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2024-04-27

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精选6篇)

篇1: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

与布局规划调研

一、本县城镇化的总体趋势和突出特点

(一)巧家县区域基本情况

巧家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东接鲁甸县,南连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西与四川省宁南县隔江相望,北临四川省金阳县,是出入滇川大通道。县城距省会昆明市280公里,昭通市225公里,成都市450公里。县境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157公里。金沙江环流于县境西北,牛栏江萦绕于县境东北,滇东北最高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41米的大药山主峰屹立于县境中部。巧家地处攀西经济圈腹地,连接昆明滇中经济圈,是钥启金沙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门户,是上承乌东德,中居白鹤滩,下启溪洛渡、向家坝金沙江中下游四大电站的关节点,是内地与云南之间“交通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的辐射地带,是中西部地区从陆上南下经四川进云南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门户、桥梁和纽带。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两江一山”地貌。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立体气候比较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桃花山上雪、一日之行四季衣”是巧家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巧家县城由来已久,古有堂琅之称,近几年,城镇规模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城市结构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住房、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已有所改善,但与全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及要求差距还很大。

(二)巧家县2020前城镇化进程分析

区域的竞争是城镇的竞争,城镇的竞争又体现为区域中心城镇的竞争,因此在区域城镇系统中,中心城镇也就担负着辐射和引导区域整体发展的关键职能,中心城镇的综合实力愈强,主导职能愈突出,则该城镇系统的中心趋势就愈明显,也就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愈大.针对巧家目前形成的“弱城弱镇”、中心城镇带动辐射能力薄弱的现实,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城镇规模等级与空间组织结构,强化中心城镇地位和作用,形成合理的中心地体系,增强城镇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城镇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县城的发展,扩大规模,增强集聚能力,成为13万人口的城市,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优先提升巧家县城的中心地位,培育为一个能够卓有成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县域,形成昭通南部重要的发展极;扶持大寨镇、老店镇(中心镇),形成县域重要的增长极,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县域次中心,带动县域片区发展。重视一般建制镇集积聚效应的提升,形成带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据点,从而在整个县域形成不同层次、紧密联系,互动发展的区域发展中心体系与中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城镇化道路。

(三)巧家县城镇化的突出特点

白鹤滩电站的建设,给巧家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巧家城镇规划巧家县城空间结构为“一湖一岛三区”形成沿交通干道发展的依山面水、城景交融的亚热带湖滨城市。“一湖”即为位于县城东面的白鹤滩水;“一岛”即为县城南面的邱家梁子。待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背山面水的岛屿,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用地;“三区”即为蒙姑的工业片区、中部的老城片区及其南面的新城片区;“交通干线发展”:县区主要沿白鹤大道和该线后的过境公路这两条南北的道路呈带状发展;“依山面水、城景交融”:依山,就是背靠玉屏山;面水,就是面向白鹤滩水库。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互织的亚热带湖滨城市。届时,巧家县城人口固定预计可以达到13万左右,加上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前县城的中小学校以及职业中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巧家县城至少要增加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县直属小学两所、县幼儿园三所、扩大现有的职业中学办学规模,这样才能基本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城镇化带来的办学需要,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二、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发展与学校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县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教育配套却相对滞后,目前我县城区仅有公办幼儿园一所,小学三所(县直属二所,镇属一所),初级中学二所,高级中学二所,职业中学一所,除高中和职业中学现阶段勉强满足办学外,小学和初级中学均已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要,以初级中学为例,县城仅有巧家县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两校,根据2011年春季学期教育统计数据,第三中学占地55.2亩,校舍建筑面积13576㎡,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室99人),有教学班36个,学生2443人,平均每班学生68人;第四中学占地31.06亩,校舍建筑面积14556㎡,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室88人),有教学班29个,学生1940人,平均每班学生67人。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标准第三中学占地需要124.53亩,差69.33亩,校舍建筑面积需要37402㎡差23826.33㎡,第四中学占地需98.89亩,差标准67.83亩,校舍建筑面积需要29701㎡差15145㎡;按照城市中学师生比16:1计算,第三中学需教职工152人,差41人,第四中学需教职工121人,差12人。两校的班级学生也严重超过45——50的标准,其他生均占有量如图书、实验器材、计算机室、实验室等也严重不达标。

学龄人口流动规律及政策分析

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各城镇出现的新的人口问题。近年来流动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举家进城”已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广泛参与城镇建设,其未成年学龄子女也随之进城,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根据调查:

流动人口子女流动性大,入学率低。流动人口在城市期间工作更换频繁,一般未成年孩子随父母流动,随着父母工作岗位的变换,居住地也变换频繁,造成孩子上学难。不少学校反映,流动人口学生流动性大,有的学校学生年流动率在30%以上,这种状况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得到适龄教育。

政策扶持缺位、空位现象严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现行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向适龄学生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应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解决,教育经费预算也是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由县(市)区财政下拨。而流入地政府没有用来承担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教育的专项资金,所以从政策上说,对这些孩子的入学,流入地政府不负主要责任。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不能得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的支持,流动人口子女难以享受到城镇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子女入学一切都得靠自力更生,靠找个人关系。

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理念都在这个过程中大为改变,人民对办学的要求已经不是人人有学上,而是从有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改变为人人有好的学校上,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这种理念下,办“重点学校”办“名校”成了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地方政府也有意扶持这类学校,久而久之,好教师流向“重点”、“名校”,优质生源挤向“重点”、“名校”,所谓“重点”、“名校”学生挤破门槛,人满为患,农村学校门可罗雀,形成恶性循环,使“教育公平”成了一句空话,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反而使更多的人享受不到优质教育。“重点”、“名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最大的瓶颈,办优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问题

土地资源是有限资源,在今天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越来越紧张,大中城市寸土寸金,小城市也毫不逊色,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24班制(1080名学生)需用地34226㎡(51.33亩),农村寄宿制中学24班制(1200名学生)需用地41370㎡(62亩),城市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我县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达标。譬如上面列举的巧家县第三中学和巧家县第四中学的占地两校均不及标准的一半,而随着巧家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城区学校数在“十二五”期间高需要建设二所搞中、二所初中、二所小学、三所幼儿园,根据相关标准估算,约需土地560亩。这就需要政府有勇气放弃土地带来的巨大利益,做教育好用地规划、解决教育用地难的问题。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随迁教育的问题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为初中、小学水平,他们来到城市后,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据调查,93.2%的人认为“孩子没文化,今后就没出息”,95%的人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将来成睁眼瞎,再当打工仔,自己再辛苦也要让孩子上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学。很多农民工认为,“大人赚钱全部为了孩子”,改变了以往“赚钱为了造房子”的传统想法。所以农民工子女有迫切的上学的愿望,但是由于城市的教育资源是统筹安排的,也是有限的,在这中状况下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应该在城市、城镇和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之间达到基本的均衡,力求实现城乡居民子女受教育机会均等。

第二,大力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让农民工的留守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第三,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应与本地居民子女就学待遇同等,教育经费预算由以往的按户籍学生人口数下拨的原则改为按在校学生人数下拨,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吸纳学生,不足部分从收取的城市建设管理费中提取部分经费予以补足,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非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也要有合理保障。农民工所在城镇应考虑农民工素质、技能、进城时限及对GDP和纳税的贡献,在其具备在城镇生活和居住(含租房)的基本条件时,可以为其解决户口问题,其子女就学问题也就解决了;对于临时进城的农民工随带子女非义务教育的就学问题,在由所在城镇地方财政承担主要经费的前提下,流入地的城镇学校有权根据学校的学生容量决定是否接受其入学,如能接受,则其费用应由户口所在地拨付当地标准的人均教育成本款额,再由家长补足该城市与户籍所在地教育成本的差额来解决,既不应由该城市地方财政承担,也不应收取择校费。

四、城镇化与学校布局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说“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反之农村人口下降,对如何布局校点,整合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有助教育的发展 由于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农民工举家进城,导致城市人口增长,适龄入学人数增多,这就意味着城区学校数要增加,规模也更大,这对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是一次机遇,同时由于城市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饮食、住房条件等大大好于农村,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所以无论是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会较好,在这样的条件下,优质教育就有了前提和保障。

合理的学校布局可以推进城镇化建设

由于城镇筹措教育经费多种渠道比较畅通,学校设施齐全,教师稳定,相比农村学校而言,办学条件较好,符合上良好的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理念,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这些学生进入城镇后,需要解决吃住、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交通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拉动了城镇消费,刺激了城镇经济发展。所以根据城镇规划发展合理布局学校也是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五、城镇化进程中学校布局规划的策略和举措。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山、边、穷地区许多自然村布局过于分散和规模过小(甚至只有几户)的状况,在些地方修建学校是一种巨大浪费。不少希望工程捐助建在自然村的校舍因生源过少而弃之不用,就是应该吸收的教训。所以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按照高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的“两集中”原则,打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的界限,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分类别、步骤、年度推进校舍建设,有计划地撤并一些学校,比如“一师一校”,以及学生人数较少的校点,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和优化配置。

突出重点,发挥效益。结合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相对集中使用好资金,优先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重视配套实施,提高办学条件。在建设校园硬件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学生上学道路,低年级学生进校后的生活保障等问题。如为了方便较远的学生入学,应该考虑校车接送,对寄宿制学生实行配备生活老师及心理辅导老师,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地制宜,多样结合。采取规模办学的寄宿制或乘车上学、或几个村分年级交叉招生交叉上学、两三个学校联合办学及复式教学,适当放宽教师编制,采用非正规办学辅助、部分科目的教师“走教”等多种形式进行办学。

总之,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素质,人们的整体素质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它们之间涵盖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不是单一的,它需要地方政府的正确决策,有力的措施保障,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巧家县教育局 2011年3月4日

篇2: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问题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经历着复杂的时空转化过程。在宏观上是社会过程、经济过程以及生态过程等在土地利用空间上的动态映射,在微观上是政府、居民、企业等主体之间以及其与土地利用实体之间并行的局部作用的适应过程在空间上的表达。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模型可以作为这种特征的数学映像,从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目前国内外关于复杂地理计算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复杂地理计算模型在许多方面已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地理空间演化的理论和动态模型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地理学家开始应用复杂地理计算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性问题。

其中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为理解和认识地理时空演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薛领,杨开忠,2002)。元胞自动机(CA)在模拟复杂空间系统时有很多优势,在一些领域正慢慢补充和取代一些从上至下的分析模型。近年来,元胞自动机模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增长、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演化的模拟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反映土地利用空间演化的复杂性特征。1997年Y C.Xie借助GIS和CA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有效地模拟;黎夏、叶嘉安、刘小平、杨青生等(1999、2001、2002、2005、2006)将约束性CA模型应用到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中,利用CA和GIS自动生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基于CA构建城市扩张的动态选址模型等;刘耀林等(2004)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构建城市空间动态扩展模型,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进行了验证。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型方式,单纯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模型仅能以局部邻域空间元胞的互作互动,在离散地理空间的演化规则作用下,模拟基于空间现象交互作用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但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往往难以有效反映。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建立在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基础上研究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的一类模型,其突出特点是能够反映复杂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复杂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从而考察复杂系统在不同情景(不同参数或不同策略因素)下的变化行为和趋势,提供规划空间布局决策支持。

但是,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数量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反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多智能体建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除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研究方法,是进行复杂系统分析与模拟的重要手段(王铮,2005)。以多智能体理论为基础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化模拟的动态模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行为,然而该类模型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能力较弱,不能充分表述和利用城市空间信息。

篇3: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备案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扩大县域经济重点县 (市) 经济管理权限改革试点的意见》等文件。在借鉴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经验基础上, 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 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首要任务, 探索出一条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以建设产业集群为突破口, 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 就是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和“专业市场+农户”等形式的产业化体系, 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文以辽宁省盘山县为例, 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县域产业发展趋势及其空间布局, 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实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盘山县域产业发展概况

盘山县隶属于辽宁省盘锦市。位于盘锦市的北部, 辽河下游, 渤海之滨, 东与台安县、海城市隔河相望, 南与盘锦市双台子区、大洼县毗邻, 西连凌海市, 北与北宁市接壤, 全县域面积约2145平方公里, 总人口29.46万人。根据《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辽宁省占7个, 分别为:瓦房店市、海城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东港市、开原市, 是辽宁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七个县 (市) , 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东部地区。盘山县同样位于辽宁省沿海地带, 但其县域经济各类主要指标, 除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处于前列外, 多处于辽宁省44个县 (市) 中下游水平。

2008年县域经济盘山县GDP83亿元, 在辽宁省44个县市中排列第27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 排列第32位;固定资产投资37.4亿元, 排列第29位;农民纯收入7798元, 排列第6位, 处于靠前位置, 产业结构为30.1:47.6:22.3。盘山县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 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还较低, 特别是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偏低, 这与盘山县长期处于有县无城的状态有关。与全国百强县相比,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产业结构为11.8:55.3:32.9, 盘山县第二产业比例差距最大, 第二产业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落后状态, 在产业发展方面, 应该尽量提高工业化水平。

(一) 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支柱产业略显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高效农业比重较小, 工业结构不尽合理, 其中石化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一半以上, 第三产业总体发育不足, 比重小。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 而沿海的西部地区经济反而较为落后, 东西部联系需要加强。乡镇之间协作欠佳, 职能分工不够明确, 容易导致产业间的恶性竞争, 需要进行整合。产业园区的发展存在遍地开花的发展趋势, 而且产业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 需要对目前的产业园区进行整合。

优势产业没有形成集聚效应。目前盘山的主要产业中, 石化、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布局较为分散, 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 未能产生规模效应, 进而导致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

(二) 产业布局特征

第一, 东西差距明显。在盘山县14个乡镇中, 东部与中部一城十镇 (乡) , 区位与发展条件较好, 与京沈沿线发达城市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 使得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西部三镇虽然资源丰富, 但发展基础较弱, 这种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城镇建设规模、工业园区的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上具有很大差异。

第二, 放射形工业走廊已见雏形。主要交通干线成为盘山县工业经济增长轴,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胡家镇、新县城、东郭镇、高升镇、沙岭镇、吴家乡等乡镇都建设了工业园区, 成为推动盘山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吴家乡由于其靠近盘锦主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 工业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

三、产业发展趋势

(一) 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背景下, 盘山县面临着盘锦市产业转移与发展政策的双重机遇, 应当改变过去石化产业一枝独秀的发展局面, 适时培育新型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年来盘山县石化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其他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的趋势逐步显现, 盘山县单一性工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趋势初见端倪。由于盘山县第三产业比重也偏低, 所以未来盘山县多元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工业结构的多元化, 培育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也应当积极培育服务业, 实现二三产业的齐头并进。

(二) 产业结构自我完善趋势

盘山县目前的产业体系在高速发展过程中, 会产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趋势, 产业门类会日渐增多, 新兴产业会日益生长, 产业结构会不断优化。盘山县近年来的新兴产业主要有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造纸、旅游、房地产等。

四、产业空间布局

(一) 第一产业空间布局

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 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 重点发展优质稻米、棚菜、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注重发展农家乐、观光休闲等农旅结合的项目, 在农业资源基础上,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集成区。在规划区范围内农村地区, 布局以特色种植业 (如草坪、花卉、特菜等) 、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形成“四带两区”产业布局结构, 即集中打造粮食产业带、畜牧产业带、蔬菜产业带、沿海标准化海水养殖带, 实施东部现代农业经济区和高升镇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

(二) 第二产业空间布局

未来盘山县域产业将形成“一带四区”的产业布局。 (见图1)

“一带”是指中部核心经济发展带。包括新县城中心城区、胡家镇、甜水乡、陆家乡、吴家乡、陈家乡, 是与盘锦市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区, 主要结构为“一圈一轴”:一圈是盘锦市中心城区与新县城组成的三核结构的都市圈, 主要影响辐射陆家乡、吴家乡、陈家乡;一轴是国道305线, 主要带动甜水乡、胡家镇的发展。新县城中心城区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利用辽化、乙烯等国家大型企业下游产品, 主导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利用发达的公路、铁路条件, 发展货运物流仓储产业。陈家乡以建材产业为主, 成为盘山县和未来盘锦市主要的建材产业集聚地。吴家乡主要承接盘锦市未来产业扩散的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项目。胡家镇利用目前河蟹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优势,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甜水乡利用盘锦北站的有利条件, 在发展商贸产业基础上, 利用当地丰富的井盐资源, 大力发展井盐产业。

“四区”是指东部沙岭经济区、东北部高升经济区、西部东郭经济区、西南沿海生态经济区。东部沙岭经济区, 包括沙岭、坝墙子、古城子等乡镇, 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东北部高升经济区, 包括高升、大荒等乡镇, 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西部东郭经济区, 包括东郭、石新、羊圈子等乡镇, 重点发展造纸产业, 利用当地丰富的井盐资源, 大力发展井盐加工产业。西南沿海生态经济区, 包括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点发展湿地旅游、渔港经济。

盘山县的主要发展轴形成“一弓五箭”的发展态势 (见图2) , 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弓”意指盘山县在盘锦市北部呈弓形包围盘锦市域。“五箭”是指五条主要经济发展轴线, 国道305线, 作为盘锦市城市发展主轴线;中新公路S201线, 联系核心经济带与高升经济区;大锦公路S308线, 联系核心经济区与东郭经济区;大盘公路S312线, 联系核心经济区与沙岭经济区;库二公路S211线, 联系田庄台、大洼县沿海经济带与沙岭经济区;辽宁滨海大道, 联系盘山沿海生态经济区与盘锦沿海经济带。

(三) 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在中心城区布局物流产业、核心商贸服务业, 辐射全县;在重点镇布局服务于附近乡镇的服务集聚点:胡家河蟹市场为基础的盘锦水产品交易加工中心, 沙岭大米专业市场, 古城子蔬菜专业市场, 甜水站前商贸区, 高升农产品交易市场。

五、结语

盘山县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而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也是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 围绕新材料, 精细化工, 纸业, 农产品深加工等等建设特色产业园, 通过特色工业园的建设, 延长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 强化盘山县域的经济活力和城市竞争力。目前盘山县域经济发展进入高成长期, 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快速。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区域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非农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种植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顾朝林, 甄峰, 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姚凯, 骆惊, 方澜.上海城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上海城市工业产业发展及其实施评估.城市规划学刊, 2008.

[4]何世茂.南京工业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对策.现代城市研究[J], 2009.

篇4: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多年来,河北省一直渴望充分发挥环抱京津的地理区位优势,促进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进而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因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河北省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一、影响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新因素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框架下,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河北省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这一转变使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出不同特征,即空间规划由原来的一省向服从、服务京津冀区域“一张图”转型,对城镇空间的认知由单体、无序发展向群体、协调发展转变,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提升过渡。由此必然要求河北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主動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重新梳理城镇间的关系,尤其是与京津的关系,重点对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城镇间分工协作及其机制构建进行重新规划与定位。

(二)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

自然生态和土地资源是制约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首要自然因素。据测算,河北省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有100多万人进城,按人均100平方米的活动范围计算,今后3年,河北省仅城镇扩张就需新增建设用地110多万亩,在“不饱和”供地政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的用地缺口在60%左右。近年来,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雾霾肆虐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困扰着河北省,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水资源是制约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另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河北省水资源匮乏,全省年均降水量仅为541毫米,多集中在6-9月,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86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43立方米,两者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且部分山区的地表水多供给京津两市专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递增,供水缺口日益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工农业发展存在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以及污染水资源等加剧水环境恶化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河北省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难度。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与调整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是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支撑保障。一方面,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促进人口及其经济活动在空间运动中向相应区域集聚,促使区域空间布局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发展。因此,交通运输条件与城镇空间布局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交通运输条件和方式的改变与调整可以推动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受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海洋运输的开发与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河北省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2014年,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市城镇化率为5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8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向内需驱动,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将会不断显现。河北省地处我国南北要塞,本身就具有交通优势。而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南北贯通、东出西联”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到2020年,高速铁路将覆盖河北省所有城镇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干线公路实现“镇镇通”,铁路公路沿线城镇的交通通达性将显著提高。高铁、公路串联起来的城镇必将极大地促进河北省城镇间的经济联系,促成新的城镇发展轴(带)的形成。

二、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现状与特征

(一)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城镇布局的重要抓手

目前,河北省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城镇化空间布局方面基本形成了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保定、邯郸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石家庄、唐山以占全省15.53%的土地面积,产出了占全省39.15%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中心,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区域发展的能力正在明显增强。

从河北全省来看,目前比较成熟的四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位于冀东、冀中南地区,尤其是冀中南地区,全省近65%的城镇集中于此,其中包括省会城市石家庄。石家庄自2014年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后,市区面积扩大了4倍,极大地拉开了省会城市的发展框架,对优化冀中南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乃至提升全省的城镇化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其余3个区域中心城市(唐山、邯郸、保定)也相继进行了城区面积拓展和行政区划调整,对优化各自的城镇空间布局具有积极意义,但对补缺京津冀城市断层的作用尚未显现。

(二)城镇体系分布尚待进一步完善

河北省现有石家庄、唐山2个特大城市,保定、邯郸、张家口、秦皇岛4个大城市,邢台、承德、廊坊、沧州4个中等城市,衡水、任丘等21个小城市以及1050个镇。由于受经济、历史、地理和交通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河北省城镇空间分布一直呈现“西北疏、东南密”的特征。东南城镇密集区城镇联系网络的连接点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和冀东地区。这两个地区最重要的节点城市是石家庄和唐山,以这两个城市为核心可以将河北省城镇体系分为石家庄体系和唐山体系。石家庄体系即正在崛起的冀中南城市群,包括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6市,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唐山体系即建设中的冀东城市群,包括唐山、秦皇岛、廊坊等3市。

西北城镇疏落地区的节点城市主要是张家口和承德。张承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由于距离两大核心城市体系较远,受其辐射带动较弱。此外,两城市之间多年来没有铁路直连,直到2015年底张唐铁路通车后才正式开启两市间的直接联系。因此,该地区尚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两大节点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nlc202309090233

(三)缺乏持续稳定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自上世纪90年代的“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到21世纪初的“一线两厢”战略,再到“十二五”时期的“两群一带”战略,以及最近提出的“两翼四区五带多节点”的城镇空间结构,体现出河北省希望借助区位优势,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然而事实上,河北省的“两环开放带动战略”自1995年提出到2000年深入实施再到2005年被“一线两厢”战略正式取代,前后只有10年时间,之后的“一线两厢”战略也从提出到实施不到10年的时间里逐渐被此后提出的“两群一带”战略所取代。时隔5年后的今天,“两群一带”战略又被“两翼四区五带多节点”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取而代之。虽然这四大发展战略都是基于河北省的区位优势所构筑的省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但是四者之间并不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层级递进战略关系,由此造成发展方向举棋不定,发展潜能被压制。

三、未来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总体构想

(一)实行多核心差别化开发战略

“多核心”是指石家庄、唐山两个省域中心城市,以及保定、邯郸、张家口、秦皇岛、沧州、衡水等12个其他区域中心城市,以冀中南国家级城市群和秦唐、沧黄两个正在崛起的沿海城镇群为支撑,打造全省具有区域带动性的经济增长极;“差别化开发”是指根据不同的主体功能分区,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战略。实践操作上即“对接京津、强化省会、开发沿海、扶持张承、点轴扩展、集群布局”。环京津地区要积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城镇空间布局上主动对接京津,与京津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打造省會城市石家庄为京津冀区域次中心城市,将周边的正定、藁城、栾城、鹿泉纳入省会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放大城市空间优势,重构以服务业为主的全省经济中心,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将秦唐、沧黄沿海地带作为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东移的主阵地,以曹妃句、北戴河、渤海三个新区为支撑,打造沿海城镇隆起带;张承地区应从政策上予以优先安排和重点倾斜;冀中南城镇密集区应依托交通干线,整合优势资源,培育跨行政区的多核多边的城镇密集区或城镇集群,形成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通过多核心、差异化开发,逐步培育一批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增长极、增长轴和增长带,优化省域空间布局,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构建“三横两纵”重点发展轴线

陆大道的“点轴开发理论”实际上是将交通干线作为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与支撑,在城镇化初期这是最有效的空间开发模式。其中的“点”是经济中心,在空间上表现为区域中心城市;“轴”是经济要素向外扩散的路径,在空间上表现为基于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形成的连接经济要素的发展轴线。发展轴线形成之初是为经济中心辐射带动腹地经济发展并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而服务。发展轴线形成后其本身对人口、产业也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经济要素也会不断向其两侧集聚,并形成新的增长点。这种依托交通干线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能够促进经济活动与交通运输设施的有机结合,进而产生极大的空间集聚效应,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河北省应充分发挥省域交通优势,构建以秦承张发展轴、秦唐张发展轴、保津发展轴、石黄发展轴为四条横轴,以承京—京邯发展轴、京衡发展轴、廊津—津沧发展轴、沿海发展轴为四条纵轴,以环首都发展轴为一环轴的城镇发展轴线。

四、促进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选择

(一)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应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重点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完善高速铁路网建设,构建完善的港口与物流基地、产业集聚区的铁路集疏运体系,为形成陆海统筹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打下基础;二是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网布局,尽快打通与京津对接的“断头路”。同时,推进国省干道改造升级,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尤其是山区贫困地区的通道建设。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城镇间的联系和完善城镇体系,一方面延长发展轴线并贯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乡村腹地的通道;三是提升港口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河北省具有沿海区位优势。但由于对海洋资源和经济认识严重缺位,造成了目前陆海空间分割、衔接不紧密的事实。当前,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省内港口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港口群。同时,深化与天津港口的合作,携手打造北方航运核心区,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北方东部起点;四是完善机场布局。机场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不同层级间的城镇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北省应主动对接京津,大力发展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推动与京津机场的有机衔接,构建京津冀区域干支结合的航运网络。

(二)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优化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必须依托中心城市带动,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作为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区域的中心城市,对优化河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起着决定性作用。石家庄既要扩城又要提质,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提升省会城市功能,从而带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唐山要精准定位,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从连接和延伸沿海发展轴出发,主动联合秦皇岛、沧州,以港口群建设为切入点,三市协作,打通河北省南承北接的沿海通道,加快推进河北沿海城市带形成。保定要着力打造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点推进县城建设,努力实现城市规模和质量相统一、人口聚集与产业壮大相协调的发展格局。邯郸要用足用好国家两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做好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构建大尺度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向东连接市域东部各县城,打通山东通道;向西协调武安市次中心城市功能,打通连接市域西部各县与山西的通道;向北依托京广线连接邢台、对接省会、承接京津;向南融合对接中原经济区,形成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促进城市群内部多城联动协同发展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于2016年2月制定完成,启动构筑“两翼、四区、五带、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多城联动、协同发展。首先,要做强做大两大省域中心城市石家庄和唐山,一方面带动冀中南和冀东地区发展,一方面提高与京津两市的协调联动和互补能力,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次,保定和廊坊作为环京津的核心功能区,要着力提升承接京津的功能疏散与产业转移能力,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引领,加快推进同城化建设;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要主动融合“一带一路”和环渤海合作大格局,全力打造全省沿海率先发展区;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四市要强化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张家口、承德及太行山、燕山山区,重点构筑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再次,依托铁路、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全力打造“四纵四横一环”城镇化发展轴,重点形成京石邯、京唐秦、沿海、石衡沧、京衡等五大发展带。第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强化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快提高全省城镇的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形成多个城市群内部协调联动的支点。第五,以“专+特”为标志,规划建设一批定位明确、规模适中、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发展“微中心”,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有序打通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多城联动协同发展的通道,聚集发展要求较高的产业转移。

(责任编辑:李静敏)

篇5: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十一五”期间, 陕西省城镇化平均水平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1761.2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46.5%, 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城镇化率分别达46.6%、43.9%和34.7%, 较2005年增加了3.6、10.6和7.9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均超过30%, 整体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是陕西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 是加快城镇化速度、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时期,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 优化城镇布局, 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 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一陕西省城镇化发展进程

1. 陕西城镇化发展现状

陕西省小城镇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全省已经形成由一个特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7个小城市和16个特大镇 (3~5万人) 、61个大镇 (1~3万人) 、300多个中等镇 (0.1~1万人) , 400多个小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小城镇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 小城镇建设地域性明显。陕西省因地理环境的差异, 被分割成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山区丘陵三个地区, 各区内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

关中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尤其是关中平原土地肥沃, 灌溉方便, 很适宜农业生产, 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关中地区县域工业生产薄弱, 矿产资源相对稀缺, 城镇化工业化程度低, 而且人口稠密, 农民人均收入增效并不特别明显。为增加收入谋求发展,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关中地区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西安、咸阳、宝鸡等区内大中型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 而且区内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关中地区的小城镇主要围绕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型城市带向城郊型小城镇模式发展。

陕北地区处于我国黄土高原, 地广人稀。近年来实行退耕还林和防风固沙等措施, 生态环境已有了极大的改善。依托农业高新技术, 缩小粮食生产面积, 大力扩大经济作物尤其是苹果、红枣、沙棘等林果产业,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该区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矿的储量居全国前列。区内有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 有国内特大型天然气田和延长油矿。当地农村依托资源优势, 经济发展迅速,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在陕西省十强经济县排名中陕北连续几年占据半壁江山。农村剩余劳力主要流向当地能源企业, 其余流向关中地区和其他地区。本区的小城镇主要以矿业、资源性小城镇为主。

陕南地区山大沟深, 人多地少, 5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25°以上坡耕地, 耕作难度大, 水土流失严重, 抗灾能力差, 农作物产量低。但陕南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蚕桑、林果、茶叶、中药材、生漆等经济作物生产,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 境内拥有佛坪大熊猫、洋县朱鹮等自然保护区, 开展了相关的旅游项目。陕南还有丰富的水资源, 小水电星罗棋布, 不但提供水电资源, 而且形成旅游景点, 如汉中的南湖、安康的瀛湖。随着西汉高速公路、西康铁路的开通, 困扰陕南地区的交通问题得到了缓解, 带动了沿线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 关中地区小城镇建设居于全省前列。关中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中部城镇集聚区和陇海铁路沿线城镇带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镇集中分布区。关中陇海铁路沿线目前有6个城市和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小城镇, 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机械制造、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座落在关中地区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更为乡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农业高新技术支持。在新农村“一村一品”和农产品商品化之间起到较好的连接作用。小城镇逐渐显露出农村经济支柱的作用。

第三, 陕西省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关中地区的小城镇因毗邻关中大型城市带, 是西安等城市务工劳动力的主要提供地, 居民收入增长较大。陕北地区以能源开采等第二产业为主的小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较大, 甚至超过陕西省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幅。陕南地区的小城镇因其交通影响, 大量居民还是依靠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收入增长缓慢。

第四, 依托自身资源出现特色经济强镇。陕西省已经出现了一批依托资源优势极具特色的经济强镇。它们有的利用交通干线的区位经济优势, 有的利用原“老三线”遗留的工业基础, 有的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 有的利用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有序发展, 已成为周围较大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小城镇。如泾阳县永乐镇、神木县大柳塔镇、宁强县阳平关镇、岐山县蔡家坡镇、扶风县法门镇等, 已成为陕西省城镇建设的排头兵。

第五, 小城镇建设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惠农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 解除了束缚陕西农民流动的枷锁, 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陕西省政府根据退耕还林政策提出“原地就业, 就近安置”的原则, 使大量山区农村群众向宜居地区迁移。

2. 陕西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陕西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城镇职能结构不明确及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是城镇的三大基本职能。陕西的许多城镇都是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这些城镇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性使城镇的职能结构颇为相似, 城镇的个性不足, 主导产业不明, 优势产业不优, 城市经济职能普遍偏弱。

第二, 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不突出, 与区域的产业关联性弱。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的重要增长极, 担负着区域发展的组织和带动作用, 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应能够波及整个区域。由于陕西大多数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形成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这种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脱节, 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的意义不大, 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

第三, 小城镇建设水平低, 重数量, 轻质量。陕西省内大多数小城镇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全, 建设水平低下, 尤其是城镇缺少高效可靠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城镇卫生状况及城镇环境差, 生活质量低。陕西省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个百分点, 近三分之二的县城和建制镇没有体育场馆, 文化设施功能不全, 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与农村并无大的差异, 城镇只是居民点而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镇化过程缓慢。这些问题制约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 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制约凸显, 城镇生态安全问题突出。随着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 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等影响城镇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关中地区由于城镇、人口和产业的高度聚集, 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陕北地区由于大规模、高强度开发,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矿产开发造成的水资源破坏和水源污染、地表塌陷等次生环境问题突出, 资源性缺水和生态超载对城镇发展的威胁比较严重;陕南地区作为重要水源保护地, 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建设用地缺乏, 洪涝及泥石流灾害频发, 客观上制约了城镇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陕西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 陕西省将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这必然会带来新的发展趋势。

1. 由追求城镇化数量向注重发展质量与功能转变

当前, 陕西省已开始迈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核心内容由过去注重追求城镇数量、规模、空间扩张向提升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低碳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等质量内涵方面转变。这必将使传统的以城镇化数量提升为主要指标的城镇化评价和管理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一转变既是陕西省城镇化发展阶段的要求, 也是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破解现实困境, 在未来发展中奋勇争先的必然选择。

2. 由工业导向型向多元复合型的特色城镇化转变

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紧密联系。一直以来, 第二产业成为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由中级向高级阶段演变, 城镇化的支撑体系将不断转变, 知识产业、创新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陕西省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多元化的, 城镇化过程就是在这些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发生。

3. 制度上将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政策支撑力度持续增强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对西部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的企业, 按15%税率减征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优惠将有利于吸引东部企业入驻,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增强城镇就业承载能力。。二是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这将有利于推进陕西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资金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中央投资项目也将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这将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撑保障水平。四是国家推行生态补偿政策, 将有利于加速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4. 由中心城市集中主导型向均衡集聚型转变

目前陕西城镇化模式仍以自上而下型为主, 中心城市仍是城市化发展的主体, 主导着城市化进程。人口集聚、政策扶持, 以及建设资金投入等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 这种发展模式促进了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的成长。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 科学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陕西未来城镇化发展是以集聚、均衡、统筹为目标的城乡互动模式。按省“十二五”城镇规划, 要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鲜明的城镇。

摘要: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陕西城镇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初具规模, 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配套设施差、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通过总结陕西城镇化取得的成效, 分析城镇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革思路与对策, 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陕西,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井水、王礼力.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3]姚蓉.关于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 2003 (3)

[4]程兴田.我国城镇化道路与中心镇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005

[5]赵凯、王宁.陕西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6]董兆为、吕娜.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及其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 2007 (1)

[7]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S].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篇6:公路交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布局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布局;交通;特征

小城镇因为规模较小,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而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城市越大,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区内交通、区际交通越多,过境交通较少;相反,城市越小,对外的联系越弱,区内与区际交通越少,而过境交通量越大。根据统计,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过境交通只占1%-9%,50-10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8%-14%,10-5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12%-28%,2-10万人的城镇,过境交通占14%-47%,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

1.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历史成因及其正负效应

1.1成因分析

过境公路穿城在我国的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此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和发展;穿心式布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1.1.1与我国长时期较低的机动化水平相适应

"十一五"时期,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我国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截至"十一五"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五"末增加了3.31万公里,增长80.7%,年均增长12.6%。

虽然如此,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制约,汽车作为运输的主力军大多发生在城市之间,为二、三产业服务,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仍处于低机动化的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许多市场干脆紧贴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增添市场的热烈气氛,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

1.1.2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

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一旦公路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往往要求公路部门在选线时选在从镇中心穿过,而不是只打擦边球,“镇镇通公路”的建设结果是镇镇穿公路。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中小城市也有许多是由过境公路穿城布局发展而来,而非公路穿城的乡镇大多比较落后和偏僻。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2穿心式布局的正负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穿心式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而用地布局与交通的矛盾则发生在可容忍的范围,未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

然而,也应当看到,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正效应逐步下降,负效应渐渐上升;当负效应达到或者超过正效应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过境公路外迁。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过境公路穿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下降,而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则显得突出,对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过去一段时期,国省道路穿越城镇而过,许多工厂企业在国省道路两侧呈带形分布,其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省道日益拥挤,过境交通与城镇布局的矛盾凸现出来,不得已只能将国省道外迁,而将原穿城部分改造为内部干道。

过境公路穿城的负效应还体现在对城镇内部道路系统的影响上,下面将结合城镇现状调查中凸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2.小城镇道路系统现状

2.1道路网问题特征

2.1.1密度较高,但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多数城镇仅仅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其它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有的间距几十米,有的间距数百米,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机动车难以通行。

而今城镇道路建设又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

2.1.2路况差,不能适应机动化的发展

在低机动化时期,城镇机动交通以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以及少量小型货车为主,车型小,速度慢,运量低;对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城乡所有道路上均可通行;而进入机动化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车辆速度快、车型大、运量高,对道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城镇旧有的道路难以满足。还有许多道路桥梁的瓶颈,车辆难以通过。速度的提高打破了城镇原来的节奏,交通危险性增加;运量增大,旧有路面难以承载,造成道路的严重破坏。

2.1.3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

上一篇:考四级英语要什么条件下一篇:桃花美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