利益诉求,致其无视环境法规与道德责任。可见,即便监控机制效力很高,若各群体间利益关系不平衡,也会引起景区生态安全问题。从另一个视角看,包括周边企业、农民在内的各相关群体,它们本身是资源的使用者,理应保护森林资源,但因相关政策与制度对其利益缺乏充分考虑,逐渐将其推向保护的对立面。比如人类本身就是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因为申遗而盲目迁出大量居民,在缺乏相关补偿或补偿不力情况下,使得农民由原有贫困转向另一种贫困,出现另类“生态难民”。恰恰是这些为保护景区资源出台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某些层面上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4基于IRDS模型的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路径

森林旅游经营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景区经营只是森林资源使用的一种形式,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各方利益均衡是景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森林资源的产权所属、生态管理边界、各利益主体众多等问题,单纯依靠景区经营者来实现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无疑于棘地荆天。因而,还需要立足于政府视角,通过制度的规范、监管的优化、产业服务的促进与引导等手段,在促进景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4.1建立生态优先导向的景区发展模式

从景区生态安全角度看,一般情况下随着景区对资源的开发,景区环境所能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也会随着景区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若景区一味忽视生态环境的需要,景区生态安全问题迟早会出现。反之,若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将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生态保护,或无视经济发展对景区资源保护的支撑作用,则景区的长足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之路,应建立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图2)。在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景区开发,改变过去一味由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应转向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内涵式发展模式为主。景区经营者以更高的环境敏感度,主动关注生态环境变化,重点关注景区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景区盈利与否也不再是影响景区生态保护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是在确保生态安全处于较高水平下,来适度进行景区开发。即使发展速度慢一些,经济效益增速低一些,但景区开发始终是在较高安全水平下进行的。

4.2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资源的使用主体成本外溢所致。将外部性进行内化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7]。通过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有助于实现森林旅游资源使用中环境成本的内化。1)健全现有的刚性制度。根据景区生态资源重要性,制定严厉的惩罚性制度,让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其相关得益。2)增设相对柔性的环境保护激励性制度。如:对景区及周边企业等在提高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鼓励与支持,对于良好遵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减税、低息贷款等经济激励和其它精神文明激励。3)完善平衡利益相关主体的支持性制度。如:健全土地使用补偿、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移民安置补偿、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制度,让农民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中真正受益。4)建立景区生态发展基金,对赢利能力较弱或政府补贴能力较差的景区提供一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支持等。5)发挥自愿性环境管理制度的功能。鼓励景区及周边企业引入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认证体系,引导企业增强环境保护的自律性,以降低刚性制度等产生的社会成本。

4.3建立以前馈和现场控制为主的景区生态安全控制机制

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完全的情况下,增强前馈与现场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平。1)改变被动监管环境的局面,在通过立法逐步完善景区环境制度的同时,需要增强对环境的防御性监管活动。如:增强景区经营者进行定期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应向引起水质变化,或水质变化所带来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转移;并对可能的影响结果进行预判,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2)提升预防性制度的执行能力。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执法、与影响景区环境的相关项目审批中,若能进行严格执法,降低“走过场”的现象,景区的许多生态安全破坏活动均能得到有效遏制。3)鼓励与引导景区扩大对现代电子监控技术的使用,并将之与政府环境监管系统联网,实时动态了解相关区域的环境状态,为及时掌控与处理景区内外的生态安全风险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4.4形成景区生态资源的责利关系均衡机制

市场机制要求森林资源的各使用主体,在资源使用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在生态优先导向下,将所有管理主体综合为一个类似“大部制”的管理机构,各参与主体间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不以使用中的得利多少为驱动力,而是以景区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除了管理体制外,尤其要考虑农民在森林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森林旅游发展应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除了在立法上让农民参与到森林旅游活动的盈利分配中,还要考虑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让各参与主体在森林资源的使用中得益,得益的同时又保护森林资源,从而达到人类需要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4.5打造多维的景区生态安全监督和问责机制

政府和景区经营者是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者,但也存在因各种利益纠葛而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因而,应建立多维的监管和问责机制,以增进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1)建立由景区生态资源利益相关者各方参与的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强化信息披露,让社会了解景区生态资源的相关使用者以及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程度等信息,在强化监督的同时,也有助于消除公众对景区生态环境的担忧。2)加强对社会认证机构的监督。强化政府部门对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等社会认证机构的监督,提升社会认证对景区生态环境管理的推动作用,增强各参与主体社会责任的同时,避免某些漂绿(Greenwashing)行为的发生。3)增进环境监督的行政约谈,了解环境执法部门的监管与执法情况,既便于掌控景区及其周边的环境实际,又有利于相关部门优化监督机制。4)强化环境问责机制。将环境绩效与相关考评机制相结合,建立以环境责任为中心的奖惩与问责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永贤,张智光. 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要素及其景观感知传递性的分析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2):123-129,134.

[2]郑永贤,张智光. 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 IRDS 模型研究——基于扎根理论[J]. 世界林业研究,2015(1):23-30.

[3]王根绪,程国栋,钱鞠.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551-1556.

[4]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 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 354-358.

[5]STOLL S,WELP M. Towards a more effective and democratic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M] Berlin: Berlin Heidelberg,2006: 17-39.

[6]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S/oL].http://www.cnta.com/zwgk/hybz/201506/t20150625_428118.shtml.

[7]成金华,吴巧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J]. 管理世界,2007(1):147-148.

作者:郑永贤 薛菲 张智光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 篇2:

结合当前国内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关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尽管旅游行业由于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企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关于企业环境管理的研究涉及到旅游企业的却很少,本文通过分析多家国内旅游集团披露的环境信息,了解旅游企业环境政策、实践及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2013年我国25家大型旅游集团,主要研究信息通过旅游集团召开的工作报告会、年会、企业官方网站、社会责任报告中获取,尽管旅游行业属于低耗能、低污染的环保产业,很多的旅游企业都获得了生态标签认证和环保奖励,但是这些旅游企业普遍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很少有企业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规划实施环境策略。旅游集团中50%的国有企业采用外部导向积极型或内部导向的环境策略,另外50%的国有企业主要采用的是机会型环境策略;旅游集团中33%的非国有企业采用外部导向积极型或内部导向的环境策略,67%的非国有企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对待环境管理策略。总而言之,目前国内旅游集团开展的环境实践活动内容与方式均带有其行业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宏观政策,普遍应用在改善自然生态景观、节能减排、支持环保组织工作、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等方面,整体上看来旅游集团环境实践范围广泛,但是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强。

【关键词】旅游集团 环境信息 环境政策 环境实践 环境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环境友好型、能源节约型”社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开始形成环境管理体制,制定并落实环境政策、加大力度进行环境管理实践。与煤炭、钢铁等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相比,旅游业属于绿色行业,污染小、耗能低,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景区开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景区餐饮企业和酒店等使用一次性产品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游客乱扔垃圾,造成景区污染等。旅游集团经营项目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是自然环境的受益者,所以更应该承担起环境管理的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所以,旅游集团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根据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采取针对性的环境管理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付诸行动进行实践,提高旅游集团环境管理水平。

二、相关文献资料

(一)环境管理政策

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减少经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环境管理是管理学的拓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刚刚出现,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环境政策和环境实践两个方面。环境政策是指企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则和意向作出整体声明,环境政策设定了企业环境管理的目标和提供了环境管理措施和实践的框架。企业可以自主自愿的制定政策加强自身对环境问题的管制。环境管理行为准则是企业遵循环境原则设定的公开声明,制定者为旅游组织;最佳环境实践指导旅游企业提高环境管理绩效,如酒店制定节能、节水、废物处理等的环保手册;环保奖励和生态标签主要反映企业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执行的标准与绩效,便于消费者识别,并向其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同时,企业还依照旅游产业发展来强化环境管理标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水平,建立环境管理系统,企业常用的管理系统是ISO14001。环境管理绩效指标的用处主要是考察旅游企业环境绩效,但是目前在旅游行业并没有统一的指标标准。环境政策的制定体现出企业对处理自身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态度,企业采取实际行动进行环境管理是落实环境政策最好的证明。

(二)环境实践

旅游行业的环境实践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相关者。有关学者Baris和Erdogan从专业的角度研究了酒店管理中的环保实践,研究情况包括:资源利用与保护、废物管理、能源使用、采购行为等,学者Mensah也对酒店管理的环保实践进行了研究,研究情况包括:环保纸的使用、员工环保知识培训、顾客环保意识教育、节能措施使用、支持环保组织等方面,从多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旅游行业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实践。综合分析比较前人的研究成果,学者Hsieh设计了框架将酒店环境实践进行分类,包括: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能源使用效率、水资源使用与保护、噪音污染控制、绿色建筑和绿色建设、环保知识教育、客房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上述研究的主体为酒店,但是目前我国旅游集团经营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酒店只是旅游集团经营产业的一部分,所以有关酒店的环境实践并不完全适用于旅游集团所有产业,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环保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相关性,旅游集团可以拓展环保实践的应用,以实现所实施的环保实践能涵盖集团内所有产业。

(三)环境策略

环境实践是旅游企业针对自身造成的环境问题作出的反应行为,直观的体现了企业的环境管理策略。旅游集团在相同的市场竞争体制下,由于感知环境风险能力、冗余资源以及环保组织能力存在差异,不同企业的采取环保策略也就不同。根据环境实践的领域和投入,可以将环境策略分为四个方面:积极型、反应型、投机型、聚焦型。积极型的旅游企业从多方面的角度关注环境问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反应型的旅游企业只关注少数领域的环境问题,其环境实践的主要内容是服从环保部门管理和控制企业污染。投机型的旅游企业会在多个领域关注环境问题,但是并没有切实的行动去践行环境管理。聚焦型的旅游企业关注少数几个领域的环境问题,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旅游集团的环境策略评价标准可以从5个方面反映出来:明确的资源节约成本和环境管理成本;营销模式中的环保理念;员工环保知识培训情况;节能环保措施;落实环保型采购政策情况。

三、信息获取与披露

要想获取企业的环境实践与环境政策信息,可以采用两种措施进行。一种是通过访谈旅游集团企业的内部人员或者组织内部人员参与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企业环境信息资料。如:旅游集团年会、公司官方网站、社会责任报告等。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有着不同的优势,反映出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也不同,有关学者沈洪涛等人通过研究上市企业环境信息得出结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信息内容要比企业年报要多,但是信息质量不如企业年报。学者Forst等人也认为企业官方网站和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渠道,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中对环境信息进行集中披露,而公司官方网站提供的环境信息更为广泛和多样,更具有时效性。所以,为了确保环境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本文研究的主要参考的环境信息来源于企业官方网站、社会责任报告和企业年度报告。

四、资料研究分析

(一)旅游集团环境政策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国旅游行业25强,有11家企业在官方网站和社会责任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环境政策,而且企业的政策目标明确,环境信息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节能减排”。在制定环境实践有关活动方面,只有两家企业制定了专项环境实践计划,其他大部分企业虽然没有制定环境实践项目,但是建立了比较完整全面的环境管理体制。经过研究发现,65%左右的旅游集团都曾经获得过环保奖励和绿色生态标签认证,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社会责任奖、节能减排奖、绿色景区标志。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并且获得过相关奖励和认证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上市企业。国家环保局在2008年制定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引导上市企业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在此项规定内容的影响下,很多上市企业纷纷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完善社会责任体制。大型旅游集团中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国家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响应国家有关政策的号召,配合国家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不属于环境敏感型企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有些大型旅游集团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而是将社会责任的重心放在了扶贫救困和公益慈善方面。

(二)旅游集团的环境实践

目前我国大型旅游集团开展的环境实践内容主要是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是经营活动尽可能做到节能减排、支持环保组织、推广节能环保旅游产品、建设绿色环保酒店等。其中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民营旅游企业在环保实践中都有着积极的表现。对我国25家大型的旅游集团环境实践的研究结果显示,有18家旅游集团推出了环保宣传活动,目的在于向游客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如:中国青年旅行社在北京7.21暴雨灾害之后组织“十渡灾后首发团”,邀请专业的环保人士作为绿色导游,通过游览灾后的十渡向群众讲解垃圾处理知识,宣传环境保护理念。为了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大部分的旅游集团环境管理的重点领域都放在了节能减排上,旅游集团节能减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绿色办公和节能生产。节能生产是指旅游集团在经营过程中通过设施升级、使用环保新能源等方式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从而降低污染。绿色办公是指将环保理念应用在日常办公中,具体表现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使用环保纸张、回收办公材料等。大部分的旅游集团还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主题活动,积极组织植树节植树活动和“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还有一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环保部门的工作;有些旅游集团投资成立生态环保基金会,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出一份力;一部分旅游集团开设低碳旅游项目,如:积极开拓纯生态徒步旅游线路、使用零排放游览交通工具、推行电子门票等。旅游集团开展的旅游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也与旅游集团经营项目和旅游服务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集团的主营项目主要是酒店、景区和旅行服务。所以,旅游集团开展的环境实践主要集中在旅行服务上,其他方面体现在绿色酒店建设、生态景区建设等方面。另外,旅游集团的服务主体为游客,企业在进行环境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组织活动,宣传环保教育理念让游客参与其中,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也是旅游集团进行环境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旅游集团的环境策略

本文研究旅游集团的环境策略主要从环境实践的领域和投入两个方面进行的。旅游集团的环保策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环保产品的应用、集团内部环境管理、外部环境关系、绿色采购,这四种因素直接影响着旅游集团的环境策略。从我国大型旅游集团的研究结果来看,旅游集团的环保产品应用、绿色采购和外部关系协作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属于“积极型”。环境策略的行为对象方面分析,环保产品应用和集团内部环境管理关系进行的环境实践主要对象是旅游集团经营活动和内部利益相关人员,外部环境关系和绿色产品采购的环境实践对象为外部利益相关人员。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大型的旅游集团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中都表现为积极型,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工作,大力推广环保产品,如建设绿色生态酒店、积极开拓低碳绿色旅游路线等,组织环保旅行活动,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支持环保部门以及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在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上,注重加强员工环保知识教育、进行绿色采购、实现办公的节能减排。有一部分旅游集团采取聚焦型的策略,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公众环保知识教育领域,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如海昌旅游集团致力于宣传极地环保,通过开展专项绿色公益活动,宣传科普极地环保知识,呼吁人们关注极地动物,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还有一部分旅游集团执行的是“投机型”的环境策略,他们的环境实践领域很广泛,但所推行的环境策略有些只是为了配合宣传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产品的差异化需要,这些企业在执行国家相关政策上主动性不强,投入也不大。

五、结束语

大部分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依托,自然环境维护的好与坏对旅游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环境保持的最大受益者,充分重视和坚决执行环境管理是体现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志。旅游集团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自身特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如:在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中增加环境管理内容,增强企业员工环保主动性。旅游集团还应进一步拓展环境实践的领域,增加环境实践的投入,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环境策略,并通过加强公众环保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德锋,杨建华.企业环境战略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2]沈洪涛,程辉,袁子琪.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年报还是独立报告,2010.

[3]吕峻.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

作者:陈丽华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 篇3:

浅析企业环境审计的方法

[摘 要] 环境审计是企业管理层需要理解的一种重要机制,当一个企业想要将环境事项纳入组织活动中时,一个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环境审计。本文指出环境审计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并给出了3种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法——评估、查核和证明。

[关键词] 环境审计;企业;组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01 . 019

当一个企业想要将环境事项纳入组织活动中时,一个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环境审计;当它要对环境事项进行管理和报告时,环境审计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因此,环境审计是企业管理层需要理解的一种重要机制,其方法也是应当掌握的。“环境”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贯穿始终,并且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环境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一次性事件,从而不可能有一次性解决的方式。因此,环境审计是企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一种经常性的分析方法。其整个流程也是循环的,而不是单向的:①现状如何;②应当如何;③如何实现;④如何衡量;⑤信息传递给谁。其中最为核心的3个步骤就是评估、查核和证明。

(一)环境影响评估(EIA)——评估

1969年,美国产生了环境影响评估,继而推广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和日本,后来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法律规范。

环境影响评估(EIA)的定义是:为了发现和预测新的环境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地减轻这种影响以及对已经产生的影响进行监督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定义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主要计划活动都应该实施EIA。实施EIA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是否采取新的行动的决策,如建立新的工厂、道路或其他生产行为。EIA主要内容是:①所提出计划如果可行,再描述其合理的备选方案;②描述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③评估计划对环境的作用效果;④为了消除、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措施;⑤描述该项计划与现存的环境和土地使用计划所受的影响以及两者标准的关系;⑥给出选择某方案与不选择另几个方案的理由。

EIA是制订计划的一种工具,也是环境管理和审计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用的管理技巧,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意识到了EIA的价值。一些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较有经验的公司,并不将EIA看作是一种特定的法定义务,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种能够促进计划实施、简化计划过程和消除计划过程风险因素的有效手段。从公司的长远发展角度看,它能够提升公司的环境声誉,对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以ICI公司① 为例,其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内容为:①描述计划:包括收益、成本、潜在事项、可能的反对意见、法律事项等;②提出可能的备选方案;③提出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冲击的方法;④列示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⑤衡量该计划对人、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⑥总结和评估,包括经济与环境的成本效益分析。

EIA不是独立的活动,其需要法律、科学、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需要足够的经验与技巧。企业应将EIA的程序与其他环境审计程序进行整合,避免繁冗拖沓,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独立有效的信息在关注环境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保证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SWOT分析法与环境管理系统(EMS)——查核

1. 环境SWOT分析法

企业在设计环境审计战略时,会更加深入地研究关于整体环境战略、目标、宗旨以及怎样在整个组织内部贯彻环境事项等问题。这样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它促使企业对自身进行严格的审视,并为保护环境指明了方向。使用环境SWOT分析法(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依据企业的目标,列表定出对企业保护环境水平有着重大影响的内部内素和外部因素,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标准,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判断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有效地进行分析战略,如表1所示。

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一般表现在企业的公众形象、员工素质、技术先进程度等方面。判断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一般有两项标准:一是单项的优势和劣势。例如,企业的公众形象好,则在形象上占优势;技术落后,则在技术上占劣势。二是综合优势和劣势。为了评估企业的综合优势和劣势,应选定一些重要因素,加以评价打分,然后根据其重要程度按加权确定。

企业外部的机会是指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如政府支持、高新技术应用、供应者关系等。企业外部的威胁是指环境中对企业不利的因素,如能源成本高、监管成本高、政府加大税收等。这是影响企业当前竞争地位或影响企业未来竞争地位的主要因素。

当然,SWOT分析法绝对不仅仅是列出上述4项清单。SWOT分析法是要使企业真正考虑到:为了更好地对新出现的环保企业和竞争环境做出反应,必须对企业的资源采取哪些调整行动?是否存在需要弥补的资源缺口?企业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其资源?要建立未来的资源必须采取哪些行动?在分配公司资源时,哪些机会应该最先考虑?这就是说,SWOT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评价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判断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做出决策,即在企业现有的内外部环境下,如何最优地运用自己的资源,并且考虑建立起企业未来的资源。

2. 环境管理系统(EMS)

环境管理系统(EMS),根据ISO 14001的定义,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组织有计划,而且协调运作的管理活动,其中有规范的运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管理系统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EMS 包括的要素有:①环境政策;②环境目标;③操作程序或环境项目;④环境绩效的监督与控制机制;⑤管理评估。开发环境管理系统的基本方式如图1所示。

促使组织建立环境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以及某些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对组织的驱动,迫使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并减少由污染事故或违规造成的环境风险;②来自银行、保险、信贷等部门的压力,促使组织必须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③来自环保组织、消费者和消费者组织以及公众的关注使组织分外重视环保形象和声誉;④商界日益增加环保责任的意识;⑤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已成为重要竞争因素,由此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⑥从组织内部来看,可以取得节能降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

因此引入环境管理系统被具有远见的企业家所关注。

当组织建立了环境管理系统之后,通过管理活动程序、建立规范化文件和记录等措施可以协调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可以达到下列目的:①建立良好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管理基础;②有利于找出并控制重大的环境因素和影响;③有利于识别有关的环境法规要求与现行状况的差距;④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影响;⑤建立组织内污染防止优先序列,并为实现污染预防目标而努力;⑥可以提高监测环境的能力和评价该体系的效率,包括促进体系的改进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和不断变化的情况和要求;⑦由于改善环境从而带来许多重要的商业、环境机会。

总之,环境管理系统将有助于组织系统化地处理环境问题,并将环境保护和企业经营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企业日常运行和经营策略的一个部分。

(三)生态管理和审计规划(EMAS),BS 7750和ISO 14000——证明

环境认证计划,即环境审计和环境管理系统的国际一般标准和指南,是组织的经营管理指标。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否采纳和贯彻执行这些指南,已经成为判断一个组织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准。其中以下3种标准对全球的影响最为重大:英国标准协会(亦称英国质量标准)BS 7750,欧盟的生态管理和审计规划(亦称欧盟经济管理和审计计划)EMAS,国际标准组织(亦称国际质量标准)的ISO 14000系列。

1992年3月,英国发布了BS 7750:1992《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并于1994年进行了修订。产生于1992年的BS7750是世界首部针对企业的系统性环境认证计划,但随着1996年ISO 14001的引入而于1997年终止。BS7750是一个环境管理体系规范,用以保证和证实对所声明的环境方针和目标的遵循;同时它还对规范及其在组织的全部管理体系中的实施提供指导。它的制定思想,是使任何组织都能通过它的指导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作为取得良好的环境行为和参与环境审核规划的基础。该项标准直接着眼于对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是一种强调管理环境效果的方法,而不是实际的环境业绩,这就使得它在企业中相对较为流行,被广泛采用,为制定以后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参考性很强的模板。

1993年,欧洲发布了生态管理和审核法案(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EMAS),其大部分内容来源于BS 7750,是企业自愿执行的标准。其主要内容为:①采纳环境政策,并且承诺不仅与所有相关法律没有抵触,而且还要使环境业绩不断改善;②对住所进行环境调查;③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公司的环境政策;④对所有活动的环境审计必须在不超过3年的审计周期内进行;⑤审计的结果是建立环境目标的基础,并且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对环境措施进行修正;⑥在完成调查和审计的基础上,公司编制一个公开的环境报告,该报告要经过公认的环境审核者的认证;⑦环境报告应当包括对其住所的描述以及所有重要的环境事项,对污染、废弃物、原材料使用、能源、水和噪声各项数字的总结,组织的环境政策和对EMS地位的表述,下一次环境报告的截止日期以及公认审核者的名称。

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ISO/TC 207),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国际标准化的轨道,颁布了ISO 14000系列标准。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全面管理,污染预防,持续改进”的目的。其中ISO 14000环境标准制度,则是通过环境标志对组织②的环保行为加以确定,以推动有益于环境的产品的发展,达到组织自觉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是ISO/TC 207的成员之一,1995年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实施ISO 14000环境指标的认证工作。1996年12月将ISO 14000系列标准等转化为国家标准,通过认证的企业可获得“绿色”标志。

ISO 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 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现在,ISO 14000标准有50个标准号和51个备用标准号:50个标准号从ISO 14000~ISO 14049,51个备用标准号从ISO 14050~ISO 14100。

主要参考文献

[1]R Gary, J Bebbington.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 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1.

[2]陈友芳. 可持续的梦想——环境与经济[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李克国,魏国印,张宝安. 环境经济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徐二明. 企业战略管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严法善. 环境经济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杨坚红,易开刚. 绿色营销[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7]杨肃昌,肖泽忠,殷书炉. 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 一次问卷调查的综述[J]. 审计研究,2008(1).

[8]曾培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 2007(1).

[9]张亚连.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探析[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1).

[10]赵丽芬,江勇. 可持续发展战略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高 姗

上一篇:化学实验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形体语言教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