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时空观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把握三个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空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和生活化原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时空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时空观研究论文 篇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的策略

【摘 要】本文以高中必修 I《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为例,论述将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贯彻落实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出宏观把握细微切入,于时空细节觅缘由;主线牵引历史进程,于时空纵横明主线;时空转换观照现实,于时空深处悟情怀等策略,通过知识的小切口、思维的大空间实现历史时空建构。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培养策略

新颁布的 2017 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以南宁市第四中学董莹莹老师在南宁市高中课程改革总结样本学校展示研讨活动中展示的研讨课为例,探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次课以人教版高一必修 I《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为教学内容,老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恰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历史的现场,探寻历史的奥秘与真谛,同时关注现实问题,实现了教育服务于国家、社会的育人价值,符合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宏观背景,细微切口—— 于时空细节觅缘由

讲授一个历史事件都必然要从历史背景开始,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在特定时空下发生的原因,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常会简单地就教材知识讲背景,而教材的背景知识往往是比较宽泛的总结性描述,学生因此对事件的发生背景缺乏直观的感受。如何从细微的切口呈现宏大的背景,用细节的历史来说明宏观的问题呢?《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开篇,老师用“Who is Marx?—— 从贵族女婿到无产阶级代言人”这一标题导入。这里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但是老师没有直接进行直白的设计,而是以疑问句的方式带出了一个悬念,从学生虽然名字烂熟于心却对其并不真正了解的伟人的家庭出生和经历入手,通过材料及教师的解读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这幅画卷描绘了一个家庭出生优越、努力向上、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这时,教师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年轻人后来却离经叛道,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了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接着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材料,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 19 世纪上半期的德国和欧洲,通过材料的解读,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工业革命背景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剥削、工人的贫困、革命浪潮的兴起以及马克思对广大无产阶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按照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水平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需要达到四个水平等级,其中第四个水平等级是“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在本内容教学中,教师把问题放到历史的时空当中,用塑造立体、饱满的细节人物形象的办法,帮助学生通过细微切口去触摸大历史的脉搏,于细节之处探寻马克思主義诞生的背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时空的穿梭,学生理解了马克思思想逐渐转变的原因,领悟到了为什么一个家庭背景很不错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成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这样的设计使遥远的历史变得不再是乏味无趣的,而是有血有肉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所有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的发生都是一个又一个小事件不断发生并交错影响、步步推进的结果,而学生现有的阅历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很难从学术和理论的高度去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起因。“历史思维必须让学习者接触真相(材料),历史‘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用真相(材料)建构的”。客观丰富的历史细节材料、生动细腻的人物刻画能给学生提供亲切直观、富于意义的史料,使学生摆脱知识和思维的局限与束缚,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通过蕴含生动历史细节、描述性而非结论性的史料引导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互动后,得出个人判断与历史结论,培养学生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二、历史进程,主线牵引—— 于时空纵横明主线

教材中本目的两个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打破教材的束缚,用了“Where is Marxism?—— 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这样一个标题来带领学生从整个中外近代史的时空长河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它在全世界范围产生的影响。老师首先把学生带到 1845—1848 年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带领学生探寻《共产党宣言》是如何从酝酿到发表的,从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总结出《共产党宣言》内容中的三个关键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光明前途的方式: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无产阶级走向光明前途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从而使学生在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中理解了为什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纲领性文件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接着老师用“一次悲壮的尝试”为标题,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 1871 年的巴黎,通过教材知识和史料的解读,带领学生去探究巴黎公社的“壮”与“悲”,去切身体会在 19 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领导下是如何为争取平等的权利和美好的未来而顽强斗争,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及无产阶级自身的局限又是如何导致斗争失败的。至此,教材中的两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已经得到解决。但是,老师此时打出了本目的第三个主题“一个不灭的标志”,把学生的视线带到了 1918—1919 年的中国,结合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带领学生回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相关史实,进而去探寻马克思主义为何能从欧洲传到中国,从西方传到东方,成为人类近现代发展进程中一盏永恒的明灯、一个不灭的标志。在教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时,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照本宣科地展开,而是用了三个空间地点:布鲁塞尔、巴黎、北京,再通过时间顺序,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以及影响以不同时空的切换让学生能俯瞰历史的全局,而不是只能体会其中散落的星星点点。历史的主线在老师的提升串联中变得清晰而明朗。

“一般说来,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但仅仅依据教科书来安排全部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学内容广义上讲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应该获得的思想、观点,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总和”。如何用教材教历史,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选取,提炼出明确的教学主线。明确的教学主线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明确的教学主线,课程学习的线索就不凸显,课堂就缺乏清晰的脉络,教学过程必会形散神亦散。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业水平等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通过纵横的几个重要史实加以贯穿,再结合地图的方位,在时空的转换中,这个教学主线一直牵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思维过程,教学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学生于清晰的历史發展时空主线中感悟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三、时空转换,观照现实—— 于时空深处悟情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更要有观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历史教学没有对现实的引领,就是一节没有“灵魂”的课,如一个人缺乏了脊梁的支撑,就不能顶天立地。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历史学习的能力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过去,解释现实,预测未来。在本课的最后环节,老师用了“Marx is back!”这样一个大气而震撼的主题把学生从历史拉回到了现实。教师通过史料向学生展示了当今世界发展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中的价值所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的现实意义。正如加拿大学者帕尼奇在《完全现代的马克思》一文中写道:“如果当下的危机已经证明了什么,那就是,马克思才是更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美国学者马特·伊格雷斯亚也说:“这是一个向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习的时代,没有其他的时代能与之相比。”通过时空的转换,学生的视线回到了现实,用历史观照现实的价值得以实现。不少学生脑海中“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念得到了及时纠正。“历史教育皆体现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意志。”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得到了有效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论是从国家意志的层面还是从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层面,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教学所应达到的一个基本学习要求。而作为一项伟大的科学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及影响涉及许多较深奥的理论层面知识及较复杂的历史时空跨度,因此绝大多数老师在这节课的教授上很难把握,往往容易上成一节枯燥无味的历史理论课。而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历史时空的作用,经过老师的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的诞生、传播过程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在历史时空的转换中清晰可见,落地有声。

这一教学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经是一线教师所共知的道理,但真正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不少教师还是就教书而教书,缺少对新课标的领悟、对教材的挖掘与思考,更缺少对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确立了本课的大主线与小切口,精选了教材相关知识并结合教师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把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影响这条主线放在大的时空背景之下,给学生从高处俯瞰历史的整个宏观时空。同时,老师又没有忘记发挥历史细节的作用,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出生、《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现实世界的危机及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等历史小切口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深处,探究历史的因缘,再把学生从历史带回现实,用历史照亮现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一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新课标的领悟和教材的挖掘,更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基础上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领会与贯彻。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提升,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只有教师改变了,课堂才会改变,学生才能改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2018(3)

[3]盛群力,等.试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备课程序[J].教育研究,2001(5)

[4]韩毓海.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5]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文森特·莫斯可.马克思归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黄小娜,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学科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 江月阳)

作者:黄小娜

马克思时空观研究论文 篇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重维度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把握三个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空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和生活化原则。

关 键 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收稿时间:2018-12-02

作者简介:李忠双(1976—),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A6;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XXH2018Z001;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jqy-013。

习近平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群众相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们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从理论哲学的立场去理解,这一举动就是一种对于以现成状态存在的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外在于原本普遍原理的;而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则这一举动决非外在的,是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所内在地要求的。毫无疑问,从后一立场看此问题,当能深化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理解。”[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机结合,坚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歷史进程中继承、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强调:“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邓小平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习近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四个伟大”的生动实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胜利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正是因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才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适应时代要求、着眼发展,就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创造性转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联系和探索。联系是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关联性、紧密联系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对于它的理论主题、理论内容、理论特征和理论职能须臾不能偏离。探索是指不拘泥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拘泥于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具体问题的具体结论来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次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要避免教会式学习、教义式理解、传教式宣传、教条式运用。创新性发展最主要的特征是结合和创新。结合是指坚持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是指有的放矢、符合实际、秉持原理、尊重经典,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生发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和发展需要的新诠释、新阐发、新创造。

按照实践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对于既定的普遍原理的个别应用,而本身就是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此岸化。习近平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6]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也都在发展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且需要理论创新,从而实现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7]理论创新其本质一方面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是对“已知”科学知识或者科学现实的再说明,通过新的理论体系更科学地说明“已知”的东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不仅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总体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还包括工作安排、工作步骤、发展动力、政治保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空观

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特征之一,是历史规律、趋势和潮流的体现,表明了思想理论的先进程度。时代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具有时空双重属性,它既包括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就哲学而言,时间和空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时间表达事物的生灭排列,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空间表达事物的生灭范围,其内涵是无界永在,其外延是一切物件占位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度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有限的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就认识的时间特性而言,人类的认识是向历史回溯、现状追踪和未来前瞻各个方向多向度展开。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尺度,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杆;就认识的空间特性而言,人类的认识是向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和自我认识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拓展。人类认识的视野具有全方位性,全面指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所在领域和方面,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决定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问题的程度和水平。”[8]作为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要求将理论持续地置于鲜活的实践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坚持与时俱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结实践经验,顺应理论需求,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一方面,着眼于时间维度,科学理解历史客体,客观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汲取历史智慧。马克思提出了顺向与逆向相统一的历史研究原则,即不仅要按照历史在时间上的发展顺序进行考察,而且要作从今返古的分析。“把历史事件放在前后历史中去考量,用更长远的思维思考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9]不仅如此,还需要深入研究并辩证理解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相通相同和相异相分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和辩证思考,突出历史理性,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并指导现实、前瞻未来,才能将马克思认识论的实践预测、实践决策、实践指导等功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着眼于空间维度,推动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和自我认识在深度分化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走向综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当代实践把自然、人类和社会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全面改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問题;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异化问题;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虚无主义的文化危机问题。”[10]当前,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从宏观角度来说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即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中观角度来说需要破解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问题,即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微观角度来说需要消除文化虚无主义,即解决好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新时代是现代化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新时代的连续。”[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应对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挑战作出了系统科学的解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和生活化原则

任何现实实践都是特定时空之中特定人群之活动,要使一种理论成为实践的有效成分,就必须使这种理论现实地存在于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各有侧重,大众化侧重的是实践主体的维度即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之中的现实存在。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不能将这一理论局限于少数人之中,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高深莫测、玄妙难懂之错觉,而应该使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就探讨过理论掌握群众的方式,其后列宁的“先锋队理论”、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方法的推进。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理论都必须通过实践主体才有可能实现于实践之中,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理论创新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因此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但是人只能在语言中表述世界,所以世界在人的语言之中。人通过语言而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世界”。语言中凝聚着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真与善的深刻矛盾,积淀着人类思维和人类文化的历史成果,因此语言成为现代哲学反思的对象。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偶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现代实践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哲学,它们之间拥有更大的共通性。近百年来,中国理论工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编译、传播、宣传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迅速引起了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热切向往。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先驱通过译介《共产党宣言》有关章节等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第一个全译本,标志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工作者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极其严谨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编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传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充分考察中西文化之差异和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异,尤其要高度重视中西思维方式的实质性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用,在全球化语境下和现代化生活境遇中生动活泼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品格,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核心要义和本质特征新的当代语义。在此过程中,要突出言语表达、话语分析和语用效果,用富有时代特点的鲜活语言,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和易于接受的传播途径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接地气”的话语说明白,使这一科学理论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代代相承。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网络技术与政治生活的融合,持续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通过图片、微视频、动漫、H5等多媒体手段不断扩展其影响力。同时,针对不同受众对象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科学理论,自觉将其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生活化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现实的人就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个人只有在社会和集体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人。按照实践哲学的观点,理论思维本身就是生活实践的一个构成部分。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逻辑思辨,而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最深沉的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强调人在理论创立、理论创新、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世界,科学理论的功能在于武装人民、指导实践。群众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根源,显示这一理论的智慧源泉和立场倾向,决定这一理论的政治属性。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群众,植根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人民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只有当其内含表达了该民族哲学传统真精神之时,才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哲学,才能够真正发挥哲学的作用。

坚持生活化原则,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人民主体地位,聆听人民心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使广大人民群众理性看待、科学对待生活本身与理论活动之间的关系,使科学理论成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个人的价值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生命存在、他的各种素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对于他所属的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关系,这构成他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则是他的生命存在、他的各种素质、各种能力、各种活动及其结果对于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关系,这是他的自我价值。任何人的存在和活动都离不开这两个向度,都必然地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都要顾及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1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和美好愿望出发,始终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积极打造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努力营造和谐厚重、务本求实的社会环境。尤其需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从物质和精神各方面充分享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旺盛的时代活力,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5][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7][10]孙正聿.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J].当代贵州,2017,(29).

[8]韩庆祥,陈远章.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经济日报,2018-01-04.

[9]李忠双.用科学的态度学习历史[N].吉林日报,2018-10-11.

[11]韩喜平,刘星彤.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现代化意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06).

[12]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刘 丹)

Key words:New age;Marxism sinicization;Marxism modernization;Marxism popularization

作者:李忠双

马克思时空观研究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研究综述

摘 要:文章归纳了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的相干文献,指出现有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网络文化之间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比较宽泛,对具体的网络文化现象研究得不够深入,大部分还是将网络文化视为“他者”,缺乏鞭辟入里的切入;二来大部分处于“以论证史”的阶段,多集中于以现象来印证理论的层次,缺乏理论与现实互相激发、互相促进的立体层递式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网络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最新问题,探索时代大势,回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和方向。而对当代世界来说,网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新的时代大势和时代问题。如何在新的网络语境下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解放个体的哲学语境中来具体剖析、解释、把握、吸纳新的网络文化现象,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重要使命。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的关系,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网络语境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机遇、新视角等方面问题的研究。这一方面的论著如朱朝阳《论个体、社会与网络的关系问题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题中之义的必然性》提出,网络已经成为个体实现自身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在网络社会,新兴事物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出现,这正好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材料和机遇。刘莉《Inter网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蕴涵》、李晓炜《多元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适用》等文章提出,Inter网作为新的信息技术和“虚拟空间”两方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存在方式,拓展着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着人们的实践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着人的个性和自由;同时也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关系、物质观时空观、唯物史观的内容。

第二方面,在交往理论框架下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的关系。例如张诗曼《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下的网络交往初探》提出,在网络交往的关系中,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现实社会的背景的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阶级划分,社会成员消除了现实社会的背景、身份和限制。网络交往的这种虚拟性,彻底颠覆了理性主体的确定身份,人类个体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变。所以说网络交往学说不同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学说,但是又离不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延伸。相关文章还有孙剑秋《网络交往主体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等。

第三方面,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域来解析网络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代表文章有陆俊、段祥伟的《评网络行为的“绝对自由观”——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的网络行为分析》,其指出,网络行为自由不是摆脱目前网络行为所受到的各种技术、政治、法律等限制而为所欲为,网络只是在人们实现自由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达到自由目标的一种工具或平台。因此只有现实的、历史的网络行为自由,没有无条件的、绝对的网络行为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为我们充分认识网络行为自由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这类文章还有高文苗的《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网络社会人的发展研究》、甘再清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野下的网络交往自由研究》等。

第四方面,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网络失范和网络暴力研究。该类研究在2008年和2011到2012年间,受相关网络事件的影响,有两次较为明显的研究热潮,出现的相关论著有李勇《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看网络异化与网络伦理》、祝娟《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看网络失范现象》等。本类较为全面的研究有浙江大学方益权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网络危机事件研究》,该文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和本质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导向。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逻辑起点和本质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追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权力、权利等具体价值目标,通过追求这些具体价值目标保障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权力、权利是保障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工具和手段。

第五方面,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相关的重要论著有刘基、苏星鸿的专著《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谭可可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研究》等,文章有张燕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王健《新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大众化》、吴毅君《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邓国峰《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等,该类文章主要观点是,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口标、管理、方法提出新挑战。加强网络文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确处理全球化和民族化、主导性和多样化、虚拟和现实的关系。

第六方面,其他角度。王璨《从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看网络经济》使用《资本论》中关于经济的相关知识,指出了网络经济的积极与消极方面。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文化诗学》等相关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的角度来谈网络文学。张昆《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新发展》指出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马庆《“一般的公正”——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温》提出在以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时代,信息与意见的多元正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常态,这恰好符合了马克思“一般的公正”的新闻思想。

这六个部分的研究各有特点,就马克思主义与网络文化之间的某些关联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富有启发的研究。但总体来说,现有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网络文化之间的研究,一来比较宽泛,对具体的网络文化现象研究得不够深入,大部分还是将网络文化视为“他者”,站在网络文化外部观望,缺乏鞭辟入里的切入;二来大部分处于“以论证史”的阶段,多集中于以现象来印证理论的层次,缺乏理論与现实互相激发、互相促进的立体层递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晓炜:多元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适用[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作者简介:

戴绿红,女,福建泉州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网络新文化。

作者:戴绿红

上一篇:新型技术石油地质论文下一篇:网络空间法律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