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扬州是中国木偶戏的发源地之一,其木偶主要以杖头木偶为主,也是中国杖头木偶的代表。笔者作为木偶戏从业人员,对木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 篇1:

民间国宝江加走掌中木偶

我国的木偶戏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戏曲,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元、明、清以来,木偶戏由城入乡,多种风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艺术,也因地域不同,出现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或精雕细琢,或旷达写意,并出现了不少闻名的雕刻大师,而福建泉州的江加走就是最著名的一位。

“中华一绝”江加走

生于1871年的江加走,原名长清,加走系但称。按照泉州发音,“加走”二字是“跳蚤”的音译。以“跳蚤”当成绰号并没有贬义,只是想说明他的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手艺灵巧。可见他从小就有很高的艺术天赋。

江加走的父亲江金榜是个农民,同时也从事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工艺。年少时的江加走一边跟随父亲种田,一边从父学艺。18岁时父亲亡故,他就继承父业,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江金榜传授给儿子的木偶头像只有50多种和一种“平髻”(俗称苏州髻)的梳头方式。后来,江加走精心钻研,吸取了前辈艺人的宝贵经验,又竭尽毕生心血,发展和创作了280余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主要是掌中戏),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达万余件之多。在制作中,江加走运用了两种艺术手法,一是刀法,一是笔绘。刀刻部分基本上是运用线雕的传统技法,笔绘部分则继承了古典人物画技法,大都以生动、挺秀取胜,所以他的作品是雕刻和绘画的完美结合。

江加走创作的木偶头像,除了面谱多样化外,有些木偶头的眼睛、嘴巴甚至鼻子还会动,能把人物形象演“活”。为了把木偶头像雕得更有个陛,他在观察不同剧种对生、旦、丑、花面等不同角色的化妆形象的同时,又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各类人物的不同特征,设计出不同的面谱。他把奸臣的头像刻成大脸孔,大眼睛,眉中有一撮毛,两颊各画上一条黑线(用来象征钱串),生动地刻画出奸臣作威作福的形象。他把媒婆的头像雕成脸带媚笑,薄嘴唇,唇边点上黑痣(代表“笑痣”),加上一个能动的下巴,油滑的发髻,显示出家婆的油嘴滑舌,善于逢迎的形象。他把轻佻公子的头像雕成嬉皮笑脸,尖下颏,两眼无神,鼻中再加上白点,把人们骂俏公子为“鸟屎面”的特征表现出来了。闽台两地以及东南亚华侨旅居地的木偶戏班都以得到江加走的木偶头像为荣,争相向他订制。

新中国成立后,江加走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东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文联委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制作的木偶头像,随着泉州木偶剧团到罗马尼亚等地参加国际木偶节会演而享誉海外,其作品被称为“东方艺术珍品”“世界一流艺术”“活的‘文物”“中华一绝”,并被世界各大博物馆视为珍宝收藏。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开始了中日外交上的“破冰之旅”,周恩来总理会见了田中角荣首相,并将江加走的一个木偶作品作为国礼赠给田中角荣。2008年3月,文化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泉州市17个项目上榜,作为传统美术项目的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也名列其中。

木偶见证两岸戏曲同根同源

掌中木偶戏的历史有1000多年了。敦煌莫高窟的一幅盛唐壁画《弄雏》,画中一位妇女用指掌给身边的孩子表演木偶游戏,这是布袋木偶的最早形象。大约在唐朝,泉(州)漳(州)人就用樟木雕刻造像,造型大都以宗教、神话、历史、民间传统形象为主。如果配以服饰和道具,用手操作,即可进行表演。它是综合了雕刻、美术、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表达式的民间艺术,并经历了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泉(州)漳(州)掌中木偶。

“掌中木偶戏”是如何传到台湾的呢?据专家介绍,清乾隆、嘉庆年间,随着福建、广东两省移民,掌中戏也传到台湾,受到台湾同胞的喜爱,很快风靡台湾全省,逐渐发展成具有台湾本土风味的掌中戏。20世纪50年代之前,台湾的戏偶主要来自泉州,由台湾的商人到泉州花园、涂门收购,再批发至台湾,也有台湾木偶戏班专程来泉州订制的。在“2008cCTV寻找国宝”台胞专场活动中脱颖而出的这组江加走掌中木偶正是在1949年前流入台湾的,曾经是台湾著名布袋木偶戏班的看家宝物。后来台湾掌中木偶戏式微,这组木偶一直由一位台湾朋友收藏。近年来台湾民间文物回流大陆,这组木偶又辗转回到了泉州,在民间藏家手中流传。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艺术的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造型优美,形象丰富,结构严谨,精雕细刻;二是颜色调和,纹彩美观,装饰意趣,扮相生动;三是构造精巧,五官活动,表情丰富,妙趣横生。木偶头像龙眉凤眼,高鬓云环,具有唐宋画的风味。人物表情丰富,眉目神情各不相同,可以看出作者构思之周密,匠心之独运。该木偶,高一尺左右,由头、中肢和服装组成。木偶的脸孔区分为两眼、两鼻及嘴巴的“五形”,以及眉骨、颧骨和下颌骨的“三骨”,五形三骨表现出木偶的喜怒哀乐、善恶忠奸。所以掌中木偶戏就是把小小的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形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如今,掌中木偶的表演者仍可以用它们做出开扇、换衣、舞剑、搏杀、跃窗等高难度动作,令人称绝。

若干年前,这组掌中木偶由泉州入台湾;若干年后,这组掌中木偶又由台湾回到泉州,它们既是闽台戏曲文化交流的实物,也见证了两岸戏曲文化同根同源!

闽南文化的瑰宝

虽然江加走一生创作出了1万余件作品,但流传到今天并保存完好的作品却极为罕见。目前,福建省博物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等处收藏的江加走作品,大多只有头像部分,而且有的油漆脱落,品相破旧,残缺不全。据笔者所知,除了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个“活嘴老旦”品相较好之外,在其他地方几乎见不到品相完整的江加走掌中木偶了。这一次竟然发现了20多个品相完好如新的木偶,怎不令人喜出望外呢!这组木偶虽历经多年,但仍保存完好,脸部的粉彩、发髻和服饰依然如新。

这组木偶制作融合剪、糊、塑作等多项民俗手工艺。木偶的服饰也是研究泉州地区刺绣工艺的实物标本,极具史料价值。泉州刺绣肇始何时虽然史无明载,但泉州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有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是因为刺绣业集中于此而得名。衮绣者,绣制朝服之缩称。这与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来泉州,皇亲集中泉州居住不无关系。明清两代,包括掌中戏在内的泉州地方戏曲繁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大,推动了刺绣业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民初,绣铺已有数十家。泉州的刺绣品大致分为金线绣(朝服、戏服、佛服、龙蟒桌裙、道场绣品、凉伞、大纛、喜庆绣幛、幢幡等)和绒线类(戏服宫装女帔、木偶戏服、被面、帐眉、手帕、妇女衣裙等)。抗日战争前,产品远销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地。这组木偶的戏服属绒线类,色彩明快,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江加走掌中木偶出自泉州,是闽南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是研究泉州刺绣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更是两岸戏曲文化同出一脉的见证。

(《收藏快报》供稿)

责编 鹏超

作者:谭耕新

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 篇2:

扬州木偶戏的艺术特征与创新

摘要:扬州是中国木偶戏的发源地之一,其木偶主要以杖头木偶为主,也是中国杖头木偶的代表。笔者作为木偶戏从业人员,对木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扬州木偶造型的历史起源、风格演变、创作手法、以及发展走向的更深入的研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有利于传承和保护扬州木偶艺术,弘扬和发展传统木偶艺术,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扬州木偶戏;艺术特征;传承

木偶戏属于戏曲艺术的一种,是一门综合艺术,但木偶本身确是属于造型艺术。木偶戏悠久的历史,给木偶戏剧本创作带来广阔的天地。但在古代,木偶戏演绎的主要还是戏曲题材,所以木偶的角色造型也是按照戏曲的造型来设计制作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受到外来文化和新型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话剧、动画等)影响,发展受阻。尽管木偶戏的市场不景气,但是扬州木偶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停止对木偶的创新。扬州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们不断开拓新的题材,剧目不断推成出新。

一、扬州木偶戏中木偶造型的艺术特征

1、具有独特性。扬州杖头木偶艺术较之中国其他样式的木偶戏,是中国戏剧表演形式中最具个性,最具魅力的艺术种类。它不仅历史最为悠久,而且在表现形态上也十分特别,无论是每一个表情的演绎或是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是动过操纵杆传递给幕前的木偶,达到人偶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中国最为宝贵的戏剧文化遗产。2、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木偶造型传神、细腻,“不是真人,胜似真人”,舞美具有强烈的写意性和象征性,剧目题材多为神话、童话、动作设计尤为夸张和富有美感。方寸之间,可以演绎出万千气象;生动活泼,给观众拓展出无限思维空间。3、具有综合性。扬州杖头木偶艺术在木偶造型设计、舞美装置设计上均十分考究,演员不仅要有真人戏剧表演的扎实功底,“一偶多角”需要多行当基于演员一身,而且要熟练掌握操纵木偶的技巧。木偶特技的运用须掌握一定的声、光、电的数字媒体技术和机械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木偶“能人之所能,亦能人之所不能。”观众因出于意料之外,更是惊叹不已。4、富有亲和力。扬州杖头木偶可以在大剧院的舞台上演出,以华丽、壮观的阵容倾倒观众,又可在校园、乡村演出,以轻盈、诙谐的气氛感染观众。

二、传统木偶造型创作在新时期的创新

首先,开拓题材范围加强内容创新。传统木偶戏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市井故事等题材不再能吸引到大众的目光。宏观中国木偶的题材,常常将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等作为蓝本进行创作,让中国的木偶创作陷入一个怪圈,让木偶一直在被传统所束缚。但是在中国台湾却有一个成功的值得借鉴的例子,那就是台湾霹雳布袋戏。布袋戏,又称掌中木偶,同样源远流长,这种木偶最大的特色在于木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表现形式。这种布偶很适合表演,因为它的头部和身体的躯干都是空的,人的手可以伸进去,然后进行操作,如果再有人加以配音,欣赏价值就更高。上世纪80年代,台湾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长篇单元剧方式制作出品了霹雳布袋戏。从内容看,霹雳布袋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充满着斗争和传奇的江湖故事,剧中人物的义薄云天和阴险狡诈都一览无遗,不仅剧情吸引人,该剧传达的思想也值得探究。其剧情的特色是该剧最大的卖点,因为这部布袋戏不局限于传统布袋戏的武侠剧,亦或是温婉的诗词歌赋的表现形式,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和最受欢迎的时尚元素在该剧里都能看到,这就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里面出现了很多技术含量较高的道具,如九霄铁龙帆、瀛幡御龙艇等。霹雳布袋戏造型上吸收了日本动漫造型的一些特色,面部的轮廓突出,五官立体,眼睛都比较深邃,在画上细长的剑眉,加上日系漫画里武侠式样的长发……这些改变都给传统的布袋戏植入了新元素,使传统布袋戏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也得到了观众的接受与认可。這档节目不但领悟了传统布袋戏的精髓,而且不断创新研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让布袋戏在台湾重放光彩。

其次,结合多种艺术类型加强形式创新。在形式上台湾霹雳布袋戏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霹雳系列因每部都带有“霹雳”二字而得名,在表演上并不是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而是电视剧集的方式在电视上播出,这与数字媒体的结合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在播出手法上采用饥饿营销的手段,不是一次性播完,一个星期才能等来约为六十分钟的一集电视剧,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这类电视剧一般都在20集到30集之间。由于不是连续播放的,这其实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加之,霹雳布袋戏找准定位,综合和很多在当下较为时尚、前卫的因素,吸引了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前来观看。相比传统的布袋戏,霹雳布袋戏有了多方面的创新。最主要表现在制作工艺上的进步和革新,当然,这与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不无关系。首先是在布景上的变化,传统的布袋戏仅限于平面形式,而且大多面积较小,如今却被立体的大布景取而代之;再者就是对人偶细节上的制作,如今的人偶制作工艺更精细也更加的栩栩如生。由于“霹雳”系列的空前成功,也“捧红”了很多角色,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页书和金子陵以及叶小钗等。由于里面人物性格各异,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爱好,人物至多,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心仪”的对象。不少观众在看过“霹雳”剧之后,甚至欲罢不能,这就有了之后的书籍、网络游戏以及对该剧人物的Cosplay40等新兴事物的发展。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朽的财富,扬州木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极高的文化价值。木偶戏的产生必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相应地,木偶戏也兼具这个特征,当然,放在现代来看,又能够符合现代人对“美”的要求。扬州木偶造型艺术是以美术造型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木偶最原始的状态再次被人们关注和提起,回归自然的质朴和简洁的特色再次被广为传颂。如今扬州木偶已经成为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品牌,其木偶造型在传统精髓保留的同时,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批新锐木偶造型艺术家们,紧抓时代创新的需求,借鉴电视、电影、动画等各种优秀的艺术形式,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作者:华伟

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 篇3:

漳州布袋木偶戏造型的民俗依据研究

摘要:漳州木偶渊源已久并流传至今,它的人物特征和服饰造型以精美著称于世,而布袋戏的木偶服饰是漳州木偶的主要展现的类别。本文着重阐述了漳州布袋木偶的服饰造型,对其服饰中的文化价值、艺术内涵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从漳州布袋木偶的根本探寻艺术本源,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漳州布袋木偶、服装造型、漳绣、艺术内涵

一、漳州布袋木偶形成环境与特点

1、漳州布袋木偶当地发展背景

《漳州文化志》曾描述漳州木偶戏于明末清初为鼎盛期,综合吸取了福建其他戏剧种类的特点,漳州布袋木偶在剧目选取、戏曲伴奏、服饰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多项发展,并且布袋木偶以演出规模较小、戏班演出费用低、表演内容精彩等优势,打破提线木偶戏、铁枝木偶戏与布袋木偶戏的三足鼎立时刻,进而成为福建泉州和漳州一带最盛行的木偶戏剧。而当时的漳州木偶也有南北之分,从早期以“梨园掌”和“京班体”进行区分,到之后正式划分为南北派系,这两种派系岁共生长于闽南,但在很多方面都呈现了较为不同的风格,如戏曲音乐、表演形式、技巧动作、唱腔转化等。以北派布袋木偶为例,北派木偶体态较大,偶头雕刻风格为夸张写实,在服饰造型和脸谱形象上沿用京剧的部分显著的特点,但根据实际表演需求进行了局部调整,北派布袋木偶戏彰显风格较为大气粗放。正是增添了北方戏种的鲜明风格,使得原本单一的福建布袋木偶能各放异彩,在剧目的选择和表演形式上显示出了丰富的风格。

2、木偶造型显著特点

漳州布袋木偶戏独特的文化脉络和艺术魅力体现在各处,在造型特点上,漳州布袋木偶在造型制作上都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偶雕工艺手法,并沿用至今,制作内容主要由雕刻和粉彩两个部分组成,并由于漳州布袋木偶偶体都较小,为了观众能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在偶头的造型上采用夸张面部五官的雕刻手法,放大五官比例,同时方便完成偶头造型后进行穿衣戴甲而加长颈部尺寸。在进行头部的细节雕刻时,需要盖土这道程序,并为了达到最后效果进行反复打磨,直到偶头的表面如瓷器一般,就可以进行描线的工序,这样出来的线条则是非常流畅和清晰。上色需要考虑人物角色的性格和传统色调,进行颜色的选择和调整,使布袋戏的人物造型更加具有偶味,更有艺术的魅力感。

二、漳州布袋木偶服饰造型艺术

1、木偶服饰造型分类

漳州布袋木偶的服饰以明朝服饰为主要,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也融合了多时代的服饰风格,明末清初时,因外来戏剧的传播影响,漳州布袋木偶戏开始划分,出现汉调、昆腔、京调等统称为背调的唱腔,在表演上也开始多用武打戏,颇有京剧表演的做派,在木偶种类划分上,漳州布袋木偶也参照京剧的“生、旦、净、丑”四大类,并且在木偶服饰上,同样是以京剧服饰为主,但在这基础上丰富了服饰图案种类的绣制,细化京剧人物形象,使得木偶人物在演出中呈现精彩的视觉感受。根据京剧的人物行当进行分类,漳州布袋木偶服饰可概括为五大类,分别是蟒、靠、帔、褶、衣,蟒为古代帝王将相及地位高贵有殊荣的人物才可以着装的服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服饰绣法融合了漳绣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法,如“垫凸金绣”和“盘金苍”等技法,显得及其庄重和华丽。

2、木偶服饰特点

漳州布袋木偶服饰中的颜色不仅表明身份地位,而且还表明了蟒袍、官袍等服饰使用颜色的区分,在颜色上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可分为五种颜色——黄色、蓝色、白色、红色(赤色)、黑色,这五色代表中国古代五个方位“东南西北中”的象征,突破了生活服饰的普遍性,也吸取古代文人墨客给予元素的独特寓意,也具有表达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之分的含义,例如,龙王这一角色,该角色的人物性格与漳州布袋木偶的面部妆容相同,但其穿着的偶衣上的颜色是按上述进行分类的;此外人偶的着装也侧面代表了人物角色的性格的区分,比如忠诚的臣子穿的蓝色袍衣,正直的臣子穿的黑色袍衣。

三、漳州布袋木偶戏发展建议

(一)创新布袋木偶运作模式

为漳州布袋木偶打造为地域性品牌,政府的市场化运作应该给布袋木偶产业开“绿灯”,通过进行派发优秀的技术指导、政府的资金扶持、文化传播方式的更新,将布袋木偶拓展为民俗文化品牌,开发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性布袋木偶戏,拓宽木偶产业的覆盖范围,不仅局限于剧团表演式的运作方式,可以通过对漳州布袋木偶的素材分析,开创木偶系列文创产品。保留民俗艺术的原本的味道,开发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漳州布袋木偶的运作模式,打造属于闽南地域性民俗文化品牌。

(二)改变传承方式

作为民俗传统艺术,漳州布袋木偶的发展前提则是木偶的制作工艺,而木偶戏的传授方式,一直是以传统的口头传教前辈示范的方式為主,但老一辈的木偶戏艺术家大多已经开始转行,而艺术家的后代则不愿意继续学习木偶的制作工艺,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所以,对于现在传授布袋木偶戏的范围应该扩大,考虑到木偶戏传承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格外重要,可以选择跟高校学院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年轻人的文化传承意识,在当地组建文化机构对木偶戏学习者开启褒奖制度,激励后继人才进行成长,并对后续的传承者进行技艺的相关培训,漳州布袋木偶才能够更好传承下去。

(三)明确受众群体定位

漳州布袋木偶的剧目更新的数量在减少,观众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并且,观看漳州布袋木偶表演的观众人群主要集中于老年和儿童群体,儿童观看布袋木偶表演更多是被木偶的生动有趣的肢体动作所吸引,而老年群体则更看重木偶表演的剧情内容和婉转曲折的情节,延续了观赏木偶表演的传统。为了更好地向现代化年轻化的群体靠拢,漳州布袋木偶在继承武打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更应该对中国从古至今的优秀剧目进行梳理和挖掘,在表演内容中合理增添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将传统与现代化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使之发挥最大的文化传播作用,扩大受众的范围,逐步贴近现代社会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高舒. 八寸戏偶 五指乾坤[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2]王毅霖. 漳州木偶戏源流与徐氏家族布袋戏偶雕刻艺术[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赵一婕. 依赖真人弄假人[D].北京舞蹈学院,2018.

[4]林伟,卓麦丹.国家级“非遗”漳州布袋木偶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1):70-75.

作者:周光钰

上一篇:网络蜘蛛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西方大众文化转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