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献综述类文章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因此对于这类文章的语言结构和语言水平要求较高。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应结合其特点,以凝练的语言将综述内容阐述清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论文 篇1:

电力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改革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改进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对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中国电力产业改革应该以有效竞争为基础,从市场结构、价格形成、管制机制等方面纵横双向进行。

[关键词] SCP分析 垄断 有效竞争

一、理论综述

1.理论渊源

产业组织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其1890年发表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马歇尔在“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与之并列的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马歇尔的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间矛盾的“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索的核心问题。

1933年,罗宾逊和张伯伦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均衡实现的条件,指出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现实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也非完全垄断,而是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与实证分析研究分不开的。1933年,伯尔和明斯首先对经济力集中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勒纳等对垄断指标进行了测度,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梅森对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梅森的弟子贝恩(1959)最终系统的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以新古典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分析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范式中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不是内生变量,而是外在的环境变量;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重视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作用。范式核心是市场集中度和产业利润之间关系的研究,即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由于少数企业的串谋以及通过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导致超额利润的产生,在利润较高的同时,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3.芝加哥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芝加哥学派是继哈佛学派之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他们对哈佛学派的理论范式进行了整体批判,重新定义了进入壁垒,开创了企业生存检验法则,将信息问题引入寡占理论,实证批判了“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干预市场结构。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做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运用价格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产业组织结构的内生形成机制,不足之处在于该学派并没有建立一个与SCP同样完整和成熟的分析框架。本文将基于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结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创新,用改进的SCP分析框架分析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二、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的SCP分析

1.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

(1)行业集中度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重要的公用事业。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部分时期都由政府直接投资或通过国有化政策形成法定的垄断性产业结构,由国有企业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独家经营。

从发电领域看,电力改革前的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总资产为1.85万亿元,占中国电力行业总资产的72%,完成售电量9052.1 亿千瓦时,占社会用电量的79%。2002年底开始,经过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重组后,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基础上,形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但根据2006年数据测算,发电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为0.1833,行业集中度较高,这说明虽然电力企业的拆分表面上为市场竞争设立了众多的竞争者,但是在局部的电力市场中某一发电集团却依然作为在位者构成垄断。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了电力工业的投资不足、效率低下、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一。

(2)行业进入壁垒

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

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并允许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投资办厂,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联合办厂的局面。但这种投资多以央企和省企为主,一般的投资者无力承担筹措巨额资金的成本,被限制在电力产业之外。

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如在发电环节,虽然市场准入一度放开,并下放项目的审批权和定价权鼓励地方办电的积极性,但1998年,中央收回了发电项目的上述权利,发电环节的市场准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3)一体化程度

在2002年电力改革前,电力行业的双向排斥问题严重。通过“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体制改革后,上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纵向排斥方面,厂网分离后,输电企业不再有基荷发电资产,在输电网络的接入方面不存在纵向排斥问题。但是,在零售环节,由于输配一体化的电力公司拥有输电和配电资产的垄断权,大用户在直购电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配电资产,这可能造成电力公司采取歧视性策略,以此影响价格,损害市场的有效竞争。

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当前体制并没有打破省级区划壁垒,省政府对代表终端用户购电的省电力公司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排除优先购买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电能。这与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2.市场行为

在我国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电力管理模式下,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虽然电网内部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电力公司内部大锅饭倾向严重,抑制了成本低、效率高的电厂的积极性。对独立电厂而言,由于购销合同的限制,独立发电企业的单位利润已经确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往往争取多发电量,但没有降低发电成本、加快技术创新的动力。

3.市场绩效

(1)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发电标准煤耗、设备利用率、电网线损坏率等。电力改革以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国电力行业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发电标准煤耗为334克/千瓦时,比2006年降低9克,比同期美国发电标准煤耗高29克;电网线损率为6.97%,高于美国6.52%(2006)的水平;设备利用率为52.4%,低于韩国64.4%。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火电比重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77.8%,水电占比为20.7%,核电占比1.1%,风电占比0.3%。电源结构仍然不合理,火电比重过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造成电力生产的煤耗大,污染严重。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技术指标增长的源泉,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短板”。2004-2006年,国内产业创新横向比较,有持续R&D活动的电力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9.4%,低于采矿业的11%和制造业的16.9%;创新支出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2%,低于后者的1.32%和1.96%。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占创新企业的比重为4.4%,远低于采矿业的19.8%和制造业的17.4%,缺乏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之一。

(2)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中国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虽逐年上升,但工业增加值率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中国电力工业增加值率为53%,2005年、2006年降至32%左右,下降了21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总增加值率仅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电力行业集中了我国六分之一的国有资产(约8000亿元),每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一些年份超过18%。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效益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

三、对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综合来说,我国的电力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型的成果,市场结构由过去的完全垄断演变为寡头垄断形态, 电力企业的市场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价格行为已经由原来的垄断定价发展为竞价上网。但由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行业一体化渠道并不顺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电力改革并不彻底, 垄断尚未完全打破, 有效竞争仍然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电力产业的固有特点,全面考虑该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因素,有选择性的引入竞争机制,使得电力产业各方面机制更加完善。

1.完善市场结构,加速电力企业改革,形成可行竞争的电力产业组织方式

根据电力产业链的特点,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在发电环节,拆分占市场份额过高的发电厂商,结合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均衡,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在售电环节,分拆地方电力公司,打破横向壁垒,赋予最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权利,打破现行体制下的完全卖方垄断市场。

强化输电和配电两个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环节的服务职能,电网和配电部门不参与电力交易,而收取电网维护和系统调配的相关服务费用。这既打破了电力交易的垄断行为,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电力产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上使整个自然垄断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2.确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承前所述,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其作用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部分收入保障,并引导电力长期投资;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形成机制,既要促进有效竞争,也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涨落。

3.建立电力监管机构,以有效竞争作为政府管制的政策取向

要實现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保持产业发展顺畅,还要健全电力监管体制,对电力市场实行间接的电价和准入管制,维护竞争上网的公平、公正性,防止买方垄断的形成。要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电价听证会制度。输配电价是电价监管的重点环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制定。

参考文献:

[1]石 奇: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朱成章 杨名舟: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管[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07

[4]中国电力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电力年鉴[Z].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2007

作者:林 森 董佳鑫

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论文 篇2:

文献综述类文章的语言特征及其应用

摘 要:文献综述类文章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因此对于这类文章的语言结构和语言水平要求较高。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应结合其特点,以凝练的语言将综述内容阐述清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对文献综述的研究类型和内容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进而结合文献综述类文章的语言特点及常见误区进行综合考量,并对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此类文章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文献综述类文章;语言特征;误区;应用

当前,知识生产速度越来越快,碎片化、跨学科传播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使我们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科研成果的难度加大,也难以对最新成果对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而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能够让我们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对其在知识和理论领域的作用进行评估和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献综述型论文成为我们对某一领域最新动态研究的重要方式,通过文献综述能够系统深入地对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介绍,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状况有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够引导我们培养反思和质疑精神[1 ]。

1 文献综述型论文的研究类型与内容结构

1.1 文献综述型论文的研究类型

当前文献综述型论文主要划分为系统型、半系统型和综合型三大类,系统型文献综述研究是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以文本证据作为基础,通过对文本、数据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和评论,能够让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减少主观偏见,进而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而半系统型文献综述研究无法做到完整系统的理论回顾,这种研究方法更侧重于选定的领域多个主题随着时间变化推移出现的变化或某一个主题出现跨越传统研究的理论创新,因此半系统型文献综述并不需要研究者对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浏览和阅读,但需要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研究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现不同主题理论观点或特定学科和方法问题研究上。而综合型文献综述则是通过评论、评估或综合研究某一学术问题,进而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和观点,综合型文献综述研究更适用于已经成熟的主题或新兴课题,通过综合性分析批判或概念重组进而形成新的理论知识,这种研究对研究者的理论和研究技能要求较高。不同的文献综述型论文各具特点,在具体使用上要结合研究者不同研究领域和学科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文献综述型论文类型。

1.2 文献综述型论文的内容结构

按照综述对象的不同构成论文内容结构。这类文献综述型论文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领域的某一部分,例如对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时,文献综述型论文研究的主体分为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进入退出与产业演进、技术变化创新与组织等部分,文献综述型论文研究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产业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概括和分析。

按照综述对象自身发展顺序构成论文内容结构。部分文献综述型论文研究对象会涉及到某一领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发展顺序,这类文献综述型论文就会按照发展順序进行文章内容结构构思,通过文章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某一领域各个组织部分之间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关系的其他要素。

按照研究阶段构成论文内容结构。这类文献综述型论文会对研究对象的自身演进及变化作为论文内容的主体结构,一般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思路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将其划分成为若干个阶段,并对文献进行分类,进而构成综述内容、主体框架,这样能够让我们通过文献综述对所涉及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轮廓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让我们对研究对象的发展脉络有更为清晰的梳理。

除了比较常见的文献综述型论文内容结构,还有一些以主要人物或研究方法为线索所进行的文献综述,但无论材料取哪种内容结构,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型论文,必须有明确的展开逻辑和内在次序,能够通过文献综述的内容和语言告诉读者为什么会进行如此的内容结构安排[2 ]。

2 文献综述型论文的语言特征及常见的误区

2.1 “综”而不“述”的简单罗列

部分研究者在撰写文献综述论文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罗列,没有对文献进行理论评价,这种“综而不述”的语言特征,一方面,反映出了作者对该领域的理论和文献还不够了解,在研究过程中害怕出现失误,只做了文献列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研究者在文献综述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此类文章语言特征掌握的不够纯熟,对于文献综述型论文的整体把握还不全面,在撰写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论文语言风格的影响,并没有突出文献综述型论文的语言特征。例如,当前部分学生在撰写文献综述型论文时更多是按照国外研究现状到国内研究现状的顺序展开,虽然这种文献列举是十分有必要的,并能够对研究的文献进行分类,但如果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文献列举的基础之上进行文献评价和探讨,并结合自身所研究的领域提出有价值的理论观点,这样文献综述型论文才具有其理论价值,但当前很多研究者在文献综述型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容易犯类似的错误。

2.2 “述”多于“综”的主观臆断

文献综述型论文是对某一领域研究历史脉络、研究动态和研究现状的分析,进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文献型综述论文的重点应该放在“综”上,适当地对他人的文献进行罗列,这样能够起到“点睛式”的启示。但当前部分作者在文献综述型论文写作过程中更喜欢对前人的观点进行阐述和分析,甚至将自身的观点强加到原作者之上,这种带有主观臆断性的分析,不仅很难体现出文献综述型论文的权威性,甚至会让其他学者在借鉴和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对于文献综述型论文而言,不仅要罗列一些权威性和经典性的学术文献,同时还要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提炼,进而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的看法提出“真知灼见”,但如果过多地以主观臆断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难以体现出作者的水平,还会影响文献性综述文章的质量。

2.3 学理性不足导致的“貌合神离”

文献综述型论文写作对研究者的理论和研究水平要求较高,但部分学者在撰写文献型研究论文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文献型综述论文学理性的特征,无论是在语言风格运用上,还是在文献引用上都相对肤浅,虽然极力想表达学理性,但文章主体内容和结构难以支撑起来,导致文献综述型论文“貌合神离”。文献综述型论文与其他论文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文献综述性论文的学理性。文献综述性论文既需要研究者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之上提出有关的问题和意见,还需要具备自洽的逻辑框架和概念界定以及有利的证据、素材,避免为了体现文献综述结构而堆砌素材、证据,导致论点、论据和论证貌合神离。

3 文献综述型论文结构优化与语言应用建议

3.1 确保综述语言准确、清晰

从文献综述性论文的语言特点看,非常避讳文学体的流水账的写作方式,需要做到准确、清晰。准确,要求研究者在综述过程中既要客观真实地引入前人的观点和论述的内容,并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具体脉络表达清楚,又要在论述过程中切忌断章取义,切忌加入主观思想,进而影响文献综述的客观性。清晰,则是指在文献综述各部分构成上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论文的关键所在。而要想达到文献综述性论文语言准确、清晰,就需要研究者对研究的领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献综述性论文,并从中掌握文献综述型论文的语言精髓,进而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摸索,锤炼自身的语言风格,更好地契合文献综述型论文的语言需求,进一步提升文献综述型论文质量。

3.2 突出综述内容重点

在文献综述型论文撰写过程中一定要优化综述框架,突出综述重点内容,特别是很多领域已经有前人研究的大量成果,甚至已经存在大量的文献综述类文章,这些文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综述和引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进而结合自身的研究重点对相关文献有所取舍。要写出具有创意的文献综述型论文,就要与别人的综述有所不同,在论文选题上要尽量缩小范围,从篇幅安排上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特别是对于一些刚接触文献综述型论文的研究者,应该通读本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类文章,了解之前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重点,并预测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最前沿知識,进而以此作为依据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组织综述内容。同时在证据、素材选定上要注重前后联系,避免无意义的堆砌,特别是对于一些权威性经典性的学术文献,更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3 ]。

3.3 “述评结合”增强学理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献综述类论文的写作质量,既要用简练和清晰的语言,交代前人的研究成果,也要提炼出自身的理论观点,进而作出评价和总结。在评论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原创性的观点,这种观点不是简单地对文献进行描述性的评论,而是在综合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命题或模式,能够被后续研究指明方向和重点,增强文章的学理性。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对文献的观点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陈述,同时在语言使用上做到准确无误。此外,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自身观点的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

综上,文献综述型文章语言要力求准确、清晰,富有学理性,能够客观评价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掌握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对前人的观点进行准确无误的表述,并按照不同的研究侧重点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条理性的研究问题,体现出文献综述型论文的学理性。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项目:互联网+电子政务环境下民族院校教学档案电子化研究(编号:2020YBJG-7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生命共同体”视角下藏方便传统生态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研究(编号:31920200101)。

参考文献:

[1]艾桃桃.我国有关国外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J].教育观察,2020,(04):P.142—144.

[2]张艳,代立菲,李嘉妮.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语步结构分析[J].智库时代,2019,(48):191—192.

[3]孙睿,莫言.董事多样性与公司治理国内外文献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9,(03):112—114.

作者简介:昂秀措(1987— ),西北民族大学馆员。

作者:昂秀措

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论文 篇3:

体育用品产业:研究动态与展望

摘 要:综述体育用品产业理论应用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一是拓展体育用品产业研究空间,二是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并重,三是加强体育用品产业环境问题研究,四是突出体育用品产业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关键词:体育用品产业;研究动态;研究展望

Sports Goods Industry: Research Trends and Forecast

LU Qing-hua1,YANG Jing-zhong2,ZHU Miao1

(1. Business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 Fujian China;2. Economic and Trade Department, Liming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Fujian China)

Key words: sports goods industry, research trends, research forecast

体育用品产业是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用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居于体育产业的主导地位,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梳理和分析体育用品产业理论应用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已有成果,展望未来研究走向,对加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促进体育用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体育用品产业中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用品产业理论应用研究

1.1 基于SCP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研究

1.1.1 从市场和产业集群集中度角度研究体育用品市场结构 罗赤平、郑志强[1],李骁天、王莉[2]等对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从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进入与退出壁垒角度切入,主要结论:1)体育用品产业集中度较低,究其原因在于产业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不断增大、市场容量日益扩大。2)体育用品同质化程度高,企业主体、品牌、促销、价格等的差异化程度都很低。3)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低,绝对成本和规模经济难以成为体育用品企业进入的门槛;资产专用性弱、沉淀成本低、解雇费用少,体育用品企业退出容易。但刘建刚等对山东省17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特别是销售收入前8位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相反结论,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进入和退出壁垒偏高。[3]

蔡宝家认为,在集群地域的市场集中度上,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从省份和产量上看,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上海5省市的集中度超过了85%。[4]他认为集群市场集中度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产业内资本的迅速集中,劳动力及产业技术的充分自由流动,充分的市场需求,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以及产业集群区域的制度支持。

席玉宝等指出[5],从企业聚集密度和产品类别上看,运动鞋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晋江、莆田,广东省的东莞,浙江省的慈溪,江苏省的昆山;运动服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石狮、广东省的中山、浙江省的海宁;体育器材主要集中在浙江省的富阳、苍南,江苏省的江都、泰州,河北省的沧州;篮、排、足三大球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的奉化、富阳,江苏省的太仓,福建省的长泰。杨明、郭良奎认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一是市场诱发型路径,二是政府引导型路径。其形成原因、组织结构形式的差异,致使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存在原生型、嵌入型、共生型三种类型。[6]

1.1.2 从价格行为和产品创新角度研究体育用品市场行为 许敏雄等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产品无差异竞争、争夺中低档市场和创新不足三个方面,而价格行为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性行为,体育用品产业市场存在恶性价格竞争。[7]李骁天等从广告、兼并视角分析体育用品产业行为,认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电视广告定位不明、形式雷同、内容空泛,缺乏有个性的电视广告语。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竞争主体太少、竞争实力旗鼓相当,导致企业兼并动机不足,难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2]。王莉、吴伟从体育用品产业市场协调行为角度分析,认为众多协会的存在促使体育用品企业处于一个多头管理的状况,很难形成卡特尔组织。[8]

1.1.3 从资源配置和规模结构效率角度研究体育用品市场绩效 从资源配置和规模结构效率角度看,体育用品市场绩效不高。李骁天、王莉分析了李宁、康威、361度等体育用品代表性企业的利润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认为目前体育用品产业绩效特征表现为:消费者满意度下降,行业利润水平低,经济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差等。他们进一步分析认为,体育用品产业技术进步的效果也不容乐观。[2]另外,许敏雄等也指出,目前体育用品产业绩效基本特征是:消费者满意度下降、行业利润水平低、经济规模小、技术创新水平低等。[7]

1.2 基于相关学科理论的应用研究 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价值链理论、产业链理论、博弈论等,研究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易剑东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体育用品企业成长性问题。根据对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各阶段各项事务的分析,他认为企业诞生、生存、成熟、蜕变阶段社会资本的作用各不相同。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主要通过对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纵向依属,与科教和商贸部门的横向连带,以及与运动队的联系、运动竞赛的辐射获取社会资本。[9]

周云涛等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体育用品产业升级问题。他们调研了68家体育用品企业,提出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途径,一是加强与上游领导厂商的合作,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二是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以加大集约化力度。[10]谢洪伟等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以晋江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为实证研究对象,指出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应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国际性的垂直分工或价值链分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经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获取竞争优势。[11]潘四凤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指出后危机时代体育用品产业要建立企业分级制度,明确企业发展定位,实施产业链升级战略。[12]

江亮等基于产业链理论视角研究体育用品产业安全问题。认为从产业链角度看,体育用品产业潜在风险包括生存与发展风险、创新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等。企业可以运用整合供应链(ISC)和整合生存开发(IPD)来化解生存与发展风险,通过创建区域品牌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区域来解决创新风险,通过多方位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和资金利用率来规避融资风险等。[13]

刘玉兰等采用博弈论分析体育用品企业国际贸易态势,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提出加大自主创新、促进集群发展、提高管理水平等对策建议。[14]

2 体育用品产业实证研究

2.1 体育用品产业评价研究 国内部分学者突破体育用品产业一般规范研究,运用数理统计等计量工具,实证研究体育用品产业的企业竞争力、经营绩效、自主知识产权等,分别得出若干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

吴晓阳、宁自军利用ICOP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水平发展态势,认为企业可以从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着手,提升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5]吴延年等以李宁、安踏、中国动向、特步四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各公司的竞争力优势及差距,并构建了体育用品企业上市公司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6]

杨光选取化学原料及制品、医药制造、化学纤维、橡胶制造业、电气机械、电子与通信6个产业的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7项指标,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比分析体育用品产业经营绩效,认为体育用品产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整体消费水平低。[17]

孙义良运用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法,以我国体育用品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为例,构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8]

2.2 体育用品产业区域调查研究

2.2.1 体育用品产业跨区域调研 就整体产业不同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主要有詹建国、陈颇、席玉宝、王乔君等学者。詹建国通过实际调查,揭示了我国北京、西安、无锡等不同类型城市体育用品流通组织的现状、基本特征和所存在的问题[19];詹建国等还实地调查我国300家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认为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所有制呈现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形式,生产形势较好,产品朝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20]

陈颇根据2003-2007年全国22个地区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实证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区城性差异,认为我国东部综合水平明显偏高,中、西部整体偏低。广东、福建、山东、江苏、浙江与上海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连续5年保持前六强。[21]此外,陈颇还调查分析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认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泛珠三角区域、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行业和产业差异性。[22]

席玉宝等对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体育用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布局趋于合理。[23]但黄卓等研究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体育用品企业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知识溢出效应显著等问题,有待调整升级。[24]

王乔君调查分析浙、闽两省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分布、品牌资产及品牌保护等现状,提出浙、闽两省体育用品企业民族品牌的建设路径、发展战略及其选择,可供后续研究参考。[25]

2.2.2 体育用品产业具体区域调研 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具体省份或城市出发,调查分析体育用品产业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基于东部沿海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的区域调研文献较多。

李建设调查浙江2 014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认为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缺少品牌优势和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同类体育用品品牌过多,科研开发投入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匮乏素质高的企业家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支撑体育用品产业的持续发展。[26]徐卫华等通过对厦门体育用品企业的调研,认为体育用品产业在投资规模、产值、入库税收和吸纳从业人员数等给厦门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7]祝振军等通过对广东省外向型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认为广东外向型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知名品牌;简单外嵌,根植性弱;产业环境恶化,发展动力不足;非均衡发展,不利于分工协作;优势弱化,竞争激烈。为此提出应积极升级演进、促进广东外向型体育用品产业由外向型向国际性发展。[28]

总之,体育用品产业区域调查研究,所获数据比较可靠,容易发现实际问题,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理论分析不足,难以揭示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3 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研究

3.1 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 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政府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体育用品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和运行;并制定战略规划、革新机制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体育用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9]

3.1.1 体育用品产业规模发展政策 张青认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组织结构战略创新的方向是实施大集团战略,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联合舰队”。体育用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达到提高行业集中度、有效克服市场供需矛盾的目的。[30]翁彪等调查分析了福建省9地市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状况,也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战略,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整个产业。[31]

3.1.2 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政策 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制定完善体育用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体育用品产品的认证工作,有效推动体育用品的品牌建设,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化与国际化水平。杨明、王新平认为,可以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等方法,推动企业实施标准战略,突出标准检测和监督体系建设;推进政府构建技术标准组织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公共服务体系。[32]周云涛等也指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应主动参与国际鞋业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积极与国际体育用品标准政策接轨。[10]

3.1.3 体育用品产业自主创新政策 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含量高、科学实用的体育用品。当今体育用品必须凝聚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以设计开发为核心竞争力。[20]体育用品的设计和制造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民众的体育运动消费需求。要强化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观念,将先进的复合材料、电子技术和机电产品技术运用到体育用品工业上来,以塑造世界级品牌为主线提升创新能力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33]杨明、李留东从企业家特质、潜在技术创新资源、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创新基础保障能力8个方面构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框架,认为除提高个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外,还应积极探索合作创新机制,建立自主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策法规支持和保障机制,营造创新环境。[34]

3.1.4 体育用品产业基地和国际化品牌建设政策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高端化,必须依托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楼小飞等从发展“瓶颈”及其成因着手,比较分析了体育用品产业的三种发展模式,重点探讨了政府与民间结合模式的优势,提出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径是:政府应该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建设2~3个不同功能和定位的国家级体育用品科技园区或产业基地。[35]体育用品产业必须实现以下三大转变:一是由劳务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二是由简单设备出口向合资办厂转变,三是由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向境外品牌注册和产品直销转变。[36]总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是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应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国际化品牌战略,增强国际市场营销能力。

3.2 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的影响因素

3.2.1 产业政策制定影响因素 荷兰学者丁伯根把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的个体偏好对政策倾向产生影响;二是社会利益集体偏好使政策制定者达成某种共识;三是一般政策原则对经济政策目标产生“非经济”影响[37]。Chu分析东亚新兴工业国1970-1980年间所采用的差异性产业结构政策,认为影响产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一是政府决策机构的意识形态及组织凝聚性、决策系统的集中性以及所拥有的各种政策工具;二是政府官僚系统与私人部门之间关系网络的关联特性。[38]韩国学者李汶纪认为,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互动形成的政策网络,是产业政策制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39]国内学者韩小明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背景,分析了政策制定者的个人动机对产业政策制定时的影响。[40]张泽一、赵坚从产业政策无效的理论逻辑角度,逆向分析影响产业政策的因素。认为在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既有可能是政策主体缺乏制定合理产业政策的愿望,又有可能是缺乏完全的知识和信息。政策制定主体能力和制定程序的约束对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张泽一认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还受到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模式、一国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41]

3.2.2 产业政策执行影响因素 T·B·史密斯提出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主要涉及四个影响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M·麦克拉夫林认为,政策执行的本质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影响者之间行为的调适状况。尤金·巴达奇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所建立的模型。政策执行能否成功,取决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之间动态的策略选择。Okimoto研究日本产业政策时,把政府与民间企业之间的中间领域看作影响日本产业政策的关键因素,日本社会行业协会、官僚审议会、政党政策委员会、金融机构、言论机构、劳动组织、学术界等组织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关系,在实施产业政策中起关键作用。[42]

江小涓认为,产业政策能否有效执行除了政策本身的合理之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该产业政策的执行对地方政府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只有当地方政府执行产业政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业政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反之,产业政策的实施就会受到阻碍。[43]曾红萍等学者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认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博弈和企业行为都是最终影响产业政策合理性的因素。[44]张泽一等认为,产业政策的执行还受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业行为和能力、社会文化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产业政策本身的合理性是影响政策的重要因素,企业能力构建导向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41]刘南昌认为体育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是由传导机制的状况、性质及完善程度所决定的。传导机制是调控主体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向运作主体传达意志,以实现调控目标的行为方式。[45]

总之,以上学者集中分析了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而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的实施、传导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涉足者极少,亟需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4 研究展望

4.1 拓展体育用品产业研究空间 纵观研究文献不难发现,体育用品产业领域的博硕士学位论文较少、研究面较窄、重复性研究过多。实际上,体育用品产业相关理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育、法律等学科,今后应拓宽研究视野,加强跨学科、多领域的合作研究。1)加强体育用品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文化、产业升级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加强体育用品产业与政府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对外经贸等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加强微观体育用品市场行为的研究,如市场一体化研究、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研究;4)加强体育用品产业与文化创意、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研究,如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新型业态的研究。5)体育用品产业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的研究;六是加强体育用品质量标准、产品认证、品牌战略、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研究。

4.2 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并重 一方面,加强体育用品产业的理论创新。抓紧研究体育用品产业战略、产业运行机理、产业市场传导机制、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政策比较、产业经济效应、产业关联与融合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体育用品产业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实际经济运行的过程及其因果关系,用以解释体育用品产业经济现象并指导体育用品产业实践,如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加强对体育用品产业绩效、厂商及消费者行为、财税政策有效性等问题的实证研究。

4.3 加强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环境问题研究 产业发展环境差异是造成不同区域之间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体育用品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环境。体育用品产业环境不仅制约、影响着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正确衡量和评价某一阶段体育用品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客观标准。[46]未来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环境研究的重点:1)加强体育产业统计与实践的研究。虽然第一次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摸清了体育产业的基本情况,但以往体育用品产业的调查研究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乏善可陈,今后要较强中西部地区的调查研究。2)加强产业政策环境体系研究。以往只注重对体育用品产业财税政策优惠的研究,今后要加强对自然科技,区域人文,投融资(如民营资本、外商资本、企业上市),资金和专项资金(如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土地、园区及基地建设等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环境的研究。

4.4 突出体育用品产业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涉足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的运行机理、传导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极少,未来应突出研究以下三大关键影响因素。1)突出体育用品产业特征。建议加快体育用品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建立健全有效的中介服务体系。2)提高政策本身的有效性。建议完善产业政策形成机制,保证产业政策生产流程的规范性和效率性,提升政策手段的有效性,包含税收政策——构建税收政策激励体系,资金政策——培育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基金,法律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3)规范体育用品企业行为。培育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体育用品企业集团,鼓励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进入体育用品资本市场,培育一批体育用品产业战略投资者,发挥企业家的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赤平,郑志强.体育用品产业结构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4):37-39.

[2] 李骁天,王莉.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结构特征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7(5):15-22.

[3] 刘建刚,连桂红.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6):22-24.

[4] 蔡宝家.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32-34.

[5] 席玉宝,刘应,金涛.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体育科学:2005(6):22-25.

[6] 杨明,郭良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7(3):27-30.

[7] 许敏雄,陆亨伯,王乔君.基于SCP框架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特征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16-18.

[8] 王莉,吴伟.产业组织理论下的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行为特征与市场绩效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469-473.

[9]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0] 周云涛,储建新,白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调研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7):55-57.

[11] 谢洪伟,张红艳.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福建晋江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5):41-44.

[12] 潘四凤.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0(5):68-72.

[13] 江亮,饶平.产业链战略视阈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潜在危机与谋划[J] .北京体育大学报,2010(10):13-16.

[14] 刘玉兰,鲍方芳,张毅超.基于博弈论对我国体育用品贸易发展的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9.

[15] 吴晓阳,宁自军.ICOP方法在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研究及应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26-29.

[16] 吴延年,陈卓,李建军.中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品牌竞争力评价[J] .体育科学,2010(1):30-35.

[17] 杨光.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浙江体育科学,2004(5):44-46.

[18] 孙义良.我国体育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体育用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实证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34-39.

[19] 詹建国.我国不同类型城市体育用品流通组织的现状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4):6-11.

[20] 詹建国,黄俊亚,孙立平.我国体育用品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北京体育大学报,2001(4):447-449.

[21] 陈颇.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基于2003-2007年全国22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167-171.

[22] 陈颇.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0(2):37-44.

[23] 席玉宝,袁铜墙.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调查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3):415-420.

[24] 黄卓,程其练,周美芳.中西部体育用品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9):64-68.

[25] 王乔君,童莹娟.浙、闽体育用品企业民族品牌建设研究[J] .体育科学,2010(4):26-33.

[26] 李建设.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调查报告[J] .体育科学,2004(8):16-18.

[27] 徐卫华,何琦.厦门体育用品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J] .福建体育科技,2006(5):5-8.

[28] 祝振军,杨明.广东外向型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8(5):27-30.

[29] 陈颇.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增量关系的计量研究[J] .体育科学,2008(6):20-23.

[30] 张青.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创新[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27-29.

[31] 翁彪,李明峰,林耀生.福建省体育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J] .体育科学研究,2009(3):4-7.

[32] 杨明,王新平.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模式及其实施构想[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504-508.

[33] 闽健,朱道辉,等.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1-5.

[34] 杨明,李留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路径及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8(3):41-46.

[35] 楼小飞,张林.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瓶颈、模式与路径选择[J] .体育科学,2007(10):80-84.

[36] 焦宏亮.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策略分析[A] .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会议论文,2008.

[37] 丁伯根.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8] Yun-han Chu. State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djustment of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9(43):647-672.

[39] 李玟纪.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产业政策分析框架探讨[J] .社会科学研究,2003(1):27-30.

[40] 韩小明.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J] .教学与研究,2001(7):20-26.

[41] 张泽一,赵坚.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述评[J] .中国流通经济,2008(7):28-30.

[42] Daniel Okimoto.Between MITI and the Market[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3] 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4] 曾洪萍.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J] .管理科学,2007(5):67-68.

[45] 刘南昌.强国产业论——产业政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6] 刘惠君.体育产业环境及其影响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37-40.

作者:吕庆华 杨京钟 朱苗

上一篇:教师的师德魂分析论文下一篇:低碳公路优化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