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内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2022-07-03

摘要:村实用人才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山西省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加速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问题,对推动山西农业和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省域内农村金融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省域内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篇1: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的阻力

【摘 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其农村经济与周边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在河北省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业的支持越来越重要。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体系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金融体系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农功能严重弱化

(1)河北省的国有商业银行在集约化经营战略的驱动下,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大大减弱,尤其是伴随股份制改革,这一现象就更加严重了。资金的趋利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放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方面去,相继退出农村市场。(2)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减弱,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匹配。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其发展需要很强的外部支援,其资金需求依靠市场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国家政策性的金融扶持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仅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对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却很少涉足。(3)农村信用社名不副实。在河北省多数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对农户、个体户和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自身实力有限、历史包袱沉重、经营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以及硬件设施、业务品种、服务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村信用社已没有能力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有效需求受到压抑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除质押、抵押贷款和部分消费贷款外所有贷款的审批权全部上收到市行和省行;贷款准入门槛过高,比如像:有些银行规定只能对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发放贷款,普遍规定只能对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发放新增贷款,并且严格审核企业的信用等级,导致县域内金融机构贷款都流向到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好、偿付能力强的少数几家企业,而河北省农村经济中,数量多、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有强烈的贷款需求,却无法符合银行的信贷准入条件,使得广大中小企业只能“望而却步”,不能贷到生产所需要的资金。

三、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机制,市场化程度低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行业间的竞争制约。如央行扩大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后,信用社立即上调了贷款利率,除小额农贷外,其他贷款品种的利率几乎一浮到顶。除此,许多信用社为了规避风险,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贷款的审批条件和企业的准入门槛。总之,由于其他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业务方面的缺位,造成农村信用社没有任何竞争的压力,农信社之间也缺乏竞争的空间和条件。

四、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与创新滞后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征。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与创新滞后,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很多金融机构仍旧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农村金融机构的结算手段落后,农村信用社最为突出,结算方式单一、结算手段后,严重制约了业务的进一步展开。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业务品种少,科技含量低,金融品种没有地域特点、区域经济特色。这些直接造成了广大农民和农村企业不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捷。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农村要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持。然而,河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首先,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生态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发展程度,也是信贷资金配置的主要依据。2005年,全省139个农业县(市)中,有52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其中:国家级40个,省级1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45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其次,关于农村、农业的金融法律滞后。目前涉及到农业和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少,诸如农业保险立法、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等缺失。如:《农业融资法》、《农村小额信贷法》等法律法规迟迟未能出台,这既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也会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省的农村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特别是农村生产过程中的金融支农功能缺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提升农村金融的战略地位,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让各类金融机构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 考 文 献

[1]马凯.河北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与思考[J].河北金融.2007(2):41

[2]李双锁,杜文忠,张文红.河北省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J].华北金融.2006(12):39

[3]唐小明.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定研究[J].企业导报.2010(5)

[4]汤志江,康绍大.河北农村金融改革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8):60

作者:李玲钰

省域内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篇2:

关于加快山西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思考

摘要:村实用人才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山西省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加速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问题,对推动山西农业和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对策思考

文献标识码:A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山西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已成为推动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山两省农村改革的关键。

1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1 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今后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7年1~3季度山西省农村居民每人来自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分别是495.5元、10.7元、252.8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25.7%、45.4%;2006年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畜产品仅占全国的1.6%;粮食单产只有200多千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农产品转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形成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所致,农民未能从土地上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表现。因此,山西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

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优先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安置农业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1.2 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统计显示,山西省每万名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实用人才84.3人,每万名乡村劳动力资源中有农村实用人才173人。人才密度低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省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托高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客观需要一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本领大、适应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据调查,山西省目前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0.15%,低于国家2.7%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农村技术人员队伍增长很快,但与我省农村总人口相比,数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据专家们测定。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可持续地发展之路。

1.3 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4342.6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72.6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比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13.9元,农民为2890.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08比1,城乡差距再一次进入一个持续扩大期。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 加快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 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1.1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思想认识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关键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人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村镇宣传栏、标语、广播、电视和各级农村信息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其次,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力是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终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

2.1.2 完善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完善领导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县、区要真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劳动、农业、财政、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职责,建立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职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群策群力,共同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各项组织制度保障。

2.2 优化政策、健全制度

2.2.1 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应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技术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可通过发放配套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困忧。最后,要制定政策,给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要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2.2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再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实。首先,应制定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都要结合山西省“三大优势”、“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继续围绕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人才”的创新工程;继续围绕农村科技示范户,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继续实施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的“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其次,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对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标准,对各地工作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要进行批评。鼓励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投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去。

2.3 深化改革、加大投入

2.3.1 建立专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持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资金是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培训资金,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省级财政应先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以后县乡政府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金,省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办法,逐年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经费。同时,省内重点农业项目工程及地、县安排的农业发展项目,也应分出一部分预算资金,用于实用人才的开发,从而使项目和资金以及农村人才开发实现有机结合。

2.3.2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试行财政提供再保险或直接补助的农业保险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投融资服务力度。研究并建立适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特点的借款条件、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通过各项金融措施,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各种实用人才。

2.4 完善体系。加强培训

2.4.1 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应针对山西省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扩大招生范围,教学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增开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为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等项目、星火科技培训,发挥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依托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和成果展示,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复合型人才。

2.4.2 优化整合各种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农村、农业的教育资源目前比较分散,今后应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培训主题的功能。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园艺学院等本科院校和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培养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并成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播技能的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国家涉农项目要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其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科技平台,继续抓好和整合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后,重点做好山西省“十一五”期间优势产业带建设及农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等,各类培训。通过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2.4.3 创新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应根据山西省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创新培训方式。首先。以“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为原则,可在每个县公开招聘指导老师进村入户,手把手提高农民致富技艺,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实用教材,定期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使受培训的农民成为种植养殖的行家里手。其次,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开展学历教育,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类农业学校进行脱产培训,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组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骨干到相关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并参加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最后,山西省目前分布在各地市的大学生村官已达万名,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学历高、信息广、眼界宽的优势,对他们开展农业知识和农业技能培训,使大学生村官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徐艳霞

省域内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篇3:

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与现实选择

摘要:本文以2006-2007年对中国西部和中部12省区的农户调查所反映出的资金流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而在我国现阶段,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离农”有其必然性。应该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的破题,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目前的现实选择则是鼓励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在农村提供服务。

关键词:农村金融;正规金融;民间信贷;小额信贷

一、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是资金问题

一个对农村金融比较全面的定义是:农村金融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和半正式的制度机构安排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如贷款、存款、保险和汇兑),为不同的、各种收入水平的农村、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提供金融服务[1]。农村金融包括农业金融和微型金融(Microfinance)。因此,农村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满足农村各种收入水平的人群的金融需求。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设计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需要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厘清我国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基于2006-2007年对中、西部12省(区)60个县(市、区)3423个农户有效样本以及对相应县(市、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调查,我们对农村金融现状的基本描述是:

(一)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农村存、贷款市场的地位不对等,农村的储蓄资金大量外流。商业银行从农村吸收了大量资金上存到上级机构,而农村信用社在存款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存贷款比严重失衡,不得不依赖央行再贷款,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在所调查的3423个农户中,在商业银行有存款的农户为603户,占17.6%,在农信社有存款的农户为1217户,占35.5%。但是,只有占4.7%的160户农户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占35.2%的1205户农户从信用社获得贷款。

(二)农户的借贷具有普遍性,对贷款特别是小额贷款的需求也带有普遍性。2006年调查的四省(区)1523户农户中,实际借贷发生率为55.3%,并且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都发生借贷。人均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农户的借贷发生率也达到7.7%。需要小额贷款的农户占了绝大多数,其中21.2%的需求在3000元以下,36.3%的需求在3000~10000元,16.1%的需求在1~2.5万元,13.5%的农户需要5万元以上的贷款。2007年调查的八省1900户农户中,实际借贷发生率为46.8%。25%的农户贷款需求在3500元以下,25%的需求在3500~10000元,25%的需求在1~2.5万元,10%的农户需要5万元以上的贷款。

(三)农户借贷的生产性原因和非生产性原因并重。调查发现,在发生贷款的农户中,借贷的生产性(作为生产或生意的本钱)用途占43.5%,其他非生产性(子女教育、医疗、建房或装修、其他日常消费等)用途占56.3%。2007年对中部八省农户的调查发现,生产性目的占42%,其他非生产性占58%。

(四)农户借贷主要依赖民间互借。对四省(区)的调查显示,51.3%的农户通过亲友等非正规渠道进行借款;对中部八省的调查显示,60%的农户向亲友或邻里借款。在民间互借的农户中,80%以上不需要任何手续,没有利息。但是,在民间互借的农户中,80%以上是为了解决生活或者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急需,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说为了致富而向亲友或邻里借款的农户比例很低。而且在民间互借的农户中,80%以上是低于3000元的小额借贷。

(五)金融机构存贷比普遍较低。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储蓄水平低,正规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本身规模就小,再加上对风险和不良资产的担心,实际贷款规模就更少。例如,青海省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金融机构全部存款总额只有8.2亿元。贷款规模更小,只有3.6亿元,存贷比仅为43.9%。而在相对富裕的农村地区,储蓄资金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水泵机制”流向城市的现象也非常突出。例如调查的安徽省四县2004年金融机构平均存款余额为21.0亿元,平均贷款余额为10.7亿元,存贷比为51.2%,也远低于75%的存贷比监管上限。而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贷款中,真正贷给农户的则更少。

(六)利率水平提高或自由化可能使得中低收入农户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贷款。2006年调查显示,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水平明显高于正规金融,使得低收入农户的最终加权利率水平为14.5%,少数农户支付的利率水平达到30%。但是没有一个农户因为高利率而产生民事纠纷。高收入的农户愿意接受高利率和实际接受高利率的比重都大大低于低收入的农户,说明低收入农户看重的主要是信贷的可得性。如果利率水平提高,将减少一部分高收入农户对借款的需求,增加对中低收入农户的供给。

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是资金问题,特别是需要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问题。资金是农户脱贫致富的最重要因素。农户调查显示,37.8%的农户认为资金是致富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当前农村金融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农村的储蓄资金留在农村。而对储蓄资金不足以支持当地贷款需求的农村地区,除了留住资金外,还面临吸引外来资金的问题。

留住资金,并吸引资金,对国家来讲,即意味着以下三点:一是国家放弃获得农村的经济剩余,不让农村的储蓄资金流入城市;二是创造条件让城市资金进入农村;三是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将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让利于民。

二、农村金融如何从根本上求解

资金是农业的三大要素之一,农村资金需求的背后是什么?要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出一条道路,必须要深刻了解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质。农村金融解决资金问题的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是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中农户与家庭圈层、农户与土地的依存关系,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转移出来,新型农村金融是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之上的。

对中国农村金融的认识必须放在中国农村经济乃至中国经济这个背景中。温铁军[2]将中国的问题归纳为“基本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缺乏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即“城市化和工业化如何从高度分散而且剩余量有限的小农经济提取积累的问题”。而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两个基本命题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制约下的农业剩余分配制度”。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与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密化”[3]有关。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张杰[3]对小农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的分析,使我们深切体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需要的条件。

张杰[3]指出,在中国农村,由于不存在常规性的家庭以外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仍在很大程度上对家庭成员提供一种保障作用,以抵御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家庭的功能与市场组织的功能可能是并行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因此,如果使农民拥有独立的经济行为能力以及获得自由选择的机会与可能,惟一的出路就是用市场保险代替家庭保险,原有的家庭功能被现代社会中的市场和其他组织所取代,而要让以上的替代成为可能,最要紧的是增加农民家庭的收入与财务积累,使他们有底气“离家出走”。而农户的收入构成包括农业和非农业收入,这种收入格局使农户对农业更加依赖,因为非农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家庭农业收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我们的调查发现,不同的地区,农户对农业的依赖程度不同,有的地区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6年对四省区的农户调查发现,种植业为第一收入来源,其他的如畜牧业或外出经商务工是重要的收入补充。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地区,如新疆,种植业收入远高于其他省份。2007年八省调查发现,吉林、黑龙江、江西三省,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比较高,分别占被调查农户的47.7%、67.9%和23%。而山西省以副业(包括手工业、建筑、运输、经商和服务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比较多。而安徽、湖北、湖南和河南均以外出经商或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从收入水平看,以副业收入和外出经商或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收入普遍较高,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收入相对较低。以养殖业、畜牧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数量少,但收入却比副业和外出经商或务工、种植业要高许多。这些现状说明,农户的收入正在日趋多元化,非农收入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村实现城镇化时,现在农村金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将不复存在。农村金融也将纳入统一的金融体系中去。

综观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演变的历史,会发现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计划经济时期需要国家统一配置资金,则实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有了“中、农、工、建”的条块分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则形成了“工行下乡、农行进城”的竞争局面。而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功加入WTO时,则有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撤出农村金融市场。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历史,也同样发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以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在1978年以前,农业银行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撤销”,每当政府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时,农业银行就随之建立,而风头一过,精简机构的压力一大,就被撤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提出“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1979年3月13日农行恢复①。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现资金成为制约因素时,农村金融的“瓶颈”问题就凸现出来。

因此,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不可能超越我国农村经济所处的阶段。农村金融应该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吻合,因为金融常常“跟随”而不是“创造或领先”经济发展。国际上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文献所讨论的案例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而1960-19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农村金融发展上失败的教训更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农村金融,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弱化,商业化手段自然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而目前能做的工作可能就是以“治标”促“治本”。因此,采取各种可行措施,为农村留住或者引入更多的资金是农村金融目前所要面对的问题。

三、规范和发展民间互助金融是将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重要途径

(一)为什么农村储蓄资金大量流出

第一,农村不缺少储蓄服务。首先,农户有储蓄的需求。一方面为了子女教育、医疗等需要储蓄,另一方面,农户自身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只能储蓄。在能够获得资料的县乡,甚至发现储蓄资金更多地来自中等收入的农户,而不是富裕的农户。其次,农户可以方便地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设在每个乡镇的邮政储蓄银行和信用社,或者设在县城的商业银行。

第二,正规金融机构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资金要流出农村,流向风险低而收益更高的城市和工业部门。正规金融机构的标准信贷产品不符合农村的现实[4],加上信息不对称、高交易和监管成本和利率的管制等都使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无法盈利,因此产生“水泵机制”,不断将资金从农村“泵”出。向农村提供贷款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主要为农村的中小企业和专业大户服务,这一点温铁军、姜柏林[5]已经指出,同时也被我们的调查所发现。对这部分客户,正规金融机构的标准信贷产品是适用的。即使通过小额信贷创新信贷产品,对农户提供无抵押的联保或者信用贷款,也不能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储蓄多于贷款的现实。国外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也远远超过发放的贷款,如印度尼西亚的BRI-UD[6]。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包括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金融需求。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供给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也不可能由单一的供应方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的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是万能的,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一个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要比一个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更能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7]。

从实践上,我国正在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的组织形式。并且建立包括民间信贷在内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是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我国国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不同形态的农村金融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也应该是不同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期望某一种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能够适用所有的地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有些地区可能已经不存在农村和农民,农业已经完全产业化,那么在这些地区的金融也应该是商业化,也就不存在农村金融的问题了。而在比较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农户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起任何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运行,这些地区的农户的资金需求只能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民间借贷来解决。

(三)在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中,应该特别注重规范和发展民间互助金融,它是将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重要途径

现代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理由有三:降低交易成本、代表监督和提供流动性。但是,实际上农村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仍然比较薄弱。由于金融中介在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方面的作用薄弱,而由投、融资双方直接达成借贷的成本更低,所以造成民间借贷十分活跃。上述调查结果显示,50-60%的农户通过民间互借解决资金急需,而且其中80%左右是无息和不需要任何手续的。调查发现,民间借贷的活跃使得储蓄分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的增量和增速明显降低。另外,当金融机构缺乏代表广大存款人监督贷款人的能力和动力,以及不能及时方便地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时,民间借贷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取而代之。

从民间借贷的情况看,农村资金是可以留在农村的。但是,资金通过目前普遍存在的民间互借留在农村和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留在农村的性质是不同的。调查显示的农村民间借贷的非生产性、友情性、和小额性决定了农村民间借贷资金并不能或者很少能够作为生产要素,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和提高收入。而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资金运用是商业化的,提供的是生产性资金,能够作为生产要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那么,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应该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规范和发展民间互助金融,就是将上述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2005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对农村金融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整体部署,“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兴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2006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农村金融的导向性新政策包括:“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连续3年的一号文件,民间互助金融受到越来越明确的重视。随后,2007年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2008年5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显然,规范和发展民间互助金融,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四、农村金融的现实选择

(一)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

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府需要在引领资金回流农村方面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政府应该区分哪些是财政做的事情,是需要政府直接出资的,哪些是商业化金融能够做的事情。为此,我们应该吸取国际上1960-1970年代在农业信贷补贴方面的教训。

因为普遍认识到农村金融特殊的风险和成本,使正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进入农村地区,1960和1970年代,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和拉丁美洲都引入了政府主导的农村信贷项目。这些农村信贷项目一般采取了面向特定贷款目标的利率补贴。这种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确实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提高了农业的产出,特别是在亚洲。但是,大部分项目都没有取得成功。利率补贴并不能够弥补成本,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够独立生存。有利率补贴因而便宜的贷款鼓励不盈利的投资,使贷款集中在富裕和有权势的人手中,不良贷款大量积累。得到补贴的农业贷款常常用于错误的项目,以及人为地选择资本密集型的投资,挤出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造成生产的低效率。有些情况下,借款人蓄意违约,因为他们认为政府会免除他们的债务或者对优先发展部门的借款人不会采取措施。金融秩序遭到破坏,金融中介功能弱化。甚至有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破产[1]。

禁止直接向农业部门提供补贴性信贷是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的教训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应该对从事农村信贷提供补贴,相反政府应该在机构制度建设方面给予补贴。

1980年代以后,在传统模式的教训和微型金融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农村金融的新模式,现在仍在继续完善之中。新模式是一种金融系统方法,利用市场原理来提供金融服务,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新模式把金融看作是一种扩展市场使市场一体化的有价值的手段,而不是面向特定市场的政策工具。新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商业化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才是最有可能以持续的方式服务大量客户。它认为,金融体系是由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社会文化规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而金融服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合适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以及监管架构,使农村金融市场能够顺利运行,在直接干预方面的作用应该是非常有限的。

(二)允许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存在和发展

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具有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金融需求,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供给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从理论上,不可能由单一的供应方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的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是万能的,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一个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要比一个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更能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7]。

(三)改革、完善、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我国原有的农村金融正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经过改革和转型也是可以适用农村金融市场的。

首先,正规金融的标准信贷产品是不能完全照搬到农村金融市场的,但是经过一定的创新后可以适用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对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富裕农户的大额贷款,可以采用标准化的信贷模式,如要求有抵押品,这与城市金融是没有区别的。对于零散化的小额信贷需求,可以借鉴一些国际经验通过提供创新金融产品来满足。

国际上正在发展一种农村金融的新方法——价值链方法。价值链方法可以应用于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在我国,尽管没有明确地提出价值链方法,但在实践中,很多商业银行采用了价值链融资方式,如“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商业银行对单个农户的信息不对称、高交易成本、监督以及风险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

随着1980年代以来国际上小额信贷的发展,小额信贷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例如在小额贷款中常用的“小组贷款(group lending)”和通过不断提高贷款金额的“动态激励(dynamic incentive)”都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借款方法,可以降低贷款的风险。这些方法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和NGO组织的小额贷款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科技的进步也可以帮助正规金融机构降低农村金融的经营成本。例如,肯尼亚的EBS银行建立了“移动”支行——具有特殊功能的车辆,包括适应各种地形的驾驶功能、稳定的声音和数据通讯功能以及备用电源和高度安全性能。通过“移动”支行,边远农村的顾客就可以方便地得到金融服务了。到2002年,EBS已经成功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了10家“移动”分行,并通过“移动”支行为21个原来与世隔绝的社区提供了金融服务。在越南,世界银行农村金融项目的合作伙伴银行也设立了“移动”支行,而且事实证明,这些“移动”支行的盈利能力比其他的支行还要好。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也有在农村金融市场成功经营的经验,例如蒙古农业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RBI-UD、秘鲁的Banco Wiese Sudameris银行和斯里兰卡的Hatton National Bank(HNB)银行 等①。其中蒙古农业银行的经验可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蒙古农业银行是一家国有银行,其前身是农业合作银行。1992年,农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恶化,蒙古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业银行被进行了重组,在政府的干预下扩大了贷款的额度和服务范围。1996年,银行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又出现问题。1999年,经过近10年的经营后,由于政府干预、管理不善、贷款损失等原因,该银行再次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很多国际组织都认为该银行不可能再持续经营下去,应该关闭。但是,由于该银行在蒙古农村金融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关闭会对农村经济和全国的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在蒙古农业银行的重组中,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以及蒙古政府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美国马里兰州的DAI(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Inc.)公司于2000年7月开始管理该银行。2003年1月,蒙古农业银行被私有化①。目前,蒙古农业银行是蒙古业绩最好的商业银行之一。该银行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提供了适应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蒙古农业银行的贷款产品包括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养老金贷款、牧民贷款、工资贷款和农业生产性贷款。同时,蒙古农业银行还提供各种存款产品,如个人和企业的交易账户、储蓄账户、定期存款、养老金存款和工资存款。另外,蒙古农业银行还提供本国的资金转账服务和180多个国家的西联汇款。这些产品和服务适应了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通过正规金融服务,也代替了高利贷、当铺等非正规金融。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保留和发展已有的网络优势。蒙古农业银行是在原蒙古国家银行的分支行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行网络是其固有的优势。 蒙古农业银行原有网络在农村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1999年政府没有关闭这家银行而是允许其转型的重要原因。在转型的过程中,继续对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也是各方达成的共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网络就成为银行的一种“沉没成本”,不需要再花费人力和物力去进行网络的建设。因此该银行的成功转型是以原有的分支行网络为重要基础的。

在我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中小型的商业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无法与大型的商业银行在城市金融市场中抗衡,那么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低端”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很可能是其可行的发展战略。实际情况是,确实有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通过适当的方式进入了农村市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可以解决的。并且随着城市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有可能参与农村金融市场。

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需要单独研究的另外的课题。我们的看法是,第一,农信社改革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改革模式;第二,农信社是已经在农村经营的金融机构,目前是农户贷款的主要提供者,其作用是不容否认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结语

本文是我们两年来参与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的一个心得。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农村金融与“三农”问题是怎样的关系?中国的农村金融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为什么大量的国外的农村金融的文献中,几乎不涉及发达国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农村金融的问题是不可能离开“三农”的背景单独解决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农村金融和“三农”问题。有了这个前提,所有的困惑都迎刃而解,使我们对农村金融的现实不再束手无策,同时也对农村金融的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Nagarajan, Geetha and Richard L. Meyer. Rural Finance: Recent Advancement and Emerging Lessons, Debates, and Opportunities[Z]. Reformatted version of Working Paper AEDE-WP-0041-05,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5.

[2]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J].经济研究参考,2000,(1):23-30.

[3]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2):1-11.

[4]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J].经济研究,2006,(4):106-114.

[5]温铁军,姜柏林.把合作金融还给农民—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J].农村金融研究,2007,(1):43-44.

[6] Robinson, Marguerite S.. the Microfinance Revolution: Sustainable Finance for the Poor[M].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 2001.

[7]冯匹斯克等编著,汤世生等译.发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李琳)

作者:赵冬青 李子奈

上一篇:珠心算教学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核医学影像医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