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效率因素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政府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府监督机制,其成本控制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政府审计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政府审计成本控制的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审计工作效率因素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审计工作效率因素分析论文 篇1:

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的评价分析及改进建议

一、影响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的因素分析

审计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是审计前线的指挥官,也是审计组与处领导沟通的桥梁。一个审计项目是否成功,审计组长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决定因素。审计机关对审计组长的管理模式,包括控制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影响着审计组长地位与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体现着审计队伍的总体水平,代表着审计机关的形象,对审计事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控制权因素

张维迎认为“一般意义的控制权是指当一个信号被显示时,决定选择什么行动的权威”。控制权是一种权力,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控制权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如何。正是由于审计组长对权力的需要使得控制权成为了影响审计组长作用的重要因素。关于控制权可以从审计组长是否进入决策层以及参与领导层级(是进入中层领导班子,还是高层领导班子)的角度来分析。通过抽取陕西省2011年301个审计项目发现,审计组长在机关位居中层领导最有利于其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

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规定审计组长任职资格,明确组长在审计组中的权限,以规章的形式规定审计组长职责,明确组长在审计项目中履行责任的程度,对审计组长给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实行组长岗位津贴。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审计组长要严格遵循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保证审计组按照《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及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进行审计,保证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遵守工作纪律。审计组长要对审计项目业务质量负总责,对派出的审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激励因素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审计机关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 、精神激励、晋升激励等,提高审计组长工作积极性,促进审计组长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组长除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外,还具有强烈的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精神欲望,他们在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要上,甚至超过了物质财富的需要。精神激励的方式有:尊重和保护审计组长应有的权利;为审计组长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审计组长的职业道德观;优质审计资源向优秀审计组长集中管理。

建立有形的测评和考核机制,每年年终对审计组长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考评,根据其完成审计项目规模、数量和审计建议被采纳情况,给予奖励。对于履行职责优秀的,应当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表彰和安排疗养的重要依据。审计机关每年按照考核标准对组长资格进行认定,对胜任审计项目的组长保留其资格,对不合格组长应当采取诫勉措施,对连续两年不能胜任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应当吊销其组长资格,取消其组长待遇。

(三)约束因素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代理双方中,受托方为了自身利益,可能损害委托方利益,即存在道德风险甚至逆向选择。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使审计组长更好的履行职责,必须采取一定的途径对其行为进行约束。

任何审计组都是由审计机关派出去在外作业的,审计机关应赋予审计组以充分的权力,增强审计监督的刚性。审计机关对审计组长实行监管时,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内受审计机关领导和规章制度的制约,在外受被审计单位或被调查单位以及社会的监督。首先,审计机关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审计组长行为进行规范,如廉政建设反馈卡、举报箱、征询意见函,要求被审计单位或被调查单位以及社会协助监管。其次,推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审计组长依法履行职责。若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的质量、审计纪律执行情况及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职、渎职等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审计机关可以委派监审员。指定具有较高业务素质、较高政策水平、较强责任感的人作为监审员,有针对性地随同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既做高级业务顾问,又做廉政监督员。监审员直接向审计机关负责,不受审计组长指挥,作为审计组成员,但不做具体工作。

(四)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

审计组长的总体水平决定审计项目总体质量,决定着审计事业发展趋势。审计组长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总体素质,决定其是否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否按时完成审计工作计划。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决定了审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能否通过审计抓住被审计单位或经济领域里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高层次的问题。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决定能否充分运用审计资源,实现审计成果的优化运用,审计执法的水平是否到位。

二、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评价分析

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评估指标包括:(1)审计方案执行情况;(2)是否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3)审计风险水平;(4)审计资源运用是否合理;(5)审计成果的优化运用情况

审计项目成功与否考核的依据不仅是查处了多少问题、处罚了多少钱,还涉及到审计风险水平、审计资源运用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审计组长来运作。审计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评价包括:(1)是否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审计工作; (2)在审计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是否编制调整了审计方案;(3)是否经审计机关审批。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实施方案顺利得到执行,或一旦出现新情况能及时对方案做出调整,说明审计组长的地位可能较高,所起的作用较大。

审计质量的评价包括:(1)审计取证、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对查出的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情况;(2)是否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报告对查出问题准确地定性,那么说明审计组长很好履行领导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审计风险水平的评估包括:(1)是否查出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2)是否全面揭示。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充分披露,说明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挥了审计组长作用。

审计资源运用的评估包括:(1)内设机构的整合——是否实现多部门的协作配合;(2)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否实现审计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3)财物资源的整合——审计机关财物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是否达到最大化;(4)审计职权的整合——是否有效利用各种审计职权。现有审计资源得到科学配置组合,潜在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提升,说明审计组长具有较高的地位,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

审计成果运用的评估包括:(1)审计结论落实情况;(2)制度法规的修改完善情况;(3)被审计单位经审计产生的变化。经审计后,被审计单位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了审计结论和建议,说明审计组长工作具有一定成效。

三、改进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审计组长管理体系

审计组长责权利三者必须统一、对等配比。这是审计组长责任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内容。从现有的审计组长责任制内容来看,更多地强调审计组“责权”对应,而忽略了对“利”的对等要求和规定。权利主要用来保障职责的履行,有了职责和权力而没有利益的规定和兑现,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审计组长责任制。同时,审计组长的责权利与审计组成员的责权利也要进行合理分配。只有每个人的责权利都合理明晰,大家才乐于尽职尽责,形成合力。完善审计项目立项、审计实施、审理稽核“三权分离”制度,强化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审计组长对审计现场管理,实行审计前学习制度、审计组现场协调和例会制度及数据包报送制度,加强其对审计项目审核、复核审理工作和对审计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及考核,强化审计组长对审计质量的管理。

(二)完善与强化审计组长权力的制衡机制

以委托代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和权力监督为理论依据,建立委托人、审计机关和审计组成员分别对审计组组长权力进行制衡的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审计组长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由省级以上审计机关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就审计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问题展开调研活动,从两个层次制定审计组规范性文件。一是从基础层次入手,研究制定具有内部规范性效力的《审计组长工作手册》(或《审计人员手册》)。国外一些审计机关(如法国、西班牙等)通过制定《审计组工作手册》,提出管理审计组的要求,包括审计组长的任职要求、执行审计程序要求等,对此可以充分加以借鉴。二是从审计准则层次入手研究制定具有部门规章性质的“审计组工作准则”。将目前散落在各个审计准则中对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的各项规定,重新加以整合,形成《审计机关审计组工作准则》,成为审计机关专门规制审计组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方便于审计机关对审计组长的统一管理。

(课题组成员:薛小荣 王毅 刘杉)

作者: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审计工作效率因素分析论文 篇2:

政府审计成本控制探析

摘要:政府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府监督机制,其成本控制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政府审计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政府审计成本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 成本 控制

一、政府审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府审计部门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薄弱 政府审计部门作为我国政府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我国财政支出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查,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审计。而对于审计部门自身的监督和审查工作则很少,对其自身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则缺少有效的评价标准。目前虽然审计署对审计成本控制有所加强,但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成本控制观念,没有把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用结合起来考虑,部分审计机关只注重一年完成了多少审计项目、收缴财政数量、罚款收入等指标,而不注重对自身效率的考察,导致制定计划不讲科学性,随意变更审计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政府审计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总体上资金、人力和时间等审计资源的投入不足,但同时也存在对这些现有审计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利用。对审计项目的工作量和可用的有效审计资源没有进行准确测算,具体落实到审计项目时由执行单位自行安排,基本上是“有则多配、无则少配”,尚无审计项目与审计资源消耗的参考标准。由于缺乏对资源与任务的总体把握和分配,使得对审计对象的监督缺位与重复监督的现象并存;由于任务与人员不匹配,形成了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现象并存;由于审计力量调度不当、分布不均等情况,致使审计项目审得不透,既加大了审计风险,也使投入的大量审计成本未能发挥其效用,无法有效降低审计成本。

(三)政府审计计划和程序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审计计划是指导审计工作进行的纲领,也是设计审计程序的依据。而审计程序既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也是审计成本的直接决定因素。如果审计计划的制定不科学、不合理,则会导致审计程序繁琐;审计程序的执行重点不突出就会提高相应的审计成本,从而导致审计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增大审计成本。我国的审计计划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还处在一种粗放管理状态,相当多的审计机关实际上是有计划无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预见性,缺乏对客观情况的科学分析判断而导致审计计划制定不科学、计划执行效果差的情况屡见不鲜。经常是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审计成果不尽理想,甚至一无所获。

(四)政府审计成果未能有效地利用 政府审计成果主要是指政府审计报告,以及被审计单位按照执行审计决定所节约的成本、避免的损失和效益的提高或者揭发的重大违法案件,及时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所避免的社会损失。审计成果扩大就可以相对降低审计成本,而审计成果不理想则会相对加大审计成本。在当前审计工作中,扩大审计成果的挖掘不够充分,措施不够得力,应出的审计成果被埋没的情况较为普遍。

(五)政府审计缺乏有效激励措施 目前审计机关仍然采用传统的薪酬制度,未能根据审计人员的绩效进行相应的奖惩。由于审计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对审计成本的节约或浪费得不到相应的奖惩,甚至得不到客观的评价,因此,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目前以审计组为单位的审计项目成本控制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不尽理想。

(六)政府审计任务繁重和审计资源不足 20多年来我国审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审计公开的力度逐步加大,透明度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监督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新修订的《审计法》又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审计的范围和审计内容:将审计监督范围中的“国家的事业组织”调整为“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将“国家建设项目”调整为“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新增了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并且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也扩大到“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政府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的扩大,无疑会增加政府审计的任务。

(七)影响政府审计成本的因素 影响政府审计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审计项目的重要性一般反映出该项目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讲审计项目的重要性越强,审计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就越多,这些因素的增加势必会带来审计成本的提高。同样,审计项目的复杂性也会对审计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有较强变化性的审计项目,即使制定了预算,随着项目审计的推进也难免会造成预算的追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审计成本;审计项目的规模与风险。审计项目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审计工作量的多少,而审计工作量的多少又直接决定了审计中耗费的资金量,进而决定了审计成本的多少。同样审计风险也是决定审计成本的重要因素,风险大的项目要制定更加详细的审计计划,采取更加严格的审计程序,这势必会增加投入该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进而提高审计成本;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审计程序执行的有效性,从而决定了审计效率的高低。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审计队伍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关键。审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审计成本自然就会降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审计技术的先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效率的高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审计技术不断进步,新的审计方法也相继出现,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在审计过程中降低审计成本。

二、政府审计成本的控制原则

(一)规划性和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政府审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有整体规划性的意识,既要考虑到审计成本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的共性,又要突出审计成本管理的个性特征。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既要突出重点,在重点项目上安排较多的成本预算,又要注意一般项目和常规项目的预算安排;既有审计工作量的科学测算,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将一部分资金和时间用于临时性项目。只有通过这样的整体规划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进而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如从审计机关的组织结构上要体现规划性和整体性原则,打破以往分派审计任务的格局实行审计项目组,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需要抽调能胜任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这样可以避免审计工作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解决审计资源浪费的问题,节约审计成本。在具体执行审计工作时,各审计项目组要从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去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避免重复交叉,应将审计程序作为一个系统,将各种程序的重复、交叉与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重要性原则 我国政府审计的对象众多,如果没有选择的进行审计,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就太大会疲于应付,既浪费了审计资源,实际的效果也不好。因此,在确定年度审计计划时,要坚持突出重点的方针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审计理念。审计机关应该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以及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依据,将国家的重大投资项目、

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审计重点。审计重点对象确定之后,在执行审计的时候也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即重点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重点审计有权支配公共财政资金的主管领导做出的决策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情况。这样可以达到合理使用和节约审计资源的目的。

(三)节约性原则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我国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审计i作要促进政府各部门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在使用公共资金时要讲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保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也要遵循节约的原则,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项目安排要尽可能就地就近。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署对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项目安排,多采用异地交叉方式。异地交叉审计往往增加了审计外勤费用,而且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来讲都是全新的部门,有很多不熟悉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去了解,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成本。所以。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安排就地就近审计。

(四)重质量及创新性原则 加强审计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只能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讲成本控制,而不能只讲成本控制不讲审计质量。否则审计成本虽然得到了控制,审计质量却下降了,其审计风险将不堪设想。如经济责任审计中,为了赶时间赶进度,致使取证不足、定性不准,而作出了与事实不符合的结论,就会影响对于部的正确使用,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在进行审计成本管理时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方法,解决当前越来越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实现审计资源有限条件下审计产出的最大化。

三、政府审计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审计成本控制的意识,改变审计人员的激励措施 审计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是控制政府审计成本各种措施的前提,没有审计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其他一切措施皆是空谈。这需要加强对政府审计机关人员的成本控制教育,让其认识到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同时要逐步改变审计人员的薪酬评价标准,把成本的节约纳入到薪酬评价体系中来,从而提高审计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审计机关要树立审计成本意识,要做到审计成果以审计成本为前提和基础,建立“审前调查有概算,正式进点有预算,审计过程有核算,项目结束有决算”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强化审计项目成本控制。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激励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成本管理,促进以审计组为单位的“预算有约束、执行有标准、决算有考核”的成本管理体系的形成,建立长效控制机制。

(二)整合各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整合审计资源的利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审计成本的高低,加强审计组织内部及外部相关资源的协同和联动,促进现有审计力量与审计对象的最佳结合,也是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一是计划安排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领域。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认真选定审计重点,充分发挥审计资源效用。要将突出重点的思想贯穿于审前调查中,体现在审计方案上,反映在审计实施中,运用于分析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落实到位,从而提升审计成果水平。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深入把握被审计对象或事项的情况。对某些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项目或资金,组织全行业、全系统或全国范围内的分层次审计,是整合审计资源的重要手段。可在无需增加审计资源和力量的情况下,也能从更高层次上、更加深入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三是注重利用审计机关外部资源,既包括其它审计机关的资源,也包括法律法规所允许使用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资源,还包括聘请专家参与审计。

(三)改进审计手段与方法,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 大力引进、吸收、使用和推广先进的审计思想与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审计方式和方法,提高审计机关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进现有的审计技术方法,增加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总结审计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技巧、经验与方法等,以求在不增加或不大幅度增加人力、财、物的投入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如采取抽查与详查相结合,逐步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过渡,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评估、风险评估、抽样审计等一些先进的方法,将重要性水平的运用、分析性复核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实施过程。对一些非重要的项目,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代替详细测试,强化项目成本控制。同时审计机关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使其获得现代管理、现代审计的新知识,也会增强审计能力和提高审计水平。

(四)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发挥审计资源效益 长期以来审计人员忽视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和管理,使得很多有价值的审计信息被束之高阁,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在审计成果的挖掘利用方面,一是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所有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实现审计成果的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二是建立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制度。审计不仅要查出问题,还要促进问题的解决落实。所以,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要强化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就及时处理解决一个问题。

(五)实行审计预算管理,加强成本动态控制 预算是成本控制的一种好方式,审计经费预算来源于每个具体项目成本费用的总和,每个具体项目的成本费用又是根据项目要达到预期目标所测算的工作量计算得出的。每个审计项目的成本控制要从立项开始,抓住主要矛盾,统筹作出安排。实行审计项目预算管理就是计划编制部门以审计项目计划为基础,按照经费预算与审计任务相匹配的原则,测算审计成本、核定预算。在准确评估、判断审计成本效益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审计项目选择。在制定科学的审计预算基础上,设立审计项目明细账,分项目核算审计成本。

(六)严格审计质量管理,减少项目费用支出 首先要做好审前调查。一方面是摸清总体情况和业务流程,另一方面是初步把握住被审计项目存在的几方面主要问题,掌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审前调查,才能在正式审计时集中力量,直奔主题和重点,从而减少现场审计时间。其次要写好审计方案。审计方案不仅要目标明确,还要指标详尽,并尽可能地量化。要对现场取证、写审计日记和工作底稿、中期汇报、业务会议、分析证据和底稿、报告初稿、报告征求意见等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及各审计事项的最迟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等做出具体安排;在人员安排上,必须合理搭配有不同专长的各类人,明确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人,各类人的具体人数;在经费的安排上,要编制审计外勤经费预算等。另外,还要加强现场审计管理。坚持推行审计日记制度、审计报告制度和审计责任制度。

(七)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科学编制审计计划 必须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与全面履行职责原则相结合,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在编制计划时,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与不为的判断标准就是成本效益原则。一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要密切审计行政与科研部门的关系,做到成果共享,使审计项目的制定更加突出热点、重点。在计划安排上,必须遵循“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要根据现有的审计力量,围绕中心任务,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加强统筹安排,而不是简单地对被审计对象轮流排队。二是要适度加大审计调查的比例,审计调查相对于全面审计来讲,所解决的问题更突出,结果更深入,审计资源使用更少。三是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审计项目。因为长时间、远距离地调动审计人员,仅交通费就是一笔可观的支出。四是要改变目前审计项目计划要素不完整、内容粗略的状况,细化计划内容。五是要逐步建立科学测算审计项目工作量的模型,综合考虑审计项目性质、审计目标要求、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审计人员数量和素质,参考以前年度实施同类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并征求业务司和项目执行单位意见,合理确定项目工作量。

(八)结合开展审计调查 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作为实现审计监督职能的方式,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承载着国家审计的重要使命。审计署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两个并重”的要求,即“实行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争取到2007年,专项审计调查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之前,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有利于在审计计划安排上做到有的放矢,使审计机关做到对重点项目重点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实行审计前调查,并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一方面可以防止被审计单位由于谙熟审计模式而采取对策;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了解的情况,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样既节约了审计成本,也有利于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权威的树立。

(编辑 聂慧丽)

作者:王向楠

审计工作效率因素分析论文 篇3:

浅谈新时期如何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审计影响的不断提高,各级党委领导和人民对审计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审计质量问题引起了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审计工作质量的现状入手,总结出制约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审计质量;管控;责任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共识,现阶段如何增强“精品”意识,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审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审计工作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业务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是指處在一定环境中,由审计人员素质、审计实施程度和先进的审计方法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审计机关人员队伍素质明显提升,组织体制逐步健全,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加强研究、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在审计人员、审计组织机构、审计质量标准、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和明显进步,这是得到大众认可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成绩和进步,与国家审计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审计部门仍存在一些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因素和问题。

(一)对审计质量的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薄

当今,在审计部门中仍存在着对审计质量认识不全面、不到位的现象,审计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有着对审计质量不正确的理解。比如,“只要审出问题,审计质量就是好的”“狠抓审计质量,管理出不了业绩”“审计不能太突出、太显眼”等错误观念和认识,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这同时也反映出了审计人员自身对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责、权、利相统一,是审计制度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是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就审计工作实际而言,有的责任追究制度泛泛而论,责任主体不明确;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还有的有制度却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其结果是审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 ,缺乏风险意识 ,导致行为不规范,做事随意为之,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审计过错,人人互相推卸,责任就无法落实到人,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形成非良性循环。

(二)审计方式方法落后,技术含量低

在审计方式上,由于受观念、利益、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仍然是以上审下方式为主,同级审、交叉审、联合审、委托审等方式运用较少。审计工作仍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日常审计工作直接面对大量的凭证、账簿及其他经济资料,受审计力量和审计时间的制约,审计抽查面有限,容易出现审计漏项和审计不够深、不够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效果。

好的技术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虽说审计技术方法总体上不断发展,但与新的社会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改进和提高的幅度还不够大。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审计查得不深不透。特别是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还很不成熟,实用价值高的审计软件数量比较少,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大力开展非现场审计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计算机审计的开发和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网络传输审计资料也未普及,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被审计单位缺乏配合,建议落实难度大

审计工作是一项需要责任双方相互配合的工作,并非是由审计部门单独完成的,需要被审计单位给予大力的支持和积极地配合。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的情况。有的被审计单位为了局部或者个人利益,故意制造审计障碍,甚至以舞弊、弄虚作假等方式误导审计人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一些被审计单位就运用更加智能的手段来应对审计部门的审计,财务造假和经济领域违法违纪现象增多。有的单位即使接受了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但由于局部利益的驱使,在行动上却出现改得少、落实难等问题。由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受到质疑再加上审计意见落实不到位,这就增加了审计风险,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使审计质量失去意义。

(四)审计质量管控手段与客观要求不适应

我国现有的关于审计质量的管控手段,有的已经与新《审计条例》和相关审计规定不相符,不适应现代审计的需求。比如说,在质量考核上,虽有《审计“经典案例”评定办法》和《审计工作质量考评制度》,但如何进行考评的思路和措施并不多,还处于下级推荐上级表彰阶段,不能达到评优奖优的实效。具体来说,一是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审计质量考评指标和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考评办法,难以确保每项审计内容、每个审计环节都有具体的量化的评价标准,难以对审计项目进行单项和综合的考评,致使一些审计工作还缺乏统一衡量判断的依据,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二是责任界定模糊。缺乏激励与约束审计人员、审计组长、审计部门质量责任的管理机制。一旦审计出现失误或问题,还难以彻底追究责任,制约了审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综合实力竞争日益激烈。为适应社会经济改革和国家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增强精品意识,强化过程管理,优化审计环境,创新技术手段,提高队伍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审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增强质量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要抓好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意识是质量工作的前提,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出来的项目质量的认识、了解、思想、信念、评价等,对审计质量具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增强对审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自觉完善各种审计行为、审计工作程序 、审计证据等各个方面。因此,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审计质量对于审计工作水平、声誉以及审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高标准严要求地从事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着力培养一种复合型审计人才,这种人才首先要具备政治、职业道德、文字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功底和相关业务知识,其次应当具有较强的宏观思维和分析归纳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并且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开展计算机审计。

(二)改善审计手段,实现审计信息化

在审计方式上,彻底改变目前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的现状,积极推广制度基础审计,倡导风险导向审计。要把对“点”的审计转变为对“线”与“面”的审计,采取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方式,按计划、分步骤组织行业系统审计。要前移监督关口,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起来,实施全程同步监督。按照“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相互衔接、系统配套”的思路,确定重点项目,集中力量,研制开发超前创新、功能齐全的辅助审计软件,大幅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稳步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在技术手段上,以“金审工程”建设为依托,在搞好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金审工程”系统,优化软件功能和处理流程,使计划下达、信息传递、统计汇总等工作更加快速有效,真正做到管用好用。同时还可以软件开发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连通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市(地)审计机关之间的信息网络,尽快实现审计系统内部、审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终端联网,建立纵横交织的审计网络,充实审计网络数据库,实现审计信息网上传送和信息资源共享。

(三)完善审计双向承诺制度,增强双方信任

实行审计双向承诺制度是为了规范审计部门的审计行为与被审计单位经济行为,确保审计过程客观、公正、合法而制定的一种约束和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双方对各自所应承担责任的承诺,规范和約束双方的行为,进而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依据《会计法》《审计法》和《审计条例》的有关规定,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应通过签订《审计承诺书》等方式,分别对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会计资料及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作出书面承诺,并对违反责任的结果以及应由此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承诺。审计部门要严格执行审计法规,依法行使审计职权,认真履行审计职责,遵守审计职业道德,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保守被审计单位秘密。被审计单位要依法接受审计监督,保证各项资产的真实、完整,保证所提供的所有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

(四)创新审计质量管控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一是建立系统的审计质量管理流程。目前,对审计质量好坏的评估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不间断的质量管理流程,各专业各部门更加重视构建自身的法规框架,缺少一个针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统一的法规体系。可以考虑建立分阶段的审计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整合各专业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符合审计工作实际的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办法。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控,应对审计业务职能进行科学划分,建立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管理制度。

二是健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首先要严格审计立项,明确项目计划责任。依法按照审计条例,坚持审计立项权统归单位党委和首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经过经济责任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哪个审计部门擅自越权立项,就追究哪一级审计领导的责任,杜绝审计立项与党委首长的意图相悖。其次,每次开展工作,都对参审人员分配具体的任务,划分各自的责任,明确各项规定,一旦出现问题,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发挥责任追究制的积极作用,督促审计人员切实把握好审计的每个环节。最后还要严格项目组织实施,明确项目程序责任,依法实行审计项目组织实施审计组长负责制,实施方案由审计组拟制,报审计部门审批,审计业务事项由组长负责,责任到人。

参考文献:

1.潘武军,《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几点认识》,《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

2.陆晓晖,《试论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

3.任有泉,《审计项目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4.史安宁,《国家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5.贺国华,《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中国会计网,2011

作者:戚煜翌

上一篇:创业投资市场定位管理论文下一篇:系统布局建制金融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