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在理沦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讨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然后通过对国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考察,分析了中国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最后讨论了一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应考虑的几个因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论文 篇1:

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摘 要:近期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表明,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如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中,一些国家通过设定利率走廊或利用公告操作来增加政策透明度,不但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同时有助于中央银行顺利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正基于此,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政策透明度,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公告操作;利率走廊;中央银行

作者:刁节文 贾德奎

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论文 篇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摘 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在理沦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讨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然后通过对国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考察,分析了中国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最后讨论了一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杯;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利率

文献标识码:A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通过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监测和调控实现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连接点和传送点,其选择和调控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之一,而不同的中介目标往往会导致货币当局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起于政策工具的运用,通过操作目标,使中介目标发生变化,最后使最终目标产生相应变化,如图1所示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一般认为,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须考虑三个标准:(1)可测性,即中央银行不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中介目标的资料,而且,中介目标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较为明确、稳定,中央银行能据此做出分析,社会其他人员能据此做出预测、判断;(2)可控性,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操作其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准确地控制中介目标参数的变动情况;(3)相关性,即货币当局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此外,中介目标还必须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经济金融环境不同,中央银行置身的经济体制背景不同,中央银行为实现其不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所采取的中介目标就不同。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

(一)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主张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是一种金融资产,它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公众对货币的超额需求会因出售这些金融资产而消除,而超额的货币供给又会引起对这些资产的需求,最终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反映到利率的变化上。因此,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高。基于这一分析,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利率。首先,从利率的可测性看,中央银行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因而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其次,利率与经济发展又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利率的高低关系到投资和消费的规模,利率高则投资消费少,经济运行趋冷;而利率低则投资消费多,经济可能过热。凯恩斯因此认为,在经济过热、利率较低时,中央银行应该发行国债,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而在经济过冷、利率较高时,则买进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凯恩斯认为,经济运行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所以只要以利率为中介目标,逆经济风向行事,稳定利率,就大抵可以熨平经济的波动。可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中介目标的利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反映和调节经济的运行。

(二)货币主义的理论主张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一理论否定了货币仅能够在狭小范围内的金融资产之间相互替代这一凯恩斯学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而指出货币不仅是金融资产的替代物,而且也是包括不动产在内的所有资产的替代物,货币供求的变化是在极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的。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对1867年~1966年美国近百年的货币需求和利率变化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验证得出的结论表明,美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仅为-0.15,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与此相反,貨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则较高,为1.8。他得出的结论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低,因而利率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货币需求函数是极其稳定的,即货币流通速度v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迟钝。由于v是稳定的,在MS;GDP/V中,MS与GDP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关系。同时,从可控性上来看,由于货币与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较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小,货币变动引起的超额货币需求就直接转向实物市场,引起物价的变化,借助于价格机制调节国民经济。因此,中央银行是能够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另外,货币供给量随时可以反映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因而具有可测性。从以上条件看,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主义的政策思路认为,由于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因而引起经济变量变化,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源来自于货币供给方面。因此,中央银行只要采取规则的而不是权变的货币供给政策,坚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就能形成和保持公众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心,避免不适当的政策措施加剧经济的波动。即一个国家只要根据经济规模的大小,为货币供应量确定一个较为长期的合理的增幅,并借助货币政策工具使其保持在这一幅度内,就能使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稳定增长,并达到理想的就业水平。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的最新进展

最近几年,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用发展演化的眼光来看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背景及约束条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和金融系统的结构,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同,因此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货币政策在影响实体经济时有两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从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工具,例如短期利率或准备金要求,到能够自接影响非金融部门状况的那些变量,主要是贷款利率、存款利率、资产价格和汇率的整个传导过程。此传导渠道主要取决于金融系统的结构。第二个传导过程是家庭与公司的金融状况与支出决策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家庭、公司和银行的初始金融头寸在其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包括杠杆作用的程度、资产和负债的组成及标价货币,以及他们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特别是银行融资。StevenKamin等人(1998)认为,这两个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到了最近十年来金融自由化的影响,政府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减小,这降低了信贷渠道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利率渠道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同时,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系统的开放和深化使得非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都趋向于多元化,由此加强了货币传导过程中资产价格的作用,特别是汇率的作用。

JozefVantdack(1999)认为,当金融部门相对封闭并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时,货币控制主要运用两个参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要求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贴现率。这时,运用货币数量控制而不是价格信号是更为有效的。而一旦金融市场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银行中介逐渐变得不占优势,家庭会将其部分储蓄放在银行部门之外,企业开始利用非银行部门的融资渠道,甚至银行本身也要努力在市场中立足。在此新环境下?银行利率开始依赖于金融市场的状况。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

(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大行其道,利率自然就成为这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最为普遍的中介目标。

但是,政府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解决总需求不足,有可能会造成财政赤字的大量累积和货币的过量供应,从而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酿成了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的“滞胀”局面。于是,货币主义的政策思路逐步被各国所普遍采用,与此相适应,货币供应量在这一时期成为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在特定条件下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英、法、德和意大利都曾经比较成功地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联储基本上接受了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把货币供应量作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然而,从80年代末期开始,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兴起,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越来越困难(即可控性下降),而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浪潮和大量国际外汇交易使各国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日趋松散(即相关性下降),从而导致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了以利率、汇率等价格型中介目标,即使是采用货币数量目标的国家,也注意控制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等变量。在最近几年,一些央行开始转向通货膨胀预期。

以美国为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预算平衡案的通过削弱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货币政策就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规模日益增大的金融创新浪潮使得各种货币替代物大量出现,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统计变得日益困难;而70年代以来以离岸金融和跨国银行活动为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与?0年代相比有跳跃性增长,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增长更为迅速,巨额美元被国际金融机构当作金融交易的对象,脱离了美国本土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正是基于以上变化,美联储对货币政策进行了新的探索。1993年7月,美联储放弃了实行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而转向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这也就是现在美国金融界的所谓“泰勒规则”(Toyl。rRule)。在货币政策目标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美联储其实是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长期目标并将其作为名义锚的(Mishkin,2001)。

一般而盲,发展中国家完全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以通货膨胀为主要监测目标的国家应具有以下先决条件:一是中央银行具有足够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当局要有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自由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二是货币政策传导应完全不受财政约束(Massonetal,1998);三是中央银行不受任何名义目标,如工资或名义汇率的影响。保持名义汇率的国家就不能有效地使货币政策与其他名义变量(如通货膨胀)相结合。如果对固定汇率予以放松,变成爬行盯住或目标区,那么,汇率目标就可能与通货膨胀目标并存。

目前,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货币数量;二是汇率;三是通货膨胀。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一个观点,即货币政策首要的、长期的目标是提高价格的稳定性。中央银行使用通货膨胀目标时,一般是以未来通货膨胀预期为调控目标的。实践中,有的国家单独使用某一种指标作为中介目标,有的国家则综合使用某两种指标组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美国和日本所使用的折衷策略大体上是根据具体情况在货币数量与利率之间进行选择。

(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践

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货币总量目标在很多国家依然受重视,有时货币目标被看作是约束政府预算的最有效手段。然而,许多国家除了货币目标外,还使用利率、汇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等变量作为补充。

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讨论

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摒弃了已通用近50年的直接调控手段(包括1984年正式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之后),转而运用间接调控手段,通过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控来实现最终目标,主要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1998年以前实施信贷规模限额管理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物价上涨幅度是在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确定的,中央银行据此安排国家银行贷款规模限额,但是,再贷款的收回或发放、利率的调整、准备金的变化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并不是依照贷款规模来操作的。因此,实际上贷款规模和M2并没有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期间不存在实际意义的中介目标(钱小安,2000)。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主要有四种结论,即贷款规模、超额储备、各种货币供给量及它们的综合。有学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佳指标,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基本可以得到主要银行的流动性情况,其变化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同时也直接受中央银行操作的影响(蒋万进,1997)。也有学者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是稳定M2的增长率,同时稳定M2与MI的增长率之差(王大用.1996)。随着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而主要监控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变量,我国理论界及货币当局亦就选择货币供应量还是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其中不乏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从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育情况看,金融市场刚刚起步,其规模及金融产品的种类都十分有限,因而在金融运行中能够替代货币的金融工具也就相应的比较有限;中国金融业目前仍处于加强监督和管理的阶段,而推进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工具的创新仍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人民币虽然完成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但是资本项目的管制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因而人民币成为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仍需要假以时日。因而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因而急需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同时应通过改革的推进,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为此作者建议:(1)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水平,力求在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保持并增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控能力。(2)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目前利率市场化的最大障碍不仅在于缺乏发达的金融市场,而根本在于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缺乏“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表现为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即需求主体对利率变动缺乏敏感性,变动利率不能有效地变动总需求。因而,深化改革以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将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

五、结论

通过对以上一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的考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开放经济的特点。主要是外贸结构和规模、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规模、汇率制度安排。特别是资本的流动性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就我国而言,随着资本项目的日益开放,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更多着眼于外部货币冲击,同时重视本国货币传导机制的改善,以弥补本国由于货币政策独立性下降而导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降低(刘元春,2004)。

2.金融系统的特点。主要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机构的结构以及金融资产的状况。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信贷渠道的传导更为重要;而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资产价格(包括利率)渠道的传导更为重要。因此,金融系统的特点在决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时是非常重要的。

3.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放宏观经济中的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会通过穿透效应和利率平价渠道在国际间传播。利率和价格市场化的程度,会影响国际间传播的方式和程度。

4.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工业化的阶段、储蓄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等。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演进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一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是息息相关的。

5.政策的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各种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矛盾,蒙代尔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于他们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所起的作用不同,应将实现内部均衡的任务指派给财政政策,而将实现外部均衡的任务指派给货币政策,并将两者进行适当的搭配。实际上,在现代宏观经济运行中,往往需要进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等一揽子政策的协调和搭配,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杭生.战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比较[J].金融研究,1997,(6).

[2]钱小安.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蒋万进.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与货币市场发展研究[Z].IMF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国际研讨会论文,1997.

[4]王大用.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J].经济研究,1996,(3).

[5]刘元春.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J].开放经济评论,2004,(1).

(编校:少卿)

作者:胡列曲 丁文丽

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论文 篇3: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开始出现新变化,很多国家相继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在介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实施前提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在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可靠性变差的条件下,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一种可能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行性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货币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种政策框架下,稳定物价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中央银行根据通货膨胀预测值的变化进行政策操作,以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向预定水平靠拢。自1990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目前已先后有加拿大、英国、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芬兰、以色列、南非、泰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且实行该制度的国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政策效果。Frederic s.Mishkin评价道:“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出现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策略的令人激动的发展”。

Bernanke和Mishkin将通货膨胀目标制视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中央银行向公众正式公布一个时期或几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值(或目标区间),并明确承认货币政策主要的长期目标是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在此框架之内,可以实施“受约束的相机抉择”。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属于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操作规范。尽管中央银行正在不断加大政策透明度建设,并且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重要政策导向,但中央银行面对多重经济目标,特别是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十分突出,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大局限性,调整空间十分有限。另外,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顺差持续快速增长,境外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剧,中国经济外部环境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导致我国经济短期内风险积聚,宏观调控难度骤增。我国现行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需要改革。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可行性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内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江秀辉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缺陷,认为通货膨胀率必然成为可行的选择;柳永明回顾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指出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郭琼琼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挂,指出货币供应量已经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际,通货膨胀目标制短期内在中国不可行。但长期看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合理选择;李雪莲从货币错配的视角指出,痛货膨胀且标制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选择;姜波克、朱云高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认为随着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度越来越大,我国应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倾向于浮动汇率;李扬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中央银行所钉住的目标通货膨胀率是经过改造和重新定义的,包含了大量其他宏观经济信息的目标变量区间,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政策框架比任何一种框架都更广泛、全面、深入地关注金融的运行和实体经济的运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力不足,应当考虑我国货币政策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变。

(一)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首先,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上要有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对通货膨胀的预测,独立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市场干预和调节,引导社会公众预期,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公开设定的区间。其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受财政政策的支配或干预,因为大量的、持续的财政赤字将加大通胀压力,削弱货币政策在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并迫使中央银行采用高通胀率的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的高度透明度。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原理,是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并加强对中央银行自身的约束力,以提高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从而稳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达到锁定长期低通货膨胀预期的目的。

3、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在调控经济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化的利率传导机制下,企业和个人的储蓄和投资决策受到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总需求水平,最终导致物价和通货膨胀的变化。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能够通过资金供求双方不断变化的交易及时反映出来,其变化从根本上说能反映经济的运动状态。若一国的利率没有开放,或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只要受政府政策的约束,那么利率对企业和公众的投资刺激和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就是有限的。

4、浮动汇率制。从各国的实践看,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是不可操作的。因为实现固定汇率制需要将本币分别与世界三大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或日元挂钩。这些国家利率的设定必须维护其所钉住的固定汇率,这就使其利率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所钉住的汇率国的利率的影响。

5、健全的金融体系。银行体系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防止政府实施金融压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效实施,要求金融市场比较成熟,尤其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很好的联通机制,以保证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运用迅速向最终目标传导。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较弱,除了人事上部分独立外,所有有关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事项都必须报国务院批准,这就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等各方的干扰。此外,人民银行承担的多重目标也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目标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受到多目标约束: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甚至包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

2、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从200i年1季度开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对每季度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并向公众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阐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意见及前景。形势分析会与执行报告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在公众与中央银行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有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制定。但同国外实行通货膨胀定标的国家相比,我国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3、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的,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放开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但是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真正建立以价格工具为主的间接调控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4、浮动汇率制方面。中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

作者:王旭霞 赵 军

上一篇:审计质量检验考察论文下一篇:数学录音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