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分析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家庭、高校、自身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提出对策和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主题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前移

【摘要】建设校园人才市场是人才服务平台前移的有效手段,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完善校园人才市场功能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通过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进行就业指导、发挥辅导员在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以及突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前移。

【关键词】就业服务;高职;大学生

校园人才市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是人才服务平台前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市场信息,调整个人学习目标,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上手快,岗位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及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2007年,由苏州市人才市场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的江苏首家校园人才市场在国际教育园北区成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校园人才市场的功能,人才培养是根本,就业指导是关键,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重要方面。本文试图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人才服务平台前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中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高校为给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获得求职的机会,为他们和招聘企业牵线搭桥;广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增强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增强学生在择业以及其后职业生涯中的综合竞争能力[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已经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指导既不应停留在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去向或升学对策的指导和帮助,也不能局限于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而应该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反馈信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自身身心发展的差异,通过各种指导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职业和自身,明智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从时间上看,就业教育从大学生毕业前夕提前至新生入学时,大一新生从踏进高校校门开始便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从空间上看,缩短了大学生接触劳动力市场的距离,同时,职业素质锻炼平台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及实习基地。因此,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市场和大学生的需要,将就业服务平台前移,对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内容粗狂、教育形式单一、目标局限、缺少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等。

1、工作观念缺失。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专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往往局限于简单的行政管理,或仅仅起到传递招聘信息的作用,对就业工作的内涵理解存在局限性,我国许多高校是在大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

2、形式及内容单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举行讲座、分析会等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讲座和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场数不多,其中 内容精彩、指导意义大、影响力强的讲座较少,指导内容多为就业形势的介绍 、 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解释、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对于 如何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的工作则或为缺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施的确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停留在纯课程化阶段,缺乏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学就业指导不但要完善学生的知識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需要指导学生接触就业市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综合需求。另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只局限于毕业班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格局尚未形成,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的系统工程。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已近结束,面对求职信息和岗位要求,大幅度调整适应的可能性较小。应该让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尽早了解毕业后的竞争环境和社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便及时安排和调整大学学习和生活。

3、工作目标局限。受人力、财力、观念以及行政考核的限制,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就业安置阶段。至于学生所选择的工作是否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否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更没有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来抓[2]。 另外,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门的、稳定 的就业指导队伍。客观原因促使他们不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很难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专业去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各高校编印一些教材,也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相关的研究仍明滞实际的需求。对劳动力市场及新时期我国人才就业的特点缺乏理论研究,对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3]。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差异化和社会化。

1、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并根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立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知识技能需求,通过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职业倾向测试等各种方式,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分年级、分阶段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及早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利用信做出择业预测和就业决策的能力[4]。

2、就业指导的差异化。由于受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大学就业指导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只有做到区别分析本校不同专业之间的特点,区别分析相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之间的特点,对本校、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进行深刻认识,才能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群的特点进行竞争优势指导,指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在求职或升学中扬长避短。根据本校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向不同的单位开展差异化的学校推介,学生推介服务,吸引不同类型的单位来校招聘。

3、就业指导的社会化。就业指导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种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的,多方参与的就业服务格局。帮助大学生谋求一份工作或者谋得一份高薪工作并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追求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所追求的是让大学生在工作中自我实现,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与对策

(一)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生涯规划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源,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人中国。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5]。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能力、环境分析能力、目标定向能力、策略规划能力、生涯反思能力。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6]。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对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自我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般采用六个步骤,即自我评价、确定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和反馈等。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生涯服务中心或生涯资源中心。资源中心整合了校内外的众多资源来协助中心完成使命,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校友等[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中。设立相应的机构,保证经费、教学力量的配给,在方向上予以倾斜;在课程没置上,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且低年级侧重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通过一个可测量的自我发现过程来了解自身职业决策,高年级侧重求职策略课程;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任教、加强对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学生工作者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生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另外,学校坚持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在校园活动中组织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主题活动,如邀请成功校友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亲身经历,观看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媒体资料,开展主题演讲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引进职业测评的体系,通过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测量,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个性特点和适合的岗位特质.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更理性。

(二)发挥辅导员在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在对自身的特性与职业发展有了较初步的认识后,就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从入学起培养就业观念。辅导员老师从学生进校一直到学生毕业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所以辅导员老师应利用自身这一优势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起到培养就业观念的作用。

首先,辅导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识到位,才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再次、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第四、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辅导员应该鼓励、督促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第五、应及时排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学生解除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工作的稳定,也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8][9]。

从低年级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辅导员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激烈竞争的择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及時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特长气质兴趣爱好特长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同时试图多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临近毕业阶段,通过就业过程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三)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它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些人文社会科传统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10]。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美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职业咨询师帮助上门求助的学生分析就业方向和兴趣、设计就业策略、寻找见习场所及就业单位,甚至逐字逐句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简历[1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课程体 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借助高品位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贺黎.大学生就业指导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9):91.

[3]陈学诚.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学海,2008(6): 201-204.

[4]白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从就业价值观层面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指导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6-7.

[5]王声平,傅小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9-111.

[6]王惠燕,卢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60-64.

[7]王慧军.高职院校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考[J].林区教学,2010(5):6-7.

[8]杨娟.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0(2):158.

[9]李唏.全方面做好个性化就业指导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出国与就业,2010(6):25.

[10]孙斌,刘鸫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发展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74.

[11]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138-139.

作者:薛立华

主题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分析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家庭、高校、自身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对策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于1973年提出: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阶段[1]。我国自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了15%,我国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大学生逐渐地由原来的“精英”、“天之骄子”变成了现在的普通求职者。就业价值取向是指就业主体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的追求、评价、定位及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大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成功创业的基础。近年来,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自身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新趋势,积极探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措施,对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可取之处

1.准备更加充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学生都能调整心态,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能力,为就业增加砝码。(1)思想上准备。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就业方向。(2)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获得专业证书;参加义务支教、科技下乡、普法宣传等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为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2.目标更加务实。面对用人标准的不断提高,面对就业岗位的稀缺,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确立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到基层单位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等观念越多被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生自我锻炼,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考取研究生研、企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越来越理性,面对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岗位大家的选择更加务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日益完善,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足之处

1.功利化倾向明显。受网络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可以便捷、高效的通过网络搜集就业信息和投递求职简历。在互联网上毕业生可以接触最新的就业价值观念,实时了解全球就业信息,使得择业的渠道得以拓宽。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博客等传播载体的出现,为大学生方便、及时、便捷的自我表现提供了方便。受国外出版物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崇尚国外文化,加之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使得大学生物质追求得到了极大满足,而精神追求出现了缺失,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重薪酬的价值取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薪酬、待遇、前景等因素,注重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价值,片面追求地位、收入的满足。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缺乏历史使命感,缺乏为集体利益做的贡献的奉献的精神。对支援西部贫困地区不感兴趣,不愿意到艰苦的基层工作。

2.信用意识弱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契约意识淡漠,毁约、违约现象突出,丧失个人诚信,信用意识弱化。(1)简历造假。在企事业单位招聘时,不少用人单位都注重学生干部经历,为了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假简历、假证书被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认为作假就业无所谓,抱有侥幸心理。(2)随意毁约、违约。不少大学生为找到理想工作,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找到满意单位时,才通知签约其他用人单位,造成用人单位错过最佳招聘时间,部分大学生错过最佳求职机会;有的甚至音信全无,诚信意识严重弱化。

3.就业期望值过高。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包分配”向现在的“双向选择”过渡。陈旧的就业观念、过高的就业期望、自身准备的不充分等因素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仍停留在不切實际的旧思维择业观中,而西部地区、广大基层面临人才匾乏、吸引毕业生困难的窘境。就业自我定位的不恰当,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现象,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普遍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媒体成为“最难就业季”;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媒体称为“更难就业季”。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的出现,伴随而来的是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标准提高,招聘岗位减少。面对形势严峻的就业大环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形成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自身因素等因素影响。

(一)社会环境影响

1.国家政策落实不全面。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地方政府存在空喊口号,就业补贴、聘录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国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企业存在压低毕业生工资待遇、看重工作经历、招收往届毕业生的现象;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创业培训,缺乏高校、社会融资机构的创业资金支持。2.社会舆论导向影响。在信息传媒时代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更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但是,媒体过分渲染就业难,加深了大学生就业、择业就业的心理恐慌,大量负面报道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他们的行为,引发他们的观念变化。在大学生毕业时,容易造成就业恐惧、道德迷失、价值取向混乱等一系列问题。3.发达地区环境影响。工作环境、机会获取、就业歧视等发达地区环境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首先国家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次选中小微企业;首选经济发达地区,次选西部贫困地区;首先知识型单位,次选技能型单位”的倾向[4]。

(二)经济环境影响

1.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指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条件而产生的就业矛盾。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提高、数量减少,高校培养人才的相对滞后,出现了大学生毕业生与社会岗位需求在知识储备、必备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的结构性错位,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2.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我国由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部分行业的淘汰、衰落导致了就业岗位的减少。3.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偏弱,而低端制造业对人才学历层次要求相对偏低,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就业主力军,无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岗位[3]。现阶段,我国多数服务行业存在服务不到位、配套不齐全的情况,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等需要。

(三)家庭环境影响

1.传统择业观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家长的直接教育、家庭的环境熏陶、择业之际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的就业观念存还停留在保守、求稳的思想上,一心期望子女能进入体制内,认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较高。

2.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家庭经济条件的好与坏是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富裕家庭出生的学生会把个人发展作为选择职业的首选,或者依靠父母的关系就业。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找工作时把良好的经济收入放在首位,看重反哺家庭。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高校大学毕业生多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思维活跃,主观性强,缺乏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些特征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他们在求职时重视薪酬待遇,不重视公司发展前景、自身成长。大学生在经历求职失败后,就业价值取向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者变得更加务实,或者变得更加消极,而后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进行积极引导教育。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措施

(一)调整优化社会环境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积极拓宽重点领域就业渠道、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五个部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说明,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1.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党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多部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和文件,但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要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招聘做到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严防招聘过程中的院校、性别、户籍等方面歧视,大力促进公平就业。3.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出台相关政策,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主创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指导与教育

1.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除了日常的团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能力,发现不足,明确发展方向。2.加强专业结构合理性。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应把握好教育产出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大力推进高校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调整现有专业结构,根据市场需要,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开设新课程,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5]。3.优化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奉献意识、道德品质等教育。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应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一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应把就业指导教育贯彻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通过将其列入学校教育课程、通过将其列入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和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高自我职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等能力;二是高校应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准确的给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寻求合适的就业岗位。三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的第一步,配备职业化、专业化、素质高的就业指导教师,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保证。

(三)强化家庭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正面影响

1.对子女抱有理性期望。家长要密切关注社会就业形势。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家长应转变“进入大学就有铁饭碗”的传统观念,对子女抱有理性期望,引导子女自我合理定位。家长要密切关注子女情况,了解子女在所处层次,引子女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2.对子女提供家庭心理支持。家长应尊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摒弃孩子一定要成功、成名的观念,为子女择业提供心理支持。家长应注意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独立性,鼓励子女积极主动地独立寻求工作,引导子女树立自主竞争意识。3.教育子女正确对待金钱。大学生應多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我意志,克服困难,挑战挫折,抵制拜金主义,发挥自身优势,在新环境、新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

(四)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

1.树立就业在平时的理念,提高个人竞争力。“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机会永远属于做好准备的人,面对日益严峻、日以激励的就业环境,单一的素质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择业需要。大学生应该树立就业在平时的理念,在四年中做好知识储备,锻炼自我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就业增加砝码。2.放平心态,树立务实的就业理念。毕业生要脚踏实地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收获成功的快乐!3.“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我们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梦想,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实现“中国梦”。

——————————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M].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21-22.

〔2〕方留,孙祥,李宏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78-80.

〔3〕李欣.对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报,2007(1):54-56.

〔4〕常素枝.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分析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2):71-73.

〔5〕徐敬建.西部地区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报告[J].安徽体科技,2011(6):69-7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作者:王占魁

主题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就业评价体系

[摘要]当前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许多局限,无法引导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在分析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国家、专门机构、大学和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社会评价模式;要建立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要注重发展性维度,兼顾资源的投入产出等,以便建立与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评价。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就业评价体系

经过20多年的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一批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精英教育的主体,正在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进行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评价,关系到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进而关系到我国研究型大学改革和发展。这个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如果处理不当,这往往容易产生社会误解,不利于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多类型、多模式办学。我们要用大学生就业评价促进研究型大学适应时代主题、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用市场机制引导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拔尖人才,特别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领袖人物。本文从研究型大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与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评价模式,构建研究型大学就业工作评价体系。

一、当前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今年开始实行以五年为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并将就业工作作为核心指标之一。评价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有各自的指标体系,但学生就业率、职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满意率、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满意率等,都应当进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而现行的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区别,同时还共同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 大学生就业评价内容欠科学、不全面,不能反映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

目前采用的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等指标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学科结构的科学性、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毕业生的竞争力和教育质量,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质量标准要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办学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历史使命是不同的,应当分工明确。要从该学校既定的任务和目标来确定其相应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而目前这种注重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等指标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没有反映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情况,没有反映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的深层次问题,也谈不上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办学的激励。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凭借人才培养优势,一般情况下就业不成问题,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等指标不能准确反映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而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不但要通过毕业时的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就业环境、就业领域、就业单位与专业一致性、就业单位与国家战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相关性、毕业生第一年的年薪、就业满意度等体现,而且须通过毕业后若干年时的年薪、校友生涯发展层次、校友对社会、专业的贡献和科学创新、校友的社会地位等指标来反映。

2. 大学生就业评价主体不合理,缺乏有效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由各高校上报就业统计报表,由各高校自己定期对外公布数据或由上级教育部门汇总后转发各高校数据。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角色无法赋予目前的大学生就业评价足够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而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没有行业、媒体等民间机构或独立的专业调查机构专家参与、监督,造成这样的大学生评价缺乏公正性和可比性。这是仅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考察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没有考虑到大学生和社会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期待。这无形中剥夺了大学生、社会对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就业工作监督的权利。这种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全国划一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既没有有效反映政府的价值判断,又没有准确反映社会和研究型大学的科学判断,其评价结果对研究型大学而言很难说具有有效性、公平性和准确性。这不仅伤害了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也无法实现社会力量对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的社会期待。

3. 大学生就业评价方式失当,不能深入考察研究型大学的就业问题

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方式主要是进行大学生就业统计、毕业生校友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出版就业年鉴。这些大学生就业评价方式在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起到了一些有效的反馈,促进了学科和专业结构按社会和时代要求不断加以调整。但这些评价方式,不能深入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无法深层次了解就业问题背后的人才培养现状。目前大学生就业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9月1日、12月30日,它具有“时间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人由于毕业年级学业的压力,而且以求学为目标谋求学术发展,一心准备考研,常常错过当年求职的最佳时机,不可能在毕业时全部完成就业过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容易助长研究型大学办学的功利化倾向,不利于研究型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时,它不利于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的基础学科及专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些基础学科关系到整个科学发展、国家科技竞争力提升和人文精神传承。再加上在毕业生校友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中,由于调查费用和人员专业水平限制,研究型大学不可能组织有效的大规模调查,以致调查样本数、质量难以达到调查分析要求,从大学生就业角度形成不了有价值的教育咨询报告,无法反映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深层

次问题,很难对学校发展起到有效的反馈与指导作用。

4. 大学生就业评价的指导思想存在误区,不能引导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

目前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没有设立与体现其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各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相关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而教育部采用的是与年度招生计划、高校设置和评估、学位工作三者挂钩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一指挥棒的作用下,个别研究型大学容易完全受制于指标体系,在人才培养中不得不放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同时鼓动大学生在没有充分选择的情况下匆忙和自己并不合适的用人单位签约,片面追求100%的一次就业率。这既不利于大学生本人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又使就业指导部门丧失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功能。这最终不利于各研究型大学形成具有特色的就业服务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形成在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目标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同时这些指标是大学生毕业时结果的评价指标,不但不能涵盖复杂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系统,而且不能反映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精英人才任务的完成状况和过程。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不仅是大学生毕业时的结果评价,而且是精英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还是人才培养贡献的社会评价。

二、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模式

1. 建立国家、专门机构、大学和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社会评价模式

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评价体制通常都是由国家控制、专业机构评价、大学自我评价和社会监督共同组成。在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各国不同的历史和现实特征。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中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完全以政府直接调控为主的状态。我们不能不顾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生搬硬套,要逐步改革和完善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体制,先建立相对独立于政府的专门评价机构,最终建立起多元化的社会评价模式。在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组织形式方面,除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专门评价机构组织实施之外,要开展研究型大学自评,还要允许社会上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业团体或行业协会来进行。

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通过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评价都有提高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愿望,但各自的出发点不完全相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从就业角度监控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确定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规模,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型大学自评主要是为了研究谋划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研究型大学定位和特色,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引领人才;社会民间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业团体或行业协会主要是为了进行研究型大学评价与排名,评估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对研究型大学实行社会监督,同时为各类学生选择报考学校和大学生就业服务。

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专门评价机构,它的职能和地位相对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组织成员大多应为专家学者,能充分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准确性,为社会认可。研究型大学自评,是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自律、自觉和积极行为,有助于加强大学办学规范,不断进行自我规制。专业团体或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有比较完善的自我组织能力,形成了独立的专业或行业意识,评价能够基于专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出于维护专业和行业共同体的利益。它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保持价值中立和专业特点,是行政评价、自评的必要补充。社会评价以其公众权威性、客观公正性、科学民主性强和鉴定制度完备得到社会公认,能体现民间机构对研究型大学的社会监督。同时这加强了研究型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及时反馈社会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期待。

总之,开展不同形式的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这有利于充分说明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和校对调查数据,反映不同视野对精英人才培养的认识,体现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2. 建立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是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工作的核心。通过该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水平,从而从毕业生就业角度进行研究型大学办学能力评价,形成检验研究型大学毕业生质量、学科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的预警机制。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分属综合、理工、师范等不同类型高校,它们所承担的任务、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生构成比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同一类型的研究型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办学传统、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服务方向等诸多方面也不完全一致。不同类型的研究型大学用相同的就业评价体系不仅违背大学生就业评价的宗旨,也影响大学生就业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我们在建立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时,要强调和强化评价它们的单项优势、特色和特长,以反映各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服务方向,也有利于在整体上促进各类研究型大学的多样化发展。这要求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基本统一,又要有适当的灵活空间。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的确立,不仅需要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出发,而且要从各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由研究型大学确定自己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标体系。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包含反映研究型大学生就业的共性指标,而且要包含体现其人才培养特色、办学定位等个性指标。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要有固定、可量化和具体的指标,也要有体现其“创新和特色”的动态、难以量化的、不确定因素的指标。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其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贡献指标。

设立研究型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年指标和历年指标相结合。研究型大学生就业评价不应局限于当年指标,如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供需比和平均起薪等,应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其他评价资料获得长期就业信息,重点考查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贡献。当年指标仅反映研究型大学当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无法真实反映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我们要注重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贡献,可设立毕业生担任国家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的人数、毕业生担任世界500强公司和国家中央直属企业领导的人数、毕业生任政界要职的情况、毕业生在211工程学校担任校领导人数、毕业生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数、毕业生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担任编委的人数等,统计时间可设为1952年后或1977年后。

(2)从大学生(校友)满意度的角度,设立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大学生“满意度”应是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的主要尺度。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服务、就业服务和生涯教育具有任何社会组织不可比拟的敏感度,能从消费者特有的角度监督大学办学水平,对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最有发言权。同时,从保护大学生这群“教育消费者”利益的观点出发,研究型大学应该给予他们充分发表对学校教育、就业服务和生涯教育等看法的机会,维护他们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权利,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3)既要考虑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与国际接轨,又要反映中国国情。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概念的界定普遍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大学生就业方式不包括升学、出国等,因而毕业生就业人数不含失学人数、出国人数。大学生就业统计不但统计大学生就业率,而且统计大学生失业率,还附加其他指标,共同反映大学生就业的实质。对研究型大学实施大学生就业评价时,还采用毕业生进入职业声望排序前10位职业的比例、毕业生中社会知名人物(政府高官、大企业家、著名学者等)的比例、社会知名人物满意度等指标反映大学的声誉。我们在设计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采用这些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但要考虑我国国情,设立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的评价指标,反映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继续重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另外,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含义、口径等要与国际标准一致,符合指标的科学性,促进研究型大学办学信息在国际上交流和共享。但我们要注意到中国现实和历史阶段,目前设立的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广义毕业生就业率,要继承原有的就业率统计方法,与历史衔接,符合社会认识发展水平,同时要按国际标准设立狭义的毕业生就业率。

(4)研究型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完备,同时指标要具体可操作。在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设立附加评价指标,多维度反映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说明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在横向维度上,设立就业单位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相关性、工作满意度、工作领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稳定性、工资待遇等评价指标;在纵向维度主要有专业、学历、性别、民族、年龄、工作地区等。同时将毕业生寻找工作方式、初次就业工作搜寻时间、工作起薪和毕业时获得工作录用的次数等作为附加指标,为高校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此外,要注重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的阶段性、后续性和时效性,开展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后续跟踪调查研究。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毕业时就业评价产生的误差,更加真实地反映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考察工作稳定或变更,探索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成才的规律,从而促进学校培养计划、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变化。

3.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要注重发展性维度,兼顾资源的投入产出

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不能只注重绝对数的简单比较。目前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大学的合并和调整,形成了一些“大而全”的巨无霸式的研究型大学,一些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一夜间变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大学的合并,其出发点是整合办学资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但大学合并只有在一流的管理下才能对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力产生应有的正面效益。影响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众多和复杂,并非通过数据的简单叠加就能说明问题。

我们首先要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加工和分析。如果不经过数据处理就进行简单比较,容易引起各研究性大学进行简单的数据攀比,尊重不同学科的差异和办学规律将无从谈起,最终形成研究型大学千校一面,都变成“大而全”的巨无霸,甚至严重误导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个别研究型大学被现有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牵着鼻子走,放弃已有的培养特色,失去办学活力。唯有科学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培养特色才能体现各研究性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力。其次,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要以学科为评价对象。一些学科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办学特色和个性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能真正跻身世界大学之林的立校之本。同时由于各研究型大学在学生规模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办学又各有鲜明的特色,单纯从学校角度比较大学生就业力难以体现公正性。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要以学科为评价对象,因为不同学校同一学科无疑比整个学校更具有可比性。同时在同一学科的范围内,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能对照办学历史,根据其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色,对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力进行客观的评价。此外大学生就业评价只以学校为评价对象,容易造成研究型大学目前所有专业的大学生供不应求的假象,掩盖了部分研究型大学大学生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矛盾,不能准确反映社会对研究型大学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无法为学生选择、报考学校与专业和大学生就业提供正确的引导。

我们要对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进行发展性评价。我们既要对照学校办学传统、人才培养状况和现在的学校发展水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特色等,又要根据该学校人才培养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就业服务方向进行评价,促进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力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通过大学生就业评价反映研究型大学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正在作出的努力。我们要将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成为社会精英人才的整个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目前的“终结性评价”,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的结果主要不完全作为各研究型大学分档次的依据,更不应作为处罚的理由,而完全用于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和投入给予有效帮助,使它们能够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总之,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要体现“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的目的。

同时,对研究型大学进行大学生就业评价时,我们要兼顾资源的投入产出。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每千名学生拥有授课高级职称教师数等办学资源紧密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办学资源投入产出率。在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资源投入产出过程是动态的、变化的和相对的,这给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带来了困难。但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兼顾静态的投入产出指标,还是有可能反映出在同类型、同性质的研究型大学中,不同的资源投入及不同的资源产出差异,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大学生就业质量。

[本文系2003年教育部委托研究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该课题2004年得到美国福特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上海,200030)

作者:沈延兵 余新丽 费毓芳

上一篇:农业科技管理现状分析论文下一篇:风险评估技术金融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