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论文

2022-07-03

麋鹿是一种喜水的沼鹿。它长着一双大蹄,双蹄间有宽宽的腱膜相连,增加了四肢末端着地的面积,减少了压强,能在沼泽水国的松软泥地上运动。麋鹿的长像奇特,其面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角似鹿角而非鹿角,曾被人们称为“四不像”。距今11000~8000年前,漫长的冰期过去了,地球开始升温。海平面上升,降雨增加,湖泊增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论文 篇1:

远祖之谜(下)

2003年10月,中国和法国考古联合考察队来到龙骨坡,这时,距离黄万波第一次走上这个小山坡已经过去整整19年。

这一次,联合考察队把每个探方面积由2米×2米改为1米×1米,严格按照法国学者提出的操作规范统一操作,更加细致地发掘。

他们不时发现一些神秘的石制品,透过这些石制品显示出的痕迹,专家们力图寻找到与远古人类活动的联系。

博伊达(法国旧石器考古学家):龙骨坡发现的古人类工具的原料,是一种石灰岩。我们在河床上找不到这种材料,无疑当年他们是走了几千米的距离收集来的。他们把原材料带回来是符合逻辑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通常不会在居住地附近狩猎,动物不会生活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

2003年10月28日,中法考古队员在发掘第II区的一处探方中,小心地揭开一层薄薄的泥土。突然,一些鹿类动物的肢骨化石显露出来。随着工作面的扩大,暴露出的骨化石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是更令人惊愕的发现:这是一片动物肢骨的埋藏地,有象、牛、鹿等大型食草类动物的前、后肢骨等。它们埋藏集中,堆列有序,表面光洁,未见任何食肉类动物的咬痕(图1)。

(1)图组:(1-1)、(1-2)发现大量的动物肢骨化石

这些动物化石为何如此集中堆积在这里?是被附近的流水冲击而成的还是自然死亡或是被其他食肉动物杀戮?这和巫山猿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克里斯托夫(法国古动物学家):如果这些骨头是被河水冲来的,它们会朝着同一个方向,但我们发现这些骨头是完整的,而且朝着不同的方向。那些动物骨头如果是被食肉动物带来的,骨头上肯定会布满牙齿咬过的痕迹,但情况不是这样,没有或只有一点被咬过的痕迹。因此可以看出,是早期人类把动物带到龙骨坡这个地方来食用。

在这些动物骨骼之间,还发现了多件石器与石片,同时在一些动物肢骨上看到了被石器砸击的明显疤痕。

克里斯托夫:骨头被击打时很新鲜,并被多次击打在同一个位置,因此是人类造成的(图2)。

(2)图组:(2-1)龙骨坡出土的砍砸器;

(2-2)留下砸痕的动物肢骨

吕遵谔:人类把野兽打来吃肉,还吃骨髓。吃骨髓唯一的办法是先把骨头敲断。

考古队在龙骨坡还发现一段野马的掌骨化石,掌骨上有一个隆起。黄万波开始以为这个隆起是一个肿瘤,通过拍摄X光片,发现这个隆起是局部骨折愈合后形成的(图3)。

(3)特别的野马掌骨成为古人类“致伤并追踪”猎物的证据

史前时期,人类常常采用“致伤并追踪”的方法猎杀大型动物。人类先击伤猎物,然后追踪。直到猎物虚弱无力,再给予致命一击。从龙骨坡出土的马掌骨来看,这匹野马极有可能因为被“致伤并追踪”而成了“巫山猿人”的猎物。

龙骨坡遗址历经20多年的考古发掘,先后出土人类化石、巨猿化石以及120种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大批石器。

?透过这些动物化石的种种信息,无数的断片拼接组合,让我们仿佛看到了200万年前“巫山猿人”的生活场景。

地质学者认为,今天的三峡大约在50万年前形成。在三峡还远未诞生的岁月里,这里没有高山雄峰,没有大江峡谷,而是一幅河湖相间、森林茂密、气候温湿的画面。

古生物学者通过对一块植物孢粉化石的分析,让我们得以了解巫山猿人在200万年前的生态环境。

杜乃秋(北京植物研究所专家):我们在龙骨坡做了47块孢粉样品分析,其中主要有乔木、灌木、蕨类植物。分析结果提示,龙骨坡是一个由暖湿到冷干、再到暖湿、再到冷干的森林环境(图4)。

(4)植物孢粉化石

那时,龙骨坡所在的大庙盆地长满了各种水草,盆地边缘是阔叶林、蕨类植物和灌木丛,盆底高处是茂密的森林。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乳齿象、剑齿象、剑齿虎、云南马、中国貘、小种熊猫等哺乳动物在这里自由繁衍。

黄万波:那时候的环境适合灵长类动物生活。巨猿和人都属于灵长类,都可以在那个环境中生存。

克里斯托夫:根据龙骨坡二层发现的动物骨骼,我们可以对当时巫山人生活的环境有一个概念:那里曾是森林,地势没有现在那么突兀。那里生活着许多动物,有各种各样的鹿、野牛等,这些动物生活在龙骨坡的洞穴附近,史前人类进行狩猎,把猎物带到他们居住的洞穴食用。

依照学者们的分析,一幅巫山猿人的生活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每天清晨,巫山猿人出现在有水源和食物的地方,他们在森林中采摘野果、在草丛中捕捉昆虫,用简单的石器或许还有木棍捕猎大型动物。

这里是他们的家园。

他们住在哪里?怎么获取食物?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一切我们只能通过龙骨坡的发现进行初步的探究。

1984年,考古学者在龙骨坡发现一个垂直型的溶洞。溶洞周围一面环山,三面向阳,视野极其开阔。

溶洞顶部长满了钟乳石,洞壁长着石花,底部曾经与地下河贯通。

黄万波:龙骨坡巫山猿人遗址是一个洞穴,洞的形状是垂直的,适合人类居住。

米赛(法国地质学家):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块石笋板,表明这里以前是个山洞。这个洞穴后来在山谷形成的过程中被毁坏了。

黄万波:洞口视野比较开阔,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大庙盆地。阳光照射比较充足,如刮风下雨可以躲在里面,最适合那个年代的人类居住。

考古学者认为,也许就在200万年前的某一天,巫山猿人意外地发现这处洞穴,并把它当作栖息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度过了大约24万年的时光。

考古学者为我们描摹出200万年前“巫山猿人”的生活情形:晨曦之中,他们走出洞口去寻找食物;夕阳西下,他们扛着猎物归来;夜幕降临,他们在溶洞中相拥而眠……

“巫山猿人”的生活也许并不安宁,一些猝不及防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他们在龙骨坡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自然环境对他们的威胁很大。

黄万波:通过考察,洞顶的地质构造并不完好,我们在发掘中挖出了一块很大的石头,它长3米多,厚2米多,很可能是洞顶塌下来的。

龙骨坡洞穴附近,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成堆的鬣狗粪便化石,可以判断出这群鬣狗至少有四五十只。鬣狗是人类的天敌,它们经常与巫山猿人争夺领地,人类往往处于下风。

除了鬣狗,与“巫山猿人”同时代生存的还有剑齿虎等凶猛的食肉类动物,

剑齿虎是已知的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它站立时肩高1.2米,最大的剑齿虎重达340公斤左右,对古代人类生存威胁很大(图5)。

(5)即使在今天,人类如果赤手空拳与剑齿虎相遇,恐怕也只能甘拜下风

那时“巫山猿人”身高只有1.5米左右,刚刚开始直立行走,还没有学会使用火。对他们来说,龙骨坡并非是一片风景如画的“香格里拉”,而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生存竞技场。

在生存竞争中,巫山猿人靠什么食物维系自己的体能,发展自己的智能呢?

考古学者在这里挖掘出大量的鼠类、蝙蝠等小型动物化石。专家们认为,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生灵,为人类的远祖提供了持续不断的食物来源。

郑绍华(中科院研究员):此前,这些小哺乳动物在我国华南地区没有发现过,这次发现意义相当重大。第一,小哺乳动物演化迁徙比大哺乳动物快,因此为确定时代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第二,龙骨坡发现这么多的啮齿类动物化石,人们自然而然会想人类是不是吃老鼠呢?比如现在,较大的竹鼠、飞鼠、豪猪等,都是南方人还在吃的食物。所以我们推想,当初龙骨坡的猿人也可能会吃这些东西。

人类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开始从森林深处向森林周边的草原迁徙。但草原不像森林那样有着丰富的植物和昆虫,因此远古的人类无法仅仅依靠采集为生。于是,猎杀其他动物就成为人类祖先生存的一种手段。

除那些小型哺乳动物,和“巫山猿人”共同生活在龙骨坡的还有剑齿象、乳齿象以及爪蹄兽、双角犀等大型食草类动物。这些大型食草动物性情温和,极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猎物。那些和石器埋藏在一起的大型动物肢骨化石,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

克里斯托夫:为什么食草动物多而食肉动物少呢?因为在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不管是史前的哪个阶段,基本上发现的都是食草动物的骨骼。因为当时人类猎杀和食用的几乎都是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总是很少。这一点再次充分说明了龙骨坡的那些骨骼堆积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巫山猿人”的身高不超过1.5米,体型矮小的他们要猎杀大型动物,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完成。而合作就意味着思想、交流和文化产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想象,当巫山猿人从猎物变成猎人,并终于发展到群体合作狩猎的时候,就可能有了更多的捕获猎物的机会。一旦捕获的猎物多了,他们便把猎物扛回洞穴,尝试着贮藏食物。

也许从那时起,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分工。

在欧洲,考古学者描绘出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形态:在传统的狩猎—采集社会,男性常常负责猎杀体型较大的动物,女性则负责采集植物和猎杀较小的动物。当集体猎杀获得大量食物后,女性便承担起剥皮、屠宰和保存肉类的责任。

在龙骨坡发现的一片动物肢骨化石埋藏面积超过2平方米,其间还有石器和石片。这么多重叠交加的食草类动物腿骨,如果是被巫山猿人猎杀,那会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呢?

黄万波:通过发掘发现可以推断,这里的巫山猿人群体,是包括老少、男女,至少一个不少于4个个体的家族(图6)。

(6)“巫山猿人”下山寻找食物场景再现

龙骨坡的那个洞穴,是大自然赐给“巫山猿人”的居所;丰富多样的哺乳动物,是“巫山猿人”食物来源和营养提供者;各种粗陋的石器,表明巫山猿人已经具备打制工具的能力;大型动物的猎杀遗迹,显示出“巫山猿人”已经有分工合作、交流思考的可能……

?这些在200万年前顽强生存的“巫山猿人”来自何处?又去了哪里?他们究竟是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呢?

博伊达:以前人们说是非洲古人类100万年前来到亚洲。但是,龙骨坡等地发现的资料和数据表明,他们并不是100万年前到来的,应该是250万年前甚至300万年前就来到亚洲的。

考古发现,东非大裂谷在几百万年前曾经活跃着爬行的古猿,并渐渐演化成为有智慧的生灵。很多专家认为,人类正是从这里开始直立行走,并在几百万年由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这种观点被称为“非洲起源说”。

但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在中国发现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化石之间,各种特征彼此模糊,无法截然区别,作为远古人类证据的石器与非洲的石器具更有天壤之别。因此,非洲大陆的直立人和欧亚大陆的直立人是不同种群分别进化为智人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多地起源学说”。

位于亚洲的中国长江三峡,与东非大裂谷在形成原因和所处纬度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由此,有考古学者推测:中国长江三峡的巫山,极有可能是中国人,甚至东亚人类演化的摇篮。

刘东生(专家):三峡是介乎森林和草原,或是森林和灌丛的这样一个环境,适合古人类生活。第一,巫山猿人脱离了原来的森林环境,才有直立的机会和狩猎的机会;第二,这个环境改变了他们原来生活的条件,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考古学者认为,200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其行为方式已经超越了动物一大步。巫山猿人的存在和繁衍,证明了人类早在200万年前就出现在东亚,是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和和县猿人等直立人的先辈。

黄万波:最早的就是巫山猿人,有200多万年;和巫山猿人相近的“邻居”就是建始猿人,也是200万年出头;元谋猿人,有170万年;智人就是长阳人,接近20万年;还有9万年左右的奉节人、官渡人、河梁人。也就是说,长江流域从200万年前的直立人,到1万多年前的智人,中间没有外来文化的渗透,也看不出有外来基因。所以要问中国人从哪儿来?答案是:长江流域大三峡,这就是中国人的发祥地(图7)。

(7)中国人远祖世系图

博伊达:我相信最古老的遗址会在巫山发现。

由于考古发现上的断裂,巫山猿人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离开龙骨坡。告别龙骨坡之后,他们又去了哪里?至今仍难以断定。

作者:探索·发现

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论文 篇2:

麇鹿,湿地上的海归生活

麋鹿是一种喜水的沼鹿。它长着一双大蹄,双蹄间有宽宽的腱膜相连,增加了四肢末端着地的面积,减少了压强,能在沼泽水国的松软泥地上运动。麋鹿的长像奇特,其面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角似鹿角而非鹿角,曾被人们称为“四不像”。

距今11000~8000年前,漫长的冰期过去了,地球开始升温。海平面上升,降雨增加,湖泊增多。这时,野生动植物生长繁茂,麋鹿也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代。距今8000年~3000年前,气温进一步升高,气候温热湿润,中国亚热带北移到黄河入海口一带。那时,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密布、河网发达。据化石出土地点推测,麋鹿在那个时期曾分布于哈尔滨以南的广大地区。而麋鹿的兴衰始终与历史地理环境变迁有着不可割舍的关联。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由于人类的猎杀、栖息地丧失,麋鹿逐步走向灭绝。有人推测野生麋鹿可能灭绝于晚清时期,也有人认为野生麋鹿秦汉时期已经灭绝。19世纪末,北京南苑皇家猎苑圈养的麋鹿毁于接踵而来的洪灾和八国联军入侵。之后,英国乌邦寺庄园收集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其中11头有繁殖能力。乌邦寺的麋鹿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麋鹿种群。后来,这群麋鹿的后代被引进到世界各地。直到1973年,麋鹿才被重新引入中国,分别送往到广州、上海、保定等动物园,但由于流产率太高而越养越少。研究其原因,人们才发现,麋鹿不适于圈养,加之它们是湿地动物,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最后才在江苏大丰安了家。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滨海湿地,包括滩涂、时令河和部分人工湿地等湿地类型,还有大量林地、芦荡、沼泽地、盐裸地和森林草滩,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第二条,即拥有易危、濒危、极危物种或受到威胁的生态群落。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499种,其中维管束植物56科168属243种。沿海滩涂由林地、草滩、沼泽地和盐裸地组成,地势平坦,主要植被类型包括盐生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落叶阔叶林及疏灌林。湿地地处黄海滩涂,水资源充裕,天气干旱时,可补充地下水;湿地可缓解潮水对海堤的冲击,洪水时,又可利于泄洪于海,可缓解和减弱洪水的危害。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哺乳动物12种;鸟类315种;两栖爬行类动物27种;鱼类150种;昆虫599种;棘皮动物10种;环节动物62种;腔肠动物8种;浮游动物9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麋鹿、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白尾海雕、丹顶鹤、白鹤、河麂、豹猫、赤腹鹰、牙獐等31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95种,具有典型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1986年,从英国引进的39头麋鹿,至今已形成了700多头的野生种群。麋鹿成功回归大自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平衡的建设目标。

“初出茅庐”

在野外,当小鹿降临这个世界时,尽管四周芳草萋萋,一片葱绿,但是绿色中也隐藏杀机,随时都有天敌,危及它的生命安全。那些赢弱的食草动物幼仔如何躲避捕食者呢?原来,食草动物幼仔产生了两种适应行为。一些食草动物幼仔刚一生下来眼睛一睁,它长长的四肢将胎衣踢破,挣扎站立起来,抖抖身上的羊水,便会跟着母亲跑动。如果天敌来了,幼仔能跟随母亲跑很长的距离。这样一类食草动物幼仔称之为“跟随型幼仔”。另一些食草动物幼仔生下来,不会跑动,这些幼仔只能挪动几步,找个草深的地方躲藏起来,等待母亲前来哺乳,这样一类食草动物幼仔称之为“躲藏型幼仔”。

麋鹿的幼仔属于“躲藏型幼仔”。麋鹿幼仔产下后,麋鹿母亲会慢慢舔干仔鹿身上的羊水,幼仔艰难地站起来,吸上几口母亲的初乳,然后步履蹒跚地迈上几步,找一个草深低洼的地点趴下来,下颌着地,一动不动,躲藏起来。小麋鹿的藏功很好。任凭风吹雨打,烈日曝晒,小麋鹿会静静地在草丛中一躲几个小时,甚至10来个小时。小麋鹿能耐受饥寒,也能耐受蚊虫叮咬。即使人到了跟前,小麋鹿除了小鼻孔一鼓一张以外,任你触摸它的鼻翼,抚摩它的身体,小麋鹿依然纹丝不动。

麋鹿母亲每天早晚哺育小麋鹿。那时,麋鹿母亲会在小麋鹿的藏身地点寻找,并轻声呼唤,听到母亲的呼唤,小麋鹿会从藏身地点跳出来。有时,初生的小麋鹿分辨不清自己母亲的唤声,几只小麋鹿会同时跳出来,向麋鹿母亲讨奶吃。麋鹿母亲却能准确地分辨自己的亲生幼仔。因为小麋鹿生下来后,麋鹿母亲用舌头舔干小麋鹿身上的羊水,并用舌头舔小麋鹿的肛门,刺激小麋鹿将胎粪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麋鹿母亲熟悉并记住了亲生小麋鹿的气味,她能在一群小麋鹿中准确地将亲生小麋鹿找出来。人们在给初生麋鹿幼仔打耳号时,擦酒精时会改变小麋鹿的气味。麋鹿母亲会因此拒认身体气味改变了的小麋鹿,不给它哺乳。这样,小麋鹿可能会渴死饿死。所以,保护区的专家在对初生小麋鹿进行手术操作时,尽量避免使用有气味的外用药。

小麋鹿的躲藏生涯很短暂。出生后一周,小麋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它从草丛中走出来。开始与其他小麋鹿一起聚群玩耍。

玩耍也是一种成长

玩耍是动物的一项重要行为。幼年阶段是动物玩耍时间最长、种类最多的时期。尽管成年动物也会玩耍,但是,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玩耍时间会越来越少。

小麋鹿玩耍活动包括相互追赶。通常,一只小鹿在另一只小鹿的挑逗下,在翠绿的草地上你奔我跑,有时一群小麋鹿会在一起相互追赶,直到大家跑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时,两只小鹿会又开四肢,头顶着头,在草地上较劲,直到一方气力不支败走为止。有时,小麋鹿会在原地纵跳,摇头摆尾。小麋鹿的欢乐玩耍有时会吸引一岁龄麋鹿一起参加。

据估计,玩耍要耗用动物个体5%~20%的剩余能量。同时,玩耍对于野生动物而言,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正在玩耍的动物,特别是幼年动物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但是玩耍可以给正在发育中的幼年动物带来许多益处。小动物在玩耍中可以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包括自己的伙伴。通过玩耍,小动物的体力得到锻炼,同时,小动物学会了打斗、奔跑。于是,玩耍行为成为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小麋鹿的玩耍行为也存在性两型性。雄性小麋鹿喜欢顶头玩耍,而雌性小麋鹿则喜欢追逐。有时雄性小麋鹿会将前肢搭另一只小麋鹿的背上,而在雌性小麋鹿中见不到这种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性别麋鹿个体在幼年时即存在的行为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当麋鹿长到2~3月龄时,麋鹿的玩耍行为会慢慢消失。

鹿角,美丽的大角

除了驯鹿之外,多数鹿科动物都是雄性长角,雌性无角。因此,鹿角是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角越大表明雄鹿越强健。

雄性麋鹿两岁时开始长角。一月以后,雄性麋鹿开始长出一双毛茸茸的鹿角,这时,茸角内有丰富的血管,茸角生长快,十分娇嫩。一旦茸角受伤,雄鹿就可能会长出一对畸形的鹿角。如果雄鹿失去了茸角,雄鹿在未来的繁殖期就失去了与其他雄鹿争夺配偶的本钱。因此,雄鹿十分爱护自己的茸角。到四月春天到来时,雄鹿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增多,麋鹿的一双茸角已经长得很大,开始钙化,包在鹿角外面的茸皮被里面硬角撑破。这时,雄鹿会在树干上、石头上摩擦鹿角的茸皮,破了皮的鹿角,流着血,露出里面的白花花的硬角。雄鹿开始吼叫。当夏季来临,麋鹿角的茸皮掉光了,一双又大又尖的鹿角长成了,这时雄鹿体内的雄性激素达到一年中的高峰,雄鹿不停地磨角、滚泥、吼叫,进入发情高潮。进入秋季,喧嚣热闹了一个夏季的麋鹿群复归沉寂。当隆冬降临时,雄鹿的硬角会脱落。直到来年初春,雄鹿在头上又会长出一对新角。鹿角的生长由雄鹿体内激素的分泌周期调控,而内激素分泌周期与光照周期有关。因此,不同纬度带的麋鹿的角生长与脱落时间不同,北方的麋鹿角生长较南方晚。此外,成年雄鹿体内激素分泌最旺,于是,成年的雄鹿的角最大,分支多,而幼年的麋鹿的角只有一根直杠。垄断性的争偶行为

麋鹿是一种季节性发情交配的动物。麋鹿的配偶制度是“后宫制”。“后宫制”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常见配偶制度。“后宫制”是借喻优势雄性个体像古代封建帝王在后宫中拥有成群嫔妃那样拥有成群雌性个体。具有“后宫制”配偶制度的动物,优势雄性个体通常占有大群雌性配偶。这一类动物在鹿科动物中有红鹿、马鹿、麋鹿等。

麋鹿一般在七月开始发情。群体中那些未成年的雄鹿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单身汉”群。单身汉群在繁殖期里不表现发情行为。只有成年的雄鹿才发情。发情雄鹿不时发出短促的吼叫。这时发情的雄鹿很少吃草,它们每年聚集到一个固定泥坑中,在泥坑中洒尿、滚泥,泥坑中散发出浓浓的腥臊味,传递着雄性的繁殖信息。发情雄鹿在泥坑中滚一身厚厚的黑泥,用鹿角挑起青草和藤蔓挂在自己的大鹿角上。远远望去,鹿角显得较平时大了许多。这是动物的一种繁殖策略。发情麋鹿将青草和藤蔓挂在鹿角上,鹿角似乎显得大多了,并且显示雄鹿具有强大的力量,能起到威慑其他发情雄鹿的效应。

并不是所有的发情雄鹿都有与雌鹿交配的机会。发情的雄鹿之间会爆发剧烈的冲突,冲突双方挺起一双大角,在泥地里拼死拼活地顶斗。角斗失败的雄鹿落荒而逃。取胜的优势雄鹿则围圈雌鹿,不让雌鹿跑开,这群雌鹿成为优势雄鹿的“嫔妃群”。这只优势公鹿成为繁殖群的“群主”,“群主”也称为“鹿王”。“群主”会驱逐其他企图靠近雌鹿群的发情雄鹿,垄断了交配机会。

那些得不到交配机会的发情雄鹿成为“挑战者”。它们只能在远离雌鹿群的地方活动。一旦挑战者靠近雌鹿群,它们就会受到群主的驱赶。但是,挑战者会利用一切机会靠近雌鹿。如雌鹿外出呆食时,挑战者会悄悄地接近其中一只雌鹿,偷偷与之交配。更多时候,这些雄鹿会挑战“群主”,企图争夺繁殖“嫔妃群”。由于“群主”经常跑动,并不时应付挑战者的挑战,因此,群主的体力消耗很大。经过一段时间,长则五六周,短则一周,精疲力竭的“群主”会被一只挑战者雄鹿击败,得胜的挑战者成为新的“群主”。

麋鹿的这种繁殖策略,保证了强健雄性个体能繁殖更多的子代,有利于在群体保存优良个体的基因。在繁殖季节,不断更换“嫔妃群”群主,使得强健的发情雄鹿都有机会交配繁殖,从而,避免了一只雄鹿垄断繁殖机会,造成群体的遗传构成单一的情形。

雌鹿会选择自己的配偶。不管发情雄鹿怎样挑逗,雌鹿只有在发情时才接受交配。研究发现。雌鹿喜欢与占群的“群主”交配,很少与挑战者交配。雌鹿对配偶的选择,同样有利于强健雄鹿繁殖更多的子代。雌性的发情期一般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其余时间,雌鹿们全然不理会雄鹿的挑逗。

麋鹿的发情交配计策与雄鹿的年龄有关,一般情况,两岁以下的雄鹿为繁殖群中的“单身汉”,这些雄鹿没有发情迹象;3岁以上5岁以下的雄鹿一般只能成为繁殖群中的“挑战者”,只有5岁以上的雄鹿才可能成为雌性繁殖群的“群主”。老龄雄鹿在繁殖期又退居“挑战者”的地位,直到失去繁殖能力。与年龄有关的繁殖交配计策与麋鹿的系列占群优势后宫制,使得群体中父亲与女儿的繁殖高峰期不同步,当女儿达到其一生中最高繁殖时期时,父亲繁殖高峰期已经过去,从而使得麋鹿避免或减少了一种最糟糕的近交现象:父女交配。

鹿以群分

糜鹿也是喜欢聚群活动的动物。雄鹿与雌鹿、小鹿常常分开活动,形成雄性群、雌性群或母仔群。为什么存在同性聚群现象?有人认为同性聚群现象是两性间选择不同觅食对策而形成的,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雌性攻击雄性而造成的,还有人认为同性聚群现象是由于社会行为作用的结果。麋鹿同性聚群现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动物表现同性聚群最明显的时期是非繁殖季节,而我们观察到的麋鹿同性聚群最明显时期是发情交配季节。意味雄鹿与雌鹿最有可能分开生活季节恰恰是繁殖季节,为什么?这与麋鹿的繁殖习性有关。

同性聚群并不意味着异性个体截然分开,只是群体的多数或大多数由雄性或雌性组成。哺乳动物的精子小而卵子大。一头雌鹿一生排卵数不会超过百枚,而雄鹿在交配中能排出数以亿计的精子。雄鹿具有使多头雌鹿受精的潜力,使得雄鹿与雌鹿繁殖策略不同。性成熟的雌鹿成为雄鹿竞争的的对象。

雄性与雌性个体为后代耗费资源的差别用亲代投资来测度。亲代投资指亲代对育成一个子代所耗费的资源、时间以及担当的风险,这些繁殖耗费减少了亲代在未来育成子代的数量。一般雌鹿的亲代投资比雄鹿多。因为在生成卵子时,雌鹿投入大量营养形成卵子。当卵子受精后,雌鹿在妊娠期为胎儿提供营养。仔鹿出生后,雌鹿为幼仔提供乳汁。而雄鹿使雌性受精后,通常不承担任何育幼职责。于是,雌鹿与仔鹿一起活动,看护仔鹿,相当于看护自己的投资。而雄鹿则单独活动,形成同性群。另一方面,发情雄鹿圈占雌鹿,形成“嫔妃群”,也是造成繁殖期同性聚群的一个原因。

麋鹿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神奇物种。清朝以前,麋鹿之所以被圈养在皇家猎苑,与皇权、帝位、江山社稷及汉文化中对福禄的期盼密切相关。麋鹿还是一个具有珍贵科研价值的物种。研究麋鹿的保护恢复过程将给我国保护生物学许多启迪。可见,麋鹿是中国活生生的自然文化遗产。

作者:蒋志刚

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论文 篇3:

关于长颈鹿的9个真相

长颈鹿主要分布在撒哈拉南部和东南部的非洲热带草原。野生长颈鹿的寿命约为25岁。从表面上看,长颈鹿“高人一等”,其生活优哉游哉。然而事实上,它们所有的器官活动都达到了极限。

长颈鹿是地球上个子最高的动物

长颈鹿的脖子跟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都由7块颈椎骨组成。但长颈鹿的颈椎骨高挑细长,曲线优美,一般会长达2米,再加上修长的前腿,成年雄鹿的身高可达6米左右;雌鹿的身高要矮一些,也有4.6米左右;刚出生的鹿崽,身高也有1.8米左右。

长颈鹿的头几乎可以360°转动

长颈鹿的头能灵活转动不是因为脖子长,而是因为其独特的颈椎构造。人类连接肩膀和手臂的关节能让上肢自由运动,长颈鹿的颈椎就如同人类的关节。喝水时,长颈鹿的脖子几乎可以贴到地面;休息时,它们还可以将脖子向后弯曲,搭到大腿上。雄鹿可以围在心仪的雌鹿旁边,摇头晃脑,随时准备给竞争者致命一击。

长颈鹿基本不躺着

对于长颈鹿来说,从地上爬起来绝非易事,要用到全身的肌肉,一旦重心不稳摔倒的话,还容易造成骨折。因此,长颈鹿基本不躺下,就连睡觉都站着睡。出生不久、尚不能很好控制身体的鹿崽,要想小憩一会儿的话,也只是蜷着腿侧身躺着。

长颈鹿的舌头非常长

长颈鹿的主要食物为刺槐树叶。刺槐树叶富含大量的水分,能让长颈鹿长时间不用喝水。成年长颈鹿的舌头长达半米,这让它可以够到高处的叶子。

在重力作用下,

血液会向长颈鹿的下肢集中

长颈鹿的血管壁坚韧、发达,全身的皮肤和筋膜异常紧致,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促进下肢血液向上回流。这一机制运转高效,美国航天局在研制航天服时也借鉴了这一机制,以保持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血压平稳,促进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肢输送。

长颈鹿的心脏重达10多公斤

长颈鹿每天都要抬头、低头数百次,血液要经过3米的距离才能从心脏流到大脑。如果把人类的血管安装到长颈鹿的头部,那么在近400毫米汞柱血压的作用下,血管将瞬间崩裂。长颈鹿的心脏通常有10多公斤重,长约60厘米,这能有效防止它们大脑缺氧。

由于血管壁坚韧且有弹性,长颈鹿在抬头时不会因缺氧而昏厥。当它低头时,血液涌向头部,动脉血管也不会破裂。虽然长颈鹿头部承受着涌入血液的压迫,但依然能维持颅內血压基本不变。如果它的血管壁不够坚韧,歪一下脖子都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长颈鹿都是站着生产

如果躺着生产,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突然出现时,雌鹿将无法快速起身保护幼崽。与其他大型有蹄类动物一样,长颈鹿都是站着生产,幼崽的腿先出来,彼时头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幼崽从1.5米高处掉下时,后腿能有效缓冲与地面的撞击。如果新生幼崽在母亲腹中不是腿在前的胎位,那它出生时一定会折断脖子。

长颈鹿的皮可以用来做盾牌

长颈鹿的皮肤异常坚韧,常被用来制作盾牌。这一特性虽然能令血液流动通畅,但也会造成一些小麻烦,比如给它打针就不得不用专门的工具,将针头射入其体内。

给长颈鹿治病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只有专业兽医才有资格给长颈鹿打针:由于针头无法刺穿其臀部、腿和背上的皮肤,所以要进行胸部注射,还要用特殊方式将被麻醉的长颈鹿放倒,让它的身体紧靠在类似干草垛的柔软装置上,否则鹿头从6米的高处撞到地上会摔得粉碎。

给长颈鹿做手术,至少需要10~15人,有负责扶着的,有负责放倒的,还得有防止这个庞然大物自己倒地的。为了简化这一过程,鹿崽从两岁起,就开始学习如何进专门的隔离室和练习伸腿,以方便兽医取血。这就是所谓的医疗行为驯化。一般来讲,经过5~6年的训练,长颈鹿就能与兽医配合了。

此外,长颈鹿跟其他反刍动物一样,会将未消化的饲料重新返回到口腔,对食物进行反复咀嚼。

独特的生理特质令长颈鹿能够适应其他动物无法生存的生态环境,但它们同样身处险境,环境的细微变化都可能让这种美丽的动物面临灭顶之灾。

编辑/姜雯

作者:小曼

上一篇: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论文下一篇:地方高校的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