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术活动德育功能论文

2022-04-24

[提要]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手段。可从利用表层的校园物质文化,创建“家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利用校园中层的制度文化,创建“硬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利用校园深层的精神文化,创建“赣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这三方面构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多雏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园艺术活动德育功能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校园艺术活动德育功能论文 篇1: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教育导向功能、规范行为功能、健全人格功能、实践锻炼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审美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寓教于脑,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寓教于景,营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寓教于乐,创造科学的校园行为文化;寓教于理,完善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寓教于心,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德育; 功能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作为文化范畴的校园文化,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将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藏在自身的形成结构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形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落实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是指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对学生产生思想、道德、行为、人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其道德修养,使其逐步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这决定了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导向功能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向积极方面发展,以达到社会和教育者所期望的要求。校园文化有很强的教育导向功能,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吸引和团结校内所有成员,并通过唤起和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而把校园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和激发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校园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氛围,并达成心理和学校目标的共识和追求。这种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暗示渗透。从文化价值导向上看,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在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从政治导向上看,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社团活动、理论研讨会,举办思想论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2.规范行为功能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它规范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抑制,促使其向好的、善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准不断得到提升。作为管理范畴的校园制度文化,如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是校园文化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它直接规范和约束着学生的行为,这种规范具有强制性,是一种“硬约束”,这种约束使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抑制学生的错误行为,促使其转变为正确的行为,并逐渐转化为自身的习惯,内化为自觉要求。比这种具有强制性的“硬约束”更能约束学生行为的是校园精神文化所具有的无形的“软约束”力。校园精神文化能使理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学校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当外部诱导信号发生时,就发出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因而它具有一种无形的“软约束”力。这种“软约束”通过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自觉地认同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想、行为准则以及共同价值观,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统一到学校的目标上来。校园文化“软”、“硬”兼施,有效地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健全人格功能

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健康、文明、高雅、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在参加社团活动、进行课外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过程中,对健全学生的人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实践锻炼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过程之中,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极强的影响力。如学校的好人好事、决定决议、时尚风尚、热点时政都会通过校园文化迅速传递给学生,并与学生产生共鸣,形成联动效应,或议论评析、或效仿学习、或感受觉悟,其影响力巨大。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参与实践,接受教育,创造各种表现自我、尝试锻炼的机会,从中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各种能力,塑造良好的个性,从实践中学会自我组织管理,与人交往合作以及独立自主,自我调控的能力。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德育付诸于实践并内化为个人品格的过程,从中可以使学生优良的方面得到肯定、强化、巩固和发展,使不良的方面被否定、弱化、矫正和改进,把德育认识转变为个人的思想认识,丰富情感、培养品质、优化素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自我教育锻炼的功能由此凸显。

5.情感陶冶功能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熏陶尤为重要。”一个人只有从心灵深处对某一思想产生深层的认识,才能有效地表现为优良的言行举止。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现代先进的设施装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无刻不感染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这些熏陶虽然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深刻的、沁人心脾的教育,其思想教育功能是难以替代的。校园环境的优美舒适,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调节情绪,身心放松。这种情感的陶冶功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暗示的方式实现的。

6.审美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美育功能,它通过环境、氛围、设施、活动等,以生动的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陶冶学生的心情,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一是校园文化能给学生提供审美的认识论基础,教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方法。二是校园文化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如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美的校园环境、幽雅的设计与布置、精美的工艺品、各种独特造型的建筑等,都能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审美教育。

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良好的德育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引导和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符合校园实际、显现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的信息影响、印迹最深刻,保持最牢固,最易构成稳定的认识结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党团活动、形势教育等方面带有明确的德育目的,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显性教育的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等弥散于各种校园因素中的所谓隐性教育,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德育效果。

1.寓教于景,营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借助设施、实验设备等硬件建设,整洁有序的校园布局、独具风格的特色建设、优美高雅的文化设施、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无论是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还是体现办学宗旨或精神文化的人文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形象地比喻为“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也就是讲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注重文化内涵,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目的,使之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2.寓教于乐,创造科学的校园行为文化

高校德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的建设,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这方面,校园文化以特有的形式和优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使之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头戏”,也是最能体现实践意义的环节,其具体形式多样化,如文体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科研等。尤其是树立典型,争先创优活动,如感动学校学生个人和团队的评选活动,为学生树立标杆和典范,促进学生奋发成才。各类活动应精心策划、广泛宣传、认真组织,力求好的效果。加强对各类社团的指导,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重点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鼓励社会公益性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保障社团健康发展,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校园活动中,轻松快乐地规范行为、认同观点,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3.寓教于理,完善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

高校应坚持人文性,构建以人为本的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关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文化是先进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高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和参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不仅要依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辅之必要的规范性、约束性的管理教育,也就是说,德育要“软约束”和“硬约束”有机结合,双方渗透,功能互补,目标一致。先进的高校制度文化必须体现人文关怀,融入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本管理理念,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规范,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校园制度文化。

4.寓教于心,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强化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核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提炼和铸造校园精神,首先要树“正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主旋律;其次要讲“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诚信这一主题成为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道路永恒的旋律;第三,要有“爱心”。爱心文化的培养是造就和谐人际环境的基础,以“人”为主体,关心人、容纳人、激励人,既是加强学校全体人员团结与和谐的需要,也是增强整体观念和凝聚力的保证。要创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就应该形成师生员工相互信任、和谐共处的宽松氛围,求实、民主、高效的领导作风,忠于职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奋、多思、好问的学风,热爱科学、严谨务实、勇于创造的校风,营造出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优质环境,唤起大学生的成才欲望,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其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洪晓萍.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0-51.

[2]管永建. 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7(21):47-48.

[3]钱同舟. 校园文化:大学德育的重要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35.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肖庆生

校园艺术活动德育功能论文 篇2:

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构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多维模式

[提要]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手段。可从利用表层的校园物质文化,创建“家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利用校园中层的制度文化,创建“硬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利用校园深层的精神文化,创建“赣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这三方面构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多雏模式。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德育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生于改革初期的80年代,成长于经济快速增长的90年代,如今,又处在变革时期,造就了他们崇尚自我、张扬个性、强调自我的心理,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对高校的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检验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标准。现在大学生面临着成才发展要求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强的维权意识、自主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抗挫折能力不足的矛盾,面临着在日益开放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自我价值的选择、取舍的矛盾,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因此,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让大学生不仅拥有智慧,同时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手段。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这一句话概括说明了校园文化对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激励力量,是推动师生员工积极向上的动力因素。师生员工需要美丽、整洁、舒适的校园,需要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需要发挥个人才能特长的条件等等。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多样,其中校园文化只是手段之一,利用校园文化作为抓手,构建德育教育的多维模式,让学生浸染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中,渗透性地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一、利用表层的校园物质文化,创建“家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任何一个物质文化,对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教育意义,通常人们会觉得这是表面环境带给人的不一样的感受,如同各国具有特色的建筑物代表某个国家的特性一样,校园的物质文化也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是最表层的,看得见的,它是指学校的各类建筑物、教学生活设施、办公场所、运动场、主题雕塑等各种物质形态,是校园环境显形层次的有形设置,以其有目的、有意识与具有教育性的校容校貌向外界表露着学校的形象,学生生活在校园,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学生对学校有感情,进而爱校爱国,用“家文化”作文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家文化”带有深深的民族色彩和社会烙印,体现一种精神归属感,属于一种亲情文化,建立起多重性、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基调,让学生有“学校是家”的精神依托感。炎黄子孙都是在这样一种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更容易接受。同时,学校的校舍又作为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能在其中得到反映,它能通过客观存在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愉悦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的手段。”所以,他主张“感染于人的环境和号召于人的美好言词相一致”,“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和暗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表面的物质文化有时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如一个有积极象征意义的雕塑,一座美的建筑物,激励学生成才,这种激励功能是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它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强化他们实现目标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

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同时还能给人以情感的陶冶,在同一环境中生活的每个人所受到的心理影响大致相同,这种群体中每个成员心理环境的一致性,往往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要是这种心理气氛已成为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一种规范力量,那么,这种心理气氛就会成为生活在这一集体中的成员的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这为学校的德育教育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让学生睁开眼睛就能受教育,是一种“看得见”的教育。

二、利用校园中层的制度文化,创建“硬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为保证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订并实施的各种规则、章程、条例、守则等的总称”,是一种制度型的文化,是一种“硬文化”,属于学校的内环境建设。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起规范约束作用。由于学生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又缺乏实践经验,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两极性、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学生在评定自己的品质、行为和人格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它使学生自觉地用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群体利益,符合培养目标,并能以此为尺度,评价和衡量周边人们的行为方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导向。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也有利于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德育教育很直接的一种手段。

校园制度文化不仅对学生个体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而且对群体价值观具有强化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什么样的制度强化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谐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能使学校倡导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的因素,发挥其心理的强化作用,从而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引导,教育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既定的制度、条例、法规等行为规则,强制学生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校风,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特有的群体风貌和文明水准。

三、利用校园深层的精神文化。创建“赣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赣文化,不仅是学术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客家文化、名人文化、方言文化和瓷茶药文化等组成的统一体,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运用红色赣文化研究成果来指导校园

文化建设的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和必要的举措,是广大青少年了解国情省情,真正体会和理解江西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主要渠道。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的“软文化”,是校园的灵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用无形的教育内容进行教育,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具有渗透性的教育,一旦形成,便有恒久的作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校园精神是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联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内容的内在的、信念化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是全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和共同奉行的价值准则。它包括校风、教风、领导的工作作风和师生的精神风貌等。

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以科学态度、开拓精神和高尚品德为目标的校园精神,能形成团结、和谐、融洽、民主、协作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理解、扶正祛邪的集体舆论环境。对全体师生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作用,它以外显的或内隐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影响着师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对德育教育起到指导性作用、向心力作用、制约性作用。校园精神文化能把师生的行为引导到学校所崇尚的行为目标上来,学校提倡什么,师生的注意力就会有所指向,从而驱动全体师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自觉行动,使个体精力集聚,能把师生的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融为一体,行为由自发变为自觉,由他律变成自律,具有信念化指向;校园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管理力,能产生“聚合效应”。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凝聚着师生取向的多维“投射”,折射出集体稳定的心理行为特征的“焦点”。学校集体目标的认同,能使师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使之团结合作,密切协作,从而形成坚强的教育集体,校园精神是教育合“力”之源,“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向心力量”;校园精神所形成的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体现了学校群体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精神意志,它以潜隐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用一双看不见的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校园精神不是硬性灌输,不是纪律约束,而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约束,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的感情和言行,在校内能形成一致的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而学校中多数人的一致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甚至使态度不同的个体改变初衷,达到抑制其违反集体行为规范的言行,从而与周围的心理环境协调起来。

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也能对德育教育起到很大作用,学校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都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如书法、篆刻、摄影、集邮等兴趣小组活动,国庆节、教师节、清明扫墓等纪念活动,读书、演讲、主题班会等群体性活动,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限制或禁锢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不能给人们在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中摒弃糟粕,吸取精华;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如果学校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不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枯燥,那么,各种错误的、庸俗低级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和思想特点,是备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条件和机会,寓教育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可以增强思想品德的吸引力,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各种能力,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校的校园文化本身是极富知识、智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论是教育教学活动,还是管理、服务活动,不论是物质环境、精神氛围,还是活动的组织,都可以让学生受到教育。学校要把学生在现代文化大环境中发展的特点,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教育功能的起点,因势利导地把他们的发展轨迹引向学校的培养目标,找准德育教育的立足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生也才会愿意参加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得到发展,并将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促使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校园文化的成为德育教育的一只强有力的手。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才的质量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更要能以德立身的新时期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坚持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社会正气、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这是一个个性的时代,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真正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

崭新的世界属于蓬勃的大学生。美好的未来创造者是活力的大学生。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神圣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程文燕

作者:余玉荣 叶桉

校园艺术活动德育功能论文 篇3:

生活德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藏在自身的形式结构中,通过渗透、启迪、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形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活德育;文化建设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動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通过效仿、体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育状态,使品德规范要求悄然进入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教育目标的内隐性和过程的无形性。

4.在生活德育渗透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育情的功能

生活德育将关注的焦点从道德认知的掌握转变为道德的内化上,而道德的内化不能通过理解和记忆来进行,也不能通过反复操练来掌握,它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长期体验的结果。由于品德、情感有特殊的扩散性、连续性,作为情感学习的个人体验与内化过程,就必然是一个连续的、全面渗透的过程。因此,渗透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正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感化的方式实现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优良的校风学风、文化传统,活力四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对塑造学生良好个性、促进其健康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享受愉悦的生命情怀,陶冶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生活德育理念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育要素

1.建设校园环境文化,营造育德的氛围

人们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第一感觉就是从校园的物化环境中产生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就校园环境建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校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在目标。”

优美清新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自我。线条明朗、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无形中促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言行。种类齐全的藏书,明亮有序的阅览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整洁的校舍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布局良好的校园绿化会对师生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教室、走廊、食堂、花圃中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公益广告”“提示标语”,随时将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明示给广大师生。

2.完善和谐的制度文化,促进品德的内化

制度是形成一種校园文化的“定型器”。优良的制度可以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成就优秀的校园文化品位。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不仅要依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品德教育,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规范性、约束性的管理教育,也就是说,德育要“软约束”和“硬约束”有机结合,双方渗透、功能互补、目标一致。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奖励制度能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教学科研、宿舍管理、卫生值日等议事制度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处分条例、学籍管理规定等惩戒制度能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校务公开、班务公开、民主对话制度能创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学生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其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内化速度加快。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养高尚的情操

精神世界的贫乏难以造就出人格健康、习惯良好、品德高尚的个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强化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核心,能否提炼出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广泛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反映思想和文化并进,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校园精神,是检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尺。

提炼和铸造校园精神,就要在师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校园精神生活的主旋律;要开展“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造就和谐的人际环境,以“人”为主体,关心人、容纳人、激励人,师生员工间相互信任、和谐共处的宽松氛围,求实、民主、高效的领导作风,忠于职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奋、多思、好问的学风,热爱科学、严谨务实、勇于创造的校风,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德性的养成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与陶冶,在活动实践促进德性的养成。

学校应积极组织和开展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各种课外活动,通过文娱晚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体育比赛等,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使学生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遵章守纪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德育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学校德育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使学生的德育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效,使学校的德育更加符合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教育规律,真正收到教育人、塑造人的品德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01).

[2]汪凤炎.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罗法洋,阳倩倩.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论[J].教育与职业,2006,(36).

[4]杨爱华.加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路径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5]李国华.探寻德育“生活化”的方式与途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3).

作者:冯冬梅

上一篇:歌唱形象思维表演艺术论文下一篇:城管执法部门公共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