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方向。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1: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非专业化、脱离实践、忽视校园外部因素的效用等问题,提出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强化就业指导的实践环节、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构建高校就业指导育人“共同体”、构建三级就业咨询服务机构等方面对策。

【关键词】高校  学生就业指导  问题  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导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的转变,亦使得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工作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工作。多数高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逐步关注和强化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方式存在以单纯就业率数据提升为重心,就业指导集中化、单一化的问题,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际效用提升,从而导致毕业生无法实现优质就业,甚至是毕业即“失业”。为此,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有效策略,势在必行。高校只有结合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需求,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社会人才,逐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突出问题分析

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是高校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必须指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积极制订就业规划,帮助学生实现合理、优质就业,真正实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意识模糊、就业观念陈旧,甚至是毕业之时的“主动失业”,无不折射出部分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存在非专业化现象。就业指导的“非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开展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特性与个体化特征,开展常规化、千篇一律的就业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对此类教育方式产生共鸣,无法借助高校就业指导真正实现个人规划,并产生就业迷茫、就业意识淡薄等现象,致使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无法发挥其原有的教育、引导效应。其次,“非专业化”也体现在部分高校存在着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以皖南地区高校为例,基本上均是在大一阶段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大三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而导致就业指导的过程性间断。并且,许多高校未能专设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教師并由辅导员兼任班级就业指导教师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由于辅导员知识差异与工作思维固化,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无法发挥应有效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就业指导过程“断层”与主体的脱离,从而导致高校无法实现精准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实效等问题的显现。

(二)就业指导过程脱离实践。脱离实践的教育引导是空洞无力的,就业指导也不例外。当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以“第一课堂”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这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虽然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等活动,并主动推动相关竞赛,但依然存在学生受助面较小、活动体系混乱并流于形式、脱离企业发展等共性问题存在,从而致使学生求职能力薄弱,综合能力难以提升等现象的出现。当下大学生忽略专业与企业求职,盲目推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所谓“铁饭碗”岗位的原因也是因此而造成。许多在校学生无法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无法应对企业的专业性招聘,甚至是没有企业就业信心,均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与就业心态,这一问题不是仅仅依靠课堂教育可以解决的。

(三)忽视校园外部因素的效用。高校肩负着教育、引导学生的职责,教育、指导学生就业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忽略社会发展、家庭指导等校园外部因素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并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推动工作,但却鲜有高校采取“互联网+就业指导”的工作案例产生,多数高校只是将网络作为信息推送的媒体或者是比赛的形式。与此同时,高校也存在着无法与学生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的现象,在就业过程“主动”忽略家庭引导的重要作用,影响了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二、对策分析

前文中已经对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要实现高校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就必须结合当下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改善措施,拓展和完善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开展途径。

(一)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结合对在校学生的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就业理念需要引导。对此,高校应结合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一是强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招聘专业就业课程讲师,成立专业化的教学团队,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结合学生专业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二是发挥就业相关部门效用。依托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小规模的群体化咨询辅导,过程中做到分类型、分群体做实大学生生涯规划引导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与就业规划,改变以往的就业指导“一把抓”现象。进而改变当下许多高校仅仅依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规划比赛等宏观指导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窘境。

(二)强化就业指导的实践环节。高校就业指导应注重就业指导的实践式与体验式开展,并在开展的过程中细分和缩小参与群体范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就业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实践环节。结合目前高校的现状与调研,可确保实施的就业指导实践有如下几种方式:其一,发挥“第二课堂”效应。建构符合校园需求和专业需求的素质拓展活动体系,如开展师范生无生授课比赛、文科学生的模拟笔试与理工科学生的模拟实践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查找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个人就业规划。其二,强化校企合作。除开展高年就业实习工作,积极探索、实施低年级就业实习模式,结合社会实践、创业比赛等载体,让低年级学生走进企业、贴近就业,帮助低年级学生在就业实习中将就业指导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在实践中践行出符合自身的就业规划,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与就业理念。其三,设立企业家发展论坛。结合专业邀请对应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到高校针对不同就业诉求的学生群体开展讲座与交流,拓展就业指导开展的途径,提升教育成效。

(三)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当今社会面临着各项技术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挑战,高校教育也不断面临着教育方式改革的冲击。传统的、单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发展形势。想开展个性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就必须重视网络、新媒体技术等因素的积极作用,主动利用新技术、新途径开展就业指导。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开展网络就业指导,避免简单地将新技术作为转播途径的现象产生,如前文中提及的简单地将网络作为传播途径的现象。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始制作就业指导APP、就业指导慕课等网络平台,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可以结合新技术为个性化的大学生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指导。这可以极大程度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教育实效。

(四)构建高校就业指导育人“共同体”。就业指导“共同体”是为了增强、提升就业指导实效,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而形成的协同育人体系,它不仅包括就业指导的实施主体高校,也包括就业指导的源头企业与学生所在家庭。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时,要联合企业与学生家庭,针对每个单一的学生个体,开展具有学生个性化就业方向的就业指导,这样才能避免高校毕业生就业抵触心理与畏难情绪的出现。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教育个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体征,从而导致了每名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的显性或者隐性问题出现。目前许多高校能积极重视这一现象的产生,但采取的方式多是依靠班级辅导员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谈话来解决。这样的方式,虽然属于个性化指导,但是缺乏实效。为此,如能积极构建就业指导育人“共同体”,邀请企业和学生家庭共同介入和關注学生个体的就业指导,那么将改变目前就业指导的辅导员单一教育局面,使得个体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工作得到有效的实现。具体的实施模式,可以根据各学校情况自定,主要方式为召开就业动员家长会、学院就业交流座谈、就业问题的网络疏导等。

(五)构建三级就业咨询服务机构。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有就业相关的问题,热切希望“过来人”能给予他们解答,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一般很难主动去咨询。鉴于此,高校需要构建针对就业的咨询服务三级机构。其中,一级机构主要是由学校负责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组成,成立专门的校级就业咨询服务部门,把学校的就业咨询工作开展起来,并指导二、三级网络开展工作。二级机构主要是以各个院系的就业老师为主,负责本院系的就业咨询有关任务,同时还要配合校级的相关工作。三级机构主要由班级的主要成员组成,每班可以推选两名学生来负责就业咨询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班级同学比较关注的就业问题,上报给院系就业指导老师,这样有利于老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地为之排忧解难。三级就业咨询服务机构的构建,可以使学校对就业咨询工作实现统一指挥、合理分工、层层负责的局面,使得个体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工作得以实现。

高校就业指导肩负着帮助毕业生走好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是大学教育的社会验证环节,因此进一步做好高校就业指导,不但可以实现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帮助大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也可以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是只要能根据社会发展创新就业指导工作途径与机制,借助合理设置就业指导类课程,联动企业、学生家庭开展联动育人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就业理念、打牢就业基础、提升就业综合素质,就能帮助大学生实现合理、优质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徐德斌.高校职业指导模式个性化创新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9(2)

[2]郭捍华.高校就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实用模式探析[J].就业,2010(35)

【作者简介】许晓峰,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团委书记,讲师,辅导员;梁 倩,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经管学院辅导员,讲师。

(责编 苏 洋)

作者:许晓峰 梁倩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2:

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方向。基于此,以下对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影响分析

引言

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任务,通过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高理论性、高政治性、高时代性以及高实践性的特点,增强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因此为了论证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

一、增加网络舆论监管环节

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还应该增加相应的网络舆论监管模块。通过文献研究可知,传统的管理体制中,教学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控制较为容易。但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握舆论导向的走向还是较为困难的。网络舆论变化过于快速,且导向复杂具有不确定性,这些问题都源自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用户的匿名性与多元性。在此次管理体制优化过程中,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舆论方向进行指导,但目前对于此部分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在思政网络教育平台中用户发表相应的言论会尽可能避开监管,在网络平台中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行讨论并发表不正当言论。因此,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如何做好思政教育中的舆论引导,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方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指导工作成为目前网络思政教育管理体制优化过程中的急需处理的问题。通过相关管理体制,将思政网络教育中的舆论引导功能放大,将监管放置到次要位置,同时将思想引导与监管相统一,作为舆论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原则。随着思政教育网络化发展,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到网络的特殊性,当今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与教师的地位相对平等。同时,学生会认为在网络中其地位与老师是相等的,这种对等的教育方式使教师的权威受到了减弱,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而网络舆论监管可设在此环节中,使学生在教学交流中更加敢于表达自己。通过此种监管方式,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思想的正确发展。在此部分中提到引导,多数指的是教师的自我教育。通过此种形式为网络教学提供动力,并在合适的时间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目标走向正确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高校学生在网络舆论的监管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因此,在教育管理体制中,务必要增加舆论引导与监管。

二、以学习为契机,转变大学生观念

首先,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提出、中心讲解、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交流、规律提问”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课。邀请家长监控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家长群体,可以定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结果反馈,从而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二,基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掌握“任务型”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开设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集思广益能力第三,研究疫情的延期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机会。在家中,学生除了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实际制定适当的自学计划外,还应结合实际的流行预防和控制主题,提高自我反应能力。

三、注重网络思政内容生产与用户体验的契合

高校思政工作者还应当注重内容生产者与体验者之间身份的融合,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的网络信息服务,不断增强师生群体的用户黏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虚拟社区经过多年的运营,其自身的文化调性和用户群体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其传播的效应相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都显得较为自然,虚拟社区平台累积的话语资源是平台与用户之间相互筛选的结果,这种内容生产模式和用户体验模型对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无疑是具有现实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还应当加强对虚拟网络社区的参与和介入。我们应该认识到,虚拟社区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区的存在,允许平台用户在遵循社会、法律规则的前提下,较为公开地发表和讨论自身对事件的看法,通过讨论形成了新型的社群关系。譬如,作为目前中国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的B站,在2020五四青年节前夕推出了由中年资深演员何冰担任演讲者的宣传视频《后浪》,引发强烈反响。导演表示《后浪》的中心议题为“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于是“后浪”也成为了新生力量,青年力量的代名词。但是视频的叙述模式同样引起了一些争议,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对与此相关的热点进行了解和跟进,积极参与到话题的交流与讨论中,潜移默化的引导青年人对“后浪”的内容、形式和意义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四、以O2O为载体,搭建思政教育网络新阵地

首先,要拓展思想政治课网络教育的应用领域。由于网络资源不足,资源不足,高校必须及时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除了要加强对政治、政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知识的运用之外,还必须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适时地挖掘网络的现有思想政治资源,增加正确的…第二种是在网络和离线教室之间建立连接机制。教育部门应有效实施脱机培训安排,并全面实施“班级停止和学习”政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建立“网络教育和离线体验”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如wechatin、QQ、智勋、微博等,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体验。

结束语

网络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美国,早期美国主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军事和国防事务管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1986年,美国用高速通信线路,将超级计算机连接,形成了覆盖面积更大的网络,经过10多年的技术创新,形成了现在的Internet。

参考文献

[1]杨希.校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中的融入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8):49-50.

[2]刘萌,张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教育实践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06):157-159.

[3]刘静.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方法研究[J].传承,2016(05):88-89.

作者:陈晶晶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3:

精准资助体系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分析

摘 要: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于资助工作的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精准资助体系下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影响,这类学生的就业能力普遍较弱。文章对目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中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对学生志智双扶等就业指导,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关键词: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就业指导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现状

(一)精准资助工作的重要性

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其中指出对于扶贫工作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分类制定教育脱贫举措,推动教育脱贫政策精准实施、脱贫资金精准投放[1]。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基尼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65,高于国际上规定参考的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2],这说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仍较大。因此实现精准资助,用有限的钱资助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存在问题

作为高校资助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很多困难,能否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准资助工作的落实。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一般是以学生提交的《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为评定依据。但由于该表是由学生个人进行填报,难以进行信息核实,会导致部分学生认定不准确的现象,导致有限的资源被抢占,精准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都会受到影响。

(三)精准资助认定改进措施

为提高精准资助的可靠性与公正性,目前学校出台了很多资助工作的改进措施。第一,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采用学生申报——班级评议——院系初审——学校审定的四级审议措施,通过充分发挥朋辈监督与院系负责作用,筛选出真实经济困难的学生。第二,通过查询学生一卡通消费系统在校支出情况了解学生日常消费水平,了解学生平时消费结构,并以此为辅助依据对评定结果进行适时调整。第三,长期措施与紧急处置状态并举,即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长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而对于家庭突发意外的学生,开放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解决学生燃眉之急,实现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实现精准资助,使其能够顺利、安心完成学业。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大于750万,其中约有20%学生为家庭经济贫困的毕业生,助力贫困生就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广受国家重视。就业的关键是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而就业能力作为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个体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3]。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长多为失业人员,受其生长环境影响,大多数学生不仅存在经济方面的困难,在就业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优势分析

受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影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更为积极的就业心态。为快速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意向上会比其他学生显现出更大的积极性。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目标更为明确,行动更为及时,就业思想准备更为充分。通常会主动关心就业形势,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能够明白社会的用人要求,并且能够在该过程中修正个人期望,不断适应变化的就业形势。二是更为坚韧的个人品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生长环境中并未充分得到物质满足,经历了贫困的磨练,又在国家、社会与学校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与不断进取的求索精神,往往对于个人得失计较较少,而愿意从基层干起,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弱势分析

从事物的两面性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长环境会磨练其意志,但也会在就业能力方面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一是综合能力较弱。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生活条件有限,而接受到的教育不够多样化,对于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的了解不能很深入很直观,在人际交往或形象整理等方面缺少经验技巧,可能会给面试官或用人单位留下较为普通的第一印象。二是较为敏感的心理状态。在目前的复杂就业环境下,每名学生都面对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压力,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虚荣、自卑、抑郁与依赖[4]等心理状态。在求职过程中,少有学生能够一帆风顺,这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我与本我的矛盾认知,更容易出现因为成绩差、能力弱而导致的焦虑退缩情绪,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三是社会客观因素的局限。由于以上两点劣势会在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体现出来,会导致一些就业市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歧视。一方面,由于求职是一个费时费力甚至费钱的过程,若想谋得一份理想工作,求职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存在就业成本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条件衍生的社会关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脱离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的人际网络往往很难满足学生的求職意愿。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机遇

针对以上分析中提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高校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帮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来说,机遇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的倾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5]。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作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的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广受关注。二是招聘单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大多数贫困生都可以得到勤工助学岗位的锻炼,而这些大学里的实习经历会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具备单位招聘新员工所看重的品质,如吃苦耐劳、职场人思维等。在对同等条件的两位应聘者进行选聘时,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是来自学校的就业帮扶指导。高校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学校就业部门均会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就业指导与关心关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优先向贫困生提供合适的招聘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失的能力,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指导训练,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班主任在就业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就业心理变化,对学生就业信息进行追踪。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路径探索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稳步增长,大学生就业情况也得到了广泛关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2020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最底线的任务,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

新的时代有新的挑战,目前时代发展形势复杂,变化很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选择,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就业要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是应引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在工作中探究个人发展方向,实现理想抱负;二是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规划,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长处规避短处,做好长期计划等方式对学生的理想职业、目标定位进行梳理和指导;三是要引导学生建立独立的就业观,避免在找工作过程中过分依赖学校或同学,出现“等、靠、要”的情况。

(二)充分发挥精准资助的帮扶作用

学生资助工作贯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全程学习生活,助后教育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与能力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助学政策体系[6],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但对于某些家庭深度贫困学生,如建档立卡或低保学生要格外关注,在做到精准资助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选择。学校资助部分可以通过争取社会资助力量,加大资助力度,降低就业成本,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采取一定的促就业措施,如与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本地企业是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搭建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平台,也可以通过优秀校友做经验分享的形式,豐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求职经验。

(三)志智双扶增强就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存在心理状态较为脆弱、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较为薄弱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将扶贫、扶志、扶智三项工作并重,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7]。学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应该为这类学生提供更多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战胜贫困的信息和意志,不断在学习中提升意志品质,激发潜力,依智脱贫,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完善学生创业配套方案

当前,国家大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业成为就业的新型选择,但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实现创业成功难度非常大。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还能够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空有想法,在实施上却存在很大难度,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创业即使产生了想法,也很难有充足的资源提供支持。政府和学校应充分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学校应提供充足的创业政策的支持,完善资金链与就业指导等配套方案;政府应为学生提供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共同保证学生创业有足够的后备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阔,张晓京.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及其经验[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1):16-30.

[2]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3]乔志宏,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3):274-281.

[4]陈艳鹤.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2019,6(27):234-235+241.

[5]张毅江.深刻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意义[N].运城日报,2020-01-15(7).

[6]何建学,王晓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2-103+114.

[7]单媛媛,等.从“扶困”到“扶志”、“扶智”——教育扶贫思想下高校发展性资助创新实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4):176.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张雯璐

上一篇:加强管理林业资源论文下一篇:电力系统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