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分析论文

2022-04-22

一、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及其研究现状(一)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含义社会审计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形式上的独立性,即指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不得拥有被审计单位的股权或者担任高级职务,不能是被审计单位的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分析论文 篇1:

关于民间审计独立性若干问题的探讨

q

摘要:文章将着重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含义入手,分析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素,结合目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现状,进而提出维护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民间审计:独立性;探讨

一、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内涵

委托代理关系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审计独立性的社会需求。历史地看,审计是随着委托代理关系所引起的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受托方是否完成了委托方托付的受托责任,单凭受托方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有赖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外的具有足够专门知识和经验的第三者——审计人员的独立审计。独立性是审计执业的基石,是审计人员的基本理念。一旦失去了独立性,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自然无法形成。

2001年11月,美国审计独立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审计人员独立性概念框架披露草案》中将审计的独立性定义为“不受那些削弱或有可能削弱审计人员做出公正判断能力的因素的影响。”而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审计独立性应该是社会公众与审计人员相互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处于信息不对称弱势一方的社会公众从自身利益出发强烈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执业时必须具有超然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从审计风险等角度出发在保持与维护其独立性问题上始终在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希望保持一个合理的、可能的审计独立性。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目前为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从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审计独立性的解释。换言之,只要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具备了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即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只要不会削弱或损害审计人员做出公正判断的能力,就被认为审计独立性是恰当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就保持了审计的独立性。

二、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也是各国审计界、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问题。

郑百文和银广夏等恶性造假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能有如此严重后果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限制。

(一)自身利益威胁

“自身利益威胁”出现在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能够受益于鉴证客户内的经济利益或受益于鉴证客户发生的冲突的其他自身利益时。

(二)自我复核威胁

“自我复核威胁”出现在为做出鉴证业务的结论而需要重新评价以前的鉴证业务或非鉴证业务的结果或判断时,或鉴证小组成员以前鉴证客户的董事或经理,或是所处职位能够对鉴证业务的对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三)亲密关系威胁

“亲密关系威胁”出现在由于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员工存在的密切关系,使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与客户利益过于一致时。

(四)胁迫威胁

“胁迫威胁”出现在鉴证小组成员由于受到来自鉴证客户董事、经理或员工的实际威胁或由于感受到这种胁迫无法客观行事和运用职业谨慎时。

(五)其他影响独立的因素

1、审计组织关系的独立性。审计组织是否独立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是最直接评价审计独立性的方式,并且这种独立性的现状,将直接影响到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对审计人出具的工作报告的可靠性、可信性及权威性的信心。

2、失衡或错位的委托代理关系。基于受托责任而形成的审计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委托人是财产拥有者。被审计人是受托管理财产的代理人,二者与审计人共同构成审计关系的3个主体。但现实中出现本应由股东会委托事务所对公司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鉴证。现在是由公司的经营者委托事务所对公司审计验证,报酬由公司支付,也就是委托人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打乱了审计工作中三方有序的平衡关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现行审计风险格局,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而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串通作弊,破坏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直接降低了审计价值。

3、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其独立性受限。在一些地方政府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不能相提并论,由于政企不分,甚至出现个别政府部门协助或强迫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提供带有欺骗性的审计报告。

以上造成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群体的规模和凝聚力、社会地位、职业操守方面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

三、当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现状

(一)经济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多年努力虽已初见成效,但是真正实现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也远未建立。产权尚不清晰、政企尚未分开、权责尚需分明、管理有待科学等等这些体制与制度方面的缺失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了实质性的威胁。

(二)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

我国改制以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以一个独立法人的资格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可以用“工作场所是租的、审计人员是聘的、赚了现金就分掉、出了问题就解散”这样一句话去概括。试想这样一个组织形式、这样一个资产结构、这样一个工作班底。与其所承担的查错纠弊、社会鉴证和维护资本市场正常秩序的社会责任怎么能匹配?审计收益与审计风险的严重脱节,导致了机会主义的泛滥。

(三)审计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审计业务是公众服务性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报告属于“公众物品”,与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审计报告一旦公布,增加一个对它的分享或消费者,并不导致其成本的增长,或者要排除其他人对它的分享或消费是不可能的。审计报告内涵的公共物品属性客观上要求审计应该是免费的。但事实上,审计费用多数情况下是由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支付的。因此经营者并没有聘请审计的内在主动性,聘请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在相当程度上是国家法律法规强制的结果。审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在相当程度上迎合了被审计单位的利益要求,而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鉴证原本是审计的主要业务,但是随着审计业务边际收益的逐步下降,事务所业务逐步扩大到税收筹划、管理咨询等方面。非鉴证的管理咨询业务收入所占

比重越来越高。多数事务所一边忙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控制系统的咨询服务,一边又忙于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公正性:一边忙于所服务单位的税收筹划,一边又忙于其税收稽查审计,事务所审计业务的双重性或两面性大大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四)激励与约束机制扭曲

审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不同。审计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激励与约束理念、机制的挑战。就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讲,收费偏低或者竞相压价、激励不到位是个普遍的现象,但更重要的问题是约束软化、刹车装置失灵,没有建立一种运行良好的责任追究制度。

(五)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

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审计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等方面的业务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要能干事、会干事,还要想干事、干好事。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是维护审计独立性的法宝。目前,在审计领域发生的违规、违纪、舞弊、欺诈等有损审计独立性的行为,在相当意义上不是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所造成的,而是审计人员见利忘义、道德败坏、修养不高的结果。

四、提高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性

结合我国民间审计目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要想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建立制度和法律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同政府严格分离,并使之得以彻底落实

地方保护主义与地方政府行为会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独立性形成一种“干预”。特别是有的上市公司在地方影响很大。像这样一些公司,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影响到它的再融资时,甚至是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之时,地方政府的干预将是不可避免的。这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即使轮换制能有效地维护独立性,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要想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必须建立制度和法律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同政府严格分离,保护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业务不受外部强制力的影响。

(二)培育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市场集中度

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最佳替代变量,事务所规模越大,一般客户也越多。则事务所在与上市公司的审计交易中越不容易处于依附地位,其独立性越强。

(三)建立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和质量控制制度

我国实施的轮换制是签字会计师的轮换。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可能属于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前、后任会计师之间存在着共谋的可能,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和质量控制制度。

(四)推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

人们普遍认为。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丧失审计独立性,不能恪守职业责任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事务所广泛采用约束力较弱的有限公司制,而非合伙制。合伙制中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就会导致风险的牵制。有限公司制则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合伙制作为注册会计师诚信立业的最佳组织形式,其理由在于:合伙人对自身发生的过失有承担无限责任的积极性: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平台有助于将执业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有助于弥补注册会计师行业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差距”。合伙制归根结底就是合伙人的责、权、利的高度统一。一个责、权、利分离或失衡的微观基础,不仅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规律相悖,也是难以获得公众信赖的。

(五)加强行业监管和处罚力度

行业监管部门应彻底改变处罚不力、检查不力、监督不力的状况。完善同业互查、质量抽查制度。依法严厉处罚违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严格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机制。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问题在于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注册会计师,对于执业责任赔偿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对于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业务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实报告,致使有关方面遭受损失,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吊销其执业资格。但是这种处罚形式并不能真正约束会计师的行为,会计师作为经济人,只有当其违反合约的成本大于由此履行合约带来的收益时,这种处罚才是有效的,才能对会计师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促使审计质量的提高。

五、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特殊的社会地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极大的促进和保障。社会进步促成审计关系的发展变化,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始终是在十分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中求取生存和发展。这就导致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自始至终是一个利益的博弈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始终面临来自委托人、被审计人、股东(现实的或潜在的)、银行、债券人、法院、政府。监管机构、职业组织以及自身生存、信誉维护等多方面的压力。与此同时。他们还须考虑审计自身技术性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个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实表现,必然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关于审计规范体系诸问题的研究,须以这种认识为基础。简单地要求审计具有高度独立性而缺乏系统的保障机制,绝对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1、王爱国,史维,论审计的独立性[J],审计研究,2004(4)

2、宋小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三,最思考[J],审计月刊,2004(9)

作者:吕锦荃

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分析论文 篇2:

社会审计独立性新思考

一、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及其研究现状

(一)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含义社会审计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形式上的独立性,即指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不得拥有被审计单位的股权或者担任高级职务,不能是被审计单位的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另一种是实质上的独立性,即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不偏袒的态度。现行经济环境下,透视独立性的根本依据在于实质上是否独立。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审计独立性一直是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不断探索地问题。斯坦泼和穆尼兹认为,独立性是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审计人员必须是独立的并且判断必须是客观的。汤姆.李认为,独立性是审计职业公正性的特点,强调一种诚实的精神态度。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了审计制度的完善。1998年2月SEC通过《财务报告公告NO·50》正式授权ISB发展独立性概念及其框架,制定独立性准则。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SOX法案针对独立性问题建立了一个独立民间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以新的思路强化了独立性。我国学者对审计独立性问题也是进行可多方面的探讨。朱荣恩把坚持股东大会或审计委员会选聘审计人的制度作为保障审计独立性的基本制度。余玉苗认为,独立性受破坏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审计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谢志华主要从社会审计独立性的法律问责制进行研究,他认为赔偿不到位是我国存在审计作假的原因。邢小玲则从委托人问题方面对独立性进行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发展中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监督越发体现出其重要性。而独立性对于社会审计就像空气对于人一样,缺一不可。笔者认为,在诸多影响独立性因素中,扭曲的委托审计模式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二、现行社会审计问题及博弈关系调整

(一)现行社会审计问题经济在发展,经营模式在转化,股份制公司应运而生。财产所有者演变成了股东,财产经营者演变成了公司管理人。法律上规定,股东大会决定审计师的聘请。但是,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出现高度重叠状态,使得经营者集公司管理权和决策权于一身。这样就使得公司管理层成为聘请审计师的委托人,同时决定其报酬、内容、续聘等事项。导致了管理层委托注册会计师来审计自己的财务状况的致命委托模式的现象出现。

由图1可发现,委托模式构架出现严重的问题。首先,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直接受益于股东,这样他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然而,委托人与审计主体之间却没有任何关系制约,这就可能导致审计主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向股东出具真实的审计结果。然后,进一步观察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的联系。很明显,审计师对管理层进行审计监督,但是,管理层却向审计师支付费用,成为了审计师的“衣食父母”。如此的经济依赖关系,让大众对审计结果的独立性打上了问号。

(二)博弈模型调整 在排除审计师不故意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以外,审计师是否会故意与管理当局共同舞弊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欺骗大众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通过图2博弈模型分析注册会计师是否会选择合谋舞弊。

I代表公司管理层,M代表注册会计师。假设公司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都是“理性经济人”,上市公司行为在先,注册会计师行为在后。在未出具审计报告之前会出现以上四种组合,而随着审计过程的进行,双方会为达到各自效用最大化作出行动,调整审计结果,出具最优报告。由图2可看出,如果公司管理层财务违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违规,包庇其错误,那么他们之间达到高效用;如果管理层违规,注册会计师不违规,披露财务问题,那么管理层因受到财产所有者的指责失去奖金,投资资金等利益,事务所也会因失去收红包的机会以及被解聘的风险产生负效用,所以理性的管理层会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威胁和压迫,利用经济制裁强迫注册会计师出具他们想要的审计结果;如果管理层不违规,而注册会计师违规,那么管理层会被误认为违规接受处罚。而注册会计师也会获得少许审计费用,并且面临被告的风险,因此各自效用均为负。所以理性的注册会计师很调整审计意见达到均衡;如果管理层不违规,注册会计师也不违规,这是我们渴望的理想状态,真实反映结果,那么他们的效用均为正。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缺乏第四种状态,才导致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都会理性的为最求效用最大化做出选择,调整审计结果,达到第一种共同合谋舞弊的均衡抉择。

(三)充分确认真正社会审计独立性 上述博弈分析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存在委托经济关系,因此很难保持其独立性,客观的发表审计意见。笔者认为委托模式应该形成稳固的“三角关系”(如图3),才有利于审计监督作用的实施,增强审计职业的社会功效。

由图3可看出,委托人与审计师具有了实质上的委托关系,委托人对其进行委托并支付审计费用。这样就达到了对审计主体的约束作用。审计师不用受限与管理层,他们的职责就是给股东,投资者等提供真实,公正的审计报告。这种委托分离使得独立性得到充分体现。从此,审计主体再也不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工具了,而是真正的“监督警察”,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和商业正义树立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三、社会审计独立性新构建及其保障机制

弥补审计委托三角关系式提高独立性的重要举措。同时,可以大胆设想直接引入一个第三方来对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统一委托管理,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审计单位与事务所的直接经济关系,从而使审计机构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如图4)。

该审计管理服务中心由国务院直接授权,具有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保持了超然的独立性。首先,该服务中心下设审计基金委托科。主要负责专项审计费用的来源管理。考虑到审计报告的最终受益人是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社会潜在投资者。因此基金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股东,债权人和政府补贴,被罚会计师及事务所的罚金等。其次,设立审计定价委托科。主要负责核定审计费用,当然要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劳动时间以及审计过程的复杂性的影响。再者,设立审计招标委托科。主要负责招标事项,区分不同能力范围审计不同复杂的业务,以及协助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合同等。此时重要的是要考察事务所的信誉情况和能力范围,确定招标对象。最后,设立审计监察委托科。主要是对基金委托科,定价委托科和招标科的监察。同时为中标事务所建立信誉档案,即建立“会计师审计信用卡”,无论是表现优秀或者是受到惩罚的会计,均应在信用卡上显示,以备招标科参考。同时,国务院应每个季度派遣专业人员对基金委托科进行专项财务核查,避免贪污违规现象的发生。

由国务院授权设立专门审计委托管理会是一种使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保持真正独立性的新思考,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被审计人与委托人是同一体的矛盾,激发了注册会计师专业和正直的本性。这种新的审计模式是国家管理和市场调控的有机组合,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更加提高了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审计市场的规范机制,有利于建立有序的社会审计市场,有利于事务所之间的正当竞争。

参考文献:

[1]汪俊秀:《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关系的重构——加强审计独立性的路径》,《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2]田光大:《关于审计独立性的思考》,《财会通讯》2010第9期。

[3]陈汉文、韩洪录:《审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编辑园健)

作者:戴娇娇 张国康 杨羽

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分析论文 篇3:

浅谈审计的独立性

摘 要 审计的独立性决定了审计工作的意义,只有客观的、如实的进行独立审计才能够洞悉上市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资金流转途径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企业经营状况信息,避免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力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以及如何保障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关键词 审计 独立性 研究 建议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审计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作出真实的、客观的财务分析报告。【1】由于审计工作涉及到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的经济利益,因此审计人员往往无法撇开主观因素而如实的作出财务报告评价,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显得尤其可贵,独立性被业界定为审计的灵魂,因而如何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2】

一、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对于上市公司或者企业进行执行审计或其他的鉴定业务时所应该保持的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状态。这种独立状态是注册会计师能够客观公正的作出审计的基础。【3】实质上的独立是指精神上的或者事实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保持无私的客观的公正的工作态度。【4】而形式上的独立是指执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的单位、公司企业或者个人没有任何的特殊的利益关系,如执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不得担任被审计对象的高级职务、不得是被审计对象的股东或者主要贷款人、不得是被审计对象的资产委托人或与被审计对象有直接或间接的亲属关系等,以求注册会计师不受影响而公正的执行业务。

二、对于审计独立性的理解

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组织,注册会计师是审计组织的成员,即执行审计工作的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审计主体,在当代的审计工作中无论是企业内部审计、民间审计还是国家审计都逃不开审计组织的执行,因此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保障审计工作独立进行的重要因素。【5】当然,审计组织能够保持独立性并不代表着审计人员的独立,假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则审计过程一样缺乏独立性。审计独立性取决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双重独立性。

三、审计独立受影响的诸多因素

(一)市场监管因素

对于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管理是造成审计独立性受阻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上市公司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而很少关注背离这一目标的其他工作,比如审计工作,相反审计工作很有可能阻碍上市公司的盈利。公司股东大会对于股票的价格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公司的经营情况,因而财务造假很少被披露。由于在资本市场上流通股比例小,股东在资本市场上用脚投票的功能很难发挥使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发现后资本市场所带来的惩罚力度也远远不会对公司和注册会计师造成太大的损失。然而上市公司在注册会计师的帮助下虚构公司盈利业绩就可以进行市场融资、使得企业股票增值,两者相比,好处大大超过惩罚的力度,企业就会选择与注册会计师合作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

(二)经济利益因素

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注册会计师受客户委托执行审计业务以收取费用谋取利益。理论而言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独立公正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审计发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错误并予以披露。但实际情况是审计人员是受客户委托的并由客户支付费用,如果可为中止聘用合约注册会计师将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当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利益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发生冲突时,注册会计师会放弃审计的独立性而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为被审计对象隐瞒甚至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所以无论是被审计对象还是审计人员,他们所采取的任何经济行为无论合法与否都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

(三)审计体制的因素

我国的审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在挂靠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虽然已经完成了改制工作大多数事务所也已经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但是挂靠体制仍然在无形中阻碍着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操作。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事务所只是形式上的脱钩,事务所和原来的挂靠单位仍然有相互利用、收益共享的经济利益联系,某些事务所不顾职业道德和审计工作的质量依靠原来的挂靠单位手中的权力搞地区割据和部门垄断,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因此,我国的审计体制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这必将给审计的独立性设置障碍。

(四)审计独立性缺乏

公司规定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提案权在于董事会而决定权则在股东大会,中小投资者无法行使表决权以参与对于公司的控制,而股东大会又流于形式,众多股东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实际情况是大股东和公司经营者实际上行使着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选择的标准只是视会计师事务所与其的配合程度,越是坚持自己的审计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越是被排除在外,这样一来,严格执行审计独立性原则和职业道德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会失去客户。如果注册会计师预期从某一客户获取的收益越大而客户不聘或者解约将使得注册会计师遭受的损失越大。如此,注册会计师只有选择帮客户隐瞒财务信息漏洞或者制造虚假财务报告以取得跟客户续约的优势。换言之以牺牲审计的独立性来留住客户是注册会计师的首选。这种与审计独立性相背离的审计市场使得审计的高度独立性是不可不能的。

四、完善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1、完善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实施审计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疑错从有的操作标准。注册会计师要保障对于所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是真实的,没有重大的错报漏报行为。实例中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是否存在着审计责任可以从两方面判断,一是注册会计师是否以谨慎的职业操守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二是审计过的财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是否重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关注重大错报漏报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对于发现的重大错报漏报信息进行排除或证明,如果不能够排除或证明则要考虑其对于审计报告的影响,即假如审计范围受审计单位的限制则应当发表无法表示或保留意见。假如审计范围受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条件的限制则应当考虑其他条件限制对于审计报告的影响并出具合理的审计报告。

2、完善审计独立性 的措施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可以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肃审计风气,净化审计市场,提高审计财务信息的披露标准以期从外部环境入手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执行氛围。经由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的审计工作创造制度基础。还可以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造和重组以扭转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两方比例不协调的状况,使得注册会计师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石以维护广大的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3、完善审计的独立性可以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认证准入机制以达到优化审计队伍 目的。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认证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准、建立起行之有效 的注册会计师行为规范法律文本是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 的可行之路。

4、完善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注册会计师对于职业道德准则的坚守决定着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操守越高其对于工作 的责任心也越高。影响注册会计师职业操守的因素很多,这就需要整个社会、整个的会计事务所行业和注册会计师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氛围。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的坚守必须有一个通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因此可以修订和完善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以加强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经济类鉴证机构 的规范和治理,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的刑事附带民事责任赔偿机制,使得因重大过失或是串通舞弊而没有揭露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或隐瞒真实的财务信心致使广大投资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注册会计师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

结语:综上所述影响审计独立性因素颇多,既有市场因素又有法律法规因素,既有企业的因素又有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因素,这些因素方方面面的制约着审计独立开展。可以从加强审计市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准入门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入手以期使得审计独立性得以在当代的上市企业审计工作开展中实现。总之保障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汉文.注册会计师职工行业准则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2]李运慧,宋刚.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产权经济学分析.中国审计.2000.

[3]吕先培.审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王楠.浅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

[6]齐琳娜,董冉.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因素.现代审计与会计.2004(4).

作者:刘晓燕

上一篇:集体资产管理中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基带传输系统的通信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