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育经济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2019年全国13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引发了教育技术界人士的恐慌、热议和反思。当前,亟需理性看待“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适时回应“南国农之问”。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的动态调整,符合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从成熟期迈向提升期的重要表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翻转课堂教育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翻转课堂教育经济学论文 篇1: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前景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文化悄然诞生,时代的变化引起了教学系统的变化,“微课”与“翻转课堂”也应运而生,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致力于分析何为微课和翻转课堂以及其在各教育阶段的作用及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协调课堂教学与微课、翻转课堂的相互作用,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何为微课

胡铁生教授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资源生态系统。

(二)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颠倒课堂”,就是讲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知识,而课堂不再简单的是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场所,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为自己决定后续的学习活动安排。在翻转课堂中,师生角色的互换,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安排学习,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对教学的作用

(一)对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

在普通课堂中,教师比较注重自己的讲课内容,很少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或其他种种因素不愿意去问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对该课程的理解与学习更为困难。

微课的应用可以避免群体授课中教师讲课方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缺点,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将不受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灵活选择学习资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将课程学懂学精。而当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之后的翻转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让老师来解答疑问,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保证所学知识无死角。

从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需有教师讲解的需求开始,到微课如何真正掌握到学生手中,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微课移动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教师的讲授仅仅是学生知识学习中的一个工具,而微课与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知识进行相应的筛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对微课视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学习和理解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课堂内就可以安排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这样的学习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科学地融于一体,使学生将学习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改变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凡是一个人掌握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也就是说,只要能提供良好的教学并给以充分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而微课和翻转课堂就提供了这些条件,可以营造舒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克服了群体教学中受教学进度影响的缺点,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真正实现自主化、个体化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课堂中,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且与他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留给学生更多自由的课堂活动时间,使学生可以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地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扩展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充分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微课的应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的缺点,有效改善学生主动性差,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对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前景

(一)在国内外的开展现状及研究成效

在国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项目,每个节目为时长15分钟的教育视频,频道开播后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授戴维·彭罗斯为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首创了“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被称为“一分钟教授”,从而声名远播。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微课”概念的界定虽还未达成共识,但自2010年以来,国内对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践日益加强,相关研究逐步深化。我国尤其是中小学对微课的研究与实践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如微课网站的创立、大规模的微课设计比赛、微课的教学研究等正日益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关注焦点。

2010年,天津市为小学阶段录制的《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将“微课”纳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微课与翻转课堂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无论对学生、教师甚至是整个教育而言,都是一次极大的改革,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对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信息化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学生而言,微课与翻转课堂通过课程设置有效地实现了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自学微课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设计,让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快慢调整微课视频的进度,按需求选择课程,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教师而言,教师通过制作微课,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翻转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提高教师的知识讲解与总结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微课与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今后将更多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刘红霞,赵蔚,陈雷. 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 现代教育技术,2014,02:14-19.

[2]刘锐,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14,05:26-3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

[4]戴晓华,陈琳. 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9:78-83+119.

[5]刘勇.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透析——以教育经济学为视角[J].学理论,2015(12):178-180.

[6]何克抗.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注:本课题是江苏大学第14批大学生科研立项一般项目。

作者:徐传海 傅晨怡 陶玲 许雅雯

翻转课堂教育经济学论文 篇2: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的回顾与前瞻

摘要:2019年全国13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引发了教育技术界人士的恐慌、热议和反思。当前,亟需理性看待“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适时回应“南国农之问”。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的动态调整,符合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从成熟期迈向提升期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科从无到有,从“潜学科”到“显学科”,从“发展学科”到“发达学科”,创造了学科发展史上的辉煌。纵览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15个重要事件、27类代表性数据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根基。教育技术学在“培养大批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促进知识创新”等10个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距离世界一流学科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技术学大师;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社会公众认可度有待提升等。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建议采取五个战略举措:一是实现教育技术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学科梦,以学科反哺“一流专业”建设;二是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自信力;三是从教育技术学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四是透视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的变与不变,依据国家战略需求适时调整教育技术学发展方向;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助力中国教育再创辉煌。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13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位居全国撤销专业数量第二位(教育部,2019)。此消息迅速通过各大新闻媒体传播,引起教育技术学业界人士的恐慌、热议和反思。这一现象再次指向了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南国农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发展,而教育技术学却越来越衰弱?(任友群等,2012)当前在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撤销13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是否会成为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的分水岭,确实值得我国教育技术学人的省思。因此,深入考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贡献,剖析其特定历史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理性审视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可行途径。

一、理性看待“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

纵览中国教育技术学40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智慧教育正在引领教育发展新形态,教育技术学科迅速成长,教育技术学专业由“热”变“冷”。总体上,我国教育技术学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一是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二是2012年教育部首次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前者迎来了教育技术就业的黄金期,全国大量中小学急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使得教育技术学迅速成为“明星”专业,200多所高校竞相申办该专业。后者开启了以战略规划引领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新时代,大力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由“热”变“冷”的现象从近十年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的情况中也可窥见一斑。从表1可知,近十年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新增备案9个,新增审批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1个,撤销27个,新增备案和审批数量明显少于撤销数量,这表明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与之相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成为新兴的“明星”专业,这既是科学研究分化的结果,也是人才需求变化的历史选择。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数量的动态变化,符合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优化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结构,提高教育技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尤其是随着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学科和专业的动态调整逐渐纳入了常态化。

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步期,仅有少数高校设有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二是发展期,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三是成熟期,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数量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每年增加或减少一定数量;四是提升期,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数量趋于稳定,竞争力不强的学位点和专业逐渐被淘汰,涌现出一批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或品牌专业。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尚处于成熟期,正在迈向提升期。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理性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现状,既不能因部分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而妄自菲薄,也不能因为教育技术学取得的成就而妄自尊大。未来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以下5个方面的困惑:其一,自从1993年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以来,历经25年发展其知晓度和认可度仍然较低,政府文件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融合等表达方式,当前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又逐渐得到普遍认可,如何继承、建构和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势在必行。其二,教育技术学如何形成独特的研究特色和科学研究范式。其三,“翻转课堂”和“建构主义”等学术研究创造了教育界论文引用率的神话,繁荣的教育技术学术研究如何反哺和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迅速发展。其四,教育技术学专业、事业发展与学科发展不相适应,如何促使彼此协调耦合,使教育技术学尽快成为发达学科和世界一流学科。其五,智能时代呼唤智慧人才,教育技术学如何面向未来助力培养智慧人才。

二、教育技术学科创建与发展的数据透视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技术学从无到有,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从“潜学科”到“显学科”,从“发展学科”到“发达学科”,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智慧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经过南国农、肖树滋等几代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已经从一个潜学科发展成为显学科,正在从一个发展学科逐渐走向发达学科,而且已经具备了发达学科的诸多特征(王运武等,2008)。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国务院,2015)。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是我国教育技术学人的“学科梦”,更是彰显教育技术学科价值和提升教育技术学科贡献度的必然选择。

1.教育技术学科创建40年的重大事件

回顾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创建与发展的历史,笔者遴选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创建40年来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15个重大事件(见表2)。

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1986年),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教育技术学博士点(1993年)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的设立,表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愈加成熟,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体系趋于完善。桑新民教授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2003年)、黄荣怀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这既是两位教授的荣誉,更是教育技术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有力证据。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标志着教育技术学在产学研上迈出重要一步,引领教育信息化产业踏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18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F信息科学部”中增设“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设立了10个研究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8),鼓励教育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破解教育领域的科学问题,引领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方向。

2.教育技术学科创建40年的代表性数据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在学位点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师资队伍、学科平台、学科发展规划、学科科研成果、学科宣传交流阵地、学科影响力、学科标准、学科法律法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代表性数据见表3。总体而言,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研究非常活跃,教育技术类期刊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这些成就的获得既是几代教育技术学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也充分展示了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学术魅力。

三、教育技术学的十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技术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纵览教育技术学40年的发展史,参照教育技术学的根本任务、学科互涉、学科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特色学科建设、教育技术学自身发展规律、学科对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按照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色性和影响力的标准,遴选出教育技术学的十大贡献。

1.培养大批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人才

教育技术学建立健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高层次教育技术工作者。这些人才作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在高等院校、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教育信息化企业等工作岗位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人才既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也是教育技术学科价值的彰显者(王运武,2009),还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智慧化的践行者。

2.推动学科融合,促进知识创新

教育技术学在创建和发展历程中,与相关学科不断融合创新,产生了学科互涉的协同效应,催生出10个新兴学科(见表4)。

一是方耀楣和樊秀娣(1989)提出学习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范畴是一个包括智慧学、学习学、学习方法学、学习系统工程的“四阶梯结构”。2004年,桑新民出版首部学习科学教材《学习科学与技术》(桑新民,2004),架设起教育类课程与信息技术类课程之间的桥梁。

二是曾立新(1998)首次論述了教育技术哲学,认为逻辑实证主义作为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对教育技术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后,李艺、颜士刚、郑旭东、马周周、安涛等学者深化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促使教育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三是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招收远程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8年又率先招收远程教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高层次远程教育学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国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丁兴富在《远程教育学》专著中阐述了远程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学科知识,远程教育宏观理论、微观理论和哲学理论,远程教育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以及远程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等(丁兴富,2001a),该著作成为培养远程教育人才的重要教材。

四是丁兴富(2001b)最先阐述了远程教育微观经济学、远程教育系统经济学、远程教育过程经济学等基本概念。此后,冯少舟、杨晓宏、赵向阳、汪启富、李锋亮等探讨了远程教育收益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经济学、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展望等问题。

五是彭绍东(2001)首次提出创立信息技术教育学,专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六是南国农(2004)和李运林(2015)等结合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需要,将信息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与教育科学相融合,提出了信息教育理论和协同教育理论,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七是邓祖道和张建泉(2006)提出创建“军事教育技术学”,认为“军事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军事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八是张景中等(2007)提出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与现有的教育技术学科不同,前者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个分支,后者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九是周加仙(2009)论述了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等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的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新兴学科。她还担任《教育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倡导强化教育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十是王运武(2015,2016b)倡导创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推动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提出“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是一门综合运用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过程与规律,以达到最优化的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效果的学科”,并在江苏师范大学开设课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人才。此外,谢同祥(2014)探讨了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支持工具;焦建利 (2016)审视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探讨并构建了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框架,以期推动教育信息化宏观战略决策。

3.推动教育改革和理论创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育技术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理论创新,不仅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而且为教师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教育技术学倡导教与学深度融合,产生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跨越式教学、协同教育、视觉文化、学习科学、教育技术哲学、远程教育学、远程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教育学、信息化教育、教育神经科学、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理论和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移动学习等理论。翻转课堂、实景教学、直播教学、MOOC、SPOC、微课程、微学分、创课等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丰富了课程学习形式,激发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教育技术学与其他学科深入融合、创新发展,涌现出大量新兴研究方向,例如:学习分析技术、教育大数据、智慧学习环境、教育机器人、智慧教育、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教育技术学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4.颠覆学校形态,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颠覆了传统學校形态,促使学校变革和组织创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技术学对学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信息化应用和价值彰显四个方面(见下图)。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正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正趋向于数字化、智慧化、立体化,个性化资源、生成性资源、智慧化资源将日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信息化应用正趋向于有效应用和高效应用,而且已经触及到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教育信息化正趋向于彰显功能与价值,创新与变革教育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教育智慧化将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

5.促进教育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精准化

近年来,随着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随着教育大数据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教育管理决策更加趋向于科学化和精准化。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教育决策,还是省市区县层面的中观决策,抑或学校层面的微观决策,数据统计分析和动态演化行为分析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的“智库”功能日益完善,进一步强化了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现状评估、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水平。

6.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电子教材等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魏先龙等,2015)。教育扶贫是“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方向和逻辑,即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源配置精准、过程监控精准、成效评估精准、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精准(任友群等,2017)。

7.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有效融合,优化教与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性学科,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管理等教育活动的有效融合,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大体经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有效融合、互联网+教育等阶段。技术与教育深度有效融合,颠覆了传统教师角色,教师由讲授者逐渐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颠覆了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学讲计划、创课等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颠覆了学习环境,智慧教室、创课教室、全息教室、3D教室、智慧校园等智慧学习环境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形成了创新的文化和氛围。

8.推动教育信息化,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支撑学科,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而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了实践场,教育技术学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教育技术学不仅促进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产业发展,而且还促进了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媒体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师现代化等。

9.提升人的信息素养,促进人类信息文明

教育技术学培养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带动提升了大量非专业人士的信息素养。中小学普遍推广“信息技术课程”,有力提升了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力提升了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很多教育行政领导的信息素养普遍提升,具备了较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显著,教师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信息化丰富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提升,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教育技术学不仅提升了人的信息素养,还推动了人类走进信息文明,为人类迎接智慧时代奠定了基石。

10.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教育技术学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由此催生了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据《2015-2020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16年教育信息化经费超过2500亿元,至2020年教育信息化经费预算或将达到3500亿元以上(搜狐网,2017)。据《2017-2022年中国在线教育产业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6 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2 亿元,同比增长 27.3%;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9001万人,同比增长23%。2018 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教育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必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四、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1.实现教育技术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学科梦

2015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先后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这些政策文件为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迅速,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高校教育技术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声誉、社会服务等均有大幅度提升。截至2019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相应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走向了世界一流学科的大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

世界一流学科强调学科建设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性,既要重视学术标准,又要重视实践标准。教育技术学要想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理应具备世界一流学科的5个主要标准(见表5):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学术声誉和一流的社会服务(周光礼等,2016)。目前,我国尚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引领教育技术发展的大师级领军人物;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尚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科学研究成果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对社会的贡献有待提升,社会公众认可度有待提升;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创新与变革、教育现代化等提供的支持服务还有待提升。这些差异亟待教育技术学人的协同努力来追赶。

2.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自信力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界展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教育技术学而言,教育技术起源于美国,南国农、肖书滋等老一辈专家学者将教育技术引入中国取名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经过近70多年的本地化发展,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上仍以追随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居多,而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技术的研究甚少。在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我们也错失过向世界展示的机会。例如,1998年以来,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实施的原生态教學模式改革(杜郎口教学模式)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在本质上与2000年美国学者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区别。前者课下学习采用纸质媒体,后者使用视频媒体,都颠倒了课堂教学流程,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美国的翻转课堂在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影响。教育技术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必须增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自信力,勇于开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

3.从教育技术学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

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中,追随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的现象比比皆是,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翻转课堂、MOOC、SPOC、学习分析、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都是最先由国外学者提出、我国教育技术学者步入后尘的追随式研究。这种研究路径在教育技术学发展初期确实能够丰富学科研究内容,缩小我国与其他国家教育技术发展的差距,但是也从根本上抑制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本土化创新。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逐渐从一个潜学科走向显学科,正在向成熟学科迈进,理应具有极强的创新力,提出原创性理论、原创性技术、原创性产品,从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并不断创新全球教育技术文化。

4.透视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的变与不变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诸多迷茫现象,如有些高校停招教育技术学专业,引起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恐慌。教育技术学专业数量和学位点数量的增减,本来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恰恰反映了教育技术学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运用合适的理论、技术、手段、方法等优化教与学过程,改善教育管理,提升工作绩效,引领教育创新与变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的课程体系、资源形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研究范式、评价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会发生变化,但是教育技术的本质却不会改变。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必须面向国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把握其本质,才能使其沿着合适的道路发展。

5.政策引导助力教育技术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

教育技术学创建40年来,无论其学科自身发展,还是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引领教育创新和变革等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已经在教育界达成共识。教育技术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学科,除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努力奋斗,还需要国家、省市、学校等各层面政策的引导与助力。目前我国的政策支持力度与教育技术学科的贡献度还不匹配,我们期待国家在政策、经费、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大力支持我国教育技术学原创性理论、原创性技术和原创性产品。期待更多高校能够涌现出一批教育技术学一流学科,彰显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特色,为世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总结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引进借鉴融合创新、奋力拼搏追求卓越、跨学科跨领域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曾经创造了辉煌历史,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类信息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智慧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亟需重塑学科体系与知识结构,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继续探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以促进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再创辉煌,为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祖道,张建泉(2006). 彰显军事特色,构建军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J]. 电化教育研究,(10):14-17.

[2]丁兴富(2001a). 远程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

[3]丁兴富(2001b). 远程教育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三)[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7-13,63.

[4]杜华,杨晓宏(2015).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窥[J]. 电化教育研究,36(12):17-22,29.

[5]方耀楣,樊秀娣(1989). 系统科学与学习科学[J]. 高教研究,(2):30-34.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8).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91.

[7]国务院(2015).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

[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8). 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Z].

[9]黄立志,张翠红(2013). 2000-2012年:我国教育技术相关著作统计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3(8):71-75.

[10]焦建利(2016). 愿景与决策: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教育部(2019).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Z].2019-03-21.

[1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号)[Z].

[13]李运林(2015).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走进信息化教育——五论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36(2):5-11.

[14]南国农(2004). 信息化教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5]彭绍东(2001). 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 电化教育研究,(10):10-16,26.

[16]任友群,程佳铭,吴量(2012). 一流的学科建设何以可能?——从南国农之问看美国七所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J]. 电化教育研究, 33(6):16-28.

[17]任友群,冯仰存,徐峰(2017). 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的行动方向与逻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11-19,49.

[18]桑新民(2004). 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搜狐网(2017). 教育信息化经费超2500亿行业迎来发展红利[DB/OL]. [2017-08-16]. https://www.sohu.com/a/164971720_114835.

[20]王运武(2009). 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J]. 现代教育技术,19(5):41-45.

[21]王运武(2015). 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2]王运武(2016a). 关于加快制定《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法》的战略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3):14-18.

[23]王运武(2016b). 论创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35-44.

[24]王运武,陈琳(2008).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8):42-46.

[25]魏先龙,王运武(2015). 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技术,25(2):12-18.

[26]谢同祥(2014). 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7]曾立新(1998). 逻辑实证主义教育技术哲学[J]. 电化教育研究,(6):13-18.

[28]张景中,王继新,张屹等(2007). 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J]. 中国电化教育,(11):13-18.

[29]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 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DB/OL]. [2018-07-03].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7/537989.html.

[30]周光礼,武建鑫(2016).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 中国高教研究,(1):65-73.

[31]周加仙(2009). 教育神经科学的领域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7(3):69-74,82.

[32]周静,杨萍,王运武(2017). 近五年来教育技术学学科科研产出竞争力评价[J]. 现代教育技术,27(3):27-33.

收稿日期 2019-04-02 責任编辑 刘选

作者:王运武 黄荣怀 杨萍 李璐 王宇茹

翻转课堂教育经济学论文 篇3:

基于文献计量的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热点分析

摘 要:为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CNKI数据库2013-2016年收录的940篇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运用Bicomb2.0、SPSS23.0、Ucinet6.0、NetDraw 及Excel 2010等工具,从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期刊结构分布和高频关键词分析等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体上论文的影响力较低,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一、问题的提出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 年8月18日针对企业和集团用户推出的一项订阅服务,与个体微信用户一脉相承。目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可以享受到二维码订阅、消息推送、品牌传播等个性化服务[1]。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关注,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采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的现状、热点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微信公众平台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发表状况进行了梳理,试图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关键词,检索了2013至2016年相关文献。检索到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1162篇。剔除通知、会议介绍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有效研究文献940篇,并以Notefirst形式导出保存成文本文件,为后续数据分析做准备。之所以选取2013-2016年作为时间段是因为微信公众平台2012年8月才推出,相关研究从2013年才开始。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检索到的文献从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期刊结构分布和高频关键词分析三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文献计量分析法是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基础理论,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某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献研究方法[2]。

3.研究工具

笔者综合运用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软件SPSS23.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可视化软件NetDraw及Excel 2010等工具,结合图表数据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中,SPSS23.0为IBM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于统计学分析运算、数据挖掘的软件。Bicomb2.0是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等人联合开发的用于从文献中抽取特定字段并统计频次的软件[3]。

三、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

研究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能够从侧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揭示其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4]。将940篇Notefirst格式的文本文件导入到Bicomb 2.0 中,对“年代”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然后统计并将结果导出至Excel中,绘制出940篇文献的年份分布折线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文献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只检索到截止8月1日的部分文献。在这4年间,从发表的论文数量看,研究者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可以预见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在没有替代性产品出现之前,人们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度还会呈上升趋势。

2.期刊结构分布

对某领域论文的期刊结构分布情况分析可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5]。笔者将检索到的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研究文献从期刊名称、载文量、百分比以及影响因子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文期刊来源共有498种,其中,48%的文献刊载在16%(3篇及以上)的期刊上,而52%的文獻刊载在84%(3篇以下)的期刊上。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这10种期刊的平均载文量为11.0,平均影响因子为0.4849。从整体来看,排名前十的期刊平均载文量较高但平均影响因子较低,说明这些期刊的产出较高而影响力较低。其中,《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情报工作》是CSSCI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能够反映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同时也说明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部分核心期刊的关注。但从核心期刊整体数量上看,核心期刊的载文量仍然偏少,关注度仍然不高。

3.高频关键词分析

研究某一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发展脉络、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等[6]。设置高频关键词的依据是普赖斯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为:M=0.749,其中M为高频阈值,Nmax表示区间学术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值[7]。笔者将940篇文献导入到Bicomb 2.0软件中,提取到关键词3866个。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提取过程中,将语意相同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最后根据普赖斯计算公式将频次高于10的21个关键词确定为高频关键词并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列举其中的部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如表2所示。为了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热点,笔者将利用高频关键(1)系统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能够利用高频词反映某学科或主题的研究热点, 定量反映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反映这些词所代表的主题内容的结构[8]。在聚类分析时,笔者规定的样本间的距离是欧氏距离,聚类方法选用效果最好、应用也比较广泛的类平均法。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到SPSS23.0软件中,经过数据转换,利用系统聚类功能得到了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2所示。

通过图2可以发现,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①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主要研究学术期刊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更加高效、实用、及时的信息服务,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关键词包括二维码、通微、新媒体和学术期刊。

②教育信息化。主要研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移动学习与辅助教学,如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关键词包括高校教育、翻转课堂、辅助教学、微课、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应用研究等。

③图书馆信息化。主要研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現移动图书馆信息推送功能,主动的将服务推送给读者,改变过去老旧的图书信息查询方式,进入快捷、方便的图书信息服务新时代。关键词包括二维码、信息推送、移动图书馆、图书馆、信息化、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

(2)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的研究分支,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9]。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根据中心节点可以找到目前的研究热点,根据边缘节点可以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中,把数据进行Dichotomize(对分)处理,并保存为专门的文件格式.##h,再通过可视化软件NetDraw打开保存的.##h格式文件,通过分析功能即可得到微信公众平台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如图3所示。在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位置越靠近中间,代表节点在网络中的中心性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越多,颜色越深,代表其相互作用关系越强[10]。

从图3可以看出,在整个共现网络图中,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处于中心位置,而且和其它的所有关键词都存在着联系。除此之外,高校教育、移动学习、应用研究、信息推送、图书馆等与其它关键词的联系也很紧密,说明这些关键词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它相关研究也是围绕着这些关键词展开。可以推测这些关键词是研究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的热点。处在中间位置的关键词如移动学习、高校教育、应用研究、信息推送等,它们是连接边缘关键词和核心关键词的桥梁,也值得关注。处于共词网络边缘的关键词,如通微、微课、翻转课堂、辅助教学、自媒体等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度不够,虽然与其它关键词的联系相对较少,但是不能认为这些关键词没有研究价值。有可能在某时间段就成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不容忽视。

四、结语

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文献从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期刊结构分布和高频关键词分析三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笔者做出判断如下:

从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看,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研究发展速度快,关注程度较高,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在未来一两年内必将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领域。

从期刊结构分布看,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文献广泛分布在各类不同层次、种类的期刊上,文献分散性比较高。排名前十的期刊平均载文量较高但平均影响因子较低,在核心期刊上的载文量更少,论文的影响力较低、缺乏高质量的论文。

从高频关键词分析结果来看,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应用领域。研究视角呈现多学科融合、各种专业交叉等特征。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文献显得更少,分量不足,深度不够。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可能为我国的教育领域,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聚焦于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是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企事业单位远程短期培训,翻转课堂,课外辅导,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初现端倪,相信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本文提及的许多关键词将成为研究热点或发展趋势[11][12]。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2]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0(3):68-69.

[3]崔雷,刘伟,闫雷,张晗,侯跃芳,黄莹娜,张浩.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的开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8):70-75.

[4]秦琴琴,乜勇.基于词频分析和可视化共词网络图的国内创客研究热点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13-119.

[5]王全亮,祁志卫,杨文妍,安琦.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智慧教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5):70-72.

[6]侯海燕,刘则渊,栾春娟.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计量分析[J]. 科研管理,2009(1):164-170.

[7]王佑镁,伍海燕.中国高教研究领域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33-37.

[8]杨颖,崔雷. 基于共词分析的学科结构可视化表达方法的探讨[J].现代情报,2011(1):91-96.

[9]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9):46-49.

[10]贵佳琳,李永先,基于Ucinet的虚拟学习社区可视化分析[J].电子商务,2016(7):67-69.

[11]张筱军,任博.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309-315.

[12]杨家宽,任飞翔. “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技术技能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9):11-14.

(编辑:王晓明)

作者:冯焕华 任博

上一篇: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论文下一篇: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