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刻不容缓,中小企业作为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力军,探讨金融机构应用绿色金融工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现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维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摘  要】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的门槛,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数字普惠金融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这一问题。论文以中小型企业各项特点、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为基础,对中小型企业所面临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帮助。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中小企业;发展

1 引言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于平等的机会和可持续商业的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对需求于金融服务的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适当的金融服务。中小型企业具有数量众多的特点,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却有着规模小、技术少、抗风险能力低的缺点,这些缺点在我国现阶段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之中,会因为信息披露机制、抵押品不足、经营能力较差的原因很难进行融资。相较于传统的融资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有着更为宽松的信用审核,同时因为互联网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增加了金融服务的延展性,让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变得更多。论文对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2 数字普惠金融特点

2.1 技术特点

普惠金融在技术上突出了“数字”作为服务方法,数字化、智能化地将金融服务中各项要素量化为数字要素,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交易的成本。利用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网上银行的移动支付手段突破了融资时因为时间和空间所产生的桎梏。企业的各项信息则通过大数据技术進行收集、储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借贷能力进行评估。基于云计算技术,可以让庞大的数据在短时间之内处理完成,融资贷款的效率得以极大的提高。

2.2 经济特点

信息对称、大众化和规模化是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得益于区块链技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建立起一个透明化的信用评价体系,从而削减了贷款方与借款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提升了信息的可信度。因此,从前因为小额度贷款、信用低无法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得到了更多的贷款机会。

2.3 普惠程度

传统普惠金融无法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如今,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逐渐完善了金融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得以拓展,普惠金融的金融服务范围得以扩大,加深了服务深度。使用全新的征信模式,金融服务的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建立的征信体系中的各种特点也提高了融资贷款的安全性。

2.4 监管特点

传统的普惠金融的监管工作是由中央银行、行业协会、担保机构进行,在监管工作中流程繁多、人员多,这些特点很容易产生人为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建立的去中心化的融资模式,不仅提高了在融资过程中的监管效率,也保证了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安全。

3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现如今,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中最大的两个便是融资困难。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需要在行业信息、融资渠道和企业经营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行业信息不对称

在造成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这种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双方难以达到共识。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和偿还能力很难达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审核标准,所以很难进行融资。

3.2 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型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融资的根本原因是自身无法达到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所以间接融资便成了中小型企业的渠道选择,其中最主要的渠道便是进行银行贷款,但是银行会因为降低信贷风险,提高对借贷方的贷款要求。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着较高风险的企业得到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民间融资虽然有着放贷速度快、贷款条件简单的特点,但是很容易违法犯罪,选择这种渠道的中小企业则是少之又少。所以,中小企业中具有较大风险的企业能够选择的融资渠道是非常少的。

3.3 企业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缺少长期的经营策略,毫无规划扩大经营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便是得到融资后的第一选择,从而加大了资金控制的难度,增大经营的风险。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资本较少、负债率高等特点都直接导致了过低的抗风险能力。

4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助力

将互联网技术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与普惠金融进行有机融合。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型企业的助力主要表现在数字化增信体系、第三方支付、线上小微融资三个方面。

4.1 数字化增信体系

信用不仅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声誉表现,也是企业在进行融资时的凭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型企業的融资问题就要从信用方面入手,对中小型企业的增信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满足了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的问题,利用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起一个信息处理平台,用以共享和对接,实现数字化、防篡改的信用管理。

4.2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以及能够保障信用的独立机构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对接从而促成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因为自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交易的过程之中免除了冗长的手续,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同时也因为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有效地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有着更多的金融合作资源,扩大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4.3 线上小微融资

线上融资平台在以“互联网+”和数字化金融的影响之下开创了去中介化的融资模式,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移动终端,对货币进行数字化,可以将B2C、C2C等金融服务直接提供给中小型企业。线上小微融资的方法有两种,传统线上小微融资和创新小微融资。P2P、众筹是创线上小微融资的主要形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5 结语

通过此次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所具有的各项特点都非常完美地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同时,中小型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等,以达到资金的累积,以自身的力量达到直接融资的资格,同时也需要提高信用意识,完善信用体系。综上所述,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资金上的助力,让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有着更强大的资金流。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也需要强化自身的各项硬性条件,在接受融资之后需要进行更加合理的经营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昆鹏.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8(06):114.

【2】曹秀丽.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18-19.

【3】呼阳.组织模式创新助力中小企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5):60.

【4】韩祺.加快完善新型投融资服务平台体系 精准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纾困[J].中国经贸导刊,2020,969(10):65-66.

【5】周代数,张俊芳,马宁.科技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机理分析与实践启示——基于成都模式的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20(4):27-32.

作者:华勇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2:

绿色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刻不容缓,中小企业作为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力军,探讨金融机构应用绿色金融工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现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维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就业、稳增长、改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深受融资难问题的困扰。

二、文献综述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2017年央行出台《落实<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分工方案》,为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确定了具体的行动指南。王娴指出中小企业由于资信等级不高、透明度不足、抵押品缺乏等原因,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刘兢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

三、绿色金融工具

(一)政府资金投入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对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的投入比例会越来越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企业的经费支出在75%以上,2018年企业经费支出高达15079.3亿元,占比达到2.19%。政府资金投入费用的连年增长,经过层层传导,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二)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通过利率优惠、利率补贴等信贷工具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本向绿色应用领域流入,达到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支持的目的。绿色信贷产品作为绿色信贷的主要实现方式,通过验证资金的需求方是否符合绿色信贷标准这一条件,从而来赋予信贷资本以“绿色化”的特征,从而实现绿色资本的供给。绿色信贷通过一系列优惠手段激发中小企业科技研发创新的内在动力,促进其健康发展。2007年,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在此后的10年间,绿色信贷余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状态,从表2可以明显地看出,截至到2018年末余额达到8.23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

(三)绿色债券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将绿色信贷定义成“为有效环境的绿色项目提供融资的一种债务融资工具”。国际则本市场协会制定的《绿色债券准则》将绿色债券定义为为具有环境可持续收益的项目筹集资金的一种工具。由此可见,绿色债券是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提供资金的一项专门融资工具。

绿色债券具有信用评级高、融资效率好等一些优点,为支持中小企业支持环境改善、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指南《绿色金融债券公告》和明确绿色项目范围的《券支持项绿色债目目录》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

(四)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是一种应用市场化手段来实现环境风险分担、保障和补偿的制度性安排,通过采取事前评估、事中监督和事后保障的方式,立足社会视角,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够确保环境污染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影响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防止中小企业在支付环境损失费用时有造成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我国绿色保险起步晚,现在还是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四、绿色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的规模相比,绿色资本供给仍然较难与之匹配。在一种经济关系中,如果甲方比乙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导致交易信息出现不对称。同时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与优质中小企业、优质项目间无法得到有效对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处于被动地位,属于信息不透明的一方,所以各大金融机构为了其自身的风险防范,不给这类企业给与贷款。国内绿色债券与国際绿色债券的标准、资金用途规定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内绿债市场的混乱,同时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国内绿色保险主要是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单一,覆盖面不足。保险公司在该领域缺乏经验,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发展情况而言,社会公众对绿色保险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明显不够。

(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存在,从企业自身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一般属于基础加工、简单制造等产业下游,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二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波动大,信用观念差,加剧了金融机构对自身的担忧,进一步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三是中小企业管理理念不够先进,容易固步自封,对市场敏感度不高,对生产工艺的改造升级意愿不够强烈。

五、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该完善绿色金融法律保障体系、引导绿色金融业务创新模式

明确市场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完善绿色金融法规法律。在绿色信贷业务中,使用信贷碳信用额度的探索机制,将环保因素纳入政策的制定,允许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碳排放权等作为其发债增信的条件。绿色债券方面,完善市场管理体制,统一执行标准,简化审批流程,有效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切实加强对绿色债券市场转型的政策支持。

(二)金融机构应提高绿色金融水平

金融机构作为绿色金融的实际推动者与积极参与者,其绿色实践的水平代表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高度,所以金融机构应该更加重视绿色理念的创新、开拓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丰富绿色金融的深刻内涵机理。一是应该加快创新完善绿色金融工具,发展丰富我国现有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投放,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金融机构应该设立绿色贷款快速通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扩大绿色信贷的有效市场供应。三是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区域差异,为金融机构的职员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提高其绿色金融水平,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实力,完善信用数据库

中小企业应该改变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节约生产原材料,采用环保型节约型的生产设备,践行绿色生产理念,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形成绿色商业模式,这样才能赢得金融机构的青睐。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庫建设,加大对失信企业的管理和惩罚制度,提高对信用良好中小企业的奖励机制,为之提供利率较为合理的融资,提高金融支持力度。

(四)公众应该培养绿色金融意识。

一是研究部门应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绿色金融的学科前沿,寻找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各类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金融部门应该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金融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宣传力度,充分应用融媒体的传播功能,普及绿色金融的基础知识、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进一步提高大众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引导大众转变消费观念,树立起绿色消费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曹倩.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创新路径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9(03):46-52.

[2]刘旺霞,陈先五,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8,37(03):169-174.

[3]周婷,宋锦波.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9(01):135-136.

[4]李朋林,叶静童.绿色金融:发展逻辑、演进路径与中国实践[J].西南金融,2019(10):81-89.

[5]王榕,孙蒙.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6):52-5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作者:樊江伟 张泽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3: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分析

摘 要:在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繁荣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面对经济“新常态”,大力推动湖南省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支持,充分发挥创新型中小企业内生性机制作用,大力推进政府部门服务模式创新,形成省市企业三方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使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一、湖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现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观点。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这对湖南省内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创新型中小企业投入增长快,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产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70%以上的发明专利来源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等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技术改进中,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于运转机制成熟的大型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更有竞争性。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益约为规模以上大型企业的两倍。

总体上看,在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长沙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创新型中小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制定适合自己的企业发展策略,才能迎接挑战,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国内外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

(一)国外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

根据对公开报道及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国外主要从金融支持,行政支持,法律保护三个方面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1.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触政策

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但资金缺乏却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解决制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时遇到的资金瓶颈,法国政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金融扶持政策。20世纪80年代发过政府制定了扩大贷款额度、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在银行贷款额度占比、设立中小企业技术投资基金等措施,化解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难题。

2.国外创新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法律保护政策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独角兽企业的出现,技术垄断是不可避免的,技术垄断的产生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阻碍。面对技术垄断,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市场环境调控,进而控制技术垄断,是保护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一种重要手段。美国在《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1982)中规定,联邦政府机构在与企业签订研究与发展项目合同时,创新型中小企业必须占有法律规定的最低的百分比。除此以外,美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小企业资金援助制度,韩国由政府资助建立了中小企业振兴生产技术研究院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国外中小企业实施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3.发达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行政支持政策

行政政策作为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成立相关政府机构,建立组织支持部门,对中小企业状况进行研究,掌握中小企业状况,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促进国内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德国政府专门设置中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支持。韩国建立了一批由政府资助的中小企业团体,如中小企业振兴公团、中小企业振兴生产技术研究院等。法国、英国等在政府支持下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局等,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行政政策支持。

(二)國内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1.完善政府部门创新政策

政府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利用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开展创新发展的意识与动力。

(1)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等政府服务支撑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框架,通过积极的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进行奖励,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鼓励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活动,促进全面创新活动的开展。

(2)积极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体系建设,积极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2.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内生性创新机制作用

政府层面的扶植政策,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前期的发展影响巨大,但随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原因将更多的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内生性因素。

(1)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家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塑造企业家创新精神。所以,要积极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2)建立健全企业鼓励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创新机制建设,营造敢于创新、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三、研究结论

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促进就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制定符合湖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对于湖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内外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来看,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结合湖南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背景,同时结合长沙市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契机,尽快出台一批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发展活动的产业政策,促进其积极融入本地工业产业链,提升自己在本土企业产业链中的地位,借助政府产业规划提升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以使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增魁.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策略[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1.

[2]李杨,张晓晶.论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黄云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J].科技向导,2015.18.

[4]刘小兵.长沙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

作者简介:郭纪斌(1984-),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与创就业。

作者:郭纪斌

上一篇:监狱系统医疗纠纷论文下一篇:地方自治学说评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