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行社经营绩效时空差异研究综述

2022-09-11

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根据已有研究成果,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的过程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 使代理人出现机会主义行为, 而机会主义行为又会极大地损害企业的经营效率, 这决定了企业绩效评价的逻辑基础。对此, 1939年美国学者Kesner对经理人的绩效评价和报酬关系进行了研究, 1958年, 美国Modigliani和Miller教授首次提出MM理论, 研究了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此后, 大量西方学者开始对企业绩效评价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在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初期, 大部分学者选取评价指标仅局限于财务指标。Stem Stewart提出了经济增加值 (EVA) 评价法, 以经营企业产生的“经济”利润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新指标;Holmstrom于1979年首次提出相对绩效评价, 通过比较的形式消除市场、行业等外部因素对业绩的影响来构建指标体系;Fredik Weissenrieder从股东角度提出的CVA财务评价指标。1982年, Miller J.G首次将非财务指标选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西方学者们才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到非财务指标上。国外学者Lee通过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构建三层次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型;Franceschini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运营过程以及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并建立了指标评价的矩阵。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证明企业的非财务性指标对绩效评价也很重要, 如学者poole从先进的管理实践和科研技术的角度, 发现非财务指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学者Eccles, R.R认为, 财务性指标往往衡量的是企业过去的情况, 企业的绩效管理应向前看。

(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1978年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 Cooper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的原始模型C2R模型, 此后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部门的绩效评价。ShiuhNan Hwang利用DEA对台湾45家酒店1994至1998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 认为经营模式对台湾酒店的经营效率产生重要影响;Barros, CP搜集了Pousadas连锁酒店集团43家酒店2001年的截面数据, 运用DEA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规模经济和地理位置是影响葡萄牙酒店绩效的主要因素, 而后又采用DEA分别对意大利机场以及29家欧洲航空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Yinghua Huang运用DEA研究了2001至2006年中国31个地区酒店业的动态效率情况, 结果表明平均技术效率情况较好。此外常用的评价方法还包括模糊评价法、杜邦分析法以及EVA指标评价法等。

(3) 绩效评价体系研究。Levinson曾指出, 多数绩效评价体系都存在缺陷, 这一观点已得到学界的认可。Spangenberg认为, 传统的绩效评价相对独立, 常与企业中的目标、文化、使命相脱离。而Bredrup, H提出, 如果评价体系只是对经营成果的追溯性分析, 这对绩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绩效评价对企业的决策支持、监督战略实施、诊断、过程管理、动力、对比、记录发展等有重要作用。

2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1) 企业绩效评价时期划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以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国家开始重视企业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问题, 但与西方国家不同,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是国有企业采取的管理措施, 目的在于加强监督管理, 实现企业目标, 具有明显的行政管理特点。现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划分为表1中所示的五个阶段:

(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纵观近年来学术界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和BCC模型, 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选取指标, 对各省区的旅游企业经营效率进行分析, 找出影响其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如卢明强等对我国31个省市区旅行社业2007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 并将其经营状况划分成四个类型;武瑞杰运用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 测度了我国30个省市的旅行社业相对效率状况, 并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检验和分析;胡燕京、冯琦基于DEA对我国27家旅游上市公司2005年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此外, 有不少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而学者申富平、马玉芳、[1]王风雷等认为熵值法可以客观地揭示出各指标的重要性, 基于此前者对我国7家旅行社上市企业2006年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后者对我国16家上市旅游企业进行了绩效评价;翁钢民、鲁超、岑成德、李一、周甜甜等学者分别运用突变级数法、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绩效, 综合性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3)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在指标选取上, 我国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基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四个方面分别选取指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财务指标。也有部分学者采用财务与非财务绩效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顾客层面以及员工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对衡量旅游企业的获利能力有重要影响。

另外, 随着绩效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 依据评价方法选取评价指标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 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则根据研究目的选取相关的投入产出指标, 是目前我国针对旅行社绩效评价研究最常采用的方法。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可以看出, 西方国家对旅游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 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角度也较为全面。并且, 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由评价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进行转变。而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是在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下发展起来的, 大部分相关理论也是基于国外经典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纵观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研究对象多样化。研究对象的选取已从最初的酒店向旅游交通、旅游上市公司、旅游产业等部门延伸, 并涵盖到传统旅游产业的所有领域。

(2) 研究方法更加丰富。纵观已有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已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使用, 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被广泛应用, 并对结果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学科交叉研究更加复杂。早期的研究主要从单一学科入手, 随着研究对象多样性的增加, 使得旅游效率研究延伸到了服务、交通、生态等不同领域, 这就要借助更多学科对其进行效率解释。

4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学界关于旅行社业经营效率的研究并不多, 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 也没有业界公认的评价方法。相对国外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大多是将一个地区的旅行社业作为一个决策单元, 选取容易获取的财务性指标进行绩效分析, 很少有学者考虑旅行社的经营性质、区位优势、政府举措、宏观经济情况等因素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旅行社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对我国旅行社经营绩效及省区差异进行评价而构建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 本文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梳理了旅游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旅行社,绩效评价,省区差异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玉芳.中国旅行社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 2008.

[2] 朱超.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6.

上一篇:分析胆结石伴2型糖尿病87例临床特征下一篇:城际铁路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