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物饲养规范化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重大动物疫病的春防和秋防工作是地方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防疫工作结束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展组织动物防疫考核工作,检查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但考核工作效率低,效果不理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实验室动物饲养规范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室动物饲养规范化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

摘要: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关系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与稳定。为保证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实验人员及学生的安全和与健康,避免由生物有害因子引起的实验室或环境污染,应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使其规范化、科学化。本文分别从管理体制、配套设施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一、引言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实验室各类危险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避免其向实验室外扩散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及公众危害的综合性措施。随着医学事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高校科研教学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危险生物因子,而实验室生物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开始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至今,依然有国际、国内生物安全事故频频报道。在国内,2005年初在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发生了实验室内大白鼠感染出血热事件从而造成了4名工作人员感染;2007年在中山大学实验室中心又发生了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感染事故;而在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的一堂“羊活体解剖实验”课程让28名师生感染了布鲁氏菌病[1]。所有事件表明,高校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国先后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件》以及《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成为高校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管理的准则与依据。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对于学校科研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稳定至关重要[2],本文分别从管理体制、配套设施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提出建议。

二、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

1.建立管理与运行体制。为使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需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学校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立管理办公室,用以主持全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和健全学校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检查生物安全法规在相关实验室的执行情况、组织专家编写并更新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教材、制订培训计划等。高校内各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3],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菌(毒)种的保管使用制度、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废弃物处理制度、标本运送和接收制度等。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把责任分级落实到二级学院和实验室,和在实验室一线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实验人员、学生,做到权责明确,“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废弃物的管理严格执行生物有害废弃物的相关规定,应采取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方式妥善处理各种实验垃圾,再交由专业处理生物有害废弃物的公司统一处置,作好各种实验垃圾处置及交接记录。

2.完善配套设施。实验室基础条件设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4],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是生物安全的基本保证。在新建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并按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综合考虑实验室选址、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给水排水、配电、自动控制和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的要求,要求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同时考虑本实验室的专业特点及具体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合理规划,确保师生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5]。对已建立的并在开展有害生物研究的实验室则需要定期检查,并确定其生物安全级别,按照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评估,定期检查,确保是否具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以保证各项指标和工作运行良好。一旦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存在,则需要及时排除隐患,从设备设施上进行维护更新,以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技术指标上,要求实验室地板、天花板和墙壁光滑易清洗并不渗液;墙壁碰角则选用易于清洁的弧形彩钢板;试验桌台面应选择耐酸碱、消毒剂及有机溶剂腐蚀的材料[6]。实验室还应配备洗手设施、洗眼器及紧急喷淋设施;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灭火系统(消火栓等)、报警系统(报警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隔离系统(防火卷帘门等)、疏散系统(疏散灯/门、广播等)、相关监控系统(闭路摄像监控等);设立水处理系统;设置急救设施,配备急救药箱、防毒面罩等。实验室内应购置生物安全柜、通风设备及同位素实验防护设备等实验室运行必需的安保设施。其中生物安全柜是为实验人员操作有毒有害实验材料时,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材料和实验室环境,防止气溶胶的扩散,避免暴露于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中,是实验室最主要的隔离设备。生物安全柜应安装在远离人员活动、物品流动以及有潜在干扰气流的地方,以确保安全柜的生物安全屏障作用。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注重自身的保护,即着工作衣、工作帽、口罩、手套、工作鞋,严格按照生物安全二级防护要求;必要时还应外加穿隔离服,戴防护眼镜和双层防护手套。购置固体污染物、污染液体、实验有害微生物和实验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设备,从源头确保实验室安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是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首先应严格将各种废弃物按照分类原则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分别进行无害化处理,再交由专业的公司统一处置,从而避免实验室或环境污染,保证科研实验人员的安全及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如实验室配备的高压蒸汽灭菌锅,用于整个实验室标本及感染性废弃物消毒处理。建设科学规范的实验动物中心,遵照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有关实验动物的法律,根据实验需求,配备不同等级的动物设施,为生物实验提供具有安全保证的实验动物,降低由实验动物带来的安全风险。实验动物的设施广义是指实验动物饲养、保种、维持、生产、实验研究、生物制品生产等设施的总称。狭义上指保种、繁殖、生产、育成实验动物的饲养场所。根据对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和空气净化程度,实验动物设施可分为开放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根据实验的用途和种类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设施系统。

3.加强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几乎都是人为事故,实验者对实验风险的无知最危险。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让师生树立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增强应急能力[7]。首先,对专职科研及实验人员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实验技术培训及日常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到生物安全国家法规政策、实验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实验技术、事故紧急处理等方面,清楚了解实验工作中潜在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级别,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培训结束后持证上岗。针对医学或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则应开设独立的生物安全教育课程,由专业教师向学生授课。课程可涉及放射性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基因工程生物安全、化学品生物安全和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等。通过授课,让学生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法规、实验室危险因子的分级分类、危险因子的防护和措施、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危险物品和药物的使用等。学完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规范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按照教师的要求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注重个人防护与实验室安全行为,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合格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研教学的重要场所,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和安全,对师生的健康及周围环境也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通过规范化布局设计后,应配备必需的生物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合理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并加强生物安全意识,最大程度降低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恋,博晓真,沈晓玲,李超美,陶格斯,卢莎,谢军.医学院校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2(35):180-182.

[2]王小利,杨怡姝,沈思嗣,李泽琳.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32):243-245.

[3]潘欣,张彦国,李屹,龙明,陈晓,梁灏,曾光辉,蔡家麟,吴鉴今,陈龙.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隔离系统的建立[J].医疗卫生装备,2012,2(33):1-4.

[4]刁奇志,董林玲,王婷玲,莫展.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及生物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22):4305-4307.

[5]王俊丽,崔长海,聂国兴,卢龙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32):427-429.

作者:年四季 袁青 叶迎春 徐文峰 吴桐

实验室动物饲养规范化管理论文 篇2:

动物防疫效果考核评估的机制创新与实践

摘要:重大动物疫病的春防和秋防工作是地方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防疫工作结束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展组织动物防疫考核工作,检查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但考核工作效率低,效果不理想。为了创新动物防疫效果评价,湖北省保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乡镇动物防疫春防工作考核,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发现了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动物防疫;考核机制创新;第三方评估;保康县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镇养殖业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乡镇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控制好疫情,需要乡镇畜牧兽医站扎实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饲养、经营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动物卫生监管部门主要是对动物饲养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场所防疫情况进行监管[1]。开展动物防疫考核工作,是及时发现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检验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2]。保康县畜牧兽医局始终坚持以防疫结果为导向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切实转变兽医主管部门职能,在2019年春季防疫工作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乡镇动物防疫工作考核,现将考核办法和结果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保康县畜牧业概况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隶属襄阳市,国土总面积3 225 km2,辖11个乡(镇)257个村。畜牧业是保康县脱贫攻坚的中坚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3家,亿元企业5家。目前该县主要养殖品种有生猪、牛、羊、家禽等,2016—2018年保康县生猪存栏持续稳定在19万头以上,2018年全县生猪出栏21.79万头、牛出栏6 525头、山羊出栏9.76万只、家禽出笼151.51万羽,肉类总产量21 165.8 t,禽蛋产量9 716 t,畜牧业产值18亿元。全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持续多年超过三分之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根据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部最新核算辦法,2018年猪、牛存栏量折算猪当量,保康县猪当量约为28万头。

保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扶贫,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每发展1头生猪给予500元补贴,生猪养殖成为保康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保康县畜牧兽医局(以下简称“县畜牧兽医局”)非常重视畜牧业健康发展,自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县畜牧兽医局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省、市畜牧部门非洲猪瘟防控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疫病群防群控,多项举措落实疫病防控无死角,目前非洲猪瘟对全县生猪产业影响不大,生猪养殖规模未出现大幅下滑,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2  动物防疫效果考核新机制和考核内容

2.1  考核新机制

县畜牧兽医局在2019年春防工作考核中创新评价机制,即委托第三方——襄阳求是动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三方”)组建专业考核团队,以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具体办法是:①县畜牧兽医局动物防疫效果考核领导小组制定考核评估方案。②第三方依据考核方案,制定考核明细表和组建考核小组,各组长必须具备执业兽医师资格和中高级技术职称。本次考核共有3个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具体考核乡(镇)由县畜牧兽医局随机分配。第三方将具体实施方案提供给县畜牧兽医局审核,通过后备案。③第三方开展考核工作,记录考核明细单,形成各乡(镇)的考核成绩和考核工作总结。④县畜牧兽医局考核领导小组审查第三方考核结果,确认规范无误后,向各乡镇通报考核结果。具体流程关系见图1。

2.2  考核范围和方式

考核范围:保康县11个乡(镇)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及乡(镇)防检组档案资料等。

检查考核方式:一是现场检查。主要是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检查、查证据材料等方式,深入细致地进行检查,并按考核细则逐项评分。二是现场采血抽检免疫抗体水平,根据免疫后抗体合格率进行评分。通过双百分制进行综合考核,现场检查得分占55%,抗体检测得分占45%,最后按综合得分对乡(镇)防疫效果进行排序。

2.3  考核内容

本次考核依据《湖北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2018年保康县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保康县2019年春季动物防疫免疫效果考核评估方案》开展相关考核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现场检查。现场随机抽点,每个乡(镇)抽取2个村,2个村是同一名动物防疫员注射的应当再抽一次,尽量做到全面真实。在确定村后分别在各村抽1个小组作为散养户检查点,同时在已抽的村内选1个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为规模场检查点。所抽村没有养殖场的,在本乡镇范围内至少选2个畜禽养殖场作为检查场点。现场检查的内容如下:①检查基础免疫注射情况,重点检查散养畜禽、中小规模养殖场猪瘟、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登记、耳标佩戴等情况。②检查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及统筹安排情况, 重点查看信息管理员和基层动物防疫员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和方法, 录入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真实、全面。能繁母猪保险等工作是否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③检查动物防疫申报牌填写、张贴情况及动物防疫登记情况。④现场采血和定人定量采血送检,由检查人员收集后一并封存带回县级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第三方,最终由第三方进行考核评分。⑤检查布病净化工作开展情况。⑥检查非洲猪瘟防控情况。重点查看非洲猪瘟防控应急预案及应急工作专班落实情况;各乡镇应急保障机制及应急物资储备情况;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职责分工落实情况;疫情排查登记及日报上报情况;应急值守及联合堵疫情况。

(2)实验室考核。由县畜牧兽医局兽医诊断中心实施,应用ELISA法和HA/HI法对现场采血和动物防疫员送检的血清进行综合免疫抗体检测。重点检测猪瘟、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牛O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小反刍兽疫抗体;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鸡新城疫免疫抗体。依据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实行百分考核评分。

3  调研结果

按照考核办法,现场考核得分85.9~99.7分,中位数96.9分;实验室检测得分74.0~100.0分,中位数90.0分;综合得分81.0~99.8分,中位数94.2分。保康县2019年春季动物防疫效果整体情况较好,少部分乡(镇)的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有待提高。现场考核和实验室考核结果分别介绍如下。

3.1  现场考核情况

(1)各乡(镇)动物防检组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的检查、考评,按照县畜牧兽医局制定的考核评估方案,认真准备相关资料,积极配合考评组开展各项工作。

(2)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乡(镇)的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开展,组织、协调有力,工作要求明确、工作布置及时,并能够深入到村、户开展督办、检查工作。档案资料基本齐全,防疫密度基本能够保证100%,乡(镇)动物防疫员的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技能熟练。

(3)乡(镇)政府重视和支持动物防疫工作,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领导、协调和保障作用,特别是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经费、动物防疫人员经费、动物保定人员经费和免疫副反应补偿经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4)在评估的项目中,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扣分情况,主要表现在:动物防疫工作信息化软件使用不熟练;动物防疫会议记录不规范;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猪只未免疫。因此,会议文件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培训、动物防疫宣传及检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实验室检测

(1)猪血清检测情况。全县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的群体阳性率分别为92.23%、78.69%和99.35%,高于75%的群体合格率[3]。其中,口蹄疫免疫效果最好,所有乡镇群体免疫阳性率均高于75%;有1个乡镇的猪瘟、3个乡镇的蓝耳病群体免疫阳性率低于75%。可见还应加强猪瘟和蓝耳病的防疫工作,随机抽检和补防。

(2)鸡血清检测情况。全县H5禽流感和鸡新城疫的群体阳性率分别为77.48%和84.58%,高于75%的群体合格率;而H7禽流感的群体阳性率为72.81%。不同乡(镇)群体免疫阳性率差异较大,其中,3个乡镇H5禽流感、5个乡镇H7禽流感、3个乡镇鸡新城疫的群体免疫阳性率低于75%。应加强鸡禽流感、新城疫防疫工作的宣传和落实。

(3)牛、羊血清检测情况。全县牛口蹄疫的阳性率为78.45%,高于75%的群体合格率;4个乡镇的群体阳性率低于75%;全县羊口蹄疫和羊小反刍兽疫的阳性率分别为90.48%和97.79%,均高于75%的群体合格率,其中,2个乡镇的羊口蹄疫和1个乡镇的羊小反刍兽疫的群体免疫阳性率低于75%。应继续加强牛口蹄疫、羊口蹄疫和羊小反刍兽疫防疫工作的宣传和落实。

4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

(1)对农村散养户的动物防疫工作实行“春防”“秋防”制度作為专项工作集中推进有其积极意义,但就动物防疫业务的本质要求来讲,不但要做到“应免尽免”,还要做到“应免即免”,不能让动物长期处于免疫空档期。目前由于动物防疫员数量少,山区农户分散,造成动物免疫工作周期太长,有些乡(镇)免疫一遍工作持续2~3个月,不能够做到“应免即免”。建议改进传统的春秋两季动物免疫制度,淡化集中免疫的工作制度,建立常态化、及时化的免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向农户普及和传授动物防疫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对于主动免疫意识强、有足够学习能力的农户,可以在专职动物防疫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自行免疫操作,或探索实行村组互助免疫等方法,以减少专职动物防疫人员工作量,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时效性。

(2)基于上述点,还可建立“常年防疫”、不定期检查的工作机制。根据养殖户数量和养殖家畜数量配置充足的专职动物防疫员和防检组人员。专职动物防疫员在防疫期间要做好宣传工作,及时掌握养殖户的新进家畜情况,鼓励畜主主动申报防疫,以便能及时防疫。另外,本次检查发现防检组工作检查不充分,这会导致部分动物防疫员存在投机行为,动物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因此,在今后动物防疫工作中,要建立防检组人员督办考核办法,以便防检组人员及时跟踪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比如,督办工作图文存档记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微信群,展示防检工作痕迹。

(3)全县春季防疫血清检测结果整体较好,但不同乡(镇)群体阳性率差异大,部分乡(镇)不同疫苗的血清阳性率低,存在疫病防控风险,需要继续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检查和实验室的血清监测,确保各乡(镇)所有疫苗的血清阳性率均达到75%的群体阳性率。

综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考核文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可以提高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工作。

致谢:特别感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刘襄河博士、张雷老师,武汉轻工大学熊江林博士及保康县畜牧兽医局办公室主任曾宪应、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定军副主任、李永保和邓亚梦等同志对本次动物防疫考核工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康  威,汪  明,陈向前.改进我国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建设措施的探讨[J].中国兽医科学,2011,41(8):874-879.

[2] 杨俊波,杨新刚,王  吉.强化动物防疫考核措施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6(8):29.

[3] 陈培赛,李文瑞.畜禽样品采集数量和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标准探讨[J].浙江畜牧兽医,2014,39(5):85-86.

作者:周华林 肖平 王长义

实验室动物饲养规范化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摘要: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不仅承担着医疗服务的重任,还需为发展医学科技做出贡献,履行医学教学、科研和医学人才培养等任务。实验室建设是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我院的科研实验室建设实践与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如何进行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附属医院;实验室;建设;管理

医学院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医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科研思维的重要场所[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类型和数量快速增长,但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产出不仅仅依靠医学院校自身的基础医学,更需要其附属医院的临床经验和临床课题作为支撑[2]。就我校而言,省级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均有建设在附属医院,且每年50%以上的科研课题和成果出自医院,可以说,附属医院在高校的科研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已成为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科技发展、学科建设以及提升知名度的重要保障[3]。高校附属医院除医疗服务外,如何理顺繁重的科研工作,加强医院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达到高质量的培养人才以及获得科研成果的目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领导的科研意识逐步增强,给予科研工作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附属医院的科研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同时,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逐步形成,認识到科研工作应该和医疗实际紧密结合[4];但仍然存在“医、教、研”不平衡的问题,在科研管理和实验实施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因素。与许多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状相似,我院的实验室现基本是采用“各自为政”的建设管理模式。随着临床学科数目增多及分工细化,许多临床科室都配备有附属于本学科的实验室,由各临床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领导直接参与实验室管理,每个实验室里只配备一些常规实验仪器,缺乏精密设备,只能满足本学科的一般科研所需。这类专科实验室规模小、设施不全、实验室建设投资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效益得不到充分利用,实验仪器重复购置,且实验室之间缺乏横向联合,不能做到互通有无、资源交叉融合,信息沟通与合作不够,并不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目光只局限在本学科的发展前景上,导致财力分散,重点不突出。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实验条件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科研人员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等。各学科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被视为己有,仅供本科室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使用,仪器使用效率低下,这样既不利于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又不利于本学科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医院总体学科建设规划,造成更大的浪费。只有对当前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正视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实现“医、教、研”三管齐下,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和改革创新,完善并加强附属医院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发挥附属医院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才能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和提高科学研究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的建设

1.规划先行,总体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在医院实验室建设初期缺乏全局考虑,形成各科室的实验室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所以合理的规划和统筹建设是实现资源集约化的重要行动指南。医院的实验室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实验室,它需要与临床紧密结合,所以要建立一个服务全院各科室的中心实验平台,设计尤为重要。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一个高标准、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规划,要明确建设的目标、方向、内容、突出特色等,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及专业发展方向构建实验室总体布局,将分散的实验室集中起来,并根据其相关性进行合并,这既能增加学科间的联系,又能降低实验设备的闲置率。精心规划是保障顺利实施的前提,设计应综合考虑选址、结构、环境、设施、各室功能、人员要求等因素,且设计方案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规范,如《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及其他相应的设计规范等。

2.建立院级实验中心平台。建立院级实验中心是集中科研的人、财、物的最佳选择,既可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可加强实验设备管理和使用,发挥规模效益[5]。应逐步撤销原属于各临床科室的实验室,按学科特点或功能进行调整、归并和重组,建立由科研处直管的综合实验共享平台。医院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理当是服务于临床,应该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既要满足形态学研究,也需有功能性测定,全方位地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及设备配置。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组织病理室、微生物室、细胞培养室、SPF动物饲养室、动物手术室等,应配备以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主导的各种大型设备,且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应科学集中在精密仪器室,实行统一管理和合理安排使用。确保建设出一个高效有序的科研实验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医院的人才培养效率和科研产出。

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的管理

医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建、管结合,设立专职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管理人员,以保证实验室良好的运转状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的保障。实验室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实验室的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实施。实验室建成后如何理顺管理体制、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是实验室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包括实验室使用情况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6]等。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若出现任何问题,可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依,保障实验中心的有序管理和有序运转。比如,实行仪器设备专人专管制度,建立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包括详细的使用说明、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及技术资料记录等[7],创建实验室的信息管理平台,需到实验中心进行实验的科研、医务人员及研究生可通过注册、登录管理平台获得实验的相关信息,申请预约实验项目及实验时间。实验室需要一个高效的、爱岗敬业的科研管理及科研实施队伍,因此,必须对科研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利用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杜绝人浮于事,可定期组织科研和实验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掌握全新的管理模式,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以积累管理经验,开拓科研思维和学术眼界,从而提高医院的科研管理及实验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医院实验中心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结合自身特点并发挥临床优势,积极促进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成果相互转化、协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科研水平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细致的工作。在科研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需不断提高和完善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基础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建成,朱文赫,张巍,等.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科学管理与创新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4):17-18.

[2]王晶,邵雪梅.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121-123.

[3]杨进.大型综合性医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5,2(3):29-30.

[4]王辉,高俊,章津,等.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3):347-349.

[5]杨宇科,杨开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4-206.

[6]郑奇.探讨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高校管理,2014,5(12):256.

[7]周立冬,刘庆,刘爱兵,等.综合性医院中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2):107-109.

作者:刘娟 李利生

上一篇:市场营销课程视频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基于创新方式下的建筑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