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19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转变。本文介绍了公共关系课程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与应用情况,希望能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翻转课堂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转课堂课程设计论文 篇1: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自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以来,我国较多高校已引入CDIO教育理念。为了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预定目标,文章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首次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个平台、三个阶段、三个步骤。结合本科生的课程设计,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并通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认知度、灵活度有较高的评价,与传统模式相比更喜欢这种模式。同时还提出了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科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DIO;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从2000年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以来,我国较多高校已引入CDIO教育理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2016年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其中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就围绕CDIO,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达到预定目标。工科学生重在实践,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中,而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有必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恰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

一、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起源

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Jon Bergman和Aaron Sams[1-2]开始尝试录制微视频,最初的目的是将微视频放到网络上,以便一些缺课或者课堂上没有消化知识点的学生随时学习观看。但是后来不断的改进,演变成在课下自主观看视频学习,课上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进行答疑,也是目前翻转课堂的主要形式。

我国的翻转课堂是从2012年才开始引进的,首先在中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了一些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之后,国内教学学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发展了研究论文,同时也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试验。

2.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翻转课堂的引入,有如下优势: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接受传统课堂填鸭式教育,教师也不再是将知识从书本转移的搬运工,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情境,来激发兴趣点;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结合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主动搜寻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能够更快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疑惑;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会自行形成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共享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这是一个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但是,翻转课堂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挑战:①对学生的挑战。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只需听着就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课前熟悉、课后讨论的习惯。而翻转课堂的实施,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在课下完全不自学,课上就提不出疑点,导致学习不到应有的知识。因此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是一个挑战。②对教师的挑战。翻转课堂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教师,因为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课程需要,教师还需要录制微视频,教师需要提前组织好所讲内容,在几分钟内清楚地讲解课程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这就对教师掌握课程的重难点程度提出了挑战。③对学校的挑战。翻转课堂近几年引入中国,还是试验阶段,并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普及。有些老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模式,这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挑战。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对于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一个工科生应有的工程设计能力起着很大作用。最初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带着学生在一个固定教室,连续几天完成这个设计,同时所有学生做的是一个题目。最终学生交上来的报告,全部都是一模一样,这样的教学结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失败的。一方面,课堂上很多时间学生都在了解课程设计的题目和熟悉画图软件,教师没有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教学效率低;另一方面,学生都做一个题目,很多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等着其他学生有结果了直接借鉴,这样他们并没有掌握到应该有的知识。因此结合翻转课堂的概念和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个平台(课堂+课外+移动端)、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下)、三个步骤(探索+实践+改进),模型圖如图1。

1.课前阶段

该阶段教师发放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自行熟悉设计题目和要求。并结合主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初步尝试设计,有不明白的地方在指导书上进行标记。学生提前熟悉设计内容可以减少在课堂上的预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阶段,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人数拟定出不同的合理数量的设计题目,让每组学生之间题目有共性,但又不是完全一样。同时设计内容还要紧贴主课的教学大纲,将主要设计相关知识点包含进去。因此,这个阶段教师是设计者,学生是执行者,内容的完成都在课外平台。

2.课中阶段

该阶段学生带上主课教材以及课程设计指导书,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先对课程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重点阐述,学生进而熟悉整个设计流程,尝试初步设计,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教师交流。教师将交流过程中学生存在共性的疑点进行全面讲解。这样的方式,不再是传统课堂的统一教学,能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学生的疑问,做到高效课堂。

3.课下阶段

在完成前两个阶段后,学生已经明确了设计目的,熟悉了设计内容,掌握了设计流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完成计算和画图。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进度不一样,因此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课下自行完成,不用按固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这个阶段就需要随时与教师沟通。可以建立微信群,教师在群里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还可以约一个时间视频教学,开展微课堂。

最终提交设计成果时,不再是传统的收上来根据报告给一个分数,而是要做当面汇报,教师当面提问,以便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解决学生在完成设计后的遗留问题。这样整个课程设计才是真正做到了过程管理,教师能根据平时的沟通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从而对学生的最终成果给一个客观公正的成绩。

三、“三个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1.课堂实践内容

这次翻转课堂的实验对象是大三环境专业本科生,学生18人。教学内容是为某选煤厂的动筛车间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任务包括排风罩结构形式的确定和排风量的计算、除尘器的选型、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和通风机的选型,最终成果需提交一份设计报告和相应的图纸。设计题目中给出6组不同的初始条件,以便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之间具体的计算结果和细节处都不一样。

课前阶段,学生熟悉课程指导书的内容,明确设计目的和任务,对照教材掌握各环节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复习排风罩风量计算,局部阻力计算,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课堂阶段,教师给学生梳理设计流程,强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设计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点。

课下阶段,学生自行设计计算,有问题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小组内部解决不了可以在微信群里向教师提出,教师随时进行解答。通过发送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解决途径,具有即时、便捷和高效的特点。

2.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教学效果,设计了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一共发放18份调查问卷,收回18份有效调查问卷。除此以外还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学生最终的成果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对课前阶段课前设计指导书熟悉程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反馈,发现课前发放课程设计指导书后,仅有11.11%的学生没有翻看过,且在第一节课堂上也没有携带教材。有16.67%的学生对设计指导书认真翻阅,并且试图初步设计,将不明白的地方都做好了标记。剩余72.22%的学生都对设计指导书做了通篇浏览,了解设计任务。对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上,没有学生很清楚翻转课堂,61.11%的学生表示听说过翻转课堂,但也不是很了解,其他学生对翻转课堂不太清楚。

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上,大部分学生都即时有问题,仅有11.11%学生没有提问。课下,通过打电话、微信群聊、语音聊天等多种途径咨询问题的学生占到了66.7%。由于将学生分组进行,有一些小组是派代表进行提问。

在最后集中提交成果阶段,教师采取一对一提问,从而了解每一个学生对这门设计课的掌握程度。发现在提问过程中能回答正确并且掌握了基本设计流程的学生占到了88.9%。最后成绩判断达到优秀的学生有33.3%,成绩是综合平时、设计报告和图纸给出的。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全班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提升了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其中33.3%的学生认为提高很多,这些学生并不完全是那33.3%成绩优秀的学生,66.67%的学生有提高一些。调查显示, 55.6%的学生还是很喜欢翻转课堂的,5.56%自觉性差的学生不喜欢,觉得很难,剩下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最终让学生对设计成果进行自我评定, 33.3%的学生表示满意,55.56%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仅有11.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通过对最终成绩和课前熟悉设计指导书程度调查发现,那些在课前精读的学生最终成绩都为优秀。通过最终成绩和学生自己对设计成果满意程度调查发现,那些拿到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全部都对自己设计成果满意,有一些自我要求高的学生认为还有提升空间,但是时间问题没有把设计做得更完善,因此对自己的成果表示基本满意。那些最终成绩为优秀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形式灵活、高效,提升了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結论与改进

将翻转课堂用于本科生课程设计,结合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调查问卷以及最终成绩得出以下结论:①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学生拿到设计题目后,自己研究,教师只需随时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能够自主高效的学习,避免了传统的自学遇到难点容易停滞的特点。②翻转课堂的认知度得到了提升。学生从不了解到亲身参与,再到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③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由于学生是自主寻找解决办法,对知识点的应用更具象,更深刻。④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课程设计课上更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学生能够灵活高效完成,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安排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

但是在这次教学模式的体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①调查样本数少。由于我院环境工程系一届人数少,这样样本数量少,代表性有待继续考证。因此计划持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年,来观察教学效果。②翻转课堂占据了更多平时时间。部分学生反映应该降低设计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任务进行改进,考虑学生投入的时间。③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全程不参与翻转课堂学习,也不联系教师,最后交一份报告。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关注这类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0.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3]刘传明. “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 132-137.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 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 46-51.

[6]董黎明,焦宝聪.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

[7]徐妲,钟绍春,马相春. 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5):107-112.

[8]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9]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5.

[10]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6-150.

(编辑:鲁利瑞)

作者:王佩

翻转课堂课程设计论文 篇2:

基于翻转课堂的公共关系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 要: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转变。本文介绍了公共关系课程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与应用情况,希望能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公共关系;课程设计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时可选择的途径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依赖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寻找网络信息资源,学习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和多样。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大学生现在的学习环境,更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开始被尝试运用,从而掀起一场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革命。

“翻转课堂”正是基于此背景产生的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外借助视频或者网络资源自学课程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达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概念,笔者主持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课程为例,这一教改项目主要面向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展开。《公共关系学》是卫生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技能。该课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

一、以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更注重对理论的讲授,忽视对学生公关能力的锻炼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前,卫生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这种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然而实践发现,这种“以教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 的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公关实务能力。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记住了一些概念和理论框架,并没有将其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上完一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语言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方案策划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都没有得到提高。

(二)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

为了解卫生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3级、2014级、2015级和2016级四个年级的92名學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注意力经常分散的学生占67.39%,注意力偶尔分散的学生占30.43%,注意力从不分散的学生占2.18%。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排第一位是手机的干扰,第二位是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此外,在学生对现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喜爱程度调查中,非常喜欢的占9.36%,喜欢的占36.29%,不喜欢的比例为50.12%,非常不喜欢的比例为4.23%。不喜欢的主要原因,一是觉得和老师有距离感;二是认为讲授内容太理论化,不易理解。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一)建立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库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获得课程的教学资源,通过观看课程视频、学习资料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并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此课题组教师结合每个单元的教学知识点录制了教学微课视频50个,并建立资料库,如案例库、课件库、文献库和习题库。借助学校已有的课程中心平台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考核。

(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课程结构化和教学知识碎片化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组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六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融汇进若干个基本知识点,按照32课时安排进行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分为课外部分和课内部分,两者的相互配合是翻转课堂实践的核心内容。课外部分包括课前观看微课、准备见面课任务两项。微课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课程知识点,任务准备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沟通协调、文案写作、问题分析、PPT制作等多项能力。课内部分则包括内容展示、交流讨论、提问答疑三个主要环节,内容展示和交流讨论环节主要针对项目任务,提问答疑主要是针对本单元微课知识点的理解。见面课丰富的形式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在这样一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合作中建立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考核评价方式设计

与之前以考试结果为主的考核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需要测评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下表现、课上表现和综合考核三个部分。

课下表现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每次见面课前考核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果达到教师要求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果未完成则扣掉相应的分数;二是考核小组任务准备的情况,这一部分的评价主要是由学生完成。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准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组长,并将考核目标和考核程序通过组长及时下达,特别是给予组长给组内成员评分的加权分赋予权,将组长给每位成员的评分与组内成员互评得分相结合给定最终分数。整体课下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40%。课上表现的评价也包含两部分,一是考核见面课上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看任务完成的质量,为此课题组也制订了评价标准,如策划方案评分标准等,教师需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另外一部分就是考查学生的提问质量,以间接掌握学生自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整体课上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30%。最后的综合考核,即期末考试。除理论知识点之外,在期末卷面考试中设计相关题目进一步测试学生对整个课堂实践活动内容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这一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30%。从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和过程来看,这种评价体系周期更长,工作量也更大,但是由于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会更好。

三、课程实施效果及下一步改进建议

通过一个学期翻转课堂的运行,笔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64.13%的学生喜欢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方式使他们有较强的课堂参与感,收获也比较多。但也有35.87%的学生不喜欢这一学习方式,原因在于课下学习时间较长,感到负担较重。课下微课视频观看的每单元平均完成率为82.73%。项目任务每小组均能按时完成,整体完成质量较高,但也有个别组不认真,存在应付现象。见面课上师生互动活跃,讨论也更加深入。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其实施的效果及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因此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唯有师生之间通过翻转课堂进行有效合作,才可能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总体来看,此次翻转课堂课程改革比较成功,达到了提高学生公共关系实践能力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实施效果。首先微课质量有待提高,资源库内容需进一步丰富。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有 50个视频,主要采用录屏的方式录制,配音效果不够好,需要完善。此外,视频整体设计上不够新颖,吸引力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下一步需要创新设计,加入更豐富的表现方式。资源库中也可以考虑引入名校名师的公共关系课程作为已有微课的补充。

不仅如此,教师把控教学活动实施过程能力需提升。从本课程实践过程来看,在课下任务的完成上,教师需要从分组、自学引导等环节入手,及时地做好教学准备和引导工作,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在此阶段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和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应加强与学生在课程中心平台上的随时交流。

此外,由于在激励措施的设计上还不够完善,导致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不高,下一步要注意改善。在见面课上,教师需要全面而深入地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按照各组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这一方面,由于是第一次实施改革,教师往往在课程进度的把握、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及灵活应变能力上还存在欠缺,这也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结束语

通过此次翻转课堂的改革,《公共关系学》课程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更符合信息时代对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学生对于知识能力获取提升的需求,有效促进了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公共关系实践活动能力。在未来的课程实践过程中,要继续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唐嘉仪.基于“翻转课堂”的公共关系教学“微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

[2]席志武,胡一伟.翻转课堂对高校课程改革的效果分析——以《公共关系学》 课程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1).

作者:魏敏 乔婷婷

翻转课堂课程设计论文 篇3: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摘 要 如何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下,使教学活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翻转,系列微课(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支持课程的资源该如何设计,已经成为目前教学模式改革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就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以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课程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程;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

文章编號:1671-489X(2017)01-0001-04

1 前言

对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专业性强、有一定关联性的工科类课程,需要对教材、课程体系结构、知识模块划分等进行重新的规划;翻转课堂不同于MOOC,它仍需要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并在师生交互的学习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提倡泛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整体性也不容忽视。在聚焦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同时,我们应注重混合学习理论,关注课程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混合式学习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在线学习手段进行有机整合的学习方式。在系统论与绩效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点,互相补充,以便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既体现教学中教师引导者的主导、监督与评价的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个性化和积极性。

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随着数字移动网络的发展,为泛在学习打下了物理基础。泛在学习的实现需要系统化的环境支持:数字化技术环境、教学资源、复合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反馈与支持系统等。作为学校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校(教师)要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进行系统化审订,开发制作泛在学习所需的数字化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管理制度及教学评价体系,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整个过程;学生要选择学习课程与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参加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测评并通过课程考核。

微课程 微课程(micro lecture)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本文中,“微课程”特指服务于学校正式课程教学而开发的系列微课。微课程具有一定的课程体系完整性,每个微课具有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传统模式下教师“讲课”过程所要传递的信息由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及其他数字化资源的学习获得,而常见的“家庭作业”,如探究创新、疑难解答、成果展示、个性化沟通等,则在课堂中完成。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个性化。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提出的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简单地描述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 微课程教学设计就是利用系统论、课程论、教学论、媒体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计和使用教学媒体信息,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结构体系设计、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2]。

3 微课资源设计的原则

微课设计原则、特点和评价方法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微课应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1)短是指微课的时间要短,一般在5~10分钟以内,这基于一般用户观看视频的注意力不超过6分钟。

2)小是指微课的内容聚焦在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在突出主题的同进,资源的容量也要小,以便于对泛在学习的支持。

3)精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巧与制作技术的新,也体现在用词规范、语言表达清晰精炼,媒体呈现方式合理,素材清晰等。

4)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一方面,视频的呈现方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给人视觉的冲击,另一方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应用、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学习者切实的心理感受,从而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

制作微课过程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时刻谨记服务学生学习是微课制作目的。

2)一个微课解决一个问题,讲解一个知识点。时长不要超过10分钟。

3)系列微课的风格界面网络尽量统一,教学步骤完整、统一。熟悉的界面与学习步骤,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要给学生足够的提示性信息。给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同时也便于学生的拓展思维。

5)微课中应有提问和测评。提问和检测会促进学生思考与自我评价。

6)微课开始时要明确指出学习的目标,结束时要有简明的回顾或总结,强化学习效果。

7)同步字幕显示是不错的方式,但字幕在屏中不要多行显示。

8)概念要从正反两方面讲解。不但要说明“是什么”“怎么做”,还要说明“不是什么”“不能怎么做”。

9)要有整体观。①微课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要与其他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设计与制作;②系列微课(程)制作时要有课程系统的整体观,知识点的缺漏会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难度。

10)兼收并蓄,大胆创新。大胆借鉴其他教学模式、甚至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创新设计手段与信息传输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微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的需求分析 本课程对象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维护等课程已学完。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以后的就业岗位开始有进一步的思考,具有强烈的专业理论及技术学习的意向。但现在的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特别是现有文字教材对实践性内容的演示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教学资源特别是教学微课,需要设计与开发。

课程性质与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则是培训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核心技能与素养的实践型课程,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修课程。课时为108学时。

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 本课程包含有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组建、中小型企业网组建、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企业网互联、构建企业安全网络、综合实训(构建网络实训室)构建等六个项目。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从需求的提出、分析和方案设计,以及具体实施的完整过程进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流程和方案设计方法,并讨论技术细节和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学会当前网络工程项目的主流技术和产品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获得网络管理员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项目内容和实训技能内容如表1所示。

课程所用主要教材及资源 本课程所用的主要教材和参考教材如表2所示。

本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蓝墨云班课平台(http:

//www.mosoteach.cn/)为基础(班级课程验证码789696),

同时教学资源存入学校数字化平台(http://218.76.145.

205:8081)。本课程所有资源无论学校内网、外网都能访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蓝墨云班课平台注册账号,输入班级验证码,即可加入云班级,利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关学习活动。要求教学班所有同学下载云班课的手机APP,加入云班课进行线上学习与讨论、练习、测试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蓝墨云班课或其他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资源与学习指南,采用学生自学、小组探讨、课堂讲授、课堂实践验证、课堂研討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以线上线下两种途径进行,线上以学习和讨论为主,课堂以操作实践与总结反思为主;线上注重知识的学习,线下注重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泛在学习,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 本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分为两个部分,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参考项目教学法一般流程,教学活动在课前完成明确任务、收集资料与学习、疑难探究与制订方案;在课中则完成项目实施、过程检查、成果展示与完善、自我总结与反思、评估与升华。

1)课前,学生登录网络课程教学平台,阅读学习指南,进行相应主题内容学习活动。在平台学生能进行课件下载、视频观看、线上练习、讨论发言、作业提交等工作。能对每个学生在平台上的在线时间、资源下载学习、发言数量、签到等情况进行记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学生课程评价的依据之一。

2)课中,根据平台上学生情况的反映,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提示与讨论,完善项目工作流程,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主持完成学生成果的交流,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升华,优化项目流程。

教师课后根据反馈的效果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以增强本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方法 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由线上和课堂教学两个部分组成。占比与考核内容如图3所示。

本课程考核方法采用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突出平时自主学习(线上学习)与协作学习(讨论参与度与方案制订、汇报),有效提高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与教育不断融合的今天,利用微课教学是目前发展的方向之一。如何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发、利用好微课是广大教师面对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自身的职业专长,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力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建设,既能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水平,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Talbert R.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EB/OL].http://prezi.com/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2]刘清堂,王忠华,李书明.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王平安 王海涛 彭建辉

上一篇:安全监管农业机械论文下一篇:体系建设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