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文化符号包装设计论文

2022-04-16

【摘要】竹子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常见的一类植物),具有独特的属性和美感,这种属性和美感不仅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之中,并且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华文化,即中国“竹文化”。经过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竹文化的影响,现代包装设计不断融入“竹”的元素,使包装具有古朴、意境之美。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黎族文化符号包装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黎族文化符号包装设计论文 篇1:

民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研究将黎锦纹样元素融入黎锦包装设计中的方法。首先从纹样、色彩两方面对黎锦图案进行整理研究;其次探讨了黎锦纹样的应用原则和纹样的提取方法;最后将黎族纹样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为民族文化符号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黎锦;纹样;包装设计

文章编码:1672-7053(2017)08-0057-02

文化是民族生存、延续的重要灵魂支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并在求同存异的思想下,彼此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丰富的物质或精神原料,为设计师提供灵感源泉。设计师有效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增强产品包装的独特性,而且能够建立一种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媒介。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合理地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既能够让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产品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设计方法,努力探寻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独具特色的包装设计,塑造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产品形象,才能够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1]。本文擬对黎族黎锦的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1黎锦的图案分析

1.1纹样

黎锦是黎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解读黎族文化与历史的钥匙。黎锦的纺织图案纹样是通过带有人文情感的抽象、概括和夸张手法将黎族妇女们在生产劳作、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点、线、面为元素简化出来的抽象纹样[2]。黎锦图案纹样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自然生物和生活生产器具形态,而是用抽象的方法将人们的宗教活动、家庭劳作、爱情婚姻、庆祝收获等动态场景用传统织锦的方式来描绘。目前现存的黎族传统织锦上的纹样图案已达 160多种,主要包括:几何纹、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纹样、汉字符号纹样[3]。

1.2色彩

黎锦图案的色彩搭配具有潜在的民族色彩意识,是黎族代代相传潜移默化的色彩观念,有严格的秩序和规律性。虽然黎族分为五大方言区,但色彩的运用方式和传递信息的内容趋于相同[4]。黎族妇女常以黑纺线织造黑布作为服饰的主体,搭配红、黄、绿等多种较为鲜艳的色彩;黑、红、黄、绿、白相缀的五色黎锦、筒裙,不仅是美丽的代言,其承载的色彩更是黎族共同的第二语言,是黎锦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解放前,黎族人除用结绳、雕刻、口头等形式交流外,以色彩语言沟通最为广泛,常以特定的色彩或色彩符号来表示一些特定的事物,或寄托先民的一些愿望。黎族先祖发明的原生态天然色彩打破了环境条件的限制形成了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艺术珍品,使原本单一的连续图案显示出强烈的对比感,展现出丰富而有趣的艺术效果。

2黎锦纹样元素提取

2.1直接引用

通过黎锦纹样与现代纹样设计手法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到,黎锦纹样在创造的过程中,与现代图案设计创作手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黎锦几何纹样,既符合现代审美特点,又易于识别。黎锦纹样元素简洁的几何造型和对现实事物抽象夸张的图形,可以直接应用于包装图案设计。

2.2元素简化提炼

简化提炼是对纹样元素进行变形整理,简化并不是草率的删除,而是一种提取其精髓的再创造行为。也就是将复杂的纹样图案进行处理,省略繁琐、陈旧的细节,突出其的特点,通过夸张、修饰等手法提炼纹样的神韵,从而使纹样图案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原有图案的装饰美感。在包装设计中通过对图案纹样的再创造,能够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感染力、时代感,从而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

2.3元素重构转化

重构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和造物理念,运用分离、切割、打散、错位、正负形等形式手段,创造性的将传统元素重新组成新的视觉形象[5]。通过对黎锦纹样的重构,使形态必须要体现地域的特性,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法则,这样就能够保证产品拥有一种即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时尚的独特风格。

3黎锦纹样应用原则

将传统黎族文化进行再设计,也就是将黎族的风土人情、民族内涵、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等虚拟形式,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时代性、实用性、民族性。

时代性原则,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受生存空间制约,民族文化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微妙变化[6]。就黎锦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而言,不能单纯的继承,而应该是吸收现代文化中人文、环保、时尚等文化要素,使其看起来即简单时尚、具有一定高端品味,又要遵守民风民俗,展现出符合现代美学要求的产品包装。

实用性原则,是包装设计永恒不变的原则[7]。不管包装设计作品如何独特,都应注重包装的趣味、积极、健康等人性化设计理念,以及携带方便、易取、抗损坏等便利需求。企业和设计师应控制过渡包装的设计现象。

民族性原則,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被彻底地的改变,丧失了原有的面貌,另一方面则将元素照搬下来,仅是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应用、片面地继承传统文化[8]。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传统的完全抛弃,是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体的产品相协调,从而使传统文化获得重生和发展。

4黎锦包装设计

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一定要对民风民俗有深入的了解,掌握黎锦图案纹样形态的特征以及构成关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创作阶段能够提炼出最为精华、最具代表性的黎族元素,突出创作的主要文化特点;其次,在纹样元素的提取与应用中,注重表现方式的多元化、设计语言的现代化,使民族文化元素具有新的生命力和时代魅力。

整套包装的Logo设计的元素根据黎族织锦特色图案中的几何纹样演变而来,运用直线、平行线、菱形、三角形等组成标志图形,以抽象的图形;统一和对称的原则体现其民族特色。字体和图形的配色以大胆的白色在色彩绚丽的图案上面醒目,具有代表性。标贴设计以拉伸性的形态运用于包装上,体现包装的径深感,使包装整体更加统一和美观,运用黑色视觉冲击力更大压住整体色彩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艺术效果。色彩考虑到黎族的民族特有色彩和黎锦中的主要用色,所以整个系列的包装采用了蓝色、红色、黄色、黑色和白色,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整套包装提取黎族黎锦上面的动物,植物,生活特有图案元素进行设计组合。第一个类型的小包装运用红色作为底色,上盖为纯色,盒身运用黎锦中的青蛙纹样和鹿纹样,色彩运用红色、黑色和黄色,形成强烈对比体现黎族色彩特点;第二个类型的小包装运用黄色作为底色,上盖依然运用纯色添加青蛙纹样作为细节,盒身运用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纹样;第三个类型的小包装运用蓝色作为底色,上盖运用鱼的抽象图形与盒身的动物纹样相呼应,见图1。

整个系列的包装在盒型上的设计考虑到美观和开合方式,运用了双面墙盒型演变再行设计,运用天地盖的打开方式,材料为较好的硬纸板材质,具有防潮功能,对布料具有保存防潮作用,有一定的抗压程度,结构简单大方,方便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进行再次回收,较为环保。

5结语

包装是产品宣传策划、建立企业形象的重要环节。优秀的包装设计能够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本文首先从图案纹样、色彩特点两方面对黎锦进行研究梳理;探讨了黎锦纹样应用到包装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和纹样的提取方法。文章的实践部分是将黎族纹样运用到黎锦包装设计中,有利于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号:17SB0335。

参考文献

[1]翟东伟. 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策略研究[J]. 包装工程,2014, 35(20):91-94.

[2]李媛.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黎锦纹样创新应用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32-37.

[3]孙春燕. 黎锦纹样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应用[J]. 大舞台, 2013(7):240-241.

[4]王金广,禄璟. 基于海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3(20):99-102.

[5]谭有进. 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D]. 中央民族大学,2013.

[6]邵恒.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融合性研究[J]. 包装工程,2016(6):137-141.

[7]杨丽辉, 覃京燕. 复用型绿色快递包装设计理念探究[J]. 包装工程, 2016(10):39-42.

[8]曹阳,杨洋. 基于工业设计的地域文化产业创新研究[J]. 包装工程,2015(22):104-107.

作者:范娟 陈威

黎族文化符号包装设计论文 篇2:

中国传统竹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竹子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常见的一类植物),具有独特的属性和美感,这种属性和美感不仅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之中,并且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华文化,即中国“竹文化”。经过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竹文化的影响,现代包装设计不断融入“竹”的元素,使包装具有古朴、意境之美。而在包装在运用竹文化时,首先需充分考虑现代的审美需求,然后从现有竹材包装的形态上、结构上或意境进行改良和创新,同时结合现代绿色环保的包装设计理念,将包装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

【关键词】竹文化现代包装创新运用

1.中国竹文化的传统精神内涵

竹子的使用记载源于仰韶文化。早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就可辨认出“竹”字的文字符号,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也发现了用竹材制成的实物。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已经融入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因为竹子很早为人所用,因此人们也特别为其创造一种特殊符号来表示,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竹”字。史学家陈宣陪先生认为,“竹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可见“竹”在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精神内涵,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形态意象

竹竿笔直、韧性大、弹性好;竹节分布不均匀,节间长度长短不一,疏密错落有序,从构成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特点构成了竹材的天然美感。竹竿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的独特形态体现出一种宁折不屈,虚怀大度的气节,因此竹子被人们赋予性格坚贞、刚强、志高的品性,这是历代文人咏颂虚心向上、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竹外直中空,薄壁圆筒状结构,横剖面呈不规整的圆形,决定了其具有线材的特征。契合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被赋予坚韧的孝义精神以及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节操,代表中国历史个性和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内涵。而竹材的柔韧性、线性,竹的“清风瘦骨”让我们联想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行与人生境界,并且竹材的造型自由度增大,竹的自然属性和形式美得到更充分的统一。

1.2色彩之美

竹子的色彩并非是清一色的,或因年轮或因不同种类而具有不同色彩,竹子天然颜色多为翠绿色或者黄绿色,也有紫色、紫墨色等,这不仅仅说明竹子种类的丰富,也说明竹材颜色的五彩斑斓。大片绿色的竹林,给人以豁达洒脱、清淡素雅之感。这些特征恰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另一种设计或者说理想人格的另一侧面——天人合一相契合,以及人与大自然融合的心境。与老庄所提倡的“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出世而独立、淡泊无为的理想人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1.3精神内涵

宋代着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述了古代文人墨客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竹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生物,已深深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之中。不少古代文人曾凭借对竹子外观物象及构造来驰骋想象,在文人的情意中孕育而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竹”的精神内涵,赋予竹的特性拟人化、人格化,借以表达人们的品格、节操、理想和情感等。刘岩夫在《植竹记》中则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多方面人所追求的高尚品格。郑板桥的《竹石》全篇虽然没有具体的竹字,但字字都不离竹的品性,并寄寓了诗人自身的抱负和志向,也体现了作者的风骨和节操。此外,斑竹的湘妃泪传说更使竹成为对历代女子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赞叹,还有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竹由具体生产生活材料转化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物再转化为表现人类精神追求、审美的载体,“竹”的运用有了本质的变化,竹子由实用转向审美,表达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而,人们在呤竹、写竹、画竹中时而透露出忧国伤,时而关心社稷民生的情怀,时而流露出一种洁身自好、宁静淡远的情趣,使竹的清高、亮节、柔韧在此时化作成道德和灵魂的净化,形成真善美的统一,这种竹的自然属性与人的人格特点发生交融,是中国竹文化的传统精神内涵。

2.“竹”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特征

包装就是一种物化了的载体。中国悠久而灿烂的竹文化,不仅赋予竹以自然美、艺术美、和谐美、节奏美与个性美,还丰富和发展了竹文化的功能性原则,而且不断地与时代精神和社会流行心理相融合,使之成为现代包装设计的一个积极而重要的启示与引导。因此,受传统竹文化影响的现代包装设计具有质朴与时尚、艺术与意境、人性与实用、价廉与环保等特点,充分表现了竹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2.1“竹”在包装设计的符号优势

人对任何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产生一定的情感,而各种现象都有特性,人们把这种复杂的情感,用自然和社会物象来解释。中国竹文化正是人们不断地通过竹的物象来解释情感,譬如近代王国维《此竹轩记》是对竹子坦荡卓绝的君子风度的礼赞和对人具有君子之德的肯定和歌颂。因此,竹的清高、亮节、柔韧等特性的人格化是移植了人的情感,当这种情感从具体走向抽象,竹文化的象征意义和具体符号性功能就表现出来了。比如归安德化黑茶包装,将竹与道家太极文化相结合,体现传统的以“和”为核心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与茶叶的人文精神相呼应。还有竹子的色彩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命,以往人们习惯把竹绿色作为镇定止痛药品的包装设计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崇尚自然、健康,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尚而又流行的主题,无形之中为竹绿色注入新的更丰富的内涵,不可置疑地成为低碳环保的代名词,常常被选为低碳环保产品的包装设计的主打色。这种对商品形象情感和色彩的合理利用,能够更好地传递商品的“核心涵义”,使消费者能以最快的速度认识企业产品,同时也能充分体现竹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性优势。

2.2“竹“在包装设计中的信号优势

包装包括商品的信息形成及商品信息传递两个过程。自然物象及人类寄予自然物象的人格化心理无疑是商品信息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自然物象的人格化心理语义被设计者和消费者共同感知,才有了它的实际价值。而中国竹文化的精神内涵就在于赋予竹的特性拟人化、人格化,能最大程度地在人们的心里引起共鸣,而在这种共鸣中自然物象人格化的情感语言比竹子的自然物象语言更具有商品信息的传递性。我们在探究竹文化符号里的真正含义的同时,应运用简洁而生动的自然物象语言和人格化的情感语言来设计作品。竹子的自然美存在于朴素、高雅之中,传统竹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应表现为简朴的自然物象语言的直观传递特征,包含几何性、抽象性和意象性。这样既拉开了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也提供了新的美感经验。我们可以根据抽象图形的特点,充分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来加强图形对观者的直接感知,来陈述和传递人们能够感知的东西,甚至是传递只能意会的隐喻信息。如孔森设计竹的招贴设计,以抽象的几何形进行有序的排列,竹的形象已经脱离了现实中的形态,在造型上追求一种现代的、简洁的、抽象的、秩序的美,表达的也是一种抽象的精神追求。

2.3“竹”在包装设计中的民族优势

竹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积淀而逐步形成的,早已渗透到华夏民族的文化、宗教、艺术、伦理等各领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理想、生活理念和审美情愫,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和品格,具有强烈的伦理主义特征。因此,在中国传统包装设计中,无处不包合着传统竹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无处不体现竹文化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特性,比如,传统包装中的竹叶粽子、竹筒米酒、竹筒茶叶、竹篮竹筐、黎族的竹筒饭等。尤其是我国历史悠久、最富盛名的陶瓷包装,它们的外表大多采用了更能体现竹文化的中国水墨画来装点,为陶瓷包装注入了质朴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也融合了竹文化宁静淡远、欣欣向荣的生活乐趣。正是这种竹文化在包装设计的移植,使得我国的传统包装设计饱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包装设计的民族性特点。

3.“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3.1“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包装设计不能只一味迎合与适应,必须领先一步引导与开拓。首先,竹材包装结构创新,结构是实现产品功能的基础。竹材包装结构设计需要预先设定,对包装结构进行选择创作。设计师需要认真深入地观察竹子本身的特性,分析和研究竹材深层次、多样化、多种材料元素组合实现的可能性,尤其需要特别注重分析借鉴传统竹材结构基本连接方法,榫接、滑接、焊接等。通过研究产品特性、竹材本身形态特点、包装结构稳定、受力方向的关系探索结构形式可能性。其次,竹材包装系列化、组合化也是设计创新方式之一,这种设计方式不仅符合竹的结构特征,而且也符合竹文化的深层蕴意,是包装信息强有力的传达,会产生成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李亦文利用竹材作为设计基本元素的一些设计投入西方市场得到了良好反响。不仅形式有趣、风格清新自然而且又卫生环保。

3.2“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

当前在市面的各类竹材制品包装中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竹包装的范围。我们应当在传统包装设计的基础上融入具有现代文化的“民族风格”,或者更深层次的挖掘竹文化的内涵意义增强包装作品的现代审美文化情调。竹文化应用于包装设计不是竹材质的泛用和竹图形的普及,而是在理解产品特性和作用与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需求的一种创新,创造出具有丰富民族特性的作品。我们在遵循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原则下,积极在包装中体现具有产品的特点的现代文化特征,探索新颖的表现手法与造型方式,寻找独特的设计语言。传统竹文化影响下的包装可以不被竹材料及其特性所限制,我们通过“竹”文化、“竹”精神与“竹”造型的研究,从生活出发,发展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作品。具体可从以下三方向进行探索和创新。

(1)低碳化。竹子是一种可再资源,生长周期短,生长占地面积小,对土地要求不高,形态优美有较强的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它可以直接采用竹材料本身结构来进行包装设计,既能很好地保护产品的质量,又对产品无污染和副作用。由于竹材料本身和传统加工方式环保的特征,在设计现代竹材包装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从材料的选择到设计、制造、销售、材料的回收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选择资源占有极小化,工艺处理、包装方式、储运方式、竹材产品生命周期及销售、使用、陈列装饰和废弃后降解处理等相关情况综合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尽可能考虑加工制作的轻量化,节省资源,节约能源。利用竹材自身形态、肌理、色彩和结构来完成包装产品的设计,减少油墨、黏合剂、漂白剂、染料、覆膜等化学材料的应用,并充分考虑消费者在使用包装时的互动性和情感交流。

(2)复合化。在竹材原料不能满足包装设计需求时,通过新的工艺技术将竹材料进行加工组合,生产出符合特定要求的复合材料,即在充分发挥竹材原料本来的优势的基础上改善其他性能,如竹材胶合板、竹层积板、竹纤维。加强对竹材材料与现代工艺的研究,将不同材料、文化语义与现代生产工艺有机地结合,探索不同种类竹材、竹材不同部位、不同物理状态下竹材以及竹材与竹材、竹材与其他材料物理性结合的可能性。其次,竹文化的包装设计,不应该仅仅只是竹材料的包装设计,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的“移植”设计。通过其他材料的组合作为载体来渲染、升华,将文化转化为包装上的造型符号、装饰要素等。设计出便于使用、风格清新质朴、品味高雅、具有情趣、为消费者喜爱的绿色低碳新包装。

(3)工厂化。竹子的纤维排列紧密、整齐、走向一致,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这种材料特性是塑料甚至一些木制品都无法相比的。传统竹材包装的制作简单粗放,科技技术含量不高,不能大批量生产,规格不同,而且质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污染。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把不规则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规则的产品生产、制作,然后按工序先后进行流水作业的工业化。首先竹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预先成批的在工厂加工成型,再组装,这样造型多样,制作也非常精细,如竹加工拉丝、编织、雕刻乃至竹板块胶合成型等。其次,通过现代技术加工处理竹的防腐、防蛀、防水等也能得到更好的处理,这些都为竹包装设计创造了物质基础。竹材加工处理过程和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再加上其质轻而坚固耐用、便于工厂大批量的生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产业化特征和文化内涵。

结语

从古至今,竹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虽不能开创一个经济文化时代,但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毫不逊于石器、金属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华竹文明。竹的审美意蕴是其内涵的精髓;竹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格价值的标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如此底蕴深厚的中华竹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和启示着我国设计艺术的发展,随着竹文化不断地融入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加速融合时代文化精神与时代流行特征,形成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设计文化意识和理论,开创我国现代包装设计的新局面。

作者:许超 陆垚

黎族文化符号包装设计论文 篇3:

海南黎锦图案对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影响

摘要:黎锦是海南几千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传承,被誉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化石”。本文通过对海南黎锦图案与现代平面设计关系的研究,探讨黎锦图案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使其发扬光大,解读海南黎锦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元素;黎锦;平面设计教学;民族化;本土意识

风云变幻的20世纪,现代设计的理念使得设计语言和设计风格趋同化,从而引起设计界反思,如何在“失去”的同时,使得民族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西方包豪斯时期建立的设计体系,是现行艺术设计体系基础,而国内平面艺术设计界对民族传统图案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经典研究稀缺,使得西方现代平面构成理论成了现代设计的唯一标准,从而使设计就是西方舶来品的观念深入人心。而黎锦艺术中体现的原始风格和现代艺术设计中追求的“回归”却不谋而合,这些特质为黎锦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打下良好基础,正是这种情况下,黎锦图案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古拙的意象,神秘的寓意,原始的幻想,热情的浪漫,使得黎锦图案艺术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热力。黎锦装饰图案数千年沿袭和传承下来的深厚文化背景和底蕴,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丰富的视觉想象力和联想力,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潜在商业价值,在新时期的平面艺术设计中加以利用,将会更丰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元素。

一、黎锦图案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互通关系

海南地域文化艺术元素中,最具开发与传播价值的元素就是海南黎族织锦。黎锦图案的构成有非常巧妙而纯粹的色与形的组织与排列,使之产生强烈而丰富的艺术效果,而对抽象形式的强调,极具时代特色的符号,与现当代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黎锦图案中提炼出具有地域特点的图形符号并通过解构、重组加以运用到平面艺术设计中,与现代设计中所倡导的“少则多”艺术设计理念不谋而合,黎锦中的每一个图形、每一块颜色,都使传统黎锦图案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搭起桥梁。将这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神韵传承到现代设计中,会得到真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设计作品。

在现代设计中,处处可见对于形式美感和构成秩序的追求。形式美感是设计理念的基本传达手段,而黎锦图案中的形式感与程式化是主要的构成形式。图案造型中有大量的三角形,菱形,方形,平行形等几何抽象元素,通过构成法则将其重新组织,其中有重复、有排列、有对比、有发射、有夸张、有变形、有打散重构,使其显得厚重、古朴的同时,又不乏平面设计的精美,这些黎锦图案使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内容得以不断充实,并散发出独特的气息。

“夸张”是平面艺术设计中重要的构成法则,而在反映客观物象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与变形,也是黎锦图案构成的重要形式之一。黎锦图案通过夸张变形来谋求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通过夸张变形增强艺术感染力,目标是一致的。黎族哈黎抱怀人的日常生活用被中的“撞纹”运用动和静的夸张变形手法,画面充实,节奏协调。图案构思大胆,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现代风格。黎锦制作精巧,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色互相配合,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产生形色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而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理论建立,使得抽象主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发扬光大。黎锦图案中,运用抽象的表达方式也是其艺术特征之一。例如润黎的黎锦图案把“祖宗柱”绣于上衣后背中心位置,“祖先人形纹”被安排在上衣正中间显眼位置。“祖先”的形象被设计成抽象外形,一间三角式茅屋,三角中央有抽象V字人形纹,在人形纹的腹、双腿、双臂等又套着体型较小的V字人形纹,小的V字人字纹中又套有更小的V字人形纹,层层叠加,环环相扣,又构成一幅饱满的复合抽象图形,如成千上万的人手拉着手,寓意祖先牵着子孙后代的手护佑着他们。在黎族人取意为:房子——父亲——儿子——孙子,代代相传。

现代设计中的要诀之一就是“象征性”,黎锦图案中体现的“有意味的形式”与现代设计不谋而合,对现代平面设计意义重大。

二、海南黎锦图案元素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黎锦的种类主要有统裙、上衣、裤料、被单、头巾、腰带、挂包、披肩、鞋帽等。黎族人对黎锦图案的提炼组织遵循一定的“构成”规律,这些写在黎族人心里的构成规律,使得黎锦图案对现实的抽象、几何化的提炼、色彩平面化的组织都体现了黎族人的审美意识。

平面艺术设计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也可以用手绘方法创作。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行业内,设计师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灵感”,将黎锦图案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能激发设计师从应用的角度来探究视觉语言的个性化表达,能打破只通过点、线、面抽象要素来研究视觉组织规律的思维惯性,丰富平面艺术设计创作方法,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无疑是设计潮流的体现。应用传统元素可以为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门类,从而产生新的视觉语言,黎锦元素在平面艺术设计中可以应用到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等等。例如黎锦坊,在黎锦家居用品开发和黎锦婚庆博览会等商业艺术设计行为中,大量运用黎锦图案,使之走在时代前列。

要想体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文化”,需对黎锦文化的艺术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将具有东方民族内在艺术精神的特点以当代性的形式展现在世界艺术当中。将黎锦应用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可以是黎锦元素的重构再应用,可以是黎锦风格的现代表现,可以是黎锦的再搭配。总之是将黎锦艺术运用到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同时不失其原本属性甚至還能有独特的风格、味道、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民族地域元素和符号的使用。如今在世界各地知名度假酒店中广泛运用正是说明它在设计中所处的位置极其广泛的使用基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从民族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并吸收精华,才能体现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展现传统文化及当代性的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族研究——越过山顶的铜锣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海南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海南:会议论文,2009.

[3]海南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c].海南:会议论文,2010.

项目名称:海口经济学院校级资助项目。

项目题目:现代艺术设计中海南黎锦图案应用的视觉表现研究。

项目编号:hjky16—28。

作者:倪尧

上一篇:奥迪汽车品牌营销研究论文下一篇:安全视角下的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