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视觉符号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16

关键词:东巴文化;符号特性;五感符号;设计价值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128-02符号是一切文化意义的表征,是综合感官的体现。文化符号是用具体感官感知到的形象来表达文化内涵的实体,是外在形式与内在意义的二元统一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典型视觉符号饮食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型视觉符号饮食文化论文 篇1:

以食为媒:饮食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摘要】在符号溢满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博弈实则是符号博弈。作为有着独特意义且优势明显的符号,饮食文化的普世性、地域性使之与国家形象有着天然的紧密连接,具有增进情感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功能,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最佳突破点。以食为媒,挖掘特色文化符号,整合多种渠道,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打破壁垒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为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饮食文化;国家形象;建构;传播;符号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浪潮下,增强国家软实力已成为各个国家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课题。随着形象理论(imagetheory)逐渐丰富,各类话语谱系指向一个共识,即一个国家如何在国内与国外投射它自身的形象,业已成为国家力量在象征领域的关键元素。[1]

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恩·博尔丁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的结果,是一个结果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2]。李智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通过交往互动而被对象国赋予的一种身份表达、折射”[3]。因此,国家形象的竞争可以理解为本国和他国之间互动交流而产生的身份表达的博弈,反映了“自我”和“他者”的互为主体或主体间性。同时,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不断塑造和传播的动态过程中。在这场博弈中,对可供表达信息和构建形象的符号的挖掘和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跨文化信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易遭遇符号障碍,与文字符号、视听语言符号相比,饮食文化符号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指出,中餐、中医药、武术仍是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其中中餐以55%的支持率占据榜首。[4]

“美食无国界”,食物和国家形象认知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则。作为最贴近大众生活又极具民族特色的符号,它具有多重意义表征作用和明显的传播优势。在研究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建构中,以“食”为“媒”,寻找借助飲食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地位,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饮食文化里的国家形象

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宣称:“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5]中国崇尚“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食物是百姓生活的第一大事,是礼治之始,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纵观历史,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中国的国家形象是不断变化的,这种认知的差异往往与食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古丝绸之路上与中国茶叶一起被传播的,还有中国的茶文化和国家形象。法国汉学家安田朴在《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中谈道:“当时中国给世人的形象是神秘而富饶的。”[6]英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经济学名著《国富论》中描述中国的时候谈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富饶、最有修养、最勤劳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7]由茶叶交流触发的茶风传播,曾让全世界见证了这个东方古国的繁华和文化输出强国的国家形象。

食物匮乏带来的生存危机也是国家形象危机。“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农民起义,无论其范围的大小,或时间的久暂,实无一不以荒年为背景,这实已成为历史的公例”[8]。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食物这一符号展现了骄奢腐朽、岌岌可危的唐王朝。在饥荒频发的中国近代史上,旧中国的国家形象黑暗落后,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显得软弱无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饮食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饮食文化正逐渐走上国际舞台与世界对话,食物所代表的国家形象也随之被建构和传播。当前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如何借助饮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构建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符号化及意义建构

(一)饮食文化的“符号化”价值

在人类社会中,每一种实用物都是一个“物—符号”的双联体。现代符号学奠基人之一索绪尔将单一符号分成“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在符号学家恩斯特·卡希尔看来,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人是符号的动物”[9]。“各种符号形式的生成,构成了人类精神成长的历史”[10]。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是在国际视野下赋予某个国家以某种意义的符号行为,它需要方方面面的符号活动来推进其意义的产生和感知、传播和接受,是一种符号的艺术。

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谈道:“当今时代我们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化巨变,社会的各种符号空前活跃,当代文化迅速冲进一个‘高度符号化时代’,甚至出现了‘符号溢满’。”[11]如何在泛滥和激烈的符号竞争中,挑选出适合建构国家形象的符号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远古时期的茹毛饮血到燧人氏钻木取火烤熟食物,再到如今遍布全球的各式菜系,饮食活动已经从一种纯粹的生物属性本能进化成一种文化行为。食物也早已超越果腹功能,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含义,且潜移默化地传播和建构了其所代表的国家形象。

地域、性别、阶层、情感、记忆、认同,饮食文化逐渐被赋予“意义”,具有明显且具体的文化特征。与文字、语言、影像等一般的文化符号相比,饮食符号有其自身的优势:

(1)使用频次高。吃是人的生存政治,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活动。符号只有在不断的互动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传播价值,但我们对其媒介功能的发掘远远不足。

(2)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从全球的四大菜系,到中国的八大菜系,再到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餐食,不同的饮食符号代表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和变迁,每一种菜系都有深深的民族烙印。

(3)具有凝聚功能和强烈的情感连接。人们对本国或本民族的饮食味道往往有着强烈的感情,逐渐内化成一种历久弥新的习惯和记忆。

(4)全感体验,更易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味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是一种高度卷入的深刻体验,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5)传播障碍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形象构建的效果,饮食文化符号传播门槛低、阻力小、路径短,可以跨越语言、地域和民族,是易于传播的文化符号。

(二)饮食文化的意义建构及其功能输出

“向现代转型的国家里共存在六种危机,即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权力渗透的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以及分配危机,而其中第一位也是最基本的危机就是国家认同危机”[12]。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制造认同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诉求。如果一个国家缺少认知主体对本国的稳定认知或牢固想象,那这个国家在建构清晰稳固的国家形象时,就显得尤为困难。

饮食文化作为“携带意义”的符号,在情感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四个维度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一种由微观到宏观,由表层到深层的逻辑递进关系,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美味符号和鲜活表达。

(1)增进情感认同。《礼记·礼运》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人们的饮食活动尤其是中国人的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维持生存的物质功能。食物通过不断参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尤其是“仪式”“节日”等特殊场景的具体和强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义表征。

在中国的传统仪式中,总伴随着某些特定食物来传情达意。例如中国人的“人生八礼”离不开具有仪式性的饮食活动,满月酒、红鸡蛋、长寿面都是与潜意识有关的象征符号;重要的节庆活动,也离不开食物的参与,无论是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还是除夕的饺子,每一个节日食品都附加了文化、历史与情感价值。

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讲道:“社会记忆是通过纪念仪式与身体实践两个形式来保持和传播的,具有仪式性的饮食行为在这里成为塑造集体记忆的典型行为。”[13]通過习俗和节日的互动,饮食文化被人们不断解码、重组,内化成一个群体的文化特质,让个体获得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的同时,成为维系国家文化根源和归属感的集体记忆,也反哺和建构了饮食符号在文化想象中的意义。

(2)增进身份认同。看到饺子就会想到中国,谈起披萨就会想到意大利,吃着汉堡就会想到美国。法国社会学家费席勒曾经说过,“食物是我们身份认同感觉的核心”[14]。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曾在《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写道:“告诉我你吃什么,那么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谁。”

饮食是身份认同的载体,即使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饮食仍是一种不依赖地缘基础的文化符号,它以最传统的方式,区别对方识别自己。不同国家、族群、社会阶层在饮食活动中,其食材偏好、烹饪方式、食用方法都各不相同。明显的差异性是族裔特征的物质基础,食物的千差万别使人们塑造出具有群体凝聚力的共同记忆,通过记忆产生身份认同。不同的个体与群体将他们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注入饮食活动中,使其成为展开社会关系的场所与身份认同的标识。

在“离散情境”下,食物的身份认同作用尤为突出,少数族裔需要某种文化符号来强化个体对国家身份和族群身份的认同。电影《推手》中,朱父在儿子美国家中因为饮食习惯的不适应,而引发的与洋媳妇的一系列冲突,展现了离散情境下人们通过饮食符号来增进身份认同的强烈需求。

(3)增进文化认同。饮食是文化变迁的缩影,是价值观念的表达。日本作家宫崎正胜在《餐桌上的世界史》一书中谈道,在长达500万年的历史中,随着人类社会不时出现的巨大转变,往往会衍生出新的食材圈。若能了解各种食材是何时以及如何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能通过餐桌深入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15]

饮食文化作为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象征符号,常常发挥着涵化作用。外来文化的输入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但食物则不同,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是最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媒介,发挥着影响人们理念、态度、价值观的效果。食物的接近性、文化性、亲和力,比任何宣讲都来得直接且悄无声息。美国的麦当劳和星巴克,通过汉堡和咖啡把美国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的饮食交流总是潜移默化地被人们接受,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节日风俗、信仰宗教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影视作品中的饮食符号,也发挥着增进文化认同的作用。例如韩剧《大长今》的热播助推了“韩流”和韩餐的风靡,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起了观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范本。

(4)增进国家认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两种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有可能发生情感或评价的迁移。按照情感迁移原理,如果人们对某种饮食文化产生情感和认同,则有可能将饮食文化带给他们的感受形成刺激的泛化和同化,转移到对国家形象的认知评价中。

从古至今,食物常常作为政治关系的纽带,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春秋时期,朝聘和盟会是各国间主要的外交方式。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烤鸭外交”“茅台外交”和“乒乓外交”被称为周恩来总理的三大外交策略,周总理曾先后27次以烤鸭宴请外宾。中国美食在外交事务中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文化和国家形象,增进了国际社会对国家形象的认同。

除了外交场合,社会大众是饮食文化的主要消费者和传播者。《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指出,79%的海外受访者体验过中国饮食文化。如果国内外的认知主体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深刻的了解和喜爱,也会增进民间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

建构主义理论让我们认识到,国际体系不仅是一种物质结构,更是一种在不同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结构。在这种交往互动中,饮食文化符号不断发挥意义表征作用,情感认同是动力、身份认同是基础、文化认同是核心,共同促进了对国家的认同,使国家形象在主体间的互动中不断强化、形成共识。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饮食文化来建构国家形象

(一)求同存异,保护饮食文化多样性

心理学上的认知相符理论指出,人们在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保持自己原有的认识趋向,下意识地使获得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保持一致,而回避、抵制与原有认识不一致的信息。当人们接收到有关国家的新信息时,总是下意识地使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保持一致。[16]认知相符理论中的“既有印象”表明,当认识主体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形成稳定态度后,这种态度可能是难以改变的。

法国大餐、日本寿司和韩国泡菜等都较早申请了非遗名录并得到立法保护,加上多渠道传播,这些饮食文化符号也随之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其代表国家形象的先觉记忆。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和大量的传统特色美食,例如佛跳墙、六味斋、成都糖画等,但在国际视野下建立起具体认知和稳定先觉记忆的美食符号寥寥无几。一旦面临文化符号的抢夺,就会处于被动局面,例如曾经发生在中韩之间的端午节之争,中日之间的麻将之争等。

保护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是在观照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集体的文化记忆。因此挖掘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饮食符号,充分发挥其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功能,尽早树立象征国家形象的先觉记忆,对建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共同参与,搭建多层次“谱系化”的饮食文化传播机制

公众对于自身感知范畴外的事物,需借助传媒构建的符号世界。[17]媒体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主要舆论场,对于扩大本国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增强各国媒体对本国形象“他塑”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提升在国际社会的话语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以及以美食为切入点的综艺节目《中餐厅》等的热播,证明了在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美食对于文化认同和国家形象建构的深刻意义。同时,在海内外新媒体平台收获了大量粉丝的美食自媒体创作者“办公室小野”“李子柒”等,为国家形象的建构和文化输出创造了新鲜活力,打开了新的方式和思路。

(三)产业化推进,打造饮食文化“超级符号”

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就像国家形象的“超级符号”,是国际社会了解国家形象的重要终端。美国国家形象的良性构建,很少是通过政府渠道、官方模式的强硬传播,而是通过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畅销小说、饮食、服饰、艺术作品与创意设计等表现形式,巧妙地展现美国世俗文化。[18]

饮食符号传播优势明显,具有涵化作用,能增进人们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心理学的晕轮效应指出,如果认识主体能认同甚至追逐某个品牌,就会对该品牌“爱屋及乌”进而产生对所属国家的偏爱。迪士尼的文化帝国以一只米老鼠为起点,开启了影视产业、传媒网络、主题公园、线下零售等轮次收入模式。美国在全球的连锁餐饮门店总数已逾10万,肯德基、汉堡王等品牌作为饮食文化的“超级符号”,在全球的强大网络中助推了美国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传播。然而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中国对超级符号的占有率仍处于劣势地位和“失语”状态。虽然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但目前还没有世界级的文化IP和国际化的餐饮品牌。

因此,应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有利于建构国家形象的饮食文化“超级符号”,全面推动有中国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品牌“走出去”。可以从影视产业、餐饮行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推进产业化发展,进行饮食文化“超级符号”的营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为国家形象的建构发挥积极作用。

(四)以“食”为“媒”,用交流破除壁垒和误读

美食能增进国家认同,在外交场合,是展示国家文化和形象的重要媒介。因此,国家应重视和弘扬美食外交的积极价值,研究美食外交的具体策略。同时,以小切口传播大文化,借鉴“烤鸭外交”等外交理念,塑造有识别度和文化内涵的外交美食,打造体现国家形象和文化精髓的国宴菜单。

同时,国家形象的误读也与民间信息交流的不直接畅达有一定关系。在去中心化时代,民间交流应得到重视,与官方的美食外交活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例如借助美食文化主题活动、美食贸易平台、有国际影响力的美食文化论坛等,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推广国家形象,由此释放出文化的渗透力和号召力。以美食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和认同,破除壁垒和误读,建构和传播优质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处于一个不断被塑造和传播的动态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有益媒介和符号,应该对其高度重视、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多层次、全方位地建构良好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增添力量。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平台项目“站在风口的新媒体先行者:国内短视频自媒体发展调研报告”(项目编号:2017—XWXY—03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路璐.中国梦视阈下的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J].学海,2014(5).

[2]刘朋.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分歧与区隔[J].亚洲传媒研究(2008),2009:124.

[3]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5.

[4]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解读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712211714391525&wfr=spider&for=pc.

[5]讓·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厨房里的哲学家[M].敦一夫,付丽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3.

[6]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M].耿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9.

[7]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8]邓拓.邓拓文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106-107.

[9]恩斯特·卡希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

[10]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2]白鲁恂.政治发展的诸方面[C]//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Paul Connerton.How societies Remembe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封底.

[14]Claude Fischler.Food, Self and Identity[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988,27(2).

[15]宫崎正胜.餐桌上的世界史[M].陈柏瑶,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16]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4.

[17]杜江.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多维度实证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9).

[18]崔莉萍.关于引导传统节日传播国家形象的策略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2(9).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编校:王志昭

作者:张楠

典型视觉符号饮食文化论文 篇2:

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五感符号研究

关键词:东巴文化;符号特性;五感符号;设计价值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128-02

符号是一切文化意义的表征,是综合感官的体现。文化符号是用具体感官感知到的形象来表达文化内涵的实体,是外在形式与内在意义的二元统一体。东巴文化符号是通过“视、听、触、味、嗅”五种感官知觉到的能够体现东巴文化内涵的具体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眼睛、耳朵、手脚等生理结构直接或间接知觉到的有关图形、声音、肌理等信息载体,是由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具体感官感知到的、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五感符号。从感官视角基于纳西族东巴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索具有东巴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以全方位视角深化民族文化内涵,思考传承与现代的深度融合,启发设计学的理论与实践。

1东巴文化的符号特性

文化会“说话”,具有典型的符号特征,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符号传递的过程[1]。东巴文化是基于纳西族原始思维,建立在传统哲学与艺术的基础上,具有多样艺术形态和丰富民族意蕴的符号系统。通过身体感官体驗能够知觉到具体艺术形式所承载的,涉及纳西族社会、历史、民俗、生活生产等诸多内容的东巴文化意蕴,映射出民族艺术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相互关系,透视出东巴文化符号具有共同性、单纯性、群体性、原始性及超越性的特征。

第一,东巴文化符号的共同性。符号是文化的表征,东巴文化符号是在纳西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产物,是由纳西族人民统一创造与使用的艺术形式。东巴文化符号以一致的文化表征象征着纳西族人民向善除恶的民族愿望。

第二,东巴文化符号的单纯性。纳西族人民单纯朴实、城市爽直的品格也反映出东巴文化符号的单纯性,这主要表现在符号本身的文化内涵与民俗功能方面的简洁性,以及象征内容的单纯性。东巴文化符号的图案、造型、色彩及质感等形式相对简洁明快,表现技法单纯,选用的物化材料均为日常生活中的朴实之物,即表现出材料工艺的单纯性。

第三,东巴文化符号的群体性。东巴文化符号是由纳西族人民在历史文化的集约中统一进行编码信息和解码信息,具有编码者和解码者的一体性,也是在艺术、文体、祭祀等群体活动中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是群体活动的产物。它体现了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实用功能与精神价值的统一性[2]。

第四,东巴文化符号的原始性。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的古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原始纳西族先民富饶的文化,体现了纳西族先民质朴的思维方式及原始哲学观。其中,东巴文字作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符号系统,具有原始图画的描摹特征,反映了纳西族先民的原始思维及表达方式。

第五,东巴文化符号的超越性。东巴文化符号保持着传统纳西族人民的民俗文化特色、对原始艺术的直接继承,以及对原始生命观的哲学思考等,生命与理想的主题成为超越历史时空的全人类的主题,表现出一定的超越性。例如,东巴文字符号是运用简明的线条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表现出对原始自然物的超越性。

东巴文化的共同性、单纯性、群体性、原始性、超越性的符号特性体现了东巴文化传承的应用价值,基于具体感官的符号特性探索东巴文化符号的具体设计方法与实践,深化民族文化内涵,指导文化创意设计。

2东巴文化的五感符号分析

2.1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是视觉文化的载体,视觉文化产生于视觉艺术思维。视觉符号是民族文化认同与建构的主要媒介,东巴文化视觉符号是具有直观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它是指通过眼睛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图案、造型、色彩等。能够传达文化信息的符号载体,主要包括与东巴文字、东巴绘画、纳西族服饰等相关的图案、造型、色彩、质料等视觉艺术形式。

在纳西族视觉文化中,东巴文字作为视觉艺术的一块瑰宝,以其简约的线条、稚朴的图形传情达意。它以东巴经为载体,字里行间呈现出形式美、动态美、抽象美及色彩美等美学意蕴,体现了东巴文化的原始艺术思维,彰显出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的视觉魅力,是东巴文化视觉符号的典型代表。东巴画承载着丰富的视觉艺术与象征文化,它通过具体的造型符号、构图符号,以及色彩符号等共同渲染出原始绘画的绚烂艺术,呈现出多样的视觉艺术语言。东巴纸是纳西族的传统手工纸,它具有古朴自然、淡雅微黄、凹凸有致的视觉特性,符合现代纸类用品的审美需求,是承载丰富感官体验的视觉符号。另外,纳西族服饰也蕴含了丰富的东巴文化视觉符号,主要指服装及饰品的图案、造型、色彩,以及肌理等艺术形式,例如,东巴服饰中的五佛冠的造型、色彩等。

2.2听觉符号

听觉与声音的传播紧密相连,音乐的声音特质决定了音乐的情感传达,成为了展示文化与情感的符号[3]。在东巴文化中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听觉感知具体的符号形式,主要是与东巴音乐表现与演奏有关的声乐、器乐、舞乐等有声符号。听觉符号就是可以通过耳朵的听觉感知到文化信息的符号形式。

东巴音乐是纳西族古代音乐的百科全书,它以独特的听觉形式表现古代纳西族的人文社会与生活,传达情感[4]。声乐部分听觉符号主要表现为东巴音乐中表达东巴唱腔的表意或表音字符,这些歌词是古代纳西人爱歌善唱的真实写照。器乐部分听觉符号一般指与海螺、摆铃、鼓、牛角号等古老东巴音乐演奏乐器相关的声音符号形式,同时,这些乐器也常作为东巴祭祀仪式的主要法器。因此,演奏东巴音乐及进行祭祀仪式的这些古老乐器的声音形式则成为东巴文化的主要听觉符号。这些古老乐器主要包括海螺号角、牦牛号角、牛皮大鼓、白海螺号角、盘铃、手摇鼓等,它们的声音特质与视觉形态共同赋予了东巴文化的听觉意义。

2.3味觉符号和嗅觉符号

东巴文化中的味觉和嗅觉符号是指通过嘴巴和鼻子感知到的具体味觉和嗅觉形式,来传达东巴文化意蕴的符号。东巴文化中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味觉和嗅觉感知的符号,主要指饮食文化和东巴医药文化符号等,例如丽江粑粑、腊排骨等。

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和合”思想,在饮食文化上主要体现为主张调和五味、兼容并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5]。这调和的五味便是东巴文化的味觉符号。纳西族还有“药食同源”的饮食特色,这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一脉相承,饮食文化与医药文化相互借鉴与融合,并逐渐形成了纳西族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等饮食习俗。例如,窨酒是以东巴医药作为指导来酿造的,选取大麦、小麦和酒药等为原料,配以丽江玉龙雪山的泉水,酿制成低度酒,味道甘醇,具有活血通络、养心安神的功效。纳西族人民还有饮茶的习俗,主要以酥油茶、清茶、三道茶等为主。其中,酥油茶是由酥油加茶配制而成,常配以丽江粑粑共食,味觉表现出甘甜、温热的符号形式与意义。这些是通过食物与饮品传达出味道与气味信息的符号形式。另外,纳西族东巴医药有动物、植物、矿物质药物约两百余种,以中草药配方内服或外敷治疗,基于人体脏腑属性与精威五行相关的生命观,共同传达味觉与嗅觉符号的文化意蕴。

2.4触觉符号

触觉符号是指东巴文化中通过身体皮肤的触觉直接或间接感知到的,能传达文化信息的符号形式,主要包括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皮肤感知的造纸、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工艺中的触觉符号形式。

触觉是其它感觉的基础,能够体现东巴文化的全觉文化特性。东巴纸品具有丰富的全觉体验价值,其以触觉为基础,体现为凹凸不平、粗细揉擦、疏密有致的肌理感知特性,视觉的质朴与嗅觉的淡雅更加衬托出肌理的浑然天成。而东巴纸的传统造纸工艺过程是通过身体直接接触进行的,在采集、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抄纸、贴纸等具体制作环节中都充斥着多样的触觉感知符号。纳西族的皮革业中对“七星羊皮”服饰的制作也体现出丰富的触觉信息,制作七星羊皮不能用山羊皮,必须用绵羊皮,质料以毛厚色黑为贵,还要通过剥羊皮、揉羊皮、披羊皮等工艺,充分展现羊皮服饰的醇厚触感和文化功能。另外,还有纳西族的麻纺织、火草布制作等工艺过程也均体现出丰富的触觉文化意味。这些基于传统工艺承载的,能够通过皮肤触觉感知的有关疏密、凹凸、软硬、粗细等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体就是东巴文化的触觉符号。

3东巴文化五感符号的设计价值

基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五种感官的体验是人与周围环境沟通的基本方式,可以作为设计者观察、发现以及创新体验过程的主要途径。现代设计中的五感体验主要是指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及皮肤综合感知到的整体认知过程,通过东巴文化五感符号的归纳与应用,探寻东巴文化五感符号的情感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从感官体验角度塑造产品的情感、意义、效能及审美的多元体验过程,引导消费者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的视听感體验中,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同时,还能达到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信息,激活受众立体感知体验的目的。

4结语

基于东巴文化的共同性、单纯性、群体性、原始性、超越性的符号特性,探索符号价值,从立体感官体验视角,探究东巴文化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五感符号,旨在从感官多元层次渗透民族文化内涵,深化文化体验,启发设计的情感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审美价值等,这对现代设计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宋文娟

典型视觉符号饮食文化论文 篇3:

“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的价值与运用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地域文化符号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价值理念认同和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依托文化产业、推进语言叙事、运用科学技术和凝聚全员合力,从而不断提升地域文化符号的价值力、表达力、吸引力和传承力,以此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的价值。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域文化符号;价值;运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是我国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伟大壮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文化作为国家历史文明发展的客观表达,是进一步推动国家政治和经济繁荣发展的“软實力”。“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地域文化符号作为国家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以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地域文化符号的时代价值,对世界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打开了全新窗口,有助于吸引世界各国同中国一道建设“一带一路”伟大事业,实现新时代丝绸之路的复兴之梦。

一、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地域文化符号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载体,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宏观角度阐释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是挖掘地域文化符号价值,运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前提和基础。

(一)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和类型

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标识等具有明确指示意义的标志物,符号学意义上的符号定义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指人类文化生活中能指示其他事物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符号。因此,符号具有两面性,它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这种客观存在指示物可以被外界感知。同时,符号还是一种赋有意义的感知,是意义和精神的形式呈现。所谓地域文化符号,“是在一定区域内能够代表当地文化显性和隐性特征的文化符号。”[2]它是特定地域一些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民俗艺术、产业活动、人物事件等,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人们心中具有某种共识意义的信息传递媒介。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地域文化符号,其划分类型多样,根据美国逻辑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的符号分类方法,地域文化符号可以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部分学者根据符号形态分类,将地域文化符号分为地域物质文化符号和地域精神文化符号;按照符号类别分类,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按照符号功能分类,包括“娱乐性符号、思想性符号、祭祀性符号”[3]。大部分学者对地域文化符号的分类主要基于某一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间艺术与工艺品、文化名人、饮食文化、历史典故、科技人文等具体地域文化符号。

(二)地域文化符号的特点

地域文化符号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宣传性的特点。首先,地域文化符号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文化环境造就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符号,它充分反映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状态和人文特色,具有高度的地域识别性。比如,秦腔、腰鼓、蜡染等传统手工艺和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传统建筑具有地域性的地域文化符号。其次,地域文化符号具有历史性。地域文化符号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蕴含着特殊的时代意义,不仅反映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而且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明显的时代指向性和象征性。比如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山、西安大雁塔、嘉兴南湖等,都深刻体现着地域文化符号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后,地域文化符号具有宣传性。地域文化符号是当地文化内涵的高度集中,浓缩了地域发展的鲜明特色,体现当地居民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独特审美,蕴含着当地突出的历史文化贡献。比如,西安城墙、河南少林寺、甘肃敦煌莫高窟、景德镇陶瓷等地域文化符号展现着各地区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符号,对宣传当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的时代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历史继承,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演绎。“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承载着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符号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价值理念认同和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价值,以此达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符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增强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带地区抓住了时代机遇,依托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将地域文化符号转换成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吸引外企投资和建厂,促进地区与国内和国外的经贸合作。同时,分布于乡村的地域文化符号融入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延伸出地域性文化符号创意产品,为当地群众开拓了致富发展的新道路。处于城市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紧跟时代审美娱乐需要,充分运用了现代技术打造产业文化区,形成地域文化符号资源产业链,快速地实现了地域文化符号的经济价值。

(二)促进价值理念认同

文化符号是人类文化系统中具有普遍文化价值认同的符号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中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意义的文化标示[4]。文化符号实质上是共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地域文化符号既是本地区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浓缩,也代表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符号,依托地域文化符号的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构建国家话语体系,有利于在价值理念开放包容的发展中促进中外企业消除经营管理的价值隔阂,形成世界各国具有共同价值理念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上的共发展共繁荣。

(三)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文化沟通与交流是经贸合作发展和化解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作用,有利于国家转变文化传播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地域文化符号蕴含了多元的文化元素,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通过传播地域文化符号激发各国人民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使其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和创新性,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并从中借鉴和吸取优秀文化为其所用。所以,地域文化符号是西方各国重新认识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是各国文化互相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运用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充分发挥着其积极作用,通过依托文化产业、推进语言叙事、运用科学技术和凝聚全员合力充分提升地域文化符号的价值力、表达力、吸引力和传承力。

(一)依托文化产业,提高地域文化符号价值力

文化产业赋予地域文化符号经济价值,因此,要充分发掘地域文化符号的经济价值,依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产业文化提高地域文化符号的价值力。首先,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品牌。注重地域文化符号品牌的构建,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结合消费群体需要,开发和设计多元化、系列化文化产品,构建完整可持续的地域文化品牌产业链,打造地域文化符号的持续性和不可复制性。其次,形成“旅游+地域文化符号”旅游产业模式。区域旅游和跨境旅游为地域文化符号价值创造提供现实可能,通过整合地域文化符号,发掘地域文化符号的旅游价值,将地域文化符号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最后,创造地域文化符号文娱作品。地域文化符号以物质实体或精神形态展现其价值力,地域文化符号通过电视作品、舞台剧、文化书籍、文化综艺等文娱产品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还增强了地域文化符号的知名度和地域文化价值认同度。

(二)推进语言叙事,增强地域文化符号表达力

地域文化符号表达力的提升依托于开阔的地域文化符号语言叙事平台,有助于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大国形象。一是开办多语种电视、广播和国际报刊栏目。语言障碍是影响地域文化符号叙事表达力的关键,广泛开办多语种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符号的电视、广播和国际报刊,根据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有针对性地选取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多语言宣传报道,使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二是高校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语言的教学。高校注意加强对外汉语言文学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保证对外教师的双语言技能,推进“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并依托教材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教学活动,加强地域文化符号的本土化阐释。三是开展地域文化符号国际论坛。地域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需要充分挖掘和研究,通过开展地域文化符号国际论坛,加深人们对地域文化符号的关注,为有志于探索中国地域文化符号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地域文化的风采。

(三)运用科学技术,提升地域文化符号吸引力

地域文化符号吸引力的提升依赖于高端技术的应用,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带给大众全新的感官體验。一是利用新媒体宣传地域文化符号。新媒体平台的最大优势是宣传力度足够大,将静态的地域文化符号以声音、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上传至抖音、微博、哔哩哔哩新媒体平台,用最流行的网络语言正确宣扬地域文化符号,使其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典型输出。同时,利用新媒体直播平台向广大群众展示地域文化符号主题活动,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重新阐释或演绎,从而创造出优秀先进的艺术作品。二是采用影像技术塑造地域文化符号形象。借鉴4D、航拍、VR等技术,地域文化符号拍摄成纪录片和宣传片,利用全球各大网站平台进行宣传,吸引人们越来越关注和了解地域文化符号。三是运用数字虚拟体验地域文化符号产品。联合各大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和国内外各大商场专门设立地域文化符号产品活动专区,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体验者设定有针对性的体验模式,“博物馆可引入数字化技术,让展品动起来,让观展者可以360°观赏文物。”[5]使形式简单的地域文化符号更具有可观性和实用性,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和体验者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符号的魅力。

(四)凝聚全员合力,增强地域文化符号传承力

发挥合力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的传承力,要求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协作、通力配合,形成一支强有力专业队伍,实现对地域文化符号的保护和传承。首先,政府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符号制定保护政策,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文化项目的建设,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6]结合当地产业大力发掘地域文化符号价值,使地域文化符号成为地区宣传名片,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地域文化符号的队伍中。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运用自身科研优势参与地域文化符号的保护和开发,形成产、学、研互为平台、互相促进的机制,不断整合吸纳人才队伍,建立教研一体化机制,使地域文化符号不仅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还能在时代需要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最后,民间社会组织发挥责任意识,从资金、服务和研究方面支持地域文化符号的保护和开发。通过拜访文物工作者和人民大众,挖掘他们对于地域文化符号的记忆,并做好采集、撰写和比对工作,从而为地域文化符号注入顽强的生命力,使其更易被大众接受认可和弘扬传承。对于地域物质文化符号的保护,要配备专门的志愿者进行定期科学维护,而地域精神文化符号要倾向于传承和创新,可以采取“师徒传承”的方式继承地域文化符号,防止地域文化符号的断流和消失。

总之,“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的时代价值,不断推进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继承和保护“一带一路”倡议下地域文化符号是时代课题,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房彬彬,朱华.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2009,(9):95-97.

[3]  牛雪瑶.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文化符号的传承和发扬[J].大众文艺,2017,(13):260-261.

[4]  王振.“一带一路”推进中沿线历史文化符号的运用[J].兰州学刊,2018,(12):69.

[5]  姜静,邓峰,郑群.信息技术与地域文化教育融合创新途径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4):81-84.

[6]  齐井山.谈地域文化助力阜新地方经济的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3-5.

[责任编辑 文 峰]

作者:净妍新

上一篇:图书营销策划运用分析论文下一篇:古龙小说人物艺术风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