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2022-09-12

随着高血压人口的增多, 高血压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已成为导致死亡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已证实, 有效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能方便地记录24h内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 以及昼夜血压的波动规律。选择我院2006年l2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观察, 以探讨其血压变化趋势及预后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l2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男51例, 女29例, 平均年龄 (61.4±8.5) 岁,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1], 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

1.2 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在患者入院后未进行降压治疗前, 以入院时人工测定的血压为首次血压, 随后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动态血压, 分别对两组患者人院第1天和第7天时动态血压变化进行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中华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 (NIHSS)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 分别对入院第1天、第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监测等方面数据用表示,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监测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动态血压, 首测血压值与动态血压值比较, 无明显差异, 血压值呈自然下降趋势, 第7天与第1天比较有明显下降, P值<0.05。神经功能评分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在1d内不同时段血压呈规律性变化:白昼升高, 夜晚降低, 呈双峰一谷或双峰双谷的昼夜节律改变, 正常血压昼夜节律白天高于夜晚, 夜间下降值大于白天的10%, 呈勺形曲线。这种昼夜血压节律的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及保护心脑等靶器官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这种特定的生理节律消失, 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则使靶器官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压力下, 易造成心、脑血管内膜损伤, 而导致器官受损和功能障碍, 心、脑血管损害事件发生增多。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相继报道非杓型高血压在靶器官损害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即使血压正常者, 其昼夜节律消失也有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同等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3], 反杓形血压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说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不仅包括血压水平的升高, 还有赖于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能强有力地预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 [4]。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增高的机制主要认为是应激反应起作用, 应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产生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从而导致高血压。我们认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升高是机体应激代偿的结果, 是对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受损的病理生理反应, 脑循环自动调节机制受损后坏死组织周围缺血半暗带区的血液灌注压取决于血压变化, 动脉血压升高可改善这个敏感区的血流量, 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降血压治疗打破了机体血压代偿功能, 平均动脉压降低使脑灌注降低, 从而加重受损脑组织缺血缺氧程度, 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于急性期血压骤然升高者, 我们仍主张降压治疗, 但降压治疗调节的上下限应在200/120~160/l00mm Hg, 以保障有效的脑灌注。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 (NIHSS) 评价患者发病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 第7天与第l天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 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 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血压,预后,动态血压监测

参考文献

[1] 张云峰, 白树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9) :10~12.

[2] 中华神经科学会.神经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2.

[3] Ogkubo T, Hozawa A, Yamaguchi J, et a1.Prognosis sig-nificance of the nocturnal decline in blood pressure in indiduals with and without hight24h blood pressure:the Ohasama study[J].Hypertens, 2002, 20 (11) :2183~2189.

[4] Bastos JM, Bertoquini S, Silva JA, et a1.Relationship be-twee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values and future Occurr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and coronary event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Rev Port Cardiol, 2006, 25 (3) :305~316.

上一篇:房地产投资控制及项目管理的探析下一篇:丹大高速公路推行市场化养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