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观教学的意义

2023-01-16

第一篇:历史时空观教学的意义

让“师友互助”教学的时空无限放大

---“师友互助”课堂实践有感

郭振宇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和学生都不满意,学生们说:“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枯燥乏味,我们一点也不感兴趣。”面对学生们的抱怨,老师们也道出了自己的苦水:“每天我精力充沛地上学校,回家时却累得半死。我曾经在课堂上试着对全部的学生一视同仁,可是我很快发现我的意识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态度。我就受不了那些调皮捣蛋的、目中无人的学生。我想他们也需要引导,可是我感到我对他们无能为力。”并且,随着我们的“传道解惑”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厌倦课堂”“厌倦老师”。古时有人称教育活动为“春风化雨”,曾几何时却演变成如此“兵戈相见”。学生们和老师们的话,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同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喜欢的、是有效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实施呢?

先看一组数据:全国教育心理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不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记住的平均率是不同的:

教学方式 记住率

教师教授 5% 学生阅读 10% 试听并用 20% 学生讨论 50% 学生实践 70% 学生教别人 95% “三段式师友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给了我们一个探索全新课堂的启示:“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了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互助,实现了课堂无死角,先师友后教师,通过互助、质疑、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课堂的无缝隙对接。”一位教育家说:“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事就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我想这就是在说,我们的传统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侃侃而谈地演讲,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的就是作为一个听众,而且还是无动于衷的听众,学生学习仅仅停留在被动的“浅层次”的学习状态,只要一提问,要么人云亦云,要么默不作声,对于学生的深入探究知识的能力在逐渐削弱。“师友互助”的教学策略有效的解决了这种弊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师友探究在前,教师释疑在后,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课堂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课堂成为有合作、有展示、有深度、有教学效果的课堂。

“师友互助”使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相互启发帮助中提升自身素质;就是“和而共利,助而互进”。具体地说,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一帮一,亦师亦友,最终实现师友双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的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成了最大的学习资源。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变得主动积极,变得异常自信。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充满了精气神。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以互助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互助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和谐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师友互助”高效课堂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而不是学会知识本身。

同时,评价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改变了。一是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否有真正的互动,是否有真正的交流和帮扶。二是看思维状态,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了倾听,是否能发现问题,是否分享见解,是否通过互助解决了问题,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三是看学习的达成状态,看是否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体系,技能是否得以提高。

我觉得要落实好“师友互助”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变自己的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出路。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成败的关键。观念一变天地宽,落实“师友互助”只有在观念上改变,才有可能积极学习和推进“师友互助”教学方式。教师要敢于放手,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将时间权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互助提高;要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将教学权还给学生,在班里组成师友互助小组,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题目是《动能与势能》,课前李校长给我交流,在课堂上多给师友提供思考、展示的平台,观察师傅课堂补充与展示的深度如何,观察学生学习能力能达到什么效果?我在讲到探究动能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我只抛出了探究题目,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实验,让学生展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师友互助交流后,我让学友动手做实验,师傅将实验现象用简图画在黑板上,由该组师友总结补充,我和其他师友给展示的一对师友提问题让其解答,没想到这对师友配合默契,学友回答困难时,师傅及时补充,效果的达成出乎我的意料。在得出结论时,这对师友语言组织的不够好,我没有急于纠正,而是让其他师友指出问题,再让这对师友改正回答。整堂课学生表现使我兴奋不以,我们敢于放手,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我们不断的给学生抛出问题,学生才能积极思考,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二、科学地安排好师友并做好培训工作

首先要确立师友组。这里班主任要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选好师友,谁是师傅,谁是学友,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性格品行逐一进行了解,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优秀与一般为一组,良好与较弱为一组,同位之中,一个成绩优秀些,是为小师傅;一个成绩比较弱,就是小学友。确立好单元组后要征求任课教师意见。

当然,师傅、学友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动态管理。经过一段时间,个别师傅会因为胜任不了而被调整为学友,而有的学友会因为进步较大升为师傅。一个班级由班主任牵头,协调任课老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可对师徒做一些微调,师友的推进效果会更好!

我在初期使用“师友互助”时根据学校前期的教研学习培训和自身的理解,在课堂上对学生做了一些培训和要求:

1、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是互助交流的基础。别人回答问题时,要虚心倾听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抓住要点,不抢话,不插话,有意见,举手说。有不同意见,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2、一体捆绑,荣辱与共。师友共同举手,才有资格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教会学友。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友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的积极性。

3、不懂一定要问,要敢于问。学友不会一定要问师傅,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师友不会的一定要问旁边的师傅或老师。

4、师傅不要包办代替。师傅一定要让学友独立思考,可以告诉学友方法、解题思路,但千万不要光告诉学友答案就了事,多让学友说。学友一定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千万不要有依赖心理,所以提问必须是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

5、老师提问时,师友共同起立,先学友回答,后师傅点评、补充、强调要点或向其他师友组发出邀请:“以上是我们师友组的回答,请问其他师友组还有质疑或补充吗?”回答问题时,不要光局限于答案,还应该说明解题思路、方法,以及提醒大家注意的共性问题。

6、师傅的点评要求:前提是教师一定要给师傅一定的指导和任务,这样这样才能引发师傅更多的关注与思考。①答案是否正确;②解题方法是否合理;③解题步骤是否完整,知识点的运用是否合理;④学友回答的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流畅,表述是否清晰等;⑤学友回答不完整,而师傅未指出时,其他师友组可以补充;⑥师傅也可提出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补充强调;⑦如果师傅的点评仅仅是“我的学友回答完全正确”,那么其他师友组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以追问解题依据。

7、激励学友的话:比如:a、我的学友回答得非常正确,以后继续努力; b、我的学友总结的非常全面细致;c、我的学友做的完全正确,我再重点强调一下做这类题要注意的是…… d、我的学友回答得比较全面,我再做一下补充…… e、我的学友回答得有问题,我纠正一下……

三、抓好课堂自主学习(或课前预习)。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优化师友组合,注意优势互补,便于学生互相促进。精心准备学、教案,通过设计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反思,我悟出课堂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师友互助时要针对具体问题,而问题来源于扎实的自学过程,此学友不理解的地方彼学友理解了,一部分小学友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小学友可以解决,大家都有困难的问题老师能够解决,如果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交流,大家都各取所需,那课堂就会产生灵动,于是每节课前我都安排学生预习,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疑点,在课堂上逐一解决;课堂上精心指导好学生自主学习,几周下来,小老师知道了如何检查同伴的自学情况,学友也有许多问题要互相请教,互助有了“抓手”,课堂显得充实多了。一个班中,各组师友的程度有一定差异,个别小组基础薄弱,问题稍难一点就无法下手了。因此教学时我先将问题简单科学地分解为许多小问题,形成问题串降低目标要求,同时在课堂上给足时间开展交流与互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到“师友互助”课堂。

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鼓励激励学生,对学生的优点点评到位,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对于表现好的师友一定要给予奖励,可以是奖状或者是实物。学友有了较大的进步,师傅、学友都受奖。师徒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互助学习也就更投入了。其次,班级每月开展“班级和谐互助之星”和“名师”活动,班主任通过“日汇总,周总结,月评比”的考核方式,协调任课教师对师徒课堂表现和学习进步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和素质评定手册之中,每月评比班级“优秀师傅”、“优秀学友”。还让“学友”们在“师傅”中民主评选班级“名师”,那些讲题水平高、责任心强、帮助学友进步大的“师傅”成了“名师”。这一点我也在积极推进尝试中,同时,我准备和班主任积极协调考核相关事宜,只有这样效果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提升。

五、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勤总结,勤反思。 任何一个课堂模式想要见成效,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都有一个过程,没有灵丹妙药,让你吃下就成仙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多,收获就多,不付出,不学习,不实践,不总结反思,永远是零蛋!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心中要有个一个信念: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

在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感觉自己课堂教学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课堂上还是讲的过多。在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的时候经常出现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领悟不清,操做杂乱浪费时间等问题,可能是提示的指令不够明确。

2、有时候学生的课上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对新的课堂模式好奇心的逐渐淡去,学生对于一些课堂活动热情不高,不愿意参与,不愿意展示。要么就是热情过度导致混乱,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课堂的实际情况是时间紧,任务重,师友合作往往是匆忙讨论,匆忙展示,师友合作效果如何心中没底。所以师友互助的时机和时间很重要,需在课堂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究。

4、课堂时间把控不到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经常发生。 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在推行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对“小组互助”教学模式也有疑惑,例如:

1、师友如何划分才能保护好小徒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就是师友之间的成绩差距到底该如何把控。

2、交流预习阶段,部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虽然老师提前发了导学提纲,但部分学生完成的不好,从而影响课上其他环节的完成。

3、师友合作时优生易出现“霸主”地位,互助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差生在合作中无所事事,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4、学生在自学后的学情变化与学生学情差异,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重组能力提出挑战。因此如何在自学活动中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如何实现自学后学情变化的资源重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5、师友合作的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控,太难师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浪费课堂时间;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等等。

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需要在不断地教学中探索,改正,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中积累经验。课程改革需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需要老师靠自己的智慧来进行。

我校的“师友互助”还很年轻,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惑也很正常,但可以肯定的是有效的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了课堂,在参与中进行体验课堂,学生的自信、习惯、方法也会随着我们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得以提升。认准的路,我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因为,只要有努力就有收获!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大致师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万年以来的历史。

我们研究历史地理实际上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研究内容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前者是自然科学范围,后者属于人文科学范围。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实证学科。从一定角度看,它与现代社会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是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学科。

一、我国历代疆域变迁的研究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疆域变化是由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我国北面是茫茫的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西面和西南也是青藏高原和高山峻岭,东面是大海。

中国疆域三大自然区:

1、东亚季风区。

2、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3、青藏高原高寒区。 由于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决定,我国历史上形成三个经济区,北方游牧区,青藏高原狩猎和采集经济区,东部的季风区就是农耕区。

从新时代开始,到了所谓夏商周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疆域的帝国。秦汉疆域主要包含了主要的农耕区。秦汉以后,所谓我国疆域的伸缩,基本上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包括和平的交流和战争的碰撞交流。到了八九世纪,这些游牧民族逐步成长成熟,逐步与农耕民族融合。到了乾隆年间,形成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历史上两三千年来农耕区、游牧区、狩猎采集经济区三大区长期斗争融合的结果。

我们所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家,是历史的必然产物。近代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了我国的大门,领土的割掉,对于我国疆域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非常沉痛的教训。

我们研究我国疆域的变迁,不仅仅是研究疆域的伸缩,而是研究多年的人文、民族和经济、文化的研究。不但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一个国家中央政府对所辖领土分区、分层次进行统治、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在我国,这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萌芽于春秋时期,经过战国,秦朝统一,才形成了全国的一种制度。

历史文献资料。所以历史地理研究是以时间和地点为坐标展开的。只有顺利高清行政区划,才可以顺利利用历史文献。

历代行政区划研究到底包括哪些要素呢:

1、体制;

2、层次;

3、幅员;

4、边界;

5、行政区划的中心。

历史行政区划研究哪些特点呢?第一对以汉民族为主题的行政区域推行的是各级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的“郡县制”。主要是针对农耕区。这也是我国历史行政区的主体部分。这种制度以区别于西周以来推行的“分封制度”,这叫分邦建国。

秦汉——郡县制;魏晋——州郡县制;隋唐——州县制;唐朝——道路制;宋朝——路制;元明清——行省制。

期间的一些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上的矛盾所引起的。在集权和分权上的矛盾。譬如说西汉时实行郡县制,但是当时全国有一百多个郡,管不过来,中央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中央派遣官员前去监察,即当时的刺史补制度。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为了对付全国农民起义,因此视察好几个郡的太守就可以管理好几个郡。逐渐变成了地方的行政长官。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州郡县制。所以到了隋唐统一以后,逐渐形成了郡县制。

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系列

第二讲:我国历代疆域和地方行政区域的变迁

隋唐时期接受了魏晋南北朝分裂的教训,将州郡县制改为州县制,恢复到汉朝初年(汉武帝时期)的建制。唐在边防上设立了十大军区,每个军区的首长为节度使。到了唐代中期,节度使权力过大。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即为幽州节度使。唐朝政权岌岌可危。唐王朝为了对付这些叛军,在各个地方设立了很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财政行政权都掌握在各地的节度使手里。唐朝后期,节度使又称为道、镇、藩镇。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仍然是藩镇格局的延续。

宋代初期,取消了藩镇、州、县制度,实行州县制度,或府县制度,但是府县太多,好几百个府,又不愿意实行唐代的节度使制度,于是将全国的州县,分成若干个区,即路。每个区由四个长官来管,

1、转运使——漕使,掌管赋税。

2、安抚使——帅使,掌管一路的军事。

3、提点刑狱使——宪使。专管一路的司法。

4、提举常平使——仓使,掌管一路的粮食。一路由四个掌管来管,总称监司。有的地方经济发达,转运使分得多,有的地方军事很重要,就将安抚使分得多一点。优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缺点是地方权小,大大削弱了地方对内统治对外防御的能力。这正是宋代统治者实行“强干弱枝”政策的具体体现。

元统一中国之后,疆域很大了,多以他的地方官是中央直接委派的。将全国分为十一个行省,即中央的派出机构,来统治中央的府州县。由于一直在征战,元代一朝,很混乱。

到了明朝,设立了“两京十三布政司”制度。两京即北直隶和南直隶。朱元璋建都南京,朱棣建都在北京(当时叫京师)。共十五个省级单位。

到了清朝,基本上延续明朝制度。北京继续叫京师。南京叫江南省。到了康熙年间开始,逐步在地方上建立了总督,主管军事,巡抚主管民事。这是一个某个地方实行的临时派出官制,随时变化。到了康熙年间,逐步形成了总督巡抚制度。

有史以来,不断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两级制,有很多地方,中央顾不过来。三级制,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怎么样的政治体制适合当今我国的发展呢?

原有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削弱了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仍然有矛盾,要改革。怎么改?

以上是中国历史上农耕区主体部分的行政区划。作为最先自动形成的行政区划。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中国秦汉以来,有的少数边区采取了“军政合一”德尔羁縻性地方行政制度。沿袭了原先少数民族的管理体制。但是少数民族首领的更换,在体制上要受中央的管理。免去和州县制一样的赋税和户税。没有户口簿的,不需要登记的。汉朝的都护制度。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元明清时代的土官土司制度。很多边地少数民族,很安心的。既保有原有的权力,又受到中央保护。到了清代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直接由中央来控制。新疆、东北、台湾相继建省。为了更好地保护边疆疆域。

研究这种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行政将与制度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县级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可以沿袭两千年不变?

县级政权是中央政府直接派出的行政区划。

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县级地方行政制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县级政区的管理范围、地域、人口,最适应长期的小农经济。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现代化进程加快了。二是城市化空前发展了。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原来的县级地方行政制度逐渐不适应当时经济政治的发展了,“城市型城区”出现了。

当前我国对于市的划分比较混乱。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转而向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县级也要随之变化。

因此,我们对于历代行政区划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对今天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此,我们想分两部分来讲讲,第一部分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不断,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大关注。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的确认。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迁研究中具备:

1、两千多年连续的气候文献记录;

2、国际认可的不可替代的地区;

3、遍及了各种类型的自然条件。如冰川高山平原和沙漠等都有。

目前,世界气候学界已经公认,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地球的平均温度将升高二到三度。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高温期。

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从仰韶到殷商时期,黄河流域是温暖期,已成定论。两宋时期,历史上也出现过温暖时期。具体来说,很多生长在长江流域江南地区的比如茶叶,当时黄河流域都有了。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还要研究极端性异常气候的发生。所以这种研究的现代意义很重要。因为由于气候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自然环境的变化。譬如说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也是我国历史上变迁最大的河流,两三千来,有记载的共有1500多次,大的改造有二三十次,危害遍及整个华北平原。这种改变对中国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黄河变迁的今后趋势会怎么样。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1972年到1996年的二十五年内,有19年发生黄河断流。1990年一次甚至断流260天,断流的长度266公里。从河口上溯到河南封丘县都断流了。据1995年的统计,黄河下游的断流带来的损失由60亿。断流的原因大体有三个:一是上有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二是中上游沿河工业城市和农业用水过量。三是黄河下游水外调,使得下游河道水量减少。北方整个降水缺少又不会改变,所以断流的可能还会出现。

黄河的治理与防范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中国的江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黄河问题,如现在长江的泥沙也越来越严重。还有西部山区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东部河流湖泊淤浅,蓄水面积减少,所以一逢大雨就要形成灾害。1989年长江抗洪。三北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历史上原来哪些不是沙漠现在是沙漠了,原来哪些事沙漠地区,现在扩大了。例如丝绸之路上,有很多的城市都没沙漠化掉了。所以我们就要研究怎样保护沙漠地区的绿洲、城镇,不受到沙漠扩展的影响。而又是今天都有很重大的参考价值。

除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也是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 有关历史自主和人文地理的研究(下)

历史人文地理除了历代疆域的变化之外,人们在历史疆域里面的各种经济、文化的活动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首先我想讲一讲经济问题,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一直是一个主要产业。农业发展与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历史上,农业一直是多种经营,农林牧渔都有。到了汉武帝时期,农耕业占据了主要的经济地位。对土地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加速和发展。从汉朝到唐朝,黄河流域的农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了宋朝以后,长江流域尤其是太湖流域出现了大量的围湖造田。到了明清以后,长江中游地区也逐步开发,洞庭湖地区也是围湖造田。粮食生产不断的增加。者都曾经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含沙量增大,蓄水量减少。

我们今天城市化进程过程当中,农耕地的流失严重,每年以及百万亩土地的速度在减少。有无警戒线,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土地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逐渐热门。原因第一是受西方学术界的影响;第二我过程化进程飞速发展。

那么中国今后城市发展道路与西方一样么?在我国宋代以前,所为城市大多是各级政区的政治中心。即当时没有纯粹的经济型城市,都是政治型城市。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纯粹的经济型城市。到了明清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地区,有的经济型城市的繁荣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有的镇的繁荣超过了县城府城。如湖州的南浔镇,是丝绸之中心,非常之繁荣。近代的大都市,如天津上海等是港口型城市,在西方侵略之后。

历史上经济型城市的地理环境、地理分布、兴衰变迁史的影响,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近代港口型现代化城市的出现,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对内地社会城市有无起过推动作用,这是我们城市地理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中国传统程城市发展和近代化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地理布局和它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城市今后的布局和城市发展道路得到经验和教训。有的说是不断扩大大城市,有的说是发展小城镇。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中外学者都非常关心这个课题。中国区域差异大表现在:

1、自然条件;

2、经济条件;

3、文化条件。北方和南方,内地和沿海各有特点和差异。这些特点和差异是怎么形成的,背景如何,变化内在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对我国区域文化差异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这些西方文化、思想、科技的注入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产生了文化地理的一个什么特色?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地理的格局产生了生么样的影响?

文化地理的传承性和继承性。今天文化地理是区域格局有多少是继承过来的,是否要改变,怎么改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研究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思想文化、地理分布、地理格局的变化,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了解地域差异的重要基础之一。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是最早开始出去做生意的,为什么内地很多省份,很长时间才开始搞经济。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

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但是历史上并非如此,历史上的西部,曾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譬如汉唐时期的陕西中部,汉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是中西交通的要道,也很富庶。就拿宋代来讲,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山西省,长江流域的两湖地区、江西,都曾经是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的地区。王安石文天祥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是江西地区。为什么中西部地区在明清以后逐步衰落了?近代,西方经济入侵东部地区,加速了东西部地区的差异。那么我们要很客观的研究,这一千多年来,西部地区为什么会逐步衰落?其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引起了经济你的衰落。这就是对我们今天开发西部,不要再重蹈覆辙,不要把西部的环境给破坏了。很重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的开发。环境就恶化了,再加上东部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差距就越来越大了,这样就引起了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大。

由此可知,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学术性强、现实意义大的学科。搜集材料,精心考证,细心整理。要做大量的书房工作。所以首先要恢复它的历史面貌,并推出历史规律,此其一,为学术性很强。 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为人类活动更好地顺应自然环境变化,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我们今后的发展,不仅不破坏环境,还反而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

多少年来,我国历史地理学工作者,做了不少的工作,成果显著。地域分布广、历史变化复杂、区域差异很大。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所以研究的空间很大。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得到政府的吸纳和启发,避免我国政府少走弯路,更科学更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我国环境问题及农耕经济与人口问题(上)

一、环境问题的两难选择

当今日益恶劣的环境变化时刻提醒我们,改善我国生存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强调绿色发展,绿色GDP。 人类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种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历史为例,根据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实在黄河中下游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等原因所造成的。我们古代的分裂时期,往往是南北分裂而非东西分裂,这和南北自然环境文化差异有关系。中国历史上的边疆纠纷,往往发生在西部、北部,而非东部,这究竟是为什么?中国小农经济稳定了数千年,而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这又是为什么呢?现代社会,为什么东西部经济的差距不是减小而是加大了呢?中国今天环境问题的形成,并非始于当代,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环境问题形成的要素有三:一是一国一地的自然条件;二是人口载负量;三是生产配置和产业结构。 平心而论,我国的资源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干旱区占了整个领土面积的55%,人口却只占了全国人口的5%。而另外95%的人口居住在东部季风区,而这个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分除了黄土高原以外,大部分是平原,但是受季风影响,雨量很不均匀,每年差不多是以暴雨的形式集中在夏秋之际。而这些河流多发源于黄土高原,河流下去了,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南部地区雨量比较丰沛,气候温暖,植被也好,但是又是高山丘陵多,平原少。而且同样是降水不均,经常引起水寒灾害。

第一人口众多而分布不均;第二,耕地不足,高产的耕地少;第三,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所以社会生产的财富往往会跟自然灾害相联系。从历史时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虽有不断地增加,但是分布的格局未有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前后这个时期,汉朝,大概有5000万人口。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大概有4.5亿人口。这些人口的95%还是分布在中东部地区。1994年我国人口13亿。但是人口的布局没有多大的变化。两千多年来,人口成倍的增加,而耕地却因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交通开辟等原因不断地缩小。所以我国多少年来,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很理想。今天,我国全国的耕地面积只有15亿亩,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草地、草山、草坡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森林占全国面积的13%;而沙漠、荒漠、戈壁、石荒地、永久积雪的冰川地,完全币可以搞农牧的,却有土地30亿亩。

汉唐时期,关中地区环境优美。唐代五代之后,环境恶化。汉唐时期作为首都,大修宫殿,森林大面积开垦,水资源也日趋紧张,农耕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加剧,灌溉渠道日渐衰退。

汉武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单一农耕经济确立,土地开发利用加剧。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是相继汉化,汉化成为各民族政权的共同倾向。各政权也大力发展农耕经济。

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最为集中,经济社会最发达。含糖的鼎盛和辉煌是建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地的不断扩大和向自然索取的基础之上的。

十世纪之后,黄河流域虽然政局处于和平环境之下,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3、人口问题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大规模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大规模移民的浪潮: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

移民的主要方向是长江流域。 永嘉之乱,越90万 安史之乱,约650万 靖康之乱,约1000万

北人南下,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发。南方的贵族广据田宅,占而不耕。

南方土地开始紧张,耕地开垦之后,转向山地和湖滩。 两浙地区围湖造田愈演愈烈。

造成南方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一: 耐寒作物的传入(玉米、番薯、马铃薯)

明朝后期流民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走向山区,成为棚民。

流民在山区广泛种植耐寒作物,加速山区的开发,对河流等造成重要影响。

近五十年来的环境问题及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思考(上)

第三篇: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科学制度的历史价值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首先加强官制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这是因为: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的手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构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隋炀帝大业二年,始臵进士科,进士科的设臵,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制度是选士制度的重大进步,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无客观标准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门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

中国考试在世界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考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在中国考试史上,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指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至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

国、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响是指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除了被东亚国家所效法以外,科举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更主要体现在被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有资料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学习西文、西艺、西政,现代许多制度都是学习西方的产物。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目中,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英国人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当西方人知道遥远的东方帝国竟然有这么一种奇妙的文官制度时,不禁产生出特殊的兴趣并大加赞誉,进而仿效。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

会难得的较为公平的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朝为田舍郎”可能“暮登天子堂”,这种将相本无种、茅屋出公卿的官员选任办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考试选才的公平客观性又可以排除人情关系对官员任用的困扰,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进而借鉴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之一。中华文化在物质文明领域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在精神文明或制度文明方面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则是科举制。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我认为科举制可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科举制度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科举制最终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古代考试制度,其重要性超出中国之外,具有相当的世界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的确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教育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篇: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的内容,具体内容:遵义会议在我国众多会议中地位是最高的会议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接下来通过对的解析来了解它在我国地位如此之高的具体原因。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遵义会议的内容遵义会议之所以...

遵义会议在我国众多会议中地位是最高的会议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接下来通过对的解析来了解它在我国地位如此之高的具体原因。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

遵义会议的内容

遵义会议之所以会在众多共产党的会议中脱颖而出,是因为这场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地位。众所周知,没有毛泽东,就不会有新中国。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在这场会议之前,所以毛泽东一度有成为过共产党内部的领导人,但是这个地位一直不稳,而且很容易被动摇,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而遵义会议之后,党中央和军队内部,再也没有了对毛泽东的质疑,也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这位我国后来的抗日战争等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遵义会议上明确了王明等人的责任。遵义会议为什么会被召开,就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行动的失败。原本按照毛泽东的计划,完全是可以胜利的。但是王明等人急功好进,撤销毛泽东的职务等,才会导致这个局面。所以在这场会议中,将与王明等人为一路的许多领导撤职。

第三,成立了新的三人团。三人团是我国共产党的特色名词,意味着党

中央的三个主要领导人,原先的三人是王明等人。在这场会议后,新的三人团变成了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

这三项都是遵义会议的内容,当然遵义会议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这三项是最具代表性的。

遵义会议的作用

在遵义会议的作用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在此之前,共产党内部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是毛泽东,而是瞿秋白和王明等人。这些人都是激进派的左倾主义者,对于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在遵义会议中,他们的地位下降,毛泽东的地位提高,被确立为最高领导人,这为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也是众多遵义会议的作用之一。这个思想是正确的马列主义思想,不但能让党内人员看清当时的局势,更加遏制了党内左倾主义的发展和扩散,让整个共产党气象一新,不再处于盲目的状态。

遵义会议的第三个作用就是确认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自主解决党内问题的能力。在会议之前,当时的领导人缺乏自主性,一旦遇到问题不思自主解决,一直求助于共产国际的帮助。但是在这场会议,由于正确领导人的主持,成功了解决了党内的问题,标志着当时的共产党已经具备了自主独立的能力。

遵义会议的作用有很多,以上是它作重要的三个。通过遵义会议的召开,让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挽回了败势,并且保住了许多有生力量,为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基础。

首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这场会议之后,再没有人可以随意撤销毛泽东的职务,也没有人能随意质疑毛泽东的能力。而且在党内对毛泽东最有意见的王明等人也被撤销了原先最高领导人的职务。这使得毛泽东能在党内完全地发挥自己在军史政治上的能力。

其次,还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度上。原先的共产党一旦遇到事件就会照搬照抄共产国际的前例。在遇见没有前例的状况下,党中央的领导人也从来不是自己做出决定而是会去询问共产国际代表人的意见。所以在遵义会议之前的中国共产党其实并不是中国的共产党,更像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一个分部。

但是在遵义会议之上,党中央领导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的情况下,作出了一系列适合当和红军发展的正确决定和方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可以脱离共产国际,成立一个独立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政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也正是因为在这场会议上种种政策和方针的确定,才让中国红军走向了成功的道路,让中国共产党走向了辉煌。因此遵义会议才被人们称为是生死攸关的会议。

第五篇: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ok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见《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 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

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象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始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确如林伯渠同志当年所说的那样,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这是事实,因此,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许多同志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来鼓舞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极左思潮泛滥,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仿佛就成了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莫大罪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更谈不上对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

现在该是时候了!辛亥革命离我们已经有七十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已被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来!

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思想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经济影响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社会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

辛亥革命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生活文化影响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对海外华人的影响

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华人介入中国的革命活动是史无前例的,虽然革命活动主要在于挽救中国,但这一行动已对当地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为:马新华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马新华人团结力量的增长 ,新思想的涌现 ,政党政治的影响 。

孙中山于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后,许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转而支持孙中山。武昌起义后,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华人剪掉辫子,另一方面,在同盟会和孙中山的号召下,当地华人也积极捐款支持革命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启开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人与中国维系关系的主要指导源泉。由于民族主义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数以千计的当地华人青年回到中国参加推翻清朝,并在各方面给于孙中山金钱上的援助革命。同时,这种思潮也带著反对外来殖民势力的意念,一直发展下去。

当孙中山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展开革命之前,当地华人是不团结的,常有帮派和籍贯的斗争。不团结阻碍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帮派斗争影响华人社会的经济成长并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团的合作。

1906年,孙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会支会成立仪式时发出警告说:当地华人的不团结最终将导致整个华人社会的崩溃。因此同盟会展开各种宣传活动,如阅书报社、夜校、戏剧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团为孙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这使得不同籍贯的华人有机会学习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决共同的难题。通过不间断的联系,华人的团结精神和国民意识逐渐被加强和发展起来。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输团结思想的组织。

上一篇:流腮疫苗接种指导意见下一篇:落实两个责任整改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