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价值下的城建档案论文

2022-04-29

摘要:常州地处江南水乡,古桥数目众多。常州古桥文化作为常州地方文化的载体,其古老悠久的历史沉淀、独具江南特色的桥梁设计和完美贴合水乡风格的桥身雕刻,在文化交流、传承、演化等作用和功能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如今的保护模式下,常州古桥的保护现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此类不足采用对应的解决方案,立体化对待更有助于常州古桥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历史文化价值下的城建档案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历史文化价值下的城建档案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的创新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契机。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主要的创新方式:拍摄档案微电影、开发“档案文化APP”、制作档案文化电子书等,以满足档案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为新时期档案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创新方式

合理开发文化资源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档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各种档案信息,还囊括与档案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1]。档案部门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新媒体时代,面对公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部门应当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打造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产品来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1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利用网络技术,主要以电脑、手机作为终端,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平台。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新媒体技术又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和人力支持,因此档案机构有必要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以满足档案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1.1 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档案用户日渐习惯并依赖新媒体,其获取档案信息的途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获取档案信息途径的变化。新媒体使档案信息载体突破了纸质、照片、胶片等传统形式而向电子网络载体转变,互联网络、移动客户端等逐渐成为获取档案信息的主要途径,档案媒介不再只是纸质档案等,而是被“档案微博、微信,档案云存储,档案电子书,档案云共享”等全新的传播媒介所替代。

其次是对档案信息内容需求的变化。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来获取档案信息的人群越来越多,而生活节奏变快也迫使更多人只能利用短暂闲暇时间选择性地阅读重要信息,档案用户需求也呈现出数字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是对档案信息服务形式需求的变化。新媒体时代档案信息服务集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于一体,具有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档案机构应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开发出多媒体、集成化的档案信息产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所以,档案部门要针对档案用户需求的变化,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能满足档案用户需求的档案文化产品。

1.2 新媒体技术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契机。21世纪以来,随着大众的文化需要,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可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新媒体技术包括移动电视流媒体、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多点触摸媒体、数字杂志等诸多形式,可以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如档案APP、档案微电影、档案电子杂志等均是运用此类技术而开发的档案文化成果形式。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能够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人力支持。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档案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让档案用户主动参与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工作中,为档案部门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档案机构有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突破传统媒体形式单一的局限性,创新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有效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更便捷、广泛地提供社会化档案信息服务。

2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方式分析

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档案馆应创新服务形式,加大开发力度,主动开发档案资源,积极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现实和历史价值,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有社会影响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宣传精品力作[2]。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呈现出新颖性、技术性的特点。在此,笔者着重对三种主要的档案文化资源创新开发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2.1 拍摄档案微电影。微电影投资成本低,时间短,但内容完整、主题鲜明,通常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播放,广受用户欢迎,故拍摄档案微电影可成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创新方式之一。在档案微电影的开发过程中,不但要从剧本的编写、拍摄的技巧、制作的水平上严格把关,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大众反馈意见的收集,不断推陈出新,以“档案文化”及社会热点话题作为主题进行档案微电影的开发。

拍摄档案微电影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编写剧本,好剧本是优秀档案微电影的关键。目前我国档案界微电影创作风头正劲,其剧本主题主要分三类:第一类,以社会热点为题材,体现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如2014年山东省档案局推出的《档案故事》系列微电影,常德市档案局推出的以家庭档案为视角的《亲情档案》等。第二类,以历史事实为题材,发挥档案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如2014至2015年青岛市档案馆相继拍摄的档案微电影《寻找逝去的记忆》和《历史无言》,均选自真实的历史故事。第三类,表现形式极具趣味性的微电影。如2014年合肥市档案局制作的《档案总动员》动画片。根据目前微电影的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在编写剧本时要首先保证在有限时间里将故事的剧情、人物关系、中心思想完整传递给观众。剧本既要把握有意义、感情色彩浓厚的故事主线,也要使故事情节具有趣味性,因而台词设计既可以轻松、幽默,也可以用较严肃的、专业化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既从专业角度向观众普及档案知识,也能让作品生动有趣,使观众印象深刻。

中期拍摄阶段。微电影的拍摄过程相对简单,特点是投资成本较低,拍摄时长较短,通常为8—30分钟不等。拍摄档案微电影有两种方式,既可以由档案机构人员自导自演,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拍摄团队进行拍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有一个核心团队,即主创团队,包括导演、制片和主要演员等。拍摄过程中,档案专业人员要及时与导演沟通,确定好拍摄时间、拍摄场景,用专业的档案知识帮助拍摄更加“专业化”,尽可能地展现档案部门的专业水准。

后期宣传阶段。参与拍摄全国档案系统中首部档案微电影《寻找逝去的记忆》的工作人员提到:在微电影开机后,虽有很多媒体相继报道,但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宣传的信息几乎为零[3],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后期宣传不到位会造成前期拍摄工作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微电影的宣传应从准备开拍之日起就开始进行,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或以新闻报道等形式及时宣传出去,并多与外界互动,提高大众的关注度,才能让档案微电影发挥出应有的档案文化价值。

2.2 开发“档案文化APP”。App(Application)即手机应用软件,从广义上来说,档案文化App应该包含所有与档案有关的App,从狭义上讲,档案文化App主要指档案机构推出的以提供档案信息及文化服务为目的的官方软件[4],本文所探讨的App仅针对狭义概念。App的出现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2013年以后档案机构基于移动终端的档案信息服务日益增多。笔者通过国内“App Store”对档案App的开发情况进行调查,档案机构开发的官方App中,搜索热度较靠前的分别是“福建省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浙江档案”“武汉档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以及温州档案局开发的“档案云阅读”。通过对现有的档案App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档案文化App的开发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在探索及创新阶段,档案文化App数量较少,并且下载量和更新程度偏低,也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多个阶段综合考虑:

第一,界面设计阶段。App在功能设计上并非越复杂越好,而是要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统一设计风格,让用户一目了然。如温州市档案局的“档案云阅读”App,进入界面后,可看到档案咨询、温州大事记、档案咨询等9大板块,结构清晰明了,方便用户打开界面后就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第二,信息资源收集和整理阶段。要想开发专业的档案App,那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是关键。档案管理人员要以专业的角度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工作,保证档案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进而为档案机构发布档案工作的动态、推送业务信息、展示档案文化,提供文化资源保障。

第三,用户反馈阶段。档案机构不但要对用户提供阅读、收听、下载、收藏、分享、关注等一系列功能,还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不断关注档案用户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前提提供档案文化服务。

App是新形势下档案开发工作创新服务形式的关键,档案机构开发App既可自主研发,也可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来完成。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自主研发方便根据档案用户需求随时更新,并随市场需要快速完成上线,弊端是对内部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后期维护较复杂,还需要内部技术人员有充足的工作时间。专业的外包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够帮助档案机构整体运营,但弊端是成本较高,且外包公司对于档案用户需求的把握未必准确。因此,到底是自主研发还是选择外包需要档案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来权衡,若只是短期项目可以选择外包公司,但针对长期开发的App项目则最好自主研发。

2.3 制作档案文化电子书。“电子书”最初流行于美国,是一种通过电子阅读软件在线阅读或下载的数字化出版物,电子书的类型有很多,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近年来,电子书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席卷全球,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之际,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中央档案馆联合推出的“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系列电子书及视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系列档案以Flash视频及电子书的形式呈现,内容有文件、照片、报刊资料、视频资料等,其中包括52期PDF格式的电子书,选取了1949年发生的52个重大事件的档案资料经过整合编辑制作而成[4]。2009年1月1日,《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系列电子书上传到国家档案局之后,引发了档案网站的纷纷转载[5],社会的一致好评激发了档案学界开发利用档案文化电子书的信心,足以可见档案文化电子书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并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电子书的页面设计。电子书的页面设计应建立在以用户需求为前提的基础上,档案机构要根据档案用户的需要,生成不同形式的电子书。电子书的主要页面可分为开场动画,封面封底,目录以及文字内容四个部分。档案用户在阅读时,直接点击“目录”可跳转到各个章节,此外,在色彩的选择上要以清晰、干净为原则,必要时应添加不同样式的动画效果以丰富档案电子书的立体感,从而能够给读者更好的视觉感受。

(2)电子书的内容设计。在电子书的内容设计环节,首先应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原则,充分发掘档案文化资源的价值,夯实档案文化电子书的内容基础。其内容结构可根据档案机构需要,分成不同版块,如“档案文化理论”“档案珍品博览”“档案文化案例分析”等。其次,电子书开发要严格规范内容和格式,包括文字编辑、注释、插图的设计和文字排版等环节,规避内容杂乱、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3)电子期刊相关软件的应用----以iebook为例。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市级档案馆在官方网站中推行了档案电子期刊,如深圳市档案信息网、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上海档案信息网等。近年来,电子期刊之所以受到档案机构的推崇,极具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下应用电子期刊制作软件来制作档案电子期刊的过程十分便捷、简单,档案机构可利用现有的电子期刊制作软件开发档案文化资源。目前较为流行的电子期刊制作软件有iebook、Pocomaker、Zmaker、COOZINE等。以iebook为例,iebook的操作系统为了贴近用户而设计得相对简单易操作,在主工具栏中设置了“开始”“插入”“生成”“视图”“帮助”功能,在每一个功能选项下又包含多种详细的具体功能,每当完成一个步骤,都可以选择“预览当前作品”,对成果进行检查和预览,当作品制作完成之后,即可选择“发布在线杂志”。iebook简单的功能设计能够帮助使用者迅速掌握制作要领,同时,在iebook的网站上有大量的制作模板,各种模板之间可以通过拖动、复制粘贴、放大缩小等功能任意组合,不但能够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还能发挥档案电子期刊版面设计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是顺应新媒体时代要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创新开发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新媒体技术和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为基础来实现,进而推动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建设与传播研究》(2015-R-06)研究成果之一;郑州航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研究》(2015CX00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云南大学,2013.

[2]中国档案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zgdazxw.com.cn/news/2014-05/05/content_45061.htm.[2016-05-05].

[3]孙保锋,聂惠哲. 用微电影宣传档案工作——从《寻找逝去的记忆》说起[J].中国档案,2015(04):38~39.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和国的脚步--1949年档案

[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0/8800219.html.[2009-02-13].

[5]傅华.“1949年档案”系列视频、电子书网上热播[J].兰台世界,2009(05):8.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16-07-24)

作者:朱兰兰 李冬

历史文化价值下的城建档案论文 篇2:

常州古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摘 要:常州地处江南水乡,古桥数目众多。常州古桥文化作为常州地方文化的载体,其古老悠久的历史沉淀、独具江南特色的桥梁设计和完美贴合水乡风格的桥身雕刻,在文化交流、传承、演化等作用和功能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如今的保护模式下,常州古桥的保护现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此类不足采用对应的解决方案,立体化对待更有助于常州古桥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常州古桥 文化 保护 发展

常州地处江苏南端,有着延陵、毗陵、晋陵、兰陵等古称,更被誉为“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背抵京杭大运河,江河湖溪贯穿着常州的各个角落,形成了江南文化的代表性景观。但在谈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时,江河湖溪则成为文化和文明沟通的严重阻碍,此时“桥”的应运而生,成为常州文化彼此联系的重要载体和凭借物。

一处古迹便是一段历史,其无论兴衰与否,都承载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希望和回忆,这便使其拥有了独一无二的人文因素。尤其是古桥,走过风风雨雨,成为一座城的标志和印记,成为一座城的历史见证者和无声传承者。但经过3200年的岁月变迁,常州多处古桥因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或经受自然腐蚀,或遭到人为毁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耗损,有些古桥甚至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负载的文化也无从考证。

常州古桥这种融文学、建筑学、民俗学、雕刻、书法、绘画等于一体的文化集合,不仅是常州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江南文化的主要体现。如今,学术界多从江南文化入手,或从常州文化概而论之,其实常州古桥文化虽成长于前二者的土壤之中,但随着时光更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良好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开发对于常州古桥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一、常州古桥的基本概况

常州古桥历史悠久,其萌芽时期从春秋末期开始,由于大运河的开通,运河两岸的人们沟通变得十分不便,从而促使了桥的产生。到了宋元时期,桥梁得到不断完善。宋朝大兴水利建设,常州内部的水系和运河贯通;元朝开凿城南渠,拓宽了常州城区的空间。这段时期,常州大量的桥梁被建造出来并得以沿用。明、清两代则为其兴盛时期。明朝修桥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时期建造的桥梁大都留存了下来,如文亨桥、兴隆桥、白家桥等。清朝重修重建的古桥占了小半幅江山,在此期间也修建了大量知名的古桥,如万福桥、芦墅桥、锁桥等。常州古桥的衰落时期以辛亥革命为起点,以新中国成立为终点。革命后的民国时期,拱桥这种只能供人、马、船走的桥已经不能承载诸如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桥梁开始向平板桥转换以方便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桥体稳固度,出现了钢筋水泥混凝土的现代桥梁,古桥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常州古桥作为江南文化的旁支,兼收并蓄了大量的水乡风格特征。根据现存古桥的调查汇总,可从材质上和桥型上划分为两大类。按照材质划分,一类为常州目前不多留存的木质古桥,另一类为具有良好保存价值的石质古桥。木质古桥是常州古代桥梁中最早形成的桥型。其结构为梁为上柱在下,有单孔、三孔和五孔的建造形式,桥面一般由木板、碎石或泥土构成。木质古桥的两端一般设有栏杆,确保人们的安全并方便其出行或工作。但也有小部分古桥没有栏杆,桥面极窄,仅容单人通过。石质古桥一直在常州古代桥梁中居重要地位。其结构看具体桥型来定,也分为单孔、三孔、五孔甚至更多的建造形式,桥面由整面石板或碎石构成。石质古桥较木质古桥来说,桥面要相对较宽,通常栏杆与桥身融为一体。石质古桥多数以青石、花岗岩、金山石、麻石为原料,在保存程度上除去酸性物质如酸雨和人为因素,大部分石质古桥都留存了下来。

常州古桥中,木质古桥的桥型基本上是一致的,而石质古桥则主要分为石平桥和石拱桥两大类。石平桥即平板石梁桥,多为单孔和三孔,其桥面是大块石板,一般为三块条石横放拼接为一个平面,其桥柱也为三块条石,但此时是条石作柱,中有间隔且各自是竖立状态。石平桥和石拱桥相比,其共同的作用是下面过船,上面行人。而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桥体,石平桥是平铺连接对岸的,而石拱桥更具有观赏性,其桥身呈拱形,下面更方便乌篷船和其他中大型船只通过。石拱桥的桥孔不定,以单孔、三孔居多,但也有五孔、十五孔的形式。常州古橋中三孔石拱桥有五座,五孔和十五孔各一座。

二、常州古桥的文化意义

常州古桥的文化意义在于它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它包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反映了历史变迁政权更迭,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

(一)文化价值 常州古桥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融合了民风民俗、名人轶事、政治宗教等地方文化,为常州地方文化、江南文化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单从一座桥,我们便可了解到它的历史和各类文化。如坐落在武进区横林镇与遥观镇交界处红联村西侧的二贤桥,其建造于宋朝,是为纪念赵联芝和赵缄如两兄弟不为强暴,积极为民请愿之举。现在,二贤桥已经坍圮,但这座桥上的文化故事和精神却永远地流传了下来,称为横林镇乃至常州市为人称道的历史,其富含的文化价值由此体现。

(二)政治价值 常州古桥建造时间集中在明清两代,这段时期也是古桥最为繁荣和兴盛的时期。但是,明清两代积累下来的千座古桥现在遗留数量及不可观。如坐落在溧阳市经济开发区昆仑村北的观莲桥,两侧桥墙上保留了明、清修建观莲桥的17块石刻功德碑,这些功德碑组成了碑亭,这在江南现存古桥中极少见到。然而不幸的是,在“文革”时期这些功德碑被当作“四旧”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石刻上的文字基本荡然无存,面目全非,仅有紧靠地面的几块碑刻文字尚能略辨一二,赋予了古桥更多的沧桑感。

(三)经济价值 古桥为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极其宝贵的财富,其经济价值自古及今都对常州影响深远。在古代,古桥对于乡镇、城市经济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大多数古桥的功能和现代的高铁、飞机是类似的,往往一个城市的繁荣兴盛与其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桥梁的出现,打开了城市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如坐落在天宁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街东和平路旁的新坊桥,这座建造于元代的单孔石拱桥,是常州极为重要的桥梁,它连接了青果巷两端居民的往来,带动了双边的经济发展,其桥下运河段是常州水运的必经之路,更为青果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艺术价值 在结合建筑学、美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等文化学科后,常州古桥形成了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其中的艺术价值经过历史变迁和沉淀,变得不可估量。如其栏板、望柱上雕刻的如意、祥云、仙桃、绣球、莲花等图案,各个朝代雕刻的还不尽相同。另外,常州古桥传承了江南特有的设计理念,空间安排上错落有序,精巧别致,组合灵活;建筑构造上力求精准,达到和谐对称;物体触感上讲求温润如玉,令人回味无穷。如坐落在天宁区篦箕巷京杭大运河处的文亨桥。文亨桥是对称排列的三孔石拱桥,其桥面正中央镶有一块浮雕式莲花图案的方形巨石,其顶端的望柱为浮雕式祥云纹。文亨桥桥体高大,桥拱为半圆形,在河水的倒影下形成三个大圆环。每至圆月之夜,月亮从三只桥孔穿孔而过,这便形成了“文亨穿月”之景。

三、常州古桥的保护现状和不足

常州为“苏锡常”中的“常”字,比邻苏州和无锡,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兴力量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在常州,古桥文化其实已经成为常州文化乃至江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除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常州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的统计,从2007年至2013年,常州市政府开展了历史建筑名单统计,共上榜226处。但是,作为政府对未入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常州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的历史建筑的补充,这份名单并不全面。但从仅仅上榜10处的古桥来说,便有太多古桥被人们遗忘在了脑后。

常州古桥正在以每年5处左右的速度消失,其中人为拆除占到一半以上,形势极其严峻。其保护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不够高效化和有效化,缺乏统一管理和合理规划。同时,大量工业污水遏制了长远发展,对古桥资源未能挖掘、开发和利用也是其保护不足的一大重要体现。

(一)缺乏统一管理 统一管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对古桥保护的统一管理,另一類为对古桥数量统计定级的统一管理。首先,对于古桥的保护措施,并没有一个完善适用的解决方案。对于已经记录在册的62座古桥,除了立碑和定期检查桥体老损程度,并无其他具体保护方法。常州水系纵横,所以桥梁也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统一管理确实给政府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但是,在政府首先未能带头引领的情况下,当地居民也未能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文物倒卖行为屡禁不鲜。有不少非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利用其古桥未有载入名录、政府也未派专人管理来趁机倒卖其零构件,以此牟利,以小利益来毁坏集体的大利益,这明显是不得当的。

(二)缺乏合理规划 常州古桥保护现状可总结出的“开辟新桥,保护老桥”模式、“古桥扩建”模式、“古桥按照原貌重新修缮”模式、“古桥移建”模式、“古桥整体保护”模式,这五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运用最广的“古桥按照原貌重新修缮”模式,其在拆除时往往将一些古构件抛弃掉,而让建筑师再按照原版进行复刻,这便是未合理规划的结果,从而导致常州古桥文化出现了不小的断层,用新技术仿制的古桥虽模样神似,但从实质上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其所拥有的文物价值。其实古桥之所以称之为古桥,是因为它们年代久远,如果原汁原味,该老则老,该破就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会让人们肃然起敬。所以,合理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三)缺乏长远发展 常州桥梁基本上是依水而建,但在古桥保护上,常州的目光还仅仅局限在眼前的古桥,但古桥保护多数是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的。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多处河流出现了干涸的现象,其上的桥梁因为无水多数已经荒废。与此同时,大量工业污水也着实影响了大部分常州水系,常州出现了多处古桥惨遭污水侵蚀或因刺鼻气味而无人问津的情况。另外,常州还出现了因古桥处于两地交界处而无人问津就此荒废的现象,如坐落在武进区寨桥乡夏坊村与宜兴天一度假村交界处的五洞桥,桥身现在已成为摆设无法通行,其下成为村民存放杂物的仓库,其上则成为堆放垃圾之地,而桥梁的另一端因长年不通杂草丛生,目前整座桥梁处于完全荒废的阶段,而反观其高超的造桥技术和背后的文化故事,可谓相当可惜。

(四)缺乏挖掘资源

常州古桥数量和江南代表苏州、无锡相比,并不在其之下。但是,常州对于古桥资源的挖掘工作仍需改进。首先,根据记录在册的古桥保护来看,除去相距较近或者同属一片小区域的古桥,有一部分古桥因为周边只此一座而得不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走访当中发现,有大量的村民只知古桥之名,不知古桥之识。其次,未记录在册的古桥资源则更为饱经风霜。如坐落在溧阳市戴埠镇横涧村横涧自然村45号旁的弓背桥,这座约建造于宋元时期的老桥,桥梁磨损严重。最后,是政府对于常州古桥文化整体需要进行发掘,不论是已列入保护名单的古桥,还是不知名未上榜的古桥,政府都应充分挖掘其宝贵的文物价值,利用好古桥文化带来的教育影响和文化传承,对当今社会进行追根溯源,返璞归真。

四、常州古桥的保护与发展

常州古桥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各方面的价值均不可估量。为了防止常州古桥在人们面前渐渐消失,保护与发展古桥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好各种方法,对古桥做出最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让古桥可以和现代都市一起见证城市的前进。

(一)“四位一体”的保护手段 “四位一体”指的是创新保护模式、协调多方工作、绿色修缮、开放吸收意见同新媒体相结合。同新媒体结合最重要的一点是引起青少年对保护常州古桥文化的共鸣,让历史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他们打从心底认同的,想要去保护的东西,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归属感。创新保护模式是指在五种模式中,通过结合或者引进新方法的方式,来对常州古桥进行更好的保护。如在几座临近古桥旁开一间小博物馆,定期有引导员讲授古桥文化知识。协调多方工作则指政府或相关部门协调多方工作内容和项目,确保每人有专用,每项有专人。绿色修缮是保护的首要前提,在进行保护的同时,一定不能对周围事物造成损坏,因为这是和古桥相辅相成的。开放吸收意见要拆分为二,开放既指对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广为采纳,也指古桥切勿封闭保护。一座桥的生命在于人们应用它,如果将其封闭,杂草丛生,那么古桥也就失去了它文化传承的价值。

(二)“三管齐下”的保护规划 “三管齐下”指的是责任、技术和资金的强强联合。常州市政府、各区政府一直到村委会,都要承担起保护常州古桥的责任,不断听取多方意见,完善保护措施,做到尽善尽美。在技术上,多加参考苏州、无锡、安徽等江南文化所在地的保护方式,取其可用之处。还可以参考国外的成功案例,文物保护在国际上相通之处有很多,要善于把握要点,并结合城市规划来开展技术上对古桥文化的支持。例如,无锡在古桥规划上做的较为突出。如无锡的惠山古镇,无锡市政府利用无锡得天独厚的江南特色,进行适度规划,形成了古镇与新城区并存的对比景象,其中的古桥文化也因此得以保存并弘扬开来。常州与无锡的资源是极为相似的,所以基于无锡惠山古镇成功的基础上,常州市政府可以仿照无锡的保护规划模式,再根据自身实际,从而更好地开展保护规划工作。

资金是古桥文化保护中相當重要的一环,为了进一步保护古桥文化,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来进行古桥保护,切实保障保护经费发放到位。结合责任、技术和资金,开办专家听证会来综合制定科学的常州古桥保护规划。

(三)“合二为一”的捆绑保护 常州古桥看似是以个为单位的人工建筑,但在长期的岁月更迭中,它已经成长为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不仅要做到保护古桥,还要做到保护古桥所处的环境,这样古桥保护才算是成功,古桥也才能称作为古桥。

目前,常州市区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便是基本上采取了这类方式,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聘请大量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使青果巷的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形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与市中心南大街的交相辉映,新老文化彼此并不突兀地结合在了一起。作为其中的古桥,也因此得到了保护重视。如青果巷巷头的新坊桥,政府在桥北专门立碑,并定期有专人检查桥体保存情况,定期修复,目前新坊桥依旧在发挥着桥梁的纽带作用。

(四)“一生万物”的开发资源 古桥作为一个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建筑物,其承载的资源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开发古桥从古桥的文化内涵入手,方可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万千事物”。所谓的“一生万物”便是不单单从一座桥的桥梁、桥墩、桥面等客观景观入手,而是结合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更多富有神秘色彩或者故事性的主观意象,对其进行合理的解构和并构,并结合古桥本身的多种文化特征如雕刻、书法等进行资源开发。常州古桥文化资源开发的渠道总体可划归为以下四种:

第一,文化科普游。这种旅游方式目前在我国逐步兴起,人们不再局限在单纯的游玩上,而是希望从旅游中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作为诸多地方文化集合的古桥无疑可以成为不错的选择,政府可以适度开发一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古桥来进行常州古桥文化科普游,这对于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都是一种文化的提升,同时也对常州古桥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弘扬,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以古桥为中心的文化博物馆。常州古桥分布较为松散,但按地区和城镇来具体划分,其古桥分布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按照这种规律性,可以发现在大运河流通的区域古桥相对集中,由此可以开发以古桥为主题的古桥文化博物馆,这样可以更加系统地展示古桥的文化底蕴,古桥也由此得以保护。

第三,古桥构件陈列展览馆。第三种渠道与第二种有一些类似,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有很大不同。古桥构件陈列主要是陈列已拆毁古桥的部分残存零构件,而古桥博物馆中的古桥基本选取的是保存完好、各构件完整的古桥整体。古桥构件的陈列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完善已残缺的古桥历史,对于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诸多古桥可以进行追溯。另外,按照历史陈列的古桥构件也有助于学者、专家更好地对常州古桥文化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制定出相对更优的保护方案,同时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对地方文化尤其是古桥文化的认知。

第四,以古桥为中心的市民公园。这一种方案与第二、第三种方案又有相似之处,即都是以古桥或其零部件为中心,但古桥公园与古桥博物馆不同之处在于,古桥公园在古桥的选取上将侧重于依旧有使用价值的古桥,政府可以围绕其修建人民公园,一方面可以妥善地将古桥融入市民的现代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古桥继续发挥其利用价值,不至于杂草丛生,失去作为桥梁的意义。相当于说,古桥公园可以更好地保护还有使用价值的古桥,更好地实现古桥的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拉近传统文化与新兴潮流的距离,让传统文化成为提高常州市民素质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古桥公园与古桥构件陈列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为整体,即原汁原味的古桥对外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考验现代科技对于古代桥梁的保护力度,可以说是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语

常州古桥呈现了一个汇聚地方文化与各类学科为一体的新兴世界,从最初连接两岸的凭借物到后来承附多种文化的物质载体,历经春秋末期到新中国成立几千年的更迭,常州古桥成为常州乃至江南历史强有力的见证者。其代表木质古桥和石质古桥更是成为常州文化、江南文化与外部文化交流的纽带,为常州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常州古桥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其融会贯通、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价值,具有朝代更迭和警示作用的政治价值,推动古今双边发展的经济价值和富有极强的美学和设计感的艺术价值。目前,常州古桥保护到了一个瓶颈期,原有的“开辟新桥,保护老桥”“古桥扩建”“原貌修缮”“古桥移建”“整体保护”五种保护模式并没有得到合理运用,导致古桥文化的断裂和消失。在这种形势中,妥善的保护与合理的发展成为弘扬与继承古桥文化的关键。

常州古桥文化的变迁其实也是人类生活的变迁,二者相互依存。现代社会与历史文物的有机结合不仅更好地有利于人们追根溯源,同时也代表着现代发展观念的进步,不再局限于新兴科技,而是放眼历史,学会古今交辉。不可否认,常州古桥文化是对常州地方文化以及江南文化的反映,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闪光。

参考文献:

[1] 严波,张勇.苏南城市规划中古桥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以常州古桥遗产保护为例[J].江苏地方志,2016(4).

[2] 赵中原,杨庆伟,黄毅松.常州古桥的历史变迁[J].美与时代(上旬),2014(7).

[3] 李永乐,程玲.大运河水工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及其旅游开发——以江苏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2(3).

[4] 朱铁军.江南古桥设计选址的地方美学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董月兰.加强古桥保护 留存城市记忆[J].城建档案,2008(1).

[6] 张新荣.常州明清石桥探微[J].山西建筑,2007(36).

[7] 李燕,束有春.远离古桥建新桥:江苏古桥保护模式[J].东南文化,2006(4).

[8] 王其明.中国古桥艺术评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

[9] 孙晓锋.常州地名故事[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10] 包立本,陆开宇,徐伯元.常州文物古迹[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11] 江苏省武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进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校级重点立项项目“常州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KYX15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翟羽佳,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作者:翟羽佳

历史文化价值下的城建档案论文 篇3:

“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统计调查,旨在阐释“城市记忆工程”的产生及其发展是与社会经济、档案事业发展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诸多特点既是它的优势又是它深入扩展的局限因素,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些因素,是具体分析“城市记忆工程”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城市记忆工程;现状;调查;分析

“城市记忆工程”的提出,缘于中国文联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冯骥才为“抢救天津老街”而发起的“历史文化考察与保护”活动。2002年,青岛市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在其示范效应的推动下,武汉、广州、上海、大连等地也相继推出“城市记忆工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城市已有十几个大中小城市,而且,不断有新的地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一活动正呈现逐层推进的良好发展势头,“由自发走向自觉”,不断丰富和发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内涵,为完整地记录和追寻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作出自己的努力。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时代背景及其开展现状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城市记忆工程”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1“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时代背景

1.1消失的城市记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许多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老街区也毁于一旦,代之而来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少数保存较为完美的城市古街坊区也因城市规划不科学而变得面目全非。近20年来,我国很多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区改造,采用的几乎都是“拆除重建”的单一模式。其中,不少城市甚至发生大规模拆除历史保护街区和优秀保护建筑的严重情况。如福州发生拆毁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被一拆而光;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主战场和近代民族工商和外贸史上名扬海内外的宁波商帮发祥地——孕育和记载着昔日光荣的定海古城,近年却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大规模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丧失,特色在消亡。正像《北京宪章》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城市中的“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

1.2社会呐喊:“抢救老街”。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冯骥才先生非常关注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的保护。面对具有六个世纪的天津老城面临被彻底拆除的命运,他痛心疾首,发出“手下留情”、“抢救老街”的呐喊。冯骥才先生的呐喊代表了社情民意,他是众多关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人士的杰出代表。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为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提供了扎实的社会基础。但社会对城市记忆的保存和传承缺乏延续性,缺少一个有力的、权威的实施主体,这也为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1.3“档案部门主动为城市留下记忆大有可为”。2002年3月起,青岛市档案部门正式启动了“城市记忆工程”,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全面反映青岛市基本面貌的多媒体档案信息数据库,与互联网互联,面向社会开放。2007年,“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在上海市档案馆举行,来自十多个不同城市的档案工作者互相交流了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并进一步探讨了档案部门在构建城市记忆中的作用,推动城市记忆工程更好地开展下去。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段东升在会议中指出,用“记忆”诠释档案起码有三个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增强公众保护档案的自觉意识,且更容易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联系;二是可以增强社会和公众对保仝档案文献遗产的责任感;三是有助于档案部门拓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视野。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不仅是对档案工作自身的一种创新,也是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2“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及其分析

2.1“城市记忆工程”的“生存”现状。结合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的报道以及网络搜索,据不完全统汁,目前,我国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城市己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沈阳、太原、长沙、福州、大连、青岛、柳州、南通、苏州、威海等50个大中小城市,而且,这一活动正在逐步地扩展,不断有新的地区加入到“城市记忆工程”的行列中来。如,上海的黄浦区、闸北区,辽宁的朝阳市,山东的荣成市,安徽的宣城,江西的彭泽县,等等。在所调研的50个大中小城市中,“城市记忆工程”的实施主体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的城市有47个,县级市的城市有3个;“城市记忆工程”以综合档案馆为实施主体的城市有43个;以城建档案馆为实施主体的城市有3个;以市政府、大学为实施主体的城市有2个:其他如澳门基金会、上海特奥执委会为实施主体的共2个。可见,“城市记忆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开展,在小城市和乡镇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大多数实施主体是综合档案馆,部分是城建档案馆和社会其他主体,综合档案馆与其他社会主体合作开展的城市有6个。因此,综合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能力和范围。

从“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地域分布上来分析,将其开展的地域范围按照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边远地区、港澳台来划分(1987年,国家“七五”计划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区域按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或地区”的划分方法,东部包括辽、京、冀、津、鲁、苏、沪、闽、浙、粤、桂、琼12个省市区:中部包括内蒙古、晋、吉、黑、皖、赣、豫、鄂、湘9个省区;西部包括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渝10个省区。“七五”以来,国家基本上是依照这种划分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在之后的全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家仍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西:中部内陆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湖南、河南、内蒙古、江西、黑龙江;西部边远地区,包括四川、宁夏、重庆。可以得出下图(图1)。

在港澳台档案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则很少有城市变迁发展方面的信息,他们更多是提供市民查阅利用的一些档案信息。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在城市变迁的过程中,档案部门的职责和作用的昵?本文就这一问题向香港历史档案馆作过调查。香港政府档案处相关负责人的答复是:“(香港)历史档案馆的职能是鉴定和保存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和资料。我们现时管理超过100万项历史档案及图书资料,记录政府不同方面的工作、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推动香港转变和发展的主要事件和活动。这些藏品来自300多个政府部门、民间团体和个别市民,涵盖

的内容,包括金融、商业、教育、交通运输、土地发展、法律和社会事务。此外,政府新闻每年都会出版《香港年报》记录香港在各方面的发展。在政府新闻处的网页内,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的香港发展记录。历史档案馆保存有政府刊物,图书馆亦保存了《香港年报》,以供市民查阅。”因此,由于港澳台地区档案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与内地各省市档案馆在对待城市变迁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在所调研的50个大巾小城市中,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有32个,中部地区的城市有14个,西部地区的城市有3个,澳门1个(澳门“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情况,目前查阅到的信息量太少,因此,没有展开论述)。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记忆工程”在东部地区开展的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时间的持续性都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开展的情况高于西部地区。这种差异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及其社会公众社会心理的变化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无论是否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档案部门都需要调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去具体负责实施。其次,“城市记忆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向社会公众展示档案反映、诠释、表现社会变迁的真实性、权威性、形象性等,这就需要借助档案展览、论坛等一定灵活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活动开展精彩与否,往往跟档案部门社会活动能力的强与弱有着直接关系。最后,“城市记忆工程”能够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的最根本动力则是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公众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怀旧情绪和今昔社会生活对照的社会心理需求。只要档案部门能够充分利用好档案馆藏资源,能够迎合和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就一定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虽然还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的牵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如何,都需要追寻自己的“根”和“魂”,都需要拥有自己的记忆。只要“城市记忆工程”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范围,就能够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2.2“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内容及其特点。根据调研,“城市记忆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记录城市面貌(包括城市的地名、风俗文化、城市面貌对比等)的城市有33个;工程从档案资源建设(包括档案的收集、征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着手的有33个;记录城市发展中重大事件的有9个;从服务社区到服务社会的有1个。其中,城市记忆工程在城市面貌的记录方面和档案资源建设有多数是重合的。可见,“城市记忆工程”目前还处在记录城市面貌这一初始阶段,还只是以档案资源建设的一个手段来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城市记忆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更具前瞻性和权威性的理论作指导,进一步向更深层发展。

在对“城市记忆工程”的认识方面,共有35个城市采用“城市记忆工程”这一名称;3个城市采用的是“社会记忆工程”;5个城市采用的是“记忆工程”;其他的名称有“抢拍石家庄”、“特奥记忆墙”、“城市记忆影像工程”、“城市记忆开发工程”、“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城市记忆”、“记忆经典南通工程”等。由此可知,城市记忆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档案部门的认可,这为档案记忆观在实践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从“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时间及总量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上图(图2)。从图上分析,

“城市记忆工程”自2002开展以来,经历了若干个峰谷,目前所处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总体是呈上升趋势。在2008年,“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情况达到了最高值。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背景,我们可知,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周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城市记忆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可以展示“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就,“城市记忆工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发挥了它的资源优势。这也是形成工程发展的最高峰,而之后又出现较大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这说明“城市记忆工程”的发展情况跟社会发展的政治、文化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人们对工程的认识还不深入,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宣传政绩的献礼工程或者作为提高档案社会认知度的一次性工程,还没有认识到城市记忆对档案事业各方面长远的影响。这也是工程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瓶颈”,如何实现人们对工程认识上的突破,还有待于档案记忆观的进一步普及和“城市记忆工程”的深入推广。

2.3“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政策支持。“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档案部门作为实施主体,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其他部门的支持才能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从“城市记忆工程”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城市记忆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各地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其他部门的协力配合。根据调研,可以得出以下表格。

下面的表格显示的只是一部分城市的情况,其他城市如武汉市启动“城市记忆工程”是由市长亲自提出动议的;朝阳市则明确提出实施“城市记忆工程”需要联动的单位,详细列出资源信息采集工程、城市变迁记录工程、重大事项采集工程、档案资料征集工程、地域文化抢救工程、人物数据采集工程联动单位的名单。南通市档案局的朱江,在2007年“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中总结经验时说,要使“城市记忆工程”获得满意效果,档案部门就要与社会形成多种互动。互动不仅可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还能深化“城市记忆工程”,将城市记忆活动的成果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档案的独特作用。

2.4“城市记忆工程”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过程中,各个城市结合本地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以各自鲜明的主题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如北京市档案馆从胡同入手梳理城市记忆,在小胡同里做大文章:广州市城建档案馆以城市各类景观图片和“鸟瞰广州”航拍成果展展示不同时期广州城市面貌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上海市则在2005年的《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以档案资源抢救、馆藏档案数字化、城市数字记忆、档案开发服务等四个子项日,抢救性地收集有关上海城市发展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料,完整记录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构筑和完善城市记忆、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提供服务。

随着“城市记忆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目标也从开始的主动记录城市变迁,保存城市发展记忆,拓展到挖掘区域历史底蕴,拓展档案资源建设,围绕民生工作,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城市记忆工程”的内容也从以城市历史街区、遗迹和建筑原貌拍摄建档为主,拓展到建立、抢救、征集、整合有关城市形成、建设、发展各方面的各种载体的档案及其信息;“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的方式也从传统征集拓展到网络征集,举办展览、论坛、比赛等。如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和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追寻城市的第一个脚印”活动,历时一个月,57300多位市民通过青岛电台新闻频道、青岛传媒网和青岛广播电视报参与推荐,后经专家评定,最终投票选出60个“新青岛记忆”。

3结语

通过对“城市记忆工程”实践情况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资源建设、开发利用方式的创新等,都对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拓展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它存在的问题。要突破工程发展存在的瓶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档案记忆观进行研究,用“档案记忆观”的理论来指导工程的深入发展。

作者:丁华东 尹雪梅

上一篇:高职生毕业实习与择业研究论文下一篇:Multisim电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