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解剖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人体系统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但人体系统解剖学课程内生僻名词众多,知识量大,易懂难学。为了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我们尝试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师生互动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符合临床要求的新型医疗人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消化系统解剖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化系统解剖学论文 篇1:

职业学校《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消化管”说课探讨①

摘 要:说课是教师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研究、交流和探讨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集体备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说课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具体阐述授课内容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具体包括:分析教材和教学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法以及实施教学程序等。通过说课教师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和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高,而且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上升,同时教师教研能力得到了锻炼。本文通过对消化管解剖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与分析,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消化管 说课 探讨

说课,是一种建立在教学之上的教研活动,也是一种融化在教师脑海里的教学方案,不仅浓缩和升华了教师备课的全过程,还是考核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1]。说课活动的好处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答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解,认为说课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授课教师通过说课的方式不仅可以阐明其教学意图,还可以阐述处理教材的目的和方法,使听课教师充分理解其目的意义。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更能突出重点,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说课对教学作进一步的思考,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说课体现了教师教案的深化度、扩展度和完善度,从而证明教师备课的合理性和明确性,提高教师备课质量。而且说课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和全面掌握教材,也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说课进一步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有助于教师克服教学过程中重点不突出、难点未讲透彻等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说课教研模式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教师们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说课对教师语言把握能力和教学思路设计能力较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人体器官和组织形态特征以及位置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基本功能等。系统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它为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说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势在必行。现以《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消化管”这节课的说课为例进行阐述与同行共同探讨。

1 教材分析

我校使用的教材为刘文庆、吴国平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4月第2次出版的《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该教材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2轮卫生部规划教材。该教材着眼于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紧扣教学培养目标,为学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护理课夯实基础。“消化管”是第五章《消化系統》第一节内容,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位置与结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可以掌握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结构、组成,而且还可以了解临床消化系统相关疾病,譬如:慢性萎缩性胃炎、阑尾炎、食管癌、胃癌、肠癌等疾病,并能学以致用,通过专业知识对这些疾病进行初步解释,因此对解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2 学情分析

本次课以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学生年龄15~17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有很强的自尊心,重视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期盼同学接纳、肯定和喜爱。系统解剖学是他们接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2]。

3 教学目标

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验性科学,因此实际应用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而基础医学则是让医学逐步走向实际应用的基础,所以根据其教学内容,可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准确的对消化系统的组成进行描述;准确掌握胃的形态和位置;可以掌握食管的3个生理狭窄以及它们距中切牙的距离;熟知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并在模型上能准确辨认消化系统各结构。

3.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知识目标,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可以准确的在模型上指出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名称及相关功能;(2)运用所学知识能够解释一些消化系统疾病。

3.3 情感目标

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务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熟知教材,在学生自身的基础上来确定该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包括:消化管各结构的具体位置、分部、毗邻。教学难点:食管的三处狭窄,胃的结构,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教育不是以升学为导向而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3]。因此大多数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学生刚学习解剖,对人体结构的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望,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为取得更好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讨论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了解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此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法。

6 学法指导

新课改一直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更加积极主动和勇于探索的学习方法[4],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合理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会”逐渐转变为“会学”,从机械的“学答”逐渐转变向“学问”[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为今后的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6.1 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消化管”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认为比较容易理解和较难理解的部分,把较难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做好笔记。

6.2 指导听课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带着问题有侧重点地听课,认真听取教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做好笔记。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让学生讨论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章节重要的知识点。

6.3 指导复习

课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复习,并解决课堂上留下的一些问题,重复重点难点,强化学生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消化系统相关的临床知识作业来培养学生的職业素质,例如要求学生列举在消化系统常见的一些疾病。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和讲课的方式进行互动,把重点内容讲给其他学生,通过讲解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对消化管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7 教学程序

在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7.1 复习旧课

采用提问法复习前面学过的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7.2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片“小豆豆历险记”,可以形象生动展示“小豆豆”和食物伙伴一起进入口腔,通过消化管和各个器官,翻山越岭,历经艰难险阻,最后逃离苦海,成功回到大自然怀抱。通过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导入新课。

7.3 师生互动学新课

由于本节“消化管”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把本节教学内容分为简单内容与较难内容两大部分,并且针对不同部分采取不一样的授课方式。

7.3.1 简单内容

采用分组自学,学生讲解。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确定项目任务(结合模型、挂图,让同学指出在“小豆豆历险记”中,小豆豆所经历的器官位置及名称),然后自学,教师巡回观察学生自学情况。自学结束后鼓励学生主动走上讲台,结合挂图、模型进行讲解,由同学指正有无遗漏再由教师点评。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当小教师为同学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3.2 较难内容

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演示法、案例教学法。例如讲授食管的三处狭窄及其距中切牙距离,教师结合PPT、模型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基础护理密切相关是教学重点,因此在讲解的同时教师结合插胃管教学视频,启发学生思考医务人员插胃管应注意什么以及为什么?借此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讲授大肠的三个特征性结构这个知识点,首先提出问题:结肠癌手术打开腹腔后术者如何区分大肠和小肠?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运用讲授法结合PPT精讲,而后选一名学生对照模型回答,在模型上可以形象直观地区别大肠与小肠。讲授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结合案例:男,30岁。腹痛7 h。开始为突发上腹部疼痛,伴呕吐、出汗。6 h后转为右下腹部疼痛。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WBC14.6×109,N0.80.最可能的诊断?借此引入所受内容,并指导学生在活体上定位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7.4 课堂测试

以练习题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并加以矫正。比如可以提出几个问题:(1)上、下消化管的组成?(2)食管的三处狭窄位于何处?以及距中切牙的距离?(3)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4)怎样寻找阑尾根部?(5)大肠的特征性结构?以上问题不仅可以基本概括了本节的所有重点和难点内容,还可以将平时成绩加到期末考评中,既监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避免了期末考试成绩片面化的弊端。

7.5 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重点难点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地理解课堂内容。尽快有效的将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之间的知识。

8 教学反思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采用一些直观材料,使知识变得“可视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6]。同时教师不断引入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教理念。

参考文献

[1]王锦绣.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设计[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135-137.

[2]崔新慧.以学生为中心的中专病理学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2(21):49-51.

[3]田杰,张明淑,王丹丹.说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实例与体会——机能实验学《血压影响因素观察实验》[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22-123.

[4]张田,杨秀红.生理学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3(8):32-34.

[5]徐芳,刘颖,石磊.让“说课”走进病理生理学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08-610.

[6]朱启俊. 如何把握说课的几个环节——以解剖学中《子宫》一节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60.

作者:邵华

消化系统解剖学论文 篇2:

人体系统解剖学课程多元化生师互动体系的构建

摘    要: 人体系统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但人体系统解剖学课程内生僻名词众多,知识量大,易懂难学。为了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我们尝试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师生互动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符合临床要求的新型医疗人才。

关键词: 人体系统解剖学    生师互动    教学方法

人体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1]。它是医学的重要支柱课程之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医学生通过对正常人体结构的认识,为后续的其他医学基础课程打造学习平台,使其顺利过渡到临床课程的学习。然而解剖学知识量大,名词术语过于繁杂,难记易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断下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及预期。在医疗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如何应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教学的要求,培养新形势下的医疗教育人才,是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生师互动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在多个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1.传统系统解剖学教学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传统医学教育的中心是教师。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各个知识点,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的模式。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学生习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过于依赖教师讲解,主动性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且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死记硬背,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人体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名词量大且生僻,知识点多,学生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过程中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习动力不足,以至于有的学生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学习,彻底放弃对该课程的综合掌握。传统医学教育的考核模式单一,考核次数少,无法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授课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质量。

2.多元化生师互动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2008年9月16日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指出: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基础。

然而由于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疗资源缺口日益增大,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明显趋势,传统医学教育受到严峻挑战。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学专业认证的开始。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体系,要缩小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与国际医学教育水平存在的差距,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卫生人才。

目前生师互动不足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之一[2]。生师互动是指学生和教师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沟通过程,强调学生在互动中处于“第一位”。生师互动是大学发挥教育影响力的最基本形式。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倾心交谈,良性互动,进一步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与他人的沟通技巧,学会做人、做事,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生师互动有助于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生师互动的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使将教学质量提升的着眼点从以学校主体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将本科教学从单向的教师主导转换为双向的学生主导,由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转向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样生师互动的实施要求教师变革教学理念,探索应用启发式与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生师互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3.人体系统解剖学多元化生师互动体系的构成

“互动活动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上人进行合作性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的交流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3]。多元互动活动指涉及多个方面并对系统解剖学教学产生影响的互动活动。生师互动是发生在知识丰富的老师和求知欲强烈的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相互冲击,主动地影响彼此,而且主动获取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他们的计划进行调整。这种互动方式是显性的双向的主动性的,是直接的、可观察的。学生在老师教学的影响下,获得解剖学知识,同时学生对授课教师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方式实施加强互动。

3.1课前讲解

每次课程开始,协同学生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对理解不足的知识点着重进行讲解。同时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提问,评估学生本段内容的预习情况,对后续授课进行适当调整。

3.2一问一答

每次授课内容分段讲述。在学生观察标本模型的过程中,抽取学生进行师生一对一互动交流,并在学习情况登记表上给出相应的成绩等级,按照A-E进行等级划分。此等级成绩不计入最终成绩,只是评估对学生本小结内容的掌握情况,筛选出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不足的知识点,使学生与教师均能获取本阶段教学信息的有效反馈。

3.3限时读图

在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调节系各篇章结束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限时读图考核。考核时所采用的图片来自课堂理论教学时所用的图片。每张图片用不同标志对多个不同关键结构进行标记。班级内学生根据学号随机分为不同组别,每个组别的学生辨认图片中一个被相应标记的结构,然后在答题卡相应序号处填写答案。考试结束后,每个学生的试卷随机发放给其他学生,教师公布每个标记结构的标准答案,学生对卷子进行批改,在此过程中如有疑问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正确辨认结构最多的考生给予10分的成绩分,其他学生成绩根据辨认出的正确结构的数量按比例给出。此次成绩最终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3.4信息反馈

由学生、教师和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组成信息反馈体系。学校在每个班级内都设有学生信息员,其主要任务就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收集学生对各课程的相关意见。学校通过定期举行座谈会的形式来汇总信息员们收集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汇总后由教务处反馈到二级学院的教学办公室,然后反馈给一线教师。例如2015年4月份对授课教师有如下反馈:“老师做的PPT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生动有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但是,讲课速度略快,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这种新的信息反馈方式,首先能够更客观全面地吸纳学生对人体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意见,其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可以对学生反馈问题进行长时间跟踪,督促教师进行整改,最后教师通过二级学院协同学生所在院系教学办公室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3.5平时成绩

有效的生师互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平时成绩的设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出勤和纪律等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旷课、迟到、早退及请假的情况酌情扣除平时成绩。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踊跃讨论,积极帮助其他同学共同提高,那么他就会得到相对高的平时成绩,最终的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总之,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级医疗人才的需求,顺应医疗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改革高等医疗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高等医疗教育工作者要学习了解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明确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生师互动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

[2]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5):1-13.

[3]H.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3rd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作者:孙德旭

消化系统解剖学论文 篇3:

课程思政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入校后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把思政教育贯穿于《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医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高,为将来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  系统解剖学  医学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A238);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9JGZ139);右江民族醫学院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项目(右医院字〔2018〕98 号)。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时指出,“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开展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1]。本文主要探索蕴含在《系统解剖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知识传播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认同感,最终促成医学生成人、成才。

1.在绪论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讲授“人体的组成”时,讲到正常的人都有206块骨、600多块骨骼肌、一个胃、一个肝、两个肺、两个肾、一个心等。人体的构成是相同的,说明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高贵还是卑贱 ,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 生命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进而引申出任何需要救治的病人应该平等地得到救治的医德基本原则[2]。在讲述“解剖学发展史”时,介绍希波克拉底和维萨里的医学事迹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育学生在科学的大道上不能走捷径,只有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同时介绍一些著名医学家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尚的医德,进而增强从事医学事业的荣誉感和上进心,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志向和进取心。最后通过绪论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系统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要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为以后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2.在《系统解剖学》各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2.1 在运动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通过讲述骨的构造及特点,让学生了解骨骼健康的基础,培养学生关注骨骼健康,积极体育锻炼。通过让学生了解骨质疏松症的解剖学基础,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老年人的思想意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结合“老年人摔倒了该不该去扶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讲到“骨髓”时,介绍骨髓捐献者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仁爱之心,尽力去帮助别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讲到“上颌骨”时,引出中国微笑行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讲到“下颌骨”时,通过动画展示下颌骨整形手术,教育学生外在美并不是很重要,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在讲到“面肌”时,通过介绍真笑、假笑两个表情的差别,希望医学生都能学会真诚微笑,提升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

2.2在消化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讲到“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手术”时确认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时,联系到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因为不严谨,没有找到 Treitz韧带,而将患者的肠接错了,导致患者进食后的食物没有经过消化和吸收就被直接排泄出去,而且因为患者年龄较大、身体虚弱,无法再进行二次手术,导致其不久后便去世,这种案例是因为缺乏严谨导致的[3]。从而教育学生,作为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和严谨,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初衷背道而驰。通过给学生观看《内蒙古学生突患小肠坏死》视频,让学生明白小肠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上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习患病学生的勤奋坚强精神。通过播放因肝病去世的名人视频及展示近年来脂肪肝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肝脏健康,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预防肝脏疾病的目的。通过引用割肝救母的故事启发学生爱惜生命、关爱他人、勇于奉献的精神。讲述“胰腺”的内容时,让学生了解胰腺炎与暴饮暴食之间的关系,倡导医学生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3在呼吸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介绍最近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讲述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不顾个人生命安全始终战斗在疫情抗争一线,以及很多医务人员相继奔赴湖北,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天职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榜样的形象,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还告诉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抵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所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行,引导同学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讲述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支气管、肺色泽的对比,由于吸烟而导致的结构变化, 说明吸烟有害健康, 进而强化学生健康教育意识。

2.4在泌尿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通过介绍尿毒症,让学生了解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生活习惯对肾的损坏,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疾病、关注社会、关爱患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社会上卖肾现象,教育学生理性消费,珍爱生命,守护健康。通过肾移植的社会现状,培养和树立“器官捐献”意识。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道肾是产生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器官,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排出尿液的器官。这四个器官在功能上彼此独立但是又彼此延续,最终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说明它们是紧密合作的,既独立又统一,缺少任何一个器官或者任何一个器官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借此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支持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相扶持、帮助,希望学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2.5在生殖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通过某产科医生因个人感情问题故意切掉产妇双侧卵巢的事例,教育学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不要职业犯罪。通过讲解卖卵会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教育女生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千万不要因为金钱的需要卖卵,甚至是其他更严重的违法行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通过让学生了解顺产、剖腹产的不易,让学生明白母亲生育的艰辛,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辛苦付出,一定要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结合大学生因恋爱而流产导致的后遗症以及性病、艾滋病的危害等,着重对学生进行性道德的教育,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让学生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懂得性行为的道德规范和自我控制的意义,促进学生正常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4]。

2.6在脉管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讲到“心的位置及毗邻”时,通过穿插一位年轻人被刺中心脏死亡,其父母伤心过度的案例,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认真学习,报答父母。讲完“心腔”内容后,通过介绍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却坚强生活了21年的张荥鑫的案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学习其坚强精神。告诉学生心脏任何细微的病变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进而激励学生立志从事医学工作,更明确医学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5]。讲到“静脉”时,结合临床给药时,由于医务人员不负责任而导致输错药物,致使病人死亡等医疗事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医德和相关法规的教育,让学生立志献身医学事业,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良好风尚。通过让学生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的原因,知道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脏的影响,倡导医学生健康饮食,远离烟酒,加强体育锻炼。通过学习了解心脏骤停对人体造成的不可逆性的损害,讨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让医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要勇于承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2.7在感觉器中融入思政教育

介绍邓小平与其夫人死后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到捐献者的高尚品德、博爱以及奉献的精神。举例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在给一位巩膜炎患者注射药物时,由于粗心大意,致使注入眼球内的庆大霉素超量,导致患者视网膜急性坏死然后很快失明,后来虽然积极治疗,也没能挽回患者的视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激起他们对庸医的痛恨,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医生责任的重大,认识到一定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6]。通过做盲点实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盲点,这些盲点大多是我们视而不见或者考虑不周,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认知与行为。让学生通过了解有关近视眼、远视眼、青光眼、白内障、飞蚊症等知识,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心,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的高尚职业道德。

2.8 在神经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神经系统疾病做出哪些方面的科学研究贡献,该如何开展创新性的研究,以达到神经系统疾病更佳的治疗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开拓科研思路,培养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坚定学生为医疗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回顾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与“渐冻症”抗争的伟大一生,成就了让人不可置信的医学奇迹,“渐冻症”是比癌症还痛苦的运动神经元病。教育学生学习他坚韧不拔的勇气,激励学生要为解除人类的病痛而努力学习,作为未来的医生,要给予这些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温暖[7]。在讲到“脊髓的功能”时,穿插讲述“最美奋斗者”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但是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经受了残酷的命运挑战,教育学生要向张海迪学习,勇于面对挫折,不断拼搏。通过讲述一个小伙大学毕业前患脑肿瘤脑死亡,捐出他的心、肝、双肾、双角膜救了六个人的事例,让医学生更加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提高医学生本身的器官捐献意愿,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动员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器官捐献的行动中来,挽救他人的生命[8]。

2.9 在内分泌系统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讲解“甲状腺”时,通过介绍甲状腺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让学生从医学层面理解甲亢患者的暴躁行为,在以后的诊疗中应该体谅患者,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甲状腺手术时,如果医生不小心把喉上神经切断,会导致病人术后出现呛咳;如果不小心切断一侧喉返神经,会导致病人术后声音嘶哑;如果不小心把双侧喉返神经都切断,就有可能会导致病人窒息死亡[9]。让学生明白医务人员的责任重大,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死,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过硬的基本功,在以后的工作要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加学生对医学生誓词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理解,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基础知识扎实、认真细致,才可以救死扶伤。

结语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思政教育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重要途径[10]。《系统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加强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不但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而且是培养具有精湛技术及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宏文,初国良,汪华侨,等.基于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4-5.

[2]金韵,齐金萍.贯穿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医德教育[J].解剖科学进展,2015(5):566-567.

[3]张锡红.寓德育于解剖教学之我见[J].南方论刊,2011(1):110-111.

[4]钟金标.《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的德育功能探微[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4):60-61.

[5]高晓兰,王强,陈彦文,等.浅谈说课在解剖学“心脏”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9(1):74-75.

[6]李凯丽.寓德育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J].解剖学研究,2008(6):315-317.

[7]陈红梅,蔺美玲,张伟,等.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改革探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1051-1054.

[8]刘畅,刘世庆,刘宝林.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对医学生尸体器官捐献意愿提升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45-46.

[9]秦永亭,張晓蕾,陈珊珊,等.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9(4):356-358.

[10]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3):13-16.

作者简介:

杨园园(198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体质人类学。

作者:杨园园 黄秀峰

上一篇:隐私权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新冶钢污水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