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数字化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构建是对修复技术的全面整合,能够为古籍修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改善传统的古籍修复技术传承模式。论文以古籍修复著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系统框架,提出成立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专家委员会,从学界和业界遴选系统编辑组成员,依托计算机平台,分工协作、共同构建具有集合性、科学性、及时性和共享性的中国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籍修复数字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古籍修复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探索

[摘要]古籍修复工作是古籍原生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人员、经费等限制,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没能得到有效开展。2006年以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计划地开展了古籍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古籍修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古籍保护

古籍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而古籍修复历来是古籍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古籍善本书有3000万册左右,由于年代久远,受虫蛀和人为损害等因素影响,相当多的一部分古籍破损严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需要修复的善本古籍约1000万册。而古籍修复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全国仅有100人。[1]因此,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颇为严峻,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高校图书馆是古籍收藏的重要单位。据吴格先生2002年的调查,全国22所高校图书馆,共计仅有修复人员19.5人,其中7所高校图书馆没有古籍修复人员。[2]37古籍藏量居全国第三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仅有古籍修复人员30人。[3]以广西为例,在2009年以前,全区仅广西师范大学一所高校有古籍修复人员。[4]44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06年开始筹建古籍修复室,2010年升格为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近几年来,我们在古籍修复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古籍修复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反思,希望能为广西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古籍修复工作现状

(一)本馆古籍藏量及破损情况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目前藏有古籍线装书11万余册,古籍线装书藏量居广西高校之首。其中康有为万木草堂藏书两万余册,是馆藏珍贵古籍。广西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霉变、虫害严重。因此,古籍生存环境恶劣,遭损害程度高,古籍修复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4]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本馆于2011年抽取100种存放在樟木书柜中的古籍善本作为样本,对本馆古籍的破损状况进行了初步抽样调查。

抽查的100种古籍善本共1124册,均为清朝乾隆以前的刻本。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千余册古籍中有147册为未破损或非常轻微破损,不需修复,此类古籍占总数的13%;而中度破损、严重破损需要修复的古籍为1077册,占总数的87%。从品种上看,有15种古籍被列为三级破损(国家制定的古籍三级破损定级标准是指虫蛀、絮化等问题较为严重的古籍),急需修复或需要尽早修复。有3种为五级破损(主要是装订线断损或者书衣轻微破损),4种未破损,其他78种均定为四级破损。古籍破损的主要问题是虫蛀、老化。根据调查发现,馆藏15%的善本古籍需要尽快修复,其余七成左右的古籍同样需要修复。

(二)古籍修复室现状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室面积约120 平方米,配备有全自动消防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温湿度控制设施、温湿度监测设施及上下水设施。此外,还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籍修复相关制度,有古籍修复人员4人。2010年12月,古籍修复室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的评审,升格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四家古籍修复中心单位之一。

修复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根据国家制定的古籍修复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完成了《文选纂注》、《灵山县志》、《广西兵要地理》、《廉州府志》、《广西通志》、《广西通志稿》、《宁夏府志》等书的修复工作。复原装订了《檀弓》、《王左丞集陆太常集》、《束广征集夏侯常侍集》、《皇清经解》、《历代边事汇钞》、《佛本行经》、《根本说一切有部》、《佛说一切如来经》等古籍。

二、古籍修复工作发展历程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在2006年至2010年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筹备期——2006年

2006年,馆领导即认识到古籍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但因缺少古籍修复人员,因此古籍修复人员的培养就成了第一要务。

当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尚未全面铺开,全国古籍修复培训尚未开始。针对这种情况,馆领导选派1名工作人员到中山大学图书馆参加为期半年的古籍修复培训,并要求其学成归来后一定要从事古籍修复工作。

(二)探索期——2007年~2009年

2007年,修复人员学成归来后,着手建立古籍修复室。古籍修复室15平方米左右,古籍修复人员1人。拥有修复桌等馆内原有设施。压书的石板在石料市场采购,其他所需工具或就近购买,或向兄弟单位求助,或者自己动手制作;纸张等材料由兄弟单位提供或购买。因陋就简,将古籍修复工作开展起来。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铺开。我馆选派3人次陆续参加了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的学习。她们在学习过程中,虚心向国内众多古籍修复专家学习请教,与修复界同仁切磋交流,掌握古籍修复最新资讯和信息,努力提高古籍修复技术。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这3人已经成为我馆古籍修复的技术骨干力量。

(三)稳定成熟期——2010年至今

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全国的实施,广西古籍保护工作也随之逐步开展起来。2010年,以自治区文化厅开展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的申报和评审为契机,我馆古籍修复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是更换古籍修复室场地,将古籍修复场所由原有的15平方米扩展至120平方米。其次是争取学校经费购置了空调、压书机、木墙等古籍修复基本设备,安装了上下水设施。此外,加强了人员培训力度,选派2人次参加国家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和中山大学图书馆与香港歌德学院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西方文献修复实操高级研讨班,进一步提高了古籍修复人员的技术水平。

2010年11月,我馆古籍修复室升格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为古籍修复工作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馆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古籍修复制度,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工作流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古籍修复档案。

三、工作探索和理论总结

几年来,我们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古籍保护计划为契机,致力于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由于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条件的制约,古籍修复工作也碰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而我们的成绩就是在不断克服古籍修复工作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当中取得的。归纳起来,我们认为,古籍修复工作是一项需要国家长期投入和高度重视的工作,修复工作人员必须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修复技术。

(一)领导重视是古籍修复工作科学开展的基础

几年来,我馆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跟历任馆领导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图书馆历任领导对于古籍修复工作都非常重视。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启动,馆领导在人员培训、设备材料购买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2010年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的申报过程中,馆领导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加强古籍修复硬件设施建设,先后投资购买了空调、压书机和木墙,安装了上下水设施,使古籍修复工作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在2009年底,馆领导决定成立古籍部,将古籍保护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古籍修复人员摆脱了孤军奋战的状况。古籍部成员通力合作、集思广益,致力于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加强馆际交流是古籍修复工作正常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古籍修复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与对古籍修复工作较有经验的大型图书馆交流合作,是促进古籍修复工作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本馆领导争取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培训名额,派遣人员去中山大学学习古籍修复技术。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无偿帮助,使得培训顺利进行。中山大学图书馆还提供了本馆修复工作开展之初使用的材料及部分古籍修复工具。在日常修复工作中,我们也一直与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同仁保持联络,碰到问题随时请教,使古籍修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慎选人才、稳定队伍是古籍修复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

古籍修复人员匮乏是全国古籍修复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院校专门培养文献修复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由于高校人事制度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古籍修复的人员大多还是由图书馆内部培养。因此,慎重选择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不仅能够保证古籍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保护古籍,传承文明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培训之后能够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对糨糊调制、配纸等各个工序都要认真细致,仔细考察,保证能够按照《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来修复古籍。

其次,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古籍修复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涉及的相关知识很多。如古籍版本、纸张、现代修复工具的相关知识,最新的古籍修复技术等。这些都需要古籍修复人员及时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第三,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古籍修复室筹建之初,修复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争取经费、工具和设备的购买,都需要与领导以及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而跟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同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助于解决工作中不断遇到的疑难问题。

(四)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流程是古籍修复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

古籍修复不是简单的修补破洞,而是一个有着严格操作流程的技术工作,需要按照国家出台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来制定古籍修复工作规范。本馆制定了严格的古籍修复图书出入库制度、古籍修复岗位职责、古籍修复室安全责任制度、古籍修复室应急预案、古籍修复质量验收标准等工作规范。同时,本馆高度重视古籍修复档案的建立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齐全的古籍修复档案。以上这些严格的制度从管理上保证了古籍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积极参与中华古籍保护工程是古籍修复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古籍修复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古籍修复人员应积极参与到古籍保护的相关工作中来。一要积极参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及其他单位举办的古籍修复的培训,既能提高自身技术,又能扩大交流和合作。二要积极参与全国及地方的相关申报工作。

(六)古籍修复与古籍数字化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馆古籍修复室所修复的古籍,坚持在修复完成后,同时进行数字化的工作,将已经修复的古籍转化成电子资源,减少读者查阅古籍过程中的人为损害,以加强古籍保护,提高古籍的利用率。我们认为,古籍修复与古籍数字化相结合,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这是古籍修复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保护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吸取国家著名高校图书馆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来加强古籍修复工作。例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吸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到古籍修复工作中来,加快古籍修复进度, [2]33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办法。广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文科类院校,拥有跟古籍整理相关的专业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硕士点,我们完全可以与这些硕士点进行合作,培养为广西古籍保护服务的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白瀛,郭丽琨.1000万册“宝书”谁来修复[N].人民日报,2006-6-2(11).

[2]吴格.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调查与回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1):30~39.

[3]李雄飞,吴晓云.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之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66~70.

[4]黄艳,郭玉玲.从广西古籍修复人员现状谈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J].图书馆界,2010,(3):43~47.

作者:陈福蓉 王琼 唐咸明

古籍修复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2: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框架及思路

摘 要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构建是对修复技术的全面整合,能够为古籍修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改善传统的古籍修复技术传承模式。论文以古籍修复著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系统框架,提出成立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专家委员会,从学界和业界遴选系统编辑组成员,依托计算机平台,分工协作、共同构建具有集合性、科学性、及时性和共享性的中国古籍修复技术系统。

关键词 古籍修复 修复技术 古籍修复系统

分类号 G253.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12.009

0 引言

古籍保护与修复作为现代文献保藏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古籍保护与修复理论的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相对较低。这一局面直到2007年开始出现改观,“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在客观上带动并促进了我国古籍保护与修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国发办﹝2007﹞6号)[1],再次强调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十余年来,古籍修复业界和学术界对古籍修复技术不断探索,出现了丰富的以古籍传统修复技术为主的专著和论文资料,但这些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的记载与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相比仍十分简略,大部分古籍修复技术知识分散于不同文献中,尚未形成完整的、规范的古籍修复技术系统。

在古籍修复研究议题中,对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研究相对较少。张志清提出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古籍修复档案以实现古籍修复的科学化管理[2] ;甘露提出构建中国文献修复学学科体系[3];许卫红、王阿陶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构建统一规范的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打造知识共享平台[4];万群对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部分调整,提出创建特色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的方法[5]。这些研究偏向于讨论古籍修复档案及工作管理系统的建立,并非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核心议题。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构建能够将中国古籍传统修复技术所包含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并保存下来,提高古籍修复技术的参考價值和分享价值,进而促进其有效保存、传播和共享。故本文主要讨论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意义,梳理古籍修复著作的知识框架,就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框架、方式和特征提出思路。

1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意义

1.1 学术意义

(1)整合中国古籍修复技术。我国古籍传统修复技术流传已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者大多习惯作而不述,疏于对其修复技术做系统化的、全面的记载和研究,使得这项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技术留下来的记录性资料数据相当有限[6]。早期关于古籍传统修复技术的论述散件于古代书画艺术著作、类书和笔记等史料中,如《齐民要术》《历代书画记》 《藏书纪要》《装潢志》《赏延素心录》等,相对简要而不具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系统的著作,如《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 《古籍修复与装帧》 等,也有部分期刊论文对古籍修复技术进行研究。但这些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的记载较为分散,且由于师徒传承的流派或风格不同而造成技术各异,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论述和成果。构建古籍修复技术系统能够将已记录保存的古籍修复技术知识作有效的梳理分类及组织整合,有助于将古籍修复技术的分散记载集中化、系统化,使之形成科学、规范、全面揭示中国古籍修复技术的研究成果。

(2)古籍修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7]。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某种符号系统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头脑中的隐性的、非结构化、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关于个人的思想和经验等[8]。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但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显性化。在古籍修复实践工作中,更多的知识内容属于隐性知识,比如修复的技巧、操作的诀窍、手法的奥秘和潜意识的条件反射等,这些都属于从业人员的技艺经验知识,外行人难以理解。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依托于计算机平台,可以采取图像、音视频等多元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记录、再现和保存,为每项修复技法附上详细的视频演示和步骤解说,使用现代科学手段和逻辑解释不同技术手法的内在原理、依据以及评估保护的效果,通过对古籍修复技术资料中隐性知识的开发,突破目前研究中流于传统技艺简单再现和表面化的经验叙述的困境,达到知识保存的目的,进而解决其在文化意义上所面临的传播与传承不易甚至断流、失传的危险。

1.2 应用意义

(1)改善古籍修复技术传承模式。古籍修复技术同许多实用性的传统技艺的流传一样,多囿于口传手授、师徒相传的教授方式,存在太多无法避免的主观因素制约,其中大量的隐性知识难以以现代教育学的方式进行理论化、规模化的传授。古籍修复技术系统关注对技术资料中隐性知识的开发,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助于解决传统修复技术以师徒相传为核心的原始讲授模式,使传统修复技术传授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规范的学校教育体制、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中,突破原有修复人才培养的局限,满足现代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对各类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从而培养出承接传统优秀技术、适合现代学术生态的综合性古籍保护与修复人才。

(2)为古籍修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的记载较为分散,且与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相比仍十分简略,缺乏对古籍修复技术知识的系统性总结,读者不易具体了解实际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步骤,不易辨别不同操作方法的适用环境和情况等。古籍修复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而采取的修复行为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作为先进的、科学的古籍修复技术集成,为复杂的古籍修复现实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不仅满足古籍修复现实工作对古籍修复技术科学归纳和全面总结的需要,也为古籍修复实践提供系统内所阐述的针对特殊情况的指导思想和技术选择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古籍修复工作者由于自身知识局限而对古籍造成的修复性破坏。

2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框架构建

2.1 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我国早期关于古籍传统修复技术的论述相对简要而不具体,20世纪80年代后才陆续出版了多部古籍修复著作,以不同体例展示了中国古籍修复技术知识体系的大致框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肖振堂、丁瑜(1980年)的《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朱赛虹(2001年)的《古籍修复技艺》、杜伟生(2013年)的《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潘美娣(2013年)的《古籍修复与装帧》、童芷珍(2014年)的《古籍修复技术》。因此,笔者选取这五部古籍修复著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系统框架,通过梳理其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的分类依据和知识框架,总结得出以下15个古籍修复知识点:古籍版本知识,古籍装订形式,古籍结构与版式,古籍收藏装具,古籍修复原则,古籍修复职业伦理,古籍破损原因,古籍破损情况,古籍破损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修复室,古籍修复材料、工具和设备,古籍修复操作流程,古籍装订技术,古籍修复技法。这五部著作在前12项知识点的分解和归类上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在后3项知识点方面则存在着较为不同的分类方法,且在古籍修复技术重复知识的论述上存在诸多局限。

比如,“古籍修复操作流程”包括“古籍修复技法”和“古籍装订技术”,古籍装订技术与古籍结构复原技术实际上为同一种技法,不同装订形式古籍的结构复原技术在具体步骤上多有重合之处,这些著作关于古籍修复技术重复知识的处理方式如下:《古籍修复技术》[9]将古籍装订技术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详细论述,在操作步骤重复部分,童芷珍会在该步骤下方注明参见此书某处内容,比如在“蝴蝶装的操作步骤与方法”部分,“修补”步骤下方注明“运用第四讲中各种修复技法将书页修补完整”,“修边、捶平、加护页、压实”步骤下方注明“参见第五讲第一节‘线装’中的相关部分”;《古籍修复技艺》[10]在“技法篇”中以线装书为例阐述书籍结构复原技术,对包背装、蝴蝶装等装订技术的操作步骤则选择简要概括;《古籍修复与装帧》[11]中“古籍书页的修复”部分,“焦脆书页的裱补”一节中提到“焦脆严重的书页,其裱补程序与裱补糟朽书页一样,也是......”等等。

在“古籍修复技法”方面,《古籍修复与装帧》的结构框架大致延续了《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12],主要分为基本修复技法和常见破损书页修复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基本修复技法主要包括去污法、配纸法、染纸法、补缺法、溜口法、揭裱法、托裱法、喷水压平法、划拦补字法、衬纸法、镶补法11种技法。《古籍修复技艺》的“技法篇”一章也是以不同破损类型书页的修复技法进行知识分类,因此笔者将这三部著作关于常见破损书页修复法的阐述做综合整理得出以下表格,如表1所示。《古籍修复技术》则将修复技法分为修补技法、托裱技法、揭裱技法和去污技法四种类型,如表2所示。《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13]将古籍修复技法融入古籍修复操作流程,分为准备阶段、修整阶段、复原阶段和衬纸四个部分,所涉及的单项修复技法大都不超过其他四部著作的论述范围,故不另列表格。

由表1和表2可见,古籍修复基本技法和常见破损书页修复法的知识点相互交叉,不同破损类型书页对应的修复技法存在大量重合之处,而古籍修复操作流程和古籍装订技术亦存在此类问题,如何将这些相互交织的技术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结构化的组织整理和分解归类,是接下来进行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框架构建的重点和难点。

2.2 框架构建的设想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是由各个相关的子系统内部联结形成的整体,系统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且富于逻辑,比如古籍修复材料若作为子系统,则包含纸张、染料、胶水、浆糊、锦、绫、绢等系列单项技术知识,其中纸张又涉及纸张种类、性能、特点、检测、辨别、配纸原则、纸张染制、造纸工艺等具体知识点,所有个别的修复技法经过逐级整合形成系统。而古籍修复技术系统具体由哪些子系统构成,按照何种结构进行组合排列,不同的构建者有不同的思路,笔者以古籍修复现实工作为依托,以上述五部古籍修复著作为理论基础,辅以其他相关研究文献等,部署相应的结构和内容,形成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知识框架(部分)(见表3),由于本文篇幅限制,该框架仅列出两个层级,未涉及单项技术及其各种具体技法。

 由表3可見,笔者所构建的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框架中亦存在着多处知识点相互重合的现象,比如“古籍装订技术”与“古籍修复操作流程”的第八步骤“书籍结构复原”内容相同,“古籍修复基本技法”和“常见破损书页修复法”的知识点相互交织等,在思考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上,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设想,比如当用户在“常见破损书页修复法”中查询“污渍书页——蜡斑——对应修复技法”,其内容与“古籍修复基本技法”中“去污法——蜡斑的去除”是相同的,即二者实际上是同一份文件信息,通过计算机环境下的超链接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相关知识之间建立系统连结,同一份信息数据只需要记录存储一次,便可通过数据共享被应用于技术系统的不同元素中,同时对该信息的修改和补充,也只需要进行一次,便可实现同步更新[14],从而避免了大量信息的重复记录,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知识的一致性。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使古籍修复技术知识的参照、使用和分析更加便利,为解决古籍修复技术的知识分类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优势亦可体现在技术资料的呈现方式与参照关系上,比如“古籍装订技术”中“线装”的下一层级可包括操作流程、操作步骤和质量要求三个方面,其中操作步骤以表格形式呈现,在操作流程图上标注单一步骤的表次,与操作步骤形成参照,操作步骤中包括步骤名称、应备材料和工具、操作方法、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图示六个部分。其中,“图示”部分可采取图像和视频等方式进行步骤演示,使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度挖掘隐性技术知识。当用户点击操作流程图中的“加护页”,计算机系统即可直接由流程图连结到单一步骤“加护页”的详细说明,方便用户在浏览流程图时,也可同时参阅各步骤的操作方法、技术要点等细节。以修复流程为主轴,采取连结系统建立流程图与单一步骤的参照关系,一方面能够详细记录每一操作步骤的技术资料,将古籍修复隐性知识外显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技术知识的呈现方式与参照关系更加清楚和具体,便于实际应用。

3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思路

3.1 构建的方式

(1)成立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专家委员会。首先可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后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负责普查登记、保护培训和古籍保护研究工作,具体职能包括古籍保护修复标准的研制、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相关信息简报和科研成果的汇总、古籍保护修复教科书和标准使用手册的编制及高标准古籍修复实验室的建立等[15]。通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牵头负责,协同各高校、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的古籍修复专家,成立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制定目录大纲和结构框架,并在知識产权、激励机制、著录标准、系统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登录、审核管理和安全维护等方面制定明确章程,再选定全国范围内优秀的古籍修复专业人员作为系统编辑组成员,每个成员负责权限范围内的内容编辑和更新,并由专家委员会定期开会讨论和审查章节草稿,集体共同完成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内容构建。

(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是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知识集合,按照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结构和程序来组织、存储和管理信息。编辑组成员在系统中被赋予一定的权限,在权限范围内进行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补充,对编辑组成员设置权限管理有助于保障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新编辑的内容通过审核后即可呈现在技术系统中,并注明编写者姓名和相关信息,在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可作为对编写者的激励,以提高编辑组成员积极性,促进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按照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构建,包括规范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传统载体资料的数字化、内容的编辑和删减、系统的成果发布与使用等,比如可编制《古籍修复技术系统著录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以有效保证技术信息的质量,提高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科学性与可分享性。

3.2 构建的特征

(1)集合性。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构建能够将分散杂乱的古籍修复技术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分类、总结,呈现其较为完整的全貌,使之形成统一规范的系统集合。计算机模式还为构建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提供了集体参与的平台,编辑组成员结合现实工作情况,以各自的学术素养和实践经验认知和解释古籍修复技术知识,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集体完成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内容构建,体现了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的集合性。

(2)科学性。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依托数字化平台,有助于改善技术数据的参照关系与呈现方式,采取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元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记录、比较和分析,为每项修复技法附上详细的视频演示和步骤解说,深度挖掘技术数据价值,将复杂的隐性修复技术进行科学量化研究,突破古籍传统修复技艺在口口相授和手手相传中无法避免的主观因素制约。针对原本需要经验知识协助处理的修复步骤,以现代科学手段和逻辑解释不同技艺手法的内在原理及评估依据,比如不同修复情况下浆糊浓度的百分比控制、书页喷水压平时的水分数据量化等,使得古籍修复工艺逐步形成规范的量化指标,让学习者借助科学仪器等辅助工具和详细操作手册,经过短训练即可掌握原本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达到的技术,为古籍修复现实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3)及时性。一方面,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古籍修复技法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于古籍修复工作中,古籍修复技术系统在整理保存古籍传统修复技艺的基础上,将新的科学修复设备和物理化学修复法等纳入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为及时更新科学修复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有助于实现古籍修复技术知识的与时俱进,保证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针对同样的修复项目,技术人员会有各自不同的修复思路,查阅古籍修复技术系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同行的修复方法,通过在古籍修复技术系统中设计学习交流模块,为古籍修复专业人员提供知识交流的平台,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知识增值和创新的过程,阅读者能够及时地对新更新的内容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见,比如新的修复技法或关于某一技术资料的更多信息等,在学习交流模块中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问题,以推动知识更新的及时性和促进古籍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

(4)共享性。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有助于完善检索功能,用户通过检索系统在海量数据中能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提高了检索效率。若以纸本作为信息保存的载体,则可能存在着因资料体积较大而不便于查询和使用的局限。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提高知识传递、获取和交流的效率,促进古籍修复技术的有效存储、传播和共享,对古籍修复技术的保存与传承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的构建是对古籍修复技术资源的全面整合及应用,以框架化的思路、理论化的术语和结构化的知识阐述和理解古籍修复技术,使之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系统集合,以提升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可读性与可分享性。通过对古籍修复技术中隐性知识的开发,使原本属于从业人员的技艺经验、操作手法和诀窍等浮出水面,逐步形成规范的技术量化指标,提高古籍修复技术的参考价值和再利用价值,为复杂的古籍修复现实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突破原有修复人才培养的局限,使古籍修复技术传授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规范的学校教育体制、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中,进而促进古籍修复技术的有效保存、共享、传播和传承。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0-12-16].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张志清.浅谈古籍修复的科学化管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2):60-63.

甘露.关于构建中国文献修复学学科体系的设想[J].图书馆建设,2007(1):42-44.

许卫红,王阿陶.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45-49.

万群.数字古籍修复档案的实践及思考:以天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84-86.

钟玉如.中国古籍修复之技术知识保存的个案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2006.

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林榕航.知识管理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童芷珍.古籍修复技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朱赛虹.古籍修复技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肖振堂,丁瑜.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崔春.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EB/OL].[2020-12-16].http://www.nlc.cn/pcab/bhjh/gzjg/201412/t20141204_93451.htm.

作者:肖爱心

古籍修复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3:

论高等教育背景下“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设计

摘 要: 高等教育背景下发展古籍修复专业,既要坚持传承传统修复技艺,又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文化成果及时地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力增强修复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积极推进课程设置的多元化、综合性,注重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努力实现古籍修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现代社会古籍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古籍修复 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 创新设计

一、引言

“古籍修复”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长期以来,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主要还是依靠行业内部的师徒相授、口耳相传。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在技艺延续中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逐渐显现出生源基数少,入学渠道狭隘、教学方法保守、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低等弊端,不利于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传承。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古籍修复专业已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定位、学科建设、课程体系的科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经验和科学结合,突出研究实验能力与实操技能并重的教学思路,努力发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发达国家古籍修复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

古籍修复现代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授,又要重视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与保护技术比较发达的欧洲和亚洲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重文轻理,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创新亟待进一步加强。

国外修复人员的培养,具有研究实验能力与实操技能并重的特点,有利于古籍修复方案的科学制订,使操作技术更加可靠。据初步调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波兰等古籍保护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有多所高校开设古籍(文化遗产)修复或保护专业,也设置古籍及纸质文献的保护方向。[1]其课程设置兼顾绘画、微生物学、化学、材料技术、艺术史、修复理论、文献研究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实践环节,涵盖针对性较强的修复与保护训练,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有大量的专业实习,甚至包括到国外相关机构接受实训。最后,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还要求包括一次文物的修复工作。

国内档案、文博保护的相关专业已具有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并针对需要加入一些理科的课程设置及应用。就古籍修复专业而言,近年的办学经验也提醒我们这门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目录学、版本学等文科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规范严格的技术技能,更需要拓展与修复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加强对修复材料和修复环境的分析及监控,让“古籍修复”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实操技能、实验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古籍修复与保护专业及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立足传统修复技艺,引进相关学科知识,不断进行修复技术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传承创新。只有这样,才是培养古籍修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方向。

三、现代社会背景下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趋势

古籍文献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史料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据有关专家估计,保存至今的古籍约23万卷,全国古籍藏量应在5000万册左右,可谓卷帙浩繁[2]。古籍修复专业对课程设置、知识技能的要求科学、严谨。如何将传统的技术传授科学地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框架之下是高校办学中探索的重要问题。现代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强调应用型、创新型的特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体系中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关注实操技能学习的过程性。

传统的古籍修复多是手工劳动,其技术传承依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而熟练技工的养成则依靠不断地积累经验。通过专业办学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必须尊重和延续这种技能习得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继续坚持“师带徒”传授方式的合理内核,一对一全面传授、技术观摩,辅之以修复方案集体讨论以促进修复技术的传承和发展。修复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修复前要预先制订完整的工作计划,修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性、真实性、适宜性、规范性、最少干预的工作原则,修复环节要涵盖清洗、去污、溜口、补破、补蛀、镶补、揭裱、托裱等步骤,让学生在实践实操中提高感性认识。通过亲历亲为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2.注重培养实验研究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修复方法进行思考,促成古籍修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的科技含量。

实践环节中应进行理化和生物上的科学实验,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观察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纸质媒材内部的变化,监测纸张纤维和保护测算,从而积累科学数据,使修复方法更科学和更有效。建立专门的古籍修复实验室,配备自控式杀虫防霉机、厚度仪、进纸机、纸张抗张强度试验机、白度测定仪、耐折度仪、干燥箱、纸张水分仪、造纸纤维测量仪、酸度仪、高像素数码相机等设备,对纸张材料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属性建立分析。配备书芯压平机、纸浆补洞机、纸浆补书机、切纸机、自动压书机、晒纸架等仪器和设备。这些新产品,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技术创新的产物,能帮助师生提高修复效率,使修复工作事半功倍。另外,在修复材料的加工制作上,应实行科学检测、制定标准和按需定购,使修复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修复材料对古籍文献的负面影响。

3.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引进先进的教学内容。

古籍的修复越来越多地运用高科技手段,一些现代化的高科技仪器设备应该逐渐被引入古籍修复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如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使用数码影像、电脑和工业机械等手段参与修复或辅助修复,用来研究古籍载体材料的特性,认识其损毁规律,寻找更好的保护手段,为提高修复古籍的技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引进和运用高科技,新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古籍修复实践教学中的知识创新,促进传统修复技艺的提高,推动人文内涵的丰富和延续,是引领古籍修复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古籍资源数字化是传统学术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古籍数字化是保护和传承古文献最有效的形式,也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必然趋势。[3]引入古籍数字化教学内容,完成对古籍再生性保护的知识储备是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古籍资源数字化是传统学术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在数字化过程中,对于古籍特有的个性,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段和技术措施。因此,古籍的数字化需要一批既懂得古籍整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提升修复教育的科学规范化程度、推进古籍修复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其自身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适应古籍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动态需求。

四、“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1.构建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目标。

在加强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要通过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谱系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这是塑造现代古籍保护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的古籍修复工作人员除却需要基本的动手能力和身体条件外,还要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对现代化设备和仪器的操作能力。现代古籍保护人才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诸如版本、目录等古籍文献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掌握造纸技术、书籍装帧、材料化学、基础物理等相关知识,甚至要了解艺术学、美学等有关知识,从而规范并延续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方法与修复技术。因此,在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对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梳理,更重要的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文化成果及时地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增强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综合性,以适应现代修复人才和高校学历教育的需要。

2.注重古籍修复领域的学科建设,提升修复教育的科学规范化程度。

古籍修复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文献的产生和文献载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现代修复人才不仅要继承古代文献修复的经验,还要在技术和方法上大胆创新。因此,古籍修复是一项既古老又年轻的事业,甚至可以说现代古籍修复是重新研究古籍保护和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纳入高等教育中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应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对文献的修复和保护进行探索研究,走出经验阶段,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中修复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全新的方法和理念揭示古籍文献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更有效合理地保护和抢救作为古代文化载体的文献遗产。

五、“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完善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设计。

相对国外古籍修复和保护的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国内的古籍修复和保护基本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古籍保护与修复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实践技术与理论知识缺一不可。根据应用型、创新型古籍修复人才的能力需求和基本特质,高校的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教学,其课程设置应该兼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应根据实验条件和师资条件对研究领域、专业分化做合理安排。其中实践性课程设置应包括:材质和材料分析、技术和制作工序、保护方法和技术、预防性保护和修复、制作物件复制品、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此外,实践环节中引入古籍数字化教学内容,完成对古籍再生性保护的知识储备是古籍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且在数字化过程中,对于古籍特有的个性,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段和技术措施。因此,古籍的数字化将需要一批既懂得古籍整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2.打造一流的实验平台,提高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技术保障。

古籍修复是一个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引入实践教学,对高校办学的软硬件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完善古籍修复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大力建设满足教学需要和推动专业发展的实验平台。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是以古籍修复及古文献保护为基础,融原生性及再生性保护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六、“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为实现应用型、创新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目标,古籍修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实践教学体系融入自然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使修复人才具有从经验修复到科学修复的潜力提升。

在高等教育体系下,古籍修复不仅是一种应用技术,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一门以修复技术为基础,综合了化学、物理、艺术学、美学的应用科学。因此,新时期的古籍修复人才,不仅要传承传统的修复技术,还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增加古籍修复的科技含量,推进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探索古籍文献修复的方法论,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完成从经验修复到科学修复的转化,从而使传统古籍的修复适应现代古籍保护的需要。

2.加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打造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

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纸质文物保护和文献保护技术两个重点实验室。

纸质文物保护实验室主要拓展在纸质文物方面的综合保护项目,于实验教学中引入用于化学分析、纸张耐久性与物理强度测试与纤维质量分析等的实验项目,着眼于科学修复中所需的工艺检测环节。为加强古籍修复的科学性,纸质文物保护实验室主要从纸质文献载体的变化、保存空间温度、湿度的影响和微生物滋生等方面,分析纸质文物老化受损的原因和机理,总结出纸质文物保护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加大纸质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古籍科技保护方面的实验基地。

文献保护技术实验室主要开展传统古籍的修复与民国文献的保护等实验项目,用于培养学生古籍原生性保护的专业技能。文献保护技术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古籍保护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立足于古籍修复、保护类实验的独特性、科学性,为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面提供物质基础,并利用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我校成为古籍修复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古籍修复师鉴定基地。

七、结语

高等教育背景下创新“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具有独特性与时代性。现正值国家、省市教育系统遴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关高校应加大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的建设力度,增强综合实力,为申报古籍保护类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硬件条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古籍修复专业教学体系的科学论证,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宏彦.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科学培养对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

[2]覃燕梅.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4).

[3]葛怀东.古籍数字化的学科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2(1).

基金项目:2012年金陵科技学院实验管理专项课题,课题编号:SYZX201203。

作者:邓抒扬 葛怀东

上一篇:供应链财务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酒店培训与人力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