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解构与重构

2022-09-11

作为视觉艺术的消费者, 在阅读图形符号方面我们已经变得非常老道, 我们用不着有意识地“用力"就能了获这些图形符号的意义。因此, 对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 通晓意义形成和传达的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文字、图像这些视觉要素来引导读者达到这些意义的所在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实, 人们的欲求和自我认知都被周遭的图形、图像等不断打磨和通过察看一系列非正式形态的传达设计作品借由各种正统载体和途径传递出去的效果, 我们将要探索基于图形表达方式和所在场景的不同, 图形意义的表达可以达到的程度。与此同时, 我们也尝试解释像涂鸦这类非正式形态的传达设计的意图, 并且将以上这些内容和作品的阅读方式进行比较。

一、传统文化符号学来源

传统符号学来源于中国传统“符号释梦法”。例如, 一名男性梦到他和某位女演员打网球, 表示他和他的太太或恋人之间有了口角, 让他觉得再相处下去, 痛苦比快乐更多。

我们的祖先和古巴比伦人, 古埃及人、古印度人一样, 传播着他们那个时代的有关梦的知识, 有些一直流传至今。虽然后来的研究者对这些代代相传的释梦法进行过研究一犹太人的释梦受到阿默里, 阿姆拉姆和洛格等人的重视和研究;德莱克撤尔, 舒沃兹和传教士芬克德基研究了阿拉伯释梦方法的细节;米尔拉和爱阿亚研究了日本人的释梦;赛珂克研究了中国人的释梦, 耐哥雷思研究了印度人的释梦 (见弗洛伊德《梦的释义》, 这些人的研究结果, 笔者目前无法查到) ——但我国古代 (包括现代) 对梦作理论上的系统研究, 却似乎很少。然而, 这种相沿成习的释梦法 (即后来称之为“符号释梦法”者) 却早在先秦以来的各种史籍和文艺作品中 (包括口头文学) , 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其中, 《三国演义》甲曹操梦见“三马同槽”并对其进行解释, 恐!怕是这种符号释梦法的典型体现。在我国古代对梦的解释中, 比较常见的是”鬼神托梦”。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显现

1、传统文化符号的思路来源

如何从传统中获取灵感,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给了我们一条很好的思路“我们的立足之处, 是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创造力的获得, 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 在我们的身后, 或许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也许未来就在前面, 但当我们转身, 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 只有能够在这两者间从容穿行, 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在面对历史的时候, 如果不把眼睛眯起来, 慢慢眺望, 就会容易在某~个局部中迷失, 失去看到整体的机会, 更谈不上抓住它的本质了。”在回望传统文化时, 先从整体上去把握它的精神, 进而面对它的本质。

2、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文化迅速崛起, 这不仅使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受到了巨大冲击, 也使一向备受尊敬的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受到了有力挑战, 对此, 不少具有使命感的人文学和艺术家都表示了深切的关注, 而所谓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正建立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的背景上。与一些对消费文化不屑—顾的人不同, 为了深入揭示无节制的物欲对人的异化以及工业化对人类天性的侵蚀, 现代设计在进行艺术创作时, 一方面从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中选取了许多图像。按理说, 现代设计是完全可以沿着他设计的艺术方案继续探索下去的, 人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 现代设计作品会在以往的基础上达到更佳效果,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而后又改变了既有想法, 转而以新的艺术方案进行创作, 这使现代设计的创作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 通过对来自各方面信息的反馈, 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首先, 在现代设计中观念表达得还不够明确, 在艺术表现上也不够简洁有力, 常常以文字与图像相互阐释, 所以显得既直白又缺乏智慧:其次, 在现代设计的图式上仍是对西方超现实主义的借鉴, 这不仅不利于现代设计的自身特点, 也不利于突出作品的传统文化。因此, 在我看来, 当现代设计师在创作方案时, 他们的出发点就不是要一批注重纯粹审美效果的现代设计, 所谓优美的艺术境界远不是他们的追求。正如现代设计师们自己说, 他们的现代设计的作品是理性大于感性, 放在这里强调现代设计的独立欣赏性是不太合适的。恰恰相反, 从让观众专注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出发, 强调的就是反趣味化、反设计风格化。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现代设计应用的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设计是不谋而合。

3、传统文化符号的演变与发展

艺术、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图案、图形源远流长, 现代设计从根本上离不开传统图案的滋养, 只有充分继承传统精髓的文化才能形成有持久生命力的新生文化。优秀的东西总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东西, 而传统中有着大量的经过长时期的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的最具有价值和最有竞争力的东西, 因此我们总是生活在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在很多时候, 习俗或传统仍然能够使人们产生共鸣, 有时也能创造不寻常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在当今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之下, 来审视全球化的现象, 来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 思考如何利用全球性技术平台为设计所用, 为市场服务, 同时将中国文化光大并传播到地球村各个角落。

三、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解构与重构研究

品牌名称和品牌商品的国际性语言以及微软、星巴克和麦当劳在全球各地的延伸都证明了全球化的力量。品牌是当代文化前景的标志, 苹果 (apple) 、可口可乐 (Coca—Cola) 、耐克 (Nike) 、古琦 (GUCCi) 和麦当劳 (MCD0na Id) 呈现为商品趋同的国际性语言的图标或象征。在地球村里所有的公路上、商场和游乐园里, 购物、饮食和娱乐, 都是被同样包装成产品, 全球化现象表明市场力量正影响着其他的文化惯例。但就文化来说,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世界平坦化进程不会必然导致各种文化的同化。实际上, 与其说平坦世界中的竞争平台能同化各种文化, 不如说其导致世界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创造出多样化之潜能更为强大。“平坦世界的竞争平台就像是制作比萨时的面饼。它允许各种文化根据自己的爱好调节口味, 这种状况将越来越平常。”

四、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 全球化没有造成文化的趋同, 相反它推动并维持了日常体验的不同和多元化。我们获得的所有全球化的体验不管是通过社会生活、媒体还是旅行都是经过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当地背景调和而成的。文化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而本土的越来越多的人幸存于平坦的世界, 在促进文化多元化与促进文化同化两种力量的角逐中, 前者变得更加庞大。本土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影响并不是世界来包围我们, 而是传统文化在走向世界。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风格、图像、文学、潮流思想等将更多的参与到全球文化中, 越来越多的本土传统文化内容将变得具有全球化的重组当中。

摘要:从视觉符号的角度出发, 提出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色彩、材料、肌理、文字、纹样等平面视觉元素在国际化设计语境下进行重新的解构与重构, 从而应用在标志、包装、品牌设计等领域, 重新传达出新时代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视觉符号,解构,重构

上一篇:产出剖面测井异常资料的现场分析与判断下一篇:高校公共音乐艺术实践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