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式改革交通工程论文

2022-04-25

考核方式改革交通工程论文 篇1:

《车辆评估》课程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探讨与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车辆评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传统的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提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交通运输专业性 质和课程特点探索出一套新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三七”模式转化为“二三五”多元化模式,这样既保证了本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交通运输专业基本知识,也体现了市场服务人才需求能力与知识结构特色。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车辆评估;多元化

一、研究背景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衡量工具,考试成绩不仅体现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还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延续了传统教育制度,自然带有种种弊端,高校高等教育提出应试教育向素质能力教育转变的理念,要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型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出一套多元化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基本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高等院校将以服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目标,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交通运输作为重点特色建设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服务、销售、运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交通运输及其设备技术使用、商务活动、信息管理等基本训练,具有开展经营活动、科学运用运输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的基本能力,培养汽车售后服务、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服务的。交通运输建设将遵循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根据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区域产业建设,坚持面向企业的办学方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定位,《车辆评估》作为交通运输专业主干课程,其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有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将专业特色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根据课程性质和人才培养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能力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围更广,更能适应区域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

综上所述,作为交通运输专业主干课程,《车辆评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车辆评估》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了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二、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考核成绩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由平时成绩的30%和期末成绩的70%综合评定,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决定,期末成绩则一般由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或开卷考试得到,其存在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试卷考试内容通常根据指定教材或所讲授的内容出题,而真正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题目偏少。学生认为考试就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再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2.使学生不注重平时课堂学习,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只为考试过关,只能考核学生的简单记忆和推理能力,難以体现课程特点,无法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动手能力,且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知识运用,限制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发展。

3.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评卷时过于死板,完全按照规定的知识点给分,成绩评定大多采用百分制记分,过于追求精确化和量化,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学习,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得到高分,急功近利,甚至作弊。

4.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过高,导致那些试卷考试成绩不合格和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平时成绩,为了能过关,试图把平时成绩提高进而使综合成绩合格,便对任课老师死缠烂打,还有的学生拿出苦肉计,这不但会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导致师生间关系恶化。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必须对开放性、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高校是培养专业优秀人才的场所,高校教学具有探索性、研究性和创新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进行各种创新性活动,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特点

《车辆评估》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标准、依据、原则、程序及基本方法,二手车交易咨询与服务,技术状况鉴定及回收等方面的内容。主要使学生了解旧机动车交易流程、车辆评估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直观检查和仪器检查技术,熟悉汽车维修价格的评定和估算方法及旧机动车交易价格的特殊性,具备初步分析、判断旧机动车交易估价能力,提供必要的二手车市场服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车辆评估》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旧机动车技术状况鉴定方法,对旧机动车损伤评估方法的灵活运用,依据旧机动车的技术状况鉴定结果和市场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交易定价。如果单纯地采用上述传统考核方式进行评定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其结果只能考核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简单记忆情况,无法体现学生对专业技能实际操作的掌握情况,更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就业技能的要求。

对于课堂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只要理解就行,不必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而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分析、探讨并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我们衡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看他们是否能利用知识进行实践运用,那么学生就会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式的创新性学习,我们的教学质量则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也是高校转型环境下交通运输专业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四、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

课程考核改革将以多元化考核方式为主导,《车辆评估》作为交通运输专业主干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就业市场性质,考核方式由传统的“三七”模式转化为“二三五”模式,即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的20%、理论考试成绩的30%和实际操作成绩的50%组成。

1.平时成绩通常由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考核取得,课堂考勤能保证学生的按时到课率;平时作业则主要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复习和思考,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可避免学生出现学习空档期;对讲授的重点难点进行课堂提问,不仅会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调动思维和思考,更能培养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语言表达和反应能力;对一些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则会加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调能力,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相应的实际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2.理论考试则主要以课程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出题,一般以闭卷形式,题量不宜过大,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思考和学习。

3.实际操作则针对二手车技术检查和评估及市场定价等方面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技能操作要求。开展本课程实践操作考试,首先需要有实践操作的环境,即提供不同品牌、不同类型及不同里程(年限)的车辆,任课教师在课堂讲授到某项理论知识,就会对应地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和作业能力,使学生担当二手车评估师的角色给出相应车辆的技术状况评估报告,并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定出交易价格。

《车辆评估》课程考核方式已经付诸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相比传统的考核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结合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开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不仅是一种检测方法和手段,更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新型考核方式中实操成绩部分所占比例为50%,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主动思考各环节流程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进而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拓展相关技能。

2.服務市场经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主要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意识等进行检测,实操部分具有主观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考生可以充分地发挥思维,激励学生自发性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这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五、结论与思考

传统的《车辆评估》考核方式既不能体现课程特点,也不能满足交通运输专业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作为交通运输专业主干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和性质,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用“二三五”的考核模式,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

课程考核只是一种衡量手段,不能由此判断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应正确认识课程考核的功能与作用,实质性淡化课程考核意识。

参考文献:

[1]饶子正.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实践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11).

[2]常远.课堂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方法改革探讨[J].教育纵横,2008,(6).

[3]叶喜葱,刘文俊,李力,王颖.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8).

[4]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01).

作者:赵海敬 范健文

考核方式改革交通工程论文 篇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行业机遇出发,以同济大学工程机械实验平台为例,探讨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探讨通过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培养、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合作的改革,培育工程机械领域优秀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工程机械;人才培养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中国工程机械抓住了新机遇,通过加强国外市场的拓展,2016年8月开始行业回暖,2017年实现了销售额的全面增长.[1]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相比去年增长了七分之一,表明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在“一带一路”机遇之下呈现出良好态势.工程机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筑、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据《中国工程机械报告(2017)》,中国是世界工程机械的制造大国,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以及压路机等主要工程机械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3]然而,我国工程机械前沿核心技术不强,行业标准国际认可度不高,在产品销量上并不是很理想,成为工程机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国外对工程机械研究较早,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也开始了工程机械的研究工作,依靠改革开放的助力发展迅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4]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先天的缺陷,工程机械同质化问题严重、液压件、轴承件等核心元件质量不达标[5];工程机械在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与欧、美、日等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6]

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人才来推动,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不二途径.以欧美发达国家机械教育为例,其高校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教学厚基础、跨学科、重实践、偏应用、晓动态.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大致为8∶2,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吻合,高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引进相平衡.[7-9]相比较而言,我国多数高校工程机械的相关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模式限制: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基础,教学模式单一,大多以答卷作为考核方式;不注重讲解工程实例及应用背景,实践课程偏少,导致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材内容陈旧,偏重介绍传统机械的构造及原理,关于现代化工程机械的相关知识在教材上几乎找不到.这些教育的漏洞直接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差,与多数企业所期望的应用型人才相去甚远.[10]

高质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高质型,通指某一类有知识、情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市场,能够积极迎接挑战,化解工作压力、抓住发展机遇.复合型,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除工程机械专业知识之外,还掌握应用土木工程、外国语言、地理学、国际法律等相关知识并能加以应用.在“一带一路”广阔的地域下,该类人才能够调整自己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工程应用型,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动手能力强,工程技能多,能够忍受复杂的气候环境.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笔者以同济大学为例,谈高校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同济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工程机械学科,对工程机械的研究已有60多年历史[11],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设有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工程机械研究院等一些研究工程机械技术机构,对工程机械的发展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改革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高质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1 高校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1.1 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

同济大学作为国内工程机械专业教育的主要策源地,为适应工程机械相关教学知识的更新换代,组织业内教师编写了相关工程机械教材,教授内容对外互通,与时俱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工程机械已经成为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方向,工程机械将深度融合智能化和信息化相关技术[12],专业外语教育、道德法律意识建设等内容也列入高校课程教改的内容.同济大学支持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才与物力进行教学改革和基础课程英语教材建设.依托同济大学的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组织相关知名学术机构,编写了10种语言的《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该套词典是国内工程机械专业领域内第一套以中文词条为标准的多语种双向对照词典,能够在国际平台上建立起相互沟通的科学术语体系,打破行业人员之间沟通的壁垒,有效降低沟通成本,从而建立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沟通的高速公路.

1.2 培养方式的改革

教学理念改革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围绕“知识、能力、人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宽基础、重实践、求特色、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打造“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行业应用-国际视野”的教学体系.2005年以来,根据同济大学“宽口径”教育改革的要求,机械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多个研究所本科生以“机械类”统一招生,逐步形成一、二年级基础课程基本统一的机械类平台课程,并在三年级正式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培养模式改革 同济大学通过实践补充教学理论知识,利用理论指导学科进步,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专业知识及人文职业素养,具备发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健康的心态、良好道德的团队型工程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机械專业学生能够在相关单位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相关领域的骨干人员.

课程体系改革 同济大学机械专业设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从多个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专业拓展方面,设有辅修专业,通过该方式对学生进行跨专业教育.在授课方式上面,学生通过选课系统可以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多门学科采取双语或全外语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在该专业领域国际交流学习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进步的前提基础,创新能力是拓展思维的重要表现.同济大学机械专业通过鼓励协助工程机械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生创新竞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创新能力、开阔创新思维,激发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勤奋学习的热情,锻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

学生兴趣培养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学生提供多项科技竞赛项目、科创活动项目,例如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院承担同济大学“机械与热能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任务,出资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基地进行日常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安排、资料收集等工作,广泛服务学生,进行项目培训,举办各类教师交流会、学长交流会、优秀项目展示、学术交流及答辩评审活动.

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学研合作 实践教学是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高校工程机械专业实践环节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工程实践、制图测绘、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实验课程、社会实践以及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等.实习主要采用实习与教学、科研、竞赛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合的方式.

目前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拥有两个国家级实践基地和50余个院级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基地,获得了一大批企业的支持,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多年来,结合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直秉承贴近工程实践、服务社会的理念,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沈阳机床研究院”“同济大学新奥新能源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并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努力践行大学服务社会的责任.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培育有“智能机械”“机器人”“轻量化机械”“产品数字化”“木雕加工”等团队.在科学研究方面,机械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年科研经费约4 000万元.每年发表SCI论文60-80篇、EI论文80-100篇、ESI论文2-3篇、授权专利40-60项.

国际交流合作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与国外知名学府和企业合作交流频繁,到目前为止,已接待来自德国、丹麦、日本、美国、瑞典、瑞士等国家大学和企业的专家和教授50多人次,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效果显著.近年来,教师出国交流70多人次,参加国际会议30人次,参与组织国际会议若干,与国外大学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途径;学院主办或承办了十余项国际会议,与国外知名企业和高校保持着密切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1999-2010年,与众多知名国外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30多项.通过学生交流互换的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留学生,让我国学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国外的行业背景、风土文化以及基建环境;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通过双边联合授予学位、联合培养、联合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学分互换、短期访学、暑期学校、学生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各种层次的国际交流活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适应世界潮流发展、未来能够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工程机械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改革开放后,同济大学恢复了与德国的联系,学院以机械学科为纽带,以德国为起点,辐射欧洲,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建立了“机械与能源学科卓越人才培养实验区”,牵头组织“中欧博士生论坛”,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中意班)”,每年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学生到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香港、台湾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有以下途径:接待外国专家和教授,教师出国交流,教职工参加专业内的国际会议和科研合作等.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带来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并通过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工程机械专业师生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2 同济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应用示范

实验教学中心对于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将企业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推进学与用的紧密结合;可以满足各类创新训练计划与学科竞赛的需求,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利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各种科研实践的途径,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潜能;可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启发创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学习与实践互动,教学与科研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行业、国内与国外、学习与应用、应用与创新的多方面结合,为培养和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创建全过程、多方位的培养环境.

同济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是一个集教学、实践、活动为一体化教学平台,于2016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宽基础、重实践、求特色、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行业应用-国际视野”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力求打造具有智能工程机械、先进制造及智能汽车特色的一流机械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实验中心注重对外合作交流,合作成立了西门子-同济大学运动控制实验室、沈阳机床-同济大学数控机床研发中心、派克-同济大学液压传动实验室、斯来福临-同济大学磨削实验室等.

同济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设有工程机械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结合虚拟实验平台和真实实验平台(图1),倾向以实验教学来推动学生知识理论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济大学利用与德国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将实验教学平台往国际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让学生的文化知识不只局限于本国的工程条件,能够在国际环境中找到发展机遇.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图2),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适应社会需求.同济大学机械实验中心的建设自2011以来,已支撑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74项,收获了多项教学成果及科研成果奖.同济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的建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为其他高等学校机械实验教学做出应用示范.

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相关教学体系模式必须做出针对性的改革,以培养出高质复合的应用型工程机械人才.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工程机械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笔者以同济大学机械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以同济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为应用示范,分享了高校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永华.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工程机械[J]. 中国经济周刊, 2017(19):31-33.

[2]钟林君.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工程机械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其潜力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 2018.

[3]《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编辑部. 2017中国工程机械报告[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7, 30(z1):23-55.

[4]何云秋. 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 2018(3):205-206.

[5]邹十践.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交通世界, 2014(9):22-29.

[6]吴国祥, 李玉河. 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 工程机械, 2013, 44(1):2-7.

[7]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等. 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29-34.

[8]丁雪辰. 創新型人才结构的分析与探索[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111-112.

[9]叶阿恋.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企业价值观培育[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131-133.

[10]李雪.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0):127-127.

[11]佚名. 同济大学工程机械学科简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4):30.

[12]杨华勇. 工程机械智能化进展与发展趋势[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7(12):19-21.

编辑:琳莉

作者:李安虎 李乔 潘维东 刘广军 姜涛

考核方式改革交通工程论文 篇3: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途径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为集发电、防洪以及供电一体的工程。在目前社会情况下,水利工程在社会工艺方面起到了巨大经济效益。利用考核水利管理来创造安全作业环境,进而预防洪涝干旱等问题的出现,其直接对人们生活环境带来影响。除此之外,在考核的工作当中,需要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重视勘查,最后对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水利管理考核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方面入手,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的考核。

【关键词】水利管理考核;水利工程管理;有效途径

1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工程建设不规范。对社会发展而言,水利工程建设有着公益性。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通过国家来投资。这个投资是构建国家水利工程方面,其自身不能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然而因为其含有国家资金作为基础,因此,一些政府在发展的时候都会构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发展的时候一般会集中在对资金的争取方面,对后续建设而言,往往不是而成功,计划整体方面存在完整性,然而其整体的执行情况往往不好。在施工的时候,审批手续也是尽可能的进行简化。在施工过程的时候,太多对速度进行追求,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进而让工程建设验收的程度存在比较大的问题。1.2管理体制不健全。水利工程为集发电、防洪以及供电一体的工程。除此之外,这也为地方观光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不断的进步以及发展。然而,因为水利工程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这样在一定方面就会让水利工程大大的进行削弱,不管为公益性,还为地方管理经营都受到许多制约。因为管理水平和权限等缺少一定的限制。在分配水价核定上发生一些矛盾,这将会发生一些问题。1.3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差。在一定情况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对提升管理水平带来影响。我国政府尽管将水利工程融入在整体规划内,然而因为从上到下改革时候,不能让水利工程管理存在比较大的变化。一些基层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还受到传统管理手段。人们一般对上级领导指示进行依赖,在管理方面不够积极。这些都和新阶段管理思想方面相违背。这样将会对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带来影响。除此之外,对严重塌陷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上级的命令就不行动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这将会减小了水利工程的效果。

2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有效途径

2.1进行明确化以及差异性管理考核目标。水利工程项目和道路交通工程以及建筑工程方面的建设比较相同,其是通过砂石、钢筋以及水泥等材料来施工。不同的是,其存在不一样的施工环境。在水利工程当中,需要勘探水域资源的地理信息,同时分析水文信息以及生态详情。这样就加大了工程建设方面的困难度。对员工管理考核内容以及技术要求都增加了难度。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引流和导流施工,并且根据围栏技术来施工。所以,水利工程设计科学知识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考核管理当中,其包含了土木工程、水文知识、自动化技术应用等。在管理考核方面,考核人员需要对不一样部门工作职责进行深入的熟知,对考核目标和考核重点进行明确,力求在考核时候对员工进行二次的培训,对工程建设综合素质教育进行加深。2.2强化运行管理。1综合管理。首先,需要完善责任制,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其次,需要对工程标准、维修养护、检查观测、运行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控制;最后,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升管理队伍整体水平。2现代化建设是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首先,需要构建内部网络,逐步实现无纸化、信息化办公;其次,要构建全方位立体的监控系统,尤其是堤段、险工等区段更需设置多层次的监控设施,比如“全球眼”系统就可以用于这些地方的监控;最后,是构建信息采集系统,及时对水利工程各个区段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对相关工作形成支撑。3硬件设施的管理主要是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的管理,一方面需要加强日常巡查養护;另一方面需要修缮升级,不断提升硬件设施水平。2.3对水利工程建设内工作职责进行明确。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其不但存在较多的施工项目,在使用机械设备以及人员数量方面也比较多。这需要利用系统性管理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控制。在管理考核当中,需要对考核内容,对各个部门以及人员工作职责进行明确,有效的统一工作内容和责任,大大提升员工自觉的意识。在施工制度以及工作职责要求方面,大大提升工程的质量。从安全管理、运行管理以及组织管理方面充分对有关职责进行落实,对责任人进行明确,对时间、要求以及任务进行明确,根据考核的标准,对各项内容进行比对,并且进行完善以及自查,分步骤和分阶段的进行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申报工作进行做好,建立内业组、督察组以及外业组。每一个小组都有着较强业务以及较高技术的干部,对各个职责、工作任务以及质量指标进行明确。外业组重点工作就是改善工程面貌,健全警示标语标牌等。内业组重要点对资料收集以及回报材料编写进行做好。督察组需要对考核办法进行定期完成申报工作质量以及数量。2.4落实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首先,可以依托技术优势和行业管理建设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其次,可以构建船闸工程公司,最大化水闸工程效益;最后,可以开展码头经营、房屋租赁等业务,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资源优势,实现管理工作的多元化。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利于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

3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影响

3.1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升水利工程组织管理水平的影响。很多单位都会组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其中对单位的员工进行组织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水平以及运行管理水平考核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时,各单位要参照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在单位内部建立一种合理的竞争机制,明确对员工进行日常考核的方法,完善内部员工的分配方式,比如可以实行以岗定薪、以绩定资、按劳分配等方式来确定每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提高单位的组织管理水平。3.2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运行管理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巡视检查制度和检查工作制度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定期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相关的检查信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时,被考核对象要按照相关的工作规范,完成对观测资料的计算、校对、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强化对观测工作内容的实施,及时发现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化。3.3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时,安全管理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在进行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考核时,要强调工程的防汛能力、水利工程存在的隐患,以及建设项目管理等的考核,加强对盗窃防汛石、破坏水利工程设施以及盗伐护堤林木行为的监控,防止对水利工程造成较大的破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还可以与报纸、网络、电台等媒体加强合作,大力宣传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强化人们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意识,引导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违规违章行为的监控,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

4结论

综上可知,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落实与其实际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考核中,相关人员要充分的利用考核的信息反馈,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规范的同时,还要发现现代化创新型人才,并进行培训与任用,对考核良好的员工进行绩效奖励,激发工人们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杨月,YANGYue.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实践与体会[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6,36(9):83-84.

作者:高占国

上一篇:出口草莓培育技术探究论文下一篇:工程施工中的城市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