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价值型教育体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为了明确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必须首先对有关教育价值、教学价值等方面的溯源性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价值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教学价值的内涵、分类及其研究取向三个方面成果丰硕,但针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的研究相对匮乏。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应具有关怀性、发展性和长效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价值型教育体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价值型教育体育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之立体透析

[摘要]价值观教育在当代中国是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性课题,更是个紧迫需要解决的实践性课题。文章试图从当代中国社会和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立体透析。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作者简介]姚军(1968- ),男,江苏盐城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盐城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江苏 苏州 21502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及高校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按理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得到明显提高,其价值观应趋近于社会主导价值观,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与主导价值观之间存在着较大偏差,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高校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以下笔者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作些分析与反思。

一、教育理念滞后,忽视客体地位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应随着客观现实的发展而发展。而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却滞后于客观实际的变化,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某种不适应,表现在落后于和谐社会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教育理念的转变滞后于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价值观话题具有敏感性,因此相关的教育活动比较保守。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与意识相对落后于整个教育改革实践,表现为在许多方面谨小慎微,缺乏大胆探索的勇气,往往是就事论事地消极应对而缺乏积极的整体构思。甚至一方面对主流话语应该随着社会转型而改变表示赞同与肯定,希望有更积极的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又对价值观教育改革表现出迟疑、观望,坚持“经典精神”的高扬与渗透。这反映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处在一种迟缓的、不协调的被动适应过程中。而思维敏捷、观念开放的大学生,思想包袱较少,再加上青春叛逆期的特点,使得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结果导致价值观教育理念与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距离拉得更远。

2.大学生的教育客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同样要凸显这一点,应突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客体地位。虽然强调“以人为本”,然而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却较少考虑大学生的特殊性,不顾实际地搞“一刀切”,这无异于在实质上造成受教育者的“缺席”“空场”。事实上,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不仅是“参与者”“继承者”,更是一定意义上的“创造者”。教育评价理论将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接受看做是由“接受、反应、估价、组织、性格化”等五个环节组成的一个连续体,认为“在这个连续体的最低层次上,学生仅仅察觉到某一现象,只能感觉它。在下一个较高层次上,学生开始留心该现象。接下去,他们有感情地对现象作出反应。再接下去,他们离开寻常生活方式来对现象作出反应。然后,他们把行为和感受加以观念化,并组成一种人生观的时候,即达到了高潮”。①

一个大学生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一旦被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得以强化。久而久之,经过多次反复映象和加工抽象,就会成为一种固定的看法与态度,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即使是接受现成的价值观,那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可见,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有赖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在过去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大学生的教育客体地位及其能动性的发挥重视远远不够,这既是价值观教育效果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目标疏漏,价值定位空泛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想价值目标和为政治服务,存在着泛政治化、理想化、虚空化倾向,严重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存在的问题,可集中概括为“高、大、空”。“高”指过于理想化,忽略现实性;“大”指强调共性,忽略个性;“空”指内容流于空泛,缺乏明确要求和具体指标,操作性差。教育目标的“高、大、空”必然带来教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从而导致价值观教育工作的低效、无效,甚至出现负效现象。

三、教育内容落入窠臼,流于表象形态

价值观教育内容能不能吸引大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具不具备直接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是影响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关键因素。当今普遍存在着价值观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的现象,并且缺乏针对性,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价值观教育内容对人性特点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忽视大学生内在的多样化需求,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同时,对个人追求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探寻个体努力没有给予足够肯定,忽视了人的个性特点,这是值得反思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一直是个有争论的哲学命题。生物哲学由自私的基因出发,推定自利性是人的本性,肯定人从利己到利他既是群体生存的必然选择,也体现并强调了人类文化以必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人天然本性的重塑。因此,价值观教育必须注重到人性特点,应准确把握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内在逻辑联系,既要肯定集体价值,又要肯定个人价值,从而充分考虑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增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价值观教育内容面窄,不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两课”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责无旁贷地担当着价值观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两课”授课存在着知识面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好等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在价值观发展方面的现实要求。(1)“两课”设置。高校开设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相互交叉,许多地方重复,而且不少内容在中学阶段就有一定程度接触,老调重弹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在所难免。(2)“两课”内容。价值观教育仅限于人生价值观方面,主要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等。这远未能反映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变化迅速的社会生活,更不能有效地解答困扰青年学生的诸多人生问题,因而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也就使得大学生难以形成内部驱动力,削弱了大学生的接受度。

至于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价值观、婚恋价值观、自我价值观等内容所占比重相对来说较小且零散,教育者往往疏于发掘、整理、加工、提炼,使之成为可贵的教育资源。而这些东西又恰恰是大学生感兴趣的,对其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3.价值观教育内容未能贴近客观现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他们的价值取向趋于现实化;第二,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他们的价值取向是公私兼顾化;第三,在道义与功利的关系中,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义利并重化,往往会重利轻义化;第四,“在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中,他们的价值取向是贡献与索取结合,既要贡献也要索取。”②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比较注重文化价值的传递功能,对文化价值的整合和创新功能相对轻视,因而对社会新兴的价值内容缺乏及时有效的反应,缺乏自我更新意识和自觉性。教育者不能敏锐地贴近客观现实和学生实际,不能对变化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难以给学生架构一个乐于学习的平台,而是坚守固有的传统模式,这显然不合时宜。毫无疑问,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充实、词语表述应该因地制宜,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合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这方面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四、教育方式简单,实施途径狭窄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它需要综合协调各方面力量来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社会主导价值观和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1.显见的、有目的的教育引导活动仍集中在学校教育之中。高校价值观教育以“两课”为主渠道,方式单调,缺乏创新实践,学校集约型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正效应。学校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弱化,教育乏力,是价值观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少数教师不能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及价值观教育,对一些尖锐问题绕着走,只求不闹事、不出事就好,其深层次原因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有个别教师对社会失去信心,自身底气不足,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表现。

2.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不够。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如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仅未能发挥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有时反而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客观地讲,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在实际上往往被家庭和社会因素所弱化,甚至否定。因此,要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方面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在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3.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未能充分发挥。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基本方式是模仿,行为类型是趋于从众。同辈群体的模仿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关键在于怎样对同辈群体进行正确引导和掌控,通过教育集体,从而达到教育个体的目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对待大学生同辈群体上,基本上是顺其自然,而缺乏必要的、充分的引导和积极的利用,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价值观教育实施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教材,以知识传授、组织活动、考试等方式进行灌输,同时常辅以价值观教育活动,来强化教育,倡导主导价值观。就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就青少年接受灌输的时间,就传授给学生的相关信息量而言,我国都是排在世界前列的,但是“投入”与“产生”却没有成正比。因为,这样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对象接受的规律性,没有顾及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仅是一厢情愿。例如,在作为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德育课上,教师大多还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学生仍然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大多数学校的德育课常常是大班开课,“批量式”教学,在这种情形下,更难进行师生双向互动。价值观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知识教育,在现代开放型社会,它更加需要有效沟通机制的支持,需要畅通的信息交流。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好的效果才会显现,否则教育的实效自然大打折扣。

五、教育机制呆板,公允评判缺失

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起到激励、导向和调控作用。人们可以通过科研成果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智育和体育,但对其思想道德水平、价值观发展程度,目前还未形成科学的、成熟的评价体系。由于价值观教育具有政治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教育评价在评价标准、评价类型、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实施过程上都存在许多争论,一时难有定论。价值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也只是通过一些相关课程的考试计分及有限的调研活动来反馈,没有将实践环节拿到测评中来,在操作层面上仍存在着许多困难。这种简单封闭的评价方式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知行不一,很难给大学生施以有效的反作用力,以促使其自觉调整价值观念来趋近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

六、教育主体弱化,亟待加强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者在陶冶被教育者时,不只是给他一定的知识,而主要的是要以自己对日常事物的态度去影响他们。”③高校价值观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因为教育者的素质高低会对受教育者产生不同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者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和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体弱化明显,其整体素质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作用发挥不够尽然,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

党和国家倡导的主导价值观确定以后,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其成功与否,价值观教育者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教育者是活生生的个体,客观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者自身带来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涉及教育者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等方面。一从教育主体者的道德素质来看:有少数教育工作者不安心教书育人,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离开了高校,造成师资的流失。留守在校园的教师队伍中也有人“三心二意”,不能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能主动关爱学生,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其个体道德而言,也有为师风范欠缺、务实求真不够、上进心不足的缺点,难以起到“身正为师”的作用。二从教育者的专业和业务素质来看:有很多教师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上仍需加强。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也处于解构和重构之中,对于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他们一方面感受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又未能主动充电,得过且过,也未能进行相关研究。三从教育者的教育素质来看:由于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的变化,有些教育者感觉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困难重重,丧失了执著的教育信念。同时,他们又不去自觉更新教育理念,不去积极思考,不去琢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教育技能和效果。总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存在的“要求过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造成了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高的结果。

此外,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即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目前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没有主动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如何应对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育者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被动工作的多,应急性解决已出现问题的多,调研探讨的少,前瞻性思考的少,主动面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就更少,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

[注释]

①孙抱弘.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144.

②张健.中国跨世纪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99.

③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6.

作者:姚 军

大学价值型教育体育论文 篇2: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研究述评

摘要:为了明确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必须首先对有关教育价值、教学价值等方面的溯源性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价值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教学价值的内涵、分类及其研究取向三个方面成果丰硕,但针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的研究相对匮乏。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应具有关怀性、发展性和长效性。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价值;教学价值;述评

长期以来,“教育价值”“教学价值”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论题,“对教育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理解是教育变革的根本出发点”。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规划、教育过程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用、教育环境的开发以及教育评价的设计等,正在逐渐围绕教育价值与教学价值有序进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完善。为了明确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必须首先对教育和教学价值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说明。近年来,有关教育教学价值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然而这些研究多是零散地刊发于各种杂志,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总结性梳理。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2007—2017年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了解我国教育教学价值研究的发展概况,在对教育价值、教学价值等关键词做重点的解析后,阐明普通高中教学的价值。

一、发展状况

2017年8月,笔者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平台,以教育学所属的“社会科学Ⅱ”为学科领域,以2007—2017年为时间段,分别以“教育价值”“教学价值”“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价值”为题名进行精确匹配,获得“教育价值”文献2161篇(见图1),“教学价值”文献2530篇(见图2),“普通高中课堂教育价值”文献135篇(见图3)。

通过对图1的分析,可以发现学术界对教育价值的相关研究在近十年保持稳步前进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更加引起了学术界对教育价值的关注。

通过对图2、图3的分析发现,有关教学价值、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价值的研究在2007—2014年这一时间段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从2014年之后,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因为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学价值的实现是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体现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价值在不断地解构与重构,教学价值、课堂教学价值也伴随着教育价值的变迁被学者重新界定与认识。

二、已有研究成果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教育价值

“价值”概念的界定是厘清教育价值内涵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价值”一词在《应用写作大百科》中的解释为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1]在《伦理学大辞典》中,“价值”的含义是指事物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价值蕴含着人与其他对象之间需求和满足之间的关系。人不但要认识各种事物的属性,还要从它们对主体的生活所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价值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任何场域中如果缺少人的存在那一切都是无意义的。[2]根据上述对“价值”概念的界定,价值首先表现的第一要义是“有用性”,即客体与主体间的适用性与满足性;其次价值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最后价值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

国外学者基于价值概念的不同定义,立足于不同的价值关系角度,挖掘了教育价值的内涵。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杜威从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方面探讨了“教育价值”的问题;波特进一步提出了教育价值的“社会性评判标准”,提出了教育价值的评价标准;斯普朗格从“文化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的过程就是历史文化的过程,突出强调教育的客观文化价值[3]。

目前国内学者在基于对价值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的内涵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卢旭认为,教育价值以教育功能作为研究视角,探讨教育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和效用,立足社会学层面来思考教育子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4]刘庆昌认为,“教育的用场就是教育价值,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性体现”[5]。张栗原认为,教育价值指某一种知识部门对被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所提供的功用。[6]杜尚荣、施贵菊认为,教育价值是指为满足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而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的倾向性,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等。[7]从上可以发现,有关教育价值的论述侧重于强调教育的功用,并且强调教育的价值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价值来实现的。教育和其他事物一样,其本身并没有价值与意义,正是在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体现其意义与价值。

2.教学价值

教学是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的统一,而不是与价值无涉的纯粹事实。看似客观化的教学背后,教學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多方面因素都始终受潜藏着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相应地也就决定了教学价值的主观属性十分突出。赵继高认为,价值被视作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价值也被视为教学价值主体与教学价值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价值主体分为隐性主体和显性主体。[8]隐性主体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却不能够直接体现出来的主体,显性主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直接被观察和体验到的,并且直接发生作用的主体。沈小碚、宋秀红认为教学价值应以社会为主体,教学活动应满足社会与个人的要求。[9] 由此可见,涉及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都会受到社会、个人以及具体教育场域的影响。教学价值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外衍价值的侧证。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性活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这种实践性活动必然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任何孤立的、片面的、单场域的思考教学价值的看法必然是缺少说服力的。

(二)研究取向分析

1.教育价值的研究取向

教育价值取向研究伴随着教育价值观研究而逐步深入。吴黛舒把教育价值取向看作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不断追求教育价值结构动态平衡的过程。教育价值取向从意义说的角度分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对教育的价值取向”。[10]和学新强调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将会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这种做法从侧面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教育更加人性化。[11]扈中平认为,作为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宗旨的教育总目的,定位于培养“人”更合理,因为这更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12]李家成的博士论文从理论上系统论证并阐述了生命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和确立生命价值取向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13]不过也有学者对这种单方面考虑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表示强烈的质疑。刘庆昌认为,教育系统应建立在“科学理性和人类理想基础上的教育价值秩序”的基础之上[14],突出强调“理性”和“个人价值”在教育价值方面的重要性。刘旭东提出教育应立足于人的生成性,回归于生活性,在关注学生真实需要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在生活交往中的重要性。[15]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发展,教育价值取向看似走向多元化的背后其實也越来越突出一条主线——人的价值普遍受到关注,教育领域不断重视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开启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索。

2.教学价值的研究取向

近年来的研究中,有关教学价值取向大致分为创造取向、幸福取向、生命取向和道德取向四种。“如何培养创造力”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人才是否卓越的重要指标。教学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教学领域非常重要的取向之一。赵继高将教学价值分为基本价值和最高价值,并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学的最高价值。[16]曹开秋、江建民从社会控制理论角度将课堂价值取向分为忠实价值取向、相互适应价值取向、课程创生价值取向。[17]在生成性、创生性课堂中,教学最大的价值就是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不断激发,质疑与反思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学活动获取知识,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本应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然而在现代教学中,由于种种干扰,他们却越来越少地能够感觉到幸福快乐。教学价值的幸福取向因而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李世讴、周先进针对当前学校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无限疲惫与无限焦虑的现状,明确提出教学要追寻幸福的价值取向。[18]朱小蔓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着人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工作者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19]这个价值取向传递的一种观念就是教育是让每一个教育参与者幸福与快乐的事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他们探求生命价值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会让他们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教学的过程是需要生命个体的参与的,教学绝不是机械的,冷冰冰的,教学在满足生命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为了生命更加完善、更加向上而努力,因此针对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生命个体完整性的现象,叶澜主张重构课堂教学价值观,提出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20]。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并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而道德性与伦理性是人的灵魂深处最崇高的体现。[21]因此作为教育重要方式之一的教学,也应该遵循道德性与伦理性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应该遵循道德性、伦理性要求,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要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人获得向上向善的能力和要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或者生命个体的发展而言都具有善性的意义。教学不仅是一项认识活动,也是一项道德活动。

(三)教育教学价值分类

1.教育价值的分类

人们对于教育价值的研究起初只是停留在教育的工具价值层面,教育中“人”的意蕴相对较少。当教育被完全地功利化、被完全地当作一种工具时,这种片面性的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于是教育中的人学立场被引入,而这种人学立场被称为“教育的本体价值”。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对教育价值的分类也呈现出了多维的发展趋势。王逢贤将各种形态的价值概括为“物质的”“精神的”“人的”这三种最基本的形态,据此分类的教育价值也更加全面、更加多元化,例如智育价值、体育价值、美育价值等教育价值取向得到重视,从侧面也体现了学者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的全面。[22]谢新观将教育价值分为四类:一是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二是教育的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三是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过程价值,四是教育中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23]王坤庆认为,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价值观的研究。同时他依据这三种研究相应地对教育价值的分类做出了说明,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将全部教育价值分为两类——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中的价值;二是将教育价值分为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三是将教育的价值分为宏观的价值和微观的价值。[24]通过阅读、分析大量文献可以发现,很多学者有关教育价值的分类归根到底基本上分为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的个人价值这两大部分。教育价值的这两大分类和教育本身的属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众多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社会子系统的有效配合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的价值。与此同时,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在影响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紧密相连的,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要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参与来完成,而个人的价值同样需要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来实现。

2.教学价值的构成

王凤玉提出教学价值由知识、能力、方法、科学精神、审美和品格这六种基本要素构成。[25]赵继高将教学价值分为基本价值和最高价值。基本价值主要是指使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塑造品格、掌握方法,而最高价值是提升学生的创造精神,进而发展学生的无限创造力。[26]郑志辉、刘义兵主张教学价值依据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从社会主体的视角看,教学应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从学生主体的视角看,教学应该满足学生基于生命价值基础上的发展需要。[27]从以上关于教学价值的分类可以看出,教学价值不仅涉及知识层面的价值,同时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能力、品格等多方面的价值也得到关注。对教学价值的有关评价,学者更多地也是从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维度进行。

三、关于普通高中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最典型的问题是针对普通高中学段教育教学价值的研究相对匮乏。基础教育段的高中阶段教育,上接高等教育下连义务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起着特殊而关键的作用。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结部分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首次将“高中阶段教育”单列,将其作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独立部分予以论述,标志着高中阶段教育重新得到关注,其重要性与特殊性需重新认识。《纲要》第十一条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塑造自我、提高自主性的重要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广大初中毕业生渴望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纲要》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品质培养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教学目标作了导向性指示。然而,在层层落实时,缺少具体的操作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没有明确的示范。学界对高中阶段教学价值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缺少具体的价值指向,虽有说明,但一般也是泛泛而谈,指向性模糊。笔者从文献研究中获得启发,认为在普通高中教育教學价值取向应具有关怀性、发展性、长效性。

(一)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应具有关怀性

高中阶段教育的对象相对于其他学段而言,更加复杂多样。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岁到18岁之间,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复杂多样,集升学、就业、成人培养于一体,教育教学价值的取向应该是多元化的。其实,教育的公共性特征使教育教学价值取向的主体从一开始便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或者说是集体主义的需要,整个教育是附着于国家和集体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完全依附于社会的教育不仅没能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相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当教育沦为社会的附庸时,教育的负作用大于正向的作用,因此教育的独立性价值受到关注。伴随着教育独立性的发展,教育本身所追求的目标也不断涌现,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依附型教育在走向独立型教育的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实现教育元价值的过程,不断重塑教育理想的过程。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依据人的生存来裁剪人的需要,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人是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是评价教育的依据,这种对人生存的思考也是一种对生态、精神和人生意义时刻反思的生存意识。

(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应具有发展性

《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课程必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支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当今时代以“快”著称,整个社会都在孕育力量,不断地推陈出新。社会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给学生的未来增加了许多不定的因素,这种不定的因素也许会使学生产生不安和迷茫,但教育应让他们感觉到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教育教学不再是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更多的是满足学生过程性的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生涯规划课程,其实对于学生来讲都相对已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应该提早到高中阶段,让学生对自我条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在高中毕业时不至于那么迷茫,选专业时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在高中阶段,不仅应该单独开设职业规划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渗透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走向,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兴趣点,增强自信心。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应该更加富有特色,更加适合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应具有长效性

教育教学价值取向的成效具有短效性和长效性之分。教育教学价值取向的短效性是指在教学设定的目标中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教学价值,它关注的是眼前的、即时性的成效。教育教学价值取向的长效性是指通过当前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高中学生在毕业后将面临就业和升学的选择,这关乎学生的终生发展,所以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例如高中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反思、实践、凝思、升华等经历对于培养学生在无法预测的新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学生在开始自学时的效率不如教师讲解的效率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形成了个性化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时学习的效率会胜于教师讲解。因此,在高中教育教学价值取向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使教育教学价值更加具有长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张明根.应用写作大百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56.

[2]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伦理学大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393.

[3]田向阳.对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2).

[4]卢旭.教育价值的多元、混乱与秩序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2(5).

[5][14]刘庆昌.教育价值的秩序[J].教育科学,2009(5).

[6]张栗原.教育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0.

[7]杜尚荣,施贵菊.论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源自“淘宝大学”的教育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16][26]赵继高.创造——现代教学价值的最高取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 (4) .

[9]沈小碚,宋秀红.对现代教学价值观的哲学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3).

[10]吴黛舒.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02(1).

[11]和学新.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主体性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7).

[12]扈中平.教育的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

[13]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15]刘旭东.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

[17]曹开秋,江建民.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探究——基于社會控制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考试,2008(4).

[18]李世讴,周先进.论教学价值的幸福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19]朱小蔓.为人类的幸福而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05(8).

[20]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22]王逢贤.价值教育及其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3]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0.

[24]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25]王凤玉.教学价值:结构性分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6).

[27]郑志辉,刘义兵.论教学价值认识的思维范式转换[J].江苏高教,2008 (2).

责任编辑:丁伟红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value; teaching value; review

作者:徐兆兰 郑璐璐 陆洋

大学价值型教育体育论文 篇3:

试论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取向

教育的价值及其取向,不仅是教育问题的核心,而且也分别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教育价值所揭示的是教育对社会及对个人的意义,而其取向则是人们在认识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所追求的功效目标的形式和态度。它们分别体现了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并体现了教育目的,规范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以引导学生向一定的方向主动发展。因而,研究教育价值及其取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针对高等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阶段,揭示它的社会价值及其特点,并着重对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作初步探讨。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特点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它对社会的作用及意义,是将社会作为价值主体的角度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意义及作用。但从本质上说,一切社会生活又都是实践。若从人在社会生活中主观能动作用的强度和大小来看,又可将我们的社会生活区分为社会实践和社会日常生活两大部分。社会实践大体上又可分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技实践和教育实践等四个方面。生产实践是人们进行生产再生产的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为了维护、巩固和变革一定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所进行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活动,它与狭义的文化活动的含义相一致。因此,’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可从社会实践和社会日常生活两方面来考察评价,这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的社会实践价值和日常生活价值。其中社会实践价值又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现将高等教育的各种社会价值分述如下:

1.经济价值。即高等教育满足人们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活动需要,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功能属性。它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通过培养专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改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资本的利用率来发展生产力;二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产生了对生产关系的认识,自觉地维护、改善和变革现有的生产关系来促进和保证生产的进行。另外,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获得了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认识到工作的社会意义,激发了劳动热情,增强了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2.文化价值。即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它主要表现在;(1)为文化活动提供了进行组织、管理和执行的文化专门人才,使文化活动得以在全社会普遍展开,成为文化活动的基础和骨干力量;(2)为文化活动提供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在文化活动中有所创造与创作的专门人才;(3)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这包括通过高等教育直接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文化专门人才,将文化知识传播普及开来这个方面;(4)文化专门人才对文化的批评活动,推动了文化的发展;(5)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的文化整理、研究和创造活动,直接丰富了文化内容。文化价值本身又包括多种内容,其中政治价值在文化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并给其他价值的实现以强烈的影响,其他价值的呈现及其大小都受到政治价值的制约。

3.科学技术价值。即高等教育在促进科技产生、发展、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它是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进行科技活动体现出来。(1)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了大批具有较深的科技知识、较广的文化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造发明的专业学科人才,这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基础和骨干。(2)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这有两条途径;一是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直接传播科技知识;二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将科学技术推广、传播到周围的地区和人身上。(3)通过科技专门人才将科技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推广、调节着科学技术的发展。(4)直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师生通过科学研究获得了科技成果,对科技文献的整理、综述和科技书籍的编撰等,直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教育价值。即高等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高等教育不仅对生产、文化、科技产生影响和作用,也对自身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教育价值表现在:(1)高等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进行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研究的成果,积累的教育经验,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持续的影响。(2)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师资,这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力量源泉。(3)培养的教育学科理论人才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4)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中的适应状况,促进着高等教育进行自身的调节和完善。

5.社会日常生活价值。即高等教育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在维护和提高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传递了社会生活经验、生活知识,使人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开始新的社会生活作好了准备。(2)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陶冶品格、体育等,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为以后更全面、更充分的个性发展扩大了基础。(3)通过培养医疗J生、体育、保健人才,维护了人的身体健康,促进了人的体质的增强。(4)培养的建筑、园林艺术、环境保护、食品科技、服装、家用产品等专门人才,美化了人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方便、舒适。(5)教育培养了人的职业技能,可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人的地位,增强职业选择的机会,增加收益,教职员从事教育则直接获得了生活的经济来源。(6)可引发、发展人的兴趣爱好,丰富人的闲暇生活、校园生活,尤其是祟尚科学、民主精神,给社会生活极大影响。

然而,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一般价值相比,还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客体的行动性。一般说来,价值客体在满足主体需要时往往是被动的,一定的价值客体相对于一定的主体来说其价值是恒定的。但就高等教育活动这一客体来说,具有能动作用。它可以通过教师、学生有意识的努力来满足社会这一主体的需要,而且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二是高等教育价值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时性与滞后性并存。一般说来,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是确定的、即时显效的。就高等教育来说,其价值体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凝结形态,如培养好人才,生产精神文化产品(包括论文、书稿、设计方案等);一种是变动形态,即同时发生于教育过程中。就后者来说,教育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即时得到实现,中间不存在明显的滞缓环节,其价值是即时的、确定的。如在教育中学习时事政治,澄清错误思潮,对社会来说具有即时确定的政治价值。就前者来说,教育价值在教育过程中以潜在形式存在,寓教育价值的实现还有明显的中间环节。如必须伴随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这种价值就难以体现或不能实

现。因而这种价值具有滞后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如培养的人才,我们不能说他们一定具有某种价值,只有这种人才流动到适合于他发挥作用,并且愿意发挥作用的地方,教育价值才会真正地体现出来。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关系的反映,它体现了社会的利益、愿望和理想。社会发展取向决定着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取向的反映。所以,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发展取向问题的表现形式。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向是什么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所确立的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向。简而言之,可以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一句话采加以概括。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基于这种对我国社会发展取向的认识,下面将分别从价值内容取向、时间取向、地域取向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的初步探讨。

1.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内容取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注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价值内容取向正朝着适应现代化的方向转化。但是,放眼世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内容取向还存在很多不谐调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1)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过低,世界平均水平为4%左右,而我国仅为3%不到,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1%左右。总的投入少,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投入。确实,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相对来说要大些,但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公民、国家人口的比例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状况仍然是非常落后的。因此,在高等教育投入上不能通过教育投资内容的调整来减少它,相反,只应该在增加总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高等教育的实际投入量。(2)在高等教育人才层次上,相对地忽视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就高等教育来说,培养的人才层次越高,就越意味着在科学技术、业务领域中发挥着开发、创新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发明创造。因此,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越重视高级研究开发人才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在高等教育的比重越大。就我国来说,研究生数量相对不足,这使我国与发达国家比,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因此,必须要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逐渐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培养。(3)从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结构看,工科学生多,理科学生少。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调整过于偏重工科的局面,使理工科的发展保持适当的比例。(4)在培养经济建设人才的内部结构中,偏重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则相对重视不够。几年来忽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象虽有所转机,但由于“欠帐”太多,管理科学建立时间不长,培养的人才水平不高,与管理发达的国家一比较,就更显落后。美国的管理专业人数大大超过科技专业人数,这在我国尚不可思议。但在现代社会里,许多国家的国策是把管理、科学、技术放在同等地位,被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管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发展管理科学,加快管理人才的培养。(5)在重视经济价值的同时,相对地对文化价值重视不够。我国文化学科与经济学科毕业生之比比较悬殊,经济建设人才比例过高,文化专门人才比例较低。(6)偏重于传统专业学科,对新兴类专业学科注视不够。科技的革新,对现代社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看:一方面,专业学科不断向纵深方向分化,而另一方面,专业学科又不断地走向综合统一。这就要求社会在注重新兴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又要注重综合型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2.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时间取向。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时间取向,即社会对高等教育在多大的时间跨度内发挥作用的看法,是社会对有关教育社会价值的时间延续性的期望和态度。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时间取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然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工业社会。实现现代化,实质上主要内容就是把我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因此,我们社会的未来形象应该是着眼于现代工业的社会、兼顾农业社会、展望未来的后工业社会。与此相应,我国高等教育价值的时间取向应该是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

除了上述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来说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时间取向外,实质上,就高等教育来说,由于其价值的滞后性、长效性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还必须要有未来意识。

3.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地域取向。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地域取向是对高等教育作用的地域范围的期望和态度。它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地域分布走向,以及在教育中相应的地域课程内容。首先,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归属上,高校归那个部门、地区管理,其地域取向必然指向那个部门、地区。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看,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由高校自主管理,国家只起间接的控制、调节作用,高校在其发展中逐渐自主地形成其地域取向。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地域取向意识强烈,有利于发挥高校的自主性,富有竞争意识,能主动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点是造成高校布局不合理,人才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专业的重复设置和人才的浪费,高校、专门人才主要集中在发达沿海地区。另一种是国家对高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而高等教育地域取向由国家来规定。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高校的合理分布和专门人才的统一调配,缺点是高等教育的地域取向意识淡薄,不利于高校主动性的发挥。其次,在课程的地域内容上,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在课程内容上不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培养的人才就很难在地方上发挥其最佳优势。另外,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我国参与国际事务活动将愈来愈频繁,世界性的问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国的发展。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上增加大区观念、国际观念及其有关内容,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域取向上应把区域化与国际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我国高等教育既要立足地方,又要面向世界。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高教所

(上海 200092)

责任编辑;邵英

作者:陈士衡

上一篇:包装与消费心理分析论文下一篇: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