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论文

2022-04-21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其发展目标设定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到2017年年底,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5%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论文 篇1:

2015:金融改革发展稳步挺进深水区

新年伊始,金融改革发展的热潮就扑面而来。元旦刚过,先是李克强总理前往深圳前海考察微众银行,并见证了这家互联网民营银行第一笔贷款的发放,随后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业界普遍认为,这些信息预示着2015年金融改革发展重大方案将进入全面实施期。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4年,金融改革发展积极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直接融资、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展望2015年,我国将以金融改革开路,以金融发展奠基,开创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金融改革发展稳定之路。

2014:金融改革步伐稳健

2014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坚定前行。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同时简化了期限档次。而此前的2013年,央行已经全面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加之存款保险制度正在征求意见,并即将正式推出,目前利率市场化仅剩最后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

汇率形成机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014年3月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到296,银行柜台汇率报价区间由2%扩大到3%,并推出了人民币与英镑、欧元、新加坡元、新西兰元的直接交易,降低了经济主体的汇兑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2014年,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去年前10个月企业债净融资超过2.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同时,资产证券化进展显著,截至2014年10月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累计超过3000亿元,在发展了资本市场的同时,对盘活银行存量资金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方面,开启了沪港通,启动了RQDII,扩大了RQFII的境外试点,允许跨国企业开展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的集中运作。在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先试先行后,形成了一批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境内外机构在香港离岸市场发行债券,截至2014年10月末,共有16家境内金融机构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1055亿元,推动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5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人民币“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10月末,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近8万亿元,与174个国家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同时,本币使用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有28个中央银行与我国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总金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目前,超过40家央行和货币当局已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2014年,我国在金融改革方面还推出了民营银行试点以及出台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保险业“新国十条”等重大金融改革措施。

2015:金融改革攻坚驶向深水区

在基本面良好的前提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化,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在2014年金融改革超预期的情况下,国内外普遍预计,2015年将是中国金融改革重大方案的实施年。

有关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促使金融改革创新提速。同时也意味着银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国家信用等“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未来银行将适用市场化的破产制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建设为基础,2015年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随着一系列政策在2015年逐渐释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无疑将进一步提速。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2015年将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从而使利率市场化成为现实。

展望2015年,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其背后的推动力也会逐步增强。人民币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与焦点,人民币汇率双边走势的继续扩大有利于“走出去”不断深化。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预计,人民币“走出去”的进展将突出增加交易群体的自由度与参与度,尤其在结算与交易组合上将更重视风险规避。一方面,实体经济将从弱转强,政策功能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有利于人民币发挥杠杆与协同功能;另一方面,汇率的开放程度会加大,包括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外汇市场参与机制进一步宽泛、交易品种与期限有所扩大,这有利于增强人民币“走出去”的内部支持。

此外,区域金融改革也将成为2015年金融改革的关键词。随着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区域金融改革的布局范围也逐步涵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工业化转型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民族边疆地区,内容涉及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人民币业务、粤港澳金融合作、农村金融改革、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和跨境金融合作等。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论文 篇2:

山东金融改革看点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其发展目标设定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到2017 年年底,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5%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

本次出台的金融改革意见与以往不同,少了纸上谈兵,内容更加具体务实。《意见》明确了改革目标,即建立一个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又将总目标细分为22个小目标,将每一目标落实到具体参与部门,明确相关责任人。《意见》体现出极强的政策前瞻性,既吸收山东省金融改革成功经验,又积极开阔县域金融、科技金融等新领域,各项举措达到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这意味着在郭树清任期内山东省金融产业化、体系化建设正式开启,山东正走向一个全新的金融时代。

同时,《意见》也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郭树清任省长后,提出了简政放权等市场化导向的系列改革,并以其最熟悉的金融为突破口,实施纵向、横向推进,为山东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山东上下对本次改革期许颇高。

山东金改与温州、前海的比较

金融活,经济才可能活!

近几年来,金融改革在政府引导和各方支持下已步入深水区域,天津、上海、深圳、广东等地区域性改革不断涌现,金融体制改革已形成多头并进之势,对国家层面的整体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山东金融改革与上述地区金融改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改革背景、侧重、优势等方面各有不同。

1.改革背景。温州一直处在中国经济前沿,民间金融活跃,但由于缺乏适应性调整,温州经济遭遇发展瓶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了经济下行、企业资金链断裂和民间资本市场风波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亟需通过改革将地下金融市场放在阳光下监管。

深圳前海金融改革的动力来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跨境使用产生了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需求,同时香港金融机构发达,资本市场大量的人民币缺乏投资渠道,而深圳依托港台资本发展对外金融,具备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各项条件。

山东金融改革呼声由来已久,虽然是经济大省,山东省资本市场发展却相对保守,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足,金融业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出身于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履职山东,自然会将金融作为主要抓手,补上山东这块短板。

2.改革内容。温州金融改革针对民间融资乱象,注重民间资本的规范化运作,以打通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的桥梁。同时温州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发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前海改革更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以国际金融和产业金融改革为中心,国际金融建设方面进行人民币贷款、人民币债券、股权投资基金等方面的创新,旨在打通深港合作壁垒,建立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平台。产业金融方面则推动新型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满足中小企业的多元化、个性化融资需求。

山东金融改革的重点并非建设金融改革实验区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基础性金融服务水平,亮点在于尊重市场的力量,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同时配合山东“一圈一带”推进县域金融创新试点。

3.改革优势。尽管房地产泡沫一度损伤了温州的实体经济,温州先发优势已不再,但发达的民营经济始终是温州的特色和优势,民营经济与充裕的民间资本、活跃的民间资本市场相互促进,若利用好民间资本,温州经济必然可以注入新的活力。

前海地区与香港隔海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珠三角“穗—深—港”发展的焊点,还可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形成三个金融创新平台,发挥集群效应。同时前海具有国务院批准的先行先试政策,在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也占据优势。

山东改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当下全国金融试点改革由点到面内外推进,中央政府给予极大支持,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拥有资本优势,同时郭树清省长具有在体改委以及金融部门的工作经验,大量金融干部已经委派各地市主持金融改革,他们了解资本运作和市场建设的进程和规律,金融改革前景被市场看好。

山东金改面临的挑战

1.金融市场内部结构不合理。山东省金融垄断问题突出,金融机构发展虽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一枝独大,在网点和规模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地方性金融机构实力不济。保险业、证券业机构数量和规模有限,导致融资结构失衡,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比例远远超出直接融资,而国有银行授信和贷款倾向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县域经济占到山东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信贷资金却偏向于济南和东部沿海城市,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支撑,县域经济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

2.金融外部发展环境桎梏。从宏观层面看,当下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金融业受到不同程度打击进入休养生息的结构性调整阶段,金融改革的难度加大。在微观层面,区域金融改革需要法律、中介、信用等外部服务的支持。山东省信用建设欠缺,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融资过程中借贷双方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法律保障力度不够,金融债权案件判决执行存在很大困难,无形中提高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经营成本。中介服务也比较滞后,资产评估、保险、审计、公证、担保等机构还未真正成长起来,未能有效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反而因监管不力,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3.金融管理体制落后。山东还未真正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观念转变较为缓慢,政府同时扮演推动者和监管者角色,行政干预超过了市场的力量,导致金融运行机制僵化,大量金融资源处于闲置和低效率,金融机构成为政府财政的附属,不仅影响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导致不良资产大量滋生,还增加地方政府隐性负债风险。金融改革政策的制定不仅要高层取得一致,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的利益要求是多样性的,不可能存在满足所有利益需求的改革方案,在缺乏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时,一些政府推进改革的力度可能打折。当前“一行三会”工作衔接和政策协调渠道不畅,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缺乏金融风险事前检查,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缺陷,未能真正推动地方金融创新发展。

4.金融风险防控困难。山东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体系一直不尽完善,信用评级过程透明度低,诚信状况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后山东省金融市场基础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银行利差收益缩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风险极易沿着交易链条传播给投资者。金融改革对金融业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但也有可能引发金融机构的投资冲动,导致资产证券化向再证券化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开发过度,若金融风险悄然积聚,其突然爆发将严重损坏经济健康发展。

当然,山东省中庸之道的传统文化对金融改革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金融改革给山东带来的“正能量”

山东省历来以“强政府”著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比较多。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推崇儒家思想,山东官场深受中庸之道影响,对中央政府出台的改革政策往往等等看看,不前不后,不左不右,观望大于行动。郭省长带给山东的最大变化是思想层面的,重点在于理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职能边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简政放权,通过简化行政审批和事前审查,放宽企业注册资本金等方式,建立权力“有限”的政府,以实现“有效”的市场来资源配置。

山东省一贯重视金融业发展,但相比于庞大的经济规模,山东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金融运行潜在风险大。金融未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反而成为制约山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性问题。

山东省金融改革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如果能抓住此次机遇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就能实现金融产业化,解决各类金融乱象,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产业协调发展,成功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把实体经济优势尽快转化为资本竞争的优势。山东中小企业众多,山东金改《意见》多项内容涉及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通过发展上市路演中心等方式促进更多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有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山东金融改革体现出金融必须服从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明确思路,通过加大金融资源的供给,发挥金融对自主创新、低碳经济和民生建设等领域的支持作用,鼓励新经济、新科技、新消费业态的发展,推动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1.发展多元金融,培育资本市场。面对当前资本市场加快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应努力做强做大地方金融机构,加快金融控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格局。

县域金融潜力巨大,要支持县域金融发展,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合作银行。在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条件的契机下,应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做好村镇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专营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的筹建工作,满足县域多层次资金需求,壮大县域经济。

2.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市场导向,建立“有限政府”+“有效市场”。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参与金融业的界限,建立专业的金融管理机构,减少对金融市场微观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放松金融垄断与管制,简化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各项审批,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为金融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金融改革需要多个领域、不同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应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合作与交流,实现各方互动发展。

3.做好兼并重组,做强金融控股公司。山东省潍坊市已经设立了投资控股集团,山东电力集团成功控股多家金融机构,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定位、风控、业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可向全省推广。山东金融发展程度和监管水平有限,宜先建立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母子公司互补经营与发展向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转变。

虽然地方银行拥有资源较少,但其在占有地方渠道资源、信息资源和客户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发展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潜力很大。可以由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联合出资组建银行控股公司,再通过股权部分转让来积累资金,逐步形成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环形结构,然后通过跨区域兼并重组、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形成真正的金融控股公司,发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4.管控风险,松绑民营银行。山东民营经济相比江浙地区有明显差距,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缺乏,民间资本缺乏合规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5月份国务院松口民营银行禁令,打破银行准入限制,由民资控股开办银行成为可能,北京、温州、深圳等地都在积极申请,山东也应抓住此次机会,在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济南、淄博等地都可利用建设金融中心和股权交易中心的契机选拔一些资质优良的民营企业来投资民营银行,实现有效金融竞争,改善山东省信贷生态环境。

5.优化金融环境,服务金融改革。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是山东金融改革的一大重点。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同时要夯实金融法制环境建设,严厉打击各种金融犯罪行为,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结案率和清偿率,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安全。山东金改将上市路演中心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上日程,须利用好这两个机构,加强与证券机构合作,为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再融资开辟绿色通道,为非上市公司融资和股权交易提供完善服务。

中介机构体系建设和金融业基础设施同样重要,要以“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社会参与”为原则,促进中介机制的健全、完善,逐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增强金融业吸收资本的能力。

6.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风险管控。风险的事后化解比事前防范要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因此金融改革必须厘清防范风险与加快改革的关系,注重风险防范与管控,金融改革进程要与山东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监管能力相匹配。具体工作中要完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强化内外部信用评级,发挥市场化风险约束机制的作用。在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应提升监管意识,规范监管标准,加强监管力度,通过规模控制防范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控指标体系,将准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活动纳入总体的监管框架,实施长期监控。

(作者单位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陈华 薛莎莎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论文 篇3:

府院动向

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出炉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在广州发布。广东省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要求,到2015年,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到2020年,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

《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出台后,广东省还将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但目前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时间表。

《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出台背景与广东近年“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战略相关。近年来广东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广东金融资产总额居全国之首,但金融创新相对滞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表示:“资本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在6月26日召开的广东金融工作会议上,汪洋就称广东“推动金融大发展迫在眉睫”。

早年,广东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在金融改革创新上滞后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2007年,广东省将金融工作重心从处置风险转到科学发展上来,2008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提出“允许在金融改革和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2010年7月《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上报了国务院。方案在今年6月末得到批复。

与浙江温州等地金改相比,广东的政策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广,并与以往以城市为单位的金改模式有所不同,是以经济带呈现。其涉及的地域包括珠三角九座城市,外加东西翼两座城市,呈现“9+2”布局。由于历史原因,广东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GDP相差4倍,此次改革旨在推动珠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在珠三角地区建设“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二是在环珠三角的梅州市建设“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三是在环珠三角的湛江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每个城市担当的任务各有不同。

根据方案,广东将建成国内试验内容和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其中包括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等关乎民生的重大金融创新试点。

在推进保险业创新方面,《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表示:将深圳市保险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扩大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工作,探索城市低收入人群参与商业保险的途径。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之前主要是在上海争取试点,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攸关时刻,此项改革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而另一个亮点是“在总体试点推进框架下,研究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培育房地产金融市场”。《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提出“将在国家明确试点范围、条件及抵押登记、期限和抵押权实现等具体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而《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中关于“探索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或将加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的融资方式。

此外,《珠三角金改总体方案》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在横琴新区和前海地区开展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开展港澳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从业人员资格互认;允许在粤港资法人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推动建立金融专业法庭与仲裁机构等新的创新力度也吸引人眼球。

广东省民资储量在全国靠前,且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上发展较快,在广东省银监局辖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总资本中,民间资本占了29.3%。另外,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投资组建村镇银行的重要力量。但民资进入金融行业还需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开发更多渠道。

对于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试点,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形成,已迫在眉睫,但由于受到外汇管制等因素,监管层仍在斟酌之中。但若能够借道前海,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拓宽渠道,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新动力,从而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以及香港人民币存量的继续上升。同时利用香港低成本人民币资金支持前海开发开放和重点产业发展,更好地支持离岸人民币交易的支付和结算。

粤港澳三地金融从业人员资格等项,已被列入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九》。

(本刊记者 莫莉/文)

上一篇:风险防范的金融经济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审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