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造型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中,历经了出现、发展、高潮、低谷与复兴,尽管时代一直在发展变化,工笔人物画却从未断绝。从两千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来看,工笔画是先于水墨画出现的,历代工笔人物画家在继承先人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符合时代的艺术语言,进一步形成新的审美意识,使工笔人物画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潮,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物画造型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物画造型艺术论文 篇1:

论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开始探索精神之旅,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从单一格式化迈向多元化。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开始在工笔画中融入西方油画元素、日本绘画表现语言以及其他美学元素,再通过缤纷多彩的色彩表现出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意境也相应发生了调整,要求当代艺术家具有开放性思维,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而创作出更富有内涵和多样性语言元素的工笔人物作品。文章主要阐释了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的发展历史和表现技法,并概况了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对工笔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多样性;审美价值

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传承和发展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结果,进而使工笔人物画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更新。在保留传统工笔人物画精髓的基础上,对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作多元化的创新与改造,使当代工笔人物画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使传统工笔画中渗透现代艺术意境元素,将现代装饰艺术的理念与空间布局应用到传统美学中,使传统工笔画能够不断传承和发扬,进而建设出具有和开放性思维的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理念,因此,从根本上实现了工笔画的技术改革。

一、当代工笔人物画多样性艺术语言的发展历史

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追求形似,是一种写实主义精神。工笔人物画是工笔画各流派中历史最悠久的,战国时期,工笔人物画开始萌芽,在宋朝时期,工笔人物画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在明末清初阶段,大批西方油画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使其在创作时,曲线更加流畅柔和。工笔画在中国的艺术论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最早在中国的原始农耕文明时期,先人们就用天然颜料在岩石、墙壁及地面进行绘图,彩陶及青铜器上的手工刻图是传统工笔画最早期的雏形。工笔画唐宋时期达到巅峰阶段,之后便开始没落,在1950年以后,又开始慢慢复苏。20世纪50年代,在旧年画和旧连环画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工笔画走向了改革创新的旅程,使其重现艺术魅力,展现新的生气和活力。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欧洲文化和艺术不断渗透到中国,使工笔人物画在表现技法和创作手法上出现变革,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呈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昌盛。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亚太经济贸易组织,中国政府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家与国外艺术家的交流也更加频繁,频率也更高,在各国文化和艺术的碰撞及冲击下,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思维也更加开放和丰富,也升华了工笔人物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当代文化语境的新颖性和个性化要求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必须要适应于现代人的审美体验,这是现代艺术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工笔画家的审美价值体系和艺术价值趋向呈现多样化的分布特点,使中国工笔人物画摆脱传统审美价值体系的束缚,使现代工笔人物画呈现出多种风格,形成多样化的流派。现代工笔人物画家具有开放式思维,具有较高的包容性,借鉴西方油画、水彩画、漆画和壁画中创作技巧,使工笔画更具有质感。现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运用上,从之前的几种颜色发掘出几十种色彩。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多样性的表现

将现代化艺术元素结合到工笔人物画中,使工笔人物画越来越具有广普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工笔人物画这一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已经从边缘化走向主流化。在时代发展的驱动下,工笔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趋向于多元化,从而促进工笔人物画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及艺术流派的多样化发展,加强了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多样化的艺术语言是促进工笔人物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表征。工笔人物画艺术家也深谙创造性对工笔人物画的重要性,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新性元素。当前,中国大力支持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在这个良好的大背景下,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与传承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艺术家在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表现上日趋个性化,因此,所创作的工笔人物画更加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艺术家在选材上也日渐生活化,以往那种对古代帝王、王侯将相、历史名人的热度持续下降,通过对周边生活和人物的观察,描述出更具有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这种创作精神促进了当代工筆人物画的发展,是工笔人物画呈现昌盛局势的重要保障。下面,将对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类别和在人物塑造上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技法

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技法

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理念受到文化背景、审美趋向以及政治背景等多方面因素调控,因此,在中国的各个朝代,突出的造型艺术也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在造型技法上经历了“形似”,“神似”和“不似之似”三个时期。

“形似”时期即是写实主义精神的突出表现。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画,形也”,可看出最早期的工笔人物画主张人物形态的高度还原,这一时期,艺术家更加注重人物的肖像、服饰着装、装饰以及动作的塑造。在魏晋南北朝,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传神论对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从“形似”过渡到“神似”,并将“形似”和“神似”两个技法完美融合到工笔人物画艺术中,使中国画造型技法的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南北朝时期的谢赫在传神论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气韵灵动”的主张,“气韵”即是“神似”中的“神”,也可称为“神韵”。相比于顾恺之,谢赫更注重工笔人物画造型中的传神技巧,因为形似的画容易实现,但是画作达到传神,是需要艺术家具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全面的创作理论知识。总而言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造型审美标准是以“形神兼备”为主导潮流,工笔画艺术家在创作时,不仅需要对物象进行观察、临摹,还需要加以想象、浓缩和总结。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技艺达到巅峰水平,涌现了大批的文人画,工笔人物画更注重写意。明朝中期,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出“不似之似”的著名论点,对中国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反响,“不似”指的是创作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完完全全呈现出所临摹物象的本来面貌及环境背景,而是与真实情境具有一定的出入,而“似”指艺术形象在基本体现形似前提下,展现了所临摹物象的神韵,既表现了艺术家的内心精神世界,也使真实的生活情境得到凝华。在近代,著名工笔画家齐白石曾提出“太似为媚俗,不似则欺世,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是中国工笔画造型技法的精髓之处,将中国工笔画审美价值标准高度凝练。

2.工笔人物画的当代造型技法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技法是在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基础上衍变出来的,克服了传统文化观念的限制因素,在保留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的精华基础上,不断变革创新,这也是工笔人物画能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避免工笔画的创作进入牛角尖。因此,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其造型技法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作出调整和变革。90年代之后,工笔人物画的创新成了中国美坛的使命,相当一部分留洋回国的学士在国内建立美术学院,比如徐悲鸿、丰子恺等,将西方油画引进中国,使中国民众学习写生、透视、色彩搭配等一系列先进的造型技法,提高了中国艺术家的写实主义的认识。工笔人物画本身就具有写实的特征,在物象的细节临摹上,用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对绘画的工具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能够用于长时间刻画和细致入微地描绘。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融入西方油画的写实造型技法时,促进中西方文化发生思想上的碰撞,激起思维上的火花,使现代工笔画的适应能力更强。一方面,当代工笔艺术家在借鉴西方画写实临摹的造型技法上,使工笔人物画的物象更加具体形象,促进中国画坛写实造型技法和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进而创作出极富有时代感的造型艺术。西方画流入中国,也使中国艺术家对透视技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使得中国艺术家对造型技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而能够对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定位更加精确,增强了线条的细致性和表现张力,进而,完善了传统工笔人物画中造型的缺陷和格式化,使线条与色彩更加柔和、和谐地融合起来。因此,写实造型技法的提升促进当代工笔画达到了空前的写实高度。另一方面,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家将西方现代化艺术特征应用于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提高了工笔人物画修饰功能。

(二)工笔人物画的线条

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线条

古代艺术家对线条的研究热度犹如西方画对结构板块的研究热度一般,都是组成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重要成分。线条的绘制可追溯到周朝,从湖南省的古墓中出土的帛画和壁画中线条描绘成画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早期的绘画艺术较为朴素粗糙,不够精细,因为早期的线条描绘技法不够成熟,线条种类比较单一,变化形式简单,线条的表现张力不足。西晋时期,工笔人物画的线描技法已经趋于成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空前時代,各类人才辈出,促进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线条描绘技艺的发展。线描技法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无论是重彩、淡彩、水墨,都是通过线条勾勒物。

2.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线条

当代工笔人物画深受西方画的理念影响,线条的造型和表现技法上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在西方画作中,线条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形象,是形体的一类。借鉴西方写实油画造型技法,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加强了线条的界形作用。在工笔人物画实际造型的过程中,利用线条不断强化物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丰富画面内容,提升作品的精神力量。线条组织间的排序、连接、疏密、厚度及色彩都对工笔人物画的韵律和节奏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其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张力。现代工笔人物画借鉴抽象派艺术画中点、线、面的现代化构建比例和关系以及抽象主义中的变性和夸张等手法,更加注重创造者内心情感变化,展现艺术家的独特性格特征,使得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呈现出主观性、情感化及修饰性的功能特点,促进当代工笔人物画造型的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发展,以此创作出构造感强烈的当代工笔人物画。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者:李沐霏

人物画造型艺术论文 篇2:

试论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

摘 要: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中,历经了出现、发展、高潮、低谷与复兴,尽管时代一直在发展变化,工笔人物画却从未断绝。从两千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来看,工笔画是先于水墨画出现的,历代工笔人物画家在继承先人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符合时代的艺术语言,进一步形成新的审美意识,使工笔人物画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潮,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时代在进步,工笔人物画这一画种也在成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家赋予了工笔人物画新的色彩审美意识。文章通过分析、对比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体现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学习、借鉴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工笔人物画中发展出新的色彩语言,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受众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审美意识

一、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溯源

中國传统绘画按表现技法分为工笔和水墨两大类,从中国绘画历史来看,工笔画是先于水墨画出现的。历代工笔人物画家在继承先人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符合时代的艺术语言,进一步形成新的审美意识,使工笔人物画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潮。早期工笔画的风格,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帛画《人物御龙图》中可见一斑。《人物御龙图》画在古代丝织品——帛的上面,描绘了一位头系峨冠、穿长袍、佩宝剑的男子神态自若地御龙遨游,上覆华盖,下有游鱼。帛画中人物处于中心位置,以墨线勾勒,平涂施色,略加渲染,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若要追本溯源,中国旧石器时代,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出土的石器三棱大尖状器已初具朦胧美。从实用兼具装饰艺术的石器,到局部装饰雕塑,再到彩陶装饰画的出现,虽然受发展水平的约束,色彩单一,但极具装饰性的图案和基于黑彩、红彩的巧妙构思,还是展示了早期图绘艺术的模式与理念。

二、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色彩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珍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经久不衰,这与工笔人物画家们的与时俱进分不开。历朝历代的工笔人物画家们继承传统绘画技法,透彻理解传统审美法则,熟练掌握运用,体悟时代内涵,学习借鉴新鲜或外来的技法,将新旧技法、理念融会贯通,创作出更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中国工笔人物画由此得到长久的发展。

当代工笔人物画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全球性影响,众多思潮涌现,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艺术文化环境。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传统工笔人物画技法的基础上,保留了工整的用笔、细致的刻画,借鉴、改良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性色彩,在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典雅的色彩中讲究形式感,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使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也使工笔人物画与时俱进,更加符合现代人物的色彩审美需求。工笔人物画在装饰色彩的运用过程中,始终根据历史发展不断贴合着不同时代的观赏者的审美需求。

三、装饰色彩的写实性与抽象化

人类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颜色,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和掌握色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古有两宋工笔花鸟画,其中“黄氏体制”的特点尤为突出,纤毫毕现、细致入微地描绘花鸟外貌与姿态,富有生机,注重写生,写实性的色彩正是源于观察对象和观察对象所处的大自然。今有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汲取西方造型和色彩的优势,取精用弘,开创新的工笔人物画风格,有着清雅明朗的色彩和对光线的处理。如何家英的作品《桑露》中,不仅通过劳作的少女的不同形象形象展现出不同性格,还使少女面部充满了红润的皮肤质感,虽然采用了互补色形成的色彩碰撞对比,却毫不突兀,令人感到和谐舒服。

与装饰色彩的写实性不同,抽象化的装饰色彩可以将捕捉到的颜色通过主观意向综合概括起来,不再是观察对象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根据现实审美需求,对物象颜色进行艺术加工,进行再创造。例如谢赫(南齐)在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其中“随类赋彩”的理论认为,创作自然对象时,颜色不要求绝对一样,只要类似即可,这里就已经可以体会到装饰色彩的抽象化。画家潘天寿在《听天阁画坛随笔》中提到的理论也说明对物象的着色目的不在于再现客观颜色,而是赋予物象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起装饰美化的效果。

装饰色彩的写实性是从客观现实的角度观察物象、考察生活,再现真实的色彩关系,不仅要研究形象和固有色,还要研究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关系,它更偏向于写生客观自然,追求再现真实的自然关系。抽象化是根据人的主观感受赋予物象一种抽象色彩,可以利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明暗关系、互补等对比手法强化抽象的感觉,这与写实性是完全不同的追求,也就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

四、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关于颜色的理论,当属先秦时期的“五色论”影响最为深远,墨分五色,即清、淡、重、浓、焦,后又有“六色论”,增加了白色,即空白。墨加水研磨,在不同笔法的作用下展现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虽然受颜色的局限趋于平面化,但墨色变化丰富而细腻,它是对客观对象的多次处理再加工,充满了主观情感和抽象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发展。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颜料都是在生活中提取,大多来源于矿物和植物,有限的颜色并未阻挡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反而令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色彩结构和表现形式。例如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的传世名作《捣练图》,全卷分为三段十二个人,分别描绘了挽袖捣练、缝补破练、扯练熨练,画面构图丰满,既独立又串联,整体感强。画中用工细劲健的线条将女性的细微动态处理得生动传神,以黑白为主调,朱色晕染耳根,石青、石绿等其他颜色辅之,衣饰设色鲜艳秀丽,重彩厚实,华而不浮,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色彩美感。画中仕女容貌艳丽、体态丰腴,色彩富丽匀净,是典型的盛唐仕女形象。《捣练图》中仕女们捣练劳作的场景,并不是普通的劳动,而是一种象征“女德”的礼仪活动。

若放大《捣练图》的局部,值得品评的细节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挽袖捣练组的第一个执槌仕女,衣纹用墨线勾勒后,又用曙红复勾了一遍。再看作品中第三个仕女衣服上的圆团状图案,大多数是由类似曙红的红线组成,进而观察整幅画的衣纹图案,类似的红线大量使用,利用色彩在有限的选择里丰富了线条的体量感。画家作画时没有单独分析画面,而是看作一个整体,根据作画需要,主观的选择、运用装饰色彩,来稳定画面,增添装饰美感和趣味。

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多以重彩为主,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是唐代仕女题材绘画的代表作。无论是色彩对比还是色彩调和,画家们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观调整,使画面的色彩装饰感更加协调,在设色方面具有唐代独特的装饰色彩风格,也反映了社会审美情趣。

此处只列举了中国绘画历史中的冰山一角,在浩如烟海的工笔人物画珍宝中,值得品评的作品还有很多。

五、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受新的艺术风格、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的冲击、影响,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除了继承和延续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晕染等技法之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开始有选择地借鉴传统设色方式,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在保留原有装饰色彩的基础上,适当汲取国外的绘画光影效果,通过色彩晕染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强烈的体积感。虽然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决定了作品更趋向于平面化的色彩,但有一位画家却跳出束缚,推动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转型,将工笔人物画的装饰色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就是何家英。何家英被誉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创造性地融合了传统工笔人物画与西方造型艺术,创作出大量雅俗共赏、韵味绵长的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秋冥》是何家英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绘了一名年轻的女孩抱膝坐在满地的金黄落叶之中,头枕着手臂侧目凝思。女孩儿的白色毛衣质感十足,白衣、白裙、白树干,同一颜色却并不死板,处理得主次有序,轻重有致,在满树、满地的金黄色落叶衬托下,女孩儿的形象纯净而圣洁,在一片相辅相成的金黄与白色中,充满装饰意味的湛蓝色背景就显得突出但不突兀。何家英在借鉴国外统一色调和冷暖互用等方法后,融会贯通,创作出传统工笔人物画所没有的绚烂背景,色彩清亮明快,活泼生动的年轻气息扑面而来,兼具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和现代色彩美学,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何家英认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不仅应该汲取西方美学理论,还应该践行到实处。怀有这样想法的画家不止一人,正是因为他们不断探索,敢于创新,中国工笔人物画才继续焕发生机。例如庄道静的工笔人物画《百合》,虽然大面积平涂色彩,但经过主观处理,色彩繁而不杂,平衡地处在同一空间,充满了平面装饰色彩的美感。

不管是传统工笔人物画还是当代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的运用贯穿始终,并根据历史发展不断地贴合着不同时代的观赏者的审美需求。相较于传统工笔人物画,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的选择上更加大胆,在色彩的表达上更加直接,进而加强了色彩的装饰意味,满足了人们对鲜活色彩的审美需要,也煥发出新的生机。

从古至今,在工笔人物画作品中,装饰色彩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传统的“形式法则”到当代的“自然变化”,装饰色彩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工笔人物画这一画种依旧在成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家赋予了工笔人物画新的色彩审美意识,这越来越成为艺术创作中的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不管是确定画面整体基调,还是传达创作者的感情,甚至只为了画面丰富绚烂,都需要仔细斟酌装饰色彩的运用。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们的不断尝试与创新下,装饰色彩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郝优美.工笔人物画色彩的传统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6).

[3]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梁琪 王植

人物画造型艺术论文 篇3: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特征

摘要:工笔画是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种绘画形式。工笔人物画是工笔画的一种,主要以人物为表现对象。受当代社会的文化及其他画派的影响,工笔人物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主要归纳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特点,分析他们的绘画语言,挖掘他们的文化价值,希望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有些帮助。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特征;艺术

工笔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细致入微地充分表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绘画史上较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多年来,工笔人物画经历了繁荣,也有过低谷。在中西文化并存、各种艺术思潮交错渗透的今天,工笔人物画应摆脱传统绘画的样式、成法的束缚,同时不盲目嫁接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吸取各种营养转化为自身能量,让工笔人物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当代工笔人物画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写实性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大都突出绘画的“写意性”,用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强调将客观物象与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观点相融合,最终达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随着西方绘画艺术流传入我国,西方的绘画风格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也起到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写实绘画。写实绘画的造型艺术以写真为主要特征,这与工笔人物画造型“以形写神”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写实性”。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受到的美术教育,或多或少都涉及西方写实主义所凸显的造型观和色彩观,这就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审美态度、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上发生变化,写实性具有了可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许多技法相比传统形式更注重造型的真实感和形式技巧上如光、色彩、质地、空间透视等的运用。由此可见,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造型原则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工笔人物画“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的特征向追求写实与意向相结合的特征转变。

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没有完全延续传统工笔人物画,而是将西方的艺术元素融入其中,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不能把自身局限于一个范围之内,,应该提倡创新、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题材多样性

由于宗教、文化、政治等的影响,古代的工笔人物画题材较为单一。题材大致可分为仙佛罗汉、帝王君杰、宿世人物、高逸雅士、绚罗仕女、市井杂流、妇孺婴戏等等。进入到现代之后,随着文化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题材上趋于多样化,涵盖了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更多的描绘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如可爱的儿童、慈祥的老人、朴实的农民、勤劳的工人等,都成为了当代画家的绘画对象。此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人体艺术才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绘画题材。工笔人物画家才利用毛笔、宣纸等工具来描绘具有东方内涵和魅力的人体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工笔人物画注重将绘画题材和感情表达相结合,通过画作来表达画家的个性和精神内涵。

三、选题的典型性

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画家才能很好的实现创作意图。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凭借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建构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和精神世界,将生活的各个方面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每个画家艺术化语言的确立与选择的题材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使画家选择的绘画题材相似,也因为每个画家的观察角度、审美追求、创作方法的不同,表现出个性化色彩。因此,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始终追求绘画题材的典型性。

工笔人物画的绘画题材虽然只能是人物画,但画家却不断追求这一题材的典型性。从古至今,表现女性之美便是历代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题材,如汉代的帛画、魏晋时敦煌石窟的壁画、隋唐的宫廷仕女图等。这些不同时代的作品都是对女性之美的不同诠释。在今天,女性题材仍然是众多工笔人物画家的主要表现内容。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思维角度,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努力扩展题材范围。通过挖掘素材中的审美价值,把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技法、用料的创新

当代工笔人物画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工笔人物画家已经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他们不断探索,从技法、用料等方面创新,尝试将西方绘画艺术元素融入工笔人物画当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为画作灌入新的血液,让工笔人物画呈现出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趋向。

(一)肌理效果

肌理作为一种绘画语言,是画面的线条、质地、笔触和施色厚薄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效果,是画家将各种绘画材料和自然界材质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的技法语言。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也有肌理效果,但未广泛运用。当代工笔人物画利用肌理效果使畫面产生不同的质感,为技法创作带来了新突破,已成为其表现手法之一。画家运用现代工具材料、各种新的肌理制作手段,将自身情感和当代精神加入到作品中,使工笔人物画具有很强的开发性。

(二)工具、用料

工笔人物画在绘画的用料和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是用毛笔蘸水调墨或颜色在宣纸、绢上描绘人物。如今,画家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工具,排刷、喷枪,手工皮纸等都被运用在了绘画创作中。此外,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颜料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当代工笔人物画已经走出了历史的低谷,经过几代工笔人物画家的不懈努力,使其在技巧、手法、艺术表现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创作中不忘继承传统,发扬古典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方法特色,吸收中国其他绘画艺术的创作方法,同时不断挖掘工笔人物画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契合点,将西方现代艺术的理念和绘画语言融入其中,彰显独特个性。创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工笔人物画。

【参考文献】

[1]苗娟.浅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发展[D].河南:河南大学,2010

[2]孙海洋.浅析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审美特征[J].新西部,2009(12)

[3]赵芳..工笔人物画简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4]申海波.当代工笔人物画风格特点解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5]赖辉.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M].河南:河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张静(1983-),女,汉族,籍贯:河南新乡,助教;研究方向:绘画。

作者:张静

上一篇:局域网通信协议论文下一篇:特色博物馆党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