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更取决于师生角色的合理定位。高校专业课在本科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易展开,其根源在于师生角色的固化与错位。基于本科与EMBA教学中若干细节的比较,深入分析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三大误区,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师生角色合理定位的三项原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 篇1: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摘要】文章从分析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出发,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毕业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大批不同规格和层次的人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1]。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 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2]。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应用型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着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有人[4] 认为,“后劲足、上手快”,即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要素特定的多样化组合方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理念上讲,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体培养目标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以知识的应用为重点。

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方向确定以后,如何进行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是所有工科院校都关心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到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笔者就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设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课程设置是进行该类型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其结构是否连贯、课程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培养工作。

1.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安排是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的。在进行社会行业的调查中,首先考虑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然后对这种工作需要哪些能力和知识,根据工作的要求对教学终的课程进行专项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2.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学生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习过程重点是PBL( Problem Base Learn) ,即基于问题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又一关键;学习过程还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加强与上司、顾客、同事、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二)教学内容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必须保证他们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三步走:

1.基本原理的讲授。对于工科学生来说,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掌握该理论基础知识,才能事半功倍。教师讲授基本理论时,应强调理论产生、内容及发展情况。讲解理论的来源是要同学们明白,“理论来源于实践”,没有凭空产生的科学理论;传授理论的内容是要同学们知道,此理论包括那些内容;分析理论的发展前景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创新才能使该理论得以发展,以用于指导更高层次的实践。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强调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2.实验室和校办工厂训练。要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让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就参与到社会工作中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可能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高校理论教学的连续性和企业本身的竞争压力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高校本身存在的实验室和校办工厂可以给学生提供初步锻炼的机会。在实验室和校办工厂的训练中,应该培养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只是走走形式。笔者认为,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对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社会实习或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书本知识如不能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就是纸上谈兵,没有用处。因此,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一步就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譬如对数控专业来说,书本上的数控程序如果不进行实际操作就不会变成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实际企业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才能体现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生在校期间最重要、最后的一个实践环节,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该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真实体现。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全过程训练,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研、查阅文献、运用互联网、计算机仿真和绘图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能力。对于培养本科应用人才而言,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 用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毕业设计与科研结合, 一方面可以学校经费不足、仪器设备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能力。这是因为科学研究是由教师对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从而取得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的成果以推动本学科技术的发展。毕业设计则是由教师组织高年级学生结合专业要求或生产需求开展的探索性活动,借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笔者在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时,采用江苏省教育厅的“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源研究”的科研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指导外,让学生自己主動查阅资料、进行计算机仿真和电路设计等工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应用能力。学生反映,这样的毕业设计效果不错。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工科学生来说,毕业后多数要进入公司企业做事。因此,实践动手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尽可能的作出实际的设计模型,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动手能力。对于那些东拼西凑的学生,要求其返工重来,直到自己能独立完成任务为止。

3.注重答辩中的创新性问题。对本科应用型人才来说,其应用能力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技术动作,而是能实现创新应用,因此,培养它们的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培养创新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研究缺乏概括总结能力,于是,在毕业答辩中我们的问题主要以“设计的创新点是什么”“本设计的不足及需要如何进一步改进”这种涉及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问题为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也会给我们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4.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教学工作之本, 有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教育改革获得成功,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否则一切良好的愿望和思路都会落空。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其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推出各种措施,让新教师脱产、半脱产或在岗到校内外一些实际工作岗位上锻炼。校内师资的培训可以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校内外实习基地锻炼,到校办企业、合作办学企业轮岗等形式进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培训应把产业服务作为一个社会实践的层面。产业服务只是将产业开发的成果应用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各种管理领域中去。让教师参与到产业服务中去,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招生吸引力;产业服务能为课程开发提供不断的源泉,课程的不断整合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事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产业服务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还应重视教材建设、双语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等配套措施。

三、结语

总之,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就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素质、知识、能力三个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具备极其强烈的市场意识,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炳生,刘雪东.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2).

[2]张济生,刘昌民,梁锡昌,等.面向21 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3]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

[4]庄华洁,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度滚动课题(编号:[滚]D/2005/01/60)

【作者简介】王长全(1973-),男,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特种电源,气体放电及相关技术;邢邦圣(1965-),男,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学院硕士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工程图学,CAD/CAM。

作者:王长全 邢帮圣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 篇2: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误区与重构

摘 要 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更取决于师生角色的合理定位。高校专业课在本科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易展开,其根源在于师生角色的固化与错位。基于本科与EMBA教学中若干细节的比较,深入分析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三大误区,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师生角色合理定位的三项原则。

关键词 专业课教学;师生角色;教学管理

Positional Mis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tudent Roles in College Academic Courses Teaching: based on Comparison of Undergraduate and EMBA Teaching//LI Yi, JI Shengbao

Key words academic courses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role; teaching

managment

1 前言

高校专业课是大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学地位举足轻重。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各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更为基础和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合理定位。课堂教学中清晰合理、动态化的师生角色定位,有助于学生自我潜能的激发和自我控制力的增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从而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考虑到专业课知识的综合性、边缘性及实践性等特点,我国高校通常在大学三至四年级开始进行专业课教学。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相比,专业课程更加切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理论上应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降低的现象。因此,很多教师得出结论:低年级本科生(一、二年级)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而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则相反。并且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相比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而言,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更具综合性和边缘性,知识点不像基础课程那样固化,而面临就业压力的高年级学生更偏好就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这种极具误导性的认识之所以拥有广泛的“市场和土壤”,一个基础原因就是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固化和错位。

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虽然是一种针对商界中高层管理者的在职培训,但其在教育本质、教育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与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有诸多相似[1],在师生角色定位和教学模式上亦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本文基于本科和EMBA的专业课教学的比较,透过常见教学现象分析师生角色定位的误区,借此重构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2 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误区

许多学者与研究人员在关于师生角色问题的研究上,已经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即师生角色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种主客体理论,而应在相应情境下动态生成[2-4]。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应避免陷入以下几种固化和错位的误区。

教学内容上,师生固化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者

首先,导致师生双方过度关注知识本身的传授和考核。在我国本科阶段的教学中,虽然大力提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但由于专业课的知识信息量较大,在实际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更为关注的仍然是知识本身的传授,包括案例讨论和现场实习等一些教学环节也大多围绕知识本身展开。当然,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涉世未深、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学本科生而言,过多地强调知识本身反而会束缚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和拓展空间。这一点对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尚不明显,但是对于一些综合性、边缘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生更加需要的是自主性思考,而非识记和背诵固化的知识点和应试答案。“渔鱼结合,渔胜于鱼”,学生只有在自由思考的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研究兴趣,形成职业规划。

其次,导致实践类专业课的开设力度盲目加大。当今社会各种知识的产生和更替速度前所未有,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此,不少高校不同程度地加大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和实务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力度,旨在使本校的学生比其竞争对手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这种做法的实际效果有待商榷,仅就目前来看,单纯加大课程的设置力度除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外,还会强化师生对于自身角色认知的误区,双方固化地成为技能型知识的传授方和接受者。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完全抹杀了大学本科教育和大中专技校甚至单位职业培训之间应有的区别,不仅无助于降低学生的就业难度、提高就业质量,而且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再次,导致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意愿。应当指出,高校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对讲授课堂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会本属正常,但若因此对教学内容甚至教学大纲随意筛检,多讲自己熟悉的、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内容,少讲或不讲自己不感兴趣的、不了解的内容,则是对自己、对学生和对学校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教师若认为自己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那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上,也容易出现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拖堂”,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冷场”的尴尬局面。如此,案例讨论的教学手段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对此也毫无兴趣。

相比之下,在同类课程EMBA的教学过程中,外籍教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第一,教学内容以案例研讨为主,教学流程包括案例的背景资料介绍、视频信息、小组汇报和自由发言四个环节,每个环节持续20~30分钟。

第二,在角色定位上,外籍教师并没有把自己扮演成“全能的上帝”,而只是扮演“组织者和调节者”,学生才是学习的“领导者和建构者”。教师要求所有课程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发言和观点,任何人(包括教师)不得在倾听和分析之前做出评价。

第三,教学的目标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点,而是以知识传播为手段和媒介,引导学生发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管理上,师生之间互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

一方面,教师依靠“点名”机制(以下简称点名)来监督控制学生。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是正常且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关心”不宜过度,比如依靠点名来监督学生的到课率,其实收效甚微。“过度关心”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认为多数学生天生懒散,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必须依靠教师的监督才能使其学习步入正轨。这种理由固然考虑到本科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的个体特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逻辑上看,这种“学生先天懒散”的论调有失偏颇。正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将学生的角色定位成“被监督者”,导致其丧失了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甚至愿望,一旦没有家长或教师这些监督者,就会出现“懒散”的症状。所以,学生的“懒散”不是被监督的原因,而恰恰是长期被监督的结果。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学评分”监督教师。教学评分制度的初衷是从学生的视角获取教学反馈,以此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师生的角色被异化为“学生是监督者,教师是被监督者”,那么不仅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迫使教师做出妥协,导致师生关系进一步扭曲。比如,学生因为不满被动地点名,而通过教学评分环节对教师做出失真的评价,进而导致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上做出妥协,对于学生的旷课行为不采取任何负向激励措施,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显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同样,EMBA教学中也需要进行课堂签到和点名,但是,这里的点名已不是教师监督学生上课的主要手段,也不是基于高额学费而提供给学员的一种增值服务。与高额的学费相比,不放弃学习带来的高昂的机会成本才是激发EMBA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动力。依此推论,本科生在人生最为宝贵的十年中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进行本科阶段的求学,其放弃学习的机会成本之高甚至可能超过EMBA学生的求学成本,但这种成本却常常被师生忽视了。点名本应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素质的一种手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师生角色的错误定位,教师很少从心理需求和经济成本角度深入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激励机制,反而求助于外在的点名机制并将其作为监督工具,造成目标与方法南辕北辙。

教学模式上,师生角色被同一化和对象化 教学作为一种师生关系的动态存在,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对于师生角色的界定都不应忽略实际教学中的个体所具有的独特个性与要求[2]。任何预设师生角色“主体化”的努力都隐含着“集权”[3]。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制安排、大纲编排和教材编撰都是经过专家咨询求证以后得到的相应年龄段学生整体情况的反映,这也是所谓“教学有方”的依据和由来。但是现实中的种种迹象表明,以样本的总体特征来套用个体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所谓“教无定法”,知识、学生和方法应该是三位一体的。换言之,对于不同的学生,只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学生可以掌握的知识完全可能而且应该超过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可以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知识本身是没有界限的,并不存在只能传授给研究生而不能传授给本科生的知识点。实际上,无论是管理学当中的“跳起来摘桃子”,还是教育学当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都暗示着一定程度的“前沿知识”和“超纲知识”是应该介绍给学生,并以此作为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相观而善”的契机和突破点。因此,学制安排、大纲编排、教材编撰和考评机制都应该着眼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果发现教学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时,任课教师所做的第一件事不应该是集体开会,也不是到兄弟院校“取经”,而是应该放下教师角色固有的“身份与地位”,以平等客观的视角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增强教学效果。

以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为例,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定位各不相同;相同的教学模式中也需要避免师生角色的同一化和对象化。在本科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具体知识点的讲解,还应当向学生强调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突出本课程的特色和定位,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醒学生在宏观层面把握课程精髓的基础上去掌握具体知识。相比之下,在该课程的EMBA教学中,外籍教师更加注重案例研讨,而对于具体知识点只做简单回顾。同时,考虑到学员工作背景的差异,所选择的案例材料涉猎广泛,在产品、行业、国家的选取问题上面面俱到、不断更新。

需要指出,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知识虽无界限,但在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应注意区分授课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对于EMBA学生而言,追求的不是课程体系的完备性,而是一种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和直觉,一种在相互交流和彼此启发过程中迸发的灵感。诚然,这种思维、感觉和灵感也是本科生所需要的,但是本科生缺乏EMBA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体会,这种差异使得案例教学在该课程的EMBA教学中会收到更好的实际效果。所以,对于同样需要进行案例教学的本科生而言,教师在案例选择、编排和具体讨论上应与EMBA教师有所不同。

第二,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思考并明确案例研讨的作用及目的。对于EMBA学生而言,案例研讨旨在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学生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一种“保健因素”,降低事业发生危机的概率,防范和化解风险;而对于本科生而言,案例研讨的首要功能则在于培养他们的国际化理念,增强学生对前期所学相关知识的整合思维及能力,从而为培养创新型思维打好基础。但是,无论本科教学还是EMBA教学,案例研讨的结果都不应像专业咨询公司那样,为学生提供现成的、拿来就用的答案。

3 师生角色合理定位的原则

合理的师生角色,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但是,师生角色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种主客体理论,不能孤立地进行统一、确定的静态预设,而应根据专业课程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下动态生成[5]。基于此,结合上文的比较分析来确立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合理定位的三项原则。

1)教学内容上,师生角色定位以学习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学术交流的民主和平等。专业知识本身是“鱼”,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授人以鱼”的方式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鱼”是客观的、是途径,而“渔”是主观的、是目的,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2)教学管理上,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师生之间以人为本、互尊互爱、平等相处。教师的点名、学生的评教,任何教学管理的方法,都应着力发掘师生双方的内在激励机制,避免沦为简单粗糙的控制和监督工具。当然,提倡师生平等并非要求教师完全放弃对学生的管理权,若如此势必会损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之间应建立有管理的合作关系,即在管理控制与平等合作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让师生双方的情感和价值得到尊重和认可。

3)教学模式上,教师应了解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要求,避免角色设定的同一化和对象化。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师生间的角色关系应该在一个开放平行的空间中,根据专业课程、授课对象的不同特征,通过不断交流,实现交互式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张涵.中美EMBA教育比较[D].福建:厦门大学,2008.

[2]薛媛.浅谈双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主体性特征[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1):22-23.

[3]廉欢,赵颖.从“自我缠绕”到“角色嬗变”:师生角色的动态生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21(3):143-145.

[4]周衍安,吴乃域.课堂生态系统中师生角色探析:兼谈后现代主义的角色观[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25(2):52-55.

[5]姚文峰,黄甫全.异化与重构: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师生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12(6):16-20.

作者:李轶 吉生保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 篇3:

小学四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从多方面分析了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諸多问题和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近年来,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但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大多数是处于一种“哑巴英语”阶段,学生不愿意表达,教师也没有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帮助学生表达等问题。本文就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说起,谈谈如何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

一、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1.口语能力构成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部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语言表达能力就成了当前社会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交际者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更能够提升交际者本人的自信心。

2.小学英语口语具有很强的基础作用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交际。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一至四年级阶段的儿童,正处于高度的语言敏感期,这个时候,进行全面的英语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很多专家建议,这一阶段可以开启双语教学模式,非但不会对儿童的语言体系形成干扰,相反,还是一种互相促进的作用。正是因为儿童对英语的高度敏感,所以,他们能够很好的辨认出英语中的不同音位特征,拥有更加地道的英语发音。因此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及早的接触英语口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3.培养适应社会的交际型英语人才

首先,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的英语水平会对这个国家在经济、商贸等方面的国际地位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其次,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全球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在经济往来方面,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当需要到国外出差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外国人问路等情况时才能够不为难。

二、当前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缺失

虽然当前我国教学改革中,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我国教育仍然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所以,英语学科的教师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应试教育,而不敢去大胆尝试开放式的英语教育,对英语口语教学也缺少一定的重视。在我国,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是或多或少地沉浸在题海中,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这个过程中,几乎完全忽视了语言学习的一种最根本的交际功能,学生会书写、能看得懂、会做题,但把学生放到英语情境中,他们就无法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他们会觉得英语学习追求的是分数,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

2.兴趣缺失

除了教的方面不重视之外,对学生而言,自身缺少学习口语的兴趣,也是当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一大现状。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不仅各项学习任务不繁重,就英语教学而言,也不会受到较多应试教育的干扰。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更多的采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这种缺少趣味性的教学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3.练习缺失

语言的学习,一定不能忽视的就是交际功能,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可能完全创造出一个地道的英语交际环境,这是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英语教学课堂也并没有重视英语口语交际机会的创造,很多时候,学生都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一些语法知识,课下背背单词,这就完成了英语的学习。其中最忽视的就是,实际的对话练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的英语学习,对英语水平的提升是没有作用的。

三、提升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英语听说氛围

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去用英语表达,而是缺少一个英语口语表达氛围或者是环境。课堂上要根据班级整体英语情况采取双语或者是纯英语授课,这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在采取这种授课方法之初,学生难免会感受到一定的困难,会有很多学生向教师反映听不懂教师的表达或者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但教师并不能就此退缩,可以在授课的时候,适当放慢自己的语言速度,或者是学生针对某句话听不出来,教师就可以多次重复练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说。特别是一些成绩相对落后学生,他们很多时候会流露出对英语表达不自信的心态。教师应该积极纠正学生的心态和错误认知,告诉他们一切都有一个开始的过程,最初可能发音不是很地道,但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就会发生质的改变。可以从课堂开始,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中去,刚开始可能只是简单的“Yes”“No”,这就是一种进步。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循序渐进,在不断进步中增加学习难度和挑战。

2.通过各种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通过诗歌或者短文朗诵、英文歌演唱甚至是小短剧等形式来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需要的是敢于展示自我,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教师不要追求较高标准的表现效果,只要有勇气站到台上并完成自己的展示,这就值得鼓励和表扬。

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时,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的英语展示。先让一位到两位组员完成剧本的创作,接着要分配好角色,大家在小组内多次磨合练习,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纠正英语发音,这样,不仅提升了英语交际能力,更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

3.丰富英语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例如,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通过预习来找出重难点。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讲解段落,而教师只在必要时进行补充即可。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一个段落设计出一些简答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回答。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4.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問题互动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英语口语教学应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前进行问题设置的方式展开教学,其实是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下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便于不同观点进行表达。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竞争式的回答问题,如头脑风暴等,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能动性,又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

5.挖掘教材内容

小学英语的课本有许多地方都注重和实际生活贴合。因此,教师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PPT,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进行猜测: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做些什么,并试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述。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激励下,才能更深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6.早读和对话是提升英语口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际表达,所以,锻炼英语口语能力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敢于大声的说英语。早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时间,在英语早读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如,首先让小组成员用英语讨论一下自己早起的心情如何,小组长可以为每天的早读活动设置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背景下,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开放的用英语进行对话和讨论。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还让同学们之间产生了一种思维的碰撞,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英语口语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通过对话交流不断创造一种英语交际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对话交流中敢说,会说。对于教师而言,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形象生动地完成四十分钟一节课的教学,不让每一分钟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娴敏.大胆地说,开心地学,创造地演——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8,(28).

[2]杨欣,黄琳.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6,(34).

(责任编辑 武之华)

作者:姜玉红

上一篇:显微手术脑肿瘤临床医学论文下一篇:大数据商业银行服务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