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冶钢污水处理论文

2022-04-17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南方)是一个立足冶金、环保主业,辐射电力、市政、建筑、制造等行业,集技术研究与开发、工程咨询与设计、设备成套和制造、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科技型工程公司。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冶钢污水处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冶钢污水处理论文 篇1:

湖南视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视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视拓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已通过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等多项权威认定。公司以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技术进步为宗旨,为用户提供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沉淀,公司拥有一流的技术研发平台,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re-RDB实时数据库平台、Core-MES平台,科威制造执行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物资集中(远程)计量系统解决方案、Lims系统等十几个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用户遍布全国。公司在坚持自主开发的同时,还与美国微软、韩国POSDATA、美国ICL等制造业信息化国际巨头合作,在行业内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视拓科技是一家集制造业信息化规划、设计、实施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IT企业。视拓科技立足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尤其是MES系统、EMS系统极具市场竞争力。

视拓科技在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已经具备极强的综合实力,既有基于ERP的一体化的MES系统、EMS系统解决方案,也有针对没有实施ERP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实时数据库平台能够与底层自动化系统无缝集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管控一体。

另外,视拓科技在物资远程集中计量系统、实验室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组态软件等方面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了相当丰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得到客户单位的一致好评。

视拓科技非常注重对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积累和提升,重视与国际一流公司加强横向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上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国际一流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是视拓科技系统解决方案的灵魂,也是视拓科技提供信息化咨询和提供技术服务的关键。

视拓科技为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成功地提供了各种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精益生产、节能环保生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期典型项目有:

(1)株洲冶炼集团EM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所有能源介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管理,对关键能源管理设备实现远程管控。系统提供丰富的能源调度和应用管理功能,支持企业节能降耗。

(2)湖北新冶钢通过物资集中计量系统项目建立了一体化的物资集中计量管控中心,对物流进行了流程梳理和优化,改变了原有分散的计量模式,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全面集中计量。

(3)中盐株化污水处理解决方案。视拓科技SCADA系统负责对污水处理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对分布在各个恶劣环境下的实时参数采集和参数控制由视拓科技RTU过程控制器来完成。

2009年度

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用户反馈

视拓科技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新余钢铁对视拓科技优秀的项目实施团队和良好的服务非常认同,并支持视拓科技长足进步和发展。

——新余钢铁有限公司

新冶钢2001年和视拓初次合作,第一个项目是自动化项目,视拓技术人员很强的专业技能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让我们信服。新冶钢认为视拓科技是可靠、值得信赖、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湖北新冶钢

新冶钢污水处理论文 篇2:

自主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南方)是一个立足冶金、环保主业,辐射电力、市政、建筑、制造等行业,集技术研究与开发、工程咨询与设计、设备成套和制造、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科技型工程公司。

长期以来,中冶南方“以科技立足市场,以科技壮大企业,以科技推动发展”,承担了10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课题,完成科研开发课题400余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0余项,荣获各类科技奖励150余项(次),获得专利授权百余项。在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百强评选和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排序中,一直位居前10名。20多年来,中冶南方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成就了多项行业第一:第一个尝试大型工程总承包这个“巨蟹”的企业;第一个设计完成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冷轧系统工程的企业;捧回冶金行业第一个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和行业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企业。通过实践,我们切身感受到:企业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自主创新才能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冶南方就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瞄准了研发的广阔前景。我们引进美国罗可普方坯连铸技术,在推广已掌握罗可普连铸技术的基础上,又借助自身技术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自适应型刚性引锭杆无辊浇铸技术”、“三维立体锥度高速结晶器”等新技术,依托新技术开发出市场发展空间。此后几年时间里,中冶南方相继设计并建成投产了80多流连铸机,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研制开发并积极推广应用的《威仕新型方坯连铸技术》,荣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小试牛刀的中冶南方看到了创新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的巨大活力,从此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路领跑,成为行业科技主力军,在冶金、环保、建筑行业均有建树。

——在冶金科技领域,中冶南方先后承担了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珠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大型宽带钢冷连轧设备研制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在原国家经贸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开发中,公司承担了6个子课题的研发工作,并担任项目的设计总成,与国内10多个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在武钢二炼钢厂建成国内第一台RH-KTB/WPB多功能真空精炼装置,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获原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中冶南方成功开发完成了KR脱硫系统、VD炉外精炼技术,并依托技术优势,先后完成了马钢、酒钢、珠钢、大冶钢厂等一系列总承包项目,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冶南方开始在现代宽带钢冷轧成套设备开发和设计领域的探索,并且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次在洋设备上“动刀子”,通过技术改造,将武钢硅钢片厂CA1机组的生产速度由70m/min提高到了90m/min,大大提高了机组的产量,直接效益非常显著;开发设计了国内首条国产化宽带推拉式酸洗机组,项目建设投资仅为当时引进装备的1/10;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条连续宽带钢热镀铅机组,为后续的热镀锌机组大规模国产化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条中、低牌号硅钢退火脱碳涂层机组,其速度是引进同类机组的两倍。中冶南方凭借自主创新成果,敲开了工程总承包的大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

——在环保科技领域,中冶南方从钢铁企业污水、废气、噪音治理及能源综合利用起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展城市环保工程建设,寻找技术空白点,在极具发展潜力的能源环保市场抢占了先机,开展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环保热电等四大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依托技术优势先后承担广州资源电厂垃圾发电和武汉市垃圾焚烧等工程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先进技术,如:垃圾焚烧发电及烟气处理技术、填埋制气发电技术、厌氧发酵制气、热解气化以及回收再生等技术,并顺应清洁能源要求,在秸秆发电等新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在机电制造领域,中冶南方固化专利及专有技术,建立了重工制造和自动化公司,为用户提供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设备。

中冶南方在2000年以前的自主创新是以跟踪开发为特征,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冶南方在技术上逐步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鞍钢冷轧2号生产线为拐点,开始走上领先型研发之路。

鞍钢新轧冷轧2号生产线是中冶南方承担建设的国内首条立足国内技术资源,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开发的酸洗轧机联合生产线,具有世界先进的联合生产工艺和国内一流技术装备水平的生产线,其机械设备由中冶南方联合一重设计、制造和供货,中冶南方自主完成了酸洗线控制系统设计,基础自动化,二、三级计算机软件编程和调试等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设计的空白,真正实现了大型设备和控制软件国产化,自此中国企业具备了冷轧技术总成能力。2005年3月,该项目通过了由辽宁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等11名国内知名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对这一自主创新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冷轧这个高科技领域,中冶南方用自主创新逐步提高了国产化设备的比例,使国产化设备按重量计量已经达到85%以上。从鞍钢新轧冷轧2号生产线开始,中冶南方的研发之路实现了由单个技术的研发向系统工艺研发的转变。2005年,中冶南方历时五年完成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大型宽带钢冷连轧设备研制”中“酸洗轧机机组工艺技术研究与参数优化”、“酸洗和活套设备研制”、“酸洗机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软件模型研发”三个子项的开发工作,公司下达的18项研发课题均取得实质性成果。2006年,中冶南方首次获得宝钢总承包项目订单,承担两条全国产化冷轧处理线的建设,实现在自主创新领域新的跨越;同时,在通钢100万吨冷轧项目中承接了两台六辊可逆冷轧机和一台四辊平整机的自主研发,为实现在冷轧“心脏”轧机技术开发的突破,集中公司优势资源全力投入技术开发,力求在高水平现代冷轧轧机国产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冶南方完成从单纯设计走向工程总承包,从专业单个项目迈向大型系统工程,由项目设计“幕后”走到工程管理“前台”的角色演变铺平了道路,2000年中冶南方新签合同额不足3亿元,2001年提高到近7亿元,2002年上升至13亿元,2003、2004年分别跃上25亿元的业绩水平,2005年创下了36亿元的历史新高。

经过持续的创新和积累,中冶南方已经掌握了大型高炉、炉外精炼、冷轧碳钢、冷轧硅钢以及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环保热电、高层住宅钢结构等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2002-2005年,中冶南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达46项,其中,2项总承包工程分获行业、全国优秀总承包项目“金钥匙”、“铜钥匙”奖;7项工程获得行业、国家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28项工程获得行业、国家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奖;7项成果获得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管理成果获得行业、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依托技术实力完成的涟钢2200m3高炉总承包项目获得行业唯一的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鞍钢新轧冷轧2号生产线获得行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从多年研发实践中,中冶南方深刻体会到,要想使自主创新与市场、与企业结合,让研发工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行业发展,必须抓住两个根本点。

第一,自主创新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自主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这不仅要求研发的方向要符合产业政策,同时要借助研发成果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效益,为此科技型企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必须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即: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工作必须立足在工艺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与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加速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型企业要大力开展符合产业要求的前沿技术研发;科技型企业要顺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工业环境改善的行业趋势需要;科技型企业立足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效益为中心,自主创新要着眼于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和长富久安。

第二,研发体制要不断创新。中冶南方研发体制的创新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重构研发组织机构,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研发流程。中冶南方根据工程总承包业务拓展的需要,构建以“研发管理委员会”为决策咨询主体,技术质量部为管理中心,事业部、专业化公司、专业室为研发主体的研发体系,形成“集中决策——统一管理——分层实施”的研发模式。

二是自主创新以项目管理方式运作,考核与管理更加到位。按照项目管理方式实施研发项目运作,按项目运作模式建立研发项目管理责任制,使自主创新的“软”指标“硬”化,明确了自主创新的责任、工期、成本,严格实施控制、考核及成本核算,加大责任,加强考核,有利于研发体系的正常运转。

三是发挥研发主体作用,整合资源高效利用。为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了冷轧、轧机、自动化等事业部,事业部目标明确,技术力量集中,具有自主经营权,为自主创新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创造了条件,这种组织形式不仅应对市场反映更加灵活,能够直接按照客户需求做好研发工作,同时缩短了管理链条,减少了内部摩擦,显著提高了组织的运行效率。

四是加大研发投入,营造重视研发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中冶南方抓住行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大技术投入,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基金,并通过积极申请政府科研课题,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2005年中冶南方研发投入达6000多万元,2006年预计投入近1亿元。同时借助有效的激励政策,让研发成果与研发人员的自身利益挂钩,极大地激发员工从事自主创新工作的热情。

五是加强技术合作,拓展研发领域。中冶南方打破行业界限、地域界限,根据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建立合作开发联盟、技术转让联盟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集成,加快了自主创新步伐,延伸了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链条,提高了自主创新的起点、水平和效率。中冶南方通过与高校合作,将自身技术优势与高校雄厚的理论功底、齐全的分析检验设施叠加在一起;通过与设备厂家的合作,将自身技术优势与设备厂制造与试验优势叠加在一起;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将自身技术优势与生产企业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结合;通过与国外一流企业合作,一方面购买、跟踪、研究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加快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加快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走合作研发之路,大大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了创新步伐。

2006年是中冶南方的“研发年”,将通过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将公司自主创新引向深入,使企业进入“创新—高增长能力—再创新—持续创新能力”的良性发展新时期。中冶南方在自主创新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作者: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新冶钢污水处理论文 篇3:

青钢涅槃

策划前言

这将是一次钢铁业的集体迁徙——全国39家城市型钢厂。将在“十二五”期间搬离城市,迁向沿海、沿边区域。放眼世界,也鲜见如此大规模的产业搬迁。

水污染、大气污染、产能过剩。这都是催生城市钢厂搬迁的倒逼因素,而其背后则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钢铁只是包括火电、石化、化工等在内的重污染行业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的搬迁。是这个行业寻求新的生存之道的一种途径。也已然成为一种产业现象,被议论与探讨。

面对搬迁。很多行业的企业也都忧心忡忡。担心“不搬等死。搬迁找死。”其实不然,搬迁既然不是简单的位移和复制,就应该视其为一种再生发展的机遇,从而找寻到正确的生存路径。

“一座城市的发展路程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转型期的城市尚且如此,亟须转型的城市钢厂又何尝不是。

对于在城市已经无法辗转腾挪的钢厂来说,从城市退出,也许才真正意味着海阔天空。

在39家搬迁的城市钢厂中。青岛钢铁公司是首批纳入搬迁计划的5家钢厂之一,其余4家是重庆钢铁公司、杭州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公司和合肥钢铁公司。2011年。国务院也将山东作为国内唯一一个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

对青钢而言,它的搬迁吸引着太多眼光,而它能否做好一个“循环经济的样本”,建成一个现代化绿色钢城。甚至能否成为钢铁行业搬迁的一个典型案例,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究。

城市钢厂的前世今生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传记作者彼得·克拉斯曾说,“每一块钢铁里,都隐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在中国,我们同样也可以对城市钢厂下一个类似的结论:每一家城市钢厂,都曾维系着一座城市经济的兴衰。

“很多钢铁企业都建在城市里面,有的还是先有了钢铁企业,才有了后来的城市。”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君庭说。这些钢铁企业的名称里往往带有城市的名字,因此也被习惯性地叫做城市钢厂,它们的出现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诉求,亦带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在乎的不是钢厂排放了多少污水和粉尘,而是它能生产多大的量,为国家贡献多大的产值,能不能手里也捧个“铁饭碗”。在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的钢厂就是“铁饭碗”,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和招待所等,设施齐全。那时,人们“挤破头”地要进这样的国企,但没有“关系”往往是“挤”不进来的。

56岁的张占孝对此记忆犹新。他的父亲张腾芳在青钢干了16年的保卫科科长,直到退休。张占孝正是接了父亲的班,才得以进入青钢,从销售工作干到如今的青钢钢渣综合利用加工厂的厂长和青钢废钢管理部的部长,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钢二代”。

张占孝1958年出生,青钢也正是在这一年成立,最初的名字是“青岛第三钢铁厂”。他见证了青钢的起起伏伏,而青钢走过的历史也折射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脉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后来,在前苏联的援助下,才建设了鞍钢、武钢和包钢等钢铁厂,并逐步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发展格局;此后,在国家“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下,钢铁工业便开始了“大跃进”,走上了追求产值和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机遇,国家对老的钢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并新建了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一批现代化大型钢企;1996年,我国钢产量(粗钢)达到10124万吨,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之后,我国钢铁业飞速发展;2005年,钢产量增长率曾一度达到30.42%;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钢企实现销售收入25735亿元,仅次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在我国39个工业行业的第二位。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国内钢厂带来过不小的影响,青钢就曾因为产品单一,销售不出去,差点“关门”。但危机过后,钢企很快便又陶醉于追求“速度与激情”的产业氛围,而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正是在2000年之后的这一飞速发展阶段开始显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钢铁企业并没有被“放任自流”。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相继出台了《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国家的调控政策似乎收效甚微。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犹如“雪上加霜”,整个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终于“暴露无遗”。

人们似乎在一夜间发现,工厂的仓库里堆满了生产出来、销不出去的钢材,供大于求的市场正在一点点掐紧企业的脖子,让它们喘息艰难,整个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在2012年已经低至可怜的0.04%。这一年,我国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98%。

“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个问题。”

“对本就步履维艰的钢企来说,去年重重落下的那根‘最后的稻草’,叫环保!”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污染和人们谈之色变的“雾霾”,让钢铁业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调查显示,2013年1月至5月,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17个城市有钢铁企业。如果再佐以2010年的数据,钢铁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占了工业排放量的9.5%、6.3%、9.3%和20.7%。

如果说,在过去拥有一家钢厂曾经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如今,它正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

搬迁是这些城市钢厂最后的出路,而“环保搬迁”也似乎是它们想要完成脱胎换骨的最后救赎。

搬出一个“循环经济的样本”

2012年12月31日,人们像过去一样,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之中。

这一天像每一个新旧年交替的日子一样平凡,但对于王君庭和他领导下的青钢而言,这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也是注定将会被载入青钢历史的一天。因为,这一天,青钢搬迁获得了国家批复。所以,这不只是新旧年交替的一天,还是青钢要完成“新老交替”开始的一天。

搬迁的批复一下来,张占孝就第一时间跑回家告知了父亲。这个退休多年,但总爱“打听”青钢新闻,看到关于青钢的新闻报道一字都不会漏掉的老人说出的第一句话是:“青岛市这个产业保住了,青钢有救了,青钢人有饭吃了。”尽管如今的青钢早已不再是1997年那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命悬一线”,它也坚强地“挺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这样的语重心长,暗含的是几代青钢员工的企盼。

搬迁,既不是以搬迁之名对现有企业的简单复制,更不是污染搬家。在王君庭眼中,青钢的搬迁就是要搬出一个“循环经济的样本”。

“企业要减少污染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靠减量排放,而减量排放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王君庭向记者描绘说,“搬迁到董家口之后,企业将不会有任何一根管道通向海里,做到了污水的零排放、零污染;水渣(炼铁的渣滓)不再像过去那样带着水拉出去,而是依靠先进的工艺,在车间内部完成,做到渣不出厂,再通过深加工,做成塑料、化工的中间体或添加物等产品,供给相关业态的企业;炼钢产生的尾气不会再排放到空气中,而是全部回收,用来发电,使自发电率由现在的13%提升至65%以上。”正是借助于污水处理中心、固体废物加工中心、热能供应中心、冷源综合利用中心等“四大中心”,青钢构建起了企业间的循环经济体系,并投资20.5亿元配套建设了15项重大节能环保工程。

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模式,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多。而循环经济所强调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则是以“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模式为导向,使工业建设与能源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在记者看来,青钢要创造的是一个钢铁建设的新型模式。这个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做到:主业突出,相关配套产业专业化。王君庭为这个目标所配套的方法是:不可控的绝对不做,可控的放开做。

“以前是我们(青钢)来运营和处理污水、脱硫、除尘等工作,环保部门来监督我们。现在我们的做法是,请国内粉尘或者脱硫最好的企业,找专业化的公司来运营,然后按照吨钢产量付钱给对方,所以就变成了他们来处理,我们来监督。”王君庭认为这既做到了专业化,又提高了效率。

在我国,青钢不是第一家这么运作的钢企,但却是最系统、最全面的。“我们主要是投资主流程,而辅助流程是为主流程服务的。主流程如果控制不了辅助流程,我们是不能做的。”王君庭并不担心企业双方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他们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海水涨潮涨上来的,而是双方共同追求效益和利润。”除此之外,青钢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借助于设备的大型化和装备的现代化,来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通过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加大硬件投资的力度。

事实上,作为一个总投资额高达164亿元的项目,青钢在环保上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

2013年10月10日,青钢与中冶赛迪、北京首钢国际、中治华天举行环保搬迁工程烧结、炼铁项目签约仪式;11月11日,与神雾集团签署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11月25日,北京利尔、青钢集团、青岛坤博签订城市钢厂环保搬迁石灰项目合作协议;12月17日,与中机国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瞳鸣环保有限公司、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就能源综合利用热电项目、环保除尘系统BOT项目和2x240m2烧结机烟气脱硫BOT项目签约……

2013年最后几个月接连不断的签约合作,只是青钢近几年来在环保搬迁投入上的一个缩影。据悉,青钢搬迁项目环保的总投资额约为18亿元,占整个搬迁项目总投资的11%以上。

搬迁不是空间位移,而是产业转型升级

卖一吨钢的利润可以买到什么?这个问题放在如今的钢铁业多半带有自嘲的味道。

几年前,卖一吨钢的利润约是1000元,在当时可以买到一部平板手机;放到2013年前11个月来看,利润只有4.2元,差不多是现在一斤鸡蛋的价格;如果只算2013年上半年的吨钢利润,最低时只有0.43元,只够买一个鸡蛋。业内人士坦言,如今炼钢不如卖白菜。

一边是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一边是新项目不断上马,我国钢铁业陷入“越治理越过剩”的怪圈。钢铁价格一夜回到20年前,昔日的“高富帅”如今沦落为“矮穷挫”。

陷于严重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已经“积重难返”,既然搬迁不能只做空间上的简单位移,那么借助搬迁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包括青钢在内的城市钢厂重生的机遇。

我国大规模的钢企集中搬迁发生在“十一五”后期,青钢的搬迁几乎是最晚的,之前有成功案例,亦有一些钢企不成功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国内一些靠几万亿元资金堆积的区域,当这些潮水般涌来的资金,又突然像潮水般退去的时候,原来的大产业构想和依靠集聚大型企业实现规模效应和影响力的想法也在瞬间土崩瓦解。除了大规模投资造成的高成本,这其中还有企业自身产品市场定位失误等方面的原因,而这都是“晚迁”的青钢应该吸取的。

青钢未来,路在何方?

“青钢将来的产品一定是要将我们的工艺和市场等结合起来,保留并升级原有的拳头产品系列,发挥多年来自身形成的优势。如果脱离了这个,那就相当于去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企业。青钢就不是搬家了,也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所以,在王君庭的规划构想里,青钢要走“高端差异化”的产品战略,使高端产品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到54%,产品出口比例提升到总产量的1/3,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通过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和内部管理系统的完善,寻求盈利模式的改变。

与那些动辄千万吨产能的“大块头”钢企比起来,青钢显得身材“短小”了不少,产能只有400万吨,以优特钢为主。但“浓缩的才是精华”,青钢的焊接用盘条钢、钢帘线、胎圈钢丝的国内市场份额,都排在全国第一位。“未来,钢帘线、胎圈钢丝、弹簧扁钢等的传统优势要保留,并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增加弹簧钢、齿轮钢、轴承钢、耐蚀钢等制造业所需的高端、优质钢材,同时开发机械、汽车、造船、海洋工程、风电、核电等行业的高端特种用钢。搬迁之后,青钢400万吨的产能不变,但特种钢的比例将由现在的15%左右提升至55%。”王君庭介绍。因为主产品的新定位和变化,青钢也将更名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搬迁后青钢将实现三大转变:由传统的粗钢生产企业向专业化优特钢生产企业转变;由钢铁一业为主向以钢铁产业为核心、多元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由单一钢铁产品生产企业向多元钢铁深加工制成品企业转变,深加工比例力争达到总量的1/4。”青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铁牛认为,青钢要实现“三大转变”,实现成功搬迁和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这几个目标:吨钢投资成本要低;新区新的钢铁运营成本要低;产品档次和竞争力要强;循环经济能源利用的水平要高;环保水平和履行社会职责的水平要高。

一个循环经济的样本,一个钢铁建设的新型模式,以及对发展思路、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脱胎换骨的改变,加在一起便是青钢描摹的未来:打造一个“技术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绿色钢城。

最后的机会

受繁殖、觅食和气候变化等需要,动物界经常会出现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我国大量城市钢厂在“十一五”后期,开始了从城市市区向沿边、沿海等的城市郊区地带的大规模搬迁。约39个城市钢厂,近2.28亿吨的产能,这被认为是“自抗战时期以来,中国钢铁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迁徙。”它们的“迁徙”也跟动物界类似,是一种被动的生存需求。

事实上,早在2003年,青钢就有了搬迁的计划,只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关批复,直到2012年2月才正式启动了环评。“2002年至2006年,其他钢厂的发展都比较快,很多年产100万吨的钢厂都借助这几年的发展,将生产规模提高到了千万吨,而青钢在这一时期一直发展得比较慢。”刘铁牛觉得,如果青钢早一步搬迁,“兴许还会多赚两年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青钢搬迁的时间是晚了一点,但似乎晚的正是时候。过早搬迁的企业,没有对行业严重产能过剩的充分预估,如今反倒进退维艰。而青钢在钢铁行业充分暴露问题之际,启动搬迁,却恰可以在市场和现实面前,更清晰地决策未来的发展走向。刘铁牛认为,青钢抓住了这最后一个机会。

不搬迁,城市钢厂将会受困于狭小的城市空间,无法辗转腾挪。一旦搬迁,将需要巨大的投资成本,迁入地的选择也需要仔细考量。

我国钢铁工业“北重南轻”,东南沿海对钢材的需求量很大,而环渤海地区近4亿吨的钢铁产能中,50%以上的产品需要外销,便捷的物流将会降低钢企成本。因此,钢铁生产地与钢铁需求地应该有一个距离上的匹配。

董家口,这个有着千年琅琊文化,并与秦皇岛长城有关联的区域,如今已超脱文化的勾连,成为承接青岛东部城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心区传统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未来,董家口港区还将是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据刘铁牛介绍,青钢也曾考虑过其他区域,但最终选择了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厂区离董家口港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只有4公里,并且已筹建了青钢专用矿石泊位和钢材发运泊位,而且有着更优化的销售半径。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曾说,钢厂搬迁通常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城市发展让你搬,你在那儿根本呆不下去了;二是,要有钱搬;三是,要以人为本,不能搬得太远,不然人员问题解决不了。

青钢也正是为了解决人员安置问题,规划建设了“青钢小镇”项目。这个可以“背山面海望琅琊”的搬迁配套生活区,距离新厂区只有约15分钟的车程。它的建筑设计在结合“欧洲现代都市”与“欧洲古典小镇”的建筑语言的同时,传承着青岛传统的城市建筑文化。

这样的配套生活区搭配零污染、零排放的新厂区,人们也许很难想象未来青钢的全新景象。它不再会像过去的钢企一样留给人们“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也不再会让人们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怨声载道。没有了飞扬的粉尘和浓浓的白烟,变得洁净而绿色。紧邻碧海蓝天,掩映青山绿水,人们也许会感叹:这还是钢企吗?但这正是青钢未来的景象。

2014年的春天已经来了,但没有人敢断言这会是钢铁行业的“春天”。青钢真正的搬迁动作,也将在这一年开始实施,人们期待它的“凤凰涅槃”。

作者:宋鑫陶

上一篇:消化系统解剖学论文下一篇:停车场结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