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煤炭工业论文

2022-04-19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文章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为企业和煤炭行业发展负责的高度,探讨企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抓紧抓好志书编纂工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文明煤炭工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态文明煤炭工业论文 篇1:

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历程、趋势及对策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煤炭为主的传统工业正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变革。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重新总结回顾煤炭行业所走过的路程,全面把握发展机遇与挑战,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战略,谋划和布局自身的战略定位和策略,在新一轮煤炭革命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煤炭产业 历程 趋势 对策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储量、生产、外调大省,基础储量占全国的30%以上,产量和调出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5%和75%。山西是国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战略实施的关键,煤炭工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是兴煤之路,深化改革是富煤之本。纵观1949年以来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山西煤炭产业所走过的历程是一个从扩张到调整,再到走向转型崛起的过程。

(一)产业政策与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国家煤炭能源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山西的煤炭产业政策经历了初步成形、转轨发展、市场化培育和转型发展等阶段。

1.初步成形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山西煤炭产业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以基本建设为主,改进传统的采煤工艺和方法,逐步恢复煤炭企业生产,促进山西煤炭产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生产技术水平得以提升,进而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实行了“改建与新建相结合,以改建为主,大中小相结合,以中小为主”的政策方针,对大同、阳泉等老煤矿区进行生产能力的扩建和发展,成立汾西矿务局和西山矿务局,为山西成为煤炭资源基地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管理体制上,1970年—1975年,山西煤炭与化工管理机构合并,1975年煤炭与化工管理机构分设,成立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全省煤矿管理工作。

2.转轨发展阶段(1979—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方针,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直接影响是国家推进煤炭技术进步和规范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企业自主经营权开始增加,煤炭企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山西煤炭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煤矿发展壮大。通过“两个一起上”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充分发展了乡镇煤矿和私营小煤窑,减轻了国民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与煤炭产能不足的矛盾。本着“以矿养矿、分期改造、由小到大、逐步提高”的政策方针,保证了国营煤矿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平稳提升,对县级以上的重点煤矿以及一般煤矿进行了重点改造,提高了煤矿的开采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五五”时期,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以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为主要内容,以扩大煤炭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为目标。“六五”时期,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以“改革、开放、搞活”为主。在国家开始将山西纳入国家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的影响下,突出煤电先行的优先发展政策;在煤炭资源开发政策上,强调“有水快流”,鼓励地方乡镇煤矿蓬勃兴起的政策;在财政投资政策上,实行对煤矿大力倾斜扶持的政策。

在管理体制上,1979年组建了山西省地方煤矿管理局,为一级局建制,形成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国统煤矿,地方煤矿管理局负责地方煤矿,乡镇企业管理局矿业公司负责乡镇以下各类小型煤矿和二轻系统集体煤矿的管理体制。1983年,煤炭工业管理局改名为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所有煤矿的管理。地方煤矿管理局降格为二级局建制,划归煤炭工业厅管理。1985年,国家将山西七大统配煤矿上收煤炭工业部管理,并设立山西煤炭工业管理局(内设安全生产监察局),由原煤炭部实行垂直管理①,负责阳泉、西山、汾阳、潞安、轩岗、晋城六大统配煤矿管理。将大同矿务局上划原煤炭部直接管理,将原山西省地方煤矿管理局和乡镇局矿业公司撤销,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建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下设安全监察局,为省政府部门,管理全省除统配煤矿以外的其他所有煤矿。

3.市场化培育与发展阶段(1993—2002年)。这一期间,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导向由过紧转向过松,片面强调“放开搞活”,導致煤炭行业管理体制上比较混乱。与此同时,“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召开,对推动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

1994年,在国家《90年代产业政策纲要》的影响下,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从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财政投资政策上,实行“重点项目投资”和“拨改贷”政策;在价格政策上,实施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政策,支持煤炭企业市场化改革、加大煤炭企业内部整顿和现代化市场管理力度,促进了煤炭企业逐渐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1998年,山西省确立了“理顺管理体制、重审发展规划、调整发展政策、制定整顿方案”的煤炭产业政策方针,提出了“统一领导、联合竞争、优质廉价、占领市场”的煤炭经营l6字方针②。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山西煤炭产业的冲击,根据国家宏观政策部署,山西省煤炭产业开始实施“关井压产”和煤炭总量调控政策,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煤炭产量开始出现下降。

这一时期的管理体制也相应进行了调整。1994年,山西省煤炭管理局与煤炭工业厅合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全省煤矿。1998年,国家撤销煤炭部,将原中央直属的7个矿务局统配煤矿全部下放山西,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2000年,煤炭管理体制经历了重大改革,煤炭工业厅更名为煤炭工业局,为一级局建制,隶属省经委管理的委管局,负责全省煤炭工业的行业管理;煤炭工业管理局改组为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国家煤监局设在山西的直属单位,负责煤矿安全监察。2002年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负责全省煤矿安全管理职能。③訛

4.转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从2003年,尤其是随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提出,全国性的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开始得到规范化建设,煤炭产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始加强规制性政策的实施,煤炭销售逐渐实现市场化调节,逐步形成了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煤炭产业政策体系。

这一时期是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政策构成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政策上开始注重推进“大集团、大公司、大基地”战略的全面实施,以保障煤炭资源整合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04年提出“资源整合、能力置换、关小上大、有偿使用”的煤炭产业指导思想和原则。2005年,山西省全面启动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以及资源整合政策,拉开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改革创新的帷幕。2008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标志山西省对煤炭企业全面整治过程的开始。2009年5月12日,山西省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数量、责任、主体、方案编制、整合工作完成时间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山西全省范围煤炭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开始。针对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山西省通过煤炭产业规制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强化了煤炭产业自身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管理体制上也随之进行了相应调整。2004年,原由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的煤矿安全管理职能重新划归煤炭工业局。2007年,进一步理顺了相关职能,煤炭工业局由委管局升格为省政府的直属机构,同时明确为实施全省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④。2009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升格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同时将原省煤炭工业局职责、省经济委员会有关煤炭工业方面的职责整合划入,确定的职能是负责全省煤矿生产、建设、经营、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目前,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中,直接涉及煤炭管理的部门有省国土厅、发改委、经信委、煤炭厅、环保厅、安监局、国资委等部门。

(二)生产经营情况

山西煤炭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今天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产量销量飞速增长,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积极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煤炭外调量和出省量也迅猛增长。

1.煤炭生产情况。新中国建立之初,山西煤炭年产量只有267万吨,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山西煤炭工业得到大力发展和振兴,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全面恢复、缓慢发展时期(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是山西煤矿全面恢复、进行基本建设和打基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煤炭工业的主要任务是复工复产、建立新的煤炭生产秩序。到1950年底,全省主要煤矿绝大部分都已经恢复生产。1952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994万吨,三年平均增速为55%。“一五”时期,山西加快煤矿建设步伐。到1957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2368万吨,比1952年增长138%,原煤产量占全国的18.3%,名列第一。1959年全省原煤总产量为4355万吨,比1949年的267万吨增长了163倍⑤。

上世纪60年代初,山西煤炭行业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山西各大煤矿新建和改扩建竣工投产、试点推广综合机械化采煤阶段。1965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3972万吨,比1957年增长68%,8年间年均增长5.6%。“文化大革命”期间,山西煤炭工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67年煤炭产量严重下降,产量仅为上年的82%。1968年国家召开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产量开始回升。1970年产量达到5153万吨,比1965年增长35%,年均递增5.6%。1970年后,全省煤炭开采机械化水平跨上了新台阶,到1975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7541万吨,比1965年增长90%,10年间年均递增6.7%。

(2)高速发展时期(1978—1997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煤矿机械化、现代化大力发展,中小煤矿全面兴起。1979年全省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達到1.09亿吨,超过东北三省,比1949年增长近40倍,占全国的17%。1985年,全省原煤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1418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1993年全省原煤产量突破3亿吨大关。90年代末,山西煤炭实际生产能力已达4亿吨,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

(3)调整结构时期(1998—2008年)。从1997年四季度开始,煤炭市场出现疲软,全国性的限产压库,山西煤炭产量开始减少。1998年,山西对全省煤炭产运销秩序进行了进一步整顿,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⑥。2000年煤炭产量仅为2.46亿吨,缩减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进入21世纪以后,山西实施煤矿资源整合,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使得煤矿安全生产进一步好转,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煤炭大型集团公司。全省2002年煤炭产量恢复到3.68亿吨,2003年达到4.52亿吨,2004年突破5亿吨大关,2005年达到5.5亿吨。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煤炭需求随之疲软,价格急速下跌。山西煤炭行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出煤炭减产,限产报价,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淘汰7000多个小煤矿,取缔6000多个非法小煤窑。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矿井2598座,其中生产矿井1804座,建设改造矿井794座。但是煤炭的生产能力并未减弱。煤炭生产能力9.4亿吨,煤炭产量达到6.56亿吨,比1949年增长244.61倍。从1949年到2008年的60年间,山西共生产煤炭106.23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近1/4。

(4)兼并重组时期(2009年至今)。2009年以来,山西实行煤炭资源重组,山西煤炭产业的整体素质和资源利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整合重组的优势和成效不断显现。经过重组,2009年全省矿井总数由之前的2598处减少到1053处,办矿主体减少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年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2011年全省煤炭产量8.6亿吨,比2008年的6.56亿吨,净增1.86万吨。2012年达到9.13亿吨,2013年达到9.62亿吨,2014年达到9.76億吨,连创新高。

2.煤炭销量及出省量。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山西煤炭工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同时由于煤炭外调量不断增加,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共生产煤炭150多亿吨,外调煤炭高达70%以上。外调煤炭的辐射面达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外,同时还远销亚洲、欧洲和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调入省不可缺少的能源资源。

(1)低速增长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煤炭工业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及“一五”至“五五”时期的大规模建设,煤炭产量和销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到新中国成立30年的1979年,全省煤炭外调量达到7000多万吨,比新中国成立初的1949年增长了90倍。这一时期山西煤炭出口开始承担为国家创造利润和争取外汇的光荣使命。但是受铁路运力、港口装卸、国内用煤紧张,形成限量出口的局面。

(2)快速增长期(1979—1990年)。1979年到1990年是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1980年,国家确定山西为能源基地。1984年10月,山西的统配煤矿率先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85年以来,山西煤炭工业企业贯彻省政府以销定产,以运定产的方针,积极拓宽煤炭销路。1985年全省煤炭销售1.95亿吨,其中外调出省煤炭1.38亿吨,占全国省际间净调出量的71%,比净调出量第二大省河南省高出60多个百分点。1986年全省煤炭销售率达到95.6%,外调出省煤炭1.53亿吨。1990年全省煤炭销售2.7亿吨,比1985年增长38.5%,其中外调出省煤炭2.03亿吨,占全国省际间净调出量的72.64%,比1985年增长47.1%。煤炭出口从1980年的237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1263万吨,增长4.3倍。

(3)高位徘徊期(1991—2000年)。进入九十年代,山西大力实施科教兴煤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煤炭销量也随之增长。但是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这10年间,煤炭销售呈现波动状态。1991年国家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的比例改变,全省煤炭销售2.76亿吨,存煤达到6659万吨。1992年全国生产、建设高速发展,随着大秦线全面开通,煤炭产销逐步趋好,煤炭销售量为2.94亿吨,产销率达到99.85%,供应全国26个省市区和12个单列市。1993年山西获得自营煤炭出口权,当年自营出口煤炭130万吨。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煤炭价格放开,新税制实施,山西对煤炭产运销进行全面整顿,煤炭销售量达到3.24亿吨,同比增长5.1%。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国,煤炭市场持续疲软。山西煤炭也陷入了销量下降、效益下滑、企业亏损额的困难局面。当年全省煤炭销售仅为3.39亿吨,同比下降3.3%;出口314万吨,创汇1.1亿美元。1998年煤炭销售3.05亿吨,同比下降10.0%;出口205.1万吨,同比下降34.7%。

(4)高速增长期(2001年至今)。21世纪以来,随着山西经济的快速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山西煤炭行业进入深入改革和发展时期,加快煤炭行业聚集成为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选择。煤炭销售和外运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1年全省煤炭销售2.83亿吨,同比增长4.3%,扭转了负增长局面。全省外运出省煤炭突破2.5亿吨大关,达到2.53亿吨,同比增长12.3%,比外运最多的1997年高出1943万吨。出口煤炭3695万吨,同比增长35.1%。2002年煤炭销售达到3.59亿吨,外运出省煤炭2.78亿吨。2003年煤炭销售突破4亿吨,外运出省煤炭突破3亿吨。到2007年煤炭销售突破6亿吨大关,比2000年增长1.3倍。外运煤炭突破5亿吨大关,比2000年增长1.37倍,比1978年增长8.8倍。

2008年金融危机突袭,全球经济回落,煤炭需求疲软,价格急速下跌。晋煤外运受到严重影响,当年外运出省煤炭5.33亿吨,同比下降0.57%,成为近十年来首次下降。2009年煤炭销售量4.46亿吨,同比下降16.3%。

从2009年开始,山西煤炭实施新一轮的煤炭资源大整合。2010年煤炭销售恢复到5.12亿吨,同比增长14.8%。2013年在国内煤市低迷的情况下,作为山西支柱产业的煤炭行业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全年煤炭出省销量完成6.16亿吨,同比增加3422万吨,增幅5.88%。

二、山西煤炭行业面临新趋势

长期以来,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性能源和基础性能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客观认识、理性对待煤炭经济运行态势,关系未来山西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实现“富民强省”目标。

一是煤炭工业进入“改革深水区”和“发展新常态”。同我国经济发展一样,煤炭工业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处于价格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产能过剩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这一论断主要基于改革转型所面临的形势和由此所带来的众多矛盾。而煤炭工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意味着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煤炭需求将维持低速增长,进口煤保持高位,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将成为新常态。

二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提高、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煤炭的市场需求将可能有所回落。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强国亦是能耗大国,煤多油少气缺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在未来几十年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特别是随着洁净煤技术快速发展,煤炭利用由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煤炭的地位仍将无可替代。

三是随着能源革命的开展,煤炭工业将围绕价格竞争力重新洗牌,煤炭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将取决于煤炭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及低碳型发展模式的选择。在全球化经济之中我国煤炭工业与世界煤炭工业的关联、互动越来越明显,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定价影响越来越大,一个统一的世界煤炭市场即将形成⑦。特别是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深入,能源的商品属性终将还原,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终将构建,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终将形成。可以预见,在供求关系逆转的市场态势下煤炭工业以往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逐步消失,围绕价格竞争力重新大洗牌不可避免。

四是低碳经济成为推動能源战略调整的主要驱动因素。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许多国家开始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指导本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力求将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模式,以可持续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我国“两型”发展在由发展理念向发展模式转变之后,将进一步向法治化、制度化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强制性约束仍将成为中长期的重大战略因素。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必须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全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继续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煤炭产、运、需等相关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坚持改革方向,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深化企业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完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强化煤炭产、运、需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推动政府科学高效管理,建议在现有职能部门基础上,立足于我省能源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整合职能、集中管理、加强监管,组建设立精简高效统一的能源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研究我省能源战略、管理能源资源、制定能源工业政策和法规以及能源行业管理,以综合化的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扯皮推诿”和“监管空白”的积弊,促进能源政策政令畅通。同时,为了防止集中管理可能产生的“集中腐败”,建议采用“三分监管”的办法,即权力分设、监管分段、审查分级,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

2.积极实施煤炭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实施再重组战略。在2008年以来煤炭同行业资源重组基础上,建议加快实施上下游的再重组模式,推动省内国有大中型煤炭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和电、焦、钢、化、物流等企业的产权融合,全面整合省内资源,组建成立1~3家新的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并择机上市,使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市场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煤炭工业生产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转型。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是长远发展问题,必须从现在开始抓起。建设安全高效煤矿,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按照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升级技术结构,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五大灾害等重大隐患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从技术上为杜绝各类事故提供保障。坚决做到因地制宜,不盲目跟风,坚决破除产业结构初级化、趋同化,按照“煤炭六型转变”的方针,整体安排、统一部署煤炭产业转型。

3.大力推动煤炭科技革命。以“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发展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加快低碳社会建设,创新低碳发展机制。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选准方向,优选项目,动态更新,重点实施科技攻关,在部分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以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为抓手,紧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国际前沿,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要素链,完善政策服务,营造优质环境,努力将科技创新城打造成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煤基低碳技术研发中心。

4.努力打造全国性“立体式能源中心”。突破以往“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以生产和输出初级产品为主的平面式发展模式,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以有效整合区内和区外资源为指向,创新山西能源管理体制,转变煤炭产销观念,开发推广煤炭绿色转化技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发展,建立煤炭储备基地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中国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做好其他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发展,为能源中心建设提供多元化支持,力争“十三五”形成以特定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市场交易、教育培训、物流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立体式现代产业体系。

5.加强煤炭领域的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煤炭产能联合控制。山西与蒙、新、宁、陕、甘等省份,应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建立能源开发区煤炭产能联合控制方案,避免过度开发,实现煤炭供需平衡,稳定国内煤炭市场。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一制定能源开发区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研究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设立能源开发区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用以雾霾治理、流域跨界断面治理、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修复以及大范围地表沉陷区治理等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建立能源开发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以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山西应与周边区合作建立能源运输与物流体系,建立统一的能源运输与物流体系,建设战略能源资源储备和转运基地,降低能源运输通道的物流总成本。

注释:

①高峰.山西煤炭管理体制问题剖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

②周洁.浓墨重彩写辉煌——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回顾[J].前进,2008(10)

③高峰.山西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煤炭,2008(10)

④高峰.山西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煤炭,2008(10)

⑤杜永刚,赵卫平.关于综合利用废弃矿井巷道的思考[J].经纬天地,2014(4)

⑥孙春升,郭建利.2013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煤炭经济研究,2014(2)

参考文献:

[1] 高峰.山西煤炭管理体制问题剖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

[2] 王佳丽.山西煤炭管理体制在改革中日趋完善[N].山西经济日报,2009-9-17

[3] 周洁.浓墨重彩写辉煌——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回顾[J].前进,2008(10)

[4] 孙春升,郭建利.2013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煤炭经济研究,2014(2)

[5] 山西省统计局:.山西能源经济60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3月版

[6] 余谋昌.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7] 张梅.绿色发展:全球态势与中国的出路[J].国际问题研究,2013(5)

[8] 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4版

[9] 陈宗兴.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12-11-02

[10] 潘跃飞.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1] 高峰.山西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煤炭,2008(10)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李雪)

作者:韩芸 王云

生态文明煤炭工业论文 篇2: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开展好编史修志工作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文章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为企业和煤炭行业发展负责的高度,探讨企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抓紧抓好志书编纂工作。通过志书编纂总结企业、煤炭行业的历史和现状,弘扬山西煤炭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编史修志 煤炭行业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新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新常态是一个长久的时期,面临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領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我们的观念要适应、认识要到位、方法要对路、工作要得力。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社会治理新常态、文化强国新常态、生态文明新常态等等,开展好自身工作。

一、编史修志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要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使得开展史志工作有法可依。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都博物馆时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4月16日,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会议专门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希望人们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4月19日,全国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延东副总理在接见工作会议代表时说:“地方志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地方志不仅记载了古代历史、近代的历史,也全面翔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记录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以及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这些将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所以,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既能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能体现现代文明和历史文明的一脉相传,特别是能够很好地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独立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当前和今后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志是我国大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地方志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把地方志编修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来抓,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和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更加繁荣,能够有一个新的发展。

可见,作为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修志的历史意义在于记载历史,传承文化。通过全面记述一个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补史之漏,详史之略,纠史之错,使历史与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成为彰显一个地方历史厚重和文化张力的宝贵精神财富。

修志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当下、开启未来。修志不同于上项目、抓产业、建企业,能立竿见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却对资政、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间接的、潜在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效益,这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如,现在领导到一个地方任职或工作,都要看一看当地的志书,一册在手,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以及历史和现状便了然于胸,从而为制定施政方略、科学决策提供借鉴。志书还是一个地方的综合信息资料库和地“百科全书”,是外界了解当地的重要窗口,是扩大对外宣传、促进招商引资、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对于广大干部群众以及青少年学生而言,志书又是一部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和地情读本,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修志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在了解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联系实际中把握规律、认真借鉴,对当下和未来做出科学预判,开启和探索未来发展前进的道路。

二、编史修志在煤炭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编史修志工作是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煤炭工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这项工作的地位及其重要功能、作用,我们应该有明确、透彻而清醒的认识,从而使我们从促进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出发,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完成史志工作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煤炭工业史志工作的新繁荣。

(一)编史修志工作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其功甚伟

这项工作的基本功能是:存史、资政、育人。这是从古至今,没有争议的定位。煤炭工业浩如烟海的文献,以及各类文献史志专著,不仅承载着几千年煤炭工业的悠久历史,也记录着煤矿人奋斗牺牲与巨大的奉献,这是—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与文化资源,对于留存历史、以史为鉴、资治助政、教育今人、传之子孙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正是历朝历代都重视文献的收藏与利用、都重视史书及志书的编纂、一些朝代集中著名文人编史修志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从近代开始小学、中学、大学无例外地开设历史课,加强历史教育的原因。因此煤炭史志工作不是弄几个人,编几本书而已,而是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教育人民、传承文化的一件大事;是继承遗产、凝聚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未来的重要工作;是担当责任、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责任。

(二)编史修志工作是煤炭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与史志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事业的重要阵地与窗口,是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特殊渠道,是当前煤炭行业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必须加强的工作。我们要从这个高度充分认识作为煤炭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的史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要看到,文化缺失、不了解历史,甚至忘记历史,没有文化软实力,无论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事业单位,都是没有前途的。不少企业集团,之所以经济发展较快、企业基础扎实,凝聚力很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较重视这项工作,善于利用历史,增加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与向心力。

(三)编史修志工作极具开拓性与挑战性

我们应该看到,编史修志这项工作不仅重要,而且极具开拓性和开创性,是填补空白、富有挑战性的事业。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开拓出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符合煤矿实际的文献史志工作新路子。对不少单位、不少同志而言,所面临的是一项没干过的新事业,需要白手起家,从零做起,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开拓奋进的斗志,迎接各种挑战。同时,由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这项工作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需要投入;不可能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大多是进行枯燥单调的工作;不可能得到像安全生产、经营工作那样的重视,可能会受到某些冷遇、委屈,更不能升官发财。这些都是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同志多关心、多理解、多支持。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也要树立信心,提高责任感,在事业中做出新贡献。

三、潞安集团在做好编史修志工作中的思路

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在当前全国煤炭行业新形势下,根据潞安集团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我们史志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了让史志工作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能源品牌企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笔者结合潞安集团实际,对潞安史志工作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一)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启了地方志工作的新征程,必将掀起地方志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地方志工作的讲话、批示,以及全国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也应把握住这个大势,扩大宣传,提高认识,使潞安的各级领导、广大员工对史志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并积极主动读志、传志、用志,“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探索历史规律,提炼历史智慧,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能源品牌企业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领导,统筹规划

刘延东副总理在接见全国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代表时讲话中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真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我们在提高認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职责。

潞安集团史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十几年来,潞安的各级领导做了多次调整,史志编纂委员会却一直未做相应调整。利于史志工作的领导和发展,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

(三)创新发展,年鉴编辑树品牌

编辑创新,就是栏目设置、文字和图片编排在既有较好的基础上再创新,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视觉上,要跟上时代发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内容上,要突出宣传潞安“三地一新”战略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

《潞安集团年鉴》2001年创办,已连续出版16卷,积累了一定的编辑出版经验。下一步要参照我国试行的《地方综合年鉴编辑出版规定》,对《潞安集团年鉴》做进一步规范,使篇目编排更加科学、实用。尤其对收编的文献资料在“精”字上下大功夫,精选精编,做精品《年鉴》,使《潞安集团年鉴》成为潞安形象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四、结语

在《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十周年之际,新华社发布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强调:“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这是又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地方志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作用,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进程中又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地方志纳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之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加强修史修志”任务的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面对地方志事业的重要发展机遇,我们方志工作者要以此为契机,仅仅围绕总体目标,以依法治志为重要保障,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地方志转型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志”力。

作者:弓晓敏

生态文明煤炭工业论文 篇3:

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炭工业的兴衰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的先行性、基础性服务行业, 其任务是寻找和探明煤炭储量、煤炭赋存的地质条件、煤炭开采的工程技术条件,为煤矿的开采设计、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新中国的煤炭地质勘查业已有60多年历史。我国的煤炭地质勘查业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创新,煤炭地质勘查企业的项目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但在新形势下, 随着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需求量下降,煤炭地质勘查企业遇到了发展瓶颈,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如何克服困难,突破瓶颈,渡过难关,是摆在煤炭地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煤炭地质勘查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煤炭地勘企业;分析;发展对策

一、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如果全球人口都按当前模式生产和生活,人类社会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耗尽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环境污染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自身也会走向消亡。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开始重视发展的持续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①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起草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目标和策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②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要做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煤炭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不同: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是要实现一种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而煤炭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同时兼顾到社会、环境、资源、生态的和谐发展。

煤炭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的发展,由于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煤炭企业,所以加强环境保护是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诸多因素。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煤炭地勘企业的指导作用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和利用,不能采厚弃薄、采肥丢瘦、乱采滥挖,造成浪费。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煤炭地勘业的功能作用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又对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煤炭地勘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指导煤炭地勘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要求煤炭地勘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服务行业,对资源和环境有着特殊作用,责无旁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因此,要求煤炭地勘企业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要求煤炭地勘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求煤炭地勘企业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地质工作程度,提高储采比,促进煤炭资源有序、合理开采利用,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求煤炭地勘企业在为煤矿服务的过程中,提出科学合理建议、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环境,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五是要求煤炭地勘企业认真吸取改革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企业发展规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大滑坡”,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促进单位和谐、队伍稳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本文中采用SWOT分析法对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以便于全面的分析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發展能力,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优势

1、国家对能源安全非常重视,为煤炭地勘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国家制定了“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为煤炭地质勘查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尤其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放在一起,形成“五位一体”新的工作布局,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地勘企业业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2、拥有完整的技术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世界一流的煤炭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体系。

3、拥有一支门类齐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经过多年发展汇集了一支煤炭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测量、遥感、测绘、环境与灾害地质、钻探、物探、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化验、专用设备制造等专业的专家和技术人才,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二)劣势

1、促进煤炭地勘企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体制与机制关系到煤炭地勘企业的发展方向。大多数煤炭地勘企业经过了长期的“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发展模式,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

2、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

煤炭地质勘查业处于煤炭资源开发的上游,处在产业链低端领域,在产业分工环节处于弱势地位,效益微薄,基本属于“打工经济”,在市场上找项目,受制于矿业企业,同时受煤炭市场的影响很大,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

作者:杜中山

上一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中职学生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