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语文论文

2022-04-20

信息化语文教学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和自然形态,是教育信息化催生的具有新理念、新视角、新内涵的语文教育。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育信息化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育信息化语文论文 篇1: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中渐渐出现了信息化的“踪迹”,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自然也不例外。现如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为了让学生找到学习“主人公”的感觉,一些教师积极革新教学思路,尝试将激励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基于此,以下就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实践策略,希望提供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激励教育;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多元激励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显然,这与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十分契合,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具体如下。

一、巧用语言激励,增强学生自信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希望被他人认可、表扬,特别是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小学生,鼓励小学生能够使他们更加健康、向上;反之,批评打击的一句话,很可能会导致其畏缩、犹疑。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看到个人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点亦是如此。教师有必要关注学生这一心理诉求,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适当、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语文学习、探究,为教学的有序实施助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有必要运用语言艺术加以评价,通过积极、向上的语言激励学生,以免不当用语在无形之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一课的时候,考虑到本节课将要教学的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保证教学效率,教师提前借助QQ、微信等,为学生设置了预习任务,即:尝试自主翻译本篇文言文,把握文言文大意,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当任务设置完毕后,将其分享到班级群或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将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翻译这篇文章的大意。可以发现的是,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生字、词汇的用法,有的学生能够翻译出大部分语句,有的甚至了解了全文大意。此时,教师就可以予以鼓励:“同学们的表现都十分出色,都很用心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够自主思考问题,老师很欣慰,希望大家不要骄傲哦,再接再厉,给老师更多惊喜!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吧,看看本文到底说了些什么?”进而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进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巧用榜样激励,增强学习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人们从来不离开榜样的影响,从小时候的“别人家的孩子”,到长大后的“某某伟人”,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所以,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榜样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时刻以榜样的精神激励、鞭策自我,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涵养心灵,督促成长。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是,本文的主人公是周恩来总理,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的故事,表现了周恩来总理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终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周恩来总理身上的精神、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呈现周恩来总理的相关图片、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快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更加直观地感受、体会。当上述环节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并且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学习的榜样,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展示,带动全体学生学习。当然,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可能不自觉的给学生以模仿,因此教师要时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达成预期的目标。

三、巧用物质激励,强化学习实效

就物质激励来说,能够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好处,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融入课堂,投入知识学习与探究之中,进而强化学习实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物质激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一般的,当结束完教学内容后,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以此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记忆。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物质激励融入其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适当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如笔记本、钢笔、课外书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获得奖品,会更加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久而久之,相信学生的学习实效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例如:在教学《动物儿歌》这一课的之后,教师布置了如下任务,即: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动物儿歌》朗读音频,跟着音频诵读,并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平台或班级群,由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的朗诵音频,前三名可以获得精美的礼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激励教育符合当代教学的需要,能够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学习,对于学生学习实效的提升大有裨益。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找出激励教育与信息化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努力构建优质课堂,使学生从中收获丰富新知、技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倩,郭朝会. 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教育,2019,No.309(23):67-68.

[2]孙会.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 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5):1.

[3]张丽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持续性评价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6):86-87.

[4]邵铭铭. 教育心理學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2021,4(3):71-72.

作者:韦利敏

教育信息化语文论文 篇2:

信息化语文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冲突与融合

信息化语文教学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和自然形态,是教育信息化催生的具有新理念、新视角、新内涵的语文教育。信息化语文教学是由传统语文教学发展、过渡而来,它不是传统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华丽外衣的简单嫁接,因为信息化的内涵不仅是技术的,还有思想观念的、行为方式的,信息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就绝不是单纯的教学技术创新,而是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的从课程观到学生观、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信息化语文教学既然是脱茧于传统语文教学,就必然有冲突和否定,也必然有继承和融合,这是在否定中的继承,是在冲突中的融合。

语文教学对信息化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排斥,尤其在大力提倡语文人文精神取向的背景下,对信息化教学这种“技术化路线”走向基本上是不屑一顾,信息化教学似乎难登大雅之堂,这足以显示出传统教学对信息化教学的傲慢与偏见。

应该说,正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不理解、视野的狭隘、认识的局限,造成了语文信息化教学从多媒体时代到网络时代一直饱受诟病,裹足不前。检索一下语文教育界权威人士和著名特级教师的言论著作,谈及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少之又少,即便有也以批评否定意见为多,流露出的是对信息化教学相当程度的忧虑。批评和否定信息化语文教学,似乎在捍卫语文教育的纯洁和尊严,而对语文教育不能积极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自身不足却视而不见。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

从大背景来看,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极力淡化和对其人文性的过度追捧,是造成目前对信息化语文教学漠视乃至否定的根源。对文本,确切地说对纸质文本的眷爱,以为信息化教学会破坏学生对文本的涵咏和情感的激荡,这种以“文本”阅读为本位的意识,即便算不上抱残守缺,也多少有些闭目塞听,漠视现实,拒绝革新。其实,由龟甲而竹简,由竹简而纸张,由纸张而虚拟,由文本而“超文本”,有多少人惊慌失措,杞人忧天;由刻刀而毛笔,由毛笔而钢笔,由钢笔而键盘,有多少人经历着痛苦和挣扎,气短和迷茫。

我们对网络、对信息化的一些不满、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我们的主动介入不够,这是语文教育的缺位。我们应该意识到,积极的引导和有目的的干预缺失后,混乱和低俗往往就会趁虚而入,而这并不是信息化本身的错。现实的问题是:全民的信息素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还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远不能达到信息化时代学科教育应有的契合度。我们痛惜大量的电脑、网络资源被耗费在密布城乡无孔不入的网吧、游戏室,痛感如此众多的青少年和成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聪明才智消耗在纯粹的消遣中,乃至受着网瘾的折磨不能自拔,这固然是个社会问题,但首先应该是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每每会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也为语文教育的冷漠和自闭而叹息。在许多教师孤傲地认为自己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样能教好学生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在散布着最新的网络词汇,放肆无忌地用只有他们能懂的火星文交流和表达,倾诉和宣泄。

批判、抵制、否定是否也是失语的另一种极端表现?

面对“快餐”文化,面对网络新语汇,面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育是独享清高,沉吟雅酌,还是积极开放,主动干预?

信息化语文教学所体现的信息化对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实际影响,一方面促使语文教育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解决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增添了活力。再者,信息化教学以其信息平等、自由表达、自我意识、协作共享、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信息传输的极大便捷等独特优势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入新鲜的内涵。

语言的交际工具和交际方式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信息化新工具的推动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也必然会具备崭新的面貌。

因而,信息化语文教学当然也是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其教学任务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它对于阅读效率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突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同样的,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日益丰富。语文教学改革历来宣称要革除“少慢差费”的弊端,但成效似乎难以用科学化的手段加以体现和评价,也似乎缺少现实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紧迫感。效率这个词似乎向来就与传统的语文观“不搭界”。

传统语文教学对读写的效能是不够重视的,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生要时时面对即时的交流反馈,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必须要练就每个学生一目十行的能力,练就每个学生“火眼金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筛选、整理、摄取、提炼和加工信息,可以说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语文要变成一门效率课程。

传统语文教学并不轻视交互,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质疑问难都出于交互。新课程改革更提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主张,提倡教师改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但传统语文教学较之于信息化语文教学其交互的手段、途径、时空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这种时空和组织的局限就更为显著。

信息化语文教学所依托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能极大地激活交互教学的能量。它不受言语交际单向(通道)传输的时效性差的限制,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即时并发传输。网络环境下可以进行任意两个点或多个点的双向及多向交互,其记忆存储也便于学生异步学习,进行回顾和反思。

信息化教学中的交互对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完全开放的讨论中,教师甚至会产生无法有效干预教学进程的恐慌,这种恐慌其实还是立足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的思想。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参与和影响教学的方式必须有明显改变,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通过布置适当的总结性、评价性作业来约束并引导学生关注交互的过程、充分摄取各种信息、以评价来培养责任。

信息化教学中的交互是对学生个性和潜质的充分释放,它能有效克服学生交际中的某些心理障碍,解决传统教学交互中的教师和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对其他学生的交互动机的消极抑制。

有人对信息化教学中的交互有一种偏见,认为是“人机对话”阻隔、破坏了人际交互,其实单纯的“人机对话”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与之对话的对象并不是机器本身,而是人类开发的软件。即便是纯粹的单机交互的学习环境中,软件的开发者也是力求营造一种仿人际对话的氛围的。而立足于网络的交互则显然是以“机”为媒介工具的人际交互环境,不过这种人际环境的交互方式有了变化。

变化之一,键盘交互代替语音交际。网络交互当然也完全可以用语音方式来进行,但语音交际的局限性较之传统教学环境并没有太多优势。于是就有了键盘交际削弱语言交际的指责,于是也就有键盘交际制约教学效益的问题。

变化之二,话语权的变化。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教师部分话语权的丧失是祸是福?是否会天下大乱?

师生的语文素养对信息化教学有显著的制约作用。

大而言之,整个社会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也受制于公民的语文素养。网络早已不是精英们的专利,而是日益大众化的工具,大众的语文素养状况因而有了更直观、更充分的反馈。网络发表的门槛低,使更多的人有了发表的动机和激情。从过于庞杂的信息内容而言,从整体的水平质量而言,也许网络作品无法与传统的正规出版物相比肩,但“草根文化”的勃勃生机却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洪流的巨大力量。这绝对不是大跃进时的写诗运动,这是民众自发的、自主的的行为,是社会开放和进步的表征。

语文教学对信息化的积极干预和吸纳,对学生合理认识和使用信息化工具,增强信息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大众语文素养的提高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至少是语言环境),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水准是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的。网络的语言暴力现象、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包括“火星文”之类)是在网络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滋生出来的。从吸纳并公布新词汇,连《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一些网络语汇来看,的确体现了语文的开放姿态。换而言之,在信息化环境下异常活跃而开放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不断孕育的新语汇也在丰富充实着语文素养,促进着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信息化时代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决定着信息素养。随着信息化社会形态日臻完善,语文教学信息化的意义和价值也必然会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信息化与传统语文教学的融合是正在发展中的事实,其过程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

这其中有设施的落后、技术的欠缺,更主要的是观念的狭隘,而其根源在于我们缺乏基于信息化语文教学的理论建设。信息化语文教学的理论建设并非平地而起,而应该建立在传统语文教学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让信息化语文教学少些泊来品的简单嫁接和时髦伪装,多些富于中国语文特色的创新和再造。传统语文教学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持续滋养、培育,有着一百多年风云激荡中的学科建设,其思想的博大精深,是信息化语文教学理论建设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可以想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学理论和传统语文教学思想共同孕育出的信息化语文教学理论必然会在语文学科走向科学化、效率化的路途上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化浪潮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人际空间乃至社会形态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是无法“独善其身”的。虽然我们不断地在批判着、反思着信息化,但无人会愿意退回到信息化之前的状态。信息化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胡鹤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淮安。责任编校:洪 鸣

作者:胡鹤毅

教育信息化语文论文 篇3:

教育信息化让语文课堂最优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信息化将教育推向快速发展的高速路,期望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语文课堂; 最优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134

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教育也顺应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教育学界的各位专家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改革,期望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也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转变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语文课堂中乏味单调的教学模式。

一、 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中的优势

(一) 教育信息化可以增加语文课堂趣味性

信息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教育上的推动亦是如火如荼。因此,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和推动也是应有之义。教育信息化给语文课堂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其中之一就是教育信息化会给语文课堂增添不同的色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维持已久,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道授业解惑,却忽略了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注意力也被各种新生事物所吸引。如果要保证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和好奇心,就应当跟随时代的脚步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信息化。这样,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二) 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语文课堂多样性

数年前,因经济发展缓慢,物质条件有限,科技创新不够发达。致使我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于域外一些国家略显古板。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常态。因此,我们更应该利于教育信息化这一优势将我们的语文课堂打造的更具多样性和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可以吸取域外的一些教学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使得教学信息化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更具全球化和国际性。

(三) 教育信息化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进行讲解教课,然后在语文课堂中穿插一些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教学虽然并无大问题,但是难免会显枯燥乏味。并且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过于被动,教育信息化將优质教育资源带入语文课堂,比如:通过在课堂中播放某段有关课本内容的微课、图片、文字、音乐等,这样就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 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运用中的现状

虽然现在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我们不可否认的问题。其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设施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比如:相对于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短缺。其二,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信息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但教师应用水平有限,没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做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严格说来没有什么像样的成功模式,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教师用几张幻灯片开展教学活动,还不能熟练运用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其最佳教学效果。其三,学生对于教育信息化充满好奇。课堂上,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体机上,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教学信息化越来越无法落实到实处,毕竟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要依靠于广大教师的努力和支持。

三、教育信息化让语文课堂最优化的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基本配置,完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

如果要使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每节语文课堂中,并且使得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在教育信息化的帮助下实现最优化,那么,就离不开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设施配置,提高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因为,只有在具备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才可能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语文课堂中教育信息化的软件设施。

(二) 转变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态度,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和实施程度,直接决定着教育信息化是否可以推进语文课堂最优化。如果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持排斥的态度,配备最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也是徒劳。但是,如果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持支持认可的态度,就算配备基本的信息化设备,通过教师的努力和用心亦可以将教育信息化落实到实处,并且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使得语文课堂最优化。

语文课堂的最优化固然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运用,但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之前,我们应当使教师、学生充分认知了解教育信息化,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宗贤.语文个性化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1).

[2]王书彦.小学语文课堂信息化五星评价与管理的研究[J].学周刊,2019(1).

[3]黄伟海.让读书成为第一习惯——一个中职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责任担当[J].职业,2018(34).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李玉霞(1982.6—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18623006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李玉霞

上一篇:传播学双语教学论文下一篇:课堂教学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