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论文

2022-04-16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论文 篇1:

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摘 要:自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换活动,只能以制定制度的方式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维持市场的稳定发展。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对国家的经济进行调节、管理的方式,但是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相应探讨,并分析两者的概念和异同,以期帮助相关人员更深入理解两者的概念,从而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一、经济管制的概念

政府管制分为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经济管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为了经济能够在平稳中发展,对社会上每个社会主体的企业行为都通过政府设置的某种权限加以控制,调整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以维护社会各个主体的公共利益。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人会误以为经济管制等于计划经济,认为管制即是计划。然而,管制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管制的作用是为现代市场经济所服务的。所以,经济管制和一般的计划有所不同,它是对市场存在的失误或者偏离轨道所做出的一种矫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管理方式。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概念

我国是自由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价格都由价值决定,并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受到价格规律的影响。虽然这种自由的市场经济能够激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但是每当经济在一轮经济增长的高潮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在此之后便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甚至出现经济萧条的现象。这种自由市场本身存在的不稳定性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此时对国家供给与需求、国家货币发行的规模进行适当调节是国家应对经济发展不平衡时所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

三、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联系

1.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决定了使用何种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条件下会出现情况不同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需要根据情况的不同决定使用经济管制还是使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而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国家宏观调控都不能直接插手干预市场机制内部的具体事务运行方式,两者都是在市场经济无法涉及到的领域进行相应调节,这使得经济管制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都存在这一个确定的实施范围。

2.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实施主体相同。虽然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属于两个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但无论所属部门是什么,终归是政府所有。在日常的经济运行时,政府这只“手”需要未雨绸缪,对于市场上存在的任何细小问题都要做好调查与决策的准备,分析市场未来走向,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对缺陷之处进行及时的修补工作,以维护社会经济的稳步、高质量前进。比如对于某些存在垄断的行业,为了减少国家的贫富差距,政府需要进行打击控制,或者对国家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又或者对不同等级的收入以税率的形式进行相应调控以缩小国民经济的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发展。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政府实施的,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因此,从上可以看出,虽然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但它们都是由政府实施,并且实施目的都是为了使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政府手段。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对象、实施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是以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这使得两者是互为补充的。因为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调节,而这些复杂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时,采取何种政府行为是需要政府提前预测和正确决策的,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对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细致掌握,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都需要在市场经济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展开调节。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前途无论怎样复杂,如果政府在进行决策时过多干预市场经济发展,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甚至引起大面积企业倒退。所以,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需要在市场不能涉及的领域进行调节,以保证市场发展积极性和市场与生俱来的优胜劣汰的性质。

5.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能够相互转化。政府在某些特殊时期是可以对国家的经济进行强行经济管制,以达到宏观调控目的的。该种转化只能在某些特殊时期才能实施,在日常经济的发展条件下不能够随意进行。比如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国家可以采取强制的经济管制,以期国家的经济能够得以恢复,最后转化成宏观调控。

四、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区别

1.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存在不同。虽然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大体上都是维护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但是两者的具体目标又有所不同。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调节供求,使物价趋于稳定,不至于使物价波动太大,影响民生。而经济管制则是调节收入再分配,减少盲目消费或者鼓励消费。

2.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经济管制往往是以一种强制性的方式展开的,比如司法手段,比如政府可以对市场上存在的不法经济人进行处罚,这种做法不是由司法机关所进行,而是由政府实施。而宏观经济调控相对来说是非强制性的,它主要通过制定某些政策来调节供求,使市场的微观主体得到正确指引,使市场供求趋于平衡。

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对象有所不同。经济管制往往针对一些微观经济单位,例如当微观经济单位存在违规或者其他值得奖励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经济管制对它进行直接的处罚或者奖励。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对象不会选择某个具体对象进行调节,而是以一个全局性的方法对整个市场加以影响,只是每个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都是为了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由政府做出的相应措施,正确区分以及利用两者的互为补充关系,能够很好地使得国家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荣.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J].中国市场,2014,(12):29-30.

[2]  張胜宣.试论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J].经济研究导刊,2018,(16):77-78.

[3]  范合君,王文举.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异同辨析[J].新视野,2008,(1):28-29.

作者:王晋婧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论文 篇2:

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收到良好效果的条件

[摘要]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收到好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调控目标要准确,找到经济增长的均衡区问,避免不一致性;建立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能够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做出适应性的反映;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有利时机;要选择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掌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或政策的运用力度;掌握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持续时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有有效的市场传导机制。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增长均衡区间;市场传导机制

[文献标识码]A

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是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操作对实际产出等一系列经济变量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般来说,衡量宏观经济调控成功与否,要同时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要看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是否得到抑制,是否避免了经济发生大的起伏;二是看经济基本面是否受到伤害,经济是否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越来越向着这个目标趋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宏观经济调控实践证明,宏观经济调控要收到好的效果需要以下条件。

一、调控目标要准确,找到经济增长的均衡区间,避免不一致性

首先,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要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并且一定要有透明度,对市场有十分清楚的导向性,在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上,政府绝对不能给市场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我国长期以来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经济增长的均衡区间、合理的物价水平的区间、可承受的失业率的区间等在什么地方,因而调控目标不明确,使宏观经济调控的意图与调控效果经常脱节。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就是将一国现实的经济增长率控制在潜在经济增长率附近,将一国的物价水平和失业率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

其次,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一定要有一致性。借鉴“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最优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思想,政府一定要确立一个明确清晰的长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然后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长期目标和调控方向,来定位和调整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目标,使宏观经济调控不断地趋向长期目标,并最终实现长期目标。保持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时间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调控目标经常变化,频繁的相机抉择地调整,让市场和企业无所适从,也使市场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使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最终落空。另外政府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上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形成共识,这就需要各个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间有良好地交流和沟通,并协调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有稳定的预期,稳定的预期是对前景基本上可以估计到、预料到。

再次,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要有可以量化的对象,否则难以操作,无从下手。

经济运行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方向的变动性,即经济运行总是交替向上或向下运动,不会静止在某一点上;一个是惯性,当它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有一种冲力,即使加以抑制,也会在原有轨道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停下来,就象汽车刹车后仍会前行一段距离。另外,由于经济过程极其复杂,经济系统经常受内外不确定性影响,以及宏观经济调控者对经济形势及其变化的认知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所以从相对动态的角度看,经济的实际增长不可能年年都落在“最优增长”位置上,长期增长曲线的形态不可能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就是说,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表现为起伏波动。这些情况决定了宏观调控不可能将经济增长率固定在某一点上,而只能控制在某一区间。关于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等于承认经济大起大落是合理的,宏观调控也就失去了意义;过小,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通常认为,在适度经济增长率中线上下浮动0.2个百分点较为合适。同样,合理的物价水平的区间和可承受的失业率的区间也如此。

现实中要确定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区间往往比确定一个宏观经济调控点更容易。应该承认由于宏观经济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行的,特别是在遭受各种冲击后,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等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虽然难以立刻准确地判断经济发展新的均衡点,但判断一个大体区间还是可以做到的。

二、建立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能够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做出适应性的反映

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微观基础,即建立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能够对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作出适应性的反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并不纯粹地取决于政府拥有怎样的调控手段或调控工具、调控的时间选择和调控力度的掌握,它还取决于微观经济主体能否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做出反映及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需要有实在的市场基础条件,这主要包括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主体责权利的平衡,并最终反映到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反应上。

三、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

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才能使市场信号及时准确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能够将市场信息在市场之间及时传递,有效地配置资源。

统一的市场可以从多角度作出规定:首先,从市场体系规定看,统一的市场一定是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各类要素市场。其次,从产品和要索的流动性规定看,在统一市场上,市场充分竞争性的特征是指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自由流动,产品和服务自由流动。第三,从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地位规定看,统一市场是指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各类市场并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第四,从市场规则规定性看,各个地区的市场规则统一,各个地区市场按照统一规则运作。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收到良好效果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是直接调控,而是间接的调控,即通过“市场”这个中间环节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调控或者说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调控,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去调控;是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式进行调控,而不是以通过对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的方式去进行调控。因此“市场”这个中间环节的成熟程度、完善程度就直接影响着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如果没有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企业要进入或退出市场要面对重重壁垒,宏观经济调控收到效果就无从谈起。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要收到好的效果除了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外,还要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广义的市场机制包括许多内容,除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外,还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等。这些机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利益诱导的方式进行,因此必须依靠健全的市场机制。如果市场机制不健全很难想象宏观经济调控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有利时机

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就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

有利时机,见微知著,防范于未然,走在形势变化的前头,能根据经济运行势态,审时度势,主动调控,选择好时机和切入点,并善于“打移动靶”,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态势调整调控方向和力度。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时间的早晚有先行调控(预防性调控)、同步调控和滞后调控之分。宏观经济调控根据主体调控的行为方式,有主动性调控和被动性调控之分。主动性调控建立在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准确认识、及时判断和决策的基础上;而被动性调控往往建立在调控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认识、判断和决策,不准确、不及时的基础上。只有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对国民经济运行做出预期的和前瞻性的调控,才能主动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有效地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相对一般事后的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性有以下好处:一是预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产生先发制人的效果,即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予以先发制人的制止,以防止事态的扩大;二是预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可以降低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本,甚至事半功倍;三是预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可以降低市场风险。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已经充分预期了市场未来的可能发生的风险,宏观经济调控本身将有针对性地防止风险发生和扩大。因此,预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可以带来积极的效果和影响。

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性和前瞻性必须建立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机制。所谓预警是指对于某一系统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期性评价,以提前发现该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为提前进行某些决策、实施某些防范和化解措施提供依据。经济预警分为宏观预警和微观预警、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等。

五、要选择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好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有时需要多步小幅的渐进式的微调或平滑调控方式,有时需要“一步到位”的激进式的大力度的调控方式。既可以一次性地将经济指标调控到目标水平,也可以分步渐进地调控,逐步地将经济指标调控到目标水平。

不同的调控方式会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不同的影响,不恰当的调控或者激进式的调控本身可能会成为经济波动之源。各国政府不断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逐步舍弃了“一步到位”的激进式的大幅度调控方式,而转向多步小幅的渐进平滑的调控方式,这样做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可以降低宏观经济调控本身给经济造成的冲击,降低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自由运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从而能够平滑经济波动,使宏观经济在两种均衡状态之间平滑过渡,使经济在遭受各种冲击后逐步收敛到均衡状态。多步小幅的渐进平滑的调控方式是对经济运行遭受的冲击做出谨慎反应,通过多步小幅渐进平滑式调控,以收敛方式搜寻新的经济均衡状态,这必然成为不确定经济中宏观经济调控的最优选则。

多步小幅的渐进式的微调或平滑调控方式,其每项措施都是市场可接受和可消化的。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多”,即调整次数多;二是“小”,即调整幅度小;三是“短”,即每次调整间隔的时间短;四是“稳”,即调整过程比较稳,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五是有“可逆性”,就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可升可降、可上可下,通过不断地试错来获得正确的选择。

多步小幅的渐进式的微调或平滑调控方式,能够使中央政府观察到调整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每次微幅调整后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变化的情况,获得更多的有关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新信息,在新的经济运行信息集内决定进一步的调控幅度和力度,从而降低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运行影响的不确定性,降低政府调控本身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和波动,提高了宏观经济调控效率。单纯一次微小幅度的调控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足以将宏观经济调控到中央政府的目标区间,但在多步小幅的渐进平滑调控中,却具有极强的信号意义,影响市场和公众预期。中央政府运用多步小幅的渐进平滑调控方式,保持调控的同方向性和时间一致性,避免调控的反复和曲折变化,从而形成调控连续多次的效应累积,能够在一条近似调控路径上,趋近于宏观经济均衡状态,多次微调优于一次性大调整。相比一步到位的激进式调控,具有更高的调控效率,更具有灵活性,它通过避免使用“过紧”或“过松”的手段实现经济总量较小幅度的增减,有利于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微调适应于周期性上升和周期性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的微调以“点刹”为主,目的是控制加速度;下降阶段微调以“点油”为主,目的是控制减速度。

在利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多步小幅的渐进平滑调控时,还要考虑“理性预期”对其的影响。有人通过对美联储利率的历史分析,得出结论,理性预期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将大大降低利率微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认为,适应性预期在未来通胀、产出缺口等形成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纵观美联储政策的变化以及对市场干预,实际上就是顺应市场预期,又引导市场预期变化。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摸索出一种以微调为主要特点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即对付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紧缩政策力度;对付通货紧缩压力,逐步加大扩张政策力度,我们称之为逐步升级模式。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要增强稳健意识,加速或上升要平稳,减速或下降也要平稳,保证增长的持续性。急剧上升和急剧下降都是不可取的。

我国过去在经济衰退时,采取强力扩张政策,推动经济加快增长;在经济过热时,又采取强力收缩政策,给快速发展的经济减速,结果引起经济大幅波动,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在经济上升期,受急于求成思想影响,政府采取高强度的扩张措施,使经济惯性的向上冲力更加猛烈,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陷入严重过热。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采取高强度的紧缩措施,将经济由上升转为下降,但为了迅速制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又继续保持高强度的紧缩力度,使经济惯性的向下冲力更加猛烈,进入严重过冷,经济惯性使宏观经济表现出周期性。

多步小幅的渐进式的微调或平滑调控方式,也被一些经济学家概括为“逐步升级”模式,是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有两大特点:一是逆经济惯性的方向进行调节;一是小幅度、同方向的连续调节,也就是微调。前者大大减小了经济波动幅度,后者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惯性,但存在着一个弱点,就是它的力度太小,每次仅变动利率0.25个百分点,往往低于经济惯性的冲力,因而只能延缓经济趋于过热或过冷,而不能及时加以制止,只是在多次微调积累成“重调”后,才能制止经济过热或过冷。但这已耽误了一段时间,使经济增长偏离潜在增长率的程度较大。可见,逐步升级模式虽然好于大起大落的模式,但还无法保持经济在高位运行,有时波动幅度偏大。

由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是在各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中央银行掌握的信息存在时滞,也不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经济结构真实情况,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具有不确定。因此在经济运行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多步小幅的渐进式的微调或平滑调控方式,不能不说是最优的选择。

六、掌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或政策的运用力度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的调控部门要做到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运用力度精确和适度,就要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把握,有时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正考验一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基本的成效。“适度”不是一个简单的词,稍欠火候、矫枉过正都是损失,都是没有把握好机会。

精准地掌握好宏观经济调控,就是既不能调控力度过大,也不能调控力度过小。如果宏观经济调控力度过小,低于经济发展惯性的冲力,就会延缓经济趋于过热或过冷的时间,而不能及时加以制止。例如,当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而出现通货膨胀时,小幅度地提高利率,虽然能延缓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势头,但无法使之由上升转为下降,结果经济增长率继续上升,政府或央行不得不一再提高利率,直到利率提高到很高水平,才制止经济过热。政府调控力度有时之所以要大一些,是因为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后,要扭转经济运行方向,使之向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回归,力度小了不行,必须是中等以上的调控力度。事实上,西方国家政府也是靠多次微调积累成“重调”才制止了经济过热或过冷,但已经耽误了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程度较大,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偏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需要很好地捏拿,力度小了,无济于事;力度大了又会矫枉过正。一般来说,如果对经济过热发现得早、动手快,过热程度还不高,就没有必要采取高强度的紧缩措施了。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就证明,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力度必须精确。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缺乏精确性,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在经济出现过热之前,在问题发展到严重程度之前,大家都不愿意泼冷水,都不采取措施。问题继续发展蔓延,一旦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各种手段集中出台,效果虽然显著,但也可能存在调控力度失衡问题,即前期力度偏弱,后期力度偏大,或前期有不作为之嫌、后期有做过头之嫌,结果是前期经济过热或增长偏快的恶果已经悄然形成,后期则有速度回落过快并带来其他不良后果的风险。七、掌握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持续时间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掌握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政策的持续时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出台后,一方面,不要在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之前就退出;另一方面,也不要在其充分发挥作用之后还迟迟不退出。不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出台要适时,而且政策退出也要及时,唯有如此,才能使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效达到最佳。

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的持续时间,一个是要注意经济的惯性,一个是要准确地判断经济的拐点。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都存在着明显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某种经济变化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干扰,惯性过程要到形成惯性的推力完全衰退时为止。当经济趋好时,反应灵敏的企业立即扩大投资,增加产量,反应迟钝的企业则要观望一段时间才逐步跟进。随着市场趋好信号的加强和“羊群效应”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扩张行列,使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进入上升通道,表现出一种向上的惯性;在经济增长趋于不景气时,反应灵敏的企业首先削减产量,降低投资规模,反应迟缓的企业也随之陆续采取紧缩行动,使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进入下降通道,表现为一种向下的惯性。

正是因为企业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有一个从不一致进而到一致的过程,从而形成经济向上或向下惯性,经济的这种惯性加剧了经济失衡的波动。在经济上升时期,它推动了经济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进入过热;在经济下降时期,它推动经济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进入过冷。因此抑制经济惯性,将经济增长率稳定在潜在增长率附近,就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时,不能不考虑经济发展惯性的因素。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或政策时,还要准确地判断经济的“拐点”。在经济学上,人们使用“拐点”一词时,有着不同于数学的含义。经济学上的“拐点”一般是指经济从衰退走向繁荣,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增长趋缓或衰退趋缓都不能算作“拐点”。按照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拐点”总是要来的,拐点有两种,一种是大拐点,一种是小拐点。大拐点是指经济周期上升或下降通道出现反向逆转,出现剧烈的大的转折,这种转折要付出巨大的调整代价,小拐点则是经济周期由上升或下降通道向下或向上平缓转移。政府应尽可能地化大拐点为小拐点,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政府不断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就是要化大调整为不断的小调整,以防范大拐点的出现。美国著名经济周期专家熊彼特先生当年就曾经把经济周期波动中的繁荣的转折称为“清理的过程”。他把这种转折或清理过程也分为两种:一种称作“清理的正常过程”,指周期波动中必然的、有益的调整;另一种称作“清理的非正常过程”,指具有巨大损失和破坏性的调整。我们这里所说的“小拐点”,可以对应熊彼特先生的“清理的正常过程”;我们所说的“大拐点”,可以对应熊彼特先生的“清理的非正常过程”。

市场经济运行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不是一马平川,长期中的起起落落是周期,短期中的上下震荡则是波动,受季节因素、预期易变和突发事件的影响,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出现沟沟坎坎,将短期波动误解为长期周期变化,则有以偏概全之嫌,影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质量和效果。

八、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有有效的市场传导机制

宏观经济调控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或政策还要有有效的传导机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的传导过程一般是通过先传人一个经济变量,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影响其他经济变量,最后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和高效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或政策的选择有赖于传导机制的畅通。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三个渠道:一是利率渠道。利率渠道,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利率和汇率,进而影响到投资和净出口,最终影响到总需求和整个经济。即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一利率影响投资一投资影响总需求和整个经济;或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一利率影响汇率一汇率影响出口需求一出口影响总需求和整个经济。如利率上升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一净出口下降一总需求或总产出下降。在上述传导过程中,最终目标是总需求或总产出,传导机制是利率,政策工具是货币供应量。当然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并没有那么简单,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个倒u曲线关系,过高和过低的实际利率都不利于投资的增加。利率降低虽然使投资成本降低了,但不利于吸收存款,使资本没有来源;而利率太高了,储蓄增加了,但又会加大投资成本,从而减少投资。利率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影响投资、消费和社会总需求。

二是金融资产价格渠道。金融资产价格渠道,即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一利率影响股市投资一股市投资影响股票价格一股票价格影响企业投资一企业投资影响总需求和整个经济。货币供应量变化之后,通过资产替代影响到托宾q值,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出。

三是信贷渠道。信贷渠道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实行宽松或紧缩的信贷政策,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达到平衡经济的目的。在货币经济学中,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信贷渠道。斯蒂格利茨还将信贷在货币政策中重要性上升到了“新范式”的高度。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理论强调,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富净值减少,企业可能会更容易过度冒险投资,而金融机构却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这使得企业的借款能力下降,企业投资下降,产出减少。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理论还强调,在面临信息不对称约束时,金融机构更愿意对财富净值更大的企业进行贷款。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即财政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对于经济运行过程和各种经济变量(消费,投资等)影响的内在机制。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核心在于消费倾向,其财政政策传导过程表现为:财政政策手段一收入分配变化一边际消费倾向—社会总需求改变一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府提高或抑制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是投资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我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通。收入过多转化为储蓄而又不能被消费和投资所吸纳的状态继续延续并不断得到加强,从而使我国财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张银杰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论文 篇3:

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完善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体系。研究方法:文献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1)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2)主要内容和手段包括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和统计、地籍档案和信息管理等。研究结论:(1)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要科学翔实;(2)土地变更调查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细化;(3)完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4)强化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5)建立完整统一的土地统计体系;(6)加强地籍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关键词:地籍;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当前,土地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既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国家加强国家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还是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迫切需求。而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把好土地“闸门”,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需要全面、现实的地籍成果作为支撑和依据。

一、地籍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

1.地籍的内涵分析。地籍,俗称土地的户口,是用来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和价值等基本状况的籍册和文书档案。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基本特性。而对地籍的管理主要是国家为建立地籍和研究土地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和经济状况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现阶段中国地籍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管理、地籍档案管理等内容。

2.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二、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1.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能够合乎客观需求。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的调控,有利于尽快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2.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是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依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依据,建立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可以全面掌握真实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土地产权状况以及土地的变化动态等基础信息数据,,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充分发挥了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闸门”作 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3.地籍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坚强的法律支撑。要使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好效果,必须要使地籍相关政策制度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10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物权法》正式实施;2006年12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2008年2月1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正式实施;2008年2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土地调查条例》。这一系列与地籍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

三、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分析

1.土地调查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全面、现势、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调查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的清查。通过土地调查可以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翔实的数据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运用遥感技术和土地调查等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具有监测成果的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层次性、技术要求的区域性、技术手段的综合性等特点。

3.土地登记和统计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土地产权保障,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土地登记是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审批、注册登记、确认、发放土地证书的法律制度。中国土地登记具有强制性、公信性、完整性、连续性和保护性的特点。只有通过土地确权登记,才能确认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维护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

4.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土地等、级、价体系。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和价格化的过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目的是评价和划分土地的质量等级以及建立土地的价格体系。

5.地籍档案和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化、航空航天遥感和3s等高新技术,在地籍管理中广泛应用,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应用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现是其信息直接反映每一块宗地的特征,它包括宗地的基本信息(位置、面积、利用类别、等级等),权属管理(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附着物信息(地上、地下建筑及各种设施情况),文档信息(调查原始资料、法律、条例等)和图形信息(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四、建立完善的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体系

1.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要科学翔实。开展和实施土地调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土地调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要保证土地调查数据具有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只有科学翔实的土地调查数据,才能够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2.土地变更调查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细化。《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且要求每年都要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变更调查不仅保持了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且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地检查、补置、更正,使地籍数据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和补充。土地变更调查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年度全部实际建设用地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土地变更数据。

3.完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成果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保护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修改完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监测成果的标准化;加大遥感监测及其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应用遥感监测成果,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提供分析成果数据依据。

4.强化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不仅是依法确认土地权属、保护和管理土地的重要制度和关键环节,也是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重要途径。土地登记对明确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保障土地交易安全,维护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地产权者权益,还可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为保护土地资产,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物权保障作用。

5.建立完整统一的土地统计体系。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城乡土地分类体系,进行土地统计和汇总就必须要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和综合统计的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标准,包括规范统计指标名称,统一指标解释;规范统计调查时间,明确统计时段;规范统计调查范围,明确统计对象;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方式,形成相对完整的土地统计体系。

6.加强地籍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加强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变化状况、土地产权、土地价格等地籍基础数据的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地籍数据库,可以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和进行土地科学性决策,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及时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基础性和公益性信息服务,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用地信息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公强.地籍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13.

[2] 杜海平,詹长根,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34.

[3] 编委会.《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与地籍管理操作规范化、数字化实务全书[M].北京:土地科学出版社,2006.

[4] 张国玉,吴建廷,周立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籍信息系统的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7-210.

[5] 汤建国,陈刚.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6,(4):55-56.

[6] 高向军,马仁会.中国农用地土地等级评价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2,(1):165-169.

[7] 林宗监,程烨,张继贤.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及问题评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4):3-7.

作者:唐欣

上一篇:区域经济质量评价论文下一篇:科技银行创业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