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集团金融控股论文

2022-04-18

摘要: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是建立在反复征求业界意见和研究监管实践的基础之上。监管目标和监管对象明确,同时融合新巴塞尔协议、金融集团监管论坛关于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原则,是对后续各种类金融集团进行审慎监管的积极尝试,对于正在探索金融集团监管的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集团金融控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保险集团金融控股论文 篇1:

内部交易:金融集团监管之重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方兴未艾,各类金融集团纷纷涌现。与之相对,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却相对滞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集团这种组织形态所具有的特殊风险,以及其可能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和完善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成为改革趋势。在金融集团监管规则的制定中,内部交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内部交易在为金融集团带来协同效应的同时,也成为金融集团风险传递的基础,雷曼兄弟破产便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建立内部交易监管规则,加强外部监管,引导金融集团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好金融集团协同效应强、规模效益高、资本配置更有效的经营优势。

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界定

金融集团由在同一股权控制下的多个公司组成,主要业务是提供涉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行业的金融服务。所谓金融集团内部交易是指集团成员之间发生的资源或义务转移的行为。它包括集团母公司与附属机构之间,以及附属机构之间的内部交易。同时,考虑到某些发生于集团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对金融集团稳健性的影响以及弥补现有分业监管规则的空白,对内部交易的范围可适当予以延展,将集团母公司的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及其直接、间接控制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与金融集团母公司、附属机构之间的资源或义务转移行为也纳入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范畴。

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形式表现为:股权投资、借贷、买卖公司债券、股东存款、授信和担保、资产购买和转让、代理交易、租赁、债权债务转移、签订许可协议以及其他导致资源或义务转移的交易行为等。

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的基本思路

寻求风险管控与发挥协同效应的平衡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是集团内部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内部交易便利了风险传递,使集团内单个机构的风险更加复杂化,甚至引发整个金融集团风险;另一方面,内部交易也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改进风险管理效率,更有效地管理资本和债务。因此,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不是要禁绝内部交易,而是在控制并减弱内部交易所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它给金融集团带来的协同利益,从而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强调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并重。由于金融集团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业务经营广泛,内部交易更加普遍和隐蔽,对其进行监管的难度较高。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出发,在设计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时,要善于从管理和治理两个维度考量,即不仅要完善外部监管措施和手段,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督;更要引导金融集团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和风险防范体系,将内部控制作为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与风险集中监管的基石,并以监管者的硬性权力作为保障。

维护公平交易和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金融集团出于整体利益或是局部利益的考虑,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排挤竞争对手、获取垄断利益,会有进行不正当内部交易的冲动,从而损害金融集团中小股东、债权人、外部相关交易主体的利益。特别是,金融集团存在向集团存款类附属金融机构转移不良资产与风险,从而最终将损失转嫁给政府的道德风险。上述行为除了受一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的制约外,考虑到金融行业较强的专业性特征,在制定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时,也需要从维护金融市场正当竞争秩序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做出制度安排。

克服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强化金融集团整体性监管。2010年联合论坛发表《金融监管性质与范围的差异性报告——关键问题和建议》指出,分业监管不能覆盖金融集团所有的经营活动,也难以充分考虑这些活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救助成本,如果缺乏整体层面的监管,金融集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本套利、财务杠杆风险、风险集中度过高、监管套利等问题。在我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的现状下,要避免上述问题,在制度设计时,需要明确金融集团母公司层面的监管主体,突出金融集团母公司对整个集团内部交易的整体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同。

借鉴国际上有关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经验,并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相协调。从国际上看,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及一些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探索金融集团监管的有效模式,特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及2009年欧债危机接连爆发后,国际社会对金融集团监管进行了反思,对相关立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设计我国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时,要充分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和标准,确立具有先进性又符合我国金融业实践的监管理念,为我国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的制定提供思路。此外,虽然我国没有关于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专门立法,但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对不同金融行业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监管有零散的规定。因此,在制定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时,需要考虑与现有规定在制度安排上的衔接。

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设计

遵循上述监管思路,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相关立法及实践的最新进展,我们认为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监管规则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规定金融集团建立完善的内部交易管理体系,从立法层面对金融集团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出要求。

规定融集团应当制定集团统一的内部交易管理制度,规范金融集团内部交易行为,关注金融集团的整体风险。内部交易管理制度包括内部交易管理的组织体系,内部交易方的报告、识别、确认和信息管理,内部交易的范围和定价方式,内部交易的内部报告和审批程序,内部交易的信息披露、审计监督和违规处理等内容。

确立金融集团母公司在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责任。首先,金融集团母公司不仅要制定监控集团整体内部交易风险的内控制度,同时还要监督各附属机构建立起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内部交易内控制度。其次,要明确规定金融集团母公司的董事会应承担集团内部交易管理的最终责任,并要求金融集团母公司及其附属机构董事会应当分别设立内部交易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对内部交易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控制。再次,通过对金融集团母公司的责任追加约束其履行好管理整个集团内部交易管理的义务。例如,在美国等国家的监管实践中,母公司除了对附属机构应履行足额出资的义务外,当附属机构陷入困境时,母公司还应履行“协助义务”,特别是对于附属银行机构。

要求金融集团制定内部交易风险控制标准。金融集团应当根据集团资本充足情况和相关监管规定,制定集团内部交易大额风险限额和风险集中限额,建立持续识别、计量、监测和评估金融集团内部交易风险集中与大额风险暴露情况的相关机制,必要时及时采取风险分散措施。建立金融集团内部交易审批制度和回避制度。金融集团应当依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和自身管理要求,制定金融集团内部交易审批制度。金融集团或附属机构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在审议内部交易时,与该内部交易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可以对金融集团结构和法人层次提出要求,以简化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复杂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到产业与金融混同蕴藏的巨大风险,我们倾向于倡导建立纯粹型金融集团,即金融集团母公司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不从事其他商业性经营活动。同时,适当简化金融集团内部层级,即金融集团母公司在境内的控股层级原则上控制在三级以内,即金融集团母公司下设直接拥有控制权益的一级附属机构和通过一级附属机构间接拥有控制权益的二级附属机构。

建立金融集团集中信息系统,实现内部交易的信息化管理。金融集团应建立一个涉及全部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保证其安全可靠,从而在技术上保障内部交易管理的及时、准确与可靠。

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风险进行管控,保障金融集团稳健性、维护金融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规定内部交易的数额限制。为了控制过度的风险集中,对源于集团内部交易的风险暴露规定一个总量上的限制。例如参考欧盟《大额风险暴露指令》,规定单笔内部交易不得超过机构自有资金的25%或金融集团合格资本净额的15%,所有内部交易的总和不得超过机构自有资金的800%或金融集团合格资本净额的400%,附属银行机构在附属非金融机构持股不得超过自有资金15%,总额不得超过自有资金60%等等。

规定某些内部交易应予禁止。国际上大多数监管当局都通过立法直接禁止某些形式的内部交易。对交叉任职予以限制。金融集团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原则上只得兼任一家附属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金融集团附属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原则上不得相互兼任。加强客户利益保护。要求金融集团及其附属机构建立客户利益保护制度,附属机构在向其客户提供其他附属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时,应当向客户披露相互间的关联关系。附属机构不得强制客户购买其他附属机构的产品和服务。

要求金融集团设置风险隔离措施。金融集团对内部交易方之间的业务往来、共同营销、信息共享以及共用营业设施或营业场所等行为进行有效合法管理,防止风险传染和利益冲突。附属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应当对其营业场所、广告、宣传标识、铭牌等做出清晰明确的风险区分提示。金融集团母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不得利用内部信息便利开展内幕交易。

规定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和报告机制,增强金融集团的透明度。

规定金融集团向监管部门报告内部交易的义务。

首先,根据内部交易的复杂程度以及对金融集团及其附属金融机构影响的大小,将内部交易区分为重大内部交易和一般内部交易。重大内部交易可界定为对金融集团或附属机构的经营与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内部交易,如金融集团母公司与其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接、间接控制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单笔金额占金融集团合格资本净额百分之一以上;或者该笔交易发生后交易余额达到金融集团合格资本净额百分之五以上;或者一个会计年度内金融集团母公司与该单一内部交易方累计交易金额达到金融集团合格资本净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或者银行、证券、保险业监督管理部门明确界定为重大内部(或关联)交易或明确规定须报经审批的内部(或关联)交易。

其次,规定重大内部交易和一般内部交易不同的报告要求。重大内部交易应当逐笔在内部交易协议签订后由金融集团母公司向监管部门报告;而一般内部交易则可以定期(如按季)合并报告。

再次,规范内部交易的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内部交易协议,金融集团母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对内部交易的审查情况,内部交易的定价政策及原因说明,内部交易方所持金融集团母公司或附属机构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内部交易的金额、余额和本年度累计交易额及相应比例;内部交易的收益或损失及对整个金融集团财务状况的影响;其他有助于判断交易情况及影响的信息。

规定内部交易方的信息披露义务,建立内部交易方信息档案。金融集团母公司应牵头组织建立金融集团内部交易方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向附属机构及时披露,并向金融监管部门申报。无论是否发生内部交易,金融集团母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成为主要股东或任职之日起一定工作日内向金融集团母公司内部交易管理委员会报告其近亲属及其直接、间接、共同控制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情况,金融集团母公司应及时将上述信息向监管部门报告,并依监管要求予以公告。

规定金融集团内部交易重大损失与风险的报告义务。金融集团应密切关注内部交易行为和风险状况,因内部交易导致金融集团母公司或附属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风险监管指标等已经或即将出现重大损失或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金融集团母公司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金融集团附属金融机构依据本行业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报送内部(或关联)交易重大风险或重大损失时,应同时抄报所属金融集团的监管部门。

建立内部交易监管豁免制度,明确金融集团的监管主体及监管措施,加强跨行业金融监管协调。

对于某些不易形成利益输送、进行监管套利、损害竞争秩序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内部交易行为,有些国家出于减轻被监管机构负担的考虑,在监管上给予豁免,例如美国《联邦储备法》第23条就规定了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豁免制度。对于何种内部交易可以豁免监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明确以金融集团整体为监管对象的监管部门。在当前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集团各附属金融机构由所属行业的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但集团层面的整体监管却是空白,特别是对于不在金融监管之列的金融集团母公司和其他附属机构。有鉴于此,联合论坛在2011年提出了新金融集团监管原则,强调加强金融集团整体监管,关注集团内未受监管的母公司和附属机构的风险。从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趋势来看,我们认为,由承担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职责的中央银行负责金融集团层面的监管较为适宜。

赋予金融集团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和职权。通过明确的法律授权,赋予金融集团整体监管者以非现场及现场检查权,保障获取整个集团内部交易风险信息;建立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风险评价体系,定期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进行评估,并将评估重点放在金融集团母公司及非存款类附属机构对存款类附属机构的影响上,并及时进行预警;制定重要股东和管理层的资质标准;采取纠正措施或业务限制,及时处置风险等。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金融集团业务广泛,不同行业运营方式和监管模式有着较大差异。要充分发挥金融集团整体监管者、各附属机构监管者各自的专业优势,加强协调合作与信息共享,有效识别、评估和防范金融集团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具体在内部交易监管方面,要尽量保持各行业监管规则的一致性,防止监管套利;要确保监管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对重大内部交易风险联合开展评估、预警和处置,从而确保金融集团整体稳健运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作者:何敏

保险集团金融控股论文 篇2: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对金融集团的监管

摘要: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是建立在反复征求业界意见和研究监管实践的基础之上。监管目标和监管对象明确,同时融合新巴塞尔协议、金融集团监管论坛关于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原则,是对后续各种类金融集团进行审慎监管的积极尝试,对于正在探索金融集团监管的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审慎监管;金融集团;澳大利亚

除了某些政治事件以外,没有哪个国家不是在金融危机或者大型公司的倒闭事件推动下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在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改革中,除了著名的1995年沃利斯调查以外,金融领域中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发生在2001年的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倒闭事件。这起事件与之后几个月发生的美国“安然”事件在某些方面极为相似,因此可以看成是“安然”事件前传。在这之后,澳洲监管部门就金融集团监管规则制定了更加细致的监管规则,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HIH保险公司破产:提前上演的澳洲“安然”事件

在HIH保险公司(HIH Insurance Limited)存续的32年的时间内,从小到大,在倒闭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9家一级子公司,股权控制超过200家公司的大型金融集团。按所收保费金额计算,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普通保险公司(general insurer),约有30%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购买了HIH公司的保单。2001年3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地方法院宣布对HIH及其下属11家子公司进行临时清算,到同年5月,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宣布HIH公司正式破产,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5亿澳元,成为有史以来澳洲最大一起破产案件,给澳洲经济带来恶劣影响,并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1]就该公司破产问题,澳大利亚专门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HIH Royal Commission)的调查小组,对此展开调查。

在皇家调查委员的最终报告中,分析了导致HIH破产的原因,从两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从集团自身角度,在HIH公司治理结构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过度的兼并收购等结构性扩张使得公司流动性紧张,没有针对索赔风险制定集团的资本充足计划,公司自有审计部门只关注单个账户风险而没有对集团风险进行整体评估等原因造成公司经营的失败;而从外部监管角度,审慎监管局没有按照1973年《保险法》和1998年《审慎监管法》的规定,对HIH公司实施严格的审慎监管,直到该公司被爆出伙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编报虚假审计报告丑闻时,才开始介入公司调查,等发现该公司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为时已晚。

如果从公司治理上看,HIH公司破产与后来的美国安然事件有诸多相似之处,管理层的错误决策、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作假账等原因导致公司倒闭,众多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但是与安然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HIH公司作为一家金融集团,其日常经营直接由外部金融监管部门对其实施监管,但仍然发生这样的问题。所以皇家调查委员会在报告中对审慎监管局提出严厉批评,直指其监管方式存在问题。

HIH公司事件发生后,审慎监管局重新审视自己的监管手段,在原有监管规则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方法,以避免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再次出现漏洞。在关于次贷危机中的澳大利亚审慎监管情况报告中,审慎监管局认为其现有审慎监管结构保证了澳洲金融环境状况保持良好,避免了次贷危机陷阱。

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对金融集团监管的框架

(一)对金融集团的监管的法律框架

澳大利亚在建立双峰金融监管模式后,国内有关审慎监管职权全部由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行使,其监管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金融集团。审慎监管局在金融机构监管立法的问题上,采用逐个分别立法的方式,将金融机构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制定不同的监管规则,这其中就包括对不同类型的金融集团制定不同的监管规则。具体来说,审慎监管局将金融机构划分为这样几种类型: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普通保险公司(非寿险类)、经注册持有金融牌照的超级年金(Registrable Superannuation Entity Licensee)①、含授权存款机构的金融集团(Authorized Deposit-Taking Institutions Groups,ADIs Groups)、非经营性控股公司(Non-operating holding company,NOHC),而ADIs和NOHC就是金融集团的主要两种形式。

1999年,审慎监管局对ADIs Groups公布了审慎性监管的监管建议草案,这是澳大利亚对金融集团实施审慎监管的首次尝试。经过大范围征求意见后,审慎监管局经过两次修改,在2000年4月以监管政策信息文件的形式,颁布《对包含授权存款机构的公司集团进行审慎性监管的政策框架》。但是在该框架内并未对金融集团的资本充足率以及风险敞口限额作出具体规定,因为当时审慎监管局认为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复杂程度较高,想短时间内制定详细监管规制还存在较多困难,因此没有立刻做出明确要求。在此之后,审慎监管局经过仔细调研和综合设计,于2001年10月再次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公布了《包含授权存款机构公司集团的资本充足性和敞口限额》方案,针对包含授权存款机构的金融集团其资本充足率和大额风险敞口的监管要求和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审慎监管局指出,上述内容与《对包含授权存款机构的公司集团进行审慎性监管的政策框架》都作为对包含金融机构的金融集团进行审慎监管的指导原则,一同纳入澳大利亚《1959年银行法》发布的审慎标准中。在这之后,审慎监管局在2001年11月和12月接连发布了新修订的审慎性标准草案,以便在其监管中具体执行这些政策法规。2008年1月,审慎监管局将新巴塞尔协议的审慎性要求引入到ADIs Groups的监管规则中,组成了现有审慎监管局对ADIs Groups的监管规则体系。

根据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监管规定,所谓的ADIs Groups,是指集团内包含经审慎监管局授权成立的存款机构的金融集团,此类金融集团应该至少含有一个经授权的存款机构,也可以是多个。另外,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对于金融集团的定义采用了较宽泛的方式,因而极大限度地将涉及存款储蓄业务的公司集团纳入监管范畴。根据法律规定,金融集团既可以是由全部金融机构组成,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授权存款机构;同时,如果非金融公司中存在着一个经授权存款机构,那么该公司集团也被看作是金融集团。

含有授权存款机构的金融集团应当是形式最为简单的一类金融集团,因此审慎监管局首先对该类金融集团制定审慎监管规则,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此作为依据,将监管的一些共性原则提炼出来,为后来制定包含其他类型受监管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提供参照。2009年,审慎监管局颁布《普通保险人审慎监管标准和指引》,将含有普通保险公司的金融集团纳入审慎监管的范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目前审慎监管局基本形成了对各种专营或兼营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或公司集团实施监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内容,并在2010年3月以讨论稿的形式,公布了最新的《金融集团监管》(Supervision of Conglomerate Groups)方案。

(二)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内容和目标

审慎监管局《对包含授权存款机构公司集团的监管政策框架》包括内容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集团成员的资格、股权及其结构、董事会的组成、公司股东、董事及高管人员的资格、对非事业型控股公司经营的规定、风险管理、风险相关性、集团成员关系、集团财务实力、集团外部审计等内容。之后的《包含授权存款机构的集团的资本充足性和敞口限额》作为对前者的补充,弥补了前者未对资本充足率和大额敞口限额方面作出要求的缺陷。

从前面审慎监管局的监管政策制定过程上看,审慎监管局的首要目标是保证金融集团中存储机构或者普通保险机构的安全,这是对金融集团最基础的监管。存储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一类吸收公众存款的机构,而银行监管历来是审慎监管者的工作,因此审慎监管局将此类金融集团纳入首要的监管对象。由于金融集团成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关系,在运营中产生机构协同效应、实现集团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同时,也可能加快了突发性风险的传递速度。审慎监管局对存储机构坚守审慎监管的基本原则,控制关联性风险来保证存储机构的安全,防止当在关联性风险控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时,不受监管的集团成员出现经营困境时削弱集团中存储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或者引发金融集团的道德风险,将集团风险转嫁给集团内存储机构。[7]

审慎监管局在综合考虑这些关联性风险因素之后,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者,是监管金融集团整体。其方式主要有对集团的股权和控制结构、内部风控质量尤其是集团层面的稳健运营和风险管理提出要求,把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监管它的资本充足率和资本集中度。对于金融集团整体的监管,是为了保证集团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稳健运营,以避免集团因为出现风险而给存储机构带来不利影响,帮助集团改善流动性,以期待当其下属存款机构出现风险时集团有能力给予资本等方面的支持。二者,是监管可能给存款机构带来风险的关联关系,例如金融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关联交易,增加存储机构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限制,增加存储机构在与其他成员共享集团资源时,比如使用共同标识、承销对方产品以及共用营业场地等可能产生的风险,主要是为了防止关联企业因为资源共享产生的潜在关联性给存储机构带来不利影响。

就前述审慎监管局的政策来说,审慎监管局除了将含有存款机构的公司集团作为审慎监管制定专门的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还有另外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扩大公司法对公司集团允许采用的组织结构范围,作为存储机构的母公司,其形式既可以从事具体金融业经营,也是纯粹型控股公司不具体经营业务;另一个目的是,放开对金融集团从事经营活动范围的限制,规定母公司可以从事非金融类实体经营,以此鼓励非传统金融市场的经营者进入金融服务市场。

(三)审慎监管新框架:三级审慎监管

2010年3月,审慎监管局公布了最新的《金融集团监管》讨论文件,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审慎监管局制订了针对被监管者三个层级的划分方法,称之为“三级监管架构”(Level 3 supervision framework)。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金融集团划分为不同的监管层级,给予不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控制等监管要求。这是审慎监管局针对其国内组织形式种类日益繁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跨行业经营的金融集团重新制定的监管架构,其目的是保证各受监管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止金融集团内部风险传递和破产事件的发生。[6]

审慎监管局的三级监管机构涵盖了所有金融机构。第一级(level 1),是指由审慎监管局负责监管,独立从事金融业务的单个企业法人,如ADIs、普通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和经注册持有金融牌照的超级年金;第二级(level 2),是指主要从事一种专门业务经营的金融集团,例如由ADI或普通保险公司作为母公司的金融集团、即将修改1995年《人寿保险法》而成立的人寿公司作为母公司的金融集团、NOHC,但是不包括超级年金作为母公司的金融集团;第三级(Level 3),是指采用控股公司结构,母公司既可以是ADI或者普通保险公司,也可以是NOHC,而其他子公司包括了从事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子公司和非金融行业的从事实体经济的子公司。

很显然,第一级别的金融机构属于传统金融行业中金融机构,审慎监管局对其实施监管,且监管规则相对比较完备。第二级别是现有主要的金融集团组织形式,因为只涉及纯粹的金融行业,因而审慎监管局对第二级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则也正在完善中。而第三级别金融集团从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跨行业经营,因此监管复杂性高,难度更大,同时所蕴藏的风险也最高,因此审慎监管局将其列为最高层级,对其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仅涉及从事金融行业的子公司,对集团来说,也必须严格遵守,防止非金融类子公司的风险传递给金融类子公司。因此,Level 3监管是对现有level 1和level 2监管制度的补充,并提供一个对集团范围风险状况通用的风险评测和监管的工具。

三、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有益经验

审慎监管局对包含授权存储机构的金融集团的监管政策和审慎性标准,是澳大利亚主要的专门针对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法规。作为对金融集团监管的积极尝试,其监管内容中有几个突出特点,值得学习和关注。澳大利亚的公司集团形式与传统英美法系中的公司集团相同,即通过控制股权的形式形成金融控股公司,下设各类从事不同行业和业务的金融类子公司。因此,有关金融集团的监管方式可以借鉴适用于采用同样类似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家。

1.制定监管规则的目标明确。审慎监管局在制定金融集团的审慎监管政策时,其方法是从集团内授权存储机构的监管制定监管规则开始,逐层向外拓展到关联企业,最后到金融集团整体。因而其目标明确,首先审慎监管局最关注的是存储机构的稳健运行和安全,所以监管规则都是以其为中心,防范一切可能对其造成风险的关联行为;审慎监管虽然只针对存储机构,但是其严格监管的方式可以对金融集团内部其他企业和集团本身形成外部约束机制,因而对于此类集团的监管可以仿照这种监管方式,积累经验,为下一步监管其他类型金融集团获取实践数据。

2.监管的对象明确。审慎监管局关于包含存储机构的金融集团的监管政策制定时,核心是保证存款机构的安全稳健,防止由集团成员之间的关联性可能引起的风险传递,影响存款机构的安全性。其监管的对象就是如何将存储机构与集团及其内部关联企业的风险隔离。就这个监管对象,审慎监管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审慎监管规则。在公司股权结构上,审慎监管局要求金融集团如果不是以该存储机构作为母公司,其后备选择就只能是以非事业型控股公司为母公司。通过这种限制,让母公司能够作为最终控制人持有存储机构的股权和资产,限制其他关联企业通过股权控制的方式可能对存储机构产生的道德风险。在董事会人员选任上,规则提出存储机构的公司董事会,其人员组成至少要有两名以上的董事仅供职于该机构,不得在集团其他机构中担任职务,确保存储机构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于集团和集团成员。在资本充足率要求上,审慎监管局除对存储机构和集团成员中金融机构专门制定了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还要求集团自己根据集团现状自身资本能得到充足率标准,以防止当集团经营状况恶化时存储机构受到集团严重影响。审慎监管局还对存储机构与集团内关联企业风险敞口作出明确限制,建立防火墙,防止风险在集团内部传递直接传递。当然,集团经营的协同效应也会给存储机构经营带来好处,所以审慎监管局允许金融集团内其他企业与存款机构共享集团资源,但如前述,这是在事先制定了相应防范措施以防止对存储机构可能产生的不良的影响的基础上,避免集团在与消费者交易是对其存在隐瞒和欺诈行为。

3.明确集团建立风险内控机制。审慎监管局对存储机构和集团的风险内控机制的建立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通过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和外部审计等风险内控机制,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审慎监管局目前实施的监管法规框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在集团和存款机构的内部建立风险控制,促使各机构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来保证存储机构的稳健运营。审慎监管的各种监管标准,可以直接作为金融集团和存款机构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中所要达到的内部审慎性标准框架。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对包含授权存款机构的金融集团的审慎监管政策和法规,是建立在反复征求业界意见和研究各国监管实践的基础之上,同时融合新巴塞尔协议、金融集团监管论坛关于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原则,是对后续各种类金融集团进行审慎监管的积极尝试,对于正在探索金融集团监管的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价值。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也存在着很多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一些国有背景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将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其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方向。而目前我国在金融集团监管上明显立法缺失,法律的缺位与现实中规模不一,对于风险较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有必要通过制定审慎监管规范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防止国内金融集团给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虽然澳大利亚在双峰监管模式下,从监管目标到监管对象高度统一,与我国金融监管实践尚存有较大差别,但是审慎性规则作为一种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规范,其本身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因此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没有做出重大改革前,通过制定审慎规范以防范风险的方式,是可以采取的,在制定这样的规范时澳大利亚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参考的重点。

具体来说,我们制定的审慎监管规则,首先要明确监管目标和监管对象。因为我们是银行主导金融体系的国家,所以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是我们制定审慎监管规则的核心。在制定具体监管法规时,审慎监管规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明确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与公司股权架构,防止集团通过股权控制方式对银行稳健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风险内控机制要求,帮助提高集团和金融机构对风险自我控制能力。再次,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基础,同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以及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具体方法,以确保商业银行在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在出现经营恶化时,自身资本充足水平不受牵连。最后,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类型,加强对关联交易的审查和监管,对于直接金融交易和集团资源贡献等内容作出限制规定,防止关联交易下商业机构被当做金融控股公司道德风险的工具。

注释:

①类似“养老金”的概念,是为劳动者退休之后提供财务支持的储蓄。但与养老金的不同之处在于,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一般是退休后一次性支付,而不是分期支付。

②按照审慎监管局的观点,与关联性风险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集团成员是否是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受监管的质量怎样;集团中不受监管的机构的风险评级高低;集团中各个机构从事的金融、商业活动的性质和风险形态;集团层面其整体的财务状况实力;集团中各个机构之间,尤其是受监管机构和不受监管机构之间,他们的财务和经营向关联程度;集团自身风险控制水平和质量;存储与集团其他机构是否共享商业品牌标识或存在交叉销售等。

参考文献:

[1]Julia Black. Managing Regulatory Risks and Defining the Parameters of Blame: A Focus on the 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J]. Law & Policy,January 2006,Vol. 28: 3.

[2]Brendan Bailey. Report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into HIH Insurance[J]. Research Note,2002-03,no.32:2-3.

[3]Julia Black. Managing Regulatory Risks and Defining the Parameters of Blame: A Focus on the 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J]. Law & Policy,January 2006,Vol. 28: 6.

[4]APRA. The prudential supervision framework[EB/OL]. 2009:2,[2010-01-12].http://www.apra.gov.au/AboutAPRA/upload/AR_2009_CH3_SUPERVISIONFRAMEWORK.pdf.

[5]APRA.The prudential supervision framework[EB/OL]. 2009:2,[2010-01-12].http://www.apra.gov.au/AboutAPRA/upload/AR_2009_CH3_SUPERVISIONFRAMEWORK.pdf.

[6]APRA. Discussion Paper: Supervision of Conglomerate Groups[EB/OL].[2012-04-19]. http://www.apra.gov.au/CrossIndustry/Documents/Discussion-paper-Supervision-of-conglomerate-groups-March-2010.pdf.

[7]APRA. Discussion Paper: Supervision of Conglomerate Groups[EB/OL].[2010-04-19].http://www.apra.gov.au/CrossIndustry/Documents/Discussion-paper-Supervision-of-conglomerate-groups-March-2010.pdf.

责任责任、校对:关 华

作者:于永宁

保险集团金融控股论文 篇3:

全球化视野下金融集团监管的合作与协调

摘要:金融集团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由复杂组织结构及集团内部交易等问题引起的特定风险。 “金融集团联合论坛” 自成立起来,先后发布多项旨在监督金融集团稳健运营的文件,以切实加强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监管。欧盟理事会发布的“监管指令”消弭了欧盟对金融集团监管的重复、脱节现象,使欧盟监管由行业监管向跨行业监管、由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方向过渡。

关键词:金融集团;合作监管;联合论坛;监管指令

一、近年来金融集团的快速崛起及监管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打破传统分业经营的藩篱,商业银行可以从事证券、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亦可提供信托、租赁等服务,金融业日益出现混业经营的发展态势,催生出兼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或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集团(financial conglomerates)。

如何界定此类新兴金融机构是一个似易实难的问题。金融集团竞争中心(Centre of Competence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认为,金融集团是由多个公司组成的集团,涵盖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适用不同的监管规则,金融业务在集团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在金融集团联合论坛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中,多元化金融集团(heterogeneous financial conglomerates)被定义为主要业务为金融业,且受监管实体至少涉及银行、保险和证券中的两个领域,并需要满足不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金融机构。

在欧盟2003年“金融集团监管指令”中,金融集团则被描述为应符合下列条件:(1)集团总公司是受监管金融实体,或集团中至少有一个子公司是受监管实体;(2)如集团总公司是受监管实体,其可为金融实体母公司,也可为金融实体参股公司,或是与金融实体通过合同、章程达成统一管理的公司,或管理、监督人员的主要部分与金融实体的同等人员相互兼职的公司;(3)如集团总公司不是受监管实体,则集团业务应主要为金融业务;(4)集团中至少有一实体为保险业实体,并且至少有一实体为银行业或投资服务业实体;(5)集团的保险业务总量以及银行或投资服务业实体业务总量都应占有重要地位。上述定义实际上以金融集团的若干表现形式来界定金融集团概念本身。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阐释了金融集团的内涵,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管理上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以及有效分散经营风险通常被视作金融机构并购进而发展为金融集团的主要动因。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倾向于组建“国家队政策”(national champion policy)来应对外来激烈竞争,并购后形成的金融集团将居于垄断优势地位,对市场公平竞争原则造成一定的破坏。金融集团可能通过掠夺定价(predatory pricing)、价格卡特尔、市场封锁(market foreclosure)、捆绑销售(tying arrangement)等形式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过度扩张使金融集团形成“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优势,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为了降低金融机构并购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应建立专门针对金融集团的监管体系。金融集团不仅面临专业领域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还不得不面对由复杂组织结构及集团内部交易等问题引起的特定风险。世界银行公布了David H. Scott 1995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结果显示,金融集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风险传递、资本重复计算、透明度、利益冲突等四个方面。

集团的内部交易可能诱致道德风险,使风险在集团内各实体之间扩散。复杂的集团结构将降低集团的透明性,引起不同主体利益的冲突和经济力量的滥用。金融集团作为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创新组织形式,其特有风险将使传统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加强对金融集团的监管迫在眉睫。所幸不少国家已颁布有关金融集团监管的相关法规,如美国1999年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引入功能性监管概念和体制,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控股公司取得了正式合法地位;日本1997年出台“由控股公司解禁所产生的有关金融诸法整备之法律”,对银行控股公司、证券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的业务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实际上从法律上认可了金融集团的存在;英国1998年修订“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监管银行业之职能移交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建立了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联合经营的金融体系,促进了金融集团的健康发

展。

二、“联合论坛”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监管架构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最重要的框架性文件,其嬗变历程大体反映了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业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巴塞尔协议除强调银行业监管外,还非常重视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如协议在适用范围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并表的基础上,本框架的适用范围包括作为银行集团母公司的持股公司,以确保将整个银行集团的风险都涵盖在内”,“对银行集团已经多数持股或控制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通常应包括在全面并表的范围内”。巴塞尔委员会已将金融集团及关联金融公司纳入了监管范围。

然而,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法令的巴塞尔协议,对金融集团证券、保险、信托、租赁业务的监管却常常是鞭长莫及。为了强化这一职能,巴塞尔委员会于1993年会同国际证券监管者组织(IOSCO)、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IAIS),成立了由银行、证券和保险三方人士组成的“三方小组”(Tripartite Group)。“三方小组”实际上是三大国际组织利用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监管机构在各自领域的监管经验,成立起来的共同探讨对金融集团监管之道的专门组织。

1996年,在临时性“三方小组”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监管者组织和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共同成立了“金融集团联合论坛”(the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简称“联合论坛”)。成立之初,“联合论坛”由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3国组成,欧盟享有“联合论坛”观察员资格,每个监管地区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监管机构均可派出一名代表。经过近3年的研究讨论和征询意见,“联合论坛”1999年颁布“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制定有关金融集团监管的一系列最低原则和实施标准。该文件包括“资本充足性原则”、“资本充足性原则的补充”、“适宜性原则”、“监管者信息分享框架”、“监管者信息分享原则”、“协调员”、“监管问卷”等7个专题文件,初步确立了金融集团监管的国际标准。

此后,“联合论坛”相继发布多项旨在监督金融集团稳健运营的文件,以切实加强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监管,如2001年推出“核心资本——跨部门的比较”和“风险管理实践和监管资本——跨部门的比较”;2003年出台“跨金融部门的运作风险转移”和“风险一体化趋势”;2004年颁布“银行、证券和保险部门的财务披露:问题和分析”、“金融服务外包”、“信用风险的转移”;2005年出台“高层次业务连续原则”;2008年开始实施“金融集团的风险集中”。尽管出台的监管规则所受褒贬不一,但“联合论坛”的确对规范金融集团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架构已日臻完善。笔者以新近颁布的“金融集团的风险集中”为例,剖析“联合论坛”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合作和协调。

“联合论坛”最初的监管重点在于金融集团的内部组织和管理,它建议对所关注的内部转移风险作出反应,因为内部转移风险可能危害金融集团内部更为敏感的部门稳定。2008年,“金融集团的风险集中”的推出原本是作为早期风险集中监管技术工作的一个后续文件,然而,从2007年夏天起草伊始,该文件涉及集中风险的特点,突出了信用危机与其他诸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金融风险。

不确定性的转移已经成为当前信用危机中银行风险的中心。“联合论坛”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10个主要发达国家金融集团的数据确定管理风险集中于18个金融集团,这与另外的两份报告不谋而合,它的出版恰好揭示了在危机中一些金融集团风险管理的实际做法。“联合论坛”报告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风险集中管理的传统方法;第二部分关注在金融工具快速膨胀导致风险在参与方之间转移情况下日益增长的风险集中管理活动,然后运用综合风险管理法分析金融集团公司管理方式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三部分讨论了大量与风险集中识别、管理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如风险集中所需资本的计量、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附录则涉及主要工业化国家监管体系的部分特征。

另外的两项报告是2008年3月由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11个最大的银行和证券公司组成的高级督导组开展的“风险管理做法在最近的市场动荡中的考查”报告,以及2008年4月的“瑞银减持的股东报告”。按照“联合论坛”的观点,后一项报告可以看作是瑞银的“反省”报告,瑞银因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结构性失衡,特别是大量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而导致巨大损失,特撰报告向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作出解释。

三、欧盟“监管指令”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架构

欧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历史由来已久。1986年的“单一欧洲法案”指出,拟于1992年建成一个涵盖金融市场的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由于各成员对金融集团的认识尚存较大分歧,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初次探索也就无疾而终。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颁布了欧盟银行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银行指令”,该法在“银行业务目录”中明晰了银行业务不仅包括传统商行业务,也涉及证券、信托等新型投行业务,由此可见,欧盟从法规上允许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对金融集团的监管仍属机构性监管。

为了确保监管机构履行审慎监管职责,对同质金融集团实施有效监管,欧盟相继颁布“关于对信用机构实行并表监管的指令”、“关于对投资公司及信用机构资本充足率的指令”,实施对银行集团、投资公司集团及银行/投资公司集团的并表监管;另一法规“关于对保险集团中的保险企业实行补充监管的指令”的出台,则将监管对象进一步拓展至保险业集团。监管法令的逐步完善延展了区域性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但对其最大的批评是上述法令尚未涉及异质金融集团,还存在着所谓的“监管空白”。因此,引入对异质金融集团的立法变得十分紧迫,同质性、异质性金融集团监管协同化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以增强欧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监管法律的一致性。

2001年,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对金融企业集团中的信用机构、保险业及证券公司之补充性监管指令及修订其它相关指令之建议案”,该方案消弭了欧盟对金融集团监管的重复、脱节现象,也使欧盟监管由行业监管向跨行业监管、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方向过渡。翌年,欧洲议会吸收并采纳了这一指令,即我们熟知的“金融集团监管指令”。“监管指令”制定了对金融集团监管的所有补充条款,要求成员国于2004年8月前将指令内化为本国法律,2005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此项“监管指令”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金融业兼并浪潮,以及因金融机构联合操作日益加剧的风险。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界定了金融集团概念,确定了“补充监管对象”。“监管指令”适用于那些依据部门监管指令获得授权的欧盟受监管实体,受监管实体能否成为补充监管对象,主要取决于:(1)受监管实体是否为集团的一部分;(2)这个集团是否是金融集团;(3)受监管实体是否是需补充监管的对象。不难看出,补充监管指令并非指金融集团下所有公司都是补充监管对象,而是依据公司性质和类型来进行裁定。“监管指令”还区分了遵循补充监管规定的实体和集团中只能间接受到补充监管指令影响的单位。“补充监管对象”包括处于金融集团主导地位的欧盟受监管实体、母公司为设在欧盟的混合金融控股公司的欧盟受监管实体、平行性金融集团中的受欧盟监管实体。

第二,针对金融集团受监管实体情况,提出了系列“补充监管规则”,尤其在资本充足率、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管理者资格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监管指令”列出会计并表法、扣除和加总法、要求扣除法等三种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监管机关或协调员有权选择适用于金融集团的一种方法或组合使用这三种方法。欧盟成员国应要求受监管实体在金融集团层面具有适当的资本充足率政策,同时协调员要对受监管实体是否有这样的政策进行监督检查,受监管实体或混合金融控股公司至少每年对其资本偿付能力进行估算,估算结果由金融集团中受欧盟监管的领导层提交给协调员。

“监管指令”界定了金融集团的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对于设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与风险集中的数量限额问题,尽管欧盟委员会持保留意见,但虑及数量限额对金融集团监管的重要性,“监管指令”采取了灵活做法,将该问题交由欧盟成员国自行裁量。“监管指令”提出,在欧盟立法进一步协调以前,各成员国可以设定数量限额,或允许其监管机关设定数量上的限额,或采取其他能达到类似目的的监管措施。

对于管理层人员的资格问题,“监管指令”要求各成员国银行控股公司的领导层人员应具有良好声誉和丰富经验。在协调员制度层面,成员国监管部门必须任命一名协调员,负责对金融集团中受监管实体的补充监管和协调。“监管指令”虽提出了协调员资格的认定标准,但有关部门可对这些标准作出取舍,通过与金融集团协商来选择另外的监管机构作为协调员。

第三,“监管指令”的其它要求。某种意义上,欧盟有关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在“监管指令”颁布之前尚不能称作完善,因为它只包含了所谓的部门监管,即监管对象只限于一个专门的金融部门,除了在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之外,对金融集团跨部门监管的作用非常有限。“监管指令”的推出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倡导对跨多个金融部门的金融集团中的受监管实体进行补充监管。由于对包含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的金融集团的跨部门监管已经存在,此次的“补充监管指令”重在将保险公司纳入跨部门监管的体系中来。

依据“监管指令”,对集团内受监管实体的单一监管应继续成为有效监管的基础,补充监管实质上并没有替代现有的在一个金融机构合并或补充监管,而是提出了一种跨多个金融部门对受监管实体进行的附加的补充监管。换言之,“监管指令”试图实现在不同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以及欧盟不同成员国的监管机构建立共同的监管框架,以便能从金融集团的视角出发实现审慎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桂荷发.金融集团的发展与监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郭敏等.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组织经济学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5.

[3]李季,王宇.金融服务集团:新金融浪潮[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罗斯丹.欧盟金融集团监管与借鉴[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卫新江等.金融监管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夏斌等.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7]谢平等.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M].中信出版社,2004.

[8]熊波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耿 欣)

作者:刘兴华 胡 芳

上一篇:体育营销初探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犯罪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