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9

【摘要】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随意性还普遍存在,“等、靠、要、比”思想依然严重,这种盲目性从根源上讲来自于在校期间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需求,使得当前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尚未达到该课程的预期效果。本文分析了现今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一、背景和意义

从1995年开始,我国各大高校以不同形式开设了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而且该课程已经作为必修课程直接纳入到了高校教学计划当中。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业指导课程的大力普及可以促进高校就业工作完善,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特别是对于主动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鞭策作用。该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就业观,熟练掌握相应的面试技巧,清楚了解国家现有的就业政策等。然而近几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上升,各大高校更加重视就业指导,传统形式的教学体系以及师资力量已经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就业指导课程模式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2016年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再创历史新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推行属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性途径,可以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度不足。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一些人将就业课比较形象地解释为:首先关注形势严峻,不断增强紧迫感;进而调整好心态,毕业之后先就业再择业;最后阶段再介绍各个专业的往届就业情况,从根本上鼓励学生要有信心。借助这种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对就业课的认识态度是不够的。具体来说,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的负责人大部分是学校的辅导员或行政领导,他们的工作较为繁忙,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都没有相应的求职经历,对社会上的就业情况不了解,甚至一些学生认为面试技巧仅靠从网上搜索就可以,因此对就业指导的关注度相对不高。尽管参加了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也只是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此外,对于一些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大学来说,该课程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2.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都是由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部门进行组织。受到传统体制的限制,大多数国内高校还不能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该课程的指导教师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学校的学生政工干部以及毕业班辅导员组合而成,一般以兼职为主,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此外,由于就业指导课程仅仅是兼职性任务,部分教师对其根本不积极,也不能够主动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最终造成师资队伍在教学层面的规范度不高,指导能力也相对有限。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的措施和实践

当前,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有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可以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本质上讲,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指导不应该仅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开展,而应该将其作为全面化、系统化以及有序化的教学过程。学校应该让学生尽早体验创业过程以及就业过程,实现课程内容以及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尽早参加招聘会,掌握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

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重视就业技巧的合理化应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教育的统一化指导。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更加侧重职业定位指导与自我认知指导,从而使学生完成角色方面的转变;针对高年级学生,必须要侧重职业素养方面的有效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就业观念、就业思想以及就业心理教育;就业自荐材料准备以及面试技巧等。要对就业指导的手段进行完善,引进科学化的指导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案例教学的广泛应用,可以借助模拟面试方式以及多媒体面试方式等,从根本上提升指导效果。

总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这项工程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就业指导工作也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完善,并探索出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与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J].理论探索,2012(24).

[2]曾志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构建的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作者:李婉丽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2:

地方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随意性还普遍存在,“等、靠、要、比”思想依然严重,这种盲目性从根源上讲来自于在校期间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地方高校应加快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科学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体系,使大学生及早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进行选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综合拓展素质,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关键词】地方高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基本思路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09年11月20日举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要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相当的盲目性、随意性,“等、靠、要、比”思想依然严重。而这种盲目性则突出表现在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身上,根源之一在于其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因此,应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我国职业指导教育发展的脉络

职业指导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起源于美国,已逾上百年历史。我国的职业指导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次将心理测试手段应用于学生职业选择中,这标志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1919年,黄炎培等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发表《职业指导号》,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1920年,中华职教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1923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应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职业指导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校教育几乎没有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的理论书籍也相当缺乏。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开始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我国高校逐渐掀起职业规划教育热潮。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教材)》。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得各高校开始关注就业指导工作,普遍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比较低。

2002年12月,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明确要求高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并要求做到“机构、经费、人员、场地”四到位。2008年10月,河南省教育厅出台了教人[2008]577号文件,将就业指导列入高校职称专业设置范围,解决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称评聘问题。2009年10月,教育部、中国就业促进会以及人保部成功举办了“中国就业与职业规划高峰论坛”。

二、地方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1.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教育部教学[2009]15号文件提出,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很难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條件上保障”。笔者在2008年8月对省内10余所高校进行电话访谈中了解到,不少学校在最近3-5年内才陆续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个别学校至今都未开课。其实,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教师,都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误区,单纯依靠就业指导老师或者单纯依赖第一课堂的教学是很难真正落实行而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的。

2.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规定,高等学校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要按规定比例予以保证,要将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应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同样据笔者的调查,能够达到此比例的地方院校屈指可数,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培训经费不足,人员专业化、专职化水平低。

3.课程建设经费保障不足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应不低于学校年度学费收入的1%。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能够达到该比例的学校为数不多。在此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的经费更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重视度高的学校在教学工作经费中予以专项列支,明确规定就业指导教师课时费为20-30元/节;差一点的学校则从就业工作经费中拿出一小部分,一般在15-20元/课时予以补贴;更差一点的学校则几乎没有经费补贴,教师上课积极性较低,课程常常无法开设下去。

4.教研机构缺乏

职业规划指导机构一般都挂靠在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中心在职能上不是教学部门,它的主要工作是承担联系就业单位、提供招聘信息、举办招聘会、就业市场开拓、毕业生手续办理等,与职业规划的本质属性有一定距离。因此,尽快成立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个载体——正式的教研机构就成为当前工作中的紧迫要求。笔者与兄弟高校的交流中发现,仅部分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心下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大多学校还没有成立相应研究机构。

(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1.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单一

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应确立不同的目标,开展不同的教育与指导。但目前这些还只是停留在第一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体系相对单一,造成职业教育的不连续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且在开课的内容、教学时数、选修与必修等问题上,还缺乏共识。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把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但还没有把职业规划教育作为正规教学计划的系统工作来抓,缺乏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

2.课程实施缺乏规范性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提出要建立针对全校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但在具体实施上往往落入以就业指导为重点的窠臼,只注重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等表层的东西,对于非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很少触及。虽然许多学生在毕业时拥有很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仅学到理论知识,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而且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盲目。

3.课程教学形式僵化

职业规划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差强人意,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由于授课时无法突破以大班授课,以灌输为主,缺乏互动等教学模式的限制,往往出现注重传授而缺少反馈,注重大面而忽视个体的现象。在教学中如何走出教师的“自我中心”,关注不同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特殊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将他们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理想结合,找到共同的契合点,一直是一个难题。

4.课程教学融通性较差

就业工作是全员参与的工作,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是每位师生员工的职责职业。但在当前的教育指导工作过程中,职业指导教育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脱节。既未将就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未能将就业教育很好地贯穿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活动中。

(三)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不健全

当前,不管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团学部门,还是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活动建设,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这些活动使一些学生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活动的普及性、适用性、有效性较差。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建设不系统、不健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也与学生成长需要不吻合。

三、科学构建地方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1.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指导长效工作机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高教改革、领导机制、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管理方式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2008年4月学校正式成立了招生就业处,同年九月将就业指导课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实施学分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2009年3月召开了全校首次就业工作专题部署大会,校党政领导一把手、主管学工、就业工作领导等共同出席大会,会议要求深入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参与工程,提出建立招生、就业挂钩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院系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年度量化考核中,实施就业工作黄牌警告制和一票否决制,促进了就业工作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全员化、专兼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和高水平、专业化、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应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为构建完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供保障。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有专兼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2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人,博士4人,7人拥有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证,10余人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就业工作培训,全部人员在2009年10-11月进行了心理咨询知识培训,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3.加大对课程建设的经费支持和投入。在课程建设方面,要设置专项资金加强职业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对于教师的具体课时费,要划拨专项经费予以充分保障,或者纳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2009年6月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首个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受到了省就业中心领导的高度肯定。中心设在招生就业处,成员单位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马列理论教研部等构成,主要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在2009年省教育厅第三届大中专院校就业教育与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中,中心推荐参加评选的30篇论文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三等奖各14篇,上报的论文数量、获奖数量和层次位居全省前列。

(二)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系统构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1.坚持全程化为指导的课程体系设置

职业规划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应包括对学业发展的指导、个性完善指导、生涯规划的指导及择业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对学生实施全程化系统指导教育。一年级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发展前景,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自我认知的方法。二年级应着重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认知,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等,初步進行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发展要求,制订实施计划,培养自己的组织策划、沟通协调、社会实践能力等。三年级应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并有效执行,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职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掌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搜集方法,初步培养自己的求职技能,为就业开始做准备。四年级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完善职业能力以达到人职匹配;丰富学生就业理论、求职技巧,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加强考研学生的指导和心理调适工作;帮助学生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2.坚持授课与辅导相结合的课程方法设计

按照全程化系统教育与指导的基本思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心理成熟度,有计划、分层次并各有侧重地进行指导。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一年级学生在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对二年级学生,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园文化特色,开设《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社交礼仪》等公共选修课;对三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四年级学生则以辅导为主,主要通过各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报告进行。学校设有“成功加油站”视频讲堂、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堂等,引导学生检验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进一步认知自我、管理自我,积极进行工作选择,加快身份角色转变,培养“社会人”意识,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适应职业。

(三)以生为本,加强实践,科学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体系

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组织策划、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方面培养提升。同时,应注重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导向下的品牌活动建设和特色活动体系建设,增强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覆盖性。洛阳师范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科学构建了素质拓展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大力实施素质拓展“四大计划”——“厚德计划”、“博学计划”、“创新计划”,即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长效机制。精心构建学生工作“六大工程”——“铸魂工程”、“治学工程”、“培英工程”、“励志工程”、“心海工程”、“沟通工程”,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全面实施团学工作“四大计划”、“六大工程”的基础上,学校教务处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坚持16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学做并举,知行合一”教育新理念,创建了国家级中学名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师范生中创立“名师实验班”;招生就业处则积极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公务员模拟考试面试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实习+就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搭建平台,初步实现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作者简介:李柯(1980—),河南泌阳人,中共党员,讲师,洛阳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作者:李 柯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下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性对策探究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与网络深度融合,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互联网已经有一定的结合,仍需要创新,达到深层次融合。本文解析了地方性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四方面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性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地方性高校 就业指导 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打破传统壁垒,相互融合,时间、空间、文化、语言等阻力在减小,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为产业不断注入新动力,实现更加便捷、有效的用户沟通、反馈机制在逐步建立、成熟。每个产业都在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争取自身的蓬勃发展,这为高校畢业生提供新机会,也要求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去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容乐观的形势。

1 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理念落后、陈旧。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主要采用“就业指导课+就业信息网+校园双选会”三管齐下的模式,在具体开展指导工作时手段单一,效果不好。

1.1 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亟待增强

地方性高校中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工作部门,人员编制少,他们要面向全校毕业生,完成纷繁复杂的事务性的就业工作,如为毕业生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办理各项手续、组织校园招聘会等,他们也要开展就业指导。这些教师精力有限,多数不具有专业学科背景,他们虽然能够胜任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但在进行个性的、有效的指导时常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局面是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理念落后、陈旧造成的。他们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才开展,就是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任务,缺乏就业指导应该是自上而下全校一体的观念,缺乏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全过程的理念。

1.2 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缺乏创新

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课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进行,课堂讲授能将就业形势、政策、程序、技巧等系统、完整地呈现给学生。教师为了传输更多的知识,常常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缺乏直观的了解,认为这些内容脱离实际、不实用,多数情况下学生上课热情不高,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知识的掌握、吸收、利用效果不好;这是因为高校将精力用于解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但却忽视如何通过创新、有效的方式满足需求。

1.3 地方性高校就业信息网利用率不高

地方性高校普遍建有就业信息网,可以发布招聘信息或者向用人单位推介学生简历等,但是这些网站利用率不高。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可以通过各式各样APP软件、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单纯地使用传统的电脑网页发布信息,已经过时,必然不能获得大学生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高校网站不完备,不具有特色,与商业求职网站相比不具有吸引力。

1.4 地方性高校双选会效果不尽如人意

高校校园双选会是高校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的最重要的供求平台,它为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了在校园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是由于高校层次、地域、用人单位质量、毕业生实习、毕业生求职心态多方面因素制约,举行各类双选会耗费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双选会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在实习期内疲于奔波在招聘会现场,甚至有的双选会出现招聘方比参会学生还要多的怪现象;一次次不尽如意的双选会消耗着三方的精力与热情,使得招聘效果大打折扣。

2 “互联网+”时代下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性对策

2.1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地方性高校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建设一支专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队伍应包含一线专兼职教师、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企业经理和人力资源专家,他们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信息技术、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在线下和线上对学生职业倾向的评定、职业价值观的澄清、职场礼仪的养成、职场个人形象的设计、求职笔试面试技巧的掌握等进行全方位、专业化的指导。高校应为这支队伍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机会,增强专业理论素养和指导水平;鼓励教师在课堂之外,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微信、QQ群、直播等自媒体进行个性化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指导路径,积累个性化就业指导经验,提升指导能力。

2.2 提高实践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

现在用人单位选拔、任用人才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实践动手能力。一是改变传统的课堂纯理论教学模式,将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增大实践指导的分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检验、升华所学知识,增强体验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园内外结合、虚实结合的办法创新实践方式,如开展模拟招聘会、参加校园招聘会、到企业实地考察、到用人单位顶岗体验等活动,让大学生熟悉用人单位招聘流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真实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明晰自身发展目标。三是将就业实践全程化,融入大学生活;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是在高年级开设,如果此时才引入就业实践指导,为时太晚;需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开展实践指导,将这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灵活制定考核方式,达到就业实践全程化的目的。

2.3 搭建就业指导“网络课堂”

网络的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征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将就业指导课程与互联网结合,势在必行。一方面“网络课堂”是通过互联网,将优质的课程视频上传,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课程内容设置是必修与选修结合,教师通过登录“网络课堂”系统可以督促学习进度,学生有专用账号,可以反复学习,可以向教师留言提问,可以在系统中发帖设置讨论话题等。另一方面不同高校可以共同开发“网络课堂”,打造网络课程资源库,甚至请第三方机构提供优质资源,真正做到资源汇集、资源共享。

2.4 建立、完善就业信息平台

地方性高校应建立、完善立体化的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微信群QQ群、开通微信公众号、申请微博大V号、完善已有的就业信息网、开发与之匹配的手机客户端等,不断抢占网络就业指导先机。一是在平台上分类发布就业信息,完善平台的分类机制,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等各类学生筛选出自己的目标岗位;二是在平台上设置通知栏,发布就业通知,避免有学生因错过通知而丧失机会;三是在平台上设置国家关于就业创业政策专栏,让学生准确了解政策动态、行业形势与前景等;四是在平台上设置答疑解惑栏,将常见就业类问题公布其上,如“报到证有什么作用,如果遗失应该如何补办?”“如何办理改派?”等问题,统一解答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在平台上设置留言评论、发帖讨论、互动反馈专区,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留言、发帖、反馈,促使高校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六是平台可以设置用户等级,让等级与“点击招聘信息量”、“提供优质求职经验数”、“为其他用户解答疑问获得好评数”等因素挂钩,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励方式如“获得相应特权”、“获得相应标识”等,激励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就业指导,而是主动、乐于、善于参与就业指导活动中,且能用已有知识经验指导他们;七是平台能运用大数据功能,将与学生经常浏览招聘信息相似度较高的信息以及重要通知置顶显示在手机客户端首页;八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平台上开辟校友专栏。

2.5 校园双选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虽然网络让招聘信息不再闭塞,但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让人望而却步,大学毕业生更愿意通过校园双选会获取求职信息。现场校园双选会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有限制,这需要地方性高校大胆地将招聘会开到互联网上,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新的渠道。網络招聘会为无法参加线下活动的供需双方创造更多机会,高校也要严格审核参加网络双选会的单位的资质、岗位需求等信息,确保活动顺利完成。

大学生就业难,年年难就业,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地方性高校虽然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多种问题,这意味着地方性高校就业指导有极大的工作、研究、探索空间。我们要搭乘“互联网+”的时代快车,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向新征程,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晓.“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172-173.

[2] 徐颖云.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途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3):73-76.

[3] 徐一帆.“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5(10):99.

[4] 阳作林.“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探究[J].科教导刊,2016(2):178.

作者:汤玉婷

上一篇:电力系统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中职学生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