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儿科护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教学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后的实效。方法选取2012届中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为对照组,另一班级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个班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期末考核成绩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儿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化儿科护理论文 篇1:

新时期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 目的:对新时期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式:随机选取护理专业中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对照组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考核中的操作水平、应急处理能力明显不如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实际意义与推广价值。

[关 键 词] 新时期;信息化教学;儿科护理教学;应用

新时期的儿科护理教学要求与时俱进,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加强信息化的利用已经是大势所趋。笔者作为儿科护理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对信息化教学进行调查与探讨,并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

(一)研究对象

我从所在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挑选两个班级(班级人数分别为51、50)。将其中一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方式教学,另外一个班级作为观察组,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级学生年龄相当,性别不具有明显差异,基础课程的成绩差异较小,能够作为对比对象。

(二)研究方式

1.教学方式

对照组学生的教学依然是普通的多媒体演示方式,将儿科护理教学课堂作为中心,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讲、学生听”,主要依靠经验与教材进行教学与病例分析。

针对观察组学生的教学将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学主要手段:整体课前准备的护理教学资料,将其上传到儿科护理学习微信群,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浏览。将这些学生分成十组,每组四到六名学生,从中选出一位组长;在讲授课程前,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信息获取渠道提前进行资料查找,组长将每个小组内的资料整理成复杂案例,由小组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并把最后整理成的资料发送给教师。教师借鉴参考其中的病例并加入一些具体的情境,改编成简单的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的剧本,邀请学生进行情境演示。下课后,学生要对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每组提交一个病例处理措施。

2.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考核成绩。考核内容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应急处理,每项满分10分,分数越高,考核结果越好。

(三)统计学方法

数据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两个班级的学生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满意29名,满意度为46.77%(29/62);观察组中满意44名,满意度为69.84%(44/63),两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二)两个班级学生考核结果的比较

结果表明,两组学生一般的知识掌握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针对专业技能的考核差异比较明显,在实践能力、应急处理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三、讨论

在通常的儿科护理教学中,一般以教师作为教学中心,学生只需要听讲与接受即可。另外,儿科护理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解不够透彻,实践效果不好。信息化教学转变了学生的从属地位,教师成为引导者与帮助者,营造平等、协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學生解决危急情况的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有必要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静.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14):104-105.

[2]谢萍.探究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3):108.

[3]蔡健.在高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07-208.

[4]兴乔,赵晓宁.初期关于教学媒体的研究:以促进应用为特征的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之一)[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5.

作者:李洪生

信息化儿科护理论文 篇2:

探究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教学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后的实效。方法 选取2012届中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为对照组,另一班级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个班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期末考核成绩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班级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班级;观察组班级考核成绩中操作水平评分和理论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P<0.01。结论 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儿科护理 教学质量

近些年,信息的高速发展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流和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教学信息化已成不可挡之势。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的大背景下,医学护理教学中能否合理利用现有的信息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理论知识教育是护理工作者进入临床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基础教育能有效提高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基于此,笔者在儿科护理的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级中级护理专业(中职二年级)的班级2个,其中1202班的62人(男生2名)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为对照组,1203班的64人(男生3名)加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作为观察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年龄上无明显差异,医学基础课程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班级学生采用常规多媒体演示的形式进行授课,即以课堂为中心,主要采用讲演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内容寻找典型病例,然后教师利用自己的临床经验为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观察组班级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将本教研组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上传到学校网站。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告诉学生学校网站网址,并指导学生进行注册和浏览。同时,将学生分为10组,每组6~7名学生,选一名各方面能力均较强的担任组长。(2)每讲述完一个内容都要求学生登陆学校网站的试题中心进行单元自测,然后组长将公认的难题进行汇总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解答与释疑。(3)每开始讲述一个疾病都先进行任务布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媒体、网络等资源搜集相关的病例资料,以组为单位将资料汇总融合成一个尽可能复杂的病例,在组内进行分析讨论,同时组长将该组的最终病例资料通过QQ、微信或Email传送给教师。教师先将各组的病历资料进行整合,然后以整合后的病例为蓝本,添加一定的剧情和某些意外情景,编写成简单的标准化病人剧本,在疾病内容讲述完之后,请组内另外的老师进行剧本演示,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组为单位制定出最佳的处理方案。教师会在下次课上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并作出系统的总结。

1.2.2 教学效果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个班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教学结束后考核成绩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最终考核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的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知识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各占50%;操作中的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占70%,应急思维处理能力占3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班级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班级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班级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观察组班级在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得分与对照组班级无明显差异(P>0.05),在专业实务考核上有一定差异(P<0.05),但实践能力及应急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学生(P<0.00)(表2、表3)。

3 讨论

常规的儿科护理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是被动的接收者和灌输对象,其学习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的优劣。大多数学生常常只会将教师教的知识进行机械复制,然后在测试中学着应用,对知识的掌握空洞、片面。信息化教学则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充当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情境、协作与对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具体、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总之,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信息化教育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亚军,聂广星.浅议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0,28(10):173.

作者:谢萍

信息化儿科护理论文 篇3:

探究信息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近些年来,信息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教学方面,也逐渐的应用信息化手段,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对于医学护理教学而言,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实现方向,而且护理理论知识为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基础,也是帮助其未来增强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对于儿科护理教学期间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容展开探究,提供给实践教学工作有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儿科护理;信息化教学;应用情况

在综合医院,儿科属于至关重要的构成,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不懂描述病情或者描述病情不到位,且身体及心理发育不成熟,所以对于儿科的护理人员要求标准更高。对于儿科护理教学期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灌输式的教学举措,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相对被动,积极性不高[1]。笔者通过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可以转变传统的陈旧教学方案,使得学习的效率明显提升,如下为笔者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成效。

1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儿科为综合性临床医学科学,而且儿科护理重点研究怎样对于儿科的患者展开舒适、科学、全面、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儿尽快的恢复身体,提升临床治疗成效。另外,儿科护理探究小儿生长发育、疾病的防治以及营养卫生等临床医学问题。所以,儿科护理教学围绕以上的相关问题展开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小儿属于尚未成熟的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每一个年龄段,患儿的护理工作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护理工作应该做到针对性、个体化[2-3]。即讲授儿科护理相关内容期间,应该尤为的重视不同年龄段儿童特征、心理状态、护理的重点内容等方面,属于提升学生学好儿科护理的重点举措。

纵观当前的很多实际教学经验,以往传统单一形式的课堂讲授举措,不容易帮助学生吸收诸多的有益知识,而且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课堂讲授,让学生产生抵触的现象。当前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特别是信息社会自身所存在的典型特征,转变着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所以基于此种形势下,儿科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积极的迎合时代发展的大方向,科学的应用幻灯片、微机、投影仪以及高端电子教学产品等先进的信息化产品,在课堂教学期间引入进信息化手段,借助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把儿科护理学相关知识采取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向学生传递,或者能够实施联合应用多种信息化科技。另外,课堂中实施先进信息化产品,若想充分的将课堂教学服务质量提升,就应该让教师将应用信息化科技的能力增强,灵活的实践避免刻板的应用。

2 儿科护理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具体方法

对学生展开常规的多媒体演示授课举措,以演讲法模式落实教学,教学期间,教师遵循教学的内容预先找到儿科典型的病例,再利用自身的丰富临床经验,于课堂上展开病例分析[4],同时联合采取信息化方式展开教学。

首先,归纳整理好精心准备的各种教学资料,在微信平台进行上传。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将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每组中具有6-8名成员,组长由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学生担当,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其次,在每次讲完一个内容的时候,均要求学生要登录雨课堂试题中心,展开单元自测,同时及时的向教师进行反馈难题。教师可在平台进行统一的汇总,让教师尽快的进行解答,为学生答疑解难。

最后,教师在讲授病例之前,应该预先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提前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包括网络和媒体等,找到有关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以小组的形式,把各位学生收集的资料汇总,汇成相对复杂性的病例,于组内展开仔细的讨论以及分析。另外,组长把此组的最终病历资料采取微信、QQ、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教师传递。之后教师展开整合每组病例资料,将整合以后的病例作为蓝本,相应的加入剧情、意外的情境等设置,写出类似于实际的标准化病人剧本。进行讲授疾病的内容之后,教师组织展开演示剧本,划分角色扮演护理人员、患者、家属等,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下课之前应用相关的信息资源,以组为单位提出最优处理的方案。在下一节课上,教师及时的点评学生方案,以及展开系统总结。

3 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丰富儿科护理教学的科学途径

当前已经是信息社会,教育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培养更多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中推广实践信息技术,能够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信息化属于教育面向信息社会关键性要求,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我国教育部的领导不断的提出应该深刻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高度认知,而且重视其应用紧迫性,而且将现代教育技术作全部教改重点突破口。所以,应该采取全新视角,对于构建教育信息化具有重新认识,因为一旦脱离开教育信息化,就会使得教育创新丢失载体以及所需物质基础[5-6]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属于对儿科护理教学进行丰富的有效途径,当前社会发展中,计算机在互联网中已经普遍的连入,一方面为学生进行查阅资料的一种简单工具,另一方面也属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渠道。将儿科护理教材作为重要的范围,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选材,把学生合理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同时也能够展开自由民主的组合,经互联网途径,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选题、研究计划的制定、广泛的收集资料、展开研究报告的撰写、落实研究性的学习。进行此教学的期间,教师属于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提示,但是在学生研究期间不进行过多的干涉。最后研究结果,能够以文字材料、PPT或者视频等举措展现。培养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大部分的教学经验显示出学生对教师示范仅为单纯模仿状态,作用仅是表面化的,在不断的延长时间情况下,会渐渐的淡化印象,甚至最后将实践操作课所学知识内容忘记。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教学的过程采取视频拍摄,之后回放给学生,将不足的方面查找并处理。儿科护理教学期间也可实施此种模式。例如,先进行培训学生正确应用摄像机的方法,课堂上详细讲授相关儿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内容,再对学生分组,并且明确好分工,基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前提下,学生在实踐操作中进行应用,同时展开相应的录像,然后拿回教室,经投影仪在班级播放。观看期间,其他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可以提出问题和不足,参与的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形成书面材料,对自身的经验、不足的部分进行总结以及反思。此举措可以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度明显增强,而且经学生的亲自实践以及大家评价的模式,更深刻的内化书本上知识。

4 结语:

采取信息化模式应用到儿科护理教学期间,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成效。信息化教学举措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开拓学生眼界,而且让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规范,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度。所以,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玉琴,季芙红.微课程在《儿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8):2248-2249.

[2]桂美媛.多样化教学形式在《儿科护理学》课堂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7,10(13):103-105.

[3]黎媛媛,王虹.信息化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1(07):170-174.

[4]辜超冬.基于微课创新中职儿科护理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9):79-80.

[5]刘春燕,徐智,邬远林.基于信息技术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174-175.

[6]赵玲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产科与儿科护理课程衔接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106-109.

作者:肖细祝

上一篇:诚信伦理学思考论文下一篇: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