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博客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博客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具有鲜明特点的博客是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交流思想情感、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就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以引起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作出积极应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络时代博客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网络时代博客管理论文 篇1:

辅导员博客在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网络时代,博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它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全新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但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博客的由来与特征入手,通过分析新升格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博客应用于新升格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辅导员 博客 新升格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一、博客的由来及其特征

“博客”一词是英文单词Blog的中文翻译。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则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指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博客出现在上世纪末,而它的发展却异乎寻常地迅猛,转眼间成了互联网的宠儿并被广大网民所追捧。Blog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简单地说,Blog是一种简便的网站管理系统,是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地结合,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积累起来,并在交流和共享中产生思想的碰撞,真正实现个人自由表达、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Blog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发布到Blog上。Blog是一个心灵互动的工具,也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工具,还是一种人人可用的工具。Blog应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优势特征。

(1)即时发布性。博客网页按倒序时间排列,网页内容更新容易,即时发布,方便频繁更新。

(2)自由性。博客写作源于内心冲动。强调感性的社会特质,是自由性体验式写作。文章没有文体限制,没有字数、质量要求,同时具备记者、编辑和出版者三种身份,实时写作、自我校验。

(3)方便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阅读辅导员的日志,辅导员之间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阅读彼此的日志,实现个人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4)交互性。博客以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传播者和浏览者实现实时互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

(5)零技术障碍性。博客将最简单实用的形式免费提供给使用者,人们只需选择简单的模板,就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博客,不需要购买空间、注册域名或者是架构服务器等费用,使得“零进入门槛”更具吸引力。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1 辅导员数量不足

由于大部分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前身多为专科层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改革的深入、升本后的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教育部曾经为此规定,每200名大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但是,绝大多数高校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尤其是新升格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不但没有壮大反而缩减了。这常常使一个辅导员身兼数职甚至全部兼任,他们忙碌于包括班级、党团组织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咨询、助学工作、学生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事务之中。因此,要达到教育部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评估标准,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引进辅导员。但新升格本科院校自身名气较低、财力不足、所能提供的发展平台有限,在人才招聘的争夺战中缺乏竞争力,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

2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目前大部分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中的专兼职辅导员,约30%以上是新招进来的,他们工作热情高,但经验欠缺,业务不够精通。尽管大部分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辅导员招聘时严格把好入口关,强调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但他们绝大多数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班出身”,基本理论功底差,担任辅导员后也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培训,不完全具备从事思政工作的素质,跟不上新时期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通常情况下,认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理念是相同的,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部分辅导员不满意定位于“辅导员”层次上,工作表现较消极、敷衍了事,或忙于考研、考博、考公务员,或在外面兼课,或想办法跳出辅导员队伍等。这些都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严重不稳定。

3 辅导员业务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一方面,辅导员被繁杂的日常事务所累,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了他们肩上,抽不出足够时间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大多数辅导员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他们在工作中依靠的主要还是做学生时的一些不成体系的体会和感触,还处于经验管理的状态,缺乏理论高度,更谈不上进行工作研究了。难以达到驾熟就轻、胸有成竹的境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辅导员业务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4 辅导员与学生缺乏交流平台

按照教育部规定,辅导员配备比例原则上不应低于1:200,但部分院校没有严格按规定配备,以致辅导员与每名学生交流的时间远远达不到要求。一方面,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发展目标不明确、沉湎于网络游戏、心理问题突出等。这迫切需要辅导员在各方面加以细心指导。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面对众多的学生个体,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搭建一个面对广泛学生群体的交流平台,与学生展开范围广、程度深、有针对性的对话与交流。

三、辅导员博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工作在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而辅导员博客则是辅导员的个人空间,是展现人格魅力的窗口,是与学生对话交流的舞台。它不仅是辅导员记录个人生活、工作和相关新闻信息的载体,而且反映了辅导员某一特殊方面的即时信息,反映了辅导员的行为和思想。这都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决定辅导员的博客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点击率。

四、辅导员博客在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 为创新工作理念提供了可能

在博客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与辅导员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材。

2 有利于资源过滤和共享

目前,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无法判别信息真假与好坏。辅导员博客作为资源的提供者,通过博客将过

滤后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之间再相互传递。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效率大幅提高,加速了学生的知识更新和结构优化。

3 有利于因材施教

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辅导员数量不足,师生双向交流不够,每个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即使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有不同,而博客特有的较强的交互功能,可便捷、高效地实现即时与非即时、点对点与点对面的师生间思想交流。为辅导员与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有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网上答疑,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4 有利于构建平等、诚信的交流对话模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流态度和良好的交流能力,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正确的交流态度就是平等、虚心、包容。交流的基础是诚信,交流的目的是沟通,沟通的愿望是协作。以诚待人,以诚做事,交流才能持久,沟通才能高效,协作才能和谐。而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当面表达,更不能大胆地向辅导员提出意见与建议。博客由于具有隐蔽性,其模式是平等的,并注重诚信;同时,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威信和人格魅力,因此,博客有利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析并评价他人的观点,有利于构建师生间平等、诚信的交流对话模式。

5 有利于构建优良的学风校风体系

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凭强制性的理论灌输就一劳永逸,也不是靠苦口婆心的说教就大功告成,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质量高的辅导员博客如同“春夜细雨”,悄无声息地为素质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在博客上所记录的,无论是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鼓舞人心的校训格言,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校风学风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经意间使受教育者的感觉器官得以生动的刺激,心灵得以深刻的浸染,不知不觉地接受隐含于其中的观点、价值。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做楷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博客的独特宣传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不知不觉地被熏陶,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观念、思想和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五、辅导员博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困难

1 辅导员教育观念仍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模式,方式方法单一,不愿主动创新,认为博客会给自己增加麻烦。

2 由于经费和技术原因。基于校园网的博客平台的搭建,在许多学校还没有开展起来,因而不能很好地从更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教学博客的作用。

3 辅导员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博客优势的充分发挥。辅导员首先要花时间和精力熟悉并熟练使用博客,然后才能利用博客开展工作。同时。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利用博客进行学习和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等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作者:张 兴

网络时代博客管理论文 篇2:

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

摘 要: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具有鲜明特点的博客是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交流思想情感、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就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以引起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作出积极应对。

关键词: “博客” 大学生“博客”文化 原因 影响

一、“博客”的出现及现状

“博客”一词目前在互联网中已非常普及。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Blog 实际上是WebLog的缩写,Log本来的意思是“航海日志”,后来泛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是指互联网,所以说Blog就是“网络日志”,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Blog的内容可以是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或评论,也可以是自己的日记、照片、诗歌等。

在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上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2002年是中国博客的“元年”,在这一年,两位中国互联网专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建立了“博客中国”网站,使得WebLog的中文名称“博客”开始传播并渐渐为大众所了解。2003年,博客用户爆炸性增长到20万人,引起巨大争议的女性网络写手“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2004年,近百万博客用户形成一个庞大的博客群,博客用户突破以往“网虫”写日记的界限,开始更迅即、更广泛地传播信息和思想,写博客、看博客成为网民除了BBS、E-MAIL、ICQ(QQ)之外的第四种网上生活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作为用户自创内容的重要应用,博客自诞生以来,注册用户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到2010年,中国博客用户已经达到2亿人。博客用户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其活跃度也在提高,博客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二、“博客”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与个人主页相比,博客是一种方便的、个人化的、即时性很强的网页。一般的个人主页门槛相对较高,而博客则不同,博客是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形式,即博客满足4个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会申请免费邮箱的人,基本上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1]几乎可以“零技术知识”、“零成本”地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

与传统的BBS、E-MAIL和ICQ这三种互联网沟通方式相比,博客是一种公共性和个性相对平衡的沟通工具。BBS处在一种开放的状态而缺乏约束,因此公共性较强;E-MAIL和ICQ则是多用于个人间点对点的通讯,因此个人性较强;而博客则兼具个人性和公共性。博客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思想、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同时,博客日志可以经常动态更新、不断积累,它的管理也比BBS简单得多。总之,关于“博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我国最早的博客研究者之一孙坚华认为:“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2]因此,博客从诞生之日起就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博客文化,博客文化意味着开始实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一个真正的博客人,通常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质:具有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对关注领域的执着、思想与资源共享的开放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博客不单单是一种网络技术手段,它更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具有如下特征。

1.思想观点的共享性。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不同于传统的、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写作方式。博客从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过渡到以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它把人们带入到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达到一种思想和观点共享的境界。

2.信息传递的即时性。

博客可以即时发布、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更新频繁迅速。内容的不断更新几乎是每个博客每天的例行公事。时常更新,不断积累,是博客文体区别于其他个人文章或著作的关键。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确保了博客的新鲜度与活力。

3.思想交流的互动性。

在博客世界中,博客作者是博客网站的核心,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多重交互的沟通成了维系博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博客既是“主角”,他主动地提供信息,传播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同时又作为“参与者”接收信息,分享他人的信息与知识。

4.表达观点的自由性。

“博客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媒体掌握在每个人手中。[3]博客给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把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理解、对学习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记入博客。

大学生拥有旺盛的精力、张扬的个性、敏锐的思维、表达自我的欲求和对新生事物的巨大热情,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历来极高,大学生的这些特性与博客文化的上述特征正相契合。博客成为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信息与思想沟通共享平台,大学生成为博客用户中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渴望通过博客来展示自己、表达观点,他们自由地选择喜欢的背景设计,使用喜欢的字体颜色……总之,这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大学生个性的平台。[4]

三、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

随着博客的发展,博客行为的动机及博客文化的流行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其中台湾学者黄钮棠、陈群典和林欣怡在2005年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博客行为的5种动机:(1)自我表达。是指人们为了表达自我情绪、满足创作欲望、记录个人情感和生活而进行写作的动机。(2)匿名替代。是指人们为了暂时忘却现实生活,展现现实中不能或无法展现的自己,以及用虚拟的身份畅所欲言而从事写作的动机。(3)信息联系。是指人们为了与友人保持联系、交换信息、寻求他人对自己意见的支持等而进行博客写作的动机。(4)社交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结交新的朋友或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进行博客写作的动机。(5)公开评论。是指人们为了发布自己的评论和主张,组建公共讨论的场所而进行博客写作的动机。

调查表明,博客群的90%为13—29岁的年轻人,而大学生又是主要群体。大学生进行博客行为主要也是基于以上的动机,其中渴求自由表达自我和情绪宣泄是很多大学生进行博客行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生活中的困惑、就业的困难等问题,内心深处集聚了极大的压抑、困惑,而在现实社会很难找到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来缓解压力,因此,他们选择了博客这种低技术、强共享、重个性的渠道来表达自我情感,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感想和看法,并从中获得安慰、宣泄和满足。

1.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博客的“零进入门槛”,为大学生博客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进入到21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我国加速发展并越来越普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攀升至31.8%。

在网络世界,博客不像个人网站或有些网页,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如网站申请、网页制作与设计、网页管理等。博客的“零进入门槛”使得大多数学习者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只要通过网络注册,便可以自由发布自己的日志,不再需要网民自己制作专门的网页,不存在技术难度。这些都为大学生博客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2.大学生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变,获取信息和知识途径的变化,为大学生博客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交往方式占主导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寻求通过现代联系方式来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于是网络成为他们的选择,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渠道。博客体现的是自由表达、开放宽容、个性张扬和敬业的精神,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通过博客结交朋友,发表观点,获取信息,增长知识;通过博客记录生活,整理思想,与素不相识的读者分享和交流思考的收获。

3.个性的展示,表达思想,缓解压力,是大学生博客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SOHO的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对博客有这样一个形象的定义:“博客是互联网上的精神家园,没有博客之前,互联网就像荒蛮的牧业文明一样,人们到处游荡,居无定所,今天在这儿写一段,明天在那儿写一段。有了博客之后,互联网就像进入了农业文明,人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家园,可以把财富和文明沉淀下来。”传统媒体如报刊、杂志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倾诉及交流的需求,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平等性给大学生交流思想、抒发感情、展示自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学生通过博客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充分展示个性,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发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解的不良情绪,缓解因为学业就业带来的竞争压力。

四、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影响

博客的出现及其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在方便大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自由表达思想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1.积极的影响。

首先,博客的自由性、开放性,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大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只是获取知识,更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博客上的信息极其丰富、更新速度非常快,通过博客去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能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因为博客信息是以立体的多元的形式来构筑和处理的,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能使他们更加便利地学习相关社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其次,博客的共享性、互动性,为大学生认识自己、修正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博客除了网络日志的功能,还有评论和留言功能。大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下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行,阅读者可以通过留言功能对此进行评论,好的方面予以表扬和鼓励,偏颇或不妥的地方也会进行批评和指责。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同时有的大学生也习惯在迷茫困惑的时候点击观看别人的博客,在分享别人思想的同时,也分享人生感悟和经验教训。

最后,博客的匿名性、虚拟性,为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人的情绪是需要宣泄和倾诉的,情绪的长期郁积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现在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极为脆弱,而在现实社会里,又缺乏通畅的交流渠道来缓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压力。大学生是感情上的强势群体、利益上的弱势群体,在其求学过程中面临压力和困惑的时候,需要发泄和倾诉,而网络则是现代大学生的首选。[5]博客成为很多大学生发泄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从博客内容看,在大学生博客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呈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从传播方式看,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博客采用了匿名的方式,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发泄出来,能够较好地满足情感体验、情感宣泄的“需求”,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消极的影响。

首先,博客写作的随意性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养成过于主观的随意性态度。很多大学生博客并没有很好地处理情感交流与理性思考的关系。一些大学生用户这样吐露自己写博客的心声:“只是想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那儿,自己是主人,随心所欲,体味生活,享受年轻。”在他们看来,博客主要是作为一种满足个人倾诉的电子写字板或“心灵日记本”,无论是从博客的栏目设置还是所发文章、图片影集来看,宣泄个人情绪情感、叙述日常见闻、追逐时尚娱乐都成为主要内容,而关注社会时事、文化思想、学术和所学专业的内容偏少,总体上有题材狭窄、感性过强、理性和深度偏弱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形成或增加了学生过于主观的随意性态度,这与大学生严谨求学作风的要求是相悖的。

其次,网络及博客虚拟交往的依赖性,削弱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网络及博客交往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另一方面也对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及心理产生消极影响。有学者指出,网络人际传播缺乏现实人际交往中不能忽视的非言语线索,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与交流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6]在现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他们更愿意享受网络虚拟性、随意性、匿名性等特点带来的交流过程中的诸多好处,会逐渐注重网络虚拟世界的个人交往,而忽视或漠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会使得大学生自我封闭,和周围同学的隔阂越来越深,与现实社会中的他人交往和沟通能力减弱,从而削弱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

最后,网络及博客传播的随意和泛滥,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博客精神的实质是共享与协作,但共享的对象应有所规范与约束。现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以记录个人生活、展现个人思想为主体的博客,其中不乏宣扬违背传统伦理价值的思想,同时,西方个人主义、自由化思潮及文化渗透等都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底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网络及博客传播的随意和泛滥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确定因素。一些未经筛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还会毫无阻碍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博客平台,传统权威不复存在,博客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会造成大学生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

总之,作为网络世界的一种新生事物,博客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文化现象,博客的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重要的影响,在开放参与、即时传播、无限共享的网络时代,任何“防”和“堵”的措施都是徒劳且完全行不通的。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研究、参与博客现象和博客文化,通过博客这一新兴的信息思想沟通平台积极引导,扬长避短,尽量避免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博客文化向健康理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东兴,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5.

[2]孙坚华.博客论[J].博客中国,2002.12.

[3]牛根生.21世纪是博客的时代[J].青年参考,2006.10.

[4]陈登报.博客文化的现状、特征及健康发展探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夏燕萍.博客文化与大学生自我教育[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姚劲松.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J].当代传播,2006.6.

作者:王静波

网络时代博客管理论文 篇3:

博客让作文教学插上翅膀飞翔

摘 要: 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金科玉律。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实践证明,网络时代,师生共写博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关键词: 博客 作文教学 写作水平

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对学生的诱惑也是致命的。上网、聊天、下载资料、玩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此同时,网络的“天马行空”使部分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沉迷于网吧,以至于荒废学业甚至走向堕落。面对现状,教师和家长竭力反对,忧心忡忡。其实,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握住的是剑刃还是剑柄。教师应该沉下心来,在实践中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并消除其消极影响,将信息技术融入新课程改革之中,给传统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在全国中小学范围内全面普及开来。信息革命对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找到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育的契合点,在保持语文学科教育特点的同时赋予语文教育时代性,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今天的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日常写作教学中,老师为了啃下作文这块“硬骨头”,不可不谓殚精竭虑。遗憾的是,付出和回报并没有成正比,怕写作文的学生照样在批量生产。然而,在网络世界里,学生那些记录生活、抒写性灵、展示自我的文字却常常令人惊叹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共写博客、同台竞技的构想顺应而生。

1.积极倡导,创建博客

虽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拥有自己的博客,但对博客有深入认识的学生并不多。可以说,学生撰写博客还处于自然状态。

活动初期,教师要通过欣赏名家博客等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博客”作为一种简易的信息发布方式,不仅能以文会友,与别人进行深度沟通,还是留住似水年华的好方式。对每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历和感受,而这种感受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得模糊。我们应想办法留住那些或美好或忧伤的时光,文字就是众多办法中最有效的一种。同时,指导学生创建博客,为自己的博客取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

2.下水示范,随时指导

写作博客初期,学生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困难。此时,教师要时常过问,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自己写博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博客的展示,学生明确博客写作的要领和如何有效对自己的博客进行管理。教师展示自己的博客,不仅能起到示范作用,还能让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站在学生中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拉近。博客写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热情高涨,导致部分学生陶醉其中,在博客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课内的正常学习。对此,教师要合理安排,限制每周发表博客的篇数,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博客写作的时间。

3.推荐精品,编写文集

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跟帖、评帖,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的同时,新的评价机制自然建立起来。教师根据人气指数和文章质量,采用自荐、他荐和教师定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随时推荐精品。一方面,可以推动学生提升自我,提高博客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和力量,增强在线写作的自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当学生的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候,教师趁机指导学生盘点自己的博客,出版自己的文集,促使学生再次超越自己。出版文集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为自己出一本书”的活动必然让学生怦然心动,满足学生亮出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

4.点燃写作激情,定格苦乐年华

撰写博客之所以能赢得学生的青睐,一方面在于博客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展示才情的机会,满足了他们渴望表达、渴望创造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在于博客的写作为学生创造了释放青春苦乐的空间。中学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精神成长最快的时期。当学生用或朴实或优美的文字如实再现成长的快乐和忧愁时,他们不仅超越了生活的苦难,而且深刻品味了快乐的瞬间。每隔一段时间,盘点自己的博客,回眸自己留下的脚印,学生会深深地感到“过去了的一切,都将成为亲切的怀念”。这种阅读的亲切感,这种“我写作,我快乐”的表达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让学生欲罢不能。

5.打破时空限制,构筑心灵之桥

在网络状态下,所有学生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文章,把自己的作品推到老师和同学的面前,写作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作文教学以纸质作为媒介,教学互动的形式主要是一对一。而网络批阅和点评,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并且不受时间的限制,教学的公平性和及时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更重要的是,在班级博客圈里,学生自由发帖、跟帖、评帖,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为学生的交流营造了相互欣赏的情感空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学生家长的参与,构建了一个情感交流、智力交锋、轻松和谐的“场”。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博客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心理诊所。

6.搭建阅读平台,建设精神家园

毋庸置疑,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快餐和泡沫化文化氛围正在逐步瓦解经典的精神体系。尽管学生的阅读量不小,但阅读质量往往不高,阅读的心理需求更没有实现。学生的阅读面变得狭窄,阅读品位变得日益低下。班级博客圈的创建,师生共写博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新颖独特的阅读平台。

网络时代,“师生皆博”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行走方式,为写作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心坚而持久,博客让作文教学插上翅膀飞翔。

作者:杨亚媛

上一篇: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当代电力企业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