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在大学生创业情况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三个角度确定了课程目标,分析了影响课程内容构建的授课对象、内容选择及体系主线三个因素,并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课程内容体系。为保障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效果,提出从更新创新创业法律教学理念、设立创新创业法律课程教研室及打造多主体联动制实训基地等方面建立配套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就业指导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就业指导法律教育论文 篇1:

法律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

[摘 要]高校法律教育是法律职业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其中地方性综合高校法律人才教育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地方性高校法学专业实力相对较弱,所以其法律学科设置与教学应当有其自身特点,法律人才培养应与法学专业实力较强院校呈现差异化培养格局。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规范和提高法律职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地方高校应在自身实际情况下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法律专业人才。

[关键词]法学教育;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差异化培养

一、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现状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以从事法律的普及应用、中介服务或教学研究为工作内容的人员组成的职业群体,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人员以及法学教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有共同的职业追求、相似的专业素养以及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人员等,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法律职业是沟通国家立法与法的实现的关键桥梁,法律从业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法律的实现状况甚至影响着国家的法治状况。鉴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和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执业技能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法律职业教育与考试培训。我国于2001年通过《法官法》与《检察官法》正式确立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司法考试作为严格公正的从业资格入门考试相对提高和规范了从业人员素养,保证了法律职业和法律共同体的共同追求,维护法律与法治的尊严,保证法律的实现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法律教育一般是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或培养合格专业人才而在高校或社会开设的相关专业知识或技能培训与教学。法律教育一般包括理论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教育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内容,职业教育则以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为重要内容。法律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以及社会性质的培训教育而进行的。我国法律教育主要表现为在各高等院校开设法学及相关专业和社会性质的法律培训教育。我国法学专业开设学校近年来不断增长,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法学教育呈现出庞大景观。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可以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法律教育,也可以包括成人教育的法律类专业教育,各层次具有各层次的教育特点。但受我国法律教育传统的影响和对技能训练的重视不够,我国法律教育现在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技能训练不足,导致学生就业与执业技能的缺乏。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法律职业教育在法律界和教育界被逐渐重视起来。

二、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情况与问题

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623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法学类专业,仅本科在校生就有近30万人规模,法科研究生培养规模也有万人以上,同时开设法律类相关专业的还包括大量的高职高专类院校,由此可见我国法律高校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并且法律教育规模也足够庞大。开设法律类专业的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地方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教育规模很不适应的是我国法科学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法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其他专业更严峻。2010年度就业蓝皮书统计结果显示,2009和2010 届法学专业学生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最低的专业(82.3%和86.7%);2007—2010 年8个连续四届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法学专业排名第3,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达到1.26万人。法学专业是高考报考的持续性热门专业,但同时是连年的就业低迷专业。相对于高考报考学生的热情与地方高校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热情,这种就业的现实状况折射出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着严重问题。

反思地方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开设的规模效应与高校实力的冲突

大多数地方院校开设法学专业是根据地方需要而作出的决定,是有需求而产生供应的本源动力,但是学校在开设相关专业时对于专业的具体目标设定和预想不足,导致专业差异化不足并没有结合地方特色。专业开设规模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而是仅仅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教学资源与专业设置严重脱离,基本配置不足以支撑专业化、特色化法科教学。

(二)教学偏向理论化与就业技能化的冲突

法科教学过多偏向于课堂内的理论宣讲,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没有规划或者师资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根本不知具体操作。法科学生就业中更多的是对执业技能的考量,脱离实际的学生就业率一般较低,这和学校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有密切的关系。

(三)学生就业指导不足与放任化

地方高校虽然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但具体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则相对较少,尤其是法学类这种就业执业技能需求强的专业。专业设置与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导致学生自身就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能具体到指导每个具体学生,导致大部分法科学生就业被放任化失业。

三、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通识化与精英化

法学专业高校本科层次教育本身在我国就存在着争议,有学者和人士甚至建议取消法学专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法律高等教育放到研究生阶段,其初衷基于学科性质和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规律而来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究其根源法学教育同时也不可能都放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应当看到法学专业学生的报考与就业冷热对比强烈以及学生就业执业素质的不足,其根本上是由于法学专业教育理念的迷失、教育策略与规划的不足以及具体教学措施的执行不力造成的。解决高校法科学生就业与执业素养问题应当切合当前实际的采取措施。

(一)端正法科教育理念,明确法科学生培养目标

法学教育相比较其他专业教育更有其重要性,给予法律职业的重要性,法学教育更应该端正法科教育的教育理念、明确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在教育理念与目标上不应与法科实力较强的高校有所区别,都应当坚持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和法律执业者,为法律共同体和国家法治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法学类专业设置分层化与特色化,并且适应社会变化需要

法学类学科就业的直观特征就是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面是大量学生毕业另一面是大量学生失业的问题。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环节应当更多地考虑现实社会的需要,并且应当及时适当的做出相应调整。专业设置应当体现特色化,根据当地实际需要采取通识教育或者是精英教育策略。

(三)具体教学方法选择上更加灵活化、实际化

教学方法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理论与实际并重,现实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而是应当更加深入实际,把实践教学加入到学生必修课程之内,根除应试教育的缺陷,还原法科教学的本真面目。教育年限可根据情况采用五年制教学,可以采用3+2的模式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即三年在学校参与理论课学习后两年进行实践学习。具体学科设置上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将先进的社会需求及知识变化引入教学,更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中学到实际的工作经验。

(四)做好做细学生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毕业时才开始指导和培训,而应当是从学生入学之时就引导其做好职业规划,提前做好人生规划以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所选择,不至于到就业时盲目和不适应。对学生就业指导更不能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虽然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事无巨细的涉及到,但是应当做到整体涉及、全面照顾。总之,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学.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人民法院报,2012.1.16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河北法学,2012,(4):48— 65.

[3]朱美宁,方益权,钭晓东,王宗正.地方性高校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探究.中国高教研究,2012(01):79— 81.

[4]张晓红.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现状及改革思路.教育与职业,2011,(9):107—109.

[5]华鹰.司法考试制度背景下对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41—145.

[6]余海燕,张居盛,城市型综合大学法律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05—108.

[作者简介]王璐,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王璐

就业指导法律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与实现

【摘 要】 文章在大学生创业情况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三个角度确定了课程目标,分析了影响课程内容构建的授课对象、内容选择及体系主线三个因素,并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课程内容体系。为保障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效果,提出从更新创新创业法律教学理念、设立创新创业法律课程教研室及打造多主体联动制实训基地等方面建立配套措施。

【关键词】 创新创业;法律课程;课程目标;内容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创新创业是大学生重要就业途径之一,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律风险是创新创业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风险之一。在面对各种法律风险时,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能力,创新创业活动将难以避免地陷入法律纠纷,消耗资金,影响正常运营,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顺利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情况分析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与2019年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

一是毕业生自主创业比率,2017届大学生为2.9%,基本持平于2015届与2016届;2018届比率为2.7%,从数据看略有下降。二是自主创业三年后的存活率,2014届毕业生毕业后半年仍在自主创业的人群中三年后的存活率46.9%,与2013届的存活率46.2%基本持平;2015届的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三年后拥有44.8%的存活率,比2014届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三年后自主创业数量变化,2014届比率增长为为6.3%,2015届则增至6.2%,两届变化后的数据基本持平,总体可以反映出毕业后的三年内有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四是收入情况分析,2017届与2015届毕业半年平均月收入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分别为5785元与5131元,与同届同期本科相比分别高1011元与1089元。三年后,2014届自主创业者月平均收入11354元,增长132%,同届本科毕业生月平均为7045元,增长87%;2015届本科自主创业者月收入11882元,增长132%,同届本科毕业生月均7441元,增长84%;2015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者为9726元,同期高职高专平均6005元,涨幅分别为111%与76%。

从以上数据至少可以看出,大学生毕业时创业率基本稳定,但是三年后的失败率持续超过50%;基于创业者的平均收入远高于同期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创业人数持续增高具有可能性。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不能仅考虑毕业时创新创业的人群,而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顾忌未来可能创新创业的人群。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法律教育的状况具有以下两点:

其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法律教育内容比例畸轻。课程内容中法律内容所占比例分别为:教育部提供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1/16,《大学生KAB创业基础》1/38,《SYB创业培训》1/5。据调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含专门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及相应实训课程。专门类课程是面对全校大学生开设,包含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指导及就业指导等课程,在这部分课程中,缺少专门的法律教育课程,而任一门课程由于其学时的限制均难以实现法律教育的重任;专业类课程是依据专业特色设置内容,由专业课教师授课,非法学专业的此类课程更是难以与法律相关;实训类课程是由学生业余参加的竞赛与活动组成,学生任选项目,没有法律教育的要求。

其二,创新创業法律教育课程内容差异较大。虽然创新创业法律教育之于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之中所占比例不尽如人意,但是诸多法学教育者关注、研究并编著了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的教材。由于创新创业法律知识涉及面很广,学者均是在自己关注及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教材的编写,内容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目前,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内容体系缺乏科学性论证,范围过窄,难以保障学生全面掌握;内容过泛,难以突出重点。两者教学效果均无法保障。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课程内容应包含以下五部分并依次展开,各部分内容均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及设立。主要包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有限责任公司三种形式。每种组织形式包括概念、法律特征、设立中的法律风险点提示及法律风险防范建议四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股东权行使。本部分是针对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中公司股权行使问题的介绍。主要内容包含股东权利的种类、股权行使的法律风险点及防范建议。

第三部分:合同签订与管理。合同是当代各类经济活动不可缺乏的环节,如若针对合同法律风险处理不当,必然给当事人及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部分内容应包含合同的基本原理及合同生效前、签订及履行三个环节的法律风险点提示及防范建议。

第四部分: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存亡,尤其是在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创业活动应注意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不侵犯;如果侵犯,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不仅影响企业效益,还将影响企业形象,造成深远的不利影响。知识产权着重介绍种类、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点提示及防范建议。

第五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基于生产或经营的需要,雇佣劳动者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劳动者的人数具有增加的可能性,因此作为创业者应当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潜在的法律风险点,作为创新者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也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用工的种类、劳动合同签订中合同内容不当及履行与变更中的法律风险点提示与防范建议等四部分内容。

此外,关于融资部分法律知识,依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占自主创业资金来源的比率分别为2015届本科78%,高职高专75%,2017届本科占76%;2017届4%来源于政府资助,仅有3%属于商业性风险投资,创新创业资金鲜少来源于融资,因此受教学学时的限制,不建议将融资部分放入课程内容体系。同时,创新创业过程更倾向于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对破产与解散的相关法律知识也不纳入课程体系。

四、保障大學生创新创业法律课程效果实现的配套措施

(一)更新创新创业法律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在教学实践及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认知,是对当前教育的理想追求,其指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创新创业法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应从以下四点进行转变:首先建立以“育人”为本的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的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立德树人应全方位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创新创业法律课程应当承担起这个使命;其次引入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应注重以学生需求为立足点,引入OBE教育理念,以学习产出为导向,设计课程目标、实现过程及教学内容;再次更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通过项目的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教学效果;最后拓展教学第二课堂,在课堂教学学时有限的现状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课外知识普及渠道,使用拍摄情景模拟剧、创作情景漫画等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创新创业法律知识。

(二)设立创新创业法律课程教研室

以创新创业法律课程为中心,建立专门的教研室。教研室是兼具教学与管理职能的实体,具备职能包括教学、研究、规划、组织与评价等。创新创业法律课程教研室的建立有利于组成专业的师资团队,集中开展创新创业法律理论研究,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为创新创业法律教学夯实理论功底;汇集创新创业法律实训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并对每个案例进行深入研讨,形成符合课程目标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法律教学研究,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能力,落实上级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与指示。同时,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实体,教研室应作出师资队伍发展规划,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内外兼修,内指高校专职教师,应优先选择具有司法实务经验高校教师;外则是合理吸收校外专家,比如创业人士、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法律顾问、法官及律师等,搭建优质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培训规划,搭建发展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专业培训、考察及交流等,提升教师创新创业实务能力与水平。

(三)打造多主体联动制实训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就业与创业,其本质属于社会问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应当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予以扶持,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及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创业法律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遵从主体责任原则。鉴于创新创业法律课程自身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应加强实践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必要性。从形式上看即可单独设置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实训基地,也可在创业实训基地内以项目的形式存在;其管理应采取高校主导,政府给予适当扶持,实行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包括: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培养创新创业主体的法律风险意识、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通过企业设立与运营过程的展现,掌握基本法律流程;通过模拟项目的参与,体验过程,并理解法律风险的意义及潜在的法律风险点;实训基地可设法律援助中心,由创新创业教研室的教师担任,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通过创新创业法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法律风险实践能力。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一次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学生作为现代国家的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生力军,法律知识是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之一,法律分析能力是创业的技能之一。因此,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构建完整的、统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是保障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培养法律风险意识、提高创业成功率、化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8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董新红.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设置之我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111-113.

[4]汪琳.现代企业制度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5):46-50.

[5]卢应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J].高教学刊,2018(20):29-31.

[6]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9-10-31)[2019-11-5].http://www.xinhuanet.com/2019-11/05/c_1125195786.htm.

作者:田梅

就业指导法律教育论文 篇3:

民族高等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基于民族高等院校办学宗旨、生源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特点,民族高等院校应当以国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引和契机,改革现有的法学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关键词:民族高等院校  法学教育  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属于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切实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民族高等院校在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专门法律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共有法学院系634所,其中民族高等院校共有15所。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于2012年11月公布了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名单,建设周期为5年,全国民族高等院校中有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4家获得批准作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笔者认为,基于民族高等院校办学宗旨和生源及其就业方向的特点,为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法律人才,应当积极因应国家开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契机,改革现有的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

1   民族高等院校办学宗旨及本科人才培养特点

近年来,我国民族高等院校大多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根据国家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或按国家政策加分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0%以上,如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在办学宗旨上,民族高等院校以“两个面向、两个服务”为宗旨,如西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大连民族学院等民族院校均秉承“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概言之,大多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总体目标构建培养框架,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民族高等院校学生一般来自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民族地区工作,这是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无法比拟的。总体来看,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较好的,因为民族院校的毕业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可以说是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民族院校都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学校均通过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投入专项经费,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和指导,为毕业生出谋划策等措施,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以笔者任教的大连民族学院为例,学校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招生就业处通过搞调研、跑市场,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作基地。同时,学校还广泛联系省市及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每年从3月份开始,每月举办一次大中型校园双选会,吸引众多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各二级学院还结合专业实际,全员动员加强就业工作。近年来,大连民族学院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示范学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本科学生就业率连续11年保持在90%以上,学生(包括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回到西北、西南、东北等民族地区就业的学生都受到其就业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并受到重点培养,在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   关于目前高等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析

教育部2011年1月至3月对部分高校法学教育情况的调研显示,目前法学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短期内专业设置过多且课程简单重复;教育质量监控不力,就业形势严峻;人才培养方式单一,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对接不充分;国际化水平偏低,很难适应法律职业竞争国际化的需要。对于我国法学教育出现的上述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由于法学教育模式发生了偏差。为此,有专家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教育应当是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

如张文显教授认为:“我们的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就学习法律,还有很多人文的东西未确立起来,且在大学期间仅有两年半的时间学习专业,要成为法律职业人,是根本做不到的。现在法科毕业生去向多元,只有一小部分是去了法院和律师事务所,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宽的学习平台”。徐显明教授认为,“在以高中为起点的四年制法学教育中,恐怕是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来的。法律职业的高素质要求和目前法学教育的低起点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徐显明教授指出,“法学教育近十年的最大贡献可能只是为高等教育贡献了‘毛入学率’,其表面繁荣的背后是深刻的质量危机、就业危机和声誉危机,人们已经慢慢认识到,未来的法学教育应该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徐显明教授提议把四年制的本科法学教育改为六年制的法律职业硕士教育。[3] 周祖成教授认为,本科教育是奠定社会人文和法学专业知识的关键阶段,是法学教育的基础,构成法学教育的第一阶段,主要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奉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法律职业外的各领域就业;在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必须有达到分流效果的门槛。周祖成教授指出,从我国的情况看,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分流门槛比较合适,这就意味着法学本科毕业生不能直接从事法律职业,本科毕业后要从事法律职业,必须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王利明教授认为,法学教育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涵养法律道德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管道,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是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如吴汉东教授认为,法律人才是指具有法律素养、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并从事法律职业的专门人才,就此而言,法律人才的界定应包含专业和职业两方面的要素。法学教育是以法学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法律职业为取向的教育形态,或者直接将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以强化法律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江国华教授也认为,就其性质而言,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让法学本科教育回归职业教育之本位乃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王健教授认为,要深化法律教育体制改革,必须立足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借鉴发达国家法律人才培养经验,建立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教育管理体制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胡玉鸿教授认为,法科学生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是法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卓越法律人才所需的法学教育内容设计,应突出对法科生运用法律原理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考虑,当下法学教育模式也面临着转轨,即法学教育的基本定位是职业教育,法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能力培养,法学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技术训练。余涛博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法律人,更为具体的说,就是培养法律职业人”,因为“所谓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其实就是对法律人职业素养的一种要求,职业人才的培养当然离不开职业教育。从这一点出发,专业法学教育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李磊博士认为,中国法学教育应走精英化、职业化之路。李磊博士指出,法律职业是以通晓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法律职业化是司法权的独立性、专属性和技术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必须从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优化我国法学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二元教育结构。

笔者赞同吴汉东等专家学者的观点,认为我国法学教育(第一学历/学位)应该是大众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在很多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法学教育都是坚持职业化的取向。法学专业本科生在修完通识教育必修课(含人文类教育)并完成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的法学学科16门核心课程之后,可以加大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培养,以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及从事法律职业的需求。从我国现状来看,由于历史及体制原因,公检法司系统内由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人员担任法官、检察官等现象仍广泛存在。2002年以来国家通过实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来改善这种现状,但实践中,一方面存在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不协调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法学专业毕业生(本科及以上)就业偏重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以及大中城市的现象,全国2860多个县区级基层司法机关中的法官、检察官的学历层次仍然比较低,县区级基层法院、检察院普遍存在引进法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比较困难的局面。对于民族高等院校而言,由于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如法学教育采取六年制本硕连读教育培养模式对于民族地区学生而言起点过高、学制过长,不利于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

由此,笔者认为,近年来,我国高中起点的法学本科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完善,逐渐形成比较合理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高中起点的法学教育(第一学历/学位)比较适合目前我国县区级基层司法机关对法律人才的需要,适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需要,从笔者任职的大连民族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我国法学专业精英教育适合设计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

3   民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法学教育探索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出台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民族高等院校改革完善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依据和方向。实践中,由于民族高等院校在教育对象、教育宗旨、教育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全相同,必须采取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有机结合的方式。因而,民族高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不同。笔者认为,民族高等院校应当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以期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一是加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二是为民族地区尤其西部基层民族地区培养法律职业人才。

3.1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重点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同时,把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政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面向西部基层政法机关,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3.2   完善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相互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机制联动等问题,法学教育采取的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兼设校外实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学生法律技能的训练来说存在明显的不足。解决的途径之一是使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相契合,使法学教育致力于法律职业目标的确立,致力于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建设和促进法律职业素质的养成。

作为民族高等法学院校,应当以培养法律职业者为目标,法律职业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工作人员及法律研究人员,但一名合格的法律人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处理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上述专业知识与实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反复实践,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导师和足够的教学资源。因而,应当以《若干意见》为指导,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实施“双师型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重创新”的特点,培养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化是当下我国法学教育要面向未来的一个趋势。

3.3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对高校法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非常必要,因为他们是未来的法律职业人员。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致力于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法治理念依托于公民共同体,公民意识的自由理性精神和自由、平等及权利的正义价值诉求,构成了法治理念的生命根基。在法律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法科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学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伦理教育,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4   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对各种人才,包括对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体对于法律人才要求的标准和类型并不一样。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断细化的行业向法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只有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多样性的法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在校内,应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同时,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如吴汉东教授曾指出,我国当下的法学教育,在法律人才的培育环节,比较注重专业因素,对职业因素关注不够是普遍的问题;在法律人才的养成环节,法学教育还没有找到用武之地。可以说,我们的法学教育还只停留在法律人才的培育阶段,虽然丰富了学徒式法律人才培养的培育内涵和内容,使专业教育更具系统性,却丢失了学徒式法律人才培养的职业训练和职业养成功能。吴教授认为,“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认识到法学教育的职业取向和职业背景,通过学位论文、学年论文、试验课程、课内实训、专业实习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教学总时数的35%,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法学实践性教学课程及内容体系的设计,以增强法学实践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实践部门的紧密合作,以发挥学校与实践部门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联动作用。

3.5   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第一,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尽可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平台等,加大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第二,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手段,适当增加实验课、实践课比例,增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等课外教学的比例。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实验室,早进工作室。第三,本科生从一年级开始推行导师制,做好学生的学务指导,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跟进到教师工作室或者教师具体课题中,加强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第四,改革专业课程授课方式,重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利用网络信息和视频资料,以案说法,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第五,完善考试考核形式。根据专业课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将课程口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学生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整理等能力。

综上所述,改革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这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创新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场深刻变革。尤其民族高等院校,为适应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应尽快转变法科学生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新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渝.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理念回归及创新机制改进[J].江西社会科学,2013,(2).

[2]张娜.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法学教育——张文显教授谈法学教育及改革[DB/OL].中国法院网,2005-9-6.

[3]蒋安杰.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专访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DB/OL].法制网,2013-6-19.

[4]周祖成.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以法律职业为导向[N].法制日报,2012-7-11.

[5]王利明.关于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四点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6]吴汉东,刘茂林.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若干个问题探讨[DB/OL].中国法学会网,2012-4-10.

[7]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2012,(4).

[8]王健.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家,2010,(5).

[9]胡玉鸿.卓越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J].法学教育研究,2013,(2).

[10]余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J].西部法学评论,2013,(4).

[11]李磊.论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13,(1).

作者简介:刘灵芝(1963-),女,河北阜城人,法学博士,教授,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辽宁大连  116600

作者:刘灵芝

上一篇:政治教师素质研究论文下一篇:网络管理新闻传播论文