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以往旧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在批判现存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中实现自身的理论超越,在劳动观方面呈现出三大理论特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在阐发其劳动观过程中,指出了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的劳动伦理价值。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异化劳动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践性研究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系统地提出了其异化概念和理论,其中的“技术异化”观点主张社会中若不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由于机器某种特定的使用方式使得工人这一群体受到了压迫和折磨,进而变成了制造剩余价值的单一机器。在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视角下,以现代科技带来的教育上的“异化”现象为例,将异化理论用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劳动者;教育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构成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解析,其中,他将异化的概念和劳动二者相结合,认为社会中的劳动者们用劳动创造了财富,这些劳动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被剥削了,这一行为导致了劳动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社会基本经济结构和运作规律,最终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

一、技术异化

异化是主体在活动中产生了对立于自身的客体,客体反过来对抗主体并对主体加以控制。而技术是人类所创造出的产物,为人类的劳动服务,帮助人类获取更高的效率和能力,但当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科技会反过来控制作为劳动者的人类,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即技术异化。

马克思所说的技术异化,其一,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大机器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大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但由于对这些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使得其没有得到适当合理的发展,本应解放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却因此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逐步受到了物的控制。马克思认为在这个时代中,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工人被贬低了其劳动价值,资本家以此增加了剩余价值的获得量,而工人则逐渐成为机器,造成了人为机器服务的现象。其二,资本主义应用并不是合理适度地应用,对机器科技的使用使得更多资本家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忽略了工人自身的机能,导致对工人本身的健康和精神的危害。其三,由于资本家追求利益的野心不断膨胀,使得他们大力地发展科技而不顾工人原有的价值,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资本家为了增加剩余价值而忽视工人性命安全,具体来看,就是机器的不合理发达促使工人社会地位急剧下降,后者生活质量也随之一落千丈,使得整个社会的工人阶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

二、教育异化

所谓教育异化,就是现实社会中在教育领域由于技术异化而产生的异化现象,众所周知,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学校机构的教育水平得到了革命性的提高,但同时也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难题,即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这一现象可以以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四个内涵作为出发点,进行相对应的阐述和剖析。

第一,教育工作者和其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得就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是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劳动者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的教育领域,技术的发展改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普遍已不需要亲力亲为地在黑板上进行书写以传授知识,而是使用现代教育科技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并方便教学进行。包括投影设备、电子黑板、网络教学等科技产物在内的现代教学工具的大面积推行,不仅可以让教学中所传递的知识得到视觉上乃至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还能让学生因接触面的增多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加深记忆和拓展思考,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革新是可观而且可期的。但如前文所提,有时科技的不合理发展会导致特定领域的异化现象,在这里,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产品则是他们所制作的用于课堂的幻灯片、文字资料、实验设备和材料等,而随着教育工作者耗费大量劳动来越来越多地制作这些工具,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的主要作用被这些工具所影响,换句话说,教师本应是这些教学工具的所有者,但当这些工具被过度地用于课堂之上时,教师有时反而成了单纯操纵这些工具的存在,因为科技的发展,电脑越发智能,很多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乃至教师作为学者思考出来的观点,被电脑替代性地提出和完善了。可见,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是被现代教育技术控制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就是违背教学本身的意义,使得学生更多地注意了产品本身而不是产品所包含和要表达的内涵知识。

第二,教育工作者和其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自愿的劳动,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多地运用了教育科技,其教学活动在教育工具的控制下则成了被迫性的,而非自愿,那么教师和其劳动活动就会相互异化,从而产生学生和其劳动活动相互异化。例如,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某一部分资料和结论,如果他过分地依赖科技,会直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查阅,呈现眼前的也会是各种学者的各类言论,教师可能就会在其中进行挑选和延伸,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自己思考的成分减少了,有时只需要教授简单的内容,但因为对科技的依赖制作了复杂的展现效果,导致在实际教学时使用无意义的教学技术,呈现浪费时间资源的教学效果,拖沓了教学节奏,这些就是劳动工作者与其劳动活动相异化的现象,而他们的自我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另外,由于教师与其教学活动的异化,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技的不当使用分散了教学对象的课堂注意力,降低了后者对实质知识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中越发地走向被动,学习成了非自愿的劳动,但迫于考试、选拔等压力需要继续进行,那么也就产生了教学对象与劳动活动的异化。

第三,教学工作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劳动变成了非自愿非自觉的形式,那么劳动者就会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在当代教育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工具如电脑、投影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那么教学活动就会立刻终止,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修复教学设备以重新启用教学技术上,而非在失去教学技术的支援时,思考如何降低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继续展开,在这时,教学工作者就与其类本质发生了异化。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如果在设备故障发生时颠倒了教学与科技的关系,那么其教学活动就不是自觉主动而是被动的,即是被现代教学技术推动的,因为这一行为表示了其并未认可自己的劳动,而加以了否认,从而受到了教学技术的主导和控制,而教师也反过来成了这一劳动活动中机器的存在。而要改变这种反向的观念,不仅需要教学技术的适当看待和使用,更要重新分析和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真正要发挥的作用。

第四,教学技术中人和人相异化。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第四方面内涵相对应,一方面,如果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因为与其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产生了异化,那么对他们自身而言就是被动而且苦闷的。前面所提到的由于过分地依赖现代教学技术,使得教学对象更多地关注教学工具而非教学工具本身所要传递的知识,那么教学对象也同样会减少对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即学生更注重教师耗费大量精力制作出来的技术产品而非教师本人。因而由于教学技术的运用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课堂互动,也就产生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但在这里,主体并不是教师或学生,而是那些教学机器背后的科技。教师也由于学生对其注意力的降低,与学生的交流大幅减少,有时无法发挥出主导课堂的作用。

另一方面,继续对“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句话的思考,前文提过,有些教师可能并不适应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但同时有些教师却可能会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后者中又包括了一部分不负责任的劳动者,他们觉得科技带来了教学上的便利,不用再去更认真地对待工作,所以反而会因此与学生产生了异化却感到快乐。因此,我们不能否定现代教学科技带来的优势,但对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活动中对本身工作的正确观念和思想进行调整和加深也是很具有必要性的。

三、教育异化的原因

一方面,归根到底,笔者认为在于现实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先进与否,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劳动活动去获取利益,而人们接受教育愈发地倾向于应对工作门槛、选拔标准时,接受教育将不再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而是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才去学习的生活途径,当社会生产能力真正发展起来后,教育才能体现出前者所说的效能。另一方面,马克思并不认同是科技导致了异化,而是对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才衍生出了异化的现象。所以从外部看,还是在于尚不够完善的体制和市场经济,加强对人文的关怀,进行合理的体制改革,才能更有效地减轻以至消除异化的发生。

四、总结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成分也暂时不能完全消除,所以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如经济领域内的拜金主义、诚信危机,政治领域内的权钱谋私、贪污腐败,文化领域内的文学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等这一系列的异化现象仍然可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中呈现出来的负面和矛盾景象都是异化而来的产品,我们短期内能做的也只是调整、缩减、控制异化的发生,而随着这些行为力度的加大和不断保持,以及国家向未来的大步发展,根除异化现象或许只是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教育的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张家军.论教育的异化与扬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作者:李侨峰

马克思异化劳动研究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以往旧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在批判现存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中实现自身的理论超越,在劳动观方面呈现出三大理论特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在阐发其劳动观过程中,指出了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的劳动伦理价值。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正确认识劳动的主体性、培育人的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辩证维度;伦理维度

马克思主義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30,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是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和整个世界历史的全新视角,而且包含着作为“异化时代”或“人类史前史时期”终结的“未来社会”理想;不仅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和全部世界历史的永恒基础,而且揭示了在劳动建构起来的感性生活的基础之上,如何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因其自身的“异化”或“外化”,而建构起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和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并最终仍然因其自身的力量而结束或扬弃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异化”性质,以“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形态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从辩证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以往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劳动观的理论超越,从伦理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所彰显的价值性指向,并由此得到对于当代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超越

一直以来,辩证法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对劳动的认识同样充满着辩证法的精髓,在辩证维度上解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就是要指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以往旧的劳动观的批判性思考,在批判现存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中实现自身的理论超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之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认识论超越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首要含义,是通过劳动所实现的对人的本质以及世界历史的一种全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不仅为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性存在和整部世界历史的真实基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而且紧紧抓住了批判性,从而透彻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时代的核心或枢轴:抽象劳动或劳动一般。这一点聚集了马克思一生主要的心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容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劳动自古有之,但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劳动一般或抽象劳动出现,恰恰是非常“现代”的事情。劳动作为“活动”和劳动作为“产品”的双重抽象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得到了高度的把握。作为活动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活劳动”,指的是人能够在感性的、客观的世界中对象化自己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活动或对象性活动;作为产品的劳动,亦即通过过去的“活劳动”积累下来的,对象化为人的活动产品的劳动成果,马克思称之为“死劳动”。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无论是“活劳动”还是“死劳动”,都被普遍抽象化为“一般劳动”或“劳动一般”,而各种现实劳动和劳动产品之间,可以通过同样抽象的媒介进行自由的交换,这个抽象的媒介就是货币亦即“一般等价物”;“死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根本目的,“活劳动”沦为“死劳动”增长的工具,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达,则是“货币转化成了资本”,也就是说,作为“抽象劳动”或“劳动一般”意义上的“死劳动”的增长,成为整个社会生活都围绕着它旋转的枢轴或核心。

在此之后,马克思一生最主要的理论工作,正是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来解剖资产阶级时代物质生活的体系,来研究作为资产阶级时代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引申出“剩余价值学说”,二者的一脉相承之处在于,都确认社会财富的动力源泉是人的劳动或“活劳动”(作为资本之对立面的劳动,即社会财富的主体本质)。但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猛烈地抨击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个“资产阶级的说法”,因为这个说法回避了使其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2]357。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在回避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源泉的基础上,坚持“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提法,赋予劳动以“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从而在理论上预设了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抽象的自由与平等,但实际上由于劳动者之间占有劳动力之外的生产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恰恰是“活劳动”(除了自己的劳动能力之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在根本上受到“死劳动”(资本家作为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代理人,或者说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支配。“剩余价值学说”表面上看起来也认同“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一命题,但马克思的理论前提是关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上述命题只有在单纯讨论“交换价值”的生产时才有效。因此,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学说”,实质上可以说恰恰是资产阶级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归谬:当悬置财富生产的物质资料前提时,“剩余价值学说”意欲强调的是,一切新的价值和财富都起源于“活劳动”(其中包括资本家在内的所有劳动者)的新贡献;当将财富生产的物质资料前提纳入思考的范围时,“剩余价值学说”就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行动纲领,其实质在于,将过去通过“活劳动”积累起来的所有物质资料以及日益人化的自然界整个地作为从属于全体人民的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来共同支配,而不是将它们当作外在于个人的占有物从而变成彼此压迫的条件与手段。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方法论超越

马克思在阐明其劳动观时,有着特定鲜明的方法路径,超越了以往劳动观简单创立的分析范式,从抽象化或具象化的单一论证中实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从批判到重构、抽象与具象结合的分析理论,实现了对以往劳动观的方法论超越。

马克思以批判以往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为逻辑起点,实现了自身劳动观的确立。这一论述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是清晰而易于把握的,也是马克思一切理论阐发的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超越体现在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和黑格尔“精神劳动”的批判上。马克思肯定了亚当·斯密和黑格尔对劳动积极意义的看法,但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亚当·斯密的劳动观是对劳动的简单理解,对劳动概念也处于一个混沌的认识状态,亚当·斯密既没有指出什么劳动创造财富、什么劳动衡量财富的基本问题,更没有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分析劳动问题的必要性。亚当·斯密只是以资本家的视角考察了劳动,指出了劳动的增值作用和对社会财富增加的促进作用,但没有看到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自由的一面,从而否定和忽视了劳动作为人之自由个性的解放意义。同样,对于黑格尔的劳动观也是进行了彻底批判,指出黑格尔强调的劳动不过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是依附于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的物。”[3]208在黑格尔笔下劳动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精神劳动中,黑格尔只是达到了劳动和自由的概念,而绝不是真实的劳动和自由本身”。[4]34-40此后,在批判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和黑格尔“精神劳动”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扬弃并建构了自己的劳动观,他从批判和揭露“异化劳动”为逻辑起点到提出“自由劳动”的真实表现来表达历史唯物主义下的劳动概念,在他这里劳动是人的自在自为活动的现实本质。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分析理论表现为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一方面,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否定了以往哲学所指出的人是“政治的动物”或“精神的动物”之本质,创新性确立起“劳动的动物”之本质。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自觉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和直观体现,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劳动的力量和主观意愿还诸于劳动者,使其真正占有“自由劳动”。同时,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5]230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的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即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其中雇佣劳动是异化劳动的作用因素,而根本原因还在于私有制的存在和分工的天然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特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三大理论特色。第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关系。马克思对劳动的本质规定是为人所独有的感性对象化活动,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对象,同时实现自我改造的活动。那么劳动对象化实际上就是人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劳动力的形式将主体意识和意图体现在改造对象当中,从而形塑对象。马克思曾如此定义劳动对象化,“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3]157。易言之,劳动对象化就是劳动者的本质力量通过劳动活动体现在劳动产品中呈现物质存在形式。非对象化并不意味着劳动对象的消失,而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客体向主体转化的逆过程,即劳动主体在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吸收、同化了客体或是其中部分。在此意义上,劳动不仅使主体得以按照自己的意识来改造自然、形塑劳动产品,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劳动能力和存在的意义与境界。

第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辩证关系。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劳动对象化与非对象化问题的关注是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那么对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注则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与物关系背后的雇佣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指出雇佣劳动与资本间存在着同一性,“资本只有同劳动力交换,只有引起雇佣劳动的产生,才能增加。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只有在它增加资本,使奴役它的那种权力加强时,才能和资本交换”。[3]157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雇佣劳动与资本间深刻的对立关系。资本作为积累起来的死劳动支配着活劳动,并且在资本增值的不断复制过程中,活劳动不断转化为死劳动,并日益强大着异于与劳动者的统治力量。所以,“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6]51

第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异化劳动与自由劳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在劳动的过程中,必然是遵循着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的道路行进。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异化劳动占据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劳动形式,但其根本不是永恒的历史结果。马克思认为,虽然异化劳动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对自由自觉活动的压抑,而共产主义的实现首先就是要实现自由劳动,但两者间还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 [3]185

二、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彰显

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关注更多的在于论证其对以往劳动观的辩证超越,揭示其科学性基础,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的伦理温情。马克思在阐发其劳动观过程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伦理思维,指出了自由劳动所因具备的伦理要素,即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伦理要素不同于杜林的“永恒道德”,马克思仍是在历史的、阶级的立场上来表达其劳动观的伦理范畴,并没有构建超历史超阶级的劳动伦理哲学。

(一)劳动正义的马克思主义

劳动正义问题在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并阐述“现实的人”的哲学论证中就已经显现出其存在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524的主体存在。当“现实个人”以分工的形式进行物质生产时,其存在方式就会被社会关系所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那么与个体生存相关的一系列生产、分配、消费等问题势必呼唤着正义的伦理要求。对此,有学者深刻指出:“随着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与物质生产劳动的深入分析,劳动正义的逻辑先在地位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叙事中愈渐凸显,这既是唯物史观理论成熟的表征,也是促使人在现实社会生产中领会到自身劳动的本质力量的历史必然。”[7]4-22

可以说,对劳动正义彰示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伦理价值。总的来说,“劳动正义是对社会劳动关系的合理性前提和合目的性根据的哲学追问及伦理规范,现实地构成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不可或缺的伦理诉求”。[8]42-45马克思对劳动正义的伦理化解读主要围绕着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产品的占有正义。马克思认为,只有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才是正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平等等权利通过法律的方式得以形式地确立,但雇佣劳动、异化劳动确使人依旧处于不自由的劳动状态之中,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割裂。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是劳动的对象化,是从属于劳动者的。但在私有制的作用下,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分离,反而为非劳动者所拥有,这是违背劳动正义的表现。

第二,劳资交换的实质正义。马克思通过考察市民社会的劳资交换关系得出,在商品交换的界限内,劳动与资本的交换看似平等,实质是在肯定剩余价值存在正当性基础上的形式正义,其本质是劳动非正义的表现。工人与资本家的交换关系在一开始就处于了劣势的地位,是造成不正义的根源。劳动者通过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的工资,实际上是资本家为其真实付出劳动的极小部分报酬,资本家实现资本增值的奥秘在于以资本的力量迫使劳动者无偿出卖其剩余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第三,劳动财富的分配正义。马克思认为,在雇佣劳动的市场环境下,资本是主导社会财富分配的决定性因素,实施了对劳动财富的全面控制和支配。革命性地变革这一分配方式的不正义性则需要历史地推进。首要的就是推翻私有制下雇佣劳动对社会财富的攫取,将分配方式从资本主导的逻辑中释放出发。同时,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极大提高的地步,因而只能按照按劳分配的方式对社会劳动财富进行分配。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9]435-436

(二)劳动幸福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的实践方式,也是人实现自我提升的途径。因此,人的真正的幸福是劳动的幸福。马克思的劳动观包含着对劳动幸福的思想要素和伦理解读,指明劳动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首先,劳动获取生理层面幸福。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6]146为此首先要消除个人在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饥饿。“饥饿是自然的需要;因此,为了使自身得到满足,使自身解除饥饿,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自身之外的对象。”[3]210为了解决饥饿,就要通过劳动与自然界产生关系,从中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料。因此,“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161“创造历史”和“为了生活”的劳动就是满足人们得以继续生存下去的生理需要的幸福体验。

其次,劳动获取实现自我层面幸福。劳动是使主体见诸于客体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劳动的过程也是主体自我提升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现实地能动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0]53-54所以,在对象化的劳动中,劳动者通过对劳动产品的形塑体现了他的本质力量与思想意志,将人的类本质与动物式的本能真正区分开来,在实现自我过程中取得幸福。

最后,劳动获取社会关系层面幸福。劳动不仅创造产品,也生产人们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如此说道:“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但是他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3]602也就是说,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创造人与人的社会联系的过程。每个人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生产出他人的物质生活,从而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11]168易言之,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要体现在其他使用者身上,以使用者的幸福体验来反映劳动者的幸福劳动,当使用者从劳动产品中实现了需要的满足,那么必将与劳动者结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表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真正地创造了价值,是实现了幸福的劳动。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围绕劳动的价值和弘扬劳动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勞动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重要论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断,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理论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而言,主要涵盖了劳动的客观功用和劳动的主观评价两大方面。关于劳动的客观功用:“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这是一种互文性的表达,人民是劳动的人民,劳动是人民的劳动,人民的劳动和劳动的人民,创造历史和开创未来。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从来就是人民史观和劳动历史观的合一。并且,也只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才充分肯定了人民和劳动创造历史、传承文明的伟大功绩。关于劳动的主观评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既彻底又凝练的表达。当然,这里所说的“劳动价值观”,指的是关于“劳动过程”的价值评判,而不是指对“劳动量”的价值计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正确认识劳动的主体性、培育人的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充分肯定人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关系中彰显人的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与动物最显著的区别,同时还是人的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发生了严重异化,雇佣劳动、异化劳动使人依旧处于不自由的劳动状态之中,劳动仅仅是人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它以人民为主体,并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地位和作用,使得劳动者不仅可以自由劳动,而且还可以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以此为出发点,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凸显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劳动本质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科学性与革命性,通过对马克思“复归人本质”“凸显人的价值”“展示人的创造”等劳动观的教育,使人在社会主义劳动过程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主体性”的劳动人格。在意识形态领域,防止消极、被动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观对劳动者的渗透,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关系中彰显人的主体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2]44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才可能既肯定劳动创造历史,又产生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主人翁”意识或“人民”意识,才可能像马克思当年设想的那样,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

(二)充分认识人的劳动的价值性,在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13]208马克思的劳动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物化”,进而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虚幻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劳动者必须依附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创造出劳动产品,使得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这种劳动的异己性,使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中,把劳动作为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使人丧失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客观功用和主观评价的论述,实际上正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亦即立足于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创造性阐释。表面看来,习近平总书记上述关于新时代“劳动观”理论内涵的阐释似乎并没有什么超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仿佛只是提供了一种更为通俗也更为简練的表达。但实际的情形是,人民和劳动创造历史与未来,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来说主要是理论上的洞察,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而言,则是眼前展现的无比丰富的生动画卷,是直接的感性的社会现实。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断中,不仅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理论内容,而且同时包含着它的实践根据。正因为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应然”,而且是实践上的“实然”,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会接着说“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以及“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新时代劳动价值性的充分体现。

(三)正确认识人的劳动本质,在社会主义劳动中提高人的劳动幸福感。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造就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感性基础。不仅过去如此,将来同样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也明确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为,“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14]928在今天能够预见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不妨接着马克思的话说,即便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拓展人类“无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仍然必须通过劳动来开创自己的未来。劳动的幸福才是人真正的幸福。因此,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阐释,澄明劳动与幸福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劳动者的劳动自觉性和劳动创造力,使劳动者感受劳动的幸福与快乐,使劳动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白刚.劳动的张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J].哲学研究,2018,(7):34-4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刘同舫.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的劳动正义[J].中国社会科学,2020,(9):4-22.

[8]毛勒堂.劳动正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5):42-4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吴晓妹)

作者:宗爱东

马克思异化劳动研究论文 篇3:

现代性语境下人的异化与超越

【摘要】马克思异化理论认为,异化是社会历史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形态的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人们仍无法摆脱异化,现代人的异化也体现着诸多时代的特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人类社会的异化却呈现出生产异化、交往异化及人的主体性丧失等总体性态势,因此,必然要求对现代人的异化进行扬弃与超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化解,复归人的本质力量。

【关键词】现代化;异化;超越

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工具,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现代化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增长而达到了一个令人生畏程度。因此,学界在数十年来一直基于马克思理论,围绕人的异化展开深入研究而持久的研究,并取得诸多成果。本文在分析马克思异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基础上,对现代人的异化状况做出分析,并对如何扬弃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做出一定思考。

一、理论之维:马克思异化理论与现代性异化

异化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此概念最初被运用于经济领域,而后被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纳入哲学领域。但真正使异化概念作为核心范畴所流行起来的是马克思。在马克思后期,将异化概念置于商品拜物教之上,脱离了马克思研究的核心范畴之列。此后,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将异化理论重新拾起,开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大门,不断揭示异化概念的现代性内涵与特征。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直接阐述

“异化”这一概念最初被用于经济学领域,代表着商品的出售与交换。而后,被运用于哲学领域,意为人将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创造出体现人本质力量的对象物,而对象物却不能由创造者本身占有,反而与人对立,成为奴役、控制人本身的存在。纵观德国古典哲学家对异化概念的探索,费希特首先使用异化概念以阐释“自我”与“非我”,“自我”异化为“非我”的结论,深刻揭露了人与自然相异化的现实;在黑格尔的思想中,异化概念成为其哲学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范畴,将异化视为“自我意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介环节,进一步揭露出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现实。马克思以历史的宏大视野,深刻剖析异化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特征及作用,在辩证批判费希特与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基础上,“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大致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批判继承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把异化引入对劳动的分析中,“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由浅入深的依次论证了异化劳动论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与自身劳动行为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这四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的异化劳动理论;二是关于异化的产生根源。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入手,指出私有制与社会分工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异化现象;三是异化的必然性与暂时性。马克思在此指出异化是在商品交换历史中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物化,它的出现有一定客观必然,但最终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消亡。

(二)异化概念的现代性发展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个恒久的社会现象,在之前的一切社会形态中都无法避免,唯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异化,复归人的本质力量。伴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物化现象也逐渐表现出全面异化、普遍物化的倾向,赋予异化概念以现代性特质。

1.全面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劳动异化为主体,构建政治异化、宗教异化、文化异化等方面的具有系统性的异化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异化伴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步伐,体现出一种全面异化的特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提出“总体异化”的理论,认为现代工业文明已走向了全面异化的道路,其思想表明异化现象已经渗入到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除去马克思重点关注的劳动异化,还包括科技异化、消费异化、信息异化、教育异化、网络异化等各方面的异化,简言之,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出现了全面性、总体性的倾向。阿伦特则从人类活动本身出发,通过对人的劳动、工作及其行为构建起与“人的异化”相统一的“世界异化”,揭露出现代异化现象的全面性特征。

2.普遍物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与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利用异化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同,西方马克思学派代表人物卢卡奇则对物化理论进行全面探讨,继承和发展物化思想以作为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尽管物化与异化在内涵上有些类似,但却有着理论上的重大差别。异化侧重于主客体关系,而物化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化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倒化,将人的关系、特征与行为同化为物的关系、性质和活动。卢卡奇认为,现代性异化表现为物化的形式,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病态社会就是物化的结果。大工业高度机械化的生产如同分工肢解社会般的将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分解,使人们从属于物的世界,在客观上创造出一个与人类社会对立的物的王国;在主观上则物化人们劳动,使得劳动力成为这个商品世界的构成要素。

二、异化的现代性表征:生产、交往方式与人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谋求人的发展,其最终指向人的解放。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异化现象却愈演愈烈,总体上表现为生产的异化、交往方式的异化与人主体性的丧失,使得谋求人类解放成为空话。因此,必先深入分析分析异化的现代性特征,这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逻辑基项。

(一)生产的异化

人类社会的生产在总体上表现为两大领域的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資料的生产表现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产品的生产,维持着人类生命的延续,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即在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精神生产指人类思想、观念与意识的生产,马克思指出我们在关注物资资料生产的同时,也缺不可忽视精神产品的生产。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高度机械化与信息化已是工业文明进程中不可逆的浪潮,其中科学技术的运作成为生产革新的重要环节,因而物质生产的异化集中表现为科技异化。科学技术作为提高物质资料生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手段,本该为人所掌控,在现代社会中却呈现出科技控制人的姿态,其表现有三种:一是人与科技产品的异化,如现代电子产品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却成为控制现代人的工具;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科技发展为人与人之间创造了高效、便捷的社会联系方式,缩短了人与人的现实距离,却也隔断了人们之间情感联系;三是人与自我的异化,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的改进了人们信息获取的范围与速度,人们却限于虚无的世界,思想观念也为各种不良信息所影响,成为信息时代的奴仆。在现代化背景下,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精神生产却日益沦为资本的工具,受市场所调控,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在“知识工厂”批量产出,成为现代性的剥削剩余价值工具,沦为资本的附庸。

(二)交往方式的异化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交往是发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种普遍的、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交往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是形成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的基础,“他们只有以一定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在现代化背景下,受资本逻辑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普遍发生了异化。

现代社会总体上呈现的是马克思所描绘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但在其实质上,却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却在深层次体现为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异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总的来讲包含交往主体、交往手段及交往活动内容,交往方式的异化也体现为此三个方面的异化。从交往主体来看,正在进行交往活动的双方均为异化的人,其思想与行为皆受资本逻辑的影响,带着强烈目的性与功利性从事交往活动,使得交往主体整体呈现为一种手段化、功利化的主体;从交往手段看,现代化进程给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多样的、便捷的交往工具与交往手段,然而在现实中却并未真实促进人们的交往行为,往往体现出交往可能越高、现实交往越少的现象;从交往活动内容看,人们之间的现实交往更是无法脱离利益的范畴,资本市场的影响深入人们骨髓之中。

(三)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意识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与主导型。现代化背景下,受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的影响,人的主体性逐渐地丧失,这是现代人的异化最為显著的特征。

资本逻辑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在现代化进程中本应逐渐摒弃此类思维方式,却最终使得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笼罩这整个现代社会,追求人的解放的时代却成为异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时代。资本逻辑逐渐成为人们脑中固有的思维方式,人的思想皆是朝着既定利益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必须打破这种现代化悖论,在既有的社会条件下消除现代人的异化,使得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真正指向人的解放,最终复归人的本质力量。

三、扬弃与超越:从“人与自然”到“人与自我”的复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类生存的世界体现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二重化,人与世界的关系即显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异化具有全面性、总体性的特征,要消除、扬弃现代人的异化现象,就必须重新理顺人与世界的这三重关系,复归人的本质力量。

(一)更新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人类文明出现开始,人们就从事着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的生产实践活动,以满足人类生命体征的存在需要,人们生活于这个世界,首当其冲并无可避免地会遇到的便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视角构建其人化自然观,认为只有人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自在自然对于人类而言有亦于无,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其行为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这种人化自然观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在人们进行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必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人类现代化进程带来大工业的高度发展,异化的现代人为追求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不断地向自然索取,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只会造成人与自然的两面俱损。在此种现实下,必须重申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以及生态自然观,更新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人向自然”的复归。

(二)掌控资本,促进“人与社会”统一

现代化进程中,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直接造成了经济领域的异化,从经济异化开始,异化现代蔓延至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使现代社会发生全面性、总体性的异化。究其根源,最终归结为经济领域内的资本滥用与失衡。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其本质特征就是社会性,要扬弃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就必须合理掌控资本,促进“人向社会”复归。现代社会中,资本逐渐蜕变为“主体性”的存在,因此必须从资本自身加以批判与超越。一是要意识到资本本身便具有内在限制,要善于利用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限制来超越、消灭资本。“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限制,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二是要善于利用资本的优势。虽可以看到资本发展对于无产阶级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毒害,但不可否认资本对于人类社会进程的强大推动作用,极快地促进生产力发展。通向共产主义必须利用资本,同时利用资本的过程也是消灭资本的过程。

(三)重塑理性,促进“人向自我”复归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过程表现为主体自我丧失的过程,即由自我认同转为他人认同。主体创造对象物,异化却使客体反客为主,成为控制主体本身的存在,使主体为我而存在转化为他而存在。对异化的扬弃就是扬弃对象世界而现实地占有自己的对象性本质过程。

工具理性侵入社会生活,趋势现代人盲目向既定利益走去,使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丧失自我,沦为资本市场的异己的存在。要消除此类现实必要重塑理性,将工具理性纳入价值理性范畴,促进“人向自我”的复归。首先,要否定私有制。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为人的感性欲望所驱使而建立,人要真正成为主体,就必须否定感性实现理性独立。为此,应否定私有制,以价值理性统帅工具理性。其次,要繁荣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表征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社会发展程度越高,社会人对生存价值与意义的追问也就越强烈。最后,要倡导社会道德规范。工具理性渗入道德领域,致使人们道德沦丧,延伸出现代人追名逐利的行为,为此,必要倡导社会道德,以价值理性引导现代人的行为,否定为实现目的而以万物为工具的行为倾向,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价值尺度,在现代人的主体行为中实现自身价值,最终促进“人向自我”复归。

四、结语

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工具。在现代社会人们虽无法摆脱异化现象,但人的异化却呈现出与人的发展要求相悖的、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重新审视马克思异化理论,分析现代人的异化本质,对于扬弃异化现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化解,复归人的本质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3]马列著作选读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04.

[4]黄枬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04.

[5]马克思.《资本论》大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8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6.

作者简介:夏荣涛,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者:夏荣涛

上一篇:C语言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数学和组织阶段复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