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基础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9

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依靠群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美丽中国梦,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群众基础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群众基础生态文明论文 篇1:

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多重诱因及纠治进路

摘 要:基于存在论视角,虚无主义泛指对现存的观点、态度、思想呈现否定消极的思想倾向。政治虚无主义作为多元虚无主义基本呈现样态中的一域,实质上是对政治意识形态内在规定的否定与虚无。意识形态多元化、人民导向错位、党性修养弱化、核心意识边缘化是新时代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多重诱因。信仰虚无弱化党的思想引领、价值虚无侵蚀党的群众基础、党性虚无威胁党的先锋地位、组织虚无挑战党的核心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纠治政治虚无主义要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内塑政治修养、外固政治权威。

关键词:政治虚无主义;政治修养;政治权威;政治信仰;政治立场

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 15ZDA002)。

作者簡介:王林林( 1990- ) ,女,河南许昌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党建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虚无主义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虚无、人民导向价值立场虚无、先进政党党性修养虚无、核心领导政治权威虚无等多重意蕴与理论样态。马克思主义原初语境下的政治虚无主义批判主要表现在对物化逻辑以及资本主义价值虚无的批判,资本逻辑视阈下人的历史主体身份被否定,人的劳动价值被剥离,“以人的独立性所确定的对物的占有,反过来变成物化对人的支配”[1],人与劳动活动、人与劳动产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异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旨趣在于揭示资本主义虚无人类价值的意识形态本质,确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价值关怀,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旨与本质规定,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内塑政治修养、捍卫政治权威,“坚决纠正政治虚无主义倾向,旗帜鲜明讲政治”[2],不断凝聚党的思想引领力、提高党的社会号召力、增强党的执政领导力、永葆党的群众生命力。

一、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多重诱因

新时代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衍生演变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意识形态多元化是政治虚无的思想诱因,人民导向错位化是政治虚无的价值诱因,党性修养削弱化是政治虚无的道德诱因,核心意识边缘化是政治虚无的组织诱因。

(一)思想诱因:意识形态多元化

意识形态是具象化观念、思想、价值等要素的抽象反映与再次表达,承载着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旨趣与利益诉求,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载体,是党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之“钙”,是永葆政治定力、实现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问题,坚守政治方向就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然而,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推进,意识形态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交锋成为客观存在,各种力量多样杂陈、竞相发声成为常态,其中不乏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虚无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一方面是外源性多元化意识形态对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思想诱发,特别是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外来社会思潮伺机冒头,渐进式输入西方理念、渗透西方意识形态,企图达到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政治虚无主义目的,造成部分党政干部“盲目崇拜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3]229。另一方面是内源性多元化意识形态对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思想诱发,“山头”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在党内的衍生演变,造成部分党政干部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梦想,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冲击党的思想基础,侵蚀党的政治灵魂,虚无党的政治信仰。意识形态多元化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思想逻辑。

(二)价值诱因:人民导向错位

政治价值是政治主体对人民所实践的对象化的政治理念、政治原则与政治宗旨。人民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与内在规定,“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4]是人民主体价值导向的根本表达。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价值逻辑集中表现在人民历史创造主体的错位、人民历史受益主体的错位、人民历史评价主体的错位。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主张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历史创造主体的错位就是割裂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根本上是一种片面的英雄史观。党内一切挑战人民历史创造主体身份、否定人民历史创造主体作用的思想,本质上都是人民价值导向错位的反映,这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首要因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逻辑指向上就必然要回应人民历史受益主体的地位,着眼人民的基本现实问题,满足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党内价值导向的错位会割裂权利与义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损害人民利益,辜负人民期待,这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关键因素。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满意是否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工作的根本标准。搁置人民历史评价主体身份、无视人民历史评价主体地位的错位价值导向亦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价值逻辑。

(三)道德诱因:党性修养弱化

党性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自我内化与外在表达,是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框定个人思想场域、规范个人行为标准,不断内塑党的思想修养、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与道德修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政治自觉与道德自觉,不断提高党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综合素质展现。党性修养弱化主要表现为党员个人思想修养的弱化、理论修养的弱化、政治修养的弱化与道德修养的弱化。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一切质疑与否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为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虚无,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思想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坚持伟大事业、进行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一切歪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背离马克思主义精神意蕴的思想行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虚无,这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理论逻辑。“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5],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一切无视党员政治身份、忽视党员政治义务、背离党员政治初心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的虚无,这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政治逻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品格与优良作风,一切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道德的虚无,这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道德逻辑。

(四)组织诱因:核心意识淡化

核心意识是指政党主体的实践理念与执政范式逐渐权威化并形成政权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表现为思想核心、政治核心、组织核心与行动核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多元期与环境多变期,完善党内组织纪律、重塑党内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核心领导、捍卫中央执政权威,对于坚持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强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领导、捍卫中央权威。然而,新时代部分党政干部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弱化与淡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衍生与演变,导致局部核心意识淡化,内含思想核心意识的淡化、政治核心意识的淡化、组织核心意识的淡化以及行动核心意识的淡化。思想核心意识淡化,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地位,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弱化党的思想领导,滋生政治虚无主义;政治核心意识淡化,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规定,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侵蚀党的政治基础、弱化党的政治领导,滋生政治虚无主义;组织核心意识淡化,拉帮结派、阳奉阴违,弱化党的组织纪律、违反党的组织规矩,滋生政治虚无主义;行动核心意识淡化,违反党的基本章程、无视党的政治信仰,自由散漫,拖延邋遢,滋生政治虚无主义。核心意识淡化侵蚀党的组织、弱化党的领导、挑战党中央的权威,是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衍生的组织逻辑。

二、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

政治信仰关乎执政方向,信仰虚无动摇党的思想基础;政治立场关乎执政基础,价值虚无侵蚀党的群众根基;政治修养关乎执政生态,党性虚无威胁党的先锋地位;政治组织关乎执政权威,组织虚无挑战党的核心领导。

(一)信仰虚无弱化党的思想引领

马克思主义信仰承载着人类解放的政治旨趣与价值关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与本质规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未来中国社会形态建构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为无产阶级不分民族差异的共同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取得革命胜利,实现民族解放,最根本的就是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思想基础,信仰越是坚定,思想引领越是有效,越是能够更好地保障革命方向,推进革命进程,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新时代全面改革的深入化、市场利益的具象化、网络信息的大众化、党政建设的艰巨化,使得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培育与践行面临着新问题与新挑战。一方面是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虚无,在理论表达上违背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背离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虚无,在实践表达上不是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教条化、主观化马克思主义,虽表面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但已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其实质也是一种信仰虚无主义的思想呈现。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6],发挥着引领时代、指明方向、凝聚力量的社会作用。信仰虚无离散党的思想引领、弱化党的思想指导、瓦解党的精神动力、丧失党的奋斗基础。新时代針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共产党必须开展思想斗争,加强思想引领,统一思想指导,防范思想虚无,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二)价值虚无侵蚀党的群众根基

人民政治立场所表达的价值愿景与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与本质规定,关系到政党主体执政实践的群众基础与政治效力。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开展阶级斗争、进行伟大革命、实现伟大胜利的主体力量;新中国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开展社会建设、赢得执政认同、巩固新生政权的主力军;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缓解执政阻力、实现国家富强的建设力量;新时代,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坚持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力量。“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3]46,坚持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凝聚群众力量、增进群众认同,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夯实群众基础。然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衍生演变,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背离了党的价值立场,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冲击着党的执政合法性,实质上是价值虚无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映。形式主义图虚名、务虚功,喊喊口号、走走过场,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与内容不符,辜负群众信任,侵蚀群众基础;官僚主义高高在上、狂妄自大,相互推诿、无所作为,打官腔、说官话,充斥着命令主义、事务主义的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享乐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声色犬马,损害政党形象,降低执政信用;利己主义以权谋私、公权私用,不择手段追逐个人利益、谋取个人私利,罔顾人民利益、激化党民矛盾,背离人民宗旨、脱离人民群众,动摇执政基础,瓦解执政信用。新时代共产党要增进执政认同力、强化执政领导力、永葆执政生命力,就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夯实政治基础。

(三)党性虚无威胁党的先锋地位

党性虚无意涵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虚无、理论的虚无、政治的虚无、道德的虚无。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胜利、取得社会主义政权、永葆执政合法性的现实基础与根本动力。党性虚无,违背党的初心、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削弱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纯洁性、威胁党的先锋地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地位的思想基础,思想的虚无、理想信念的不坚定,必将腐蚀党的精神支柱、弱化党的思想动力,影响党的思想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地位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发展理论、政党建设理论、国家治理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治国理政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理论虚无,必将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弱化党的理论自觉,影响党的理论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地位的政治基础,政治虚无,必将偏离党的政治方向、背离党的政治原则、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影响党的政治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道德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地位的道德基础,道德虚无,必将背离政治大德、脱离政治公德、突破政治私德,影响党的道德先进性。永葆党的先锋地位要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四)组织虚无挑战党的核心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与自我革命,防范化解国家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确立和维护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要求。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缺场与空场会导致党内各自为阵、各自为政,丧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制度优势。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7]。组织路线、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组织制度是保持党内集中统一,捍卫党内政治权威的整体方法。组织虚无则弱化党的执政权威,威胁党的核心领导。组织路线是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组织建设的基本保证,组织路线虚无,必将阻碍党组织体系建设、破坏高素质干部建设、冲击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管干部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组织原则,组织原则虚无,必将削弱党的核心意识、分散党的集中力量、挑战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组织纪律是维护和处理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组织纪律虚无,必将弱化组织战斗力、冲击组织约束力、威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规定了个人对组织的服从、少数对多数的服从、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全党对中央的服从,组织制度虚无,必将割裂党内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挑战党的执政核心地位。新时代共产党防范组织虚无、捍卫政治权威必须贯彻组织路线,坚持组织原则,遵守政治纪律,恪守组织制度。

三、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纠治进路

政治虚无主义具有隐蔽性、繁复性、多变性与危害性,纠治党内政治虚无主义要坚定政治信仰,纠治思想虚无;站稳政治立场,纠治价值虚无;提高政治修养,纠治党性虚无;巩固政治权威,纠治组织虚无。

(一)坚定政治信仰,纠治思想虚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规定在于消除异化,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解,建构自由自觉的共产主义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產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8]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生成、演进、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内在本质,为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与理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在思想、理论层面廓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根本区别,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守护马克思主义政治原则,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边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其次,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领会马克思主义精髓意蕴。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刻把握上,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领会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才能切实解决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才能引导党员干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最后,要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放眼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科学把握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关系,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及时纠治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模糊化”“悬空化”的思想虚无倾向,巩固马克思主义阵地,捍卫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二)站稳政治立场,纠治价值虚无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表达与践行人民立场就要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充分尊重人民历史创造主体身份,全面保障人民历史受益主体身份,积极落实人民历史评价主体身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变革与社会发展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夺取无产阶级政权、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发挥着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变革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向基本小康,人民同样发挥着主体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离不开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坚持人民历史创造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热情,凝聚人民群众创造力量。发展为了人民是共产党人民政治立场的根本表达,落实人民受益主体地位就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保障人民利益主体地位,坚持共享发展,落实共同富裕;坚持人民民主,落实民主自由;坚持百花齐放,满足文化诉求;坚持社会和谐,满足社会需求;坚持生态文明,打造美好环境。“在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中,由谁作为执政活动的评价主体,以何种标准评价执政成效,影响着党群关系的发展方向。”[9]新时代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需要坚持人民历史评价主体身份,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站稳政治立场、纠治价值虚无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认同力、战斗力的价值所需。

(三)提高政治修养,纠治党性虚无

党性是政党在革命斗争与执政实践中所形成的本质特性,是一定阶级政治属性与执政理念的集中反映。锤炼党性、内塑党性、增强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培育党员意识是锤炼党性的首要任务。党员意识弱化、组织意识淡漠、政治规矩缺失,必将导致虚无主义衍生。培育党员意识要求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身份、强化担当。一方面要有身份自豪感与组织归属感,自觉遵守章程规定,自觉践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组织形象,深刻牢记政治初心、捍卫崇高身份。另一方面要有使命感与责任感,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唤醒党员责任的身份自觉。“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0]锤炼党性要求全党严格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守党的政治方向,站稳党的政治立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原则与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强化政治担当,净化政治生态,重塑党内生活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造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是锤炼党性的最终指向。永葆思想先进性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感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魅力;永葆政治先进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永葆组织先进性要坚持民主集中的根本组织制度,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永葆作风先进性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内塑党性、保持党性、锤炼党性是防范党内政治虚无主义的基本要求。

(四)巩固政治权威,纠治组织虚无

政治权威来自对政治组织与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普遍认同,稳定性、可靠性、强制性是其政治性能的基本表达,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是其政治动力的基本表达。政治权威的内塑与外化是政党主体政治效能有序发挥的政治前提与根本保障。捍卫政治权威就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纠正党内虚无组织路线、虚无组织原则、虚无组织纪律、虚无组织制度的自由主义错误思想倾向,确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权威。政治意识是捍卫共产党政治权威的首要因素,增强政治意识要坚守党的政治属性、坚定党的政治立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确保党的政治方向、巩固党的政治地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大局意识是捍卫共产党政治权威的整体因素,增强大局意识要自觉服从党的工作大局、自觉维护党的发展大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站在党和国家的宏观视阈中思考和处理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当前在與长远的工作关系,维护党的根本利益,捍卫党的政治权威;核心意识是捍卫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关键因素,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发挥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看齐意识是捍卫共产党政治权威的重要因素,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领袖看齐、向党的决策看齐,对党忠诚、为党分忧,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领导能力与执政动力。

参考文献:

[1]邹诗鹏.虚无主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79.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7-01-0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312.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

[9]王京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259.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9.

【责任编辑:张亚茹】

作者:王林林

群众基础生态文明论文 篇2:

群众路线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依靠群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美丽中国梦,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关键词:群众路线;生态文明;生命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成绩,否则就遭到挫折。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势之下,要实现美丽中国梦,就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方法。

一、“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很早就说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时刻在与周边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空气、水、土壤等生态要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此外,人类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用以生产生活。因而,人类需要一个可持续的自然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国占据了7个,中国500个最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卫组织推荐的标准。这不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成为群众获取幸福生活的健康隐患。严峻的现实使我们党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性。继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意愿。

恩格斯曾经说过,自然力对人类的报复是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1](P.336)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凭借国家高效的组织力量调节生产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满足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我们党历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因而一切为了群众,满足群众根本生态环境利益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定位,凸显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享有者的命题,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的问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目标,一是在价值目标和方针的定位上,应该将维护生态环境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生态环境权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战略设计上,以更加突出制度、政策公平以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导向。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环境不公。这些不公又同其他社会问题交互作用,累积成诸多社会难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设计合理的制度、政策,关注群众的多元环境利益诉求,消除环境不公现象,维护群众的合法生态环境权益,保障代内与代际间的环境公平正义。二是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引导群众,在不断改善群众当前利益的基础上,使其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三是要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广大群众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的理念,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客观需要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保民生、惠百姓、得民心的重要工程做好。四是不断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考查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重要指标。将生态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生态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二、“一切依靠群众”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

建设生态文明,政府始终是主导力量,需要设计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来引导和安排,但参与实践的主力却是广大群众。公众是环境的使用者和破坏者,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全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一种交往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二者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的中介正是人的劳动,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则是实现物质变换时必不可少的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泛的公众参与正是多元的交往,在交往中人们形成广泛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也可以这么认为,群众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所以生态文明的实现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依靠群众”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的命题。“一切依靠群众”阐发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我们党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树立正确政绩观,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集中民智,问计于民,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获得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领导价值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水平还比较低,一是公众参与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尽管在一些环境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所规定,但规定的权限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和激励机制,因而公众的参与并不十分有效。二是由于我国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普遍不足,缺乏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理解和辨识生态环境风险的能力较为有限,从而导致参与水平不高。三是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比较有限,没有知情权就无法有效参与和影响环境决策。四是环境公益诉讼缺位。与国外不同,我国法律规定,公众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直接受到损害,不能对损害了公共环境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提起诉讼,所以当环境公益受到侵害之虞,“不告不理原则”的存在使得公众无法有效参与并维护环境公益。

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监督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因而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达成广泛的生态共识。这需要针对以上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调整,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确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众积极参与,提供良好平台培养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使之树立生态生产和消费观念,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确立环境公益诉权,从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焕发群众的潜能,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认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引起群众高度关注。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体现了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但同时也反映了政府企业与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一些地方引进的利民工程没有得到群众拥护反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原因就在于脱离群众,没有认真在群众中调查,没有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调查研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础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怎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呢。调查研究,要真正沉下身子向群众学习和调查,像关心自己的亲人那样去关心群众,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中,充分考虑和吸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契合民意。

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背离了群众路线,“四风”问题十分严重。这些违背群众路线的做法使群众极为不满,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虽然随着近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四风”问题有所好转,但是尚未根绝,依然存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群众是主要依靠力量,失去了群众的支持,这个梦想又何以实现?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以“四风”问题为主要抓手,切实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坚持执政为民反对官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生态幸福服务;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清醒认识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做勤俭节约的表率,树立“浪费是腐败,节约是政绩”的观念,率先形成绿色生活方式。[2](P.4-7)

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美丽中国梦,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黄娟,许媛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与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5).

[责任编辑:胡 悦]

作者:高凌云

群众基础生态文明论文 篇3:

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历史逻辑、价值耦合及实现路径

[摘要]纵观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二者在历史逻辑和价值导向上存在高度内在统一。历史逻辑层面,二者的发展均历经了旧中国的初步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建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和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价值导向层面,二者均拥有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振兴民族的精神内核、世界大同的磅礴动力。为此,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筑牢同向同行的坚强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壮大同向同行的群众基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把握同向同行的战略导向;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抓牢同向同行的方向指引。

[关键词]职业教育;共同富裕;历史逻辑;价值耦合;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张安强(1986- ),男,河南周口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硕士;宫丽丽(1986- ),女,黑龙江鹤岗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硕士。(浙江  东阳  322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规划重点项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路径优化与模式重构”(项目编号:2021GH049)和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机制识别与成效测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2022SCG2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出台,鼓励浙江率先探索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赋予浙江在新时代践行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担当。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与挑战,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及时组织召开了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和系统谋划,明确了分2025年和2035年两步走完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样分2025年和2035年两步走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未来十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供给结构要高度匹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其在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仅从时间节点来看,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规划存在高度一致性。同时,纵观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的整个探索历程,二者在历史逻辑和价值导向上存在高度内在统一,同向同行是二者的必由之路。真正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与经济发展命脉密切相連,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必然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助力。基于这种认知,探索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实现路径意义重大。

一、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历史逻辑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大工业生产发展的产物。”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被称为实业教育,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纵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旧中国的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以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建构阶段(1949~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1978~2012年)、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而共同富裕则一直是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殷切期盼,寄托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纵观其历程,依旧可以分为同样的四个阶段,体现了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高度内在统一的历史逻辑。

(一)共同谋求新出路:旧中国的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以前)

近代以来,部分仁人志士开始意识到开展职业教育振兴实业对于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的重要性。从洋务运动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运动之后大力发展“实业教育”的探索,再到《癸卯学制》中对实业教育为独立系统的确立,实业教育“富国裕民”主要目的开始彰显。而早在1911年,陆费逵就呼吁要开展职业教育,明确提出“非职业教育兴盛,实业必不能发达,民生必不能富裕”②。1917年,在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浪潮的指引下,黄炎培于上海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职业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区分,与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密切联系。自此基本完成了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职业教育思潮不断发展壮大。可见,随着近代中国社会进程的逐步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教育与职业联系起来,以图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解决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困境。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充分结合劳动实践和军事教育”③,通过将职业教育因素融入中小学教育,开展针对农民、工人和妇女的识字教育运动,创办工农红军学校对红军及干部进行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等措施,鼓励广大工农群众和党员干部快速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适应瞬息万变的革命战争形势,稳固根据地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通过创建包含农业、畜牧、手艺、医疗、财经、通讯等各类型的干部学校强化干部教育,培养抗日战争所需要的各类型的专门人才,为早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动员和储备一切积极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解放区继续深化职业教育,各类职业教育逐渐迈入正轨并开始走向制度化。总体上来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职业教育被视为服务于革命战争、阵地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在党的领导下呈现出了积极蓬勃发展的样态和特征”④。这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等与发展是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重要社会特征,也是无数中华儿女孜孜不倦追求的美好愿景。尤其是近代以来,国家蒙难、民不聊生,广大中华儿女对平等和发展的期盼更为迫切。太平天国运动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满足了广大农民均分土地的夙愿,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侵进而谋求平等,维新运动推行制度变革的主要目的也是冀望在平等和发展中实现富裕和强盛,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目的还是建立一个人民平等和发展的社会。可以看到,面临国破家亡时,无数仁人志士对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努力与牺牲,虽然多以失败告终,但也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平等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更是积极回应中华儿女对平等与发展的呼喊,通过“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开展大生产运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施各类经济政策稳固经济秩序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稳定生活”⑤等措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终成立了新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奠定了牢固的政治基础。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是不谋而合的,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为处于危亡之际的旧中国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并最终得以实现。

(二)历经起伏终入正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建构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最为急迫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展工业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旧中国职业教育的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指出了一条道路,即大力普及并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开展了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整和整顿活动。1954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学习年限、管理体制、学校章程,厘清了中等专业教育的制度规范。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多快好省地构建完整教育体系,自此各层次各类型的职业学校得以快速创建,但很多学校的办学目标严重脱离地方生产发展实际需求,致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了混乱状态。1961年到1963年,教育部意识到了出现的问题,开始布局要放慢步子、压缩规模、提高质量,同时受国民经济调整的影响,很多职业学校停办。1964年,随着《中小学和职业教育七年(1964—1970)规划要点(初步草案)》的出台,很多职业学校又如雨后春笋般兴办。但随着“文革”的到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师资流失、学校停办,职业教育发展被迫停滞甚至出现倒退。

共同富裕的实现必然要以工业化建设为引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了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性,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的“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助力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全方位需求的满足和提升,发展思路从单一的工业化转变为“四个现代化”,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虽然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重创,共同富裕探索迈入了“大锅饭”的误区,错误地走进了“同步富裕”的陷阱。但经过“四个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生产力逐步解放,国家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为实现共同富裕打造了坚实经济基础。而无论是工业化建设还是“四个现代化”建设,其主要动力就是人才,这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虽然起起伏伏,但依旧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了大量基础性的专业人才。不难发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与历程都是一致的,都是历经起伏但最终走向正軌,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高度融合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的中心任务,但当时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等文件规范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从法律层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保驾护航,职业教育逐渐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道路。紧接着职业教育发展就开始一路高歌猛进,1998年高等职业学校开始扩招,1999年逐步开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管理,职业教育发展迈入“快车道”,职业院校数量“跨越式”增加,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快速攀升。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卓越成就,逐步构建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后续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体系基础。

同一时期,在深入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深化了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⑥。只有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解决贫困人员温饱问题,进而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靠人才、根本看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标准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规模,要通过鼓励一部分人进行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进而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这部分人的重任,为社会输送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和道德素养的专门人才。另外,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强盛,利润分配更加强调公平,最大限度保障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同时也对全民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呈现出了高度融合态势,为之后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经济基础。

(四)战略转型新格局: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职业教育走进了发展的全新时期。201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予以明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系统论述了“怎么看”及“怎么办”职业教育这两个基本问题,理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关系和未来前景。在这一年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且确立了到2020年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具有世界水平的目标。此后,国家出台多个文件、召开多个会议,多维度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希望通过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手段助推职业教育实现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开始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拐点,国家开始支持一批高校通过升格、转设、合并等手段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自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纵向贯通且横向融通的格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同年,实施2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了首次大修,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现实国情多维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的根本问题,指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原则,构建新发展理念,逐步拓寬社会经济发展的受益面,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到共同富裕的实践成果。尤其是在党的第一个百年收官阶段,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历史壮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做出了探索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决定,为今后的共同富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纵观十八大以来的共同富裕探索实践,职业教育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效果更加显现。坚持好同向同行的基本历史逻辑,必将推进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的扎实发展。

二、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价值耦合

从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来看,究其能够同向同行的缘由,主要是它们在价值导向上具有高度耦合性。也正是这些价值耦合,促使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在不断的探索发展过程中,融合度越来越高,对于彼此的价值越来越大。

(一)人民至上是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步发展的根本立场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其所倡导的职业教育发展一直秉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始终坚持面向“人”的教育宗旨。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环境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关键问题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例如,革命年代的职业教育长期为革命战争服务并一直致力于培养各类革命人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目标从“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⑦,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⑧,再到“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⑨等,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可见,人民至上始终是我国举办职业教育的根本立场,“人民”二字始终贯穿着各类职业教育政策的话语核心,始终代表着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根本价值取向。

同样的,人民至上也是共同富裕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探索。一方面,人民群众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取缔落后社会形态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建设主体;另一方面,“人的解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人民也是共同富裕的享受主体。在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人民大众通过不断辛勤劳动、创新创造,努力奋斗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个过程也必将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始,就肩负着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在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征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致力于解决各类社会矛盾,践行人民至上的核心立场,以顽强的斗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努力实现一个人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目标。因此,纵观党的辉煌历史,人民至上是党赓续百年的根本立场,也必然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立场。

(二)民族复兴是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步发展的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新时代的中国梦,更是无数中华儿女一脉相承的共同价值追求。我国的职业教育诞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其诞生之初就肩负了救国图强、振兴民族的艰巨使命。从“救亡图存”的洋务学堂到“国民生计”的实业学堂,从“解决生计就业问题”的职业学校到“服务战争需要”的干部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从“培养技术人员”的中等专业学校到“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学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而支撑其历经波折但仍不断前行的内因就是职业教育承载着的振兴民族的精神内核。也正是因为这一精神内核,职业教育始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着卓越力量。

共同富裕的发展更是如此,几千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民族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保障。中国人民自始至终向着共同富裕孜孜不倦地努力奋斗,其本质上就是对振兴民族的向往和追求,振兴民族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核。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矢志不渝践行着对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保障共同富裕实践行稳致远,其本质上就是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当前,第二个百年征程已经开始,中国共产党必将以坚定的信念及信心向着实现共同富裕更高质量、更高阶段的发展昂扬奋进,为民族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三)世界大同是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步发展的磅礴动力

孔子在《礼记》中曾明确描绘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愿景,意思就是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人人之天下。这种朴素的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社会追求。辛亥革命时,孙中山确立了“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对大同世界的殷切期盼。某种意义上,“世界大同”指的就是我国目前正在致力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世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某一个或几个民族的世界,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当前,世界各国共处“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依存关系前所未有的密切。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已经证明,有些问题仅靠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力量难以解决,唯有团结协作,方能抵御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是制度与文明的直接替代,也不是建设统一的世界行为体,而是“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⑩。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全面学习苏联职业教育经验,再到改革开放后对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的有益借鉴,我们一直与世界紧密相连。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成熟之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面向世界,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输出了更多优质人才,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了中国经验与中国力量。在共同富裕的探索过程中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长足稳定的态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了30%,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国。与此同时,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始终本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初心促进世界大同,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从“上海合作组织”到“博鳌亚洲论坛”,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绿色低碳”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始终以合作共赢的姿态携手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迈向世界大同。

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实现路径

过去,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一直走在同向同行的道路上,且关系越来越紧密。未来,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只有继续秉持同向同行的发展理念,方能在新发展阶段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筑牢同向同行的坚强保障

历史已经证明,堅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取得卓越成绩的核心保障,也必将是二者取得更大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保障,也为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保驾护航。在党的领导下,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国内到国外的跨越式发展,建构了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富裕的探索也历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同步富裕”到“先富带后富”、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从“区域协调”到“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过程,逐步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正所谓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可以说,党的领导就是我国各项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大优势和最大保障,体现了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也必将继续为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同向同行提供无穷动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壮大同向同行的群众基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继续同向同行的根本价值引领。共同富裕是一个人也不能少的富裕,但共同富裕绝不是同等富裕和同步富裕,它是有个体差别的,会因个人知识、能力、劳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头小、中间大”将是共同富裕社会的一大特征。所谓的“两头小”指的是低等收入群体和高等收入群体,“中间大”指的是中等收入群体。要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在保障低收入群体收入达标的基础上,尽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尤其是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促进低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这就需要提升绝大多数人的个人素养和能力,而其基础就是教育。

职业教育的自身功能决定了其能够开展贯穿职业生涯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对农民工、技术工人、职教生、高校毕业生等进行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路径,是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载体。职业教育的发展既要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更要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受众群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对低技能技术工人的需求降低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将是必然趋势,与此相伴的必将是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所以,职业教育务必要深入调研产业转型升级所需,逐渐建立起与学科知识体系平行的技术知识体系,“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评价等环节形成具有类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1,最终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缓解劳动力供给矛盾。此外,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优势,依据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校企协同培养行业企业急需人才,同时要结合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优化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促使他们在支撑经济建设过程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尽快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为实现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筑牢群众基础。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把握同向同行的战略导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统领,也是共同富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纲领。共同富裕不仅仅指经济的富足,更是一个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等多层面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指技能技术的教育和培训,更是一个体制机制、培养模式、专业布局、资源架构等多维度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由此,要从多角度对共同富裕和职业教育的未来实践进行顶层设计。

一是以创新的理念改革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激发职业教育培育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活力,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共同富裕发展的第一资源,鼓励创新人才通过创新技术成果提高自身收益,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引领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协调的理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地域性优势,逐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要让“口袋鼓起来”,也要让“精神富起来”,引领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的均衡发展。三是以绿色的理念优化职业教育生态,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教育并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同时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增强在生产实践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自主意识,引领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以开放的理念逐步拓展职业教育载体,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人才培养类型,培养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技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引领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的融合发展。五是以共享的理念拓宽职业教育的受益范围,让职业教育成为人人都能享受的教育类型,通过职业教育提升每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资本,增加在价值分配制度中的获益因素,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引领职业教育和共同富裕的公平发展。

(四)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抓牢同向同行的方向指引

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立梦想,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受制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实践内涵。但不可否认的是,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在更高社会文明形态上的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当前中国梦与世界梦互融互通、交相辉映,合则共生已成为了具有世界价值的崇高追求。“可以预见,新时代共同富裕将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全球性的共同富裕建设。”12当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成为世界人民通往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绊脚石。在此情形下,中国倡导的构建人们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未来,中国必然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推进多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在高质量实现自身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全人类共同富裕的实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提供了牢固的方向指引。职业教育要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必须面向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要坚持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发展理念,站在国家战略规划的宏观层面,对标“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精准服务,有效推动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向外推送我国的优质职业教育理念,培养适应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互联互通,切实构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

[注释]

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组.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国职业教育2030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6(6):11.

②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349.

③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51.

④苏博悦,孙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政策:历史追溯、伟大成就与未来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22(2):7.

⑤韩喜平.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J].国家治理,2021(9):13.

⑥侯晓东,朱巧玲,万春芳.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22(2):3.

⑦⑧⑨李峻,杨宗斌.中国共产党发展职业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实践经验[J].职教发展研究,2021(2):8,8,8.

⑩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EB/OL].(2021-08-26)[2021-11-12].http://www.news.cn/politics/2021-

08/26/c_1127795937.htm.

11刘晓,钱鉴楠.技能型社会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使命担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3):9.

12方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与实践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16.

作者:张安强 宫丽丽

上一篇:校企合作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