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2024-04-20

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共7篇)

篇1: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因此,如何把握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机遇,有效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性,促进新兴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电力企业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阐述了智能化农网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目前西部一些地区县级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县级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智能化;农网;配网;升级

当前,随着国家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引导,小型城市及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农业正在崛起,使得中低压电网配置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安排41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对县级电网而言,这是继上世纪末农网改造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升级改造,对农网发展既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区域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如何抓住这次电网改造升级的机遇,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一个坚强的县级电网,为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是我们亟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农网智能化的含义。

农网智能化的基本特征是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

信息化是指在农网中体现为有效整合农电管理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依靠农网智能通信手段,利用信息集成技术解决方案,为农电业务一体化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自动化是指在农网中体现为适应农网特点和运行环境,适度提高农网智能装备水平,依靠面向多点分散数据的低成本高可靠通信系统、实用化高效信息采集传输及集成应用自动化与优化运行系统,实现农网自动化运行控制与管理水平提升。

互动化是指在农网中体现为电力供应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采用智能用电与互动化新技术,通过信息实时沟通分析,为用户提供透明、友好、便捷、安全的服务,实现农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灵活接入,促进电能的安全、高效、环保应用。

二、西部县级电网现状。

在上世纪末全国农网改造中,对县级电网的供电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以陕西黄龙供电分公司为例,通过当时的升级改造,在中压配网线路分段和分支上采用了真空开关,建成了陕西农网首个环网供电线路,并取得了线路损耗明显下降,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的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工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老旧的电网构架、配变台区的布点、设备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目前用户的要求。

1、中低压配网构架布置不合理。

县城配网馈路供电辐射半径远远超过承受能力数倍,电源单一,10kV配网线路N-1比例过低,发生故障后引起大范围停电的风险较大。配电台区布置供电半径远远超过250M,配变容量配备不足,低压导线截面制约负荷发展裕度,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2、设备落后,电网升级发展基础薄弱。

虽然一些县级配网较早实现了环网供电,但是在联络、分段、分支的开关选型上,10kV真空开关没有监测、保护、控制测量接口,保护的整定不能按负荷阶梯型来整定。配变没有监测、保护、远抄接口,中压配网一旦出现故障,仍然采用全线人工逐段排查,工作效率低,停电时间长,经济损失大。

3、低压配网导线载面偏小,集装箱安装方式缺陷多。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的电网改造中,县城城网就采取了电缆下线,电度表集中安装,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负荷的自然增率以每年20%递增,每户居民最高负荷可达7kW,之前选用的电缆已无法承担目前的负荷。加之低压供电半径偏长,电压质量无法保证。

4、电网规划缺乏前瞻性。

由于西部的发展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较为滞后,因此,电网的规划水平受到经济、信息、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尤其是缺乏与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管理和维护引入的先进系统,多种因素导致西部县级电网结构和运行水平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三、县级配网自动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县级电网的规模不大,在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时,应该遵循稳定可靠、实用、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追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大而全和盲目建设。

(2)从经济方面考虑,县级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要有针对性,抓住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避免建设结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否则一方面投入大,另一方面维护起来也比较吃力。

(3)根据以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经验,通信是配网自动化的瓶颈。已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往往由于通信通道故障,导致已有的系统运行结果不理想,甚至瘫痪。尤其是一些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由于光缆运行环境不好,容易受外力的破坏而中断。所以,通信的管理和维护,是维持配网自动化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 (4)在方案选择上,不仅要注重故障处理的效果,还要关注达到这些效果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因为有些系统发挥正常的故障处理功能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例如单一的主站集中控制的处理模式,这种模式要正常功能发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通信信道完好;主站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稳定正常;故障处理基于的计算机上的配网网络拓扑结构与现场一致;现场FTU设备和通信装置运行正常。但问题是上述4个要素经常不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在方案选择时要深入分析,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建设方案。

(5)配网自动化涉及的技术专业面比较宽,所以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组建,为后期的.技术维护奠定基础。

四、适用于县级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方案。

1、基于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定位系统。

故障指示器通过检测短路电流的特征来判别短路故障。通过在分支点和用户进线等处安装短路故障指示器,可以在故障后借助于指示器的指示,迅速确定故障分支和区段,大幅度减少了寻找故障点的时间,有利于快速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近年来还发展了具有同时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和相间短路故障的的二合一故障指示器,使得指示器的功能进一步扩展,而且它的通信可以采用GSM短信方式、GPRS/CDMA等通信方式,所以在此基础上配合安装一定数量的通信终端,可以将故障指示器的动作状态发送到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地理图上或单线图上直接定位故障点,大大提高了故障指示器定位故障的自动化程度和故障处理效率,是一种最经济实用的自动化方案。这种方案不需要改造一次设备,主要是在现有设备条件的基础上加装故障指示器和通信终端,就可以初步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减少故障巡查和故障处理时间,而且投资省,见效快,容易实施,也容易推广。

2、在故障定位系统基础上升级的二遥方案。

这种方案是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监测终端,除了具有第一种方案的功能外,可以实时监测电流和开关状态,实现对电网的基本监测。在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线路电流的测量和监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更进一步满足我们对配网的基本监测要求。而利用故障指示器本身作为电流测量探头,正常情况下监测负荷电流并定时上送,故障情况下检测故障电流并给出故障指示的技术已经获得突破,将大大提高该自动化方案的实用性,使得我们不需要对现有任何一次设备进行改造,即可实现对配网的两遥监测(遥测、遥信)。事实上,大多数需要遥测的地方,只要监测负荷电流,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对配网的监测要求。对于县级电网而言,这种方案采用GPRS/CDMA等通信方式基本就能满足需要。

3、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案。

这种方案主要是用智能控制器配合电动开关,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转供电,是在原来的电压分断器、电流分断器、重合器技术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种技术,投资省、见效快、可靠性高,不需要通讯。通过给电动负荷开关、断路器配置一台智能自动化装置,综合监测线路电流、开关两侧电压、结合开关状态的检测,在故障情况下可以自主判断故障位置,自动跳开故障区段的两侧开关,自动合上联络开关,实现故障区段的自动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如果在这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通信装置,可以自动升级为标准的FTU,实现三遥(遥测、遥信、遥控)功能,比较适合手拉手供电的环网系统使用。

4、具有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案。

这种方案是在第三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光纤通信,环网内的各FTU互相交互信息,在故障后毫秒级的时间内直接跳开离故障点最近的两侧开关,而变电站出线开关并不需要跳闸,这使得停电区域最小,同时联络开关自动合闸转供,保证停电时间最短,而且这种方案即使在网络通信失效的情况下,该环网中的设备会自动转为第三种方案工作,从而保证故障处理的功能不会丧失。这种方案的特点是停电范围最小、停电时间最短、效率高、投资省、见效快、可靠性高,适合具有光纤通信通道的场合,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电网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案。

五、结语。

“十二五”期间的电网改造升级是电力大发展的极好机遇,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识到智能化电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对于县级电网而言,必须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统筹规划、综合考虑配网络结构、设备情况、资金规模等因素,选择最具效果的方案,分步分期实施,逐步升级,实现县级农网智能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2: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电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智能科技进步的农网建设,不仅优化了农网的网络结构,也提高了农网建设的整体水平,科技进步在农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农网建设中,应加强推进农网科技进步,从而推动农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是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可以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中,如自动抄表、有载调压变压器、绝缘架空导线等材料,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电网的发展。但是,随着新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革,当前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解决。

1.新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新农村电网体制的改革,对农村电力科技进步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农村科技进步的电网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在“十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科技进步工作作了回顾,也提出了两改一同价政策,“十五”期间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大大加强;农村电网的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推广;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等方面,农村电力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但是,目前农村电网在科技进步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农网技术发展方向的超前性研究、科技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网科技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农网科技进步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阻碍了农村电网事业的发展,农网科技进步工作难以开展。在农网建设中,应注重科技进步的发展,找准科技进步的方向和领域,以提高农网科技技术含量为目标,并提高农村电网的建设水平,以保证农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是农村电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进步成果的应用使推动农网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这就需要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及加强农村电网的管理,从而推进农村电网科技进步。

2.农网科技进步建设的战略目标

农网科技进步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农村电网服务,各单位应认真 虑农网的.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从而实现农网电力实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科技进步的农网建设,要求努力建设现代化农网,实现长期规划的高压配电网络主网架构,推广农网建设典型设计,从而不断提高农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农网安全生产管理,加快农网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进而提高农电优质服务水平。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3.基于科技进步的新农村电网建设策略

3.1建立农村电网科技进步组织体系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网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管理机制,并且抓住科技进步工作的方向和领域,从而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在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管理机制中,应以农村电网体制改革后的管理方式为基础,并根据当地的用电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网科技进步组织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使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认真落实到位,以满足科技进步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另外,建立完善的农电技术规范和标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对农电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制订和修改,这就需要各个电网公司参与到农电技术规划和技术标准制订、修改中,以满足新农村用电需求。各个电网公司应结合电网建设要求,不断进行电网技术的改造和改善,优化电网的网络结构,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从而提高农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3.2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超前性研究

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超前性研究是当前农网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超前研究,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方向,因此,在农网技术发展方向研究中,各个单位应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发展规划,在制定、修改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工作的引领作用,使农网科技进步工作落实到位。随着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科技技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网建设中,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技术的研究,借鉴同行的研究经验,加强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将借鉴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本地电网建设中,使现代化高端技术适应当代的科技进步步伐,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农网科技进步的装备水平。

3.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有利保障,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中,各个单位应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为农网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专业的科技人才。各个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农网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员工的教育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也能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强大的电网建设队伍。

3.4农网工程典型设计的推广应用

典型设计是实现规划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管理手段,其不仅可以实现统一化的工程建设管理,也能合理控制电网工程造价,国家电网公司可以吸取典型设计的经验,完善农网建设管理,从而加快农村电网设计进步,进一步提高电网设计质量。典型设计的运用,不仅可以规范了电网网络结构,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通过有效整理电网设备,从而降低电网的运营成本。而农村电网建设涉及面积范围广,大力推广应用典型设计,使农网网络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低、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而建设自动化、装备水平高的农村电网。典型设计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篇3: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农网智能化项目作为跨环节试点工程,主要是开展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农网配电自动化、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综合试点建设。目前农网配电台区配置多样、功能单一,没有统一的配电监测装置,缺乏对配电台区电能质量问题(包括电压、无功、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等)的有效监控与综合治理。要使配电台区达到信息化、自动化的要求,实现台区智能化自管理、经济可靠运行,必须建设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配电台区。

本文分析农网配电台区计量管理、负荷管理、电能质量管理、线损管理及经济运行管理等,研究探讨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功能的实现[1,2,3]。

1 遵循原则及要求

1.1 原则

遵循“标准设计、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按负荷区域规模大小和负荷密度、地理情况,进行技术比较,选出合理建设方案。根据配电台区经济发展基础、负荷状况和供电可靠性等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原有配电台区的设备资源,选择相应类型的智能配电台区功能配置。

1.2 总体要求

(1)配电变压器。选用节能、降损、环保技术的变压器,淘汰高耗能变压器。新建和改造的智能配电台区,推广使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

(2)智能低压配电箱。采用间隔单元的标准化设计,各间隔单元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划分,纵横分区布置,相互独立,实现“即插即用”,各间隔单元有明显标识。

(3)智能一体化配电终端。对配电变压器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实现配电变压器监测与保护、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用电负荷管理、电能质量管理、台区经济运行管理、互动化管理、接入公用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监测与控制,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

2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模式

2.1 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

适用于100 kVA以下容量较小、负荷水平较低或负荷分散的城郊和乡村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具备配电变压器基本的监测、保护、通信功能,实现配电台区计量管理、负荷管理和状态监测,并可选配用电信息管理和互动化管理功能。

2.2 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

适用于100 kVA及以上、负荷水平中等或较高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具备配电变压器基本的监测、保护和通信功能,实现配电台区状态监测、计量管理、负荷管理、无功补偿控制、三相不平衡治理、用电信息管理和互动化管理功能,并可选配配电台区线损管理、经济运行分析、分布式能源监测与控制(智能配电变压器终端留有必要的硬件接口,方便智能配电台区功能扩展)等高级应用功能。

2.3 扩展型智能配电台区

适用于负荷水平高、对电能质量有要求或对电能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具备配电变压器基本的监测、保护和通信功能,实现配电台区状态监测、计量管理、负荷管理、广义无功补偿(动态谐波抑制、无功补偿、三相不平衡治理)、用电信息管理和互动化管理功能,并可选配配电台区线损管理、经济运行分析、分布式能源监测与控制等高级应用功能。

3 功能建设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是对配电变压器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要实现台区信息监测、集中抄表、电能质量监控、漏电保护监测管理、低压线损分析、台区异常运行报警、配电变压器环境监测、台区信息互动等功能。

3.1 台区信息监测

(1)台区模拟量监测。对台区模拟量进行监测,管理并保存智能终端采集的模拟量数据,提供时间区间、数据类型等方式的查询。主要数据包括:台区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2)台区数字量监测。对台区数字量进行监测,管理并保存智能终端采集的数字量数据,提供时间区间、数据类型等方式的查询。主要数据包括:台区总电能示值、总电能量等。

(3)台区状态量监测。对台区状态量进行监测,管理并保存状态量数据,提供时间区间、数据类型等方式的查询。主要数据包括:开关状态、配电监测终端及计量设备工况信息等。

(4)台区环境监测。根据智能终端对外部环境进行检测,主要有:温度、湿度,变压器油温等。

3.2 电能质量监控

(1)台区频率监测。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台区变压器频率状况,并以图形方式实时显示选择监测的台区频率情况。

(2)台区电压监测。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台区变压器的线路电压状况,并以图形方式实时显示选择监测的台区电压情况。

(3)台区谐波监测。监测电流总及各次谐波电流日最大值及发生时间,统计电压总及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及总畸变率日最大值及发生时间,以及电流电压谐波日统计数据,并可对谐波异常事件进行查询。

(4)台区三相不平衡监测。通过智能采集终端向主站发送变压器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监测数据,根据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或者台区下所属用户按相线电能量统计数据,计算三相不平衡度,并可以按照供电单位、线路、台区等进行查询。

(5)智能采集终端运行状况监测。自动监测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监测到终端设备故障时,产生故障事件,触发故障处理流程。系统自动对终端的采集情况、通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图形方式实时显示选择监测的终端的运行情况,生成终端采集情况、通信情况的统计报表。

(6)台区漏电保护器远程测控。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台区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台区漏电保护器,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系统通过对台区漏电保护器的监测可以保证配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7)台区无功补偿投切远程测控。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台区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台区无功补偿,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通过对无功补偿投切的远程测控,以减少网络损耗,提高电网质量。

3.3 台区异常报警

(1)台区电压越限报警。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台区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并设置电压越限定值参数,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电压控制。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

(2)台区电流越限报警。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台区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并设置电流越限定值参数,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电流控制。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

(3)台区功率因数越限报警。对用户设定相应的功率因数分段定值,统计各分段定值内的时间;统计用户指定时间段内的功率因数最大值、最小值;按供电单位对超标用户分析统计、对用户功率因数异常提供异常记录等。

(4)台区失压防盗报警。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台区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并设置失压定值参数,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电压控制。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

(5)台区缺相报警提示。根据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采集来的配电变压器日常运行实时数据,对配电变压器缺相进行报警提示。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缺相控制。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

3.4 台区智能经济运行管理

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变压器的控制方式,管理并设置控制策略,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投入和切除控制命令,实现台区的智能经济运行,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

3.5 配电变压器监测分析

(1)电压合格率统计分析。根据智能终端采集系统采集来的配电变压器监测数据,对电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变压器名称、查询时间、电压合格率、电压越上限次数、电压越下限次数。满足各种条件查询,可用图形(曲线、棒图、饼图)展现并可输出报表。

(2)日负荷曲线统计分析。根据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采集来的配电变压器日常运行实时数据,以图形形式对配电变压器每日三相负荷进行分析,并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当发现电能量示数曲线或电能量曲线异常时,生成相关的告警事件,并可输出报表。

(3)监测信息日统计。当完成日电能量示值(总、各费率)入库后,根据日电能量示值(总、各费率)计算日总电能量(总、各费率)。当发现电能量示值或日总电能量数据异常时,生成相关的告警事件,可用图形展现并可输出报表。

(4)监测信息月统计。当完成月电能量示值入库后,根据月电能量示值(总、各费率)计算日总电能量。当发现电能量示值或月总电能量数据异常时,生成相关的告警事件,可用图形展现并可输出报表。

(5)功率因数统计。当完成日电能量示值(总、各费率)入库后,根据日电能量示值(总、各费率)等实时数据,对配电变压器功率因数进行统计分析。满足各种条件查询,可用图形展现并可输出报表。

4 结语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建立农网统一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平台,将配电台区实时数据用统一的平台进行采集、存储,形成实时数据综合数据库,实现配电台区实分析与管理功能。本文提出的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功能建设,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需要通过系统运行来检验功能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智能化建设研究报告[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

[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陕西蒲城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初步设计方案[R].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篇4: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网智能化建设

【关键词】电力;科技进步;农网建设;农电事业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是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可以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中,如自动抄表、有载调压变压器、绝缘架空导线等材料,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电网的发展。但是,随着新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革,当前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解决。

1.新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新农村电网体制的改革,对农村电力科技进步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农村科技进步的电网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在“十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科技进步工作作了回顾,也提出了两改一同价政策,“十五”期间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大大加强;农村电网的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推广;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等方面,农村电力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但是,目前农村电网在科技进步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农网技术发展方向的超前性研究、科技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网科技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农网科技进步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阻碍了农村电网事业的发展,农网科技进步工作难以开展。在农网建设中,应注重科技进步的发展,找准科技进步的方向和领域,以提高农网科技技术含量为目标,并提高农村电网的建设水平,以保证农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是农村电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进步成果的应用使推动农网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这就需要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及加强农村电网的管理,从而推进农村电网科技进步。

2.农网科技进步建设的战略目标

农网科技进步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农村电网服务,各单位应认真 虑农网的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从而实现农网电力实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科技进步的农网建设,要求努力建设现代化农网,实现长期规划的高压配电网络主网架构,推广农网建设典型设计,从而不断提高农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农网安全生产管理,加快农网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进而提高农电优质服务水平。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3.基于科技进步的新农村电网建设策略

3.1建立农村电网科技进步组织体系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网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管理机制,并且抓住科技进步工作的方向和领域,从而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在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管理机制中,应以农村电网体制改革后的管理方式为基础,并根据当地的用电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网科技进步组织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使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认真落实到位,以满足科技进步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另外,建立完善的农电技术规范和标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对农电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制订和修改,这就需要各个电网公司参与到农电技术规划和技术标准制订、修改中,以满足新农村用电需求。各个电网公司应结合电网建设要求,不断进行电网技术的改造和改善,优化电网的网络结构,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从而提高农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3.2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超前性研究

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超前性研究是当前农网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超前研究,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方向,因此,在农网技术发展方向研究中,各个单位应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发展规划,在制定、修改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工作的引领作用,使农网科技进步工作落实到位。随着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科技技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网建设中,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技术的研究,借鉴同行的研究经验,加强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将借鉴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本地电网建设中,使现代化高端技术适应当代的科技进步步伐,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农网科技进步的装备水平。

3.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有利保障,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中,各个单位应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为农网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专业的科技人才。各个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农网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员工的教育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也能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强大的电网建设队伍。

3.4农网工程典型设计的推广应用

典型设计是实现规划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管理手段,其不仅可以实现统一化的工程建设管理,也能合理控制电网工程造价,国家电网公司可以吸取典型设计的经验,完善农网建设管理,从而加快农村电网设计进步,进一步提高电网设计质量。典型设计的运用,不仅可以规范了电网网络结构,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通过有效整理电网设备,从而降低电网的运营成本。而农村电网建设涉及面积范围广,大力推广应用典型设计,使农网网络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低、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而建设自动化、装备水平高的农村电网。典型设计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是当前电网公司一项困难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农网建设中,应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改造和新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从而提高农网科技的装备水平,以保证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推动农村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郑宝森.加强农电企业管理推进农网科技进步[J].农电管理,2009,09:7-9.

[2]刘一.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农网科技进步工作思路及任务[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29:6.

篇5: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四个明确”,即明确属地单位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监督责任、明确项目管理责任、明确施工单位安全管控责任。属地单位虽不直接参与网改作业,但安全责任与施工单位同责同罚。要求按项目工程量大小安排专业负责人员,在现场全过程参与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的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措施,加强工程的安全管控,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要求外包施工单位加强对参建人员安全知识教育,严格遵守业主单位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有序组织,安全施工。

“三个到位”,即现场危险点预控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各岗位人员履职到位。以落实防高坠、防触电、防倒杆等内容为重点,要求施工前带队负责人须对作业面危险点进行充分辨识和评估,有针对性地编制防范预案,并在班前会向所有工作人员安全交底,做到“前预后控”。同时,安全稽查组随机对所有现场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式巡查,依次对工作票填写、安全措施防护、现场管理、人员履职到位等项目进行检查核对,每周上网通报安全稽查报告。

篇6: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继电保护是农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农网系统中, 因继电保护引起的事故呈上升趋势, 造成扩大化停电, 乃至局部电网解列失压, 严重影响了和谐电力的发展, 加强农网继电保护的动态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农网继电保护动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调度岗位:

(1) 交接班不清, 不能准确表述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 埋下程度不同的事故隐患;

(2) 对所管辖设备保护不熟悉, 对设备性能了解不够。保护发生异常时表现出不冷静, 甚至对保护现象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3) 保护定值管理和注意事项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4) 值班员对负荷的变化监视不到位, 对负荷增长过快或保护即将满负荷的区域电网不能及时通知继电保护人员。

2 保护人员:

(1) 对于新型保护装置包括安装调试以及事故后的处理。很少经厂家系统地培训过;

(2) 责任心不强, 安全意识淡薄, 思想麻痹。造成工作中误动跳闸事故;

(3) 校验项目不全, 校验不准确等, 留下事故隐患;

(4) 工作现场管理混乱, 监督力度不够, 致使工作后可能遗留隐患;

(5) 对新上保护的局部改动未及时修改图纸, 给以后的检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运行人员:

(1) 操作中漏投漏退保护连片;

(2) 处理事故过程中误动保护;

(3) 对于新型保护的运行经验不足。如对保护的巡视项目、事故、异常的处理等方面。

(4) 继电保护装置:

(1) 保护设备本身存在技术性缺陷;

(2) 个别保护插件制造质量不良;

(3) 设备插件保护本身存在缺陷, 遇到其它条件影响下会发生误动或拒动;

(4) 保护定值过大或过小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

三、针对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要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实现动态化运行管理:

1调度、继保、运行人员 (操作队、监控班) 必须做到步调一致, 思想统一。使各方人员合作意识与新型保护同时跟上去。

(1) 摆好自己的位置, 要明确继保人员与电网调度和运行人员一样, 是电网生产的第一线人员。只有三方面相互配合默契, 才能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 专业方面三方必须沟通。比如对于保护连片投退情况, 什么方式下不投什么连片, 应投什么连片, 三方应该达成统一认识形成书面规定, 防止误投退连片误调误操作等。

(3) 继电保护人员应根据负荷情况及时修改定值, 并更新相应资料。

2 二次设备的建档工作及时跟上去。

二次设备建档是一项基础工作, 每套设备均应建立档案, 设备规范、性能、投运、停运及更换日期;设备主要缺陷及分析资料;检验报告;出厂试验报告;安装、投运、交接试验报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对于新保护都应俱全。

3 二次接线修改的图纸变更修改工作应及时跟上去。

在安装过程中, 出现图纸与实际情况一些微小方面不符时, 继保人员应及时修改图纸或采取其它办法, 保证安装后的图纸必须与实际相符。并在验收设备时严格把关。

4《现场运行规程》中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部分的补充内容应及时跟上去。

继电保护设备更新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运行规程。通过设备的运行, 《运规》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 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

5《典型操作票》中二次保护部分操作填写项修改及补充应及时跟上去。

随着新型保护的使用, 保护连片的双重编号以及二次部分操作项的增减应及时修改, 尤其对于增加项 (如保护定值切换以及检查项目等) 应详细补充。消灭不合格操作票。

6 应建立“保护连片投退核对卡”并动态跟踪。这是防止连片误投误退的监督性举措。

7 应建立“二次设备现场验收卡”并动态跟踪。

设备验收是变电所一项很重要的设备把关工作。严格覆行现场验收制度, 主要依据是验收人员持“二次设备现场验收卡”。这是防止二次设备工作结束后遗留隐患的重要措施, 是变电所春冬检的安全大关。运行人员依照“二次设备现场验收卡”逐项进行验收。对每项验收情况都应作出评价。

8 二次设备巡视项目的补充和事故预想分析应及时跟上去。

(1) 新型微机保护的巡视不同于淘汰的电磁式保护, 其巡视项目与侧重巡视点不同。 (2) 关于微机保护方面的事故预想不同于电磁式等继电保护, 芯片代替了继电器线圈接点等, 以前是通过现象判断对各继电器查找故障, 现在是通过液晶显示反映出的。

9 二次新型保护的动态培训工作应及时跟上去。

培训工作成为新保护投运后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检修、运行人员尽快的、完全的掌握设备性能, 培训工作迫在眉睫。而动态培训是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应加大动态培训的力度, 尽快地提高职工整体的业务技术水平。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永恒主题, 继电保护是电网的核心。继电保护的准确、快速、可靠运行是电网安全的保障, 随着电力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保护装置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只有不断加强动态运行管理和动态培训, 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和人员的业务素质, 才能保证电力安全稳定健康运行。

摘要:介绍了县级供电企业加强农网继电保护的必要性, 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对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7: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县级,自动化,建设,措施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 对供电企业的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也有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解决县级电网的自动化。广西省电力公司对县级电力自动化的建设提出了总体的目标, 在县级配单网络的改造中统筹建设, 对变电站能量管理系统、配电检测系统等进行了系统的统筹建设, 这些工程的建设为县级电网自动化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1 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广西省县级的配电网大部分采用的是架空线路, 配电网路的复杂导致配电网的维修工作十分的复杂和繁重, 在人工查询故障的过程中, 由于一点的故障会导致全区域的停电, 且供电的速度慢, 发生损耗的现象比较严重, 县级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 常常受到外界的自然因素而发生故障, 导致县级大面积的停电, 严重地影响了全县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 而采用配电网自动化设备, 实现了配电网络的自动化, 如果区域内出现故障导致电网停止运行时, 能够快速的将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隔离, 并能保障非故障线路的用电安全, 减小停电的面积。电网的自动化能够为设备出现的故障做出及时的判断, 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任务量和工作的费用, 对电负荷进行合理的额控制, 提高用电的效率, 因此建设县级电网的自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

2.1 立足现实, 规划充分具备可操作性

配电网的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工程的建设具有复杂性, 因此在规划建设时要根据县级的现实条件, 与县政府的工程相互结合并与县城的环境和电网布局相协调, 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与城镇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全面实现电网自动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要考虑到县镇发展的实际情况, 并在投资能力上做出全面的考虑和评估, 并具有可操作性。

2.2 注重整体布局和网络结构的优化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中, 要根据县级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 实现城市的区域化供电, 网路的设计要与城乡建设相符合, 保障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电网的区域化网络结构。

2.3 设备具有超前性, 避免重复投资

在选择配电网自动化设备时应当首选无油设备, 选用配电网自动化开关, 能够实现远程的遥控和有线无线的远程控制。在远程的规划中要选用国际上先进的RTU、FTU, 同时具有继电保护和重合闸功能, 对故障点的线路进行自动化的隔离。

3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3.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结构功能

广西省的县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是分层分布式的体系结构, 主要是架空式的结构, 主要的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主站、子站和配电网终端。EPON无源光网络系统把子站和配电终端进行连接, 交换设备和无线光纤实现了子站的配电网设备和主站配电网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公司电力通信机房及新建的配网监控中心主要是配电网德州主站的放置层, 主要接受来自DTU、FTU以及TTU的终端所发出来的数据, 并接受地区电网的SCADA发来的数据, 获得最准确的电网消息, 对电网的运行状况做详细的了解, 对配电网的运营方式以及故障和符合的分配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让县级的电网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配网的子站层的主要任务是让各种实时的信息通过光纤网从配电网终端发送到主站层, 配电网的终端层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会各种配电网的实时信息进行采集。

3.2 配电网的实施步骤

(1) 广西县城进行了通信系统的建设, 主要有的0k V生活114k V和10k V生活112线配电网, 配电线路的数据通过配电网的自动化通信设备进行及时的接受和获取, 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的检测, 并根据发生的故障类型制定出相应的维修策略和方案, 减少故障的最低误差。

(2) 第二个阶段。目前县城的配电网自动化已经到了系统的规划阶段, 将要在县城的主要区域进行配电网的实施监控, 实现对故障的智能化管理, 对县城中重要的负荷区域进行全面的监控, 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自动化的修复, 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交换的功能, 正确预测将要产生的故障。

(3) 第三个阶段。根据县城电网改造的情况, 并在一、二阶段的基础上, 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 并将县城的全部区域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 对电路出现的故障实现可视化故障检修和检测, 对配电网实现实时的检测。

4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建议

4.1 配电网自动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配电网的局外运行要求, 需要对设备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在户外中必须有效地防潮、防低温和、高温暴晒等自然灾害天气的侵蚀, 在开关的绝缘以及电子设备等的设计上应当全面考虑其在然的因素, 性能要好。配电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的远程监控程序复杂, 且要求要比输电网高很多, 因此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必须安全可靠, 对电源的自动化控制要依靠自动设备的终端, 线路运行时从线路中获得电量, 如果线路出现故障, 要实现开关的可靠性。县级实施配电网自动化之后, 电网的维修工作大大的减少, 配电网的运行更加的高效安全, 工作效率提高, 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配电网自动化的全面实施, 改变了传统的配电网的管理方式, 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建议

在县城的人口密集的区域主要使用的是10k V配电网的供电负荷, 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县级配电网主要的结构是电缆线路为主, 负荷大且集中。在县级的其他地区配电网结构主要以网架为主, 线路较长, 分支较多, 负荷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大。城市的配电网与县级的配电网网络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县级不能按照城市的配电网进行, 应当根据县级的规划和布局, 采用县级的自动化的模式。对于县级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集中的实施控制。对网路的故障集中的进行监控, 实现三遥功能的县级网路, 对通信的要求以及可靠性比较高, 主要是采用EPON光纤网络技术, 对于信号较好的地区采用中压电力载波通信。对于新建或者将要改造的县级自动化系统应当对主站进行优先的考虑。

5 结束语

县级电网的自动化改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工程期厂, 且投入非常大, 因此县级电网的规划应当与县级的城市规划相协调, 根据县级现实条件, 制定出详细的实施建设方案, 与县级的电力企业相协调, 共同促进县级电网自动化的建设。目前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应当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平台, 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这样不但有利于节约经济成本, 还可以提高县级电力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提高县级电网自动化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林锋.县级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戴正刚, 汪能文.如何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智能化建设[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S1) :256+83.

[3]沈浩东, 白义传, 孙国成, 等.我国农村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农村电气化, 2009 (10) :36-41.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的简短赠言下一篇:易制毒化学品仓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