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教育思想论文

2022-04-18

摘要:中西融汇、师法造化、贴近生活、因材施教、注重创造是徐悲鸿所坚持的美术教育思想精华理念,这不仅影响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美术教育,也对后来从事美术的教育者以启迪。本文通过阐述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在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西方美术教育思想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西方美术教育思想论文 篇1:

我国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原则

摘要:著名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提出过许多著名的美术教育思想。他注重儿童的创造性,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美术教育的身心发展阶段,其美术教育思想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时要坚持阶段差异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与自主性原则。

关键词:罗恩菲德;美术发展阶段论;幼儿美术欣赏

罗恩菲德(1903—1960)是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的观点深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启迪。他对具有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极为欣赏,认为要通过儿童的美术创作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如何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时,他主张通过保护、鼓励、发展来促进儿童的创造性能力教育。另外,罗恩菲德的一些思想也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点如“学与思并重”、“因材施教”等不谋而合。近些年来,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已经被国内的美术教育界所吸收,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他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连续多次再版。其作品中有关儿童艺术发展的观点,对现代美术教育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他所提出的幼儿美术思想,总的来说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罗恩菲德“美术发展阶段论”的基本观点

以儿童为中心的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源于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及思想家卢梭、杜威以及其他欧洲美术教育家对他的影响。卢梭主张儿童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不能与其对抗,应该回归自然,追求人性,追求人自身的价值,反对用外在的标准与压迫去塑造、束缚学生。工具主义代表杜威则认为,衡量事物的标准是其实验性,因此许多教育问题也应该通过实验方法来解决。据此,罗恩菲德“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美术教育思想应运而生。他的这种进步主义的教育思想注重艺术活动自身的教育价值,认为美术教育不应把人为的、外在的或者说成人的标准强加于儿童,阻碍儿童的自然成长。而且,艺术创作活动在儿童的美术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儿童能通过美术活动来实现心智上和创造性的成长,并且能使艺术创作活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其自身的教育价值。罗恩菲德的美术教学方法论要求教师注重儿童各方面的学习和成长,在课堂中扮演积极教育者的角色,鼓励教师要极大程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教学。

罗恩菲德之前的一些教育家已经意识到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罗恩菲德也在其《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把儿童的艺术发展阶段划分为:(1)涂鸦阶段(2~4岁),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2)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做首次的表现尝试;(3)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4)党群年龄(9~11),理智萌芽的阶段;(5)推理阶段(11~13),拟写实的阶段;(6)青春危机期(13~),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罗恩菲德认为,这些阶段是来自遗传的知觉程序自然展开的结果。一个个阶段的发展,就像一个个遗传程式的展开一样。虽然各个儿童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速度,但整体形式和步骤却是相似的。儿童需要经过上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既然这些阶段是自然发展的,因而教师对儿童美术的学习就不应予以干涉,不要试图教儿童怎样绘画,而应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儿童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发展美术能力。他用许多详尽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不同阶段儿童的艺术发展特点,并从儿童成长的诸多方面解释了儿童心智的成长。

二、对罗恩菲德美术阶段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罗恩菲德的思想是美术教育思想中的瑰宝,他提出的符合儿童特点的美术教育思想非常有进步意义。从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对今天的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及借鉴价值,值得我们推敲、学习。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美术教育思想为现代幼儿教育所用。

那么,在目前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

1.阶段差异性原则。同儿童艺术发展阶段一致,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例如,两岁到三岁的幼儿处于从本能直觉阶段向审美感知阶段转变的时期,对色彩、形状和线条更感兴趣,但缺乏审美感知。三岁到四岁的幼儿开始萌发审美心理,既有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又有对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敏感性及相应美感体验。四岁到五岁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审美偏爱,偏爱色彩鲜艳、夸张和拟人表现风格的美术作品,喜欢能带给他们愉快体验的自然风光和景物。世上没有一般的审美标准,喜爱某物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或者生活经验。五到六岁的儿童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评价的影响,处于审美评价模糊阶段。所以,教师要做的是先弄清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处的审美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适合孩子的美术欣赏作品。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设定具有差异的审美目标,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教师的目标是引导他们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注意力。对三四岁的孩子,教师要鼓励孩子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对五六岁的孩子,要引导他们了解作品的简单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主动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

2.渐进性原则。幼儿的认知顺序是从感知到理解,从未知到已知,由模仿到创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练习到掌握。只有按照这些次序,才能提高幼儿美术欣赏的能力。对一些作品来说,儿童可能会被吸引,会谈论其看到的一些感受,可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已经超出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必然不能产生使其看下去的兴趣,更别说要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所以教师为儿童提供的美术欣赏材料,要呈现出渐进性的原则,先简单再复杂,依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顺序提供与指导。

3.自主性原则。不管任何活动都是要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了解和认识自主性。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也不例外。只有主动投身于美术活动,才能从中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活动中,儿童根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主动地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从中感受审美愉悦。虽然这个时期的儿童是根据直觉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但由于其自身各方面的局限性,他们所感受到的美的东西也是受限的,但这确实是他们目视耳闻的,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因此,教师不能强求幼儿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幼儿有自己的探索和想象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提问、讨论和交流,鼓励幼儿发表各自的见解,用多种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种方式把教师的“独角戏”变为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充分地激发儿童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地发表自身的观点。

4.独创性原则。儿童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不例外。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一些培养孩子独创性的原则。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儿童的独创性,深入了解儿童。其次,要解放儿童,解放儿童的双手、双脚与嘴巴。现在大部分的幼儿美术欣赏都被“做歪了”或者说是颠倒了,使得幼儿的美术欣赏变成教师的美术欣赏,教师先说一些东西,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何谈创新性?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应该逐渐引导幼儿把自身的注意力聚焦在审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上,而不是其他方面,从而帮助幼儿增强自觉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幼儿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长处,创造性地组织和设计有启发性的美术欣赏活动,激发儿童的独创性。

5.生活性原则。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选择首先应源于生活。艺术是植根于生活的,教师应带领儿童感受生活中的美,这是儿童美术欣赏的出发点。生活处处有美,但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的风景可以说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要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利用儿童所在地区的美术文化特色,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而且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生存、繁衍以及发展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的,逃不开历史文化的制约。每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批判,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国家本土的幼儿美术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案,从而使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马菁汝.罗恩菲德、艾斯纳,拿来还是摒弃?[J].美术,2014,(3).

[2]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中国当代美术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3]朱重翎.幼儿园5-6岁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4]林琳.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4.

[5]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5-270,338.

[6]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理论_lwindz[EB/OL].

http://blog.sina.com.cn,2013.

[7]陶金鸿.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J].艺苑(美术版),1998,(01).

[8]徐丹旭,宋永明.解读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J].艺术教育,2010.

作者:谢渊 王巧英

西方美术教育思想论文 篇2:

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在当下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中西融汇、师法造化、贴近生活、因材施教、注重创造是徐悲鸿所坚持的美术教育思想精华理念,这不仅影响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美术教育,也对后来从事美术的教育者以启迪。本文通过阐述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在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徐悲鸿  美术教育思想  中学

一、主张中西融汇,强调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

徐悲鸿自幼深受父亲徐达章的影响,对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扎实基础和深厚情感,同时他作为“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留学经历使他通晓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归国后,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教学体制,并投身于实践中。徐悲鸿引用《中庸》“致广大,尽精微”,强调不仅要发扬优秀传统,也要注重绘画方法。他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并以此理念为指导,在谢赫“六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新七法”论,又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人者,融之”,创新地引进西方绘画的先进元素与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相互融合,为20世纪之后中国画的发展注入动力。

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历史必然,学生被多种外来文化影响在所难免,因此徐悲鸿“中西融汇”美术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徐悲鸿所处社会背景和当下时代截然不同,但都面临一个问题,面对外来文化,应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徐悲鸿“中西融汇”美术教育理念根本目的是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革新中国画,它应用于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强调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教育部司长王登峰提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着力建设文化强国”,这强调在面对多样性文化时,不能将我们的“根”遗弃,美育工作要着重强调传统。在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有关传统文化的美术课程占比增加,重视传统文化进课堂,例如,地方美术课程是通过开发地方独具特色和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在教授《单色版画》时,融入淮北当地的民间传统美术遗存汉画像石拓片,供学生欣赏、借鉴和制作,利用“馆校合作”的优势,让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美术课堂,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这不仅培育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增强对美术遗存的保护意识以及提升学生的自豪感。总之,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受到传统熏陶,加深对本国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提升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不断地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修养。但当下中学美术教学对传统文化仅停留在保护和传承层面,如何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是每位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坚持师法造化,注重写实精神与写生活动融合

徐悲鸿秉持“师法造化”的绘画原则,对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画家给予高度评价,主张以写生作为绘画的必要条件,绘画者只有画大量写生作品为基础,熟能生巧,才能练出手头功夫以及对于创作灵敏的触觉能力。他尖锐地批判重摹古,轻写生的“八股山水”以及明清以来的人物画,认为抄袭模仿只能造成艺术的停滞不前,呼吁画家“师法自然”。徐悲鸿主张“写实主义”,他着眼于生活、造化、艺术、情感,并以“忠诚写出,且有会心,故能高妙”“成独旨”“至美”等为评价标准,至今对改良中国画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徐悲鸿“师法造化”美术教育理念运用于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体现的是注重写实精神与教学融合。“师法造化”来源于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家应师法自然,在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础上,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徐悲鸿倡导“师法造化”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美学判断能力,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培养学生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目标相似。在当下中学美术教学的“造型·表现”领域不只包括写生,写生是从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部分,还有拼贴、雕塑、拓印等多种方式,强调通过美术创作活动表达观念和情感,脱离之前重技法、轻创作的美术课堂怪圈,并且中学生的各种感知觉、触觉已充分发展,能精确的感受和分辨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对外界感受力增强,通过写生创作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处理分析能力、快速记录与表达能力,为开阔视野和开拓思维以及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当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写生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在室外开展校园写生活动,观察校园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用画笔来描绘身边事物,让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想相结合,并借助手中画笔表现出来,以此来认识美、感受美、表現美,领略身边事物的魅力,以达到提高美术素养的目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范画临摹”在如今的美术课堂中已寻常可见,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让学生大量地临摹所谓“范画”,将写生抛诸脑后,这种违背艺术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学生对于美的体验和审美认知,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徐悲鸿百年前批判“八股山水”的根源是一致的。徐悲鸿在百年前呼吁的教育理念,如今没有得到普遍实施,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三、主张贴近生活,倡导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徐悲鸿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画家,他倡导美术救国,并主张“以人为主题,更以人民的活动为艺术中心”的美术创作理念。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情感性色彩,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反映社会事件,艺术成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主题。《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作品传递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饱含情感的作品激励当时处于危亡之际的中华民族顽强拼搏。

徐悲鸿“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体现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师的回信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美术课程标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这些都说明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相关,要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教育理念。“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在徐悲鸿所处时代发挥给人民“提气”的精神作用,它运用于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可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汲取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素养,为他们的生活服务。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内容贴近现实,融入社会大众题材,例如,在新冠疫情解封后,教师讲授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板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贴合当下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事件,又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不折不挠的抗疫精神;还有在课堂教学里融入国际和国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例如,开展以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美术课程,并以此展开课程设计,可增进学生社会公共意识和环保意识,响应国家号召,在学习中了解社会现状,拥有国际视野;此外,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学生在当下年龄阶段直面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鉴赏中国花鸟画时,讲述古代文人风骨气节中融入学生面临有关考试失败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以疏解部分学生的负面情绪,鼓舞他们不断奋进向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下中学美术课程中不断融入现实主义题材与生活紧密联系,但仍存在“美盲”,归根究底就是美育工作落不到实处,才会导致大部分人对“美”认知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方面,学校对美术学科不重视,处于边缘化状态,忽略美术对学生生活的服务作用,美术课也经常性地被其他学科占用,而美术课是让学生感受和认知美的主要阵地,长此以往,学生审美能力自然很难提升,而且部分美术教师积极性也会消磨殆尽,对学生美术素养发展必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缺少相关政策。没有相关政策的硬落实,美术就必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21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美育入中考”,这对培养中学生美术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一政策实行,需制定更为详细和可行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生活服务。此外,传统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偏向讲授专业的美术技法知识,偏离学生生活,缺少服务功能,这使得艺术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之感,使想接触艺术的非专业学生望尘莫及,对美术课有了畏惧心理。

四、重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徐悲鸿遵循科学的艺术教学规律,在美术课堂上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他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气质秉性等非常了解,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学分制、年级制等美术教育方法,以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徐悲鸿“因材施教”应用于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体现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早在1967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视觉空间智能”,艺术的学习和感受使人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发展,并提到进行必要的个性化教育,在《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艺术学习质量检测报告》中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更加重视表现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认为“美术教育,是寄放个体精神的私人空间”,这都强调艺术教育要发扬学生个性。以往教学目标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设定,忽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当下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自主学习”,使教为学的辅助,更重视培育学生美术学习中的个性发展,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分化期”,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去教,教师根据具体课程更换教学方法,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允许学生选择不同材料、工具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在当下的中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教师给学生改画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当然,教师要根据具体课程性质进行纠正,人物速写课上若学生有人体结构、表现手法的错误,教师要及时引以纠正,但不能以偏概全。例如,教师教授工艺制作课时,可以允许学生运用不同风格的装饰性材料表达想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意识到抽象作品的独特美感,喜欢借助非写实性的风格表达自己,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将其想法付诸实践,就可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每个学生性格、智力程度、生活环境迥然不同,教师要注意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教学。例如,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不吝地给予表扬,以增强其对于美术学习的信心;针对具有良好美术素养的学生,教师要擅长发扬其优势,发散思维,引导其向大师学习,挖掘无尽的潜力,介绍西方印象派大师莫奈,他突破传统绘画束缚,勇于革新油画,给予学生启发。总之,美术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都能有良好的个性发展。

五、强调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创新创造

徐悲鸿认为“创造乃可贵之事”,强调艺术作品一定要有创造性,鄙夷抄袭模仿的行为,他将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融入中国画,革新中国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认为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创造和创新是紧密联系的,两者都是人类有意识的对自然界以及社会进行探索的自主性活动,是一种新事物产生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事业更离不开创新,因此,必须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徐悲鸿“强调创造”教育思想应用于当下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体现的是鼓励学生创新创造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美术学科的优势功能”,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要尤其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的培养,以创新促个性进步。当下中学生接受知识丰富多样,内容新颖独特,美术教师要构建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发展的课程内容。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综合·探索”领域,注重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进行学习,融合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例如,教师教授中国花鸟画时,利用语文课所学有关花鸟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思维,比如歌咏梅花的《卜算子·咏梅》、赞扬荷花的《爱莲说》、晏殊的《浣溪沙》等,以回顾诗歌的形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将文字美和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美术教室进行布置,烘托学习氛围,例如,教师教授以鉴赏书法为主题的课,可以提前将美术教室设计成“汉字演变展馆”,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演变历程,让学生犹如置身于博物馆,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调动多重感官,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的能力和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在教学策略上进行创新,鼓励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借鉴生活素材和社会主题,例如,教师教授手工制作课,鼓励学生运用树枝、废弃玻璃瓶、陶藝制品等多种材料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成品,集思广益,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如今乡村中学教育由于经济条件、地域限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因素限制,美术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未到位,这是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冯佳.徐悲鸿和林风眠美术教学体系比较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

[2]王欣妍.写实主义大师—徐悲鸿[J].速读,2014(12):293-294.

[3]王登峰.聚焦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工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20-12-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段鹏.基础美术教育质量监测述评与展望: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解读[J].中国美术教育,2020(06):7-11.

[6]常锐论,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257.

作者:宫鑫鹏

西方美术教育思想论文 篇3:

留学生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摘要:辛亥革命之后,随着众多留学生从日本、欧美的回国,重振中国艺术,唤起民族精神的觉醒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蔡元培、徐悲鸿为代表的一大批留学生,为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确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近代;美术教育

19世纪后半期,清政府开始向海外大批派遣留学生。受当时时局与清政府的统治者的兴国观念影响,外出留学人员基本以学习务实的时务为主,几乎没有人学习美术,这也许还是受传统对“技”的偏见影响。但是,随着与西方交往日渐频繁,到海外考察西方美术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例如,王韬去欧洲、日本参观了欧洲艺术之后,写下了惊叹不已的观感。宋有画院,并以画试士,故宋画冠古今。今观各国画,14世纪前画法板滞,拉斐尔未出以前,欧人皆神画无韵味。全地球画莫若宋画,所惜元明后高谈写神弃形,攻宋院画为匠笔,中国画遂衰。今宜取欧西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甲午战争之后,为效仿日本学习西方而走上自强道路,大批留学生赴日本留学。在1905年前后,由于政体的变革,欧美成为当时中国留学生的另一个留学热点。其中,除了学习科技、语言、政治、军事之外,不乏众多学习西方美术的学生。从辛亥革命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大批留学生回国倡导,并开展美术教育,使中国当时的美术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清末至1949年,中国赴欧、美、日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人数超过200人,其中,最著名的有蔡元培、林凤眠、徐悲鸿、陈师曾、何香凝、李叔同、李毅士、高剑父、吴冠中、江小鹣等。这些人形成了中国近代传播新美术教育思想的中坚力量,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20世纪初,留学海外的学生们纷纷回国,这些留学生的归来,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就是蔡元培、徐悲鸿等。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1907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监察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蔡元培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甚至美术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多次留学德国、法国,学贯中西。在任教育总长期间,颁布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四育”方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将美育列为教育宗旨之一。将美育与科学并列,以及后来提出的“终身美育”“全民美育”观念,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倡导与推动下,一批美术学校不断成立,美术团体也纷纷涌现,使得美术教育活动空前活跃,也直接对林凤眠、刘海粟等人的美术教育思想、方针的拟定起到了宏观的指导作用。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1916年,徐悲鸿结识了在广仓学会讲学的康有为,便拜其为师。自此之后,康有为关于中国画改革的预言,中国画改革趋势必然是“合中西画而为学新纪元”,决定性地影响了徐悲鸿的艺术成长,并直接反映到他的教育思想中。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留学,形成了用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想法。1919年,先后游历欧洲各国,潜心研究西方历代艺术杰作,使得他的写实技巧与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写实主义是徐悲鸿美术思想的核心。他在《中国画之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指导思想。这也是继承了康有为关于中国画改良的理念。从而成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倡导者中提倡中西融合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徐悲鸿学成回国,自此,他基本都以美术教育,振兴中国艺坛为己任。徐悲鸿主张革新、反对守旧,提倡写实主义的教育原则,提出了美术教学《新七法》: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正确;三、黑白分明;四、动态或姿态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阿堵。强调对素描基本功的训练,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这些思想至今都被从事美术教育的人们所传诵。徐悲鸿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以“……导中国美术入于正轨,将来多出纠正美术界之人才……”为己任,建立了以写实主义为中心的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林凤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1919年,赴法国留学,先后进入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4年,林凤眠与林文铮共同组织了“海外艺术运动社”,并应法国阿尔萨斯省首府,斯特拉斯堡大学校长邀请,在欧洲举行首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林凤眠结识了当时在法国的蔡元培,精神上的契合使两人迅速成为“忘年之交”。1928年,在林凤眠的提议下,正在主持“中华民国大学院”的蔡元培同意在江南设立一所艺术最高学府,并派林凤眠等人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林凤眠在杭州国立艺术院任职期间,贯彻了蔡元培反复强调的艺术救国思想,拟定了国立艺术院的宗旨:“本院以培养专门艺术人才,提倡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为宗旨。”提出了“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美术,调和中西美术,创造时代美术”的口号。

林凤眠在1926年《致全国艺术界书》中表示:“至于我个人,我是始终要以艺术运动为职志的!……我以为担起艺术的重担,自非我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必须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即或不幸,不为艺术界的同志们谅解,我同三五同志,也要一样地担负这种工作!即再不幸,连三五同志也不肯谅解,只我一个人,也还要一样地担负这种工作!”这正是林凤眠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为理想奋战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经过以蔡元培、徐悲鸿、林凤眠为代表的留学生们的不断努力,形成了以校园为阵地,以适应社會发展的美术观念为宗旨,以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美术人才为目的的新型的美术教育体制在中国逐渐建立起来。留学生为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美术教育体制在中国的确立,促进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周棉.留学生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J].史学月刊,2005,(11).

[3]刘海粟.齐鲁谈艺录[M].山东美术出版社,1985.

[4]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郑朝.艺术摇篮[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8.

[6]郑朝.林风眠研究文集[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作者:陈潇

上一篇:环境会计应用发展论文下一篇:财务风险能力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