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传统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专业上的职业教育向融合,通过文献、调查及个案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解决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等教育传统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等教育传统研究论文 篇1:

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差异研究

[摘要]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的职业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横向上看,高等职业教育针对的是集成性和收敛性职业,而传统的高等教育侧重于较为宽泛的职业岗位与社会领域。从纵向上看,高职教育着眼于职业的基层岗位,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面向中高层的职业岗位,培养的人才突出理论知识与概念技能。因此,传统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学术性与职业性上有所侧重,而且有所兼顾。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传统高等教育 职业属性 差别 对策

[作者简介]叶华光(1972- ),男,湖北英山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职业教育。(湖北黄冈438002)

一、引言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传统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大类型,传统高等教育主要是指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自我国高等教育的队伍中首次出现职业教育以来,教育界和理论界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的讨论和研究从未间断过。这不仅反映了教育界对高职教育的极大关注,也映射出高职教育理论的虚缺倾向。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近十余年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深入,并在诸多方面形成了共识,确立了以职业性为标准划分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主要边界。在这一主流思想的指导下,高职教育开始步入内涵发展的良性轨道,并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核心,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大批颇具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如订单教育、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以职业性划分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类型边界,采用的是职业性的强弱为标准,并非以职业性的有无作为尺度。在强调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并没有否认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只是二者职业性的程度及表现形式存在差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观的嬗变,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内涵发生很大变化。按照权威的文献解释,“学术性”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理论研究性工作的能力,“职业性”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应用性、技术性实际工作的能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来看,实践是处于第一位的。简单地说,理论是指经过“实践概括”而形成的“有系统的结论”,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基本问题。概念往往是理论的基本元素,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撑,逻辑推理是理论形成与扩展的基本形式。因而理论描述的客体就是实践作用的对象,是在大量的实践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实践不仅为理论提供了来源与路径,而且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理论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指导实践和预见未来。正确的理论可以有效地克服实践的盲目性,提高行动的预见性。所以,高等教育应该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协调发展。然而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国内国外都曾经出现过一边倒的倾向。例如,在我国,从历史上的“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到当前重“一流大学”轻“高职院校”观念的存在,都有力地佐证了这一判断。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是其社会价值的基础,如果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动摇社会价值的根基,因而也丧失了其个体价值和知识价值。如果传统高等教育只注重学术性,而忽视其职业性,显然脱离了社会分工的实际及人力资源分布的实际。如果按照社会分工进行考察,从事理论与技术的高端研究工作往往只能或只需由小部分人担任。大部分从业人员进行的是应用型、操作型的工作。如果按照工作的职务级别来看,绝大部分人位于基层,其次是中层岗位,高层职务的人数最少,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分布。因此,传统高等教育如果不注重职业性的发展,必然加剧教育目标的设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因此,强化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在其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问题上有所侧重,加强二者职业性差异的研究,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高等教育的职业性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是指高等教育以职业为起点并以其为归宿而开展教育活动的属性。具体而言,高等教育要以培养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职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职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层次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演进。从管理的角度分析,任何职业在纵向上都存在行政层次。从职业化的程度考察,职业在纵向上还存在技术级别的差异。因此,一般表现为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行政层次,以及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技术级别。行政层次的差异是以职业活动的形式为依据进行划分的,职业活动的形式具有物化和人化两种基本类型,物化活动主要是指以一定的劳动工具与设备为手段进行的生产性活动,而人化活动主要是指以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对从业人员进行指挥和协调为手段的管理性活动。在职业活动中,物化活动的比重越大,其行政层次越低;如果人化活动的比重越大,其职业的行政层次越高,如图1所示。

从教育层次的设计目标来看,各国基本上都沿用初级教育—中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逐层演进的设计思路。所对应的教育功能也依次按照基础教育—职业预备教育(中职教育除外)—职业形态的教育逐级提升的,如下表所示。职业形态的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具有一定职业指向和具有职业属性的教育,整个高等教育就属于这一类型;而职业教育主要是指职业指向更明显,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均具有特定内涵的一类教育,如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值得说明的是,普通的中级教育(不含中职教育)除了继续完成学生的通识教育任务外,还增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课程,为将来学习理、工、农、医、文、史、政、法等不同类别的专业打下基础。在普通中级教育的高级阶段(高中),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开始出现了文理分科,其实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未来职业方向的分类,为职业形态的高等教育奠定知识与理论基础。从这一点看,普通的中级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但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从中级教育中分离出来的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职业特征。

从高等教育的专业内涵上看,专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定职业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技能的集合体,它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依托。这些知识、理论、技术和技能不是泛化的,在内容上总是描述或揭示一定社会领域的基本性质、理论和程式。一所大学所开设的专业群鲜明地体现了社会行业的分布结构,行业性大学所包含的专业群,是本行业内部的不同职业或岗位的近似反映,而综合性大学总由若干个学院组成,一个学院可以看做是一个部门或行业的教育载体,而学院下设的系则是行业或职业的图式,以此类推。最终一个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细胞”,是针对从事这项职业所需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技能而开发出来的人才培养系统。所以,专业所要传播的知识范围与其针对的职业边界是基本吻合的,而且是一定职业的“抽象物”。

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目的看,一个人大约在25岁以前,基本上围绕将更好适应未来社会而进行事业(职业)投资活动,通常称为智力投资。这种投资活动是讲究投入和回报的,回报的基础仍然是通过职业活动服务于社会而获取的待遇和报酬,满足个体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然后以此为平台,通过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从现代社会看,个体的智力投资具有终生性的要求,但基础性和系统性的投资只有一次,即以全日制教育为形式的系统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处于个体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个体接触社会之前的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工程。它要针对个体进入社会的特定领域或行业的预定方向,培养其适应社会职业并适应事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对每一个体所规定的基本去向正是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方向。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每一个体未来发展的不可预见性,或许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高等教育预定的专业方向难以完全吻合,但个体的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依然对个体的未来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因为职业能力最起码包含职业的通用能力和从事一定职业的专业能力。即使一部分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方向与未来实际从业的方向错位,但职业能力中的通用能力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实践所获取的素质和能力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看到,古今中外,政治界的领袖人物没有一例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方向是他日后从政的职业方向,但通过教育所获得的职业通用能力与实际的工作经验成为从政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等教育就是职业形态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高等性来看,它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高等教育是在个体思维处于高度发达时期所开展的更加复杂的教育,从传播知识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上看,均是中级教育无与伦比的。第二,高等教育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教育,并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以社会不同职业为基础,教育更加职业化、精细化和专门化。第三,教育活动更加体现自主性与开放性,高等教育不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也承担着创造专业理论知识的任务。十分明显的是,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以职业性与专门性为支点,如果高等教育没有职业性,那么高等教育将成为通识教育或基础教育的初、中级教育。

三、高职与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差异

(一)职业性的横向差异

职业的横向维度是指在一定时期,根据社会需要某一职业所包含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群落。从二者的基本属性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看,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对应的职业岗位在横向分布上存在差别。由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突出操作技能,那么它所针对的职业是以“典型岗位”为基础的职业。所谓典型岗位是指这些“职业岗位”经过教育者加工、提炼与整合的岗位近似体,在实际部门中并非一定直接对应。因而这里的“典型”至少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种近似的“岗位”所包含的知识与能力是从事这项职业所必需的,没有这些知识和能力就不能胜任这项职业,或不能完全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这种“典型岗位”应该包含完成这项职业所经历的一般程序和操作步骤。或许某些职业岗位的工作存在许多重复路径,并没有完全按照“典型岗位”中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依次完成,但它已经镶嵌在“典型岗位”工作链的节点之中。

因而,高职教育所面对的职业是一组围绕共同工作目标或工作成果,紧密联系相互分工的一组“岗位集成”。它与另一“岗位集成”的分界线是服务对象的差异。例如,教师的岗位都是服务于学生成人成才;医生的岗位都是服务于病人康复。当然,服务对象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小学教师服务于小学生;大学教师服务于大学生,等等。随着服务对象细分的不断进行,岗位层级关系便逐步推进。专注于某一类职业岗位反复操作而形成的操作能力就形成了岗位技能。同时,岗位技能也从会做—熟练—精湛依次提升。从理论上看,处在不同熟练程度的岗位人员依次为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包含副高和正高)技术职称的人员。因而,高职教育的职业横向关系具有岗位的集成性和技能的提升性特征。由于技能是物化的操作能力,是行动的能力,因而它所能适应的职业宽度相对较窄。

而传统高等教育所针对的职业,具有横向拓展与视野更高的特点。它所涵盖的职业岗位为数众多,岗位宽泛。由于传统高等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其理论知识以抽象出最一般规律为目标,往往忽视特定职业岗位的个性特征,因而它培养的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范围更广,对应的职业宽度更宽。职业岗位的横向扩张必然导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异质性越发明显,只有不断地忽略每个岗位要求的个性化,才能从众多的个性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知识。从这一点看,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宽口径、厚理论的优势,但落实到具体所针对的某一基层岗位则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不少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毕业生感觉到学得不实、体验得不深就是这个原因。从理论上看,这是由传统高等教育职业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因而这种现象有它的合理性。但只要传统高等教育着手进行教学改革,一定能够让合理性变为可行性。由于教育的周期性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就能迅速进入职业岗位的中层及以上层次的从业人员,他们都有一个从基层做起的经历。如果传统的高等教育对学生放任自流,将会加剧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之间的脱节,必然动摇传统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为此,大力推进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总之,高等教育的横向职业视野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中是有所区别的,如图2所示。一般而言,岗位的行政层次越高,对从业人员理论知识的要求越高,所能适应的职业宽度越广。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视角是职业的基层,图中纵向虚线表示的是职业教育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针对的都是基层岗位,但与中职教育所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所针对的职业在纵向技术级别上倾向于中高级技术级别,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面向基层的初级技能。图中的横向虚线表示的区域是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宽度比高职教育的要宽广,学生的职业适应范围更广,但对人才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层次中又存在区别。技能性是决定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职业横向跨度的分水岭。如果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要实现高技能的目标,那么,它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数量要受到限制,反之亦然。

(二)职业性的纵向差异

职业的纵向维度反映了某一职业的级别关系,它一般包含行政层次和技术级别两种层级形式。前者是指职务的高低,它是从管理角度划分的层次;后者是指技术能力的高低,是从职业化的程度划分的级别。在行政层次的每一个层级又包含了不同的技术级别。例如,在基层岗位同样也有高级工,在高层岗位上也有初级工的情况。就好比在大学的普通教师中有教授职称,在高层岗位中或许也有少数的初级或中级职称的管理者。高职教育面向的是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而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从纵向的行政层次上看,具有基层性的特征,在技能层次上具有中高级性的特点。而传统高等教育主要针对某一职业的中层或高层岗位,培养中高级岗位人才。按照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基层岗位者更需要技术技能,中层岗位者更多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而高层岗位者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这里的“技能”是技术与能力的统称。技术技能说到底是操作和应用层面的能力,这种技能往往是通过一定技术设备或辅助工具而进行的物化性的操作技能,并深植于个体的条件反射系统之中,形成了具有稳定性和待发性的行动能力,具有内隐性和个性化的特征。脱离工具载体,这种高度个性化的知识技能并非就一定条理化地存在于思维系统中,因而其职业性中内附了物化工具的必然要求。而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是思想层面的能力,在个体的思维系统中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这些技能一般没有显著的职业界限,可以在一组相近或相关的职业群体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因而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具有拓展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因此,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发展性职业的需要,更加注重于拓展性职业以及管理和协调工作团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三)职业性的载体差异

高等教育的职业载体就是专业,专业又通过课程加以片断化和功能化。普通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传统高等教育所依附的专业,是专注于一定领域的系统性知识,它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本领域内具有系统的专门的知识,不断拓宽本领域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在本领域进行开创性和拓展性工作奠定知识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则更强调一定的职业和岗位,职业方向明确。因此,传统高等教育的专业具有宽泛性、系统性和延展性的特点,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则具有针对性、过程性和技能性的特征。由此分析,二者所开设的专业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一是有些专业理论性强,具有揭示本领域的学科规律和完善知识体系的特征,只能由传统高等教育来完成,而不能简单地搬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去。二是有一些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具有集成性、具体性和操作性,这样的专业则应该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实施,而不适合置于普通高等教育中。举个例子,世界经济专业适合在硕士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中进行培养,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由本科教育来办,而对外贸易实务则适合放在高职体系中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早就是一些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工科院校的传统专业,而高等职业院校就不能照搬照抄;会计电算化人才适合高职教育来培养,但会计学则只能由普通财经类大学来培养。这样一来,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是相互补充,在培养的人才规格上相互分工,在人才供给上也就避免了过分雷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二者开设的课程来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课程一般定义为“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的进程”。它是一定知识、技能和行动的集合体,它的纵向关系视其课程所承载的培养目标与知识性质而不同,对于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推进为线索,强调以概念为基础而进行的逻辑演绎与推理,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而对于高职教育的课程,由于其内容是技能性或策略性的隐性知识,它的纵向关系是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强调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的相对完整性,最终指向具有一定技术标准的工作成果。因此,课程的体系与课程的结构存在显著的区别。

四、基本结论

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传统高等教育,其职业性构成了它们社会价值的基础。为此,针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的差异,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根据各自的重点方向,充分兼顾人才的应用技能与职业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传统高等教育也注重实践性教学

传统高等教育面临着两大冲击:一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被推向了市场,人才的质量和规模由市场进行评判;二是在高等教育中增设了高等职业教育,意味着在高等学历的人才结构中已开始出现了一大批操作和应用能力强的人才供给,扩展了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的范围。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高等教育如果不着手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仅凭理论优势是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为此,传统高等教育要以其职业性为基础,充分考虑职业性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为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理论教学也要作必要的调整与优化。要精选理论知识的内容,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前沿性,适当弱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核心的理论知识重点讲,应用性的理论知识做中讲,最新的理论知识选择讲。切实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实践实训活动,增强学生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并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传统高等教育也应该着手专业调整

本科培养、硕士培养和博士培养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有所分工。由于三者的职业宽度并非一致,所以对应的专业口径存在差别。博士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在本领域有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其专业必须体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前沿性,而硕士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应用本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生产问题,其专业必须体现理论知识的生成性与方法性。而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能够直接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迁移能力。例如,师范类的中文专业应该在本科教育中开办,汉语语言文学则适合由硕士培养的专业来开设,而语言文学则适合放到博士专业中。在传统高等教育中,要全面清理专业设置的情况,根据各专业的性质与人才培养目标,各就其位,既体现社会职业的发展与演进,又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层级与提升。

(三)高职教育要兼顾学生理论知识的拓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职业性最强的一种教育类型,其职业性是通过专业建设与培养模式加以实现的。为此,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前提,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本。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要根据社会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改造落后不适应形势要求的传统专业,在保持部分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技术的发展融入新的职业技术内涵。另外,高职教育要积极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型专业。加强专业调查与研究,搞好职业分析与预测,对于职业口径宽、技术密度大的新型职业给予高度关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此为基础,整合开发一批新型专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沿袭下来的职业技术含量不高的落后过时的专业,要尽快淘汰出局,节约教育资源,实现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最后,高职教育的学术性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层面,教师的研究工作要扎根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教学改革等环节,突出高职教育的学术性是其职业性延伸的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兼顾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学生虽然是以培养应用技能为主线,但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强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当然学生的技能是在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训练出来的,这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牢固而深刻,但从理论知识的总量看,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相比处于弱势,但应该将学生理论提升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基础上,通过选修课、理论讲座等形式,弥补学生理论知识的不足,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因而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充分考虑拓展课程的开发,将具有必修性与扩展性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供必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凤娟,李泽.知识观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王质明.从“技术”的角度观察高职教育培养目标[J].职教论坛,2006(12).

[3]赵月望.论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3).

[4]宋云龙.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J].现代情报,2005(10).

[5]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6]刘芳,靳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新课程师资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叶华光

高等教育传统研究论文 篇2: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研究

摘 要: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专业上的职业教育向融合,通过文献、调查及个案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解决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共通性、继承性、共享性和支持学生个性化成人成才的共同属性,立德树人是整个社会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着力点, 历史上的各种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都对当下社会有表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民大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是当今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现状

(一)国家提高软实力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

“软实力”一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文化软实力是表现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认可、传承的程度,是展示民族特色与魅力,得到其他国家认可的重要方面。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提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2014年习总书记曾经讲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已经走向正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古至今都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传统文化与教育共同完成着学习者的道德养成、行为标准、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上的引导、启发和规范。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这笔财富需要传承。高等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何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并于现代学生的价值观相融合是一道难题,如何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信息时代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研究的重点,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去影响和启迪大学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热点。[3,4]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挥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着力点,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自强自立的精神,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把这一概念提出。它是社会群体在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要求和思考习惯上进行的对其组织成员施加的管理和约束,并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因此,脱离本身的文化背景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管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上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认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会更具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全球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的文化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个性、刺激,但是缺乏现代人文精神熏陶,过多过杂的信息让学生缺乏主动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目前,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攻击下,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大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自骄自负、道德观意识浅、诚信异样等现象。既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又限制了自身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点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根本上还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文化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换言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既不能把思想政治课简简单单变成文化传授课,更不能仅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略过,避免发生两极教学。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底蕴互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抢救、展示、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挖掘和利用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行动总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大批具有喜爱传统文化研究、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教育管理者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才的重要影响,要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师要有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正确认知,要宣传、展示、继承和创新“原生态”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为支撑现实生产的强大动力,教会学生正确吸收和判断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造,促进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一)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促进道德观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综合发展。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网络爆炸式的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不成熟、认识不深刻,特别是网络虚拟世界对学生世界观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异域文化的冲击,这些都需要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判断能力,为学生成人成才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指导。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环境育人的效果,能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对学校有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大学生在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收到的影响因素过多,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引导和感染的重要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与校园环境在文化认同上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为了实现中国梦,对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细致的梳理、研究、甄别、展示、继承和挖掘,整个过程要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个过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契机,可以让丰富、多样、充满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让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住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进行碰撞,促进正能量的传播。

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能量的源泉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悠久文明需要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和发展需要大学生理解、践行、甄别和发展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市场认同、就业需求、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个体思想活动的适应性、独立性、扩展性、变通性和自主性等正在增强,人们有自己的独立需求,这种精神上的需求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的引导,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的牵引才能健康成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践行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导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形成文化归属感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打造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培养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感情内在文化,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品格,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软实力[EB/OL].

[2]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

[3]王润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1):21.

[4]焦艳,黄琳庆.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基金项目:2015年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产学合作背景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2016年度渤海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高工科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丽艳(1979-),女,满族,辽宁铁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

作者:韩丽艳 安立奎

高等教育传统研究论文 篇3: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索

摘要:我国传统研究生德育方式方法一般注重德育客体的被动接受,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方面纯粹灌输,在新形式下工作效果不明显。基于这种现状,如何创新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使研究生德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是摆在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教育者为核心,注重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其提供学习情境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创新我国高校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借鉴。

关键词:建构主义;研究生;德育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的新时代,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党的章程里着重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人才竞争的本质就是教育的竞争,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任。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素质更是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视域中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探讨,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规律,意在有效完善和改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被称为结构主义,指代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教育、思想德育的重要理论参考,不但风靡于欧美各国,而且在国内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建构主义理论从出现到完善成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可,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进一步完善,成为学术界研究教育教学和思想德育的主流理论[2-3]。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中,教学方式并不应该是简单的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应该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激发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新的内容[4]。建构主义教学观既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价值。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激发、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与提高,学生则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也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赖以形成的基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可概括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利用情境、写作、会话等要素,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5]。归纳可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抛弃了以强调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模式,转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精心设置的教学环境,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索。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纯作为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建设者。

2、建立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2.1建构主义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建构主义对教学理念以及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诠释,虽然仍有许多不完善和受质疑之处,但对于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仍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6]。

首先就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启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述内容为主,而学生为辅,学生以听讲接受知识为主要学习途径。建构主义以研究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培养研究生对知识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与对知识体系的建设。教师更应该帮助、辅导研究生建构知识体系。这一观点为转变傳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启示: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重“教”轻“学”的传统观念,更加注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7]。

其次就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教师起到灌输者的角色源源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中外教学的种种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同时这也是违背教书育人的真正理念。对此,建构主义给出了如下判断,教师把知识讲授给研究生,并不意味着这些知识已顺利“进入”研究生脑海里,更不意味着研究生已掌握消化这些知识并据为己有。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抛锚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8]。这些教学方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常常提及的启发式教学、创新式教学与实践式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同时,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注重研究生新知识体系架构的搭建。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原有的不完整的理解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影响,如果忽视则会使学生的理解与教学目标产生偏差。建构主义围绕着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搭建新的知识体系这一理念,与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脉相承。

再次,建构主义强调利用环境、对话、合作等学习要素来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学教为一、乐在其中的学习境界,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9]。鉴于此,建构主义要求教学教材中教师传授的内容比例大幅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研究生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师传道受业的手段,而是起着创设情境、配合协调和会话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说作为研究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工具。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适度增加与研究生生活关联程度高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提出一些与社会现实相符、与教材课本相联的真实案例,使研究生能够在教师所提任务基础上,形成研究小组、搜集资料、自主讨论学习,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最后,建构主义对于研究生的评价具有很大启示。研究生评价指的是依据一定标准,对研究生个体学习的进度跟踪及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分析和判断,以期达到学习效果最佳的状态。其目的就在于促进研究生个体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科学的研究生评价不仅仅要重视研究生的学业成绩,同时要关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全方位的明晰研究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帮助研究生群体认清自我,充满自信。国内高校思政教育的传统方式普遍采用考分评价标准,考试独立于教学,导致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并没有真正领悟课程的精髓。导致如下几点问题:第一,在评价方法上,注重以试卷为评价载体,评价方式单一;第二,在评价主体上,注重他人的评价,忽视研究生对自身的评价;第三,在评价指标上,更注重考试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更多的以考查研究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出发点,采用更合理的评价指标的更丰富的评价方法,重视对于研究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思考观点对我国高校思政课的研究生评价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10]。

2.2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德育模式为主、传授模式为辅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工具型模式相比,它将德育教育的现实性、超越性等功能,巧妙地寓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培养目标上,既通过德育教育传授实际工作的规范要求,又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标准去塑造与培养人才。同时它也给出了今后德育改革的方向[11]。

2.2.1构建主体性研究生德育模式

以主体为主的德育教育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研究生德育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主体教学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主客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的方式,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尤其强调和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使之成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12]。

2.2.2主体性研究生德育载体的整合与开发

德育教育的主体要推动客体的心理建构,离不开德育载体,从而主体对载体的熟悉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德育载体、构建教学情境,从而产生最佳的德育教育效果,也就是说研究学校德育载体的有效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将现有的德育载体与研究生身心特点、个性差异、教育背景等相结合,积极开发促进研究生主体能动性。

2.2.3优化研究生德育环境

学校应通过塑造校园文化,创造一个沉淀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充满朝气的育人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把校园学风变成学生们的内在素质。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网络新媒体在研究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这使得研究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强烈的信息意识,但也面临着文化糟粕产生的消极影响。

3、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研究生德育载体研究

体验式教育、纵向管理、社会实践是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利用建构主义的理念,使之符合研究生的身心特点和切实需求,增强研究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提升现有载体有效性。

3.1体验式培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研究生德育的方向探索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体验式培训无论是培训情境的设置,或是培训的教学指导、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最终成果的展示,都充分体现了培训方法是培训师指导下以培训者为主体的培训。在此基础上,体验式培训改善了传统培训模式的培训者被动接受的缺点。体验式培训非常强调培训者的投入,强调“投入多少收获就多少。”希望培训者全情投入培训,建构自己的知识[13-14]。

3.1.1体验式培训的建构主义分析

体验式培训强调“教师是站着的培训者,培训者是坐着的教师”,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体验式培训强调的是教师不再单纯的作为知识传递者,其更多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经验从中学习。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验式培训中的教学思想还在于鼓励教学信息的全方位流动。

上海交通大学引进体验式培训项目已有十余年,部分思政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锻炼成长为体验式培训师。体验式培训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展非常广泛,在师生中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在体验式培训中,大家积极主动性很高,能够很快融入到情景中,气氛活泼热烈,而且对研究生德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体验式培训中,有一个经典的学习循环:首先培训师会创造一定的活动场景,培训者全情投入在这个场景中利用自己的以往的经验去解决设计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后,在培训师的引导下进行团队的分享,培训者通过自我的认知建构对问题的认识和经验的成长,并最终改变自己在未来生活中经验,达到培训者的自我成长。

3.1.2通过体验式培训探索研究生德育的有效载体

1、诚信教育。孟子曾讲过“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怎样有效的进行诚信教育是研究生德育中的关键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在体验式培训中引入诚信主题模式,在培训师的引导下,让研究生自我建构自己的诚信标准,从而有效的促进研究生的诚信水平。具体进行诚信教育的方法是:在项目规则明确的情况下,培训师刻意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对项目做出评论,而是发挥培训者自我监督和培训者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在项目进行完毕后,在团队分享环节,培训师将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享,并让培训者自我点评,建构大家共同认可的诚信标准,从而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可开展此类的项目很多,诸如“盲人搭绳房”、“星际之门”、“无敌风火轮”等项目。

2、沟通管理。在体验式培训中,特别为研究生设立了“沟通管理”为主题的培训项目,通过1至2天的沟通管理培训,让研究生处在一个沟通不畅的情景中,如不能准确阐述信息、措辞不当、没有恰当的聆听等,使研究生认识不良沟通的后果,并在项目结束后的分享中,通过培训师的引导,使研究生自我建构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在此方案中,可以采用的项目有“盲阵”、“急速60秒”和“大风吹”等项目。

3、领导力培训。在体验式培训中的领导力专题培训中,从培训者的积极进取、强烈欲望、正直和自信等若干方面来提升领导力,体验式培训中,培训师创设了以往生活中需要领导群人来完成的情景,培训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参与到此情景中,在项目结束后,在培训师的团队引导下,培训者又自我建构了自己认为的领导力模式,从而更加强化了自己的领导力。在此方案中,“团队组建”、“解手鏈”等项目均可适用。

4、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指的是对事物的因果、区别等方面进行前沿性思考,想前人之所未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等措施的新方法的思维模式。在体验式培训,我们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培训者在无畏的环境、充分的沟通、一定的压力和良好的心态下打破定势思维,实现创新,而后,在体验式培训师的团队引导下,培训者一起建构自己认为的创新模式,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打造自己的创新型人格。在此方案中,“急速60秒”、“驿站传书”“交通堵塞”等项目均可应用。

3.2建构主义在研究生纵向管理中的应用与德育构架分析

基于科研梯队的研究生纵向管理作为一个新的模式探索,引入建构主义作为研究生德育的有效理论工具对提升研究生德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施行研究生系所纵向管理,具体举措包括:根据学院学科特点,以系所为单位进行研究生管理,不再局限于班级的管理模式。同一系所的研究生凝聚力较强,具备相似的知识背景,有利于构建德育成长框架并共同接受德育,共同成长。

3.3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原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实践论重点强调学习情景、协作学习、社会相互作用对建构的意义,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将建构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具体化和实践化。下面从建构主义角度来探索研究生社会实践中的志愿服务和科技实践模式。

3.3.1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研究生志愿服务模式探索

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和实践经验的作用,它们使得学习者能更好的获得认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则充分体现了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实践。如今研究生群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尤为重要,所以他们也常常报名社会实践活动,去各种公司实习锻炼,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提升自己、培养能力的目的。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出发,志愿服务是研究生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获得更好锻炼和提高,做到书本知识学习和实践的统一。

志愿者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其出发点是把校园内的课堂教育与校园外的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中的理论学习和现实中的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志愿者服务,学生可以跨出校门接触社会,深入了解国情和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既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又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15]。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2018年的上海进博会给学生志愿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志愿者,他们感受到了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工作的感觉,认识到工作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处理突发紧急事件,提升了责任感与自信心,而这也是建构主义正确性的最好佐证。

3.3.2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研究生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对认知的重要性。研究生科技服务团使得研究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真实的环境中展现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的学习和认知达到更高水平,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尝试。在科技服务中,当学生发现自己目前的知识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时,学习知识的建构动力就被激发出来。教学服务是以研究生获取知识为目的,以传授知识为手段,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取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学习意识的人才。建构主义的核心就是搭建这样一个体系,在该体系下,研究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在企业、社会等实践实习活动获取实践知识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一定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科技服务活动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活动项目。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推行类似的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使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实践中学到专业技术、学到真知[16-18]。

结论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枢纽,其教育水平的高低更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的人才质量。但当前研究生德育状况与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依据建构主义的理念,通过各种载体为研究生更加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思想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受教育的主体性,对于提升研究生德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2]张红霞.建構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79-84.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P63.

[4]何克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二)[J].学科教育,1998,(4).

[5]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43.

[6]丁远坤.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03(6).

[7]贾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32卷第6期.

[8]秦绍德.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J]. 思想教育研究,2010(6).

[9]李艳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辽宁经济, 2007(1)

[10]郭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7)1151-153.

[11]吉丹如,张信华.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研究生德育模式,《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04期

[12]李明汗.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主体性德育模式[J],教育导刊,2003年11月号上半月.

[13]任长江.体验式培训及其兴起的深层次原因[J],中国人力资源制造.

[14]银星严.企业员工体验式培训的优势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7月下期.

[15]王琦等.研究生志愿服务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3期.

[16]苏同营等.地方高校研究生科技服务团建设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4月.

[17]许星,檀巧斌.研究生科技服务团参与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Z1期.

[18]吴建设等.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1期.

作者:谷学森 林秀娟 阮海涛

上一篇:生态环境监测管理论文下一篇:软基处理水利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