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滥觞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巢湖流域自古水陆交通发达,近代则形成一个新式水陆交通网络,区位优势越发彰显。近代水陆交通在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工矿业的兴起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提高了区域经济开发的水平。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近代交通的运输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欠佳,未能迅速纳入现代经济的运行轨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流业滥觞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物流业滥觞发展论文 篇1:

是时候反思“以路养路”模式了

石油、房地产、证券金融等行业坐收暴利已是众所周知,哪知央视记者的体验调查发现。路桥业暴利竟然远超石油、证券、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运费至少三分之一被高昂的过路过桥费吸走,开车2800公里,路桥费就有近9000元。这也难怪为什么一边是“菜贱伤农”,一边是“菜贵伤民”——高路桥费推高物流成本,高物流成本又挤压菜农和菜贩利润,而所有成本最后均由消费者埋单。

那么,路桥费因何而高?恐怕还得归结于“以桥养路、以路养路”的路桥建设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交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国家财力又不足以支持巨额的交通投资,广东遂率先提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首开“以桥养路、以路养路”的先河,1981年,由霍英东等人投资的国道107广深线东莞中堂大桥投入使用。成为收费公路的滥觞。自1984年经国家政策与法律确定之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

客观而言,在当时公路建设滞后、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模式独辟蹊径,疏通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从而将我国经济送上了快车道。应该说,这种模式确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曾表示,“没有收费公路的政策,就没有中国交通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确有道理。

但是,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路桥收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首先,如今我国财政收入与30年前相比早已有天壤之别,1981年我国财政收入仅有1175.79亿元,而2010年高达83080亿元,加之如今国企利润非常丰厚,修路筑桥的资金早已不在话下,“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已非不二法门。当然,这并不是说收费路桥模式就得无差别地一下子叫停,而是说,公路桥梁作为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投资,至少不应收费过高。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举措,收费公路模式终究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某些地方有了充足的财力,就应该赎回公路的经营权,中止公路收费,使其回归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至少应该多条腿走路,逐步扩大免费或低费路桥比重。

其次,路桥高收费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活力的瓶颈。现在一说起修路建桥,各地仿佛形成了“路径依赖”似的,往往走市场融资、公司经营的路子,忽视路桥的公共产品属性,而视其为一项生意,一门心思地想着收费赚钱,把路桥当作印钞机。于是,“还贷”的边界被一跨而过,“收费”几成失控之态,延长收费年限、公路“转性”为经营性公路等乱象不一而足。2008年,国家审计署发现,浙江、安徽等7省份提高收费标准,多征收通行费82亿多元。山东、北京等12个省份35条经营性公路,由于收费期限过长,收费已高出投资成本数倍乃至10倍以上。

如今,物价高涨已成社会隐忧,物价高涨背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乃是重要推手,其中,暴利的路桥费更是难辞其咎。本应成为政府责任的交通服务却泛滥为各地盈利的手段,旨在疏浚经济发展筋脉的公路桥梁,却成为推高物流成本和制约经济活力的瓶颈,这种讽刺十足的异化现象警醒我们:是到了该反思乃至终结“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的时候了。

摘自《广州日报》

作者:薛世君

物流业滥觞发展论文 篇2:

巢湖流域近代交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摘要:巢湖流域自古水陆交通发达,近代则形成一个新式水陆交通网络,区位优势越发彰显。近代水陆交通在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工矿业的兴起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提高了区域经济开发的水平。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近代交通的运输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欠佳,未能迅速纳入现代经济的运行轨道。

关键词:巢湖流域;近代交通;经济开发

巢湖流域大体包括合肥、庐江、舒城、无为、巢县、含山以及和县等,自古水陆驿道发达,为兵家必争之地和江淮间物资交流、客商聚集的重要通道。近代水陆交通网络形成后,区域交通优势和军事地位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一、近代水陆交通的发展

巢湖流域自古水路交通发达。以巢湖为中心的庞大水系,上承淮河,下达长江,尤其是巢湖旧有“港汊三百六十纳诸水”之说,水上货物运输素以民间木帆船为主。1898年,安徽第一家民营小轮公司成立,租用洋商小轮三艘,航行于芜湖与庐州一带,是为巢湖流域近代水路运输的滥觞。该公司于1905年更名为华商森记小轮公司,经营巢湖、合肥等地季节性航线。之后,芜湖顺丰小轮公司、芜湖普安公司、芜湖原丰小轮公司、芜湖航路公司等相继开办通往庐州航线。这种以经营轮船运输为特征的近代公司的出现,无疑对落后的木帆船运输产生了巨大冲击。从此,通过沿湖裕溪河等通航河道,巢湖流域上与省会城市合肥等城镇相连,下经裕溪河达长江沟通鄂、赣、苏、沪、浙等省市,构勒出一个四通八达的复杂完整的水上运输网络。

陆路方面,远在春秋时期巢湖流域已有南北通道。明代重要驿站巢县至庐州府官道是各府、州、县公役来往和商贩行人的必经之路,“路当孔道”、“轮蹄骚动” [1]。清末,陆路运输主要依托原有官修驿道,运输方式仍以人力挑运、牲畜驮运、独轮车推运为主。直至民国时期,陆路交通真正发展起来。尤其“一二八”事变后,为阻止日本从东南沿海进入,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应急措施,大量加修公路。基于此,合(肥)芜(湖)公路于1930年开始修建,成为沟通安徽省南北交通干道之一。此外,在原中华民国政府规划的京(南京)陕(陕西)国道线上修建了柘(皋)乌(江)公路,与江苏省公路相接 [2]。

与此同时,为解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强占东北铁路而造成的长江流域“煤荒”问题,以及应20世纪30年代“交通剿共”政策并试图加强对苏浙皖开发建设,以保证反共战争之需,国民政府亦积极地构筑以南京为中心的铁路交通网络。由此,贯通江淮的淮南铁路于1934年开始动工兴建,并经全面勘测后,最终选定巢湖流域内经撮镇、烔炀河、中焊、龟山口的线路 [3]。淮南铁路建成后,淮煤即日可抵裕溪口码头,“转循长江水运以济上下游各埠之需” [4],一定程度解决了国民政府的经济问题。至此,巢湖流域往昔唯有“巢湖川形百道开”的传统运输格局最终为水运、公路和铁路相结合的立体式近代交通运输体制所打破,从而大大缩短了与滨江通商港埠间的物流距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近代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

近代巢湖流域水陆交通的发展,使原有比较狭隘的区域市场得以拓展,沿海工业化气息逐渐渗透于沿线地区,巢湖流域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迈进。

1.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巢湖流域为盛产粮食之地,明代始有大量米粮输往江南等地,清代,仍然是江南的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然而,粮食毕竟是大宗重要物资,长途贩运存在诸多不便,限于传统交通运输条件,商品化程度一直较低。清末,随着近代航运和公路、铁路的发展,沿线城镇商品经济范围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渐提高。在巢湖流域近代初期的粮食贸易中,轮船运输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据1919年调查显示,合肥、舒城二县的米粮经巢湖沿裕溪河入江抵芜湖;巢县、含山、无为三县的米粮直接经裕溪河入江抵芜湖;庐江县则可通过泥汊河入江抵芜湖,也可经桐城孔城镇一线入江运往芜湖;和州溯江而上运往芜湖。各地运来的米粮在芜湖集结后,再装船沿江东下运往无锡、南通、广州、汕头、烟台、宁波、上海等地 [5] 。淮南铁路通车后,农产品商品流通的渠道得到扩展,形成了以大米为主与江南交流互动的格局。

2.近代工矿业的兴起。巢湖流域传统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民国初年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如此,近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部分缓解了兴办工业面临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困难,作为巢湖流域原有工业支柱的织布业、碾米业继续兴旺发展。1934年,安徽全省42县产布,年产土布共200余万匹,其中合肥90余万匹,舒城10余万匹。同年,安徽全省共4县共有13个动力碾米工厂,其中巢县3个,舒城2个,含山3个 [6] ,大大超过了以往发展水平。同时,原来没有的电气业、制皂业、印刷业、卷烟业等相继出现。仅电气业开办的主要新式工厂有:1934年,舒城创办1家公营电灯厂和3家民营电厂,合肥创办1家电灯厂和1家民营电厂,无为和含山各创办1家民营电厂 [6]; 1936年巢县创办的万丰米厂则拥有英产48匹柴油机和12千瓦发电机各1台,白天加工大米,夜晚发电照明 [2] 。这些具备动力装置的电气工厂的创办,标志着巢湖流域工业开始带有近代化色彩。当然,此时工业化尚处起步阶段。随着抗战爆发,交通运输线时常被切断,工业生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矿业发展方面,新式交通出现之前,巢湖流域各类矿产未能有效开采利用。之后,尤其淮南铁路的开通大大刺激了矿产的开发,沿线矿业随之兴起。据统计:1934年,巢县、含山分别有煤矿2区1 137.55亩、2区23 631亩 [6] ;1940年,巢县有9处已采煤矿,含山2处已采煤矿,无为1处已采明矾矿,庐江3处已采明矾矿 [7] 。至1943年,庐江明矾矿月产量达5万余石,与浙江平阳同列为当时全国最著称的两大产明矾区之一。

3.商业贸易的繁荣。基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巢湖流域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巢县柘皋镇自古享有“不夜城”之誉,含山县运漕镇素有“小芜湖”之称。然而“商品交易量和交通运输条件、商品流动的辐射半径与交通网络的半径都是成正比的” [8],受传统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直到明清时期,巢湖流域的商业流通仍以区域内贸易为主。近代水陆交通发展则促使巢湖流域商业市场的规模、容量、集散作用增强。民国时期,三河镇已有米行130多家,大米年外运量达4亿斤以上,有“装不完的三河”之说。合肥在抗战前城内约有商家900户。商业贸易活跃,商品货币大量流通,近代金融管理机构相伴而生。1905年,合肥布业率先成立布业公所,不久成立商会,负责催征税费 [9]。发展较为突出的当数巢县,1941年柘皋镇官商合办银行,发行股票,政府投资一半,工商业者认购一半 [2]。这意味着近现代意义的金融资本初步形成,可谓巢湖流域近代商业繁荣的显著标志。

三、交通与经济的艰难互动

不可否认,近代水陆交通网络形成后,巢湖流域经济获得一定发展,遗憾的是,纵横捭阖的近代社会政局却无法提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尤其频繁的战争迅速无情地吞噬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太平军与清兵作战时,视巢湖流域为粮运要道,驻重兵扼守,1853年10月从巢县获稻米16万石,进而沿河西上,越巢湖入柘皋河,赴柘皋装粮食,运回天京,所经之处农业生产饱受摧残,呈现“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田地荒芜,耕种无人,徒有招徕之方,殊乏来归之户”[10] 的凄凉景象。1938年日军攻陷巢县,居民纷纷离城避难,进一步打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各地商人恐因战火受损,从业者寥寥,商品流通市场急剧萎缩,整个区域经济生产能力总和极其有限,公路、铁路正常运营时的货源也主要以稻米和煤矿产品为大宗,相对单一。

近代巢湖流域多次战争造成的大量人口迁徙,江河不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区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甚为不利。太平天国运动后,尤其庐江县“自经兵燹,十室九空,田归富户” [11],所幸客籍农民迁入垦荒,为经济开发填充了劳动力,使区域经济并未彻底崩溃。另外,自然灾难接连不断,1931年长江为四十年最大洪水,受灾面积广,时间长,损失大,实为百年未见;1934年特大旱灾,沟塘干涸,田地龟裂,禾苗枯死 [2], 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遭受重创。

就交通本身发展而言,巢湖流域近代交通历经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合芜公路巢县至裕溪口段的路基于1935年改筑为淮南铁路的一段,直至抗战以后,经整修重新做公路使用。1937年冬,国民政府将柘乌公路全线路基毁坏,企图阻止日军入侵东南地区,抗战后勉强通车。而日军于1944年将淮南铁路合肥至裕溪口段枕木拆除,加修西线,致使巢湖流域境内铁路完全中断。“流域内部的交通网络既是流域诸网络系统的中枢,也是其经济地域布局的主要经济轴带” [12],近代交通无法正常发挥运输功能,由交通发展而带动的巢湖流域经济兴起归于昙花一现,更无力引导区域经济迅速步入现代经济的运行轨道。其间经验令人汲取: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待于时间催化,区域经济发展当赖于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巢湖市居巢区地方志办公室.(康熙)巢县志(卷九)[M].合肥:黄山书社,2007.

[2]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志[M].合肥:黄山书社,1988:139-561.

[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88:270.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人物春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272.

[5]徐正元.芜湖米市述略[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4-16.

[6]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华民国23年度)[K].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1935:326-336.

[7]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华民国29年度)[K].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1941:61-65.

[8]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325.

[9]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第2册)[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1231.

[10]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61.

[11][清]俞燮奎,卢钰纂.(光绪)庐江县志(卷二)[G]//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2]陈休颍.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7).[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王红丽

物流业滥觞发展论文 篇3:

农资大合唱

6月12日,此时的汶川什邡还到处都是一片废墟,大地震肆虐的遗迹令人触目惊心。

然而在洛水镇,在一个丁字路口,在一片瓦砾断壁的包围中,邦力达农资连锁店的临时招贴已经挂起来了,那一抹绿色照亮了周围的残垣断壁。“疾风知劲草”,农资连锁顽强的生命力和忠诚的服务在告诉人们:10年改革种下的这棵大树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沃土,正为“三农”撒下片片绿荫!

一个矮矮的帐篷,绿色的招贴上印着“什邡市商务局定点——什邡邦力达农资帐篷店”,显然为了让更多的农民知道震中灾区的农资供应恢复了,他们还在靠路边的地方搁了一块牌子——“四川农资集团邦力达农资救灾供应点”。经营者是一对夫妻,加盟邦力达农资连锁已经好几年了,他们一边整理着新进的农药、化肥,一边告诉记者,帐篷外的废墟就是他们原来的邦力达农资连锁加盟店,现在虽然房子倒了,但牌子不能倒!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来选购农药的村民说:“邦力达我们信得过!”

一路行来,震区里的邦力达农资连锁给笔者留下两个强烈的印象:连锁店分布很广,几乎随处可见;灾后的农资供应恢复迅速、农资商品准备充足。农资连锁经营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不仅凸显了服务贴近农民、物流配送及时的优点,更展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从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到零距离体验

农资经营业态历程

1997年春,笔者来到坝上草原尚义县大青沟采访。记得那天停电了,在大青沟供销社的农资门市里,一位老农资坐在柜台后面,在蜡烛的光晕中娓娓讲述农资供应的情况。那时的农资供应还像所有的国有商业零售业一样,隔着高高的柜台,在“百拿不厌”、“百问不烦”中提供着尽心的服务。

2001年,浙江农资集团采取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配送的手段对全省农资流通网络进行重组和改造。2004年初,成立了浙江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建立新型农资流通网络体系。惠多利农资连锁店采取敞开式超市店堂布局,门店商品齐全且明码标价,并为农民提供技术、配送、售后等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在衢州航埠镇惠多利农资连锁店里,农民说:“从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农资商店,买化肥农药也像城里超市购物一样,方便放心。”

农资连锁如雨后春笋般,从南到北,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2006年,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把农家超市开到了农户家门口,以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开架式经营。望奎县先锋镇农民高兴地说:“没想到,在农村也能像在城里一样,到超市购物了!”

回顾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10年辉煌成就,不能不提到农资连锁经营业态的变化,它是中国农资行业10年中最显著的一个亮点。1998年“39号文件”下发后,农资流通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垄断被打破,市场化成为大势所趋;代表着流通行业国际趋势、国际水平的新型业态——“连锁经营”被引入到传统的农资经营领域,并在中国农村蓬勃发展,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随着农资连锁经营带来的业态变化,传统中国农资市场从此焕然一新。

农资连锁经营既满足了政府部门规范农资市场的迫切需求,又满足了优势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做规范的愿望。自2000年金色谷开始,从中农到中化,再到各省的苏农、邦力达、辉隆、倍丰、惠多利,以及生产企业发起的红太阳、德地得,以及福建浩伦、陕西亨通等,他们一起汇成了农资连锁的大合唱。

2000年,北京金色谷公司依托《中华合作时报》的平台,提出了在农村建立以农资销售为主的连锁经营店的构想,并率先开始了探索实践,可谓开时代先河;其后,中农集团开始了将供销社网点升级为农资小超市的改革实践;“非典”期间,中化化肥在山东苍山县大炉乡的第一家化肥专营店开张,宣告中国农资生产的“龙头老大”也瞄准了连锁经营。

农资连锁的发展势头可谓高歌猛进。据统计,到农资连锁发展高峰的2004年,全国供销系统开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657家,比上年增加248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3.69万个,增加1.94万个。这期间,许多农资连锁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四川省农资集团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在长江以南的13个省(市)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组建56 个配送点,在省内外发展连锁店300多家,新的网络促进了销售,全年销售化肥120万吨左右,销售额10亿元,同时还带动了农药、农膜的经营业务。江苏省供销社在全省发展各类农资连锁店1000多家,实现销售额7亿元。浙江省农资集团针对农资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对农资货源实行总代理、总经销,先后形成了全国20多家大、中型化肥生产企业,1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7家农膜生产企业近50个品种的区域总经销、总代理网络。

农资连锁也开始吸引各路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的红太阳农资连锁已在8个省的300多个县建立了加盟连锁店,拥有3000多个乡镇指定销售点,已建立8000多个村级示范点,向农户发放“红太阳农资连锁技物服务卡”10万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开展农资连锁的各类企业已达1000家以上,连锁门店至少超过5万个。

农资连锁的大潮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规范。2003年3月,《农业部关于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发布,要求“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重要意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促进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同年12月,农业部、工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农资物流配送体系、搞好连锁经营规范化管理、培育农资连锁经营品牌的目标和要求。

2005年新年伊始,国家商务部就推出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把农家超市开到农户家门口,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满足农民消费需求。

滥觞于农资小店的连锁经营,如今已彻底改变了中国农资经营的面貌,还必将推动发轫于10年前的那场改革走向更加深入、更加彻底。

开放心态、亮剑精神与为农情怀

农资连锁背景透视

回顾10年来中国农资新型业态产生、发展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这其中不乏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进步的深刻社会经济背景,更会窥见中国农资行业整体的改革奋进,以及中国农资人的“开放心态”、“亮剑精神”和“为农情怀”。

正如2003年3月发布的《农业部关于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中所言,我国农产品和农资流通面临着新的形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生活向小康迈进;农资零售网点以个体经营为主,数量众多,不利于控制渠道、保证质量;农资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相互缺乏合作与联合,市场竞争力弱;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开放,农产品和农资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等。这些都对农产品和农资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践看,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壮大市场主体,提高竞争力;有利于规范流通秩序,保证农产品和农资的质量。因此,农资连锁经营作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商品流通方式,成为我国农资流通领域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另一个催人奋进的现实是,按照入世承诺,2006年12月11日,我国化肥市场全部对外开放。一旦农资流通领域开放,谁能掌握批发零售的渠道,迅速建立起销售网络,谁就控制了市场的主动权。当时,有人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美盛、拜尔、杜邦、孟山都、三菱商事或三井物产之类的国际大鳄闯进来,以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产品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国内农资企业将何以与之抗衡?据推算,我国农资年销售额在1万亿元左右,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谁会不动心!

在各种压力面前,中国农资人表现了令人钦佩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开放的心态和胸襟,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国别界限,以一种自信与活力积极拥抱着扑面而来的变革与挑战。可以说,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属于现代的农资人。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迅速引进、吸收新型业态,是全国各地农资流通领域连锁经营蓬勃兴起的首要因素。

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中国农资流通市场百舸争流、外资企业虎视眈眈的紧迫形势下,他们信心不减,以一种无畏的“亮剑精神”在农资连锁经营领域折腾得风生水起、虎虎有威。四川农资集团董事长杨邦宁说,这十年对川农确实是生与死的考验。从完全的计划经济一下子推向了市场中,我们已经被逼上梁山,只有背水一战。所以当时他们确定了“立足自身、发展大农资” 的战略。连锁经营是他们学习引进现代营销的一个模式,打通这个经络必须要按照连锁的现代营销模式来进行资产重组。当时他们提出了两个对接:把自己的营销网络和下面的基层营销点对接起来;和下面的专业合作社对接起来。正是大农资的思维使邦力达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邦力达不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而且网络了人气、凝聚了人心。杨邦宁说,这次大地震,彭泽邦力达、什邡邦力达、绵阳邦力达三个重灾区下面的员工,遭遇了非常大的灾害,亲人罹难、家园被毁,但还是搭起棚子,在最短时间里又竖起了邦力达的招牌。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很多很多……

从邦力达农资连锁人身上,我们还看到了农资人的一种可贵品质——对农民的那份不变的情怀。正因为发展农资连锁服务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正因为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有利于净化农资市场,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可以大力普及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所以他们才会坚持在灾区第一线,冒着余震,把农民急需的农药、农具、化肥抢运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洛水镇那对夫妻告诉记者:农民本就受灾了,能让他们早种上地、早洒上药,我们心里也舒坦!

在服务三农旗下不断创新

农资连锁业态价值分析

10年的农资连锁经营如今已经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首先,遍地开花的农资连锁经营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中国的梦想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经济领域,他们以不断的创新为中国农资行业的改革前行提供不竭的源泉。首先,在组织形式上创新,实现改制,以求发展。农资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多样化,假冒伪劣农资开始充斥市场。农资流通现状叩问农资流通企业的责任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供销社系统的网络、人员资源,发挥农资流通企业的运输、仓储以及资金优势,建立新的流通秩序,使农资流通企业重新回到农资流通主渠道上,成为业内共识。如何迈出第一步?企业通过改制与市场环境相对接,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建立自有的网络,形成稳定的利润链条。新的农资流通业态努力建立自营水源地,通过品牌、资金的运作,掌握产品和网络,打造农资流通连锁企业的“放心”品牌。

2003年9月,安徽省农资公司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实行全员身份置换,重新整合原有网点和存量资产,整体改制为辉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我们看到:通过业态、体制的改变,企业的活力重现,农民也是受益匪浅。

经营方式上,重建大连锁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农资连锁实际上是对传统农资经销网络的再整理,择优连锁,扶之壮之,使网络延伸至乡、镇、村。连锁对于农资公司来说,不仅仅是重拾旧河山,更是寻求利益再分配,寻求更大的和谐发展。

2004年,四川开元成立了四川开元农资连锁公司,在川北丘陵深处的南部县建兴镇,这里有开元农资连锁的第1号店,覆盖了60多个自然村,由于配送、价格、质量都有保证,加盟后的销量显著增长。

在服务创新方面,全力塑造连锁服务品牌已经成为连锁经营者倾力的焦点。全国各地农资流通企业在销售品牌产品的同时都在通过质量信息服务和农化技术服务树立连锁品牌的形象。比如免费咨询和举报电话、比如通过测土配方调整产品销售结构、比如生产专用肥等措施。

烟台市农资总公司“烟农”连锁结合当地水果产业带的发展,调整化肥经营品种,提高磷肥、钾肥、复合肥的经营比例;还根据当地的土壤和种植情况,开发生产出氮、磷、钾比例不同的肥料。自2000年开始,他们利用化肥销售淡季,与各级供销社和农资协会沟通,聘请农业专家组织培训农村中的种田骨干。现在,“烟农”连锁的农民用户对施肥用肥无担忧,农产品品质稳步提高,“烟农”品牌也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10年来,农资连锁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销售,推动了农资新产品及其配套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到位率;同时,农资流通企业在连锁经营的历练中体制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活化、份额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喜人局面。

风物长宜放眼量

新型农资连锁展望

当然,农资连锁在中国才走过短短10年的历程,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曾经影响巨大的“德农”农资连锁,虽然它因为资金问题赍志而殁,但在探索农资连锁的征途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又比如农资连锁经营存在有误区:认为连锁经营是经营业态的变革,而没有认识到其实质是管理方式改变;忽视了农资市场的特殊性,认为凡是企业都能搞农资连锁经营;忽视了连锁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价格失去竞争优势。再比如操作上也存在问题,自由加盟店容易失控,连锁经营属技术型经营,需要对连锁经营有较为熟悉的掌握和认识等。但无论如何,现代农资流通体系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农资流通连锁经营充满商机与生机。

农资连锁经营对农资零售业是一个革命性的方向,农资连锁经营必将成为农资零售的主渠道,并将发挥更大的威力。辉隆农资连锁就在农资流通网络挖掘“双向流通、一网多用”的功能,将农产品收购与农资销售结合起来,依托农资连锁的网络优势,构筑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日用消费品下乡等流通渠道,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推出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就是在现代农村流通服务领域内更有作为的一大举措。

(赵光辉)

上一篇:新媒体艺术创作论文下一篇:机械化生态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