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审美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作为大学文化的载体之一,校园话剧体现出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同时因其构筑的文化育人场域,在提升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意识、对生命的敬畏感、与人为善的德性、高雅的审美情趣、直面现实的实践品格等方面发挥着隐性作用。文章在界定高校语境中话剧的基础上,剖析校园话剧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可能的强化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话剧审美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话剧审美艺术论文 篇1:

论审美信息的增殖嬗变律

现代信息论及其美学的诞生,不仅为解开美的本质这个司芬克斯之谜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和探索之路,而且也为我们研究人类审美与艺术发展中审美信息形式与含量不断增殖、转移和新陈代谢现象找到了一把揭开其规律的新钥匙。

什么是美、美在何处,本质怎样?人类探索了几千年始终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科学答案并作出有说服力的界说,原因虽多却同套用概括整体世界的哲学概念去解析属于局部和特殊表现的个性事物而没有找到一种美学自己的语言这种情况息息相关。因为不管是美为理式、直觉、客体形式合比例、和谐说、还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本质力量对象化、主客体统一说等,它们都是哲学认识论或本体论上的概念,属于概括整体性特征的范畴,而美学是门分支学科,以美的个性化本质及美感表现为研究对象,是对整体中部分现象表现的有选择性的研究,正像卡尔·波普尔所说,“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个事物,我们不得不选择它的某些方面。我们不可能观察或描述整个世界或整个自然界;事实上,甚至最小的整体都不能这样来描述,因为一切描述必定都是有选择的”(注1)。一切辩证论者都指出过事物整体的多质性特点。恩格斯说,不仅每一种质都有无限多的量的等级,而且重要的是“存在的不是质而只是具有质并且具有无限多的质的物体”(注2)。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物体都有很多不同的质”,树木可生长也可燃烧,它有两种质:“生长力和可燃性”,冰则“坚硬面光亮”,“这两种质之间的逻辑距离是无限大的”,“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故而“截然不同类别的质在一个物体中的结合是物的一般规律”(注2)。列宁以肯定的语气引述这些论述后指出它是“优秀的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此外还引述黑格尔关于“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的思维辩证法和概括其《逻辑学》中的概念辩证法归纳出第十一个要素是“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注4)。而所谓美,就对象和主体而言,都只能是事物或认识中一个方面特质的表现,而决不是其全部本质的表现。

举例来说,这朵花美,这个人长得很美、心灵也美,如人共知并非指那朵花整体中包含的植物细胞、化学分子成分、光合作用等生化物理元素特质,而是颜色、香味、姿态、造型等为人感官直接把握品味的形象可感审美信息,不是指那个人整体构成中的诸如五脏六腑、血液经脉、排泄系统、遗传基因、视听器官与脑神经结构以及祖辈家族、法人地位、财产多寡等理化生物和社会历史特质,而是他的长相、身材、音容笑貌、步履姿态、个性气质和道德行为表现等给人感官以快慰的诸种审美信息。一句话,就对象而言,其所谓美只是客体全部或诸种本质属性中为人的感官和知觉能直接把握品味的那部分特质,这些质素在美学上就是形神相融的形象性可感审美信息。

信息论美学为我们揭示的美的本质这一有选择性的个性特质,解开了几千年来美在物或在心、美是什么等纠缠不清的难题,使我们有可能从形态学角度将审美形神并融形象性信息划分为天然形态、人脑表象形态和人工创造形态三个世界(注5),并进而研究其增殖与嬗变的一般规律与表现,揭示出人类艺术史从无到有、源流演变、踵事增华、盛衰因革生成发展机制原因。

所谓天然形态审美信息第Ⅰ世界,相当于郑板桥三竹不同说中的外于我存在的“眼中之竹”(注6)。但竹子虽先于人而存在,其可被人感知鉴赏的形神相映审美信息却是为人发现并为人而存在的,借用卡西尔的话说,自然物中那美的符号作为“人类现象之一”和“经验的组成部分”并不是物的一种直接属性,而是“我们直观客观世界的条件之一”,是人的“构造性活动”所“发见”的,或者说它们是人发现的一种构造性美的符号(注7)。马克思也说过,植物、动物等自然物是“部分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地作为艺术的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正缘此故,“眼睛对对象的感受与耳朵不同”其对象才“不同于耳朵的对象”。一句话,“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恰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审美感知与鉴赏力这种独特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其对象当然是被耳目感官能感受的自然物中一部分对象(注8)。用今天观点说,这种对象便是自然物中被鉴赏力发现并为其存在的形神相映审美信息,所以美才是人类文化现象而非自然现象。

人脑表象审美信息形态第Ⅱ世界,相当于郑板桥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不同于眼中之竹,一在人通过耳目诸感官摄入的对象审美信息,由于视神经的过滤、删捡、漂白工作,浮现于大脑的表象已转化成生化电脉冲信号,它们只是原物审美信息的简略的相似性表象,信息的载体由原自然物变为人之脑细胞群,信息的符号在质地上也发生了变化。自然物的审美信息是由具体的实物所辐射,带有一定物质性分子组成的颜色、状态、气味、温湿度等,而人脑表象性审美信息由生化电信号组成,是没有重量与声色、温湿度、时令季节、阴晴朝暮、方位地位之别的。前者相对固定,人人可以鉴赏;后者只对我存在、能大能小、能圆能扁、能长能短、能显能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浮动多变的。只是作为原物形相的相对摹写,两者间存有相似性。前人所谓人有天生的摹仿能力、艺术即摹仿等均是指此而言。

二在胸中之竹当它变成“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或像苏东坡所说成为“胸有成竹”,或如马克思所说建筑师在营造蜂房以前先在自已头脑中已将它构筑成了,是一种“观念地存在着”的“表象”(注9),它们则已非原物形相的简单摹写,而是经过联想、想象、拼凑、嫁接,有了主观意志目的甚至观念与情感的“染指”,是一种创造性审美形象再组合信息。正由于此,这人脑表象审美信息第Ⅱ世界,是一个变幻莫测、无限生动丰富的世界。它可以让雪里长出芭蕉,花中显出美女,人面狮身,人妖共体,让盘古开辟天地,女娲补天造人,共工头触不周,刑天断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孙行者腾云驾雾,一筋斗十万八千里仍在如来掌心之中。一句话“它不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注10),成为我国唐代张璪精辟指出的艺术第二源泉即“心源”(注11)。审美信息所以可增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人工创造形态审美信息第Ⅲ世界,相当于郑燮说的“手中之竹”。按照板桥的说法,因为它是“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才与“胸中之竹”不同。人所共知,人手不仅是劳动工具,还是劳动的器官,在千万年实践中通过生长相关律作用,人手变得完善而灵巧,“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注12)。人的发声器官以及四肢形体组织也相类似,实践与进化的结果,产生了无数天才歌唱家、京剧大师、舞蹈家与演员。所以,这第三世界的审美信息包含有更多的创造性因素,除了一般物质产品的设计中表现的审美信息之外,艺术领域表现出的审美信息是尤为丰富神奇和价值连城的。历史上中外名家的原稿原作真迹成为世界各大艺术馆博物馆高价收买存藏和展出的无价之宝,就是包含着这些魔力似的天才因素在内才成为它们引为自豪的标志的。审美信息所以能不断增殖,这第三世界方面的创造性劳动是又一个重要原因。

审美信息形态的三个世界构成论,初步揭示它所以能增殖的生理心理过程的机制原因,故而根据审美信息多元立体结构,即它的声色线状形式信息、中介形象或景象信息和内在隐蔽的义理或功利价值信息三系列组织,以及主体相应的感觉、知觉与想象、思维理性三系统综合接受加工和创造能力同其相互交流与同化建构关系,可以归纳出形式信息、形象中介信息、意义理念信息增殖规律等人所共知的这些规律。就文学艺术起源演变发展史言,它由简而繁、由少到多、由粗而精、由野转雅的形式体制的发展,各种形象与意境的不断开拓、创新和丰富,深层多种情感、想象、意念、思维理性价值的多侧面多功能的发掘和增进,从而依据这些方面所作出的审美信息含量的丰厚程度确定文艺家及其作品价值的高低、生命力的长短强弱,即贡献的多少大小,比如各民族远古时期的神话以其想象之丰富、天性的童稚无邪、形式的自由活泼而成为后代艺术高不可及的范本,才成为不朽之作,又如《红楼梦》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才成为我国十八世纪末期最伟大的作品等,都是人们稔熟并不断引述的例子。

然而又是人所共知,文艺史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不平衡曲折起伏地因革嬗变的,我们只有深入地研究它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变化规律,才能引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和理论结论。

文艺发展的不平衡性包含历史纵向和空间横向两个方面两种形式表现。纵向历史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平衡性是社会发展低级阶段和艺术处于不发达状态,可以创造出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形式,比如原始时代的神话,古希腊时代的史诗,而高级阶段的社会和艺术较充分发展的时代反不能有这种创造。空间横向方面的不平衡发展表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经济繁荣时代的社会与民族有时其艺术反而不如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繁荣,比如十九世纪后期北欧诸国与俄国经济远不及西欧,但艺术却取得较后者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同一民族同一时期不同艺术形式与部门之间及同一艺术形式内部都有不平衡发展的表现,如我国汉代赋盛而诗衰但汉末诗歌领域却出现十九首古诗异军突起,唐代诗书乐舞盛而骈体赋文衰,宋代词兴又诗微而书画话本却取得突出成就。五四后新文学新艺术先是古典形式的全面衰退和白话小说、诗歌与话剧的繁荣,继之是三十年代的电影艺术初兴;当代四十多年文艺走过曲折的道路,十七年里地方戏曲乐舞及京剧繁荣了一段而今天则不景气、危机重重,新时期诗歌小说先是繁荣继是滑坡,现在则散文小说并茂,最吃香盛行的当然是影视剧与流行乐舞,其因革盛衰似乎节奏更快、原因更复杂。

但不管怎样,不平衡带有普遍性,这就有必要也有可能从审美信息的增殖与嬗变律方面来探索其中的多重机制及功能价值升降起伏变迁原因。

现代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科学家兼教授N·维纳曾经根据熵原理提出关于信息接收与使用过程中“我们从这个世界取出的愈多、给它留下的就愈少”的信息增殖与嬗变基本原理(注13)。意思是任何一种资能源都是相对有限的,人类在最初发现时处于未开发状态,它们是无限丰富,因而总是最有开采和利用价值,存在着拓展它们的广阔空间,所以可以在短期内达致最繁荣发展的景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能源的逐渐消耗,留下的愈少,就会出现危机,这些产业企业的发展也会呈现衰萎局面。艺术创造活动的情况与之相似。当人类诞生之初处于童稚时代,智力未开而审美意识滋生活跃,面对大自然和自身生命变幻莫测的变化,就对天地形成、日月出没、风雨来去、1生殖繁衍等无数奇妙不解现象,产生浓郁的兴趣,以天真烂漫的童稚本性和丰富活跃的想象,构造出无数神性化一一人格化的神话,像卡西尔所说那样变成其自身生命的一部分的“生命一体化”表现世界(注14)。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关于宇宙起源、天地创世与人类诞生诸多神话的原因所在。而艺术最不发达阶段,古希腊人能创造出《伊利亚特》、《奥德赛》这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难道不正是它具有最广阔的天地可以自由驰骋想象、遨游于其间的结果吗?从另一方面说,人类童稚时代创造出这些划时代的艺术,在他走向文明新时代,有了科学与发达的生产力,智力盛而想象衰,就再不可能创造出这样的艺术,岂非也是这种艺术形式载体所荷载的审美信息太丰富太饱满而难以再扩充发展的缘故!

当然,前已述,审美信息是多元立体结构,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与经验的启发下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审美信息载体,神话、史诗由盛而衰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雕刻、乐舞等艺术样式由萌芽到茁壮,陆续开始丰富繁盛起来,正是这样发展形成的。以前举之我国文艺史为例,诗盛而神话衰,骚赋盛而诗歌衰,五七言古诗与律诗盛而骈、赋衰,诗至唐极盛而后词曲、杂剧、小说兴,这种因革正变历史也表现出同样的审美信息增殖嬗变规律。单以诗言,为什么古典诗至唐极盛而后不再出现新的高峰,只能向其他文体方面发展了呢?鲁迅认为,那是因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故“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并说五四后新诗“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站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注15)。确实,宋元明清虽有好诗和大家出现,但“齐天大圣”如苏轼、陆游辈也终未跳出如来掌心,聪明的东坡将智慧才能用到词曲和散文创造方面去成了一代词宗和散文大家,余者则均可不论。确实,今天全世界华人文化圈于古诗最熟最亲的还是唐诗,诗经和宋元明清之诗只有专门的学者才能吟诵一部分,至于现代新诗除了《女神》、《黄河颂》、《大堰河》等少数好诗能背诵几句外,恐怕无法去同唐诗相比。从审美信息增殖嬗变规律看,鲁迅说的一切好诗被唐人做完,就是唐人对古典诗歌这种形式驾驭到烂熟地步已经挖掘到它可能容纳的各种意趣境界最佳表现的极致,达到饱和状态与临界域的最边缘,留下的施展才华和再创造再组合新的审美信息的空间不多,所以前人指责诗至苏黄而坏是不公正的。因为其它流派不走以文入诗和脱胎换骨路子而严格按诗本身规律创作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并没有再创造出一个诗歌黄金时代,多数人的创作还赶不上苏黄。

古典诗歌如此,其它民族艺术比如京剧也不例外。当前面对京剧危机有各种不同议论,其中一种意见认为一是京剧自身缺少改革,题材太古不贴近生活,二是其观众和市场被电影电视和流行乐舞夺了去。不能说这没有一定道理,但只能说这是一种没触及本质的停留在现象表层的看法。因为近三个世纪的京剧从发轫、壮大到逐步完善,其高度虚拟化程式化的艺术表演手段,经无数表演家的探索、实践、开拓、创新,发展到梅兰芳时代群星灿烂,已将其推向传神写意美的极致,留给后人再创造再拓展的空间与余地不多,这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等是类似的。所以文革前和文革中的京剧改革不谈,近些年有人进行的题材、舞台设计和音乐唱腔等方面的改革,推出一或两台新戏引起某些好评,实际是昙花一现,并不能真正久长地维持下去,都说明形式对内容的反制约性,它已不可能容纳和拓展出更多更新的审美信息造成第二个戏曲黄金时代。

以上例子还说明,人们的审美创造确有如维纳所说人常“束缚在他自己感官所能知觉到的世界中”(注16),从而又像卡尔·波普尔的名句即人是自己创造出的“框架中的囚徒”(注17)描述的那样,只要一种审美和艺术形式臻于成熟,他就很难再在这个知觉到的世界的框架中挣脱出来,找到一种表现它们的新境界新道路将其改造成新世界的可能与条件,于是聪明人就会据市场和审美消费者的需要,能将原来的样式维持到怎样的规模、范围就维持到什么程度,决不会扩大它的规模耗费过多又无谓的劳动,而将主要精力放到新产品新样式的研究开发上去。所以,戏曲、话剧等就应同古典诗词、山水画及书法一样,一不要违背本性地去搞什么不可能成功的大改大删,二不要去同现代艺术争抢地盘市场,在自己适当的范围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维护已有阵地精益求精发展下去即可。

审美信息在前述三个世界中进行转换、增变,由人脑及其感官实践活动完成,而人的这种活动都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要受其制约,因此,其增殖嬗变又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前人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注18),所谓种族、时代与环境三要素决定艺术的变迁及其风格(注19),说的就是这种制约作用及文化社会机制。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审美信息的交流与增变活动在根本上是人类“对外界环境中的种种偶然性进行调节并在该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着的过程”(注20)。这样,我们还应该从时空文化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去研析审美信息增变运动的规律与原因。

时空环境是由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它们对审美活动及其信息的增殖嬗变的制约作用也是多侧面多层次的,需要作各别的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不能简单化笼统化。

当然,从历史来看,时代环境对审美信息的增变运动的制约作用在文艺上的表现,有整体嬗变和局部变化两种不同类型。一般说,那些带有根本性质区别的时代更迭,如文明时代相对于原始时代,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相对于中世纪时代,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相对于旧文化占主导的封建农业时代,新时期文艺革新时代相对于闭关锁关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等,发生的都是整体增殖嬗变;而正常时期的社会发展,其时代环境因无根本性变化故对审美信息增变的影响,主要是局部性和有限范围内数量性的,用哲学的语言说就是量变,而前者则是质变。但不管前者或后者,之所以会发生这些变化,在于生活在这些特定时代里的审美主体不能脱离时空环境限制而孤立存在,相反,其审美观念意识、接触的外部自然界与社会界的审美信息,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审美信息载体,都由环境所提供、所影响、所限制和所规定,因而鉴赏和创造时又都会像接受美学说的那样有一个前视期待境界,一个表现手法和使用选择工具材料的传统技艺习惯。审美和文艺所以有民族性时代性差异,主要原因也在此。

具体地说,可以从观念意识、审美形式和工具材料及使用技术三个层面来分析这种渗透制约作用。

审美观念是决定一个时代或时期美学价值取向和艺术选择及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但前已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这种观念的形成或转移是由政治经济发展和哲学世界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建安文学“雅好慷慨”、“梗概而多气”乃“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加上曹家父子雅爱诗赋、提倡文以气为主所致(注21),两晋文学又因“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同谈余气,流成文体”故“辞意夷泰”必以老庄之旨归(注22)。当代新时期美学文艺观念活泼自由、多元并行、变化迅速,促成从工艺商品设计到文学艺术创造流派纷呈、更迭加速,又是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宽松、哲学新变多种因素促成。人脑这个审美信息形态第Ⅱ世界处在特定时代环境中是不可能不对外界变化作出选择调整,以适应环境气氛与需要的。当然,有的人的头脑挤满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前视界观念和习惯性信息,对此不适应乃至反感,主张恢复故道,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局面大趋势已定,他们的改变有个逐渐适应过程又是必然的,对此应允许其继续保留看法,从事他所认定有价值的文艺之创造。

至于审美形式,历史上文学方面的由神话而四言诗、再骚赋,复五七言到词曲、杂剧、小说的发展变化,书法由大、小篆而汉隶、再行、章、楷、草变化,绘画由规整而重神似,由青绿山水而淡墨山水,由传神而写意,无一不染乎世情、系于时序,不必赘述了。时下时装服饰、商品包装、流行乐舞、卡拉0K、电子音乐、电脑雕刻与绘画等等,所以花色品种繁多,款式造型作风多样,基本原因在于开放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审美形式需要全方位多元化选择这一被人称为市场美学是平民美学特征表现的缘故,所以它同样是不可改变与逆转的。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市场文化的动力要素,审美形式上的出奇制胜是取得市场效应的关键因素,否则你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至于审美形式应该有深层文化内涵来充实才更有竞争力和价值,那属于另一问题,即便就此而言,那也要由市场供需两方面的协调和深化发展来决定,同样离不开时代因素的制约。

有关工具材料及技术方法层面的审美信息增变取决于时代因素的发展。前举种种现代艺术例子已清楚看出是由高科技发展所决定,不必多说。需要着重研析的是这方面的审美信息增变同审美观念审美形式需求间的关系。审美信息作为一种多侧面多层次立体结构,它在第Ⅲ世界的表现,新的工具材料与技艺总是同审美形式感和审美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有着相互制约与促进关系。这无须多举例,比如从电子音乐、激光艺术到电视剧这些现代艺术形式,高科技的工具材料技艺特点不但同其共生同荣,而且与新潮艺术倾向于娱乐的美学观念也联结在一起。这便是这些艺术样式所以适合于表现轻松和娱乐性题材为主的原因所在。有些学者不解此道,总希望它们也能像古典艺术那样用来表现重大和严肃的题材而结果总是失望,实际上是他们没有深入研究其中的互相依存与制约关系的缘故,这并不奇怪也不必去责难。

总起来说,审美信息的多元立体结构及其三个形态世界表现,是发生形成在人和外部时空组成的世界之中,因此其增殖嬗变的总规律表现为人脑这个第Ⅱ世界为中心在摄入第Ⅰ世界审美信息加以复写、变形和嫁接、重组,通过手脑身并用和借助于一定工具材料进行输出物化为审美信息第Ⅲ世界,其间外部时空环境的多重因素及其变化促动着第Ⅱ世界作出多方面的改变,从而便形成了第Ⅲ世界不断演变和新陈代谢的发展史。将其压缩化便是时代——人脑(手)——审美创造艺术世界。如果了解和把握了这个总规律,那末不仅对于审美艺术史可以作出更具脉络清晰性的解释,而且对今天审美与艺术的发展怎样去看待,往哪些方面去努力,都会有一定启发与帮助作用,相信这个愿望不会是没有依据的。

(注1)(注17)〔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常规科学及其危险》载拉卡托斯和马斯格雷夫编《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社1987年版第70页。

(注2)(注1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10、151页。重点皆引者加。

(注3)(注4)分别引自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583、278、239页。重点引者加。

(注5)详参拙作《审美信息形态三个世界论》《求索》1994年第2期。

(注6)郑板桥语见《郑板桥集·题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第一版。下引其语同出此,不注。

(注7)(注1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社1985年版第175、192与105页。

(注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本第49、79页。重点原有。

(注9)马克思《资本论》(一),《马恩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01、202页。

(注10)马克思、恩格斯语,见《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第三卷第35页。重点原有。

(注11)张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引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

(注13)(注16)(注20)〔美〕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4、9页。

(注15)分别见鲁迅致杨霁云(1934.12.20)、致窦隐夫(1934.11.1)《鲁迅书信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注18)(注21)(注22)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注并参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注19)见〔法〕丹纳《艺术哲学》第二章“艺术品的产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作者:李欣复

话剧审美艺术论文 篇2:

当代中国校园话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

摘要:作为大学文化的载体之一,校园话剧体现出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同时因其构筑的文化育人场域,在提升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意识、对生命的敬畏感、与人为善的德性、高雅的审美情趣、直面现实的实践品格等方面发挥着隐性作用。文章在界定高校语境中话剧的基础上,剖析校园话剧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可能的强化策略。

关键词:戏剧艺术;艺术教育;校园话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作用

Impact of Campus Drama upon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I Chang

(School of Marxism,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6)

一、高校语境下话剧的传统与现状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欧洲各国通称戏剧,但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不同,话剧是20世纪从西方引入中国的“舶来品”。 20世纪初到“五四”前,话剧称“文明新戏”,“五四”以后,主要是引自西方的现实主义戏剧,称为“新剧”。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1928年起,经洪深提议,将这种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表情来传情达意的戏剧样式称为“话剧”,到如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中国的话剧始于校园,校园话剧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形式,它直接推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校园话剧的滥觞与演进过程是与中国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步的。只不过最初的话剧带有西方基督教的文化背景,1899年11月上海基督教约翰书院的学生于圣诞节晚会上演出了自己编排的《时事新戏》,这是最早的学生演剧活动。[1]继教会学校的圣诞节演出活动之后, 天津南开学校在校长张伯苓的主持下开创了每年一度的校庆纪念日演剧活动, 自编自演“新剧”。张伯苓把戏剧原理与教育原理相贯通, 把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戏剧活动作为培育人才的手段, 在我国首创了把校园戏剧纳入整个教育体制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方式。

校园话剧是校园戏剧一种重要形式,既是艺术范畴中的戏剧文化组成部分,又属于文化范畴中的校园文化样式。

在我国高校语境下,校园话剧的发展与我国近代史的发展也具有逻辑的一致性。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部,对我国现代话剧的产生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话剧得到了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多数大学的积极响应,而话剧在校园的普及和推广抵制了当时戏剧的商业庸俗化倾向。在上世纪20年代,复旦剧社在选择优秀改译剧本及进行社会公演、推行男女合演等举措,为中国话剧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照。[2]

高校校园话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发挥过积极的宣传动员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共同抗日的多种话剧吸引和教育了广大学生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和抗战的战场。新中国建立后,绝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生剧社,校园话剧在宣传新中国的新人新事和新观念、教育人民和大学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校园话剧得以恢复和发展,在显示高校校园文化的品味、增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高雅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校园话剧由自生自灭发展到初步建立发展机制的过程,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地有经常性的校园话剧演出活动。通过全国性的“大学生戏剧节”及各地的大学校园戏剧专场演出,校园话剧不断得以发展。

在经济物质利益和光电技术的挤压下,当今话剧的纯粹性越来越稀薄,更多地剩余在了大学校园。话剧整体的不景气由此和相对活跃的校园话剧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前,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托话剧社团来开展活动,从剧本、舞台、音乐到演员,全部程序和环节都由大学生们自己策划和组织。高校话剧社团在其他高校的巡演也构成校园话剧的一种发展方式。尽管对照专业话剧院团所排演的一些剧目是非专业、职业化的,但高校话剧却因为富有启发和青春冲击力而成为当代话剧发展的基础和希望。

当然,高校话剧的存在也面临诸多困境。从校园戏剧艺术活动的规律看,高校话剧发展需要学校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多方面硬件的支持,但学校认知偏差、组织乏力、专业指导不足、资金短缺成为影响话剧发展及发挥应有作用的因素,从而不可避免地消减了话剧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而从校园文化发展的环境看,话剧的发展也出现了因当前社会和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大学生审美情趣低俗化而彰显的媚俗趋势,导致高雅经典话剧演出逐渐褪色而代之以模仿恶搞的低俗拙劣表演秀。

二、校园话剧的艺术特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话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体现出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以及通过观众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发挥作用的隐性特征。如同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校园话剧从来都具有基于多重艺术特性的综合作用,不仅是大学生完整人格养成的一种载体,同时对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等文化素质提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此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话剧艺术教育形式的校园话剧构筑了一个文化育人的场域,能够对参演者与观演者进行双向教育,提升其责任与使命意识、对生命的敬畏感、与人为善的德性、高雅的审美情趣、直面现实的实践品格等,成为学生乐于接受、提升大学文化品位的有效形式。校园话剧的艺术特性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校园话剧从诞生之时起便承担了启蒙开智的政治使命,可谓匡时济世的艺术形式。

比如在五四时期,蕴含着战斗精神的话剧成为思想的载体和工具,对于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提倡白话文学、男女同台演出、传播民主科学理念、宣传和配合革命等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当时欧阳予倩就认为戏剧是“思想之影像”,洪深的认识更直截了当,“现代话剧的重要,有价值,就是因为有主义”。而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左翼戏剧、国防戏剧直到抗战戏剧,也都是被赋予特定历史阶段政治色彩的例证。当代校园话剧里仍然充满着浓郁政治色彩的先锋性,比如东南大学极坐标话剧团所排演的话剧《切格瓦拉》,但这种先锋性更多指向的是一种单纯、理想化的高尚价值,对于世俗化、庸俗化的当下反而是一种理想化的超越坐标。当然,回到政治属性本身,校园话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话剧形式来认知并强化自身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

第二,校园话剧能够使人体认生命的意象,无论是话剧本身所诉诸的生命愿景,还是校园语境所引发的生命张力,相对于现代性体制下的大学本身而放逐的“在大学之外”所在的灵魂之地都映射着生命的内涵。

如同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的生命绵延理念,在最初脱胎于西方基督教教会学校宗教剧的校园话剧中,基督教文化本身所蕴含的灵魂信仰与生命超越其实仍然渗透其中并绵延至今,这对于富有青春生命力的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舞台上充满青春精神的生命表现和欲望恰恰构成校园话剧最具生命力的表征,也印证着话剧本身与大学生生命形态和生活状态的对应关系。当然,中国化了校园话剧更加渲染了诗化的生命意象,即追求一种有机的内在的和谐完整而富有意蕴的境界。比如话剧中通常把细节的描写、真实的物象与人物的命运、戏剧的冲突、意境的烘染等都统摄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之中。这种绵延至今的生命意象使校园话剧显得像星空一样崇高而平添一种生命的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对于当代很多大学生而言恰恰是话剧对人的心灵、人的精神发出的有力呼唤,也是人格养成中所需要填补的真空。

第三,校园话剧通过对白与动作直接刻画人性本真,也为大学生与人为善的德性养成勾画轨迹。

戏剧精神与人类的生命取向相一致,也同人的本性趋同。“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它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3],话剧因为有情节、有冲突、有人物性格塑造和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舞台上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以及各种真实的人性表现得光怪陆离、淋漓尽致,以致于表演者与观看者不知不觉地与角色同喜同悲,进而通过临场效应产生迥异的道德情感,感知并震撼于人性的善恶,进而直接反映出优秀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传达着源自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使人既能在非理性的情感上分清,也能在理性的善恶取向上辨明。校园话剧的情节冲突、群体演出以及台下观众的呼应,也集成了人性的冲突,尽管校园话剧的演出不是很专业,但尤其表现出了人性的本真一面。优秀的校园话剧作品可以启迪和帮助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净化人们的心灵,与人为善,同时也可能使学生通过角色来对原先不曾涉及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进行观照,通过审美的间离作用进行深刻认识、剖析自我、体验人生,进而理解人性的本真和人类的生存方式以及人格的要义,自觉内化德性,使学生在发现自我与社会交往中修正甚至是重塑自我人格,这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第四,“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4]

专业话剧如果以演员的动作与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再加上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手段,可以极大激发审美欲望。但校园话剧一般缺少专业的艺术表现细节,但通过采取强烈的矛盾冲突的方式亦即在美与丑的矛盾斗争和行动中使观演双方都在对美与崇高的强烈感受中形成审美价值定向,同样可以获得社会承认的审美价值发生感情上的同化,通过崇高感发挥感情净化作用,进而强化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与审美能力。

其中,审美能力是在审美操作中培养起来的,校园话剧为学生提供了审美操作过程,“使学生们在参与话剧演出和话剧欣赏中不断感知和把握话剧的审美形式,理解和想象话剧艺术意境,体验话剧艺术催发出的艺术情感,久而久之,其整体的审美能力就会完善起来。”[4]当然,校园话剧在戏剧舞台和戏剧表演都嫌粗简,从剧本创作到演艺水准都表现出亚文化的、非职业化的“业余”性质,这种艺术美学上的特性同时也凸显了其质朴性,20世纪西方“质朴戏剧”或“贫困戏剧”的口号,可能最适合形容校园话剧不过了,但正是这种纯粹性、质朴性所表现的艺术美学真实表现了大学生自由、率真的精神状态,尤其在日渐物化、异化的当下世界里,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便显得尤为可贵。

第五,校园话剧具有直观现实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品格。

校园话剧的直观性意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现实性主要体现在话剧基于对时代的敏感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源自现实、反映现实而又超越现实,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美学特性。校园话剧是学校业余文化活动中最具社会性的艺术形式,话剧的创作与演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比如大学生在舞台上的角色体验就包含着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意识与集体创造,可谓付诸舞台的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而言同样能够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并提高社会价值的认同感,进而发挥提升实践品格、增强集体意识的作用。

三、高校强化校园话剧对人才培养作用的可能策略

高校校园话剧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养成及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独特、确切的作用。在当前现实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校园话剧的作用应从顶层设计、内容边界、形式创新等方面系统考量可能的策略。

第一,高校应重视并完善强化校园话剧作用的顶层设计。从高校领导到管理机构,从话剧社团到参与师生,高校要基于一定高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话剧的育人作用以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纳入人才培养之中。完善组织协调、制度约束、运行机制、评价标准、保障体系,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第二,在内容边界上,一方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摒弃媚俗甚至是恶俗的话剧选题及具体内容,增强内涵,凸显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性;另一方面主动选择合乎时代发展、反映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宏观与微观主题。比如可将“民族复兴”的历史题材与“中国梦”的当代蓝图相结合,描绘所在高校的具体梦想故事。此外最好在反映学校、学生生活的主题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第三,在形式创新上,既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顺应网络化等社会发展规律,又要遵从校园话剧本身的艺术规律。比如根据戏剧符号学的观点,戏剧演出的接受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只有按照受众接近性的原则,使演出者和观众处在相同的编码解码系统中,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可以通过开设戏剧必修课提高大学生的话剧审美品位,可以尝试利用新媒体传播话剧的演出信息以及视频资料等,尽可能放大话剧在人才培养中的边界效应。(责任编辑:贾明哲)

参考文献:

[1]杨红.论20世纪20年代校园话剧的谱系图[J].前沿,2010,(12):127.

[2]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54.

[3]桂迎.校园戏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

[4]雒社扬、杨戈.戏剧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281.

作者:施畅

话剧审美艺术论文 篇3: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美育之维

[摘 要]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为“五育”之一的美育拓展了新的视域。由美育的形象感染性、心灵映照性、人格塑造性和生活指归性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其作用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在机理为:对经典作品的审美体验增强了对媒介艺术传播的鉴赏力;获得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提高了对信息内容的辨识力;追求人格完善的审美理想激发了对劣质信息的批判力;蓄积的审美素养蕴含着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创造力。有鉴于此,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美育路径为:构建美育传播场域,使之成为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交流的平台;在场域的传播主旨上,彰显崇高之美,使之成为媒介素养的重要滋养;在媒介素养培育的着力点上,激活主体审美经验的多重效能,自觉养成抵制网络雾霾侵蚀的审美习惯;在媒介素养考核上,将作为美育成果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展演作品作为衡量的重要参照。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美育;审美体验;传播场域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HSDBSCX2019-0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研究”(20SZB12)

[作者简介]单丹丹,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王福兴,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作为新兴媒介的自媒体,在给受众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共享的独立空间的同时, 也面临着乱象滋生、污染传播生态的挑战。由此,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创造风清气爽的网络空间,保证他们健康、安全、文明上网,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美育工作的认真总结、深刻认识、深层次规划设计和深入推进实施的实际步骤与举措。《意见》印发后,学界就如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美育的价值与定位、美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美育的评价改革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然而,将美育贴近大学生接受媒介传播的实际生活展开研究,还比较罕见。基于此,本文从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養提升的视角加以探讨,使美育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地接地气。

一、从自媒体的现实生态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划分,自媒体可以分为‘个人自媒体’和‘组织自媒体’。从媒介类型的角度来划分,自媒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图文自媒体、视频自媒体、音频自媒体、直播自媒体”[1]。自媒体类别的多样性,既是互联网新兴媒体繁荣发展的标志,它在极大地拓展公民话语权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网络风险。

1.自媒体乱象的危害不容忽视

对自媒体的乱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们有目共睹,尽管大家深恶痛绝,但仍屡禁不止。本文侧重其危害加以剖析,列举如下:一是内容庸俗、低俗、媚俗,肆意编造噱头。所拍的这类视频大多将人物置于尴尬难堪的境地,配以虚张声势的廉价笑声。受众长此以往沉溺其中,与高雅艺术渐行渐远,既阻滞了审美思维的发展,也钝化了审美鉴赏力。二是网络暴力不断,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以弹幕评论为甚。此外,不知从何时起,一种以无意义对骂狂欢的“祖安文化”在网民中流行开来。“祖安”一词源自某同名网游服务区,此区的游戏玩家以脏话、互撕而著称,甚至“还寻求‘创新、犀利、朗朗上口’”[2]。如此美丑不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出口污言秽语,甚至盲目攀比,“祖安文化”暴露了青少年人格的扭曲。任其泛滥蔓延,腐蚀的是青少年群体。三是移花接木,编织谣言。一般说来,谣言总是抓住受众所关心的热点或舆论焦点问题,以移花接木的惯用手段缝缝连连。加之图文、视频或音频杂糅其间,使人信以为真:或为伪科学所迷惑,或引起社会恐慌,或激起民众的偏激情绪,其危害阻碍了科学进程,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秩序。四是哗众取宠,随意克隆。某一国内国际热点问题一经引起受众关注,部分微信公众等自媒体总要分得一杯羹,如实转发倒也罢了,煞费苦心地在标题上大做文章,虽然已无任何新意可言,但赚取了广告流量。浪费了受众的宝贵时间,践踏的是自媒体的公信力。

2.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应创新教育路径

治理自媒体乱象,决不能心慈手软。据2018年11月11日的微信平台公布,国家网信办“严格治理损害内容生态、严重影响用户阅读体验的微信自媒体行为”,“共封禁各类低俗账号超过18万个,删除相关文章31万篇”[3]。其后,持续“开展自媒体专项整治,每年清理的非法账号数以万计”[4],使网络生态得到初步改善。专项治理依法出重拳,这只是应对网络风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提升媒介素养,增强青少年自身免疫功能,才能战胜网络雾霾免受其害。所谓“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是指受众面对媒介传播内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它是受众综合素养的集中反映,并通过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性享用、质疑性思辨、快捷性反应和创新性制作得以体现。据《光明日报》记者调查表明: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初探阶段。而开设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则近水楼台,相继开设了媒介素养选修课。遗憾的是“只有9.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相关课程,有67.8%的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教育”,所以,“对于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分辨主要依靠个人常识”[2]。由此,对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谓任重道远。而创新媒介素养教育路径,是应对网络风险、取得教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3.美育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拓展了新的视域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我国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主张“美育不仅要有艺术课程,更要融入我们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大学生的全部生活中”[5]。美育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美的力量,为美育找到了源头活水;生活拥有美育,美育有了生长的土壤,人们生活的品质与品位也必将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就大学生说来,其校园生活除了课堂学习,接受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载体的自媒体传播,已成为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育之维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特别是把握“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6]这一规范性设计,与自媒体传播图文相间、音频视频相互映衬之相似,可谓找到了媒介素养培育的理想切入点。并且,“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6],绝不可忽视自媒体传播。所有这些,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由来。

二、美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美育,亦被称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及其理论形态(美学),借助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的审美对象)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陶冶、塑造性情,促使他们的心理结构趋向完善,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美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能力的人”[7](P17)的教育。《意见》从美育的性质、美育的作用两个主要方面,确切而通俗地将它概括为“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能力”[6]。把握美育的概念内涵,本文试对其基本特征试作如下总结:

1.形象感染性

早在1922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应友人之邀,畅谈了他对美育实施方法的意见。他将美育划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等三个方面[8]。显然,这表明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这其中,学校美育又是重中之重,发挥着美育的奠基作用。而进入大学阶段,学校美育要以公共艺术课程为主体,即以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和表演艺术为主体,因此,从美育的具体实施过程来考察,作为“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是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9](P150),这是因为作家艺术家总是饱含着激情去创造艺术形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回就感慨万千地自嘲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道不尽的是他对笔下人物的痴情,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这是就创作而言,而从艺术欣赏说来,读者之所以能从作家的描述、艺术家的表演中获得对特定生活的认知、思想的启迪、审美的愉悦,无不是在美的形象引领下实现的、触发的情感共鸣。由此说来,美育的形象感染性,它并非以理说服人,而是以作家艺术家所倾注于形象之中的真情而感动人。

2.心灵映照性

中唐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与元九书》)其意为:大千世界能够震撼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没有比言早、没有比声近、没有比义深的了。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情、言、声、义,无不是通过人的内心世界而发生作用。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者的潜移默化,后者的寓理于情,无一不是通过这种心灵发生作用的形象化、经验性表述。美育更是如此。如果说形象的感染性仅仅是美育的初始阶段,那么,心灵的映照性,则是美育的结果,这一特征不仅表明美育是心灵的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灵的滋养,而且还具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璪《画论》)般的反作用。也正如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的阐述:“‘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世界万物之源,世界万物就在这个‘心’上映照、显现、敞亮。”换而言之,“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10]。美育给当代学生一双美的慧眼,要用这双慧眼去发现美、欣赏美,也相应地去创造美,所以,《意见》提出美育具有“温润心灵”的作用,其道理也在于此。

3.人格塑造性

或者说人格的完善性这种塑造并非平地起高楼式地突兀出来,而是在既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塑造性完善使之趋于完美。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所谓人格,是指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性外显,并通过主体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人们的口碑得以体现。实践表明,健康人格的培养、塑造、建构与完善,理性之参与并非完整,还要有感性融入,即二者必然也必须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地结合起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審美教育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而切入到健康人格的塑造中来。”因此,“它既发展人的感性,同时又发展人的理性。一方面,它使人的感性人性化,从而避免感性泄导过程中出现的物化与蜕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又使人的理性人性化,从而避免人的理性由于过分膨胀而导致的非理性化”。由此说来,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性因为有了感性的支撑而立足于坚实的根基之上,感性因为有了理性的提携而飞翔在文明的天空。”[11](P37)二者的结晶体就是人格。具有健全的人格意识,或者说理想的人格无不趋向崇高美、诚信美、友善美;并作为欣赏美之主体,以高尚的情操、追求高雅的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鄙视庸俗、低俗和媚俗,厌恶感观刺激和低级趣味;同时,以自己宽广胸怀、克己奉公、崇高气节、矢志不渝的人格感染着、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4.生活指归性

指归,包含“主旨”“意向”两个义项。美育的终极指归是社会生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外美学家的论述中获得深刻教益。曾繁仁先生认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所谓‘生活的艺术家’,就是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社会、自身、他人,这样的人就是‘生活的艺术家’。”[5]由此也就表明,美育从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开始,并不是要把每位实践者都培养成为从事艺术创作(比如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家,而是通过相应的艺术实践,提升审美素养、坚定审美理想,为这个世界创造美、为生活创造美,为人生境界增添美的含量。就受教育者说来,确立并坚定了审美理想,由此也就决定了他想要过的那样一种生活。就此,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阐释得再精辟不过了,即“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所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12](P6)。在他看来,“美是生活”,不仅是生活,而且是“应当如此”的生活,即“凡是我们在其中看见我们所理解和希望的、我们所欢喜的那种生活的,便就是美”[12](P119)。美,它源自生活;美育,“使人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5],进而过上高质量的、有品位的、有尊严的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来,高校的美育就为莘莘学子的校园生活和未来生活赋予美的种子,培育了美的动能。

总之,按照美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总结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颇像戏剧艺术的“起承转合”:形象感染性,这是美育的初始,它开启了进入美的圣殿之门;心灵映照性,当受教育者心灵深处经历了美育的温润滋养,则善于发现大千世界的本真之美,这一发现本身即承载着美的理想与信念;人格的塑造性,全部美的感知、美的发现及其实践,在丰富了主体审美阅历的同时,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进而构建着、完善着主体的人格,这其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视为成长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生活的指归性,这既是美育实践的落脚点,也是全部美育的价值所在,包括美育在内的“五育”并举,不可或缺,才符合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那么,沿着美育整体基本特征的逻辑理路,美育又将怎样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美育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

美育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功能有哪些?或者说,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美育作用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就此加以透视分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提升效果。

1.对经典作品的审美体验增强了对媒介艺术传播的鉴赏力

大学阶段的美育以什么为依托?《意见》作出了明确规定:“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6]这意味着,艺术经典作品承载着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经典,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13]。而艺术经典的典范意义在于,它大浪淘沙般地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洗练,如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油画《开国大典》《父亲》、话剧《茶馆》等,其思想内容之深邃、艺术表现之炉火纯青,成为民族艺术宝库之瑰宝。试想,美育艺术课程的开设,耳濡目染般地陶冶在经典作品的高雅艺术氛围,则应验了那句学习的箴言,“勤学如春园之竹,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包括其审美情感、审美需求、审美思维、审美取向、审美视域等在内的审美鉴赏力,必将得到显著增强。自媒体传播,为了吸引受众,集视频音频等各种视听艺术于一体,或者成为文字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了鉴赏力这一艺术审美底蕴,对艺术作品传播的高下与优劣,将作出比较中肯的审美评价。艺术鉴赏力既是审美教育的开端,也是基础,唯有对艺术经典作品的感知、理解、欣赏与崇尚,才能使这一基础更加巩固。

2.获得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提高了对信息内容的辨识力

美育与个性的发展密切相关:“美育对个体的内在教育功能主要体现为促进审美情感自我的成长。”[11](P51)从上述美育“心灵的映照性”特征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美育的心灵滋养在先,心灵映照在其后,构成了滋养是前提、映照是发展的因果关系,这恰恰表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后,其“审美情感自我”在成长。并且这种成长,是在审美导向获得心理认同的态势下完成的。也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那样:“美育所形成的理解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更多地发生在同一个社会族群、同一种语言方式内部。正是通过由美育形成的共识和共鸣,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效地达成民族文化认同。”[9](P162-163)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是对代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认同的具体化。基于此,对于接受艺术美育教育已达成“理解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的当代大学生说来,其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则成为辨识自媒体传播内容的遴选器。康德的审美话语体系中有一经典名言,即“审美是真与善的桥梁”,遴选的过程就是沿着这座桥梁到达求真、向善彼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遴选出的或是上乘精品,或是辨识出劣质品,只要精准到位,则是辨识力之强;反之,则弱。强或弱,从一定意义上说来,取决于对审美导向的心理认同度。

3.追求人格完善的审美理想激发了对劣质信息的批判力

从接受自媒体传播的常态说来,对媒介传播的接受是通过前述的读屏、欣赏、辨识、遴选等一系列环节完成的。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接受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然而,按照网络媒体的阅读常态,受众往往对所阅读的信息作出呼应,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取向,作出客观评价(这至少在呼应者自身思想意识上说来是这样)。这其中对辨识之后所发现的劣质信息,予以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正本清源、避免以讹传讹式的批判,不僅仅是常态下一般意义上的呼应,而是作为受众个体对接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自我人格完善的一次洗礼。“美育之所以能够成立和独立,就在于它可以升华感性,引导趣味和完善人格”。这“其中,感性教育是基础,趣味教育是中介,人格教育是目的”[11](P40)。就高校美育教育说来,全部美育课程的开设,包括学科融合、资源整合、实践体验、评价机制等,无不是致力于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面对媒介传播的劣质信息,守土有责、肯于担当,这种批判力正是造就健全而典范的人格主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就大学生说来,培养媒介素养的全部美育活动,归根结底,就是其审美的人生价值在互动式的媒介传播接受过程中的自觉发挥,也是对审美理想、审美取向的实践运用。而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在批判力上。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既是我们开展美育教育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思想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人格完善的审美无疑是对美的规律之践行,而批判力得以力透纸背,则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说的深刻领会与自觉运用。

4.蓄积的审美素养蕴含着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创造力

进入大学学段,学子们经历了高考的打拼鏖战,紧张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接受手机终端的自媒体传播已成为校园课余生活的常态。此时,随着“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6]的美育教学推进,较之中小学学段所接受的审美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即审美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其创造力进入了“蓄势待发”的萌动阶段。作为美育的结果,这种创造力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思维力,即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较之以往相对说来更有谋略、捷径和方法;二是实践力,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制作、有所建树;三是规划力,即随着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视野的开阔,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作出远景规划,或是在既定专业上“咬定青山”、一往无前,或是作出必要的调整。所有这些,无不是其审美创造力使然。由此,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创造力也势必蕴含其中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媒体所搭建的平台,创造机会与条件,点燃他们的审美情感,在提升其媒介素养的同时,其创造性潜能也得到充分释放与发展。

四、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美育路径

以自媒体为普遍接受的大众传媒作依托,塑造当代大学生完整而健全的人格,使之在活跃于既有的道德的、智能的、体质的、劳动的界域之外,又跨入审美境界,“五育”并举,既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平衡发展所必需的文化条件之一,也是避免其单项发展(比如在智育上的“单打独斗”)、造成人格缺憾的有力保证。那么,从美育视角说来,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应作出怎样的选择?我们认为,既要遵循自媒体传播规律,又要以美育的基本原理为底蕴为引领。具体说来:

1.创建审美教育传播场域

美育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美育的主要路径在于审美体验,只有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深刻领悟与积极评价所产生的审美愉悦,才更接近美育的初衷。由此说来,以学校院系或所学的不同专业为单位,申请注册微信公众号,统筹规划,将全部大学学段的美育课程进行梯次分解,落实到美育传播平台,则成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首要路径。它所产生的美育效应在于:一是开辟了审美情感交流的场域。师生授受的情感交流、同学之间审美收获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交流双方的审美情感获得相互认同。交流场域作为线上审美教育的处所,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基础性依托。二是激励大学生审美主体萌发接受美、向往美的渴望与动机。传播场域创造了浓郁的审美氛围,这氛围是主体得以耳濡目染的客观环境,它加速了主体的审美情感趋向艺术化与审美化,进而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渴望与动机,即以致力于传播生活美、社会美和自然美为己任,投身到场域的审美建设中来。总之,随着大学生审美体验之深入、审美视野之开阔,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理念得以踐行的同时,以立德树人为主旨的中华美育精神也必将融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中。这是我们所期盼的。

2.在场域的传播主旨上彰显崇高之美

审美教育传播场域的创建、高雅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那么,如何持续推进,使场域的主旨传播成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滋养?这势必涉及美育课程之设计了。《意见》就“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6]实现审美主体“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美育目的,必须具有与其相匹配、相适应的,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为内涵的有益滋养,并且,这种滋养对大学生而言,能够“形成积极的情感依恋和归宿”[11](P105)。在我们看来,这种心理滋养,就是崇高之美。就此,有学者作出比较透彻的阐释:“作为美学理论的经典概念之一,‘崇高’的基本内涵早已超越了‘伟大事物’本身的形态或规模,也不限于‘神圣之物’本身的高尚或伟岸,而升华为对卓越精神、昂扬气度和创造品格的热切憧憬与坚毅追求,特别是表现为力克艰辛、战胜厄运而实现辉煌理想的生命意志。确立‘崇高’的精神信念、塑造‘崇高’的人格结构、养成‘崇高’的行为规范,这无疑应当成为美育之价值取向。”[14]这其中,“精神信念”如同人生的旗帜,它发挥着引领与感召作用;“人格结构”作为性格、品质、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并凝结为以高尚的审美情操为内蕴的道德品质而成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行为规范”以“知行合一”的谦谦君子之风采立足于社会、影响着他人。可以说,以崇高之美为主旋律的信念、人格与行为构成了美育之三维坐标。场域的传播理念在于,对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6]的讲授与学习,发挥有益的辅助与补充作用。这就要求搞好创意策划,在场域的内容传播上彰显崇高之美,并以集视频音频之精粹、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引人入胜,让崇高之美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滋养收到润物无声的审美效果。

3.养成自觉抵制网络雾霾污染侵蚀的审美习惯

应该看到,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认同、接受的审美活动在内的全部审美体验,都蓄积为大学生以高雅的审美情趣为表征的审美经验,它储存于主体的记忆之中,成为未来艺术欣赏、艺术创造的审美参照。当大学生个体一经接受自媒体传播,或者说对其传播内容进行审美观照,审美经验瞬间就会被激活、进入对屏幕内容进行辨识与甄别的活跃状态。长此以往并持之以恒,对产生负能量的内容信息进行辨识、甄别与判定,不仅形成了既有的审美思维,而且养成了自觉的审美习惯,这是应对自媒体乱象、抵制“三俗”内容侵蚀的利器与盾牌。可谓任凭庸俗、低俗、媚俗浊浪起,自有风清日朗在胸间。所谓风清日朗,就是接受美育之后的审美定力,也充分彰显了美育的价值与意义。基于此,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理念,发挥审美经验的效能,养成以高雅审美情趣为底蕴的审美习惯,在有力地抵制网络雾霾污染侵蚀的同时,也必然逐步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理想的建构”“创造性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的塑造”[9](P169)。这既是美育经验具有多重效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着力点。

4.将艺术创作作品输入传播场域

全部美育活动无不是以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为媒介,而相继获得审美认知、审美体验,进而积累审美经验、养成审美习惯。这其中,审美体验是“中枢”,它不仅是获得审美经验的前提、养成审美习惯的根基,还是萌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创作激情的源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杜卫先生指出:“美育过程的动力来自个体自身的情感表现要求,它决定了美育是个性情感不断开放、伸展和升华的过程。”[15](P57)大学生一经产生强烈的个性情感表现要求,势必水到渠成地投入艺术创作实践中。也正是基于此,《意见》遵循美育教育规律,确立了“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倡导“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提出“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6]的工作目标。所有这些,无不是通过大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体现出来。有鉴于此,应实施的举措为: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学校所在地域、既有美育艺术资源,结合所开设的课程,锁定艺术创作的种类,既让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又使“非遗”后继有人得以传承。二是因时制宜。依据时代发展,经过策划与论证,开展主题创作征文、举办艺术展演,使之成为美育成果的阶段性汇报,成为艺术创作、审美鉴赏水平攀升的阶梯。三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在中小学学段的艺术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精雕细刻”式地促进其伸枝吐绿,倘若在艺术专业上崭露头角固然可喜,因艺术创作而拓展审美视域、增强人格人品魅力同样是高校美育工作者的期许。如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将全部艺术创作、艺术展演输入传播场域,高雅的审美品位既提升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成为考核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依据。

总之,针对美育特点、遵循美育规律,把握美育作用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在机理,应实施的美育路径为:在媒介场域建设上,配合艺术课程的开设,构建审美体验的平台,并随着场域平台的如期更新,使之成为大学生心之所向、情之所系的美育精神家园;在媒介场域传播内容、传播主旨上彰显崇高之美,使之成为大学生个体高尚人格的情感归属;在媒介素养培育的着力点上,激活审美经验的多重效能,自觉养成对负能量的信息内容进行辨识、甄别、判定的审美习惯;在媒介素养的考核上,将全部美育的艺术创作、艺术展演作品输入传播场域,实施创评结合、以评促创,既有利于“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的形成,也成为衡量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参照。

[参 考 文 献]

[1]匡文波.疫情中的自媒体观察:乱象与治理[J].新闻论坛,2020(3).

[2]马姗姗.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N].光明日报,2020-09-18.

[3]江凌,徐雨菲,颜欣雨.当前自媒体乱象及其治理路径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9(1).

[4]赵壹晨.治理自媒体乱象就得出重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8-17.

[5]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美育如何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大家谈[N].光明日报,2019-08-21.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0-10-16.

[7]王岗峰.美育与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8]蔡元培.美育实施的方法[EB/OL].卓越创新论坛,2017-03-23.

[9]王一川.美学与美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10]叶朗.美育是心灵的教育[N].光明日报,2020-11-24.

[1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俄]車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79.

[13]詹福瑞.经典的魅力[N].光明日报,2016-10-27.

[14]潘诵.美育要以“崇高”为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6-11-30.

[15]杜卫.现代美育学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薄 刚]

作者:单丹丹 王福兴

上一篇:西方会计教育论文下一篇:气氛智能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