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质量因素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以商务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及证监会处罚公告检查结果作为研究背景,选取2003—2012年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量及综合收入为研究数据,从激励和惩罚两个机制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从信息论、监督论和保险论3个方面描述了独立审计的功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立审计质量因素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立审计质量因素分析论文 篇1:

浅谈独立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

摘要: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而审计目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独立审计目标的演变历史的研究,对不同阶段独立审计目标确立的审计环境的考察,分析独立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独立审计;目标确立;影响因素

独立审计,即由注册会计师受托有偿进行的审计活动,也称为民间审计。独立审计目标又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它是审计理论的最高层次,也是整个独立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形式、质量以及审计责任。因此对独立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社会需求对独立审计目标的影响

从独立审计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演变的过程当中,社会需求已经成为影响独立审计目标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1.16世纪独立审计的起源阶段

这一时期,产生了合伙制企业。虽然合伙制企业的合伙人都是企业的出资人,但是有的合伙人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的合伙人则不直接参与其中,也就是说开始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产生了信任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计人员也就随之产生并增加。这个时期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单一规模也不是很大,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数字进行详细的检查,完成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的独立审计目标。

2.19世纪中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审计的确定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更加大。产生了更多的公司股东、投资人以及债权人,他们都十分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主要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债权人通过资产负债表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人需要所有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扩大带来的是经济业务活动的增加,单纯的对会计凭证的核查已经不能够满足需要,独立审计的重点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必要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为利益相关者负责。审计通过详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这个阶段的独立审计目标也发展为确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公允性。

3.20中叶以后独立审计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全球化,本国企业迅速向海外扩张,形成了一批具有垄断地位的跨国企业。企业内部的管理不断得到加强,这也使得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出现了审计思路传统与现代相分离的情况。现代审计方法也由内部控制和评价组成。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加。审计工作要求也更高,这也将经营审计从财务审计中分离出来。这个阶段的目标也转变为对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二、审计能力对独立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审计能力不仅仅是指审计的技术,还包括审计的人员素质、社会法律赋予审计的权力、审计的时间限制等等。审计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影响审计能力的因素。审计能力对独立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是一个决定性制约因素。社会环境对审计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人们对审计的作用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正是由于这些过高的期望,当社会的期望和需求不能被审计能力满足时,双方也就不能够达成共识,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造成了人们陷入一些诉讼纠纷当中。审计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当中,审计人员也在不断努力使审计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自从创立以来,累计已有16.6万人获得全科合格证书。我国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由于审计能力是有限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相对的,所以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正是由于审计能力的一个有限性,只有当审计拥有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时,才能使这种社会需求成为审计目标。

三、社会环境对独立审计目标的作用

审计环境主要由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组成。社会环境对于对独立审计目标的实现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国家法律环境的影响

“南海公司事件”的爆发,英国政府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在1844年颁布了《公司法》,此时审计的目标是查错防弊、揭露欺诈。可以说,此后独立审计的社会地位被提高到法律的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重心也转向美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美国在1933年和1934年分别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审计的目标也不仅仅只是查错防弊、揭露欺诈,更进一步向会计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证明并给出意见。这些法律的颁布影响了独立审计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目标。法律让审计目标的规定具有强制性,作为审计人员的注册会计师相应得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审计人员就必须遵守法律所规定的职责,以一种谨慎的职业态度来审计被审单位。可以看出,国家法律环境对独立审计目标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2.司法诉讼结果的影响

由于审计环境的不断改变,政府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加大,跟注册会计师相关的法律诉讼的数量和金额也不断增加,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加重。司法诉讼的判决过程往往是将审计法律规定的责任和范围进行明确的过程。司法诉讼案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法律规定的一些细节,真正执行的情况。早期的法官判例原则主要是倾向于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法律责任,审计目标最主要的是数字的正确性。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的复杂化,判决结果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考虑到审计能力,也随之改变。独立审计目标也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转变。

3.社会团体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一个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社会团体,对于独立审计目标确立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还是国外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审计准则都是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对审计目标进行确定和修改。例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国际上审计准则的变化,将审计准则修改和国际相接轨。2006年年初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又与国际准则相接轨的审计准则体系。2010年11月,又对38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可以看出审计目标查错防弊、揭露欺诈的确立,以及其后的对审计目标的修改,都有注册会计师协会这个社会团体的影响。

因此,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独立审计目标确定的这些影响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独立审计进行的质量,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该说独立审计日臻完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在已制定出的政策下进行还是不够的,一些监管的机制或机构只能进行短暂的奖惩和管理,更多的则是依靠自觉遵守的市场机制,相反也不行,两者缺一不可,只有通过有形无形两只手的共同配合,制度与机制协调,那么高质量的审计才能得以进行。(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玉波.浅谈我国的独立审计目标[J].科技创业月刊,2005,(02)

[2]卢洁.社会审计目标及其确立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0,(21)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03)

作者:付羡 童盈 吕凌韬

独立审计质量因素分析论文 篇2:

独立审计社会信用奖惩机制效应实证分析

摘要:以商务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及证监会处罚公告检查结果作为研究背景,选取2003—2012年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量及综合收入为研究数据,从激励和惩罚两个机制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从信息论、监督论和保险论3个方面描述了独立审计的功能。通过市场整体对被处罚会计师事务所的反应情况得出结论,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独立审计社会信用惩罚机制发挥着有效与失效并存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论;监督论; 保险论;激励机制;惩罚机制

一、研究意义

审计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买卖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主要涉及到了3方:被审单位、事务所、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正是基于这种3方主体,出现了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认为,高声誉审计源于公司缓解代理冲突的需要;信息理论认为,高声誉审计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保险理论认为,对高声誉审计的需要是公司购买的一种保险。

本文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独立审计的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为如何提高独立审计社会信用提出了建议与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声誉效应

Simunic(2010)对于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溢价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八大”的审计收费反而略低于非“八大”,他认为这是大所的规模效应所导致的[1]。Palmrose(2006)研究认为,“八大”无论在何种市场中,审计收费都要高于非“八大”[2],这一结论与Simunic的结论正好相反。Moizer(2007)对审计收费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关系进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事务所收费用不同代表了事务所高声誉资本投资的回报,但这一情况也会因为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市场有所差异[3]。

(二)国内研究现状

伍莉娜(2009)通过对国际“四大”与审计收费进行研究,认为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4]。李爽(2008)对A股上市公司1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并未发现国际“四大”具有收费溢价[5],这与伍莉娜的结究结果相矛盾。陈冬华(2006)在控制了一些变量后,通过对事务所规模、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审计质量较高,但审计收费并未明显超额。他认为这是由不同规模事务所的收费结构存在差异所引起的[6]。

范治坤(2009)从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审计过程3个方面对我国审计质量并不高这一现象进行研究[7]。孙永军(2009)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百强会计师的信息,对审计质量的构成要素,影响审计质量的深层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审计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变这一现象的建议[8]。

三、独立审计社会信用激励机制

王慧(2009)在《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中采用博弈论模型对非称信息市场中审计方与委托人之间的行为进行模型假定,假定委托方有两种行为:购买与不购买。审计方也有2种行为:不守信用与守信用,并分别假设了在守信用与不守信用情况下,审计方所提供了两种不同审计产品,一种为高质量的审计产品,另一种为低质量的审计质品,并对是否提供高、低质量的审计产品进行了概率假设。通过模型发现,只有当审计方守信用的概率高于委托方的收益时,审计师才会守信用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产品[9]。

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创建高的社会信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信用溢价”。信用溢价是以独立审计的高社会信用为前提的,为了获得信用溢价,审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得到的审计收费要高于其审计成本,且审计成本要高于市场均衡成本;如果审计收费不能满足其高于市场均衡成本,则审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将不会选择声誉策略。而这种审计溢价则于审计师及事务所产生了激励效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审计溢价不完全等同于审计收费较高。高信用事务所通过市场机制取得的溢价被称为声誉溢价,而通过政府管制而获得的溢价只能称为垄断溢价。事务所的运行首先要得到政府的准入,各级政府可能会因与事务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将特定的业务全权指定了某些家事务所,使得这些被指定的事务所收取得的费用超过其均衡成本及为完成该项业务而付出的多余人力成本以外的部分,这些超额部分就是政府垄断溢价。当然,审计溢价会因不同的审计业务复杂程度而不同,也会因被审单位的最终控制人不同而不同,还可能会因为不同规模及信誉的事务所而有所不同。

DeAngelo(1981)第一次提出审计师声誉假说,认为较大的事务所更能抵制来自客户的压力并能较好地维持自身的独立性。Dye(1993)对于审计溢价进行研究,认为较大的事务所收取较高的审计溢价不仅仅是由于其较高的审计质量,而是在于其失败时可以提供一种保险。

四、独立审计社会信用惩罚机制运行机理

与激励机制对应的是惩罚机制。如果说激励机制是在事前促进审计师保证审计质量并维持社会信用,那么,惩罚机制则是在事后起到保证独立审计社会信用得以良好运转的作用。

由于审计市场是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市场,且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其质量难以观察,审计方比委托方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从而为审计师采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前提。根据柠檬市场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会遭受淘汰,而劣等产品则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如果审计费用较低,那些实际能力较高的审计师及事务所会因为其价格无法满足额外的审计成本而退出审计市场,相反,实际能力较低的审计师及事务所则会进入审计市场,长久下来结果是审计市场上审计质量的平均水平在下降,委托人在得悉这一情况后再次购买审计服务时愿意支付的审计费用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又会导致实际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进一步退出市场。

声誉机制能给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审计师带来溢价收入。但对声誉的毁损却是一次性的,只要审计师发生了审计失败,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就会一次性贬值,审计师将受到精神上的道德谴责和物质上的经济损失。具体来说,审计声誉惩罚机制的运行路径是:(1)审计师发生审计失败;(2)市场收到审计师审计失败的信号;(3)市场调整对发生审计失败的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评价,并出售其客户的股票,从而引起审计师客户股价的显著下跌和企业价值的下降;(4)受到不利影响的企业与声誉受损审计师解除聘约或要求其降低收费,最终导致审计师因声誉受损下降而承受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

五、独立审计社会信用惩罚效应实证检验

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迎合政府监管部门的好恶成为其考虑中的相关因素。这是由于政府具有审批事务所是否进入证券市场准入资格的权力,只有经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审批通过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为上市公司年报提供审计服务,在这种行政划分市场准入的模式下,对审计师而言,影响其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证券监管部门或相应的政府行政部门,且有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大股东本身也属于政府部门。这种行政监管的结果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关注焦点均在于行政处罚的后续影响。在年报审计市场中,财政部和证监会实施年度抽检的例行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处罚交纳了罚款以后,意味着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面临的监督压力会减小,因此,只要处罚不涉及到其证券服务资格,且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对审计师声誉缺乏需求,其市场份额并不会受影响。而新股发行市场与年报审计市场的重要差别在于,申请新股发行的公司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并且在获批后还有一段较长的等待期,任何瑕疵都可能影响其上市进程。注册会计师一旦有处罚记录会面临更多地来自于证监会的行政监管,为了规避证券监管部门对问题事务所的差印象从而影响其上市进程,准上市公司会尽量回避此类事务所。因此,为准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审计师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其在新股发行市场的市场份额会显著下降。

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调查发布的当年及次年在年报审计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审计收费并不会下降。

本研究主要以2005—2008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事务所为研究对象,剔除2年内被撤销和合并的事务所以后,涉及事务所17家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的处罚案例。

2006—2008年这3年中,对于受到处罚的事务所来说,从客户的绝对数量方面来看,每年事务所在受到处罚后两年的平均客户量都是增加的,没有出现减少的情况。具体来说,各年客户数量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1.94%、82.14%和63.38%。我们还计算了从2005—2008年每年上市公司客户总量的增长比率,分别为4.21%、8.09%、4.97%,远远低于受处罚事务所客户量的增长幅度。受处罚事务所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市场份额来看,将受处罚后两年市场份额与处罚当年相比较,其变动比率分别为0.48%、1.17%、2.82%。而未受到处罚的事务所在相同期间市场份额的变动比率分别为0.26%、2.25%、-0.31%、0.32%、0.29%和-0.26%。相比来说,受处罚事务所在2003年和2004年的市场份额变动比率要低于对照组事务所,而在其余的4个年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事务所,尤其是2008年。总的来说,事务所在受到处罚后两年的市场份额增长率为0.98%,而没有受到处罚的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增长率是0.51%,受处罚事务所的市场份额的增长率也要高于未受到处罚的事务所。综合来说,事务所受到处罚后,声誉下降并没有带来客户的流失和市场份额的下降,反而是增加了,且增长比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验证了假设成立。

六、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受证监会处罚后,事务所并没有因其声誉的下降而导致客户量和审计收入的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在有些年份其上升幅度甚至还高于与其排名接近的未受处罚的事务所。这个结果说明,在中国的证券审计市场上,只要审计师受处罚时执业资格不受影响,就不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和审计收入的下降,也就是说,声誉的惩罚功能尚不能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2010:161-190.

[2]Francis,J.R.,Stokes,D.J.Audit Pric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Scale Economies:Further Evidence from the Australian Marke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Autumn,2006,24(2):383-92.

[3]Moizer,P.Auditor reputation:The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Auditing,2007,(1):61-74.

[4]伍利娜.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批露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1(1):113-130.

[5]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1):13-18.

[6]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3):46-57.

[7]范治坤.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J].财会研究,2009,(3).

[8]孙永军.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100强事务所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9,(6).

[9]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ocial credit rewards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the independent audit

HUANG Xu-ho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Key words:information theory;supervision theory;insurance theory;incentive mechanism;the punishment mechanism

[责任编辑 安琪]

作者:黄续红

独立审计质量因素分析论文 篇3:

机构投资者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2007-2012年沪深两市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审计意见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的作用环境,促使独立审计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提高公司价值,是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法律环境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律对投资监管的逐渐放宽,机构投资者的种类日益增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浪潮,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在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促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日臻完善和制定更加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助于完善企业的薪酬契约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但是,目前尚无文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外部独立审计之间的关系。独立审计作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代理问题。企业通过聘任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能够有效的监督管理层的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从而进一步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加企业价值、降低融资成本。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外部独立审计在我国的治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我国这种既是新兴市场又具有特殊制度背景的环境下,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改善我国独立审计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环境,提升外部独立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的效率和效果,就显得日益迫切。然而,作为一项新兴的治理机制和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能否担当这一治理角色,有效促使独立审计发挥治理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并增加公司价值呢?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Lowry, Schwert(2002)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外部独立审计的需求程度来源于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上市公司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越严重,越需要聘请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Martin, Lavine (2000)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特征会影响其对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通常来说,资产规模大、经营业绩好、财务风险小的公司更有可能聘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Sherman(2000),Beatty, Ritter (1998)认为上市公司之所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是为了全部或部分转移其对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的潜在赔偿责任。美国1933年颁布的《证券法》规定,如果投资者根据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购买股票而招致损失,并且当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审计失败时,投资者可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赔偿。由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更所面临的诉讼风险更高,在发生诉讼的时候承担审计失败责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强烈的动机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规避因审计失败而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性。

(二)国内文献 孙铮和曹宇(2004)选取了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质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所选择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小;而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越有可能选择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曾颖和叶康涛(2005)考察了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独立审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与企业价值呈U型曲线关系,而与外部独立审计呈倒U型曲线关系。王艳艳、陈汉文和于李胜(2006)研究发现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越可能聘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越可能聘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毛丽娟(2007)研究发现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越可能聘请“四大”为其提供审计服务。李爽和吴溪(2003)以中国市场上收到不清洁审计意见且其当期净利润非负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上市公司的监事会越不作为,其收到不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文的文献综述,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日趋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研究的重心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鲜少有学者提到机构投资者与外部独立审计的关系。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独立审计在我国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随着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发展壮大和投资获利模式的不断变化,机构股东既有能力也有意愿去积极参加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加公司价值,从而获得高于市场的超额收益。外部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除了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改变公司股利政策,降低管理层会计信息操纵行为意外,机构股东还会通过影响外部独立审计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新兴的治理机制,机构投资者既有能力也有意愿运用自己的地位优势和信息优势去影响上市公司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决策。也就是说,机构股东能够改善我国独立审计发挥治理作用的作用环境,促使独立审计更好的发挥治理作用,通过选择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来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增加公司价值。前人的研究如信号传递理论和深口袋等理论已经证实,为了维护自己在专业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避免因审计失败所要付出的巨额赔偿,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有动力和能力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从而更好的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综上所述,可以合理预期,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他们越有能力和意愿影响上市公司选择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进一步地,已有大量学者研究表明,公司的治理水平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法制环境越健全,公司的治理水平越高,相应的治理结构也愈加的合理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外部法制环境是重要的公司治理外部机制。当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制环境较差时,公司的控股大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更有能力和意愿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犯,公司的治理水平差,机构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机构投资者通过引进高质量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欲望会更加强烈。所以,可以合理判断,在对投资者法律保护越弱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越强烈。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1: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越有可能选择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在对投资者法律保护越弱的环境下,机构股东对上市公司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越显著

如前所述,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运用自身的地位优势去影响上市公司选择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而信号传递理论和深口袋等理论已经证实,为了维护自己在专业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避免因审计失败所要付出的巨额赔偿,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有动力和能力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提高了,它的各项决策会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公司的业绩和价值也会随之不断上涨,财务状况良好,高级管理层进行会计信息操纵的动机较弱,其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较好。另一方面,高效的公司治理水平和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有助于完善公司的COSO结构,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运行效率,促使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内部控制的各项规定,降低财务数据出错的概率,提高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准确性。综上所述,机构投资者会影响上市公司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市公司也更有可能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除此之外,像假设一所做分析一样,在对投资者保护较弱的法制环境下,公司控股大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更有能力和意愿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犯,公司的治理水平差,机构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机构投资者通过引进高质量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提高治理水平的方式对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欲望会更强烈。因此,此处可以合理预期,在对投资者保护越差的法律环境中,机构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所获审计意见的影响愈加显著。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2: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在对投资者保护较差的法制环境中,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获审计意见的影响愈加显著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沪、深市场的A股上市公司,研究期间为2007年至2012年。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如下处理:剔除行业分类在金融行业的公司;剔除数据不完善的样本;对有显著异常值的变量如Share等在5%的水平上进行了缩微处理。本文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万德数据库。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具体模型如下:

Big=?茁0+?茁1*share+?茁2*law+?茁3*First+?茁4*Growth+?茁5*Liquid+?茁6*OCF+?茁7*ROA+?茁8*Lev+?茁9*Size+?茁10*REC+?茁11*INV+?着 模型(1)

Opinion=?茁0+?茁1*share+?茁2*law+?茁3*First+?茁4*Liquid+?茁5*Size+?茁6*INV+?茁7*Big+?着模型(2)

在回归模型1中,各变量定义见表(1)。因变量Big为上市公司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当上市公司聘请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对其年报进行审计时,因变量的值取1,否则取0。国际四大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中注协每年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来判断每年的国内十大。自变量Share为机构股东全年平均所持股票数量占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所有股票数量的比例。Law代表各个地区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健全程度,用王小鲁等(2010)编制的“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来衡量。该指数越大,表明该地区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程度越高。由假设1可知,Share的回归系数应该显著且为为正数,Share*Law的回归系数应该显著且为负数。在回归模型2中,因变量Opinion表示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审计意见,当上市公司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时,Opinion的值取1;当上市公司获得不清洁的审计意见时,Opinion的值取0。这两个模型的解释变量仍然为Share和Share*Law。由假设2可知,Share的回归系数应该显著且为正数,Share*Law的回归系数应该显著且为负数。借鉴现有文献的做法,在回归模型中还控制了其他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因素。ROA表示上市公司本年度的财务表现,用净经营性净利润与公司的资产总额的比值表示。Growth表示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用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增长率衡量。OCF表示企业现金的流动状况和可用性,用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衡量。First表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用最大的股东年末持股占上市公司流通在外的总股数的比例来衡量。Lev表示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用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表示。Size表示公司规模状况,用上市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Liquid表示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水平,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来衡量。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变量的描述统计情况。从全样本来看,Share的均值为0.1738,此数据说明机构股东持有的股份占上市公司全年发行在外的总股份的17.38%左右。Big的均值为0.2649,此数据表明每年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6.49%。Opinion的均值为0.9565,此数据表明大约每年有95.65%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清洁的审计意见。此外,其余First等控制变量在样本公司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从分样本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Big的均值为0.307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Big的均值为0.2325,两者的差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这与假设1一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Opinion的均值为0.9783,持股比例低的公司Opinion的均值为0.9353,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收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这与假设2一致。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与持股比例低的公司相比,在成长性、经营性现金流、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比重、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表(3)报告了各变量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显示,事务所选择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了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可能性越大,与假设1保持一致。审计意见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表明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收到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论与假设2保持一致。此外,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自变量之间没有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假设如下:(1)对假设1的检验。表(4)报告了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机构股东持股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且为正数,这一数据表明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选择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可能性越大;法制环境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为正数,说明在对投资者保护越健全的法制环境下,上市公司选择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机构持股与法制环境的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区间显著且为负数,表明在对投资者保护不健全的法律环境下,机构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愈加强烈。这一回归结果与本文假设1完全一致,支持了假设1。(2)对假设2的检验。表(5)报告了模型(3)和模型(4)的回归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机构股东持股的回归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且为正数,表明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机构持股与法律环境的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且为负数,表明在对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健全的环境下,机构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所获得审计意见的影响愈加明显。

(四)稳健性检验在研究机构投资者问题时,内生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机构投资者可能偏好投资于公司治理完善、主审事务所为大所、审计意见较好的上市公司,因此,本文可能存在较强的自选择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Heckman(1979)两阶段回归方法处理这一问题。构建的第一阶段的回归模型如下:被解释变量INS表示机构投资者持股高低哑变量,如果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当年所有公司的平均值则取1,否则取0。自变量的界定与前面一致。对这一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计得到变量Inverse Mills,然后将其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模型1-模型4中,用以控制自选择问题,然后对这些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分析。表(6)报告了控制InverseMills后的模型(1)和(2)的回归结果。InverseMills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在这两个模型中自选择问题不太严重。Share的回归系数仍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Share与Law的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该结果和前面完全一致。表(7)报告了控制InverseMills后的模型(3)和(4)的回归结果。InverseMills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这两个模型中存在较强的自选择问题。在控制了这一因素后,Share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Share与Law的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和前面的回归结果完全一致。上述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比较可靠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机构投资者是否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文献普遍没有从审计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上市公司的审计师聘任决策直接影响着审计监督的效果,因而研究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影响公司的审计师聘任决策、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改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中国沪深市场上3000多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机构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外部独立审计的影响,以及在对投资者保护程度不同的法制环境下,这种影响有何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聘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在对投资者保护较差的法律环境中,机构股东对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在对投资者保护较差的法律环境中,机构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所获审计意见的影响愈加显著。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并通过改善外部独立审计发挥作用的环境,来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建议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为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要进一步完善股票与高浓度的上市公司,由于控股股东的优势。中国证券市场已进入流通的时代,但由于局势的主导地位已经没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绝对控制的状态,权益的影响高浓度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坚持以“国有”的方式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机构投资者所有权的限制逐步放宽;要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平台的质量,要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体系,多层次,多层次结构的方向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市场行为,加强对不法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的监督,建立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管治制度的意愿;要建立一个体制环境有利于向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系统,包括企业和法律制度。企业制度,明确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的公司的权利和机构投资者,以表达他们的意见,并提供参与公司治理的手段。在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手段,以鼓励和促进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一方面是要维护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你要修改的法律水平,不利于积极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第二,对机构投资者。从机构投资者在自己的组织结构,机构投资者和双重代理问题的患病率。双重代理问题是指机构投资者不会只存在于自己业务的内部控制,佣金代理及其他公司治理问题,并在其对外投资的行为形成了投资公司的经营利益冲突,表现为代理监控代理。经营代理问题的机构投资者是外国投资机构的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机构投资者不能有效地作为投资公司有效主管的角色。组织内的关键是要解决的双重代理问题,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要加快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的机构投资者,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其他形式的组织机构投资者。

参考文献:

[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陈晓丽、宋晓宁、楼瑜:《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企业经济》2007年第9期。

[3]程书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

[4]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审计研究》2012年第1期。

[5]Sherman A. IPOs and Long - term Relationships: An Advantage of Bookbuilding.Review of Finance, 2000.

[6]Beatty R.P and J.R Ritter.Investment Banking,Reputation,and the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6.

(编辑 虹云)

作者:孙蕾

上一篇:小学语文渗透美育教育论文下一篇:管理改革人事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