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解剖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目前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都使用的是各专业通用教材,基本是临床专业解剖学的缩印版,急需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对解剖学教学适当改革,使其更好的为护理专业服务。【关键字】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第一篇:解剖学论文范文

解剖学教学的科技改革

摘 要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医学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高科技教学手段相结合,完成解剖学教学的科技改革。

关键词 多媒体;微课;3D打印;医学影像技术;三维计算机;数字人体模型;虚拟仿真;解剖学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of Anatomy Teaching//LIAO

Jun, XIA Xing, HE Qian, CHEN An, LI Xinhua

progr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techniques,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advanced teaching ideas with high-tech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echnical reform of anatomy curriculum should be proceeded.

Key words multimedia; micro course; 3D printing model;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body model; virtual reality; anatomy

1 前言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医学专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医学研究拓展和深入的重要保障。课堂讲授的传统解剖教学模式,填鸭式讲授下的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在知识内容接纳程度及应用能力上存在不足。因此,解剖学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和探索。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高科技教学手段结合,能增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 解剖学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多媒体及微课技术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与课堂教学结合。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软件能更好地将文字、图片、声音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专业术语约占整个医学术语的1/3,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辨结构和记术语。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疲倦。解剖學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将结构知识点以图片形式展现,使形态结构更为直观,重点突出。但是,多媒体课堂演示的程序性和刻板性的缺点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1]。

为增强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始重视训练和考核学生的能力,强化课堂知识的掌握。为更好地实现教学反馈,教师通过交互平台完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解答,通过练习提交进行过程评价,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CAI网络教室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针对美国德州、纽约州、密歇根州等各州医学院校学生及教师的调查表明,97.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神经解剖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2]。解剖教学的多媒体应用是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已逐渐被师生广泛接受,多媒体制作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文字精简,图片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课教学开始流行。以流媒体的形式展示围绕某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被称为微课。微课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是一种微型的教学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时长设计一般为5~8分钟。解剖学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模式,对课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微课依靠网络条件能更快地传播共享信息。解剖学微课可以通过教师讲述、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模式呈现,着重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如微课讲解肝内外胆道,依据胆汁生成及排出通道,从形态结构到功能及临床病症视频展示、解析说明,使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微课教学,将解剖学复杂的知识分解成重点突出的教学片段,支持课堂授课的知识强化及课后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解剖学多媒体及微课教学符合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这一技术在医疗、建筑模型、汽车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基于医疗检测的人体3D扫描,按局部分割,再通过3D打印机进行打印,可获得人体包括四肢、胸腔、腹腔、头部、颈部等逼真的打印成品。2011年以来,3D打印的外科应用在颅部、口腔颌面部和心胸专业中占比较大,而关注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打印技术、打印材料及时间、成本[3]。传统的解剖尸体标本会因储存方法不当导致器官变形,影响教学效果。目前,3D打印的解剖教学标本模型结构清晰细致,制造过程中主要使用树脂和塑料并加入色彩,模型的质地和颜色与真实器官非常接近。3D打印技术制作的标本模型适用于解剖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具的来源及教学方法改革是解剖学教学工作者探索的重要内容。

传统实验教学中使用的解剖模型粗糙失真,防腐剂浸泡标本容易变形,实践操作时防腐剂的接触直接危害教师和学生的健康,解剖标本制作和维护成本高,而且初学者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些都是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及断层解剖实践教学需要,对3D打印解剖学教具精度的增加、打印材料的改进提出更高的要求。局部解剖学重点突出解剖操作,3D打印解剖学教具如果能在材质及细微解剖结构上达到学生动手操作标准,有望逐渐取代传统的解剖学教具。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是通过影像技术方法为医学服务的学科,包括放射、B超、彩超、CT、核磁共振等技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超声影像是指通过高科技电子工程技术对超声波发射、接收、转换及分析、处理,对人体软组织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显像。人体结构的无创显现可以通过以上技术来实现。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断层解剖学及医学影像学等同样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超声影像及放射技术因通过不同原理显影人体各部位器官结构,因此作为解剖辅助教学的有利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超声影像及放射各器官图片进行辨认。如在讲授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骺软骨知识点时,可以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长骨X光图片进行比较教学,讲解骺软骨位置及显影特点。讲授病理状态下超声影像及放射显影的结构变化,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的掌握程度,又能拓展临床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改革调查中,108名大学一年级医学生尝试接受甲状腺知识点超声影像教学,其中87.0%的学生反映学习过程简单易懂,90.2%的学生评价教学方法有效[4]。放射及超声影像技术可获取大量数据,通过三维软件技术重建三维图像,为医学教育及医疗诊断提供更先进的方法和手段[5]。

三维计算机数字人体模型与虚拟仿真技术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利用二维切片图像重建三维图像模型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技术。通过CT及磁共振技术收集活体二维的连续、完整、细致的图像数据,能重建更加真实的三维图像模型[6]。

从课本上的插图、解剖图谱到课堂教学的手工画、挂图、幻灯片,解剖教学视图可以帮助学生辨认和记忆结构名称。

二维图片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实验课后反映即使解剖结构在图片上能准确辨识,而在实物标本或模型上仍然辨认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二维图像与三维立体结构间存在较大差异。二维图片只展示一个切面,因此,在识别这类图片时需先确定这张图片所在人体空间结构中的具体方位。这也是形态结构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而三维图像模型可直接展示立体空间构造,直观易懂。计算机人体模型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程式化模型到80年代的体素模型及可变性边界表述模型的进阶。全世界各研究团队通过收集解剖学信息数据制作三维模型,开发新型软件。目前,医学人体三维模型已经应用于解剖、生理、针灸等形态学教学。

虚拟仿真(VR,Virtual Reality)技术作为游戏开发软件为大家所熟知,其实用于解剖学教学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在解剖结构及功能的呈现上,VR显示出很大的优势[7]。人体各器官结构毗邻及空间相互关系非常复杂,是解剖学习的重点和难点。VR技术可以实现解读人体复杂机构的状态,通过VR头套式设备完成试听体验。目前,三维技术主要通过三维计算机模型实现,在空间结构展示及直观性感受上不及虚拟仿真眼镜及耳机。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另一个缺点是立体空间成像的深度无法达到。但也有研究者提出,VR演示时信息量过大,初学者短时间内的学习成效不明显[8]。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更能接受通过文字及理论推理而来的新知识,VR则要求具有较高的视觉空间能力。因此,教学需结合使用三维计算机模型与虚拟仿真技术,而VR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应针对不同学习对象,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难度,这也是对VR技术实际应用的挑战。

3 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解剖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解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而解剖学教学手段的改革紧跟科技前沿:结合多媒体及微课教学,使解剖学理论知识讲述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运用3D打印技术改良解剖学实验教学教具,不断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医学影像技术中超声影像及放射技术辅助教学,结合临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科技重建可视三维立体人体模型,虚拟仿真技术将学生的解剖知识学习结合视、听感受,使纸上谈兵般的理论学习变成跃然眼前的真实体验。解剖学教学改革旨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医疗工作者。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打开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Chapman C M, et al. ATLAS-plus: Multimedia Instruc-tion in Embryology, Gross Anatomy, and Histology[J].Proc AnnuSympComput Appl Med Care,1992:712-716.

[2]Gould D J,Terrell M A,Fleming J. A Usability Studyof Users’ Perceptions Toward a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Tool for Neuroanatomy[J].Anatomi-cal Sciences Education,2008,1(4):175-183.

[3]Hoang D, Perrault D, Stevanovic M, et al. Surgicalapplica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 how to get started[J].AnnTransl Med,2016,4(23):456.

[4]Carter J L, Patel A, Hocum G,et al. Thyroid glandvisualization with 3D/4D ultrasound: integrated hands-on imaging in anatomical dissection laboratory[J].Surg Radiol Anat,2017,39(5):567-572.

[5]Fenster A, et 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scanning[J].Interface Focus,2011(4):503-519.

[6]CAO J, et al. A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visuali-zation model of cervical nerves in a healthy person[J].中國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13(20):1829-1836.

[7]Yammine K, Violato C. A meta-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ies in teaching anatomy[J].Anatomi-cal Sciences Education,2015,8(6):525-538.

[8]Luursema J M, Vorstenbosch M, Kooloos J. Stereop-sis, Visuospatial Abi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in Anatomy Learning[J].Anat Res Int,2017:1493135.

作者:廖君 夏兴 何倩 陈安 李新华

第二篇: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思考

【摘 要】目前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都使用的是各专业通用教材,基本是临床专业解剖学的缩印版,急需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对解剖学教学适当改革,使其更好的为护理专业服务。

【关键字】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

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解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培养护生的临床操作能力。目前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大多为多个专业通用教材,并且主要以系统解剖为主,内容多而全,这些内容虽然可以为临床护理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突出,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而使得解剖教学不能更好地贴近护理这一特殊的专业。解剖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校解剖教研室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试点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进行阐述。

1 现行教材情况分析

解剖学教学内容一直是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简单修改缩印后,供中职各专业使用,很多内容相对护理专业偏多或者不实用。目前我校护理专业使用教材为《解剖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大部分知识点删减了高深繁琐的内容,使难度大幅下降,穿插趣味性学科知识点和临床案例,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本教材编写方向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使用,不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解剖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不够系统和严谨,存在不少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得极少或根本用不上的情况。而护理专业更注重人体整体结构的把握和常用穿刺、注射等局部结构的掌握,在教材中并没有突显。因此,本教材在实际内容上与护理专业教学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2 教学内容改革

护理专业的解剖学内容改革应特别注重教学内容应紧密适应临床护理需要,在目前所用教材基础上,应该在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有所取舍,有的内容应有所侧重,有的内容应有所精简,取舍的原则要侧重护理专业特点,突出培养全科护士所需要的人体解剖学知识。

2.1 解剖学基础内容的取舍

解剖学教学要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适当删减和压缩对护理专业来说不重要或运用较少的内容。因此我们每一位解剖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护理专业特点,清楚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大致内容,才能在对解剖学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作出精准的删减。如运动系统中简明扼要讲解骨骼形态位置、常易损伤的骨连接和穿刺常用部位骨骼肌,重点突出骨性和肌性标志,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准确判断血管、神经走行和器官位置;脉管系统中讲清楚血液循环途径,删减细小动静脉和淋巴系统部分内容,对于临床动静脉穿刺常选取的血管、肝门静脉系作为重点内容,详细讲解走行、动脉分支或静脉属支;神经系统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删减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核、周围神经系统分支和神经传导通路等过深的内容。始终以护理专业特点为导向,通过删减解剖学基础内容是教学内容得到优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地学习。

2.2 引入部分局解内容

中职护理专业开设的解剖学基础课程由于受课时影响,大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部分骨性、肌性体表标志提出后,对其临床意义一带而过,使知识点内容不完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如:在讲三角肌时可增加三角肌内注射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至三角肌;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穿插三角肌注射时针尖勿向前内斜刺,以免伤及腋窝内的血管及臂丛神经,在三角肌后区注射时,针头勿向后下偏斜,以免损伤桡神经。在脉管系统增加穿刺内容,同时根据解剖特点讲解穿刺特点及注意事项。如:头皮静脉穿刺术,头皮静脉管壁被头皮内纤维隔固定,不易滑动,且无瓣膜,正逆方向均可穿刺,同时由于头皮静脉固定在头皮纤维隔内,管壁回缩能力较差,穿刺完毕要适当压迫局部,以免形成皮下血肿。在生殖系统增加导尿术、阴道后穹窿穿刺术、膀胱穿刺术,使学生准确掌握内脏器官毗邻,同时学习男女生殖系统的差异。如:男性导尿,先要将阴茎向上提起,使其与腹壁成60°角,消除尿道耻骨前弯,在插入7-8cm时,由于有尿道陷窝的存在,需轻轻转动导尿管。

通过部分局解内容的穿插,,知识点覆盖范围增加,所学内容有所延伸,使解剖学内容与临床护理操作有机结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突出了护理专业的解剖学特点,为护理专业学生今后地学习,打下丰富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

3 教学时间分配改革

解剖学是一门典型的形态学,不能脱离实际而光背理论,学生在实验室只有文、图、物密切相结合进行学习,才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剖学基础》教学大纲计划共108个学时,期中理论学时68,实践学时40。课时安排停留在以集中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不能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观察实体,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压缩大纲中的理论学时,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时间,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理论学时改为46,实践学时改为62,使学生都能直观的看到各个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结合临床应用的知识,及时掌握所学内容。

4 教学方法改革

4.1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解剖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完全由教师讲授的“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法,变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有更多的自修和讨论机会的启发式的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认真解析解剖学教材,把基本概念、器官的位置毗邻和血管、淋巴管分布及神经分布关系,解剖学和护理专业其他基础课联系、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确定为解剖学学习的主题,制订出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而成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单元学习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各种方法去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知识。如:在呼吸系统学习中,设计问题为“气管切开术选择何部位,到达气管要经过哪些层次结构?”;脉管系统学习中,设计问题“股静脉有何结构特点和重要毗邻,对深静脉穿刺有何影响?”,“小儿头皮静脉走行特点,穿刺注意事项?”。教师通过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要点,并把各要点联系起来,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启发了学生思维。同时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技巧,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先进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4.2 充分利用實验室

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教学中应该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实验室完成,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辨认人体标本、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实验课经常遇到学生拿一个标本翻来覆去的看,当老师问学生本次实验课观察哪些解剖结构,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样实验课目标不明确,漫无目的的看标本,实验课效果较差,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每次实验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课要干什么,掌握什么,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4.2 重视各种辅助教学设备的应用。

辅助教学设备包括挂图、多媒体等,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些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并可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分析和记忆能力。

作者:刘军鹏

第三篇:浅谈局部解剖学教学体会

摘 要:局部解剖学的主要学习手段是对人体标本进行解剖和观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来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通过理论指导下的解剖操作,医学生掌握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形态学基础,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积累,总结了几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 教学体会 PBL教学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桥梁,它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影像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求医学生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学习局部解剖学,掌握各局部区域层次结构、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与毗邻,以及临床意义。学好局部解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医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1 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

“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最高称谓,他们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无私献身的精神,深受医药卫生院校广大师生的崇敬。自从笔者学院成为武汉市红十字会指定的遗体捐献接受单位后,我们解剖科室成立了遗体捐献接收站。科室老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全天待岗接收捐献遗体,主要供临床以及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无言良师,在局部解剖学教学开始前,我们要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在教授学生解剖知识的同时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局部解剖学第一次课堂上讲述这些遗体的来之不易。捐献者及其家属冲破中国传统世俗观念的束缚,无偿捐献遗体以供我们教学和科研。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将感染每一位医学生们,使他们满怀敬畏之心去认真学习解剖知识。在正式解剖操作前,我们要求全体师生身穿白大褂,面对大体老师静默3min,并诵读解剖学誓词: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正心躬行,追深辨细;德彰术精,修成大医。在最后一次解剖操作完成后,要求学生对遗体进行缝合,举行鞠躬告别仪式,感谢大体老师无言的教导。

通过以上的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解剖操作,不辜负大体老师的崇高善举。

2 教学内容的设置

随着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科室接收的遗体大大满足了现有的医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需求。因此,我们科室在局部解剖学教学内容设置上做了以下几点改革:(1)在教学大纲上,局部解剖学课程由重理论的56学时(40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改为单纯的64学时实验课。摆脱了局部解剖学早期纯理论加视频教学的模式,完全转换为实验教学,按照一具大体老师配比14名学生,满足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操作的需求。通过边解剖,边观察,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以及层次和毗邻关系,为后期学习临床课程和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打下良好的解剖基础。(2)教学进度安排没有简单地依从教材由头至足,即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区、上肢到下肢的順序依次讲解来安排,而是根据实际的解剖操作从脊柱区、上肢和下肢后面开始解剖,然后再翻转大体标本进行上肢和下肢前面解剖,最后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盆部的解剖操作。这样设置的优点是为了后期开展游离标本的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知识,自行设计解剖学标本。老师根据学生制作的标本,来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借此进行解剖操作考核。

3 PBL教学的探讨

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时要紧密结合临床应用,注意推演所解剖的人体各部位器官结构和毗邻关系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在2014级临床医学生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的教学模式切入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疾病的发作部位、标志性结构、常见手术入路和手术易损伤结构等。从教学效果上来看,PBL教学是“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模式,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的协同能力。

PBL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参与的学生为大二的学生,只学过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这些基础医学课程,缺乏药理学、诊断学、影像学和外科学等相关临床知识。那么在临床病例的编写和问题设置的难度上不能偏重于临床,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病例问题要紧密结合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内容,将局部解剖学和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关联在一起,让学生利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同时,在PBL实施中,老师具有多重身份,是学习者,是引导者,也是管理者[1],这对教师的授课技巧和专业知识背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在每一次PBL开课前,科室老师要集体备课,参与病例的编写,讨论问题大纲,也邀请其他科室的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4 在线课程的建设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3],国内外高校已经开展了大量慕课建设,以供学生在网络上随时进行各个课程的在线学习。

现阶段局部解剖学传统教学存在的难题,如学生难以对人体结构建立起良好的空间想象;现行课本与图谱上的插图直观性限制;知识含量大而学时有限等。为此,作者在科室老师和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利用最新的3D人体建模软件和思维导图软件建设“局部解剖学”MOOC,将平面解剖图转变为3D立体模型,并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知识结构图总结。以下肢这一章节为例,把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踝和足的知识点制作成简短的教学小视频并配以相应的文字和解剖图,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一本行走的局部解剖学视听教材。同时还附带下肢系统解剖学知识复习、下肢临床病例分析、下肢解剖操作视频、下肢图书推荐和下肢章节测验。

“局部解剖学”MOOC在2016级和2017级临床专业学生中开始实施以来,起到了翻转课堂的作用,学生座谈中得到一致好评。其教学优势如下:(1)学生可以不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反复观看教师教学视频和课件,加深知识记忆和吃透教学难点;(2)在线开展章节测试、解剖标本考试和布置实验报告,实现无纸化办公,教师在手机和电脑终端进行批改;(3)学生以解剖操作小组为单位上传局部解剖操作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全班教学操作讨论和评比;(4)借助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即超星公司学习通APP,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解剖问题,学习通APP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知识沟通的新媒介。

局部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基础医学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有必要对局部解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才能高效地完成局部解剖学的教学任务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实践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樊洁,欧阳思维.PBL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中的初步运用[J].解剖学研究,2017(5):401-403.

[2] 张丽红,章培军.“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8,24(3):336-338.

[3] 王鹏,柯文丽.慕课在国内外的发展与运行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51-52.

作者:何婷

上一篇:现代工艺论文范文下一篇:语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